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勘察 勘探與取樣_第1頁
巖土工程勘察 勘探與取樣_第2頁
巖土工程勘察 勘探與取樣_第3頁
巖土工程勘察 勘探與取樣_第4頁
巖土工程勘察 勘探與取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2第三章勘探與取樣3.1勘探的任務、特點和手段一、巖土工程勘探的任務詳細研究建筑場地或建筑地段的巖土體和地質構造。研究水文地質條件。研究地貌和不良地質現象。取樣及提供野外試驗條件。提供檢驗與監(jiān)測的條件。其他。如進行孔中攝影及孔中電視,噴錨支護灌漿處理鉆孔,基坑施工降水鉆孔,灌注樁鉆孔,施工廊道和導坑等。二、巖土工程勘探的特點(1)勘探范圍取決于場地評價和工程影響所涉及的空間,除了深埋隧道和為了解專門地質問題而進行的勘探外,通常限定于地表以下較淺的深度范圍內。(2)大多數工程都坐落于第四系土層或基巖風化殼上,應給予特別注意和研究。(3)為了準確查明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在勘探過程中必須注意保持巖土的天然結構和天然濕度,盡量減少人為的擾動破壞。(4)為了實現地質、水文地質、巖土工程性質的綜合研究,以及與現場試驗、監(jiān)測等緊密結合,要求巖土工程勘探發(fā)揮綜合效益,對勘探工程的結構、布置和施工順序也有特殊的要求。三、巖土工程勘探的手段巖土工程勘探常用的手段有鉆探工程、坑探工程及地球物理勘探三類。鉆探和坑探工程是直接勘探手段,能較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質情況。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是一種間接的勘探手段,它可以簡便而迅速地探測地下地質情況,且具有立體透視性的優(yōu)點。三類勘探手段在不同勘察階段的使用應有所側重??尚行匝芯靠辈祀A段較多地使用物探手段,鉆探和坑探主要用來驗證物探成果和取得基準剖面。初步勘察階段以鉆探工程為主,并利用勘探工程取樣,作原位測試和監(jiān)測。在詳細勘察階段,須進行直接勘探,與其配合還應進行大量的原位測試工作。3.2鉆探工程一、巖土工程鉆探的特點坑探、物探相比較,鉆探有其突出的優(yōu)點,它可以在各種環(huán)境下進行,一般不受地形、地質條件的限制;能直接觀察巖心和取樣,勘探精度較高;能提供作原位測試和監(jiān)測工作,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綜合效益;勘探深度大,效率較高。與一般的礦產資源鉆探相比,巖土工程鉆探有如下特點:(1)鉆探工程的布置,不僅要考慮自然地質條件,還需結合工程類型及其結構特點。如房屋建筑與構筑物一般應按建筑物的輪廓線布孔。(2)除了深埋隧道以及為了解專門地質問題而進行的鉆探外,孔深一般十余米至數十米,所以經常采用小型、輕便的鉆機。(3)鉆孔多具綜合目的,除了查明地質條件外,還要取樣、作原位測試和監(jiān)測等;有些原位測試往往與鉆進同步進行,所以不能盲目追求進尺。(4)在鉆進方法、鉆孔結構、鉆進過程中的觀測編錄等方面,均有特殊的要求。二、巖土工程鉆探的特殊要求(1)巖土層是巖土工程鉆探的主要對象,應可靠地鑒定巖土層名稱,準確判定分層深度,正確鑒別土層天然的結構、密度和濕度狀態(tài)。(2)巖心采取率要求較高。(3)鉆孔水文地質觀測和水文地質試驗是巖土工程鉆探的重要內容,借以了解巖土的含水性,發(fā)現含水層并確定其水位(水頭)和涌水量大小,掌握各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測定巖土的滲透系數等。(4)在鉆進過程中,為了研究巖土的工程性質,經常需要采取巖土樣。三、我國巖土工程鉆探常用的鉆探方法和設備我國巖土工程勘探采用的鉆探方法有沖擊鉆探、回轉鉆探和振動鉆探等;按動力來源又將它們分為人力的和機械的兩種。機械回轉鉆探的鉆進效率高,孔深大,又能采取巖心,所以在巖土工程鉆探中使用最廣泛。目前我國巖土工程勘探中采用的鉆進方法、主要鉆具及其適用條件和優(yōu)缺點見表3-1。四、復雜地質體的鉆進技術(一)無泵鉆進在鉆進過程中不用水泵,而是利用孔內水的反循環(huán)作用,不使鉆頭與孔壁或巖心粘結,同時將巖粉收集在取粉管內。這種鉆進技術較簡便,但它可防止由于水泵送水而沖刷巖心及孔壁,較順利地穿透軟弱、破碎巖層,并提高巖心采取率和基本保持巖層的原狀結構。無泵鉆進與干鉆不同,需定時地串動鉆具,利用孔內水的反循環(huán)作用,將巖粉沉淀于取粉管和巖心管內,孔底保持干凈而順暢地鉆進。因無泵鉆進勞動強度大,鉆進效率較沖洗液鉆進低,所以在鉆穿軟弱、破碎巖層并做完水文地質試驗后,應即下入套管,改用沖洗液鉆進。工程地質鉆孔及鉆具口徑系列鉆孔口徑(mmm)鉆具規(guī)格(mmm)相應于DCDMMA

標準的的級別巖芯外管巖芯內管套管鉆桿繩索鉆桿DdDdDdDdDd36352926.52345383323--E46453835315849433143.534A59585147.543.57363544255.546B757365.56256.5898167557161N918981777010899.5675511010899.5--127118130127118--146137150146137--168156S(二)雙層巖心管鉆進雙層巖心管鉆進是復雜地層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種鉆進技術。一般巖心鉆采用的是單層巖心管,其主要的缺點是鉆進時沖洗液直接沖刷巖心,致使軟弱、破碎巖層的巖心被破壞。而雙層巖心管鉆進時,巖心進入內管,沖洗液自鉆桿流下后,在內、外兩管壁間隙循環(huán),并不進入內管沖刷巖心,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巖心采取率。雙層巖心管有雙層單動和雙層雙動兩類結構,以前者為優(yōu)。(三)套鉆和巖心定向鉆進此項鉆進工藝是黃河水利委員會勘測設計院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它有效地保證了軟弱夾層和破碎地層獲取高質量的巖心。鉆進的工藝過程是這樣的:采用金剛石鉆具以91mm孔徑鉆進至預定的復雜地層深度后,先用直徑46mm的導向鉆具在鉆孔中心鉆出一個約1m深的小孔,然后插筋并灌注化學粘結劑,待凝固后再以91mm孔徑用隨鉆定向鉆具鉆進并取出巖心。巖心采取率幾乎可以達到100%,而且能準確地測得孔內巖層的產狀,但是所采取的巖心不能作為力學試驗的樣品。(四)深厚砂卵石層鉆進新工藝成都水電勘測設計院采用金剛石鉆進與SM和MY-1型植物膠體作沖洗液的鉆進工藝,在深厚砂卵石層中裸孔鉆進,深度已超過400m,不僅孔身結構簡化,而且鉆進效率和巖心采取率也大大提高。砂卵石巖心表面被特殊的沖洗液包裹著,從而可獲取近似原位的柱狀巖心以及夾砂層、夾泥層的巖心。(五)繩索取心鉆進的應用繩索取心鉆進技術是小口徑金剛石鉆進技術發(fā)展到高級階段的標志。此項鉆進技術的主要優(yōu)點是:①有利于穿透破碎易坍塌地層;②提高巖心采取率及取心的質量;③節(jié)省輔助工作時間,提高鉆進效率;④延長鉆頭使用壽命,降低成本。繩索取心鉆進可以直接從專用鉆桿內用繩索將裝有巖心的內管提到地面上取出巖心,簡化了鉆進工序。我國東北水電勘測設計院與美國某公司,共同研制成功了與此項鉆進技術相配套的SGS-1型不提鉆氣壓栓塞,可以同時提高鉆孔壓水試驗的效率和質量。五、鉆孔設計書的編制、鉆孔觀測編錄及資料整理(一)鉆孔設計書的編制:鉆孔設計書的內容要點包括:(1)鉆孔附近的地形、地質概況及鉆孔目的。鉆孔的目的一定要充分說明,使施鉆人員和觀測、編錄人員都明確該孔的意義及鉆進中應注意的問題。這對于保證鉆進、觀測和編錄工作的質量,是至關重要的。(2)鉆孔的類型、深度及孔身結構。根據已掌握的資料,繪制鉆孔設計柱狀剖面圖,說明孔中將要遇到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及水文地質情況等,據以確定鉆進方法、鉆孔類型、孔深、開孔和終孔直徑以及換徑深度、鉆進速度及保護孔壁的方法等。(3)巖土工程要求。包括巖心采取率、取樣、試驗、觀測、止水及編錄等各方面的要求。編錄的項目及應取得的成果資料有:鉆孔柱狀剖面圖、巖心素描(或照相)、鉆進觀測、試驗記錄圖及水文地質日志等。(4)說明鉆探結束后對鉆孔的處理意見。粘性土、粉土的現場鑒別鑒別方法粘土粉質粘土粉土濕潤時用刀切切面非常光滑,刀刀刃有粘膩膩的阻力稍有光滑面,切切面規(guī)則無光滑面,切面面比較粗糙糙用手捻摸的感覺覺捻摸濕土有滑膩膩感,當水水分較大時時極易粘手手,感覺不不到有顆粒粒的存在仔細捻摸感覺到到有少量細細顆粒,稍稍有滑膩感感,有粘滯滯感感覺有細顆粒存存在或感覺覺粗糙,有有輕微粘滯滯感或無粘粘滯感粘著程度濕土極易粘著物物體(包括括金屬與玻玻璃),干干燥后不易易剝去,用用水反復洗洗才能去掉掉能粘著物體,干干燥后容易易剝掉一般不粘著物體體,干后一一碰就掉濕土搓條情況能搓成小于0..5mm的的土條(長長度不短于于手掌)手手持一端不不致斷裂能搓成0.5~~2mm的土土條能搓成2~3mmm的土條條干土的性質堅硬,類似陶器器碎片,用用錘擊才能能打碎,不不易擊成粉粉末用錘易擊碎,用用手難捏碎碎用手很易捏碎粘性土狀態(tài)的現場鑒別稠度狀態(tài)堅硬硬塑可塑軟塑流塑粘土干而堅硬,很難難掰成塊1、用力捏先裂成成塊后顯柔柔性,手捏捏感覺干,不不易變形

22、手按無無指印1、手捏似橡皮有有柔性2、手按有有指印1、手捏很軟,易易變形,土土塊掰時似似橡皮

2、用力不不大就能按按成坑土柱不能直立,自自行變形粉質粘土干硬,能掰開或或捏成

塊,有有棱角1、手捏感覺硬,不不易變形,土土塊用力可可打散成碎碎塊

2、手按無無指印1、手按土易變形形,有柔性性,掰時似似橡皮

2、能按成成淺坑1、手捏很軟,易易變形,土土塊掰時似似橡皮

2、用力不不大就能按按成坑土柱不能直立,自自行變形粉土濕度的現場鑒別濕度稍濕濕很濕鑒別特征土擾動后不易握握成團,一一搖即散土擾動后能握成成團,搖動動時土表面面稍出水,手手中有濕印印,用手捏捏水即吸回回用手搖動時有水水流出,土土體塌流成成扁圓形砂土現場鑒別鑒別特征礫砂砂粗粗砂中中砂細細砂粉砂顆粒粗細約有1/4以上上顆粒比蕎蕎麥或高梁梁粒(2mmm)大約有一半以上顆顆粒比小米米粒(0..5mm)大大約有一半以上顆顆粒與砂糖糖或白菜籽籽(>0..25mmm)近似大部分顆粒與粗粗玉米粉(>>0.1mmm)近似似大部分顆粒與小小米粉近似似干燥時的態(tài)顆粒完全分散顆粒完全分散,個個別膠結顆?;痉稚?,部部分膠結,膠膠結部分一一碰即散顆粒大部分分散散,少量膠膠結,膠結結部分稍加加碰撞即散散顆粒少部分分散散,大部分分膠結(稍稍加壓即能能分散)濕潤時用手拍后后的狀態(tài)表面無變化表面無變化表面偶有水印表面有水?。ǚ瓭{)表面有顯著翻漿漿現象粘著程度無粘著感無粘著感無粘著感偶有輕微粘著感感有輕微粘著感(二)鉆孔觀測與編錄:鉆孔觀測與編錄的內容包括:1巖心觀察、描述和編錄:巖土描述應包括下列內容:對巖石應描述名稱、風化程度、顏色、礦物成分(結晶巖)結構與構造、裂隙寬度、間距和充填情況、工程巖體質量等級及其他特征;碎石土應描述名稱、顏色、渾圓度、一般和最大粒徑、均勻性、含有物、密實度、濕度、母巖名稱風化程度及其他特征;砂土和粉土應描述名稱、顏色、均勻性、含有物、密實度、濕度及其他特征;粘性土應描述名稱、顏色、均勻性、含有物、稠度狀態(tài)及其他特征。2鉆孔水文地質觀測3鉆進動態(tài)觀察和記錄(三)鉆探資料整理(1)鉆孔柱狀圖。(2)鉆孔操作及水文地質日志圖。(3)巖心素描圖及其說明。巖石風化程度的現場鑒別巖石類別風化程度野外觀察的特征征開挖或鉆探情況況硬質巖石微風化組織結構基本未未變,僅節(jié)節(jié)理面有鐵鐵錳質渲染染或礦物略略有變色。有少量風化裂隙隙,巖體完完整性好。開挖需爆破中等風化組織結構部分破破壞,礦物物成分基本本未變化,僅僅沿節(jié)理面面出現次生生礦物。

風風化裂隙發(fā)發(fā)育,巖體體被切割成成20~50cmm的巖塊,錘錘擊聲脆,且且不易擊碎碎。不能用鎬挖掘,巖巖芯鉆方可可鉆進強風化組織結構已大部部分破壞,礦礦物成分已已顯著變化化,長石、云云母已風化化成次生礦礦物,裂隙隙很發(fā)育,巖巖體被切割割成2~20cmm的巖塊,可可用手折斷斷。用鎬可挖掘,干干鉆不易鉆鉆進軟質巖石微風化組織結構基本未未變,僅節(jié)節(jié)理面有鐵鐵錳質渲染染或礦物略略有變色,有有少量風化化裂隙,巖巖體完整性性好。開挖用撬棍或爆爆破中等風化組織結構部分破破壞,礦物物成分發(fā)生生變化,節(jié)節(jié)理面附近近的礦物已已風化成土土狀,風化化裂隙發(fā)育育,巖體被被切割成220~50cmm的巖塊,錘錘擊易碎。開挖用鎬或撬棍棍強風化組織結構已大部部分破壞,礦礦物成分已已顯著變化化,含大量量粘土礦物物,風化裂裂隙很發(fā)育育,巖體被被切割成碎碎塊,干時時可用手折折斷或捏碎碎,浸水或或干濕交替替時可較迅迅速地軟化化或崩解。用鎬或鍬可挖掘掘,干鉆可可鉆進3.3坑探工程一、勘探常用的坑探工程類型及其適用條件坑探工程也叫掘進工程、井巷工程,它在巖土工程勘探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與一般的鉆探工程相比較,其特點是:勘察人員能直接觀察到地質結構,準確可靠,且便于素描;可不受限制地從中采取原狀巖土樣和用作大型原位測試。尤其對研究斷層破碎帶、軟弱泥化夾層和滑動面(帶)等的空間分布特點及其工程性質等,更具有重要意義??犹焦こ痰娜秉c是:使用時往往受到自然地質條件的限制,耗費資金大而勘探周期長;尤其是重型坑探工程不可輕易采用。巖土工程勘探中常用的坑探工程有:探槽、試坑、淺井、豎井(斜井)、平硐和石門(平巷)(圖3-5)。其中前三種為輕型坑探工程,后三種為重型坑探工程。不同坑探工程的特點和適用條件如表3-2。二、坑探工程設計書的編制、坑探工程的觀測與編錄(一)坑探工程設計書的編制主要內容包括:(1)坑探工程的目的、類型和編號。(2)坑探工程附近的地形、地質概況。(3)掘進深度及其論證。(4)施工條件:巖性及其硬度等級,掘進的難易程度,采用的掘進方法(鏟、鎬挖掘或爆破作業(yè)等);地下水位,可能涌水狀況,應采取的排水措施;是否需要支護及支護材料、結構等。(5)巖土工程要求:包括掘進過程中應仔細觀察、描述的地質現象和應注意的地質問題;對坑壁、頂、底板掘進方法的要求,是否許可采用爆破作業(yè)及作業(yè)方式;取樣地點、數量、規(guī)格和要求等;巖土試驗的項目、組數、位置以及掘進時應注意的問題;應提交的成果。(二)坑探工程的觀察、描述坑探工程觀察和描述,是反映坑探工程第一性地質資料的主要手段。觀察、描述的內容包括:(1)地層巖性的劃分。第四系堆積物的成因、巖性、時代、厚度及空間變化和相互接觸關系;基巖的顏色、成分、結構構造、地層層序以及各層間接觸關系;應特別注意軟弱夾層的巖性、厚度及其泥化情況。(2)巖石的風化特征及其隨深度的變化,作風化殼分帶。(3)巖層產狀要素及其變化,各種構造形態(tài);注意斷層破碎帶及節(jié)理、裂隙的研究;斷裂的產狀、形態(tài)、力學性質;破碎帶的寬度、物質成分及其性質;節(jié)理裂隙的組數、產狀、穿切性、延展性、隙寬、間距(頻度),有必要時作節(jié)理裂隙的素描圖和統計測量。(4)水文地質情況。如地下水滲出點位置、涌水點及涌水量大小等。(三)坑探工程展視圖展視圖:沿坑探工程的壁、底面所編制的地質斷面圖,按一定的制圖方法將三度空間的圖形展開在平面上。1)探槽展視圖首先進行探槽的形態(tài)測量。用羅盤確定探槽中心線的方向及其各段的變化,水平(或傾斜)延伸長度、槽底坡度。在槽底或槽壁上用皮尺作一基線(水平或傾斜方向均可),并用小鋼尺從零點起逐漸向另一端實測各地質現象,按比例尺繪制于方格紙上,便得到探槽底部或一壁的地質斷面圖。除槽壁和槽底外,有時還要將端壁斷面圖繪出。作圖時需考慮探槽延伸方向和槽底坡度的變化,遇此情況時則應在轉折處分開,分段繪制。展視圖一般表示槽底和一個側壁的地質斷面,有時將兩端壁也繪出。展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坡度展開法;另一種是平行展開法,這是經常被采用的一種方法。2)試坑(淺井、豎井)展視圖此類鉛直坑探工程的展視圖,也應先進行形態(tài)測量,然后作四壁和坑(井)底的地質素描。其展開的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四壁輻射展開法,即以坑(井)底為平面,將四壁各自向外翻倒投影而成(圖3-7)。一般適用于作試坑展視圖。另一種是四壁平行展開法,即四壁連續(xù)平行排列(圖3-8)。它避免了四壁輻射展開法因探井較深導致的缺陷。所以這種展開法一般適用于淺井和豎井。四壁平行展開法的缺點是,當探井四壁不直立時圖中無法表示。3)平硐展視圖探井展開圖式平硐展視圖從硐口作起,隨掌子面不斷推進而分段繪制,直至掘進結束。其具體做法是:最先畫出硐底的中線,平硐的寬度、高度、長度、方向以及各種地質界線和現象,都是以這條中線為準繪出的。當中線有彎曲時,應于彎曲處將位于凸出側之硐壁裂一叉口,以調整該壁內側與外側的長度。如果彎曲較大時,則可分段表示。硐底的坡度用高差曲線表示。該展視圖五個硐壁面全面繪出,平行展開。探槽剖面圖式3.4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簡稱物探,它是用專門的儀器來探測各種地質體物理場的分布情況,對其數據及繪制的曲線進行分析解釋,從而劃分地層,判定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及各種不良地質現象的一種勘探方法。應用于巖土工程勘察中的物探,則稱之為“工程物探”。物探的優(yōu)點是:設備輕便、效率高;在地面、空中、水上或鉆孔中均能探測;易于加大勘探密度、深度和從不同方向敷設勘探線網,構成多方位數據陣,具有立體透視性的特點。但是,這類勘探方法往往受到非探測對象的影響和干擾以及儀器測量精度的局限,其分析解釋的結果就顯得較為粗略,且具多解性。物探工作的種類較多,在巖土工程勘察中運用最普遍的是電阻率法和地震折射波法。一、電阻率法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電阻率法是依靠人工建立直流電場,在地表測量某點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電阻率變化,從而推斷地質體性狀的方法。它主要可以解決下列地質問題:(1)確定不同的巖性,進行地層巖性的劃分。(2)探查褶皺構造形態(tài),尋找斷層。(3)探查覆蓋層厚度、基巖起伏及風化殼厚度。(4)探查含水層的分布情況、埋藏深度及厚度,尋找充水斷層及主導充水裂隙方向。(5)探查巖溶發(fā)育情況及滑坡體的分布范圍。(6)尋找古河道的空間位置。電阻率法包括電測深法和電剖面法,它們又各有許多變種,在巖土工程勘察中應用最廣的是對稱四極電測深、環(huán)形電測深、對稱剖面法和聯合剖面法。應用對稱四極電測深法來確定電阻率有差異的地層,探查基巖風化殼、地下水埋深或尋找古河道,解釋效果較好。電測剖面法可以被用來探查松散覆蓋層下基巖面起伏和地質構造,了解古河道位置,尋找溶洞等。運用聯合剖面法可以較為準確地推斷斷裂帶的位置。電阻率法的使用條件:(1)地形比較平緩,具有便于布置極距的一定范圍。(2)被探查地質體的大小、形狀、埋深和產狀,必須在人工電場可控制的范圍之內;而且其電阻率應較穩(wěn)定,與圍巖背景值有較大異常。(3)場地內應有電性標準層存在。該標準層的電阻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保持穩(wěn)定,且與上下地層的差值較大;有明顯的厚度,傾角不大于20°,埋深不太大;在其上部無屏蔽層存在。(4)場地內無不可排除的電磁干擾。二、地震折射波法在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地震勘探是通過人工激發(fā)的地震波在地殼內傳播的特點來探查地質體的一種物探方法。在巖土工程勘察察中運用最最多的是高高頻(<200~~300HHz)地震波淺淺層折射法法,可以研研究深度在在100mm以內的地地質體。主要解決下列問問題:(1)測定覆覆蓋層的厚厚度,確定定基巖的埋埋深和起伏伏變化。(2)追索斷層層破碎帶和和裂隙密集集帶。(3)研究巖巖石的彈性性性質,測測定巖石的的動彈性模模量和動泊泊松比。(4)劃分巖體體的風化帶帶,測定風風化殼厚度度和新鮮基基巖的起伏伏變化。地震勘探的使用用條件是::(1)地形起起伏較?。?;(2)地質界面面較平坦和和斷層破碎碎帶少,且且界面以上上巖石較均均一,無明明顯高阻層層屏蔽;(3)界面上下下或兩側地地質體有較較明顯的波波速差異。三、地質雷達在在巖土工程程勘察中的的應用地質雷達是交流流電法勘探探中的一種種方法。它是沿用對空雷雷達的原理理,由發(fā)射射機發(fā)射脈脈沖電磁波波,其中一一部分是沿沿著空氣與與介質(巖土體)分界面?zhèn)鱾鞑サ闹边_達波,經過過時間t0后到達接接受天線,為為接收機所所接收。另另一部分傳傳入介質內內,在其中中若遇電性性不同的另另一介質體體(如其他巖巖土體、洞洞穴等),就發(fā)生生反射和折折射,經過過時間ts后回到接接收天線,稱稱為回波。地質雷達具有分分辨能力強強,判釋精精度高,一一般不受高高阻屏蔽層層及水平層層、各向異異性的影響響等優(yōu)點。它對探查淺部介介質體,如如覆蓋層厚厚度、基巖巖強風化帶帶埋深、溶溶洞及地下下洞室和管管線位置等等,效果尤尤佳。四、聲波測井在在巖土工程程勘察中的的應用聲波測井的物理理基礎,是是研究與巖巖石性質密密切相關的的聲振動沿沿鉆井的傳傳播特征。它可以充分利用用已有的鉆鉆井,結合合地質調查查,查明地地層巖性特特征,進行行地層劃分分;確定軟軟弱夾層的的層位及深深度;了解解基巖風化化殼的厚度度和特征,進進行風化殼殼分帶;尋尋找?guī)r溶洞洞穴和斷層層破碎帶;;研究巖石石的某些物物理力學性性質,進行行工程巖體體分類等。與與其他測井井方法密切切配合,還還可以全部部或部分代代替巖心可可見,聲波波測井在巖巖土工程勘勘察中的應應用是多方方面的。聲波測井的方法法有多種,目目前國內運運用最多的的是聲速測測井。五、綜合物探方方法的應用用3.5勘探工工作的布置置和施工順順序一、勘探工作的的布置(一)勘探工作布置的的一般原則則(1)勘探工工作應在工工程地質測測繪基礎上上進行。(2)無論是勘勘探的總體體布置還是是單個勘探探點的設計計,都要考考慮綜合利利用。(3)勘探布置置應與勘察察階段相適適應。(4)勘探布置置應隨建筑筑物的類型型和規(guī)模而而異。(5)勘探布布置應考慮慮地質、地地貌、水文文地質等條條件。(6)在勘探線線、網中的的各勘探點點,應視具具體條件選選擇不同的的勘探手段段,以便互互相配合,取取長補短,有有機地聯系系起來。(二)勘探坑孔間距的的確定各類建筑勘探坑坑孔的間距距,是根據據勘察階段段和巖土工工程勘察等等級來確定定的。(三)勘探坑孔深度的的確定確定勘探坑孔深深度的含義義包括兩個個方面:一一是確定坑坑孔深度的的依據;二二是施工時時終止坑孔孔的標志。根據各工程勘察察部門的實實踐經驗,大大致依據《規(guī)規(guī)范》規(guī)定定、對巖土土工程問題題分析評價價的需要以以及具體建建筑物的設設計要求等等,確定勘勘探坑孔的的深度。二、勘探工程的的施工順序序根據實踐經驗,第第一批施工工的坑孔應應為:對控控制場地工工程地質條條件具關鍵鍵作用和對對選擇場地地有決定意意義的坑孔孔;建筑物物重要部位位的坑孔;;為其他勘勘察工作提提供條件,而而施工周期期又比較長長的坑孔;;在主要勘勘探線上的的坑孔。考考慮到洪水水的威脅,應應在枯水期期盡量先施施工水上或或近水的坑坑孔。3.6采取取土樣關于試樣的代表表性,從取取樣角度來來說,需考考慮取樣的的位置、數數量和技術術問題??紤]到取樣的成成本,需要要從技術和和經濟兩方方面權衡,合合理地確定定取樣的數數量。根據勘察設計要要求,不同同試樣的用用途是不一一樣的。一、土樣的質量量等級土樣的質量實質質上是土樣樣的擾動問問題。有的學者從實用用觀點出發(fā)發(fā),提出對對“不擾動土土樣”或“原狀土樣”的基本質質量要求是是:(1)沒有結構構擾動。(2)沒有含水水率和孔隙隙比的變化化。3)沒有物理理成分和化化學成分的的改變。并規(guī)定了滿足上上述基本質質量要求的的具體標準準。二、鉆孔取土器器及其適用用條件對取土器的基本本要求是::盡可能使使土樣不受受或少受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