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驅(qū)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_第1頁
第一課 驅(qū)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_第2頁
第一課 驅(qū)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_第3頁
第一課 驅(qū)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_第4頁
第一課 驅(qū)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課

驅(qū)山走海置眼前——山水勝色學(xué)習目標:1、了解唐宋兩代詩詞的特點2、知人論世,了解詩人,了解寫作背景,揣摩詩人感情3、反復(fù)誦讀,涵泳山水詩“詩中有畫”之意境;以孟、王為代表,分析山水詩派的特點。4、掌握鑒賞寫景詩的方法,并能學(xué)會鑒賞寫景詩。進一步分析山水詩人的心態(tài)與人格。5、了解詩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識。

教學(xué)設(shè)想:

1、此課為第一課,要先讓學(xué)生對唐宋兩代詩詞有所了解。

2、在朗讀中領(lǐng)悟詩作的思想情感,在點評中讓學(xué)生挖掘詩歌特有的魅力。

3、教學(xué)重點讓學(xué)生掌握鑒賞寫景詩的方法,并能學(xué)會怎么鑒賞寫景詩。課時安排:學(xué)習過程:第一課時一、導(dǎo)入新課: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xué)的奇葩,是三千年中國古典詩歌桂冠上的兩顆明珠。唐詩展現(xiàn)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反映了唐人開闊爽朗的胸襟和熱情豪邁的精神風貌。她那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切關(guān)注,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對生活美和精神美的禮贊和向往,對丑陋與邪惡的蔑視和抨擊,以飽滿的情感和悠遠的神韻,千百年來不知扣響多少讀者的心弦。而宋詞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唐詩宋詞中包孕著豐富的人生意蘊和情感資源,對生命、生活、親人以及祖國、故鄉(xiāng)的深切熱愛和赤誠關(guān)懷,是極好的情感教育讀本,涵詠吟誦,能使我們認識歷史,開闊眼界,感悟人生,豐富情感,撫慰心靈,幫助我們尋找失落的精神家園,在浮華喧囂中返歸寧靜和淳樸;使我們心中有“愛”——熱愛生命,關(guān)愛眾生。二、唐詩空前繁榮

1、

數(shù)量之多,是空前的。

2、

詩人之多,是空前的。

3、

題材之廣,是空前的。

4、

體派之豐,是空前的。

三、宋詩是繼唐詩之后又一高峰。

有詩人九千馀人,二十七萬余首詩。宋詩最顯著的特征:“以文字為詩,以才學(xué)為詩,以議論為詩”。

四、宋詞是宋代標志性的文體。

詞在歷史上曾被稱為“曲”“曲子”“曲子詞”“樂府”“長短句”“詩馀”“琴趣外篇”等。直到南宋寧宗嘉定年間,“詞”這個名詞才正式確定下來。五、預(yù)習三首詩

第二課時

課內(nèi)詩歌賞析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注解】:1、瞑:昏暗。2、滄江:同"蒼江"。3、維揚:即揚州?!卷嵶g】:山色昏暗聽到猿聲使人生愁,桐江蒼茫夜以繼日向東奔流。兩岸風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建德風光雖好卻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懷念揚州的故交老友。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緦懽鞅尘啊浚哼@首詩是詩人離開長安東游時作。詩人在路途中懷念舊友,寫下了這首詩寄給友人。詩人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情緒動蕩,不平靜。凄清的夜晚正是他寂寥心情的反映,也更使懷念舊友淚流滿面。這首詩情調(diào)凄涼,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后的激憤不平和世罕知音的深深的孤獨感。全詩情景交融,自然天成,誠摯感人?!举p析】:這首詩在意境上顯得清寂或清峭,情緒上則帶著比較重的孤獨感。詩題點明是乘舟停宿桐廬江的時候,懷念揚州(即廣陵)友人之作。桐廬江為錢塘江流經(jīng)桐廬縣一帶的別稱。“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笔拙鋵懭漳?、山深、猿啼。詩人佇立而聽,感覺猿啼似乎聲聲都帶著愁情。環(huán)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于一開始就顯露了出來。次句滄江夜流,本來已給舟宿之人一種不平靜的感受,再加上一個“急”字,這種不平靜的感情,便簡直要激蕩起來了,它似乎無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樣急于尋找它的歸宿。接下去“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闭Z勢趨向自然平緩了。但風不是徐吹輕拂,而是吹得木葉發(fā)出鳴聲,其急也應(yīng)該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說也還是一種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滄江中之一葉孤舟,詩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觸動得厲害了。如果將后兩句和前兩句聯(lián)系起來,則可以進一步想象風聲伴著猿聲是作用于聽覺的,月涌江流不僅作用于視覺,同時還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動蕩不定之感。這就構(gòu)成了一個深遠清峭的意境,而一種孤獨感和情緒的動蕩不寧,都蘊含其中了。詩人何以在宿桐廬江時有這樣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苯ǖ庐敃r為桐廬鄰縣,這里即指桐廬江流境。維揚,揚州的古稱。按照詩人的訴說,一方面是因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鄉(xiāng),“雖信美而非吾土”,有獨客異鄉(xiāng)的惆悵;另一方面,是懷念揚州的老朋友。這種思鄉(xiāng)懷友的情緒,在眼前這特定的環(huán)境下,相當強烈,不由得潸然淚下。他幻想憑著滄江夜流,把自己的兩行熱淚帶向大海,帶給在大海西頭的揚州舊友。這種凄惻的感情,如果說只是為了思鄉(xiāng)和懷友,恐怕是不夠的。孟浩然出游吳越,是他四十歲去長安應(yīng)試失敗后,為了排遣苦悶而作長途跋涉的?!吧剿畬窃剑L塵厭洛京”(《自洛之越》),這種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種悒悒不歡的情緒。然而在詩中,詩人只淡淡地把“愁”說成是懷友之愁,而沒有往更深處去揭示。這可以看作孟浩然寫詩“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詩,原是“遇思入詠”,不習慣于攻苦著力的。然而,這樣淡一點著筆,對于這首詩卻是有好處的。一方面,對于他的老朋友,只要點到這個地步,朋友自會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種求仕失敗的心情,說得過于刻露,反而會帶來塵俗乃至寒傖的氣息,破壞詩所給人的清遠的印象。【孟浩然其他作品】春曉、宿建德江、臨洞庭上張丞相、夜歸鹿門歌、過故人莊等。

《漢江臨眺》王維【題解】王維(701—761),字摩詰。祖籍祁州(今山西省祁縣),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濟)。21歲進士及第,任大樂丞。因受牽連,被貶為濟州(今山東長清縣)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二年(734)張九齡為相后,擢王維為右拾遺,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后張九齡被貶,王維出使塞上,此行卻寫了不少意境宏闊,氣勢雄渾的邊塞詩。后返至長安,過著平靜的文官生活,“彈琴賦詩,傲嘯終身”,寫下大量山水田園詩。安祿山陷兩京,被迫接受偽職。亂平后以罪降為太子中允,由此淡泊世事,過著焚香禮佛,亦官亦隱的生活。后累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既工于詩,又擅長音樂和繪畫,能以音樂、繪畫之理通于詩,他的山水田園詩創(chuàng)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把我國山水詩的表現(xiàn)力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與孟浩然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并稱“王孟”。其詩各體兼工,尤長五言律絕。蘇軾云“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保ā额}藍田煙雨圖》)?!举p析】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寫在漢江邊登臨遠眺之所見所感。首聯(lián)大筆揮灑,借地理位置勾勒漢江雄渾遼闊的聲勢,是整個畫面闊大的背景。頷聯(lián)寫漢水浩蕩,一瀉千里,江上水氣浮動,兩岸山色時隱時現(xiàn)。這兩句詩,一作縱向描繪而氣勢磅礴,一作空間點染而氣象深遠。頸聯(lián)從動蕩的船中用錯覺寫郡邑的浮動以及江天相接處天空的動搖,反映漢江的壯闊及水勢波瀾。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對襄陽風光的依戀和贊嘆。全詩意境開闊,氣魄宏大。詩人緊扣住臨眺之所見,即總寫自己的視覺感受,運用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又通過人的錯覺來寫水勢之大,流速之快。從漢江到山色,從郡邑到遠空,突出展現(xiàn)漢江水流長遠,波瀾壯闊的氣象,視野極其開闊,境界極其廣遠。在這首詩中,王維把畫家的觀察,詩人的思考,繪畫的技巧和詩歌的手法極自然地結(jié)合起來,全詩氣韻生動,儼如一幅素雅而富有氣勢的水墨畫,確如蘇軾所言“詩中有畫”。隨堂練習1.字詞注音

暝(

滄江(

摩詰(

楚塞(

荊門(

)浦(

郡邑(

波瀾(

潯陽(

襄樊(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賞析學(xué)習目標:1.知人論世,了解詩人,了解寫作背景,揣摩詩人感情;2.反復(fù)誦讀,了解李白詩中所蘊含的浪漫主義情懷;3.聯(lián)系學(xué)過的李白的其他詩歌,進一步分析李詩中蘊含的復(fù)雜的思想內(nèi)容,并體味李白的人格理想和處世風格。學(xué)習過程:【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安西都護府,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遷居四川江油。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一見,稱為謫仙人,薦于唐玄宗,待詔翰林。后漫游江湖間,永王李璘聘為幕僚。璘起兵,事敗,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貴州省)。中途遇赦,至當涂依李陽冰,未幾卒。是唐代著名詩人,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tǒng)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反抗傳統(tǒng)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shù)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構(gòu)思奇特,感情強烈,意境奇?zhèn)ス妍悾Z言清新明快,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shù)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shù)的高峰。李白所作詞,宋人已有傳說(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證以崔令欽《教坊記》及今所傳敦煌卷子,唐開元間已有詞調(diào)。然今傳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難斷定。今仍錄《菩薩蠻》,《憶秦娥》各一首。韻譯:我原是楚國的狂人,高唱鳳歌譏笑孔丘。手執(zhí)神仙的綠玉杖,早晨我辭別黃鶴樓。為著尋仙,我遍訪五岳不辭遙遠,平生中,我最愛好到名山去遨游。廬山高聳,與天上的南斗星靠近,五老峰的九疊屏,好象云霞展開,山影湖光相映襯,青黑綺麗俊秀。金闕前香爐峰和雙劍峰,高聳對峙,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銀河倒掛飛流。香爐峰的瀑布,與此遙遙相望,峻崖環(huán)繞,峰巒重疊直至天上。蒼翠的山色映著朝陽,紅霞更加絢麗,在鳥飛不到的峰頂,俯視吳天真寬廣。登上廬山縱覽天地,才領(lǐng)略天地壯觀,俯瞰茫茫長江永去不還,流向東方。萬里黃云起伏,兩岸的景色不斷變幻,長江九條支流,翻滾著雪山般的白浪。愛作贊美廬山的歌謠,詩興都因廬山所觸發(fā)。閑對石鏡峰窺看,我更加心清意暢,謝靈運當年游處,早已被青苔掩藏。我早就服了還丹,對世俗毫無情念,心神寧靜了,就覺得仙道已經(jīng)初成。向遠處看去,仙人們正駕馭著彩云,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我早與汗漫仙人,相約在九天之頂,心想接你這個盧敖,一起同游太清。寫作緣由: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游廬山時作了這首詩。盧虛舟,字幼真,范陽(今北京大興縣)人,肅宗時任殿中侍御史,相傳“操持有清廉之譽”(見清王琦注引李華《三賢論》),曾與李白同游廬山。評析:這首詩是詠嘆廬山風景的奇絕,游覽飄然,猛發(fā)學(xué)道成仙之欲望,并進而邀請同伴。詩分四段。首六句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對政治淡漠,透露尋仙訪道隱逸之心。"廬山"八句,為第二段,以仰視角度寫廬山"瀑布相望"、"銀河倒掛"、"翠影映月"、"鳥飛不到"雄奇風光。"登高"八句為第三段,以俯視角度,寫長江"茫茫東去"、"黃云萬里"、"九派流雪"的雄偉氣勢,并以謝靈運故事,抒發(fā)浮生若蘿,盛事難再,寄隱求仙訪道,超脫現(xiàn)實的心情。"早服"六句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煉升仙,到達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盧敖故事,邀盧侍卿同游。全詩想象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尋仙不辭遠",可借以作事業(yè)追求者的警句。隨堂練習1.字詞注音

傍(

金闕(

芙蓉(

御史(

潘陽(

)嶂(

青黛(

汗漫(

潯陽(

盧敖(

第三課時

練習、總結(jié)第一題(4小題,共12分)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孟浩然)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注]桐廬江,在今浙江省。詩中“建德”是縣名,是桐廬江的流境?!皬V陵”即今江蘇揚州,古稱“維揚”。(1)指出這首詩前兩聯(lián)與后兩聯(lián)在情感表達上采用的不同手法。(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這首詩的前兩聯(lián)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請對歷來受到好評的第二聯(lián)作簡要賞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情感?表達情感上有什么特點?請簡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第二題(3小題,共10分)漢江臨眺(王維)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郑憚舆h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1.對這首詩的題目,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在漢江上向遠方望。

B。在漢江上臨時眺望。C.在高處臨時眺望漢江。D。登上高處眺望漢江。2.對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A.“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一筆勾勒出漢江橫臥楚塞而“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睂懗鰸h江水勢之大,江水漫出天地外,把青山都淹沒了。C.“郡邑浮前浦,波浪動遠空?!痹娙斯室庥脛优c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D.“襄陽好風光,留醉與山翁?!痹娙艘c山翁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3.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富有動態(tài)的畫面,請找出表現(xiàn)動感的詞語并賞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題(2小題,共6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現(xiàn)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1)詩人筆下的岳陽樓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的什么情感?(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雁引愁心去”,在不同的版本里又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好,為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第四題(2小題,共6分)題李凝幽居(賈島)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1.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題李凝幽居"中"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B."閑居"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李疑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傳說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第一聯(lián)用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了李凝居處的環(huán)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C.中間兩聯(lián)重在敘事和寫景,首尾兩聯(lián)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D.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亦無跌宕,但由于注重煉字,故讀來回味無窮。

附:寫景詩詞鑒賞方法歸納

明朝的胡應(yīng)麟在《詩藪》中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王國維亦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因此,在鑒賞寫景詩詞時首先要緣景明情,緊緊抓住“情”這一牛鼻子不放,由此解題,才算進入解題的大門。

但僅僅入門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才能登堂入室。

一是要領(lǐng)會詩的主題,了解詩人的立意。也就是揣摩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黃徹在《蛩溪詩話》中曾說過:“昔人論文字,以意為主?!睂懺娞钤~何嘗不是如此?寫景詩詞的創(chuàng)作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不妨先看一看祖詠的《終南望余雪》:“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p>

詩人站在長安的城樓上,遙望終南余雪,想到“下雪不冷化雪冷”,想到長安還有許多貧窮的百姓,他們?nèi)币律偈?,能否在饑寒中度過難關(guān)。其關(guān)心民瘼之意,隱含其中,所以清代的王漁洋稱之為詠雪的“最佳”作品。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詩人并沒有將“意”和盤托出,而是通過最后一句抒發(fā)感慨來透露,顯得十分宛轉(zhuǎn)。唐末詩人羅隱的《雪》中有兩句詩云:“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所表達的主題與之相同,但羅隱的詩句缺乏此詩的含蓄蘊藉,寫得太白,沒有回味。這種詩自然是不會拿來做高考試題用的。立意的問題解決了,寫景詩詞的意境、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可以用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出一道題:“詩中所描寫的桃花溪景象表現(xiàn)出詩人對陶淵明“桃花源”的一種什么看法?”就應(yīng)從立意上來作這樣的回答:“詩人對世外桃源心存疑問,以‘隔野煙’和‘隨流水’寫出了桃源既神秘又虛無飄渺;以‘何處邊’提出質(zhì)疑?!?/p>

二是要從結(jié)構(gòu)上將寫景詩詞看作是一幅畫,融繪畫欣賞技法于其中,從中要體會詩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自然景物一經(jīng)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會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人的特定情感服務(wù)。)即以王維的《漢江臨眺》為例來加以闡析:其詩曰:“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边@首詩便是作者融畫法于寫景詩的杰作,全詩氣勢雄偉,意境闊大,既富詩情美,又富繪畫美。首聯(lián)寫漢江境域的遼闊,氣勢宏偉,境界壯闊。這是一幅巨畫的背景,詩人以詩家的眼光,畫家的筆法,先勾勒出一個輪廓,充分體現(xiàn)出繪畫的構(gòu)圖美。中間兩聯(lián)著意寫水勢的浩淼,是這幅巨畫的主畫面。詩人沒有采用一般的形容手法,而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從倒影著手,刻畫出水中的世界。頷聯(lián)先寫江水奔騰東去,雄渾壯麗,以意境取勝。再寫遠處的山色,在遼闊的天宇下,在江濤的霧靄中,若隱若現(xiàn),使人感到似有似無。明朝的王世貞盛贊這聯(lián)詩是詩家語,卻入畫三味。很多古代詩人都樂于效法,如權(quán)德輿的“遠岫有無中,片帆煙水上”,歐陽修的“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等,都是由此化出。頸聯(lián)寫兩岸的城鎮(zhèn)倒映水中,遠遠望去就像是浮在江面上;遠去的江水和遠處的天空連成一片,似乎令人感到人間、天上的一切都在波濤中晃蕩,搖動。這樣的水勢,這樣的氣勢,好像是要將一切吞噬。詩人采用繪畫造型藝術(shù)對客觀景象作典型的概括、準確的描繪和洗煉的處理,使這幅巨畫富有繪畫藝術(shù)的形象美。除了構(gòu)圖美和形象美外,繪畫藝術(shù)中的、色彩美、意境美等,也應(yīng)懂得。例如,可以用王維《輞川別業(yè)》(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出道題:“這首詩表現(xiàn)出一種怎樣的色彩美?”這一問題該作如何回答呢?應(yīng)從色彩的角度來考慮,做這樣回答:“詩人使用‘堪染’來突出一個‘綠’字,用‘欲然’來突出一個‘紅’字,紅綠兩色的突出與夸張使盎然春色躍然紙上,極富色彩美?!?/p>

三是要學(xué)會對古人寫詩填詞時煉字所蘊含的深意的挖掘,做深入淺出的分析。如《終南望余雪》中的“浮”字,就把積雪的終南山寫活了。其實,雪壓山崖時積雪是靜止的,流動的是山頭上的云??稍娙瞬粡脑迫胧謥韺?,而從雪切入才符合題意。這樣著一“浮”字讓人從云的流動中觀賞到雪的動感,真是妙不可言。再次是“明”字,含蓄地寫出了雪霽后的夕陽,為山頂?shù)姆e雪和樹林抹上了一道亮麗的彩色,整個畫面因此換了個模樣,使終南山有了神秘的色彩,也使這首詩富有詩情畫意。又如從《漢江臨眺》頸聯(lián)中的“浮”和“動”兩個字的使用中,我們還看到了詩人錘煉的功夫,正是因為這兩個動詞的出現(xiàn),才使整個畫面似乎跳動了起來。又如王維《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里的“直”和“圓”,錘煉功夫也十分到家。用《紅樓夢》中林黛玉論詩的一段話來解說,頗為合適而且通俗──“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似是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真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這種例子在中華詩詞中有不少,平時只要多加留意,仔細品味,自然可以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例如可以用王灣《次北固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出一道題:“這首詩中哪幾個字是詩眼?生動地描述了江潮漲后的什么樣的景象?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回答時應(yīng)這樣考慮:“平”、“失”兩個字寫出水勢,“懸”則寫出了旅途順暢,從所描繪的畫面看,境界開闊,這是要首先想到的,然后依照情景交融回答詩人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這就容易了。其答案曰:“詩眼是‘平’、‘失’、‘懸’三字,生動地描述了水勢浩淼,風帆高懸,意境開闊,是一幅絕妙的畫圖。表現(xiàn)出詩人胸懷的寬闊,表達了征途順利的喜悅之情?!?/p>

四是要領(lǐng)會修辭手法在寫景詩詞中的作用,比喻、夸張是最為常見的,也比較容易掌握,這里就不多談了,較難掌握的是擬人,“看似尋常最奇崛”。例如王禹偁《村行》的“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尤其是“數(shù)峰無語”,最有講究。詩人仿佛是說山峰原先是會講話的,強烈暗示山峰也有生命或心靈,這

并不是簡單地運用擬人修辭格。這樣寫看似無理,卻有妙理奇趣,倘若改用“數(shù)峰畢靜”,則味同嚼蠟矣,這須用心體會。又如蘇軾《新城道中》中的“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尤其是“嶺上晴云披絮帽”最為奇崛,你看,白云籠罩山頂,仿佛山峰也像人一樣,戴上了一頂白色的帽子,就是王維的名句“白云回望合”與之相比肯定沒有這么形象生動。這種手法在中華詩詞中被廣泛應(yīng)用,如杜甫的“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李商隱的“暮雨自歸山悄悄”,秦觀的“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憑欄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王實甫的“曉來誰染層林醉,總是離人淚”等。詩人們在寫詩填詞中所用的擬人手法,一言以蔽之,都帶上了自己深深的感情。例如用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可以出這樣一道題:“蘇東坡最欣賞這首詞的結(jié)尾兩句,親自把它寫在扇面上,并嘆曰:‘少游已矣,雖萬人何續(xù)!’這是為什么?請你替蘇東坡談一談最欣賞的原因?!被卮饡r必須以帶情式的擬人手法的妙用作理論依據(jù),其答案是:“流水本無情,可詞人卻故意責怪其不留情,不愿留下來陪伴詞人渡過這寂寞難熬的日子,極其含蓄宛轉(zhuǎn)地表達出內(nèi)心的極度痛苦。”

五是要弄清寫景詩詞虛實結(jié)合手法的運用,這里所說的“虛”指的是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實”則是指作品中所描繪的景物。范晞文的《對床夜語》有個很好的解說:詩詞創(chuàng)作時“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難也。否則偏于枯瘠,流于輕俗,而不足采矣?!闭f的是通過“物化”而表達出來的感情才富有感染力,只要采用化景物為情思的辦法,才能使感情得以鮮明、生動、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達到“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的藝術(shù)效果。先從課本里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說起,離別之愁是虛的,毫無重量可言,王實甫用“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把它的沉重感一下就鮮明、生動、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中華詩詞不乏這類名句,如李益的“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李頎的“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等等。這些化虛為實的例句都用了一定的修辭手法,較為淺顯,容易看出。而中學(xué)課本中有幾個例子是較難看出的,例如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詩人通過事物的排列來顯示,則顯得尤其含蓄,更應(yīng)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以虛筆寫實景的手法很多,有以“問”寫景(王維的“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以夢寫景(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以幻覺寫景(司空曙“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等。例如用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可出如下一道題:“賀鑄有‘賀梅子’之別稱,起因就在這首詞的結(jié)尾三句。請深入而簡要地分析一下結(jié)尾三句之妙。”解答時一定要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理論,作這樣的回答:“妙在使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和博喻的修辭手法,一川煙草表示‘閑愁’無處不在;滿城風絮表示‘閑愁’紛繁雜亂;黃梅雨表示‘閑愁’沒有窮盡。抽象的‘閑愁’被描寫得豐富、生動、形象、真切,而又新奇。”

總之,三、四、五是從寫景方法來鑒賞詩歌的。當然,寫景詩詞的鑒賞所要掌握的知識遠不止這些,只是這五個方面更為重要些,能高屋建瓴,從深處揭示作品的寓意。我們在想的時候可以按照上面的思路來分析詩歌,但在高考中寫出答案時,一般來說,是首先分析意象、意境、表現(xiàn)手法,然后提升到情、理的層面上,即寫了什么景(從結(jié)構(gòu)、意象來分析),運用了那些表現(xiàn)手法(寫景的方法),勾勒出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練習:示例1:訴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云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注釋:這首詩寫于宋仁宗寶元元年,作者四十八歲時,當時他從參知政事貶為外官已有六年。

上面這首詞寫景極有特色,請簡要分析。

答案:起兩句選取木芙蓉與菊花爭香斗艷來表現(xiàn)秋天的絢麗(季節(jié)特征)。(寫法)接兩句從近景寫到遠景,從花寫到樹,紅葉間雜夾疏黃,濃淡相間,倍添優(yōu)美。下片起三句從陸地寫到水,從地寫到天,秋水澄凈,天高氣爽,富于畫意。

總結(jié):分析詩歌的寫景特色的思路:A、找出所寫的景物,了解景物的特點。B、分析寫景的方法及其作用,如,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色彩搭配、明暗組合、視角變化等。C、用描述性的文字把詩歌情境表達出來。2、高考題例: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6分)(吉林

、黑龍江、四川、云南)

木蘭花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

縠皺:皺紗。此處比喻水的波紋。

這首詞的上半闕是如何描寫春色的?試對此進行分析。對詞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答:春天美景富有層次感:首先看到了東風乍起,春波綠水,波面生紋,如細皺紗縠;然后是楊柳初醒,嫩綠淺碧,遙望一片青煙薄霧;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噴火蒸霞。春的風光正是這樣一層一層展開,故用了“漸覺”一語。作者用一“鬧”字,不僅使人覺得杏花綻放得熱烈,甚至還讓人聯(lián)想到花叢中蜂蝶飛舞,春鳥和鳴,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3、示例: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福建卷)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涼”?!皼觥弊旨葘懱鞗?,又寫心境的孤寂(或心涼)。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頂針)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離愁別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總結(jié):體味詩歌意境主要是在把握景物特點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詩人感情,想像詩歌展現(xiàn)的情境,運用詞語準確表述。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高遠遼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保ㄆ鄾龉录牛?;“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蕭瑟悲愴);“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清新亮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開闊雄渾);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凈)。

4、高考題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

分)(廣東卷)

江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寫的一首詩。詩中二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片云”“孤月”意境凄涼,流露出作者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落日”“秋風”意境雄壯、開闊,又體現(xiàn)了作者“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樂觀曠達。5、示例: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有人認為“紅葉青山”的描寫展示了一幅色彩艷麗的畫面,這似乎與送別的氣氛不大協(xié)調(diào)。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試加鑒賞。

答:色彩艷麗的畫面看似與離別之情不大協(xié)調(diào),實際上明麗的景物恰恰是對別離傷感之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和離別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總結(jié):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思鄉(xiāng)懷人:梅花、大雁、斜陽、明月、杜鵑等;離別傷懷:楊柳、孤帆、蘭舟、南浦、長亭、芳草等;昔盛今衰:禾黍、薺麥、黃葉、斜陽、蟬鳴、綠蕪等;漂泊羈旅:孤館、天涯、沙鷗、孤舟、片云等;凄涼寂寞:梧桐、芭蕉、孤鴻、落木、烏鴉等。6、高考題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6分)(廣西、海南、西藏、陜西、內(nèi)蒙)

鷓鴣天

晏幾道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

最后兩句是說: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

第一課

習題答案第一題答案(1)前兩聯(lián):借景抒情;后兩聯(lián):直抒胸臆。(2)主要寫桐廬江的夜景。寫景繪聲繪形,極其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暗山猿叫、大江靜夜急流、風吹草木、月照孤舟的景色,含蘊著詩人凄清孤寂的心情。(3)以景傳情,情景交融:“葉”和“孤舟”的意象,具有飄零的性質(zhì),表現(xiàn)了詩人漂泊不定的哀凄之情。而“葉”被風吹得簌簌作響,“孤舟”處于清冷的月色之中。更加強化了孤寂、凄涼、漂泊的情感。(4)表達了思鄉(xiāng)懷友之情?!斑€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兩句含蘊深情。將思鄉(xiāng)懷友之情表達得極其真摯感人。第二題答案1.D

2。B3.“浮”,“動”兩詞寫出了動態(tài),明明是水波在起伏,卻給了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天空也在動蕩的錯覺。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水勢。表達得極其真摯感人。第三題答案(1)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1分);情感是超脫愉悅,歡樂豁達的。(言之成理,意思對即可,2分)(2)“雁引愁心去”更好,一個“引”字寫出了自己的愁緒仿佛被大雁牽引而去,使無形的愁緒顯得有情。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得整首詩語言形象生動,精煉傳神。(3分)第四題答案1.【答案】B解析:A、C、D三項對這首詩中詩句的解說都很恰當。A、D兩項中都有"幽"字,但在"幽居"和"幽期"中兩個"幽"確實有不同的解釋。"幽居"一詞有"隱居"、"深居"、"僻靜的居處"等意思,在本詩中顯然是指"僻靜的居處"所以這里的"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