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1.gif)
![《共同的家》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2.gif)
![《共同的家》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3.gif)
![《共同的家》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4.gif)
![《共同的家》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d93e44232e5de7a9613f04071a54eca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共同的家》教案
《共同的家》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形象地寫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
家,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滲透了熱愛地球就是熱愛自己的家的
教育。全文共5行,1至4行分別指出“藍天、樹林、小河、泥
土”是“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第5行是總結,又是
升華,告訴我們世界上萬物雖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
的懷抱里,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學目標:
1、認識“共、同、家、土、禾、苗、樹、林、地、球”10
個生字。會寫“土、大、云、禾”4個字。學習新筆畫“撇折”。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家園的可愛,從而以實際行動保
護我們共同的家——地球。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2、在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音樂磁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李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新朋友,想見見嗎?出示——
家。誰認識她?指名讀。齊讀。
2、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喜歡)是呀,因為家是世界上
最溫暖、最舒適的地方。那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個人不光有一個
自己的小家,還有一個共同的大家。這個家是什么呢?今天,我
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共同的家》。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
老師板書課題。
3、誰想讀?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看著黑板,聽老師讀一遍課文,要求:聽準字音,看清
字形。看誰聽的最認真?。ǜ鶕?jù)情況:好,腰板挺直,看誰坐的
最棒?。?/p>
2、同學們,聽課的老師都在看著大家呢!他們呀用眼睛在
說:一年級三班的孩子聽的可真認真!那么,大家讀的怎么樣呢?
(我發(fā)現(xiàn)坐的最端正,聽的最認真,我要把他的名字寫在黑
板上,讓老師們都認識他。想不想讓老師們也認識你呀?下面,
咱們來比一比誰讀的最棒?。?/p>
打開課本第56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三到”——也就是小手指到,眼睛看到,小腦瓜用上。
2、大聲朗讀,讀到預習時圈起來的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讀
幾遍。好,腰板挺直,讀吧!
3、誰想起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用手指著,仔細聽一聽
——他讀的對不對?
4、他讀的有錯誤嗎?讀的非常正確,聲音也很洪亮,誰能
讀的比他更好?
5、你讀的又正確,又熟練,聲音還洪亮,真了不起!
三、強化識字。
1、那么,這些帶顏色的詞語,你認識嗎?誰會讀?指名讀。
齊讀兩遍。注意節(jié)奏,1、2!
2、現(xiàn)在,這些詞語朋友都跑到了小黑板上,我們來開火車
讀一讀,怎么樣?看哪一組坐的最端正?。▋闪校?/p>
3、認識了詞語朋友,生字寶寶們也想跟大家交朋友,瞧!
請大家先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4、我請一位小老師領著大家讀,注意這樣讀——。老師教
的可真不錯,謝謝老師。
5、現(xiàn)在老師把拼音去掉了,你還認識
教案《語文S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共同的家》教案3》,來
自網(wǎng)!
他們嗎?誰愿意跟他們打招呼?指名讀。男生女生比賽讀,
男生讀一遍,女生讀一遍。下面咱們來打亂順序,老師指哪一個,
你讀哪一個,好不好?
6、很好。我發(fā)現(xiàn)今天組的同學坐的最端正,其他小組呢!
大家看,這四個字啊是我們課文中要求會寫的生字,一起讀一遍。
大家看,這三個字為什么要用不同的顏色來寫呢?仔細觀察一
下,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原來這三個字都可以用加
一加的辦法記住它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拍手游戲:十加一等于
土,一加人等于大,撇加木等于禾。誰愿意幫他們組詞或說個句
子呢?土(土地)(泥土)(沙土)(黃土)(土氣)大(大人)
(大河)(偉大)(巨大)你選哪個字?誰還有補充?你能用這
個詞說個句子嗎?
四、理解感悟,熟讀成頌。
1、現(xiàn)在生字寶寶們都回到課文里去了,你們還能認識嗎?
我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大家想一想:白云、禾苗、小鳥、魚兒他們現(xiàn)在在家里
干什么呢?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同位先互相說一說。
3、交流,指導。白云:聽著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高興的跳起
舞來。
太陽公公給她講好聽的故事……
禾苗:正跟蚯蚓說著悄悄話呢,他們邊說蚯蚓邊給他撓癢
癢……
小鳥:開音樂會、開舞會、講故事大賽……
魚兒:正在做游戲。做什么游戲呢?捉迷藏……
4、我想啊,現(xiàn)在白云正在藍天家里,聽太陽公公講了一個
特別好玩的笑話,笑的呀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禾苗呢正在讓
蚯蚓給她撓癢癢呢,她舒舒服服的伸了個懶腰;小鳥們呀,忙著
在樹林里開音樂舞會,他們盡情的唱著,跳著;魚兒們呢正在水
草間游來游去,玩捉迷藏呢?大家說,他們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舒
服、快樂、幸福!
5、你能把這種快樂、幸福、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嗎?自己試
一下。指名讀。其他同學,坐端正,小手指著課文,仔細聽一聽,
他哪個地方讀的好。誰能讀的比他還好?他讀的怎么樣?李老師
啊也想讀一讀,行嗎?想聽的同學挺直腰板看黑板。老師讀的怎
么樣?知道我為什么讀的這么好嗎?因為呀,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自己
當成是白云、種子、小鳥、魚兒了,正非常高興、非??鞓贰⒎?/p>
常舒服的呆在家里!同學們也帶上這種感受讀一讀!好嗎?
6、藍天除了是白云的家,還是誰的家呢?哪里是羊群的家
呢?誰能像小詩人一樣,把這兩個句子補充完整。同位兩個人先
互相說一說。你來說,其他同學腰板挺直,認真聽。呀,你真是
個小詩人!誰跟他想的不一樣?
7、最后一句,一起讀!共同的家指的是什么??我們又是
誰呢?還有誰呀?光我們?nèi)祟悊??是呀,所有的動物、植物還有
人類都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
8、那為了讓我們這個大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幸福、
快樂,你有什么建議嗎?(要保護環(huán)境,不能污染地球;愛護動
物、植物。恩,你真有愛心。)是呀,我們要愛護大家庭里的每
一個成員,和他們友好相處。
9、下面,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撕寐牭囊魳?,咱們一起來?/p>
著音樂背一背課文,怎么樣?先準備一下。
10、好,靜靜的站起來,注意不要讓桌子、凳子發(fā)出響聲,
站直,閉上眼睛。眼睛睜開,共同的家,1、2!
11、下面,大家可以邊加動作邊背,好嗎?
《共同的家》教案2
[設計理念]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的指導,
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課教學要以朗讀為主,
在讀中成誦,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認識“共、同”等八個生字,會寫“土、云、大、禾”
四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3、在學習中體會到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
[重點難點]
重點是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是體會地球是我們共同的
家。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及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設計流程]
一、看圖談話,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2、指導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邊看邊想:白云和藍天,禾苗
和土地,小鳥和樹林,魚兒和大海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我們和地球
有什么聯(lián)系?
二、揭示課題
三、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多
讀幾遍。
2、小組內(nèi)互讀,把讀錯的字找出來,互相糾正。
3、檢查認讀帶生字的詞語。
(1)愿當小老師的學生帶領大家認讀自己會讀的生字詞。
(2)開火車讀生字詞。
(3)去掉拼音,認讀生字詞。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再評出讀得好和有進步的同學。
自由朗讀,讀后想想從課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想向
大家請教。
3、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你要請教的問題。
4、再現(xiàn)插圖,想想:
(1)藍天是誰的家?土地是誰的家?
樹林是誰的家?大海是誰的家?
(2)它們愛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5、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應該怎樣愛護“我
們共同的家”?
四、練習背誦,積累詞語
1、聽課文錄音,跟隨課文錄音朗讀課文。
2、同桌互相背誦,看誰背得好。(不丟字、不添字、背誦
流利.)
3、會背誦了,就把課后題中的小鳥涂上顏色。
五、練習,拓展思維
1、小黑板出示課后練習第二題,讓學生讀讀,想想,再填
空。
2、小組交流,檢查訂正。
3、你還知道有什么是誰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
地是莊稼的家……)
六、指導書寫
指導寫“云”字時,要告訴學生:“云”字的第三筆是撇折,
這是新學習的筆畫。
七、擴詞,積累運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烏云云霧云海
(2)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
(3)你從這課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填在花籃里。
(4)選擇你喜歡的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
《共同的家》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共同的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
一篇兒童詩。它主題單純,內(nèi)容淺顯,語言凝練,韻律和諧,
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凹摇?/p>
是一個溫馨的字眼。
這首兒童詩就是以“共同的家”為題,從比喻的角度寫“家”,
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比喻,讓學生體會為什么說“祖
國就是我的家”,培養(yǎng)兒童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全詩共六行兩
句,分兩層。第一層(1~4行),點明藍天、樹林、小河、泥土,
分別是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第二層(5~6行),點明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是兒童的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抓
住兒童詩的特點,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lián)想、
體驗等心理活動,努力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fā)
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
陶。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人和動物都有自己的家;家是
溫暖的、幸福的,從而激發(fā)學生愛家、愛祖國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繼續(xù)學習用聽讀識字的方法認識本課10個生字。
其中,鞏固學習聽讀識字的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體會
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是理解詩句的難點。
三、設計理念:
主體性教學理論。從教學角度來看,學生是認知和發(fā)展的主
體。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喚起學生主體內(nèi)在的需要、動力,創(chuàng)設發(fā)揮
學生主體性的情境,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幫助學生不斷
創(chuàng)造新的自我。我們應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即“以人為
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fā)展”,要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情感的激發(fā)、
語言的感悟積累、學習方法的習得、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
四、教學流程:
(一)引入:
首先,我以談話的方式導人,激發(fā)學生交流的興趣。讓學生
談自己的家在哪兒?和在自己家里覺得幸福嗎?從而揭示課題并
板書課題:家。這時我用形義聯(lián)想法,把“家”字拆解編成歌謠,
邊說邊寫“家”字。其目的是要引起學生對字形的注意。因為在
書寫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意會了“家”字的形義。
接著,我以簡筆畫的方式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讓
學生認一認。一方面激發(fā)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以圖為憑借認識相
應的四個詞,并順利過渡到聽讀課文。
(二)指導聽讀課文:
1、看著大屏幕,聽錄音讀
2、用手指著書,跟著錄音讀。從而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位置。
3、用筆指書,自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向同學尋求幫
助。
4、檢查,指名讀,引導學生評價
5、小老師帶讀,利用學生之間識字量的差異,讓識字量大
的學生當小老師,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6、同桌合作,相互讀。因為,這是初入學兒童進行小組合
作學習的基本形式。
7、師生接讀,這是幫助學生記憶熟悉語言的一種方法,有
助于兒歌的整體輸入。
8、全班齊讀
9、分組比賽讀
10、達到熟練背誦
總之,通過以上多種形式,大面積,分層次的聽讀活動,較
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兒歌的整體記憶,發(fā)展兒童了的語言;同時,
利用無意記憶對識字的作用,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教學生字詞:
1、縮小語境,提出詞語。
2、再從詞中抽出生字。
3、靈活運用生字卡片,通過“放鞭炮”、“開火車”、“小
兔子回家”等多種游戲活動,使單個生字反復多次,不斷與學生
見面,激發(fā)學生興趣,動靜結合,最終達到準確快速認讀的程度。
(四)回歸課文,精讀理解:
1、老師范讀,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猜一猜,怎樣才能讀好?
2、利用孩子喜歡的動畫,交給學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在
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藍天萬里,白云朵朵;
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玩;小小的
種子破土而出,長出嫩芽……”從而進一步悟出“家”的內(nèi)涵—
—溫馨、快樂,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同時,教師適時的評價點
撥給了學生個性化朗讀更大的空間,讓他們在體驗中把對語言文
字獨到的理解感悟,通過讀張揚出來,從而形成語感。
3、突破難點,學習最后兩行。通過認識祖國的地圖,教讀
祖國的名字和欣賞祖國的風景圖片等方式,學生情感得到了熏
陶,入情入境,從而達到與作者、教材情感的共鳴。
(五)拓展延伸,句式遷移:
兒童詩的句式往往可以舉一反三,遷移運用?!豆餐募摇?/p>
這課中的句式“(什么)是(誰)的家”就是很好的例子。當學完整
首詩后,讓學生用此句式創(chuàng)編兒童詩,自由討論,合作完成。這
種創(chuàng)編,是學生超越生活經(jīng)驗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由抒
發(fā),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運用所積累的
詞語和句子,豐富閱歷,積淀對語文內(nèi)涵的感悟。
(六)總結,結束:
通過思考:田字格是誰的家?很自然地引出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
容,讓學生感受到了課的完整性。最后,我鼓勵學生課后畫出自
己所找的家,并繼續(xù)創(chuàng)編兒歌,從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
的學習興趣得到了繼續(xù)保持,并促進了學生間,學生和家長間的
交流、溝通。
《共同的家》教案4
1.我們的地球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地球是個球體,它的表面是陸地和海洋,
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
面積大小。
2.行為、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勇于探索、敢于冒險的勇
士的敬意和對地球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積位置及主要地形。
難點:激發(fā)學生對勇于探索的人類的敬意和熱愛地球的情
感,建立保護地球的觀念。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地球儀。
學生準備: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風景圖片或照
片,準備地球儀。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地球概貌,激發(fā)熱愛家園之情。
1.師朗誦《我們住在同一個星球》,問:你知道我們生活
的星球是什么形狀的嗎?
2.出示地球儀,介紹地球。
地球是橢圓形的球體,東西略寬,南北略扁。你了解人們是
如何知道地球是球體嗎?
3.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上,顯出弧形的輪廓;帆船從海
平線出現(xiàn)時總是先露出桅桿和船帆。聰明的人們由此推斷,地球
是個球體。你敬佩他們嗎?
4.齊讀本課提示語。
5.看圖,了解地球表面的多姿多彩:你能說出圖片上出現(xiàn)
的是什么嗎?介紹森林、海洋、沙漠、高山、草原。
二、走進“故事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1.學習麥哲倫的故事,劃出令人感動的句子。
2.出示地球儀,交流麥哲倫航海路線,設想可能遇到的困
難。
3.再讀故事,激發(fā)敬佩之情。
4.圖書推薦:《海底兩萬里》、《地心游記》。
第二課時
一、學習、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在我們這個橢圓形的地球上,陸地和海洋交錯分布著,
形成了七大洲和四大洋。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呢?
2.完成書上關于洲、洋大小比較的觀察題,交流。
3.出示歌謠《大洋大洲歌》,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指認七
大洲和四大洋。
大洋大洲歌
地球地球是球體,
七大洲、四大洋連成一體。
亞歐非,大洋洲,
北美、南美、南極洲,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
交錯分布于地球上。
二、模擬航行,初步了解大洋大洲的位置關系。
1.大海是相通的嗎?
2.完成“環(huán)球行”中填空部分。
3.交流。
(1)重點交流經(jīng)過的重要地方。(可用大洋大洲的名稱來
表述)比如:巴西海岸、麥哲倫海峽、好望角、西班牙、太平洋、
非洲等。
(2)交流經(jīng)過的其他一些具體地名、國名及“偉大的發(fā)現(xiàn)”。
(3)古代人不知道地球是球體,有人幻想是方的,下面有
只大烏龜馱著;有人幻想地球是個平面,地上有“柱子”撐著天。
麥哲倫的發(fā)現(xiàn)對人類有什么意義呢?
三、聽故事,激發(fā)看圖興趣。
1.德國科學家魏格納喜歡看地圖,有一次發(fā)現(xiàn)大西洋兩岸
的大陸輪廓線十分相似,經(jīng)過研究,他大膽假設,所有的大陸原
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人們進一步研究證明,魏格納的假設基
本上是正確的。魏格納為了證明他的假設,多次到格陵蘭島考察,
發(fā)現(xiàn)格陵蘭島相對于歐洲依然有漂移運動,他測出的漂移速度每
年約一米。他不幸在50歲生日的第二天,在第4次考察格陵蘭
島時遇到暴風雨的襲擊,倒在茫茫雪原上。
2.聯(lián)系麥哲倫的故事和魏格納的故事,談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
1.我們的地球
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共同的家》教案5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nèi)容,初步懂得應該愛護人類和動、植物的生
存環(huán)境。
2.練習用“()是()的家”句式說話。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學思路】
第一,我根據(jù)教材特點(句勢相同),主要帶領學生學習課
文第一句“藍天是白云的家”。即引導學生觀圖說話,讀句子提
問題,再讀句子體會情感。然后師生一起學習第二句,鞏固學習
方法。
第二,放手讓學生學習“土地是禾苗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
大海是魚兒的家,”而且提出喜歡哪句就學哪句,把學習的權利
全部給學生。最后集體學習最后一句,突破難點。并且練習用“()
是()的家”句勢說話,分組討論作詩,延伸了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放學以后,你們都回哪呀?(板書:家)多好
呀!我們?nèi)巳硕加幸粋€幸福溫暖的家。那咱們都想想,在這個世
界上,除了有我們?nèi)祟愔?,還有什么?它們的家在哪呀?
師: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同來學習一首非常好聽的關于家
的兒歌。(板書:共同的家)
師:誰能讀題目?
二、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自讀課文。師出示大屏幕,學生觀察,并用一句話表示
圖上的意思。學生說時,老師再隨機出示圖畫“藍天是白云的家。”
(1)讀課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兒?
(2)體會情感。再看大屏幕,體會其中的美,用語言表達
出來。這其中可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同桌互讀。
(3)進一步討論體會藍天還是誰的家。
2.師生一起學習“土地是禾苗的家”。
(1)指名讀這句話。此文轉(zhuǎn)自。網(wǎng)
(2)學生自由讀,也像老師那樣自己提個問題。
(3)集體交流,自愿讀這句話,提出問題并指名回答。
(4)出示圖畫,進一步體會。
(5)朗讀這句話。
3.自學“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
(1)師生一起總結學法。一讀,二提問題,三指名回答,
四有語氣朗讀。
(2)學生自學,可喜歡哪句就學哪句。學會可在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從以下幾方面:
第一,“樹林是小鳥的家”,可出圖畫考學生。首先讓學生
用書上的一句話表示圖意,然后互提問題,進行解答,最后朗讀
比賽。
第二,“大海是魚兒的家”,可引導學生抓魚兒的家在哪兒?
大海為什么是魚兒的家?大海還是誰的家?幾個問題。
4.集體學習“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齊讀: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2)討論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學生討論后,師小結順勢引導學生熱愛地球,保護地球。
(3)體會情感,朗讀指導。
5.自由讀全文。
三、鞏固課文內(nèi)容。
1.游戲:“找家”。老師請同學們?yōu)榘自?、小鳥、禾苗、
小魚找家(把白云、小鳥、種子、小魚的圖片貼到黑板上的地球
簡筆畫中)。
2.指導背誦課文內(nèi)容。
引導學生先找規(guī)律,再背誦。如,詩中每句最后都是“家”;
有5句話句式相同;前4句按從上到下順序?qū)懙鹊取?/p>
3.照樣子說一說。(考考你)
(1)土地是禾苗的家。藍天是()的家。大海是()的家,
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每人說一句,試者連起來,
看看是不是一首兒童詩。
四、總結全文。
1.學生匯報,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師生一起背誦課文。(可自愿加動作)。
【課堂板書】
共同的家——地球
藍天是白云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
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
《共同的家》教案6
【設計意圖】
隨著現(xiàn)代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迅速發(fā)展,廢水、廢氣、廢物、噪音
正不斷地侵襲著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
平衡,創(chuàng)建綠色家園已是大家唱響的主旋律。孩子們也不例外,
成為了環(huán)保行動的小小主力軍。為了更好地萌生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和環(huán)保行為,依托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專門設計了大班社會
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力求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能力
出發(fā),運用錄像、圖片資料,讓幼兒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直
觀形象地感知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幫助幼兒了解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
的關系,引發(fā)幼兒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土的行為。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地球?qū)θ祟惡蛣又参锷娴闹匾?,了解常見?/p>
地球災難及產(chǎn)生的簡單原因。
2.萌發(fā)環(huán)保意識,愿意為保護地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
好情感。
4.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準備】
1.課前布置幼兒收集有關地球災難的故事、圖片資料,并了
解其形成簡單的原因。
2.相關錄像。
3.鉛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地球人類和動植物的家
1.我們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地球)
2.還有誰也住在地球上?(動物和植物)
小結:因為地球上有氧氣、水、陽光,。特別適合人類的生
存和動植物的生長,所以地球是我們共同家園,也是動物和植物
的家。
二、地球的災難及產(chǎn)生的原因
1.地球會生病嗎?你知道的地球災難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
成的?
2.幼兒交流自己了解的相關經(jīng)驗。
3.觀看錄像。(有關環(huán)境污染;大量砍伐樹木;森林發(fā)生火災;
一些益鳥被人們捕殺等)。
4.討論:地球被破壞了,它會給我們帶帶來什么危害?(水土
流失、地震、海嘯、氣溫升高、空氣污染等災難)。
小結:由于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亂伐樹木,亂扔垃圾,排
放廢氣,造成森林面積變小,水土流失、水體和空氣被污染,使
人和動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
三、讓我們一起行動保護地球
1.看到地球上發(fā)生的災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保護地球,我們小朋友可以為地球媽媽做些什么呢?
小結:從自己做起,節(jié)約資源,不亂扔垃圾,向周圍的人宣
傳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四、延伸活動
布置畫展“我知道的地球災難”、“保護地球,從我做起”。
讓幼兒用畫筆記錄地球受破壞的情景,布置“地球的災難”
畫展;把自己的環(huán)保行為畫出來,向小朋友宣傳,激勵大家爭當
“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活動反思】
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給人類社
會帶來空前的繁榮,然而,長期掠奪資源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保護環(huán)境就是要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防止自然環(huán)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huán)境要做好
綜合的治理,以創(chuàng)造出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huán)境,能讓人民
的生活更美好。通過向幼兒開展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教育,促使幼兒
產(chǎn)生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他們紛紛表示要保護我們
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為保護環(huán)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教學中孩子們的反映由弱到強,高潮部分集中在集體討論
和觀看錄像環(huán)節(jié),通過直觀的觀察了解,讓幼兒受到了深深的觸
動,幼兒在活動中異常的活躍,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梢钥?/p>
到由孩子們在活動中已經(jīng)知道了要從自己開始,保護我們身邊的
環(huán)境了。同時,我還在網(wǎng)上下載了近期日本地震海嘯的視頻,這
段視頻非常有震撼力,讓孩子能更深刻的體會到環(huán)境危機帶給人
們的災難。
活動中我也發(fā)現(xiàn)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多了解全球新
聞,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這樣才能真正指導幼兒的活動。
《共同的家》教案7
【本節(jié)聚焦】
1、知道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2、概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及措施。
3、知道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知識結構】
【自主學習】
1、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2、生物圈內(nèi)________,它們所擁有的________以及
_____________,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一般概括三方面:一是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4、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可以概括為_________和
________兩大類;其中_________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5、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含義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求”它追
求的是自然、經(jīng)濟、社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發(fā)展。
【合作探究】
1、“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其中的“我們”是指誰?如何
理解“共同的”涵義?
2、觀察圖6—6,舉出我們所面臨的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以
及其形成的原因。
3、分析課本P125實例1,討論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
實例1和實例2說明了生物多樣性的哪些價值?
4、如何保護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否意味著禁止升發(fā)
和利用?
【規(guī)律總結】
1、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起因、危害、防治措施)
基因→物種→生態(tài)系統(tǒng)三個層次
潛在價值
生物多樣性價值間接價值
2、保護生物多樣性直接價值
就地保護——最有效的保護
保護措施
易地保護
3、人類的必然選擇——可持續(xù)發(fā)展
【典題討論】
1、破壞臭氧層的主要污染源是()
A。工業(yè)、家用爐灶燃燒礦物燃料B。有關金屬冶煉工業(yè)排
放的廢氣
C。汽車尾氣D。工業(yè)生產(chǎn)及家庭廣泛使用的電冰箱、空調(diào)
釋放的氯氟烴化合物
2、下列哪項不屬于野生生物資源的直接使用價值()
A。藥用生物資源B。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
C。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D。為人們提供各種各樣
食物
3、某灘涂是丹頂鶴的棲息地之一,在該灘涂建立丹頂鶴自
然保護區(qū)的主要目的是()
A。對丹頂鶴和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就地保護B。加入“世界生
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
C。將丹頂鶴遷入保護區(qū)進行易地保護D。防止灘涂生態(tài)環(huán)
境的污染
4、可持續(xù)發(fā)展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持久
而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
【課堂鞏固】
1、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
①全球氣候變化②糧食短缺③臭氧層破壞④土地荒漠化
⑤海洋污染⑥生物多樣性銳減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D(zhuǎn)。①④⑤
⑥
2、下列不屬于野生生物資源價值的是()
①工業(yè)原料②科學研究③美學④間接使用價值⑤潛在
使用價值⑥藥用價值⑦野生生物數(shù)量太多,不利于生態(tài)平衡
A。②B。⑥C。⑦D。③
3、(多選)下列關于自然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說法中,不
正確的是()
A。禁止對自然資源的開發(fā)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護不僅要保護所有的野生動物還要保護所
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護要立法執(zhí)法和宣傳教育并舉D。建立自然保護
區(qū)是自然保護的惟一方法
4、簡要回答生物多樣的有關問題
(1)性狀表現(xiàn)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從分子水平看,
生物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從進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樣性
產(chǎn)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個層次上來取保護戰(zhàn)略和保護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
______________。但對一些珍稀,瀕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動物如
大熊貓還需要________,另外采用___________等先進手段進行
拯救。
【課后檢測】(單選每題6分,多選每題8分,填空每空4
分)
1、下列哪一措施最可能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不相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長量B。人工魚塘生產(chǎn)者的能量小
于消費者的能量
C。農(nóng)田通過作物輸出的氮素多于補充的氮素D。向農(nóng)田施
用無機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2、下列除哪項外,均是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容()
A。遺傳多樣性B。變異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D。生態(tài)系
統(tǒng)多樣性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包括()
①建立自然保護區(qū)②引入新的物種③對瀕危的物種采取
遷地保護
④開發(fā)野生生物資源⑤改良生物培養(yǎng)新品種⑥加強教育
和法制管理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⑥D(zhuǎn)。①③⑥
4、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而采取的就地保護主要是指()
A。進行水土保護B。建立自然保護區(qū)C。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D。
減少外來物種
5、保護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合理措施是()
A。禁止捕魚B。提倡人類養(yǎng)殖C。適當捕撈成魚D。飼養(yǎng)
單一品種魚
6、海域發(fā)生“赤潮”,會使大批魚類及海產(chǎn)動物死亡,形
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受化學物質(zhì)污染B。海洋浮游生物突發(fā)性增殖
C。海水受生活垃圾污染D。水土流失,大量紅土壤進入大
海
7、(多選)目前有三項被公認為世界三大環(huán)境問題,下列
哪幾項屬于該三大環(huán)境問題()
A。人口急劇增長B。酸雨C。溫室效應D。臭氧層破壞
8、(多選)下列不屬于保護和利用森林資源的最佳方法是
()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允許林區(qū)人民大砍大種,先富
起來
C。實行有計劃的合理砍伐D。砍伐熱帶雨林,營造杉木純
種林
9、閱讀下面三個事例:
事例一:我國某海島的天然林覆蓋率在1965年為25。7%,
1974年為18。7%;1981年僅為8。53%,并且因遮蓋地面程度大
大降低,從而導致了坡壘等珍稀樹種瀕臨滅絕。
事例二:我國西北某縣野生甘草面積在1967年為4萬多公
頃,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盡,我國的野馬已經(jīng)絕跡,野駱駝等
野生動物也瀕臨滅絕。
事例三:一種原產(chǎn)日本的林業(yè)害蟲,于20世紀80年代侵入
我國華南沿海地區(qū),并且由于缺乏天敵而迅速蔓延開來。1990
年統(tǒng)計,這種害蟲使該地區(qū)13萬多公頃的馬尾松林受到危害。
根據(jù)以上事例,回答下列問題:
(1)事例一說明造成野生生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例二說明造成這些野生生物資源明顯減少或絕跡的
原因是________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_________開發(fā)利用。
(3)事例三說明,由于______入侵或引種到_______的地區(qū),
使得這些地區(qū)原有物種受到威脅。
10、“綠色奧運”是北京市爭辦20__年奧運主辦權的口號
之一。“綠色”的含義除了包括城市綠化、綠色生活方式與消費
觀念外,還應包括尊重自然、珍愛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倫
理道理等?!熬G色北京”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
起。
(1)北京市的綠地總面積和人均綠地面積在逐年上升,與
此同時,大量的非本地樹種、草種“侵入”了首都,而大量的本
地物種卻遭受冷落。你認為外來物種的入侵可能會產(chǎn)生的后果是
_______。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
層次上采取保護戰(zhàn)略和保護措施。
(2)垃圾實際是被人們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實現(xiàn)垃圾的“減
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是綠色城市的重要標志之一。圖6—7
是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一種方案,此方案中①、②過程需
要每一位市民的參與,我們參與的行動方式是_______。④、⑤
過程利用的生物隸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從對資源的充分利用
角度分析,④、⑤途徑與③途徑相比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
①④
②③⑤
答案:
【合作探究】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地球如同一艘遨游的飛船,地球上
的生靈都搭載在這艘飛船上。
2、①CO2等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引起全球氣候變暖。②氟
利昂等物質(zhì)的大量排放,引起臭氧層破壞。③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和
破壞是引起生物多樣性銳減的主要原因。④各種污染物通過河流
和空氣進入海洋,以及海洋運輸時的石油泄露和傾倒污染物等造
成海洋污染。⑤SO2排放量超過生物圈自動凈化能力,造成大氣
污染,并形成酸雨。⑥植被的破壞是導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⑦我們還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
3、紅樹林的消失,使得潮間帶多種魚類、甲殼類、貝類以
及多種水鳥因生態(tài)環(huán)境改變而無法生活和繁衍,并且影響附近多
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最終使大量物種無法生存和發(fā)展。紅樹林的
消失還將直接影響附近的農(nóng)田,養(yǎng)殖場等多種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進而影響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
實例1、2能夠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潛在價值、間接價值和
直接價值。
4、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可概括為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
兩大類。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或物種建立自
然保護區(qū)以及風景名勝區(qū)等,這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易地保護是指把保護對象從原地遷出,在異地進行專門保護,這
是對行將滅絕的物種提供最后生存機會。保護生物多樣性,還要
加強立法、執(zhí)法和宣傳教育。
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fā)利用,而不
意味禁止開發(fā)和利用。
【典題討論】1、D2、C3、A4、自然經(jīng)濟社會
【課堂鞏固】1、C2、C3、ABD4、(1)蛋白質(zhì)的多樣性
DNA上基因的多樣性生物生存的多種多樣環(huán)境,對生物進行不
同方向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2)基因物種生態(tài)系統(tǒng)就地保護,
即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克隆、細胞培養(yǎng)。
【課后檢測】1—5CBDBC6—8BBCDABD9、①生存
環(huán)境的改變或破壞②濫捕亂獵或濫采亂伐掠奪式③外來物種
缺少天敵10、①使本地物種的生存受到威脅基因物種生態(tài)系
統(tǒng)②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分解者除利用了有機垃圾中的能量
外,還充分地、分層地多級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質(zhì)。
《共同的家》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欣賞《森林與小鳥》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讓學生認識到熱愛地球,熱愛動物對我們?nèi)祟惖?/p>
重要,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教學準備:
錄象資料、有關地球環(huán)境惡化的文字、圖片、《森林與小鳥》
的錄音帶、打擊樂器(碰鈴、響鈴、雙響筒、沙錘、三角鐵、鈴
鼓)各種頭飾。
教學重難點:
通過欣賞《森林與小鳥》,掌握樂曲的情緒,摸唱樂曲的主
題并能區(qū)分樂曲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這一部分我通過語言引導)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ド肿隹停▲B們要開森林大會!
我們?nèi)⒓樱貌缓茫?/p>
2.(播放第一部分樂曲):師開始語言引導-----“在去
的路上,我們聽到(小鳥快樂的叫聲),森林的早晨是那么(優(yōu)
美、寧靜)。(小鳥)醒來了(它們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將到來
的黎明)”。
播放這一段音樂的時候,老師用柔和的聲音,輕輕地朗誦,
引導學生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寧靜。
3.師:小鳥真高興,我們呼吸了新鮮空氣,感染了它們的
喜悅,我們和小鳥一起跳舞迎接黎明。(再播放第一部分樂曲)
-這部分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多聽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課設計
1.情景導入:播放課件(一陣狂風,森林被砍伐,河流被
污染,垃圾到處都是·······).鳥在哭訴:誰把我們的
家毀了,我沒家住,沒水喝,我的兄弟姐妹死的傷的,嗚嗚·····我
的家變了一個垃圾場。
(出示錄象資料,幻燈片:有關地球環(huán)境變換的文字,圖片)
這時候和剛才第一段音樂有截然不同的.音樂與視覺效果,
破壞的環(huán)境沖擊著學生們的視線和心靈,起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讓學生們知道破壞環(huán)境的是人類自己。
3.師:這是怎么回事?(讓學生們說一說)
4.師:同學說的都是對的,那現(xiàn)在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5.師:(邊說邊放關于地球的圖片)地球是我們的媽媽,
也是動物的媽媽,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她,對嗎?現(xiàn)在我們來幫助
小鳥也是幫助我們自己重建沒好的家園,好嗎?這時候讓每個學
生動手,布置(已準備好的道具)森林,河流,草地,花園,藍
天,白云,太陽等等。(課前,早已準備好、做好的花、草、樹、
鳥等各種手工作品,把它一一放在桌上,讓學生們從中獲得美好
的創(chuàng)作靈感),請每一位學生為森林添上一筆,擺上作品-----
很快,森林煥然一新。(布置的時候播放樂曲)
這部分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破壞環(huán)境,又怎樣愛護環(huán)境,美
化環(huán)境。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出示課件(開始播放第二部分樂曲):欣賞第二部分樂
曲(分四個小舞曲聽)讓學生聽完每一段圓舞曲,分組討論說一
說感受。
第二部分分四個小圓舞曲
a)第一圓舞曲歡快、活潑,一強一弱的力度對比更增添了
俏皮的兒童情趣。
b)第二圓舞曲節(jié)奏變得緊湊,銅管樂器的加入,把情緒推
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熱鬧的景象。
c)第三圓舞曲是一首舒展、優(yōu)美的圓舞曲,同前兩個圓舞
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玄樂奏出的抒情性旋律,使人聯(lián)想起小
鳥們懂得舞姿。
d)第四圓舞曲稍活潑,帶有裝飾音的旋律,使音樂顯得非
常輕快。
這部分主要講出了主旋律的交替出現(xiàn)變奏,聽完一小段分小
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四、互動部分
1.讓學生聽第二圓舞曲,隨著樂曲舞動,(老師做一些提
示動作,讓學生感受圓舞曲的風格特點)
2.師:同學們,這四段圓舞曲好聽嗎?現(xiàn)在你們跟著老師
的琴聲一起來哼唱其中二段圓舞曲。(多哼唱幾遍,讓學生熟悉
并能很快一起哼唱主旋律)
出示主旋律的譜子,老師用琴帶唱
(這里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更熟悉旋律,加深孩子們在老師
的引導下理解樂曲,能分辨樂曲的變化,四段小圓舞曲中第1、
2、4段都比較活潑,節(jié)奏歡快,第3段比較優(yōu)美、抒情。聽與
唱的結合,加深學生對樂曲有了較深刻的印象,有了自己獨特的
理解)
師:今天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保護環(huán)境,造福人類,
不僅我們、動植物都為之而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同小鳥一起去森
林游玩。小鳥們來邀請我們?nèi)⒓由謶c?!懊篮眉覉@”文藝晚
會。
3.到了大森林里,所有的學生戴上頭飾(這時候播放全樂
曲),老師象講朗誦一樣在把第一部分樂曲的含義說一說,當學
生們聽第二部分的時候,有的學生就會扮演不同的動物,植物,
在森林里嬉鬧,歡舞,(游戲前把打擊樂器分給一部分學生)有
的學生用打擊樂器給旋律伴奏,有的學生唱旋律,有的學生用豎
笛吹奏旋律。
這部分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動起來,也調(diào)動了整個課堂氣氛,
學習不同的學習方式理解樂曲。
總結:
師---------通過欣賞樂曲《森林與小鳥》使我們對地球、
動物以及對人類自身有了初步正確的認識:我們要善待動物
-----我們?nèi)祟惖呐笥?,善待地?---------我們賴已生存的家
園。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以后應該怎么做,才能真的愛護環(huán)境。懂
得“愛護地球就是愛護我們?nèi)祟愖约骸钡牡览恚?/p>
師:大家說的都非常好,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歌曲《裝扮蘭色
的地球》嗎?(放錄音)我們一起唱,一起為歌曲伴奏,一起拍
手做律動。
(走出教室結束上課)
《共同的家》教案9
學習階段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引入課題通過播放音像資料,如《地球之歌》展示全球環(huán)境
問題。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交流。通過音像資料,引起學生學
習的興趣,導入課題。
全球性生態(tài)問題通過圖片展示全球性生態(tài)問題并指出我們
的家園面臨威脅,并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看法。
1這些環(huán)境問題影響到你的生活了嗎?
2你平時的行為是否影響到這些環(huán)境問題?
3現(xiàn)在你如何理解“人定勝天”這句話?針對老師提出的
問題,聯(lián)系自己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學生分組討論。各小組選派代表
陳述觀點。
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糾正其錯誤的觀點。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聯(lián)系學生的回答,引出生物多樣性的概
念:生物圈內(nèi)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
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
提出問題:生物多樣性包括的層次?
通過對問題:為什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討論,引出生物多
樣性的價值。
展示有關冬蟲夏草、紅豆杉的圖片討論它們的藥用價值,從
而指出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引導學生分析三副漫畫“大樹的
哭泣”、“小鳥找家”、“大水后的感想”,強調(diào)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
物之間的聯(lián)系,組織學生討論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同時引導
學生理解不知名的生物還存在潛在價值。
展示紅樹林、野生稻的圖片和內(nèi)容介紹,讓學生嘗試討論:
紅樹林、野生稻有哪些價值?學生回憶有關進化的內(nèi)容,進一步
理解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學生對圖片和漫畫進行分析和討論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學生通過對已學知的回憶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結合圖片、漫畫和的演示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生物多樣
性的價值。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指出我們需要通過基因、物種、生態(tài)
系統(tǒng)這三個層次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通過課前預習、收集資
料,讓學生討論有關問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措施有哪些?課前
預習收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關措施,課上討論。通過學生自己
調(diào)查、討論了解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可持續(xù)發(fā)展——人類的必然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對生物多樣
性的保護是否就等于不利用呢?列出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的古文,
讓學生翻譯成現(xiàn)代文說出所表達的意思,并指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
想從古都有。討論問題欣賞古文總結古人的思想。讓學生通過
對古人思想的領悟,進一步理解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內(nèi)在含義。
總結最后,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并播放歌曲《同在藍天下》,
再次激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在音樂欣賞中結束本節(jié)課欣賞音樂、
觀看圖片、總結有關知識。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保護環(huán)
境的意識。
板書設計
第2節(ji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一、關注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
1、生物多樣性的內(nèi)涵
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三、可持續(xù)發(fā)展——人類的必然選擇
《共同的家》教案10
林格倫說過:如果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體
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nèi)也在學校外都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
不言而喻,讓學生體驗成功,對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多么重要。
本課設計我充分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融入
新課標的理念,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了
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巧妙地開發(fā)學生智慧,讓學生展開想象的
翅膀,在思維的空間里自由地翱翔,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
又于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對家的熱愛,同時也滲透了保護地球、
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尤為重要,他們
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為了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我精心設計了
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如上課伊始,我創(chuàng)設情境,自編小故事
導入新課: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锇?,想不?/p>
認識他們?(隨機貼上白云、禾苗、小鳥、魚兒的圖片),迅速
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為后續(xù)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為了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我利用字卡一列列開火車的形
式讓學生認讀,,學生積極性很高,幾乎都能爭著大聲朗讀生字。
一年級孩子比較感性,教師語言要貼近孩子的心靈。課間我頻頻
用兒童化的語言小白云小禾苗快樂的小鳥活潑的小魚誰來夸夸
你的家激勵學生朗讀的欲望,盡力使平時不敢舉手的孩子都積極
參與到朗讀中來,切身體會家的溫暖和甜蜜,感悟共同生活在地
球上的幸福、自豪與驕傲。一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而且有很強
的表演欲,我抓住這一特點,鼓勵學生用形象的動作配合朗讀以
及背誦,以及讓學生戴上藍天、白云等頭飾,表演朗誦,加深了
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然升化主題:即如何愛護地球。學生紛紛
言說不要亂摘花不要亂扔紙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等達到了
情感目標。
蘇派教學強調(diào)情感朗讀,只有在入情入境中才能體味到__
的精髓。本課是一首抒情性較濃的兒童詩,所以我設計以讀為主,
以導助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想象、示范、評議等方式將讀貫
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全方位。讀的形式多樣,如自由讀、指名
讀、引讀、齊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等等。通過這些不同形
式的讀,促進了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體會、思維能力的
發(fā)揮和語感的培養(yǎng)。
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主動探索的愿望很強,充分發(fā)揮
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拓展想象的空間,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分層次練習,讓學生們當一
回小作家,分組合作編一首詩:藍天是()的家,()是羊群的
家,泥土是()的家,()是()的家。讓學生充分說誰的家在
哪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上完課后,我覺得學生思維空間是廣闊的,需要我們?nèi)ラ_拓。
從整堂課來看,學生身上所閃現(xiàn)出來的智慧火花使我倍受鼓舞。
雖然課已上完了,但學生的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還在等待老師們
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改造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智能化節(jié)能裝置行業(yè)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中介房子銷售合同范例
- 農(nóng)村電廠維修合同范本
- 業(yè)主委托拍攝合同范例
- 出售移動廠房合同范本
- 供應發(fā)票合同范本
- 中國一次性注射器市場全面調(diào)研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產(chǎn)品外銷合同范本
- 冷庫銷售安裝合同范本
- 政治校本課程
- 川2020J146-TJ 建筑用輕質(zhì)隔墻條板構造圖集
- (完整)讀歌詞猜歌名
- 八年級下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
- 初中英語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單詞默寫表 漢譯英
- pcs-9611d-x說明書國內(nèi)中文標準版
- GB/T 1634.1-2004塑料負荷變形溫度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試驗方法
- 無人機航拍技術理論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兒童肉類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勞務分包管理課件
- 暖通空調(diào)(陸亞俊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