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挎包里的故事電子版_第1頁
大挎包里的故事電子版_第2頁
大挎包里的故事電子版_第3頁
大挎包里的故事電子版_第4頁
大挎包里的故事電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挎包里的故事“李金玉、大挎包,有錢朝里存,用錢往外掏。”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這首民謠一直在臨沂市蒼山縣(今蘭陵縣)下村鄉(xiāng)的老百姓中間傳唱,背著大挎包走鄉(xiāng)串戶的老黨員“老農金”李金玉,一直被鄉(xiāng)親們記在心中。當年,他是“全國金融戰(zhàn)線上的一面紅旗”,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大挎包”“百事管”“貼心人”。他曾三次進京,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山東省政府曾號召在全省財貿戰(zhàn)線開展學習李金玉的活動;他創(chuàng)造的“三勤四上門”辦信用社的經(jīng)驗事跡,多次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等報刊重點報道。如今,蘭陵農商銀行黨性教育基地最醒目的位置擺放著李金玉的塑像,他曾用過的粗布大挎包,被珍藏在山東農村金融展覽館里。挎包上的補丁密密麻麻,繡在上面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經(jīng)歷了歲月的長河,依然清晰可見。作為“大挎包”精神的發(fā)源地,該黨性教育基地每年都迎來全國幾千名金融戰(zhàn)線的黨員和群眾,重溫農村金融那段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李金玉1906年出生在蒼山縣下村鄉(xiāng)東澗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10月,蒼山縣籌建信用合作社,李金玉被黨組織安排任籌委會副主任,具體負責澗村信用合作社的籌建工作,并在首屆理事會上當選主任。那時候農民有了土地,生活有了改善,可抵御不了天災人禍,有些人還遭受高利貸的盤剝。面對高利貸者的阻撓破壞,面對支農資金的嚴重不足,李金玉認為,信用社好比一桿槍,放空槍是打不倒高利貸的,要掌握足夠的“子彈”,不能光靠國家給資金,一定得自己想辦法。他和會計宋建璽披星戴月,東奔西跑到處動員,終于落實了一批存款。在信用社的支援下,社員們度過了1956年春荒。從此,信用社的威信大增,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扎下了根。對經(jīng)濟上比較富裕的社員,李金玉說服他們不要亂花錢,把多余的錢存到信用社,一些社員把錢一點點存起來,最后用自己攢的錢蓋上了新房子、有了新營生、步入了新生活。時至今日,在蘭陵縣下村鄉(xiāng)的老一輩人里,仍有人念念不忘李金玉當時教的順口溜。6月17日,記者到80歲的村民王彩云家中采訪,她流利地說出“拾塊糞,真怪強;上地里,多打糧;多打糧,還怪強,上級號召賣余糧;賣余糧,花不了,送到銀行保存著;銀行就是‘大挎包’,用的時候就去掏?!毙蜗蟮胤从吵瞿莻€年代“大挎包”在生產生活中發(fā)揮的積極作用。也正是在生產不斷發(fā)展和社員生活逐步改善的基礎上,信用社的存款逐步增加。有了存款,貸給誰?這是涉及到黨的信貸方針、政策的問題。當時的農村信貸工作,金融系統(tǒng)內部有兩條路線,一種認為“貸富不貸貧”:富裕人貸款“有借有還”“工作好做”,把窮隊和困難戶看作包袱。李金玉是第二種,他堅決響應黨的號召,把困難戶看作親人,認為“越窮越要貸款,越困難越要貸款”。他堅定地相信只要依靠集體力量,依靠廣大群眾,通過扶持生產,開展多種經(jīng)營來幫助困難隊、困難戶自力更生,一定能夠做到有借有還。下村鄉(xiāng)村民楊振東今年已經(jīng)87歲了,說起李金玉對他的幫助,老人依然滿懷感激。1960年,楊振東復員回家。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義務兵,他始終懷揣著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深情,家中的困境讓他陷入了苦惱,“我是個很能干的人,但一身的力氣不知道往哪兒使?!?964年,楊振東認識了李金玉,兩人之間的一次對話,他至今沒忘?!罢駯|,家里窮,你得想個門路?!笨吹綏钫駯|家徒四壁,李金玉急在心上?!皼]錢呀,一窮二白能怎么辦?”楊振東愁上眉頭。“錢不用愁,貸給你款,你得養(yǎng)點什么?!崩罱鹩裰д?。思慮再三,楊振東有了主意。“要不養(yǎng)兩頭小豬吧。”這次對話后,楊振東從李金玉那兒貸到了30元,買了兩頭小豬,養(yǎng)到年底,兩頭豬賣了百余元,“還完貸款還余下70多元,改善了生活,添置了農具,也有了以后生活的本錢?!边@是楊振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李金玉貸款,通過這30元貸款,他的日子紅火了起來?!澳睦镓毟F就往哪里鉆,哪里困難就往哪里跑?!崩罱鹩駧椭习傩湛朔速I糧、喂豬、搞副業(yè)、修房屋、治病等方面的許多困難。老百姓覺得他知心、溫暖、實誠、牢靠。正如那首廣為流傳的民謠里唱的,背著大挎包的李金玉成了老百姓的“貼心人”?!袄罱鹩瘢X子好使!”記者在下村鄉(xiāng)采訪,多位村民在回憶中交口稱贊,李金玉是出了名的“會算賬”,給誰放款、放多少錢、什么時候還款、本息多少,都在他腦子里。但是,讓人難以想象,“腦子好使”的李金玉,竟然不識字。干起工作來難度多大可想而知。1965年,國務院財貿辦公室工作組曾對李金玉進行走訪,還原了李金玉辦理業(yè)務的情景。當時,李金玉每天轉六個村子,經(jīng)手的業(yè)務少時一二十筆,多時六七十筆,誰存了多少,誰支了多少,主要靠心記。開始的時候,業(yè)務少,他就利用上衣的幾個口袋,把每村的貨款條、存折、存單和票子分別存放。晚上回來,顧不上吃飯,先和會計宋建璽下賬。后來,業(yè)務越來越多,他就努力學習,用紅藍鉛筆寫數(shù)碼,紅筆表示存,藍筆表示支。他不會打算盤算利息,就苦練心算,白天走在路上練,晚上向會計報賬的時候練,并且經(jīng)常用自己的心算和會計的珠算核對。日久天長,李金玉在會計的耐心幫助下,竟然練就了過硬的心算本領。除了提高業(yè)務水平,李金玉還總結出了“三勤四上門”辦信用社的經(jīng)驗。“三勤”就是腦勤,多為人民生產生活著想;嘴勤,宣傳金融政策使之家喻戶曉;腿勤,走村串戶登門服務?!八纳祥T”是動員儲蓄存款上門、兌付存款送上門、發(fā)放貸款“三查”上門、催收貸款上門。1956年8月,蒼山縣人民銀行召開全縣銀行和信用社干部職工大會,介紹推廣了李金玉“三勤四上門”的工作經(jīng)驗。1965年7月,李金玉又總結出“一講、二幫、三嚴、六上門”的做法?!耙恢v”就是大講勤儉節(jié)約;“二幫”就是幫助生產隊勤儉辦社、幫助社員勤儉持家;“三嚴”就是嚴守自愿、嚴守信用、嚴守秘密;“六上門”就是存款上門拿、取款送上門、貸款送上門、還貸上門取、貸款買的實物送上門、各類服務上門辦。和群眾走得近,和群眾心貼心,鄉(xiāng)親們都信任李金玉。新媳婦出嫁的壓柜錢,小孩子的壓歲錢,賣雞蛋的零錢,墻窟窿里的私房錢,三毛、五毛、一塊、兩塊,不論多少,存進李金玉的“大挎包”里才踏實。李金玉常說:“造弓的望弓彎,造箭的望箭直。托咱辦信用社,咱就得忠心耿耿,一絲不茍地管好錢、用好錢?!彼鵀?分錢的差錯徹夜難眠,后查出是少付了儲戶利息,第二天清晨,他翻山越嶺把2分錢送給了儲戶。還有一次,一個儲戶去世,信用社里留下50元存款,他的兒孫都不知道。他的孫子找李金玉貸款辦喪事,李金玉告訴他:“不用貸款,你爺爺還有50元存款。”儲戶的孫子以為李金玉開玩笑。李金玉嚴肅地說:“你這是想哪兒去了,別說你爺爺還有你們這些后代,就是五保戶存的款,要是人死了,俺還得交到隊里去呢!”1960年冬天,李金玉給崖頭村社員送款,不小心摔倒,把左胳膊摔傷了,他硬撐著把錢送到。后來他的左胳膊有一年多抬不起來,但工作一點兒沒放下。大伙兒都勸他歇些日子,他說:“這比起打鬼子時受的傷,算不了什么?!鄙鐔T們都說他是“信用社迷”,連他孫子也說:“俺爺爺算迷在里邊了!”“勤跑勤顛”,這是李金玉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管刮風下雨,不問嚴冬酷夏。蒼山縣多丘陵,李金玉每天要爬四五道山嶺,過六七條河溝。他患有氣管炎,有幾次走在路上喘不過氣來,險些搭上了命。貼心的服務,使群眾與他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許多群眾說:“兩天不見‘大挎包’,心里覺著空落落。”原蘭山聯(lián)社金雀山信用社主任顏世英說,二十世紀的農信服務工作“只有鐵賬本、鐵算盤、鐵規(guī)章”。艱苦的環(huán)境下,“大挎包”精神給了她很大的啟示,那就是:始終將存款工作作為立社之本,工作中始終堅持“儲戶至上,信譽第一、禮貌待客,竭誠服務”的宗旨,把客戶當親人、當朋友,“這一直是我們老一輩基層農信人幾十年來的工作原則和服務信念?!背藰I(yè)務好,李金玉還有一個稱號:“百事管”。他躺在床上也好,走在路上也好,在家也好,外出也好,心里總是惦記著業(yè)務片區(qū)的大隊,經(jīng)常琢磨怎么幫大家把日子過得更好、更舒心一些。1964年快過春節(jié)的時候,上級下發(fā)了救濟款和烈軍屬補助費。當時下了一場大雪,路滑難行。李金玉不顧這些困難,跑遍負責的村,給生活困難的家庭送去救濟款,給12戶烈軍屬送補助費,給14戶烈軍屬、五保戶買糧、割肉、稱鹽。他還上門服務,給一部分社員支了存款,大家歡歡喜喜地過了春節(jié)。他見事就管,遇事就攬。今年85歲的下村鄉(xiāng)村民趙玉啟,在孩童時代最愿意跟著李金玉走村串戶。6月17日,趙玉啟坐在自家天井下,回憶起往事仍歷歷在目。“我當時就愿意跟著他,想和他親近?!痹瓉?,李金玉剛來到下村鄉(xiāng)開展信用社工作時,當時不少村民手里有一些老票(已經(jīng)退出流通的紙幣)。老百姓拿著老票,買不了東西,急得直跺腳。李金玉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自掏腰包給老百姓兌換,把不能用的老票壓在了自己的手里?!爱敃r誰都不知道這些老票已經(jīng)永遠不能用了,他總是這樣默默地去幫助老百姓?!壁w玉啟說,李金玉前后一共用50多元錢兌換了村民手中的老票,這在當年可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后來大家知道了這件事,更加敬重李金玉。李金玉對服務的社員很大方,對自己卻十分節(jié)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李金玉外出服務背的大挎包,是自己侄子的舊書包。侄子上學背了五年,他辦信用社又背了九年多,縫了又縫,補了又補,李金玉叫老伴兒縫補的時候,老伴兒總愛挖苦他說:“信用社那么多錢,連個背包也舍不得買。我看你呀,就是雞窩里打拳——小架式!”李金玉回答:“給社員辦事,一分一文也不能亂花!”李金玉的“百事管”多著呢:生產隊缺地瓜種,他跑遍費縣、平邑兩個縣七十余個村莊,調劑來十五萬斤地瓜種;生鐵犁鏟在山區(qū)耕地碰到石頭容易折斷,他就與公社鐵業(yè)社聯(lián)系,督促抓緊趕制熟鐵鏟,并送到多個生產隊;生產隊搞副業(yè),他幫著操持資金,并往返縣城與有關部門聯(lián)系買了小鋼磨和粉碎機,還到供銷社聯(lián)系人員給安上,指導操作技術;就連走在路上,他也四下留神,遇事就管,見到牛吃了莊稼,就趕緊去攆,還對主人說教一番……原蒼山聯(lián)社下村信用社信貸員趙啟云,剛參加工作時是李金玉的徒弟,他們共事了7年。他清楚記得,李金玉把人民群眾的疾苦時刻放在心上,心甘情愿為他們排憂解難,在人民群眾中有著良好口碑。李金玉一直堅持在一線工作到76歲,當?shù)厝罕娨娒娑加H切地喊他“李姥爺”。“他對農信事業(yè)和人民群眾幾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在我心中,‘大挎包’精神就是他關心群眾、幫助群眾、心系群眾的精神。”趙啟云說。李金玉的重孫李波是農商銀行的一名優(yōu)秀員工?!澳闶恰罂姘罱鹩竦闹貙O子呀!”直到現(xiàn)在,很多七八十歲的老人一聽李波是李金玉的后代,就趕緊拉起小伙子的手噓寒問暖。而老爺爺教的道理,李波至今都還記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走滿天下端著碗,光喜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