2022-2023年粵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3節(jié)動能動能定理(1)課件_第1頁
2022-2023年粵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3節(jié)動能動能定理(1)課件_第2頁
2022-2023年粵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3節(jié)動能動能定理(1)課件_第3頁
2022-2023年粵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3節(jié)動能動能定理(1)課件_第4頁
2022-2023年粵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4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3節(jié)動能動能定理(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內(nèi)容要點動能定理的回顧與認識應用動能定理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一、動能定理回顧與理解2 2W

1

mv2

1

mv2合 末 初初狀態(tài)的動能合力的總功 末狀態(tài)的動能W合

W1W2W3

F合

s

cosW合(1)(2)1、W合的計算方法2、動能定理的適用類型既適用于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既適用于恒力做功,也適用于變力做功。一、動能定理回顧與理解確定研究對象選擇研究過程,確定初末狀態(tài)分析過程中對象的受力,寫出各力的功寫出動能定理表達式,求解2 23、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W

1

mv21

mv2合末初二、求變力做功mgN例1

如圖所示,運動員駕駛摩托車做騰躍特技表演。運動員從斜坡底部的A處,以v0=10m/s的初速度保持摩托車以額定功率P0=1.8kW行駛。經(jīng)t=13s的時間沖上斜坡,然后從斜坡頂部的B點水平飛出。已知人和車的總質(zhì)量m=180kg,坡頂高度h=5m,落地點距B點的水平距離s=16m,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摩托車沖上坡頂?shù)倪^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F動f分析:(1)f是變力,整體求出Wf(2)F動是變力,做功W

=

P0t(3)利用平拋規(guī)律可以求出B點的速度解:對人和車,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得:0P0t

-mgh

+Wf =1212mv2

-mv2由B點到落地過程,有:1

gt

2

h2vt

sv

16m/s……①將v代入①,得:Wf

=

-360J∴ 克服摩擦力做功為360焦耳。mgNf初F動末例1

如圖所示,運動員駕駛摩托車做騰躍特技表演。運動員從斜坡底部的A處,以v0=10m/s的初速度保持摩托車以額定功率P0=1.8kW行駛。經(jīng)t=13s的時間沖上斜坡,然后從斜坡頂部的B點水平飛出。已知人和車的總質(zhì)量m=180kg,坡頂高度h=5m,落地點距B點的水平距離s=16m,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摩托車沖上坡頂?shù)倪^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二、求變力做功mgNF動f收獲:動能定理可以用來求出變力的功恒定功率可以直接求功:W

=

P0t例2

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壁上,自由態(tài)時到達O點.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一定初速度由A點正對彈簧滑行,到達B點時速度為零,此后物體剛好回到A點.已知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物體與水平地面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O、OB距離分別為l1、l2.求:全程彈簧彈力做功是多少?物體從O到B克服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B Ol2l1A三、含彈簧的問題分析:彈簧彈力做功:特點、功的定義O到B彈簧做功可以參考例1:利用動能定理求解BOl2l1AF彈ssF彈彈力做負功解:(1)全程彈簧彈力做功為0.(1)全程彈簧彈力做功是多少?BOhl2初、末都在彈簧原長處。彈力做正功抵消Ol2l121 2012=0- mv-mg

(2 l+l

)物體從初到回到出發(fā)點過程,有:聯(lián)立兩式可得:

W彈

=

-mg(l1

+l2)∴ 克服彈力做功為

mg(l1

+l2)。-mg(l1

+l2)+W彈20=0-12mvB末(2)物體從O到B克服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物體從A點B點過程,有:初末初初A末例2

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壁上,自由態(tài)時到達O點.有一質(zhì)量為m的物體以一定初速度由A點正對彈簧滑行,到達B點時速度為零,此后物體剛好回到A點.已知彈簧在彈性限度內(nèi),物體與水平地面動摩擦因數(shù)為μ,AO、OB距離分別為l1、l2.求:全程彈簧彈力做功是多少?物體從O到B克服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B Ol2l1A三、含彈簧的問題收獲:彈簧彈力做功只和彈簧初、末壓縮量有關(guān)恰當選擇研究過程,可以簡化計算例3

如圖所示,一粗糙斜面AB與光滑圓弧軌道BCD相切,C為圓弧軌道的最低點,圓弧BC所對圓心角θ=37°。已知圓弧軌道半徑為R=0.5m,斜面AB的長度為L=2.875m。質(zhì)量為m=1kg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從斜從B點進入圓弧軌道運動恰能通過最高點D。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m/s2。求:物塊經(jīng)C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Fc;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L面頂端A點處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

ACBRODθm四、與圓周運動結(jié)合的問題四、與圓周運動結(jié)合的問題例3 ……求:物塊經(jīng)C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Fc;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恰能通過最高點D分析:光滑圓弧軌道靜止開始只有重力做功在A點速度為零在D點重力提供向心力壓力FcC點速度

D點速度受力分析動能定理LADROθB CmBDθ在D點,對物塊,有:C??′??……①……②……③聯(lián)解①②③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CF

60N由牛頓第三定律知,物塊對C點的壓力:FC

FC

60NLAm(1)物塊經(jīng)C點時對圓弧軌道的壓力Fc;解:(1)對物塊,從C到D,由動能定理可得:ROθB C初末D1 122D Cmg

2R

mv2

mv2v2mg

m

DRv2R在C點,對物塊,有: F

mg

m

C????(2)對小物塊,從A到C過程,由動能定理,有:RODB θmgf=μmgcosθAN=mgcosθh1=

Lsinθh2=

R-Rcosθ

CmgL

sin212Cmv

0mg(R

R

cos)mg

cos

L由(1)知:Cv =5m/s將

vC

代入上式得:

0.25(2)物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θLCBRODθm四、與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