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示例5篇_第1頁
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示例5篇_第2頁
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示例5篇_第3頁
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示例5篇_第4頁
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示例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示例5篇【征文示例1】.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公司在改革開放中崛起12年來,xx礦業(yè)公司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陜煤集團、陜北礦業(yè)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xx人抓機遇、謀發(fā)展,迎難而上,努力拼搏,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輝煌樂章。艱苦創(chuàng)業(yè)筑起宏偉基業(yè)時光追溯到2006年9月21日這天,這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高效率”的建設思路,xx人在廣袤的原野上向大地深處打下第一鉆,就此拉開了基本建設的序幕。2008年11月,是xx人記憶深處難以忘卻的一個月。這個月礦井首采工作面順利建成。工作面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德國艾柯夫、美國久益采煤機。井下輔助運輸則采用無軌膠輪車運輸方式,人員、物料、設備通過無軌膠輪車可直達各個作業(yè)地點。2009年4月15日,又一個歷史重大時間節(jié)點。這天,礦井實現聯合試運轉。而在這一年,其它配套的生產生活設施也相繼投入使用,使礦井初步具備了生產條件。隨著采煤機滾動,埋藏在地心深處的烏金從井下滾滾涌出時,xx人奔走歡呼、喜極而泣。銘記2010年。這年,礦井各項設備調試完成,并實現了當年試生產、當年達產、當年收回所有投資的壯舉。只爭朝夕,實干興企的xx人書寫了中國煤炭發(fā)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蛻變在2011年的春夏秋冬,xx礦業(yè)公司采取“分工負責、責任到人”的方式,積極做好各單項工程驗收和綜合竣工驗收工作,先后完成了環(huán)保、工程質量、安全設施、生產系統(tǒng)等11個項目的竣工驗收任務。11月,xx礦業(yè)公司順利通過國家發(fā)改委能源局組織的綜合竣工驗收,使礦井走向了正規(guī)化生產經營軌道。文化領航打造一流煤企時間的流水奏響了華麗的樂章。2013年,xx礦業(yè)公司在打造“世界級標桿企業(yè)”愿景目標的弓I領下,堅持以人為本,始終在抓人心上下功夫,通過大量調研、廣泛討論、反復論證,逐步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K、,Xin”文化體系,并通過“一月一主題、一周一話題”“四項功夫修煉比賽”'雙向培訓”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使心,Xin”文化落地生根。一時間,xx成為陜西煤礦行業(yè)乃至陜西工業(yè)行業(yè)現場交流工作的重要主會場,“xx”模式得到了同行業(yè)的贊許和認可。時任陜西省副省長李金柱在《陜西日報》發(fā)表署名文章,要求推廣xx煤礦過程控制和精細化管理的好經驗。2014年,xx礦業(yè)公司繼續(xù)深化“心火廳文化體系,按照“管理在于過程控制、思想在于文化影響”,突出過程抓節(jié)點,閉環(huán)管理重預防,出臺了過程控制精細化管理“687”模式。10月10日,由國家安監(jiān)總局主辦,陜西省安委會、陜煤集團承辦的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現場會暨“安全月”總結交流會在xx公司召開,xx再次成為了全國煤炭行業(yè)的“聚焦點”。2015年,國家安監(jiān)總局、國家煤礦安監(jiān)局聯合下發(fā)了《關于在全國推廣xx礦業(yè)有限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經驗的通知》,xx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設經驗在全國得到了推廣。2016至2018年,xx礦業(yè)公司根據發(fā)展實際,加強“心*壯文化與“1+8”企業(yè)文化的深度融合,實現文化“入戰(zhàn)略、入制度、入現場、入流程、入評價”五個進入,推動內力要素提升,形成文化落地新模式。一路前行,一路碩果累累。xx礦業(yè)公司先后獲得國家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yè)、全國特級安全高效礦井、全國企業(yè)文化優(yōu)秀案例、全國煤炭工業(yè)企業(yè)文化示范礦、企業(yè)文化品牌礦、五精管理樣板礦等榮譽。轉型升級弓I領發(fā)展新常態(tài)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xx礦業(yè)公司以黨建工作為弓[領,不斷激發(fā)經營發(fā)展新活力,主動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實現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聚焦質量建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為弓I領,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fā)揮黨委“兩個核心”作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形成26項制度改革成果。通過黨建量化考核,把支部建設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黨建質量。深入推進“四強黨支部、黨員示范崗、一部一精品、黨員創(chuàng)客標兵、創(chuàng)效標兵、服務標兵”六項創(chuàng)建活動,提升黨建創(chuàng)建水平。開展管理干部評優(yōu)評差工作,把黨建量化考核與“三項機制”相結合,不斷提高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積極打造“政研會”理論研究基地,圍繞“五大發(fā)展理念”“追趕超越”“意識形態(tài)”等課題,形成多項優(yōu)秀政研成果。持續(xù)深化黨的十九大精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四學四講”五項學習活動,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實施青年人才計劃,開展“青年職業(yè)生涯導航”“親青家園”“一團一品”建設,以黨建強化團建工作,有力地保障各項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助推了企業(yè)發(fā)展。圍繞“實現一個轉變、突出兩個重點、做實五項工作、豐富一個內涵”的工作思路,以“新技術力、新要素力、新方式力、新模式力、新供給力”五種理念為弓I領,實施創(chuàng)獲“中國工業(yè)大獎”和打造“九強礦區(qū)”。推行物資“二維碼”管理,實現物資管理“零庫存”。深入推進全員“雙創(chuàng)”工作,通過整合網絡資源、硬件資源、人力資源,建立全員創(chuàng)客工作機制、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形成了1個創(chuàng)客總站,4個創(chuàng)客平臺,26個創(chuàng)客分站,73個創(chuàng)客小組的創(chuàng)客管理體系。創(chuàng)建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聘請創(chuàng)新導師,確定了27個煤礦生產技術研究應用課題,創(chuàng)新增收2千多萬元。共向國家專利局申報實用新型專利181項,已授權使用128項。其中13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6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3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立足崗位,大力開展員工基本功才藝訓練,總結提煉出29項才藝成果。實施信息化的預集預控和大數據采集及應用,完成了變電所集中控制、壓風機房、中央泵房有人巡視、無人值守硐室建設。相繼建成25207、25208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用工效率,保障了安全生產。實施“互聯網+”和“走出去”煤炭營銷戰(zhàn)略,放大“xx”品牌效應,實現煤炭效益最大化。以體系成本控制為抓手,構建體系成本管控模式總體架構,深化內部市場化管理,實現勞動成果市場化分配、制度化管理、規(guī)范化運作。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xx人將以嶄新的姿態(tài),懷著卓越的夢想,邁著矯健的步伐,踏著時代的節(jié)拍,把改革與管理貫穿于經營發(fā)展全過程,為實現企業(yè)夢而努力奮斗?!菊魑氖纠?】“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建寧路上故事多我在南京已工作、生活了五十多年。從改革開放之初,我就參與了南京的一些重大項目的論證立項,對建寧路的變遷也是歷歷在目。借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機會,講幾段與建寧路有關的往事。一、改革開放之初的“建寧精神”建寧路過去只是一條緊鄰鐵路的小路,因長江大橋通車、火車站東移,1968年進行了初步拓建,仍不適應城北交通的需求。1984年,為了解決南京長江大橋南口至玄武湖新火車站的交通阻塞困難,市政府決定采取“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針,以區(qū)政府為主,組成了建寧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實行“包拆遷安置、包工程質量、包建設工期、包工程投資”的承包責任制,從1984年3月開工,僅用9個多月時間就全線建成通車。共完成瀝青路面65900平方米。路基采用了厚30-40厘米石灰土,路面采用了厚15厘米黑色混合料,總厚度45到55厘米,人行道面積達到了22450平方米,路幅拓寬達到40米,地下管線6120米,筑路質量有了大的提升。這種當年拆遷、當年開工、當年建成通車、“開出一條路來”,并建成了當時最大的立體交通樞紐----中央門立交橋的空前速度和改造舉措,被譽為“建寧精神”,被廣大人民群眾久久傳頌。二、九十年代的“抗洪精神”從1991年到1998年,長江流域多次發(fā)生洪澇災害,金川河、城河路直至沿江,年年成為防汛重點。為了徹底解決汛期險情,1997年2月,我和林連寶副區(qū)長、張克勤主任率隊赴京,多次到鐵道部求助。在商談過程中,我方一再說明建寧路沿線多系鐵路系統(tǒng)的單位和宿舍區(qū),鐵道部給予資金支持,在武漢等市也有先例。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時任鐵道部領導韓抒濱、傅志寰、盛光祖、王昭成等同志的支持,撥付資金2400多萬元,與省、市、區(qū)三級財政撥付的資金共計4300多萬元,用一年半的時間,建成了金川河防洪墻,長江下關段防洪墻,成功抵御了1998年特大洪水。溫家寶、鄒家華、周小川等中央和省市領導多次來視察防汛工程,1998年9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發(fā)了通訊《銅墻鐵壁鎖龍王》高度評價南京的防洪工程,稱之為“新時代的抗洪精神”,我也被省委省政府評選為“防汛抗洪先進個人”,受到通報表彰。在建造金川河防洪墻時,還發(fā)生了“如何堅持設計標準”的事。長江南京段最高水位是1954年的10.22米歷史最高記錄,1998年的最高水位達到10.14米,當時金川河防洪墻為了“保險”起見,西堤砌得比金川河長平橋欄桿還要高20厘米。我早晨7點從橋上路過,見到這種不科學的做法,立即與防汛指揮部商量,將西堤剛扎成的鋼筋毛坯,降低了20厘米,達到了“能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標準。20年過去了,這一防洪工程每年都發(fā)揮了作用,對環(huán)境也沒有帶來負面影響,改變了“堤高橋低”的不合理建筑結構。三、市場建設的金光大道從1995年起,建寧路建成了“市場一條街”,東頭有金橋市場、玉橋市場、鋼材市場、電子產品市場,中段有鑫橋市場、裝飾市場、燈具市場、廚具市場、鞋類市場,西頭有惠民橋市場、白云亭市場、糧油市場等,“市場興區(qū)”發(fā)揮了振興地方經濟的作用?;菝駱蚴袌龅陌闹薮簖埼r、江蘇大閘蟹、福建海鮮、吁胎小龍蝦生意興隆,向西輻射到馬鞍山、蕪湖、合肥等地。僅大閘蟹一項,旺季每天銷售近百噸。建寧路東頭的金橋市場、玉橋市場雖然受到中央門長途汽車站搬遷的影響,至今仍每天人頭攢動,買賣興隆,成為南京市場建設的一個標桿。四、文化旅游的歷史文化長廊在建寧路西端,自1997年起,先后建成了近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標志——天妃宮,展示出海上絲綢之路最高規(guī)格的文物——明成祖朱棣撰寫的天妃宮碑。建成了新的靜海寺《南京條約》史料陳列館,鑄成了迎慶1997年香港回歸的“警世鐘”,上面的500多字銘文是由我撰寫后經省市批準鑄在鐘上的。2001年,又建成了六百年來有記無樓的閱江樓,后又復建了儀鳳門城墻和城樓。如今,這一樓、一碑、一寺、一宮、一門,已成為南京重要的文化歷史旅游景點,每年接待游客超過百萬(包括免購門票的參觀者),每年毛收入數千萬元(有兩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購門票),為海上絲綢之路增加了一處可供研究考察的實地,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最長古城墻——南京明代都城城墻,增加了“水包城、城包山、山包樓”的勝景。所以,建寧路也是文化歷史旅游的一大名勝,外國朋友也都紛至沓來?!菊魑氖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征文:四十春秋人生巨變清晨推開窗欞,一縷明媚的春光照射進來,直抵心田;放眼望去,樓后的草坪綠意蔥蔥,幾株桃樹上已有艷麗的桃花盈滿枝頭;那棵玉蘭樹上滿是圣潔的玉蘭花,一股股別樣的馨香撲鼻而來。走進公園,映入眼簾的盡是五彩繽紛的花的海洋;特別是那宛如星辰的迎春花,以弱小的身軀展示著生命的頑強和美麗,讓人頓生憐愛。一紙素箋,一筆凝香,穿越悠悠歲月,在時光的長河中沉淀?;叵胨氖甑倪^往,總有幾多感慨涌上心頭。春風吹綠了楊柳,陽光里飽含著思念,一季韶光妖嬈了錦瑟流年。滿含詩意的春天,猶抱琵琶半遮面,羞澀里流露著無限的興致,溫柔里飽含著奔放。拾幾枚春天的花朵,裹進我久遠的故事,輕輕地放進飛翔的春風里,飄向遙遠。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春天,與如今的春天沒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環(huán)境和人們的生活。就拿“衣著”來說,那時的人們還生活在貧困線上,每個人衣服的顏色、式樣幾乎都是中山裝和藍、灰、黑色及軍裝,女人們很少穿裙子,即使有著裙裝的,也都是些布料做的格子或花色裙子,除非在大城市里,可以見到旗袍或其他高檔面料的裙子。在那個貧瘠的年代里,做衣服要拿著布票去買布,雖然布很便宜,但老百姓普遍生活拮據,一般都在過年前才去買些布料給孩子做新衣裳。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的衣褲和鞋子,幾乎都是依靠母親的雙手做成的。那時的每家每戶都是五六個孩子,甚至七八個孩子,大都靠父親一人工作的收入來維持生計,可想而知其生活的艱難。加上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大部分緊俏商品都需要憑票供應,什么糧票、布票、肉票、副食票,就連買個自行車也要憑票。在那個年代里,有一句流行語叫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闭f的是人們的衣著。在平常人家,一件衣服要輪流讓幾個孩子去穿,到了最后就是補丁摞補丁了。我的青少年時期,身上的衣服常常是緊繃的,那是為了節(jié)省布料,在做衣服時嚴格按照量衣的尺寸進行裁剪和縫制的。在“文革”時期,學生們是清一色的軍裝、黃膠鞋、黃挎包和軍帽;成年女人很少化妝、燙發(fā)和穿裙子,如果有人燙了發(fā),化了妝,又穿著鮮艷的裙子,則會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情調,是要受到批評教育的。自改革開放以后,受港臺的影響,喇叭褲、牛仔褲、西服、高跟鞋等新潮的事物隨風而起,鋪天蓋地而來。在八十年代初期,我與兩位朋友到北京旅游,遍訪名勝古跡和繁華鬧市,大開眼界?;貋砗蟛痪?,我就燙了發(fā),身著西服,去某大城市參加了一次全國性的盛會,很是出了一回風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思想得到了大解放,生活得以改善,服飾從禁錮走向開放,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到了八十年代,時髦的男青年一邊跳著霹靂舞,一邊穿著喇叭褲,戴著蛤蟆鏡,成為那個年代的時尚。后來,連體褲、哈倫褲、健美褲、蕾絲裙、中性套裝、露臍裝……猶如清風一樣,一股一股地席卷著華夏大地。曾經被視為洪水猛獸的超短裙超短褲,在九十年代也逐漸為國人所接受。如今的人們,幾乎每家都有好幾個衣櫥,大人的、小孩的四季衣服應有盡有,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清理出來一些衣服放進捐衣箱,然后再去買新的衣裳。民以食為天。生活在北方的人們在三四十年前,家里擁有冰箱的人家是很少的,大部分人家都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窖,用來儲存過冬的白菜、土豆和蘿卜。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家住的是兩間平房,一間是臥室,一家五口人擠在一間房子里,另一間是廚房兼儲物室,在房頭的空地上挖了一個地窖,里面放的就是蘿卜、土豆等過冬的蔬菜。遠不如現在,反季節(jié)的蔬菜隨時都可以吃到,南方的水果也同樣可以買到。在我的少年時代,常常與母親一起去糧店買糧油,有時還要走很遠的路去古城的糧店購買。那時每個人每月只有二十八斤糧和三兩油,我和母親推著自行車,帶上糧油本,到糧店排隊開票;然后持票領取白面、玉米面、小米、豆子,分別裝進不同的袋子里;再用兩個酒瓶子裝上菜籽油。那時細糧少、粗糧多,經常是百分之七十的粗糧,有時還有紅薯干、高粱米等。我的中學時代是在縣城的一所中學度過的。每天清晨去,晚上回來,中午在學校的灶上把自己帶來的饃熱一下,就著開水吃。下鄉(xiāng)時,我們幾個知青住在兩孔土窯洞里,幾個人自己生火做飯,糧食由鎮(zhèn)上的糧站供應,半年后由生產隊分配。山里的農村特別窮,基本上沒有什么副業(yè)收入,農民完全是靠天吃飯,山里的地大多是坡地,一塊一塊地散落在各個山溝里和山坡上,幾乎沒有水澆地。因為我們的工分低,分糧時自然分得少,每人只分到幾十斤小麥和一些玉米、紅薯等。到了冬天,要上工地干活,每個人帶上兩個窩窩頭,中午休息時在火堆上烤一烤,就那么啃著填進肚里。后來參加工作后,在單位的食堂里就餐,生活才慢慢得到改善。進入公司機關后,在機關食堂就餐,每天的飯菜花樣都不一樣,有時有紅燒肉,有餃子、米飯、炒菜等等。那幾年,我每隔一兩周都要去一趟縣城,或去新華書店轉轉,或去郵局發(fā)稿件,或去文化館拜訪老師,或去圖書館看書。到了中午就去街上的小飯館花上幾毛錢吃上一頓飯。說到如今飲食的變化,那真是天壤之別。走在每一條街上,放眼望去,小飯店、大酒樓、主題餐館幾乎一家挨著一家,能容納數百人、上千人的大酒店就有十余家,什么川菜、湘菜、魯菜、粵菜、陜菜、西餐等等,以及當地名小吃,是應有盡有,就連全國各地的特色小吃也不斷有連鎖店開張。不論誰家,不想做飯了,就去外面的飯店吃上一頓,或者叫上三五朋友小聚,或者干脆叫外賣送到家中享用。提及住房,我先后住過窯洞、單身樓宿舍和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舊樓房;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有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十年后又換了一套新居,如今我住的是近140平米的單元房。說到交通,韓城這個地方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才通的火車,那時去西安需要七八個小時??h城里也沒有公共汽車,人們進城坐的是蹦蹦車(三輪車)。如今的韓城,高速路穿境而過,沿黃公路直通陜北;鐵路始發(fā)去往北京,這在全國僅此一列。大巴車每半小時一趟通向西安等地。韓合機場正在建設之中,蒙華鐵路途經韓城境內。有了車有了錢的人們,幾乎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到全國各地看名勝古跡,看風景,享人生,樂在其中?!菊魑氖纠?】“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征文:城市更美好百姓更幸福初夏的鼓樓,滿城綠意。清涼山、獅子山山巒含翠,虎踞路、中山北路梧桐樹郁郁蔥蔥,濱江風光帶、明城墻風光帶、外秦淮河風光帶景色怡人。一邊是公館林立、薔薇盛開,仿佛置身民國的頤和路,一邊是挺拔秀美、500強企業(yè)云集的世界第七高樓紫峰大廈,一邊是記憶斑駁、風韻猶存的明代城墻、石城景象,一邊是鑼鼓喧天、激情澎湃的龍舟比賽,古老與現代在這里交相輝映,歷史與未來在這里完美交融。早年即到鼓樓工作,與鼓樓結下不解之緣。每次重回鼓樓,都有不一樣的心境和感觸。鼓樓的歷史美景、人文底蘊始終那么讓人陶醉和品味,鼓樓的發(fā)展特別是近些年的巨大變化更是讓人感慨萬千。幾年前,鳳凰西街周邊還遍布老舊小區(qū),道路狹窄,沿街店家招牌凌亂。不足兩公里長的鳳凰西街,藏了百處違建,平均每20米就有一處違建,被沿線居民“詬病”多年。南京青奧會期間,鼓樓大力推進河西地區(qū)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程,對漢中門大街等道路重點打造,改造出新住宅樓宇。如今,街道拓寬、違建拆除,中海鳳凰熙岸、龍鳳玫瑰園等高檔小區(qū)入駐,沿街特色小吃林立,環(huán)境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市民休閑美食的絕佳去處。幾年前,外秦淮河鼓樓段還因累年河道淤積造成汛期淤泥上翻,環(huán)境設施與苗木品種老化陳舊,濱河景觀與城市環(huán)境和商業(yè)空間脫節(jié),周邊居民生活質量大為降低。如今,通過外秦淮沿岸風光帶改造工程,沿岸老舊建筑全部煥然一新,沿河步道貫通,沿岸綠意盎然,水質得到改善,搭配河道夜景亮化,讓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成為周圍居民休閑觀光的好場所。幾年前,原下關棚戶區(qū)還以集中了全市40%的危舊房而聞名。到處是低矮密集的棚戶,互相緊挨,都能聽得見鄰居家的咳嗽、吃喝、吞咽聲。新鼓樓不但將原來兩區(qū)民生政策全部拉平,更是大力推動濱江商區(qū)建設,如今,華能南京濱江總部基地、深業(yè)濱江創(chuàng)新總部基地、等項目如火如荼建設,中冶、恒大、世茂等國內名企業(yè)齊聚,未來這里將成為國內一流的國際化航運服務聚集區(qū)和高端航運物流服務產業(yè)核心發(fā)展區(qū)。幾年前,鼓樓沿江岸線還工業(yè)、碼頭、倉儲、船塢聚集,雜亂無序。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留下“城不見江,江不見城”的世紀遺憾。兩區(qū)融合后,鼓樓濱江風光帶建設進入快速通道,如今通過實施江堤改造、園林景觀建設、道路橋梁和碼頭整治等工程,濱江鼓樓段已華麗變身長江岸線的特色長廊。串聯中山碼頭、民國首都電廠舊址公園、海軍醫(yī)院、和記洋行等修舊如舊的建筑,3公里岸線處處皆風景。這些變化,根源于所有鼓樓人對首善幸福的執(zhí)著追求。1998年鼓樓區(qū)提出以服務為核心的“首善之區(qū)”定位,確定“三服務一爭創(chuàng)”的工作目標,即“為全區(qū)老百姓服務,為省委、省政府、省市機關服務,為駐區(qū)部隊、院校、企事業(yè)單位服務,爭創(chuàng)全省首善之區(qū)”。2011年區(qū)黨代會進一步明確把“爭創(chuàng)首善之區(qū)、建設幸福鼓樓”作為新時期鼓樓發(fā)展主題,并制定富強鼓樓、創(chuàng)新鼓樓、品質鼓樓、和諧鼓樓四大戰(zhàn)略。從首善到幸福,始終體現的是把為人民謀福祉、造福百姓作為核心目標的發(fā)展理念。在這樣的理念弓[領下,歷屆鼓樓領導集體帶領全區(qū)干部群眾,負重攀登、敢為人先,接力傳承“首善之區(qū)、幸福鼓樓建設”,大力推進經濟發(fā)展、城市管理、民生改善各項工程建設,讓鼓樓街巷、道路、小區(qū)院落的面貌和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有了這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