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Ⅵ武定工業(yè)園區(qū)號路擋土墻設計說明_第1頁
SⅥ武定工業(yè)園區(qū)號路擋土墻設計說明_第2頁
SⅥ武定工業(yè)園區(qū)號路擋土墻設計說明_第3頁
SⅥ武定工業(yè)園區(qū)號路擋土墻設計說明_第4頁
SⅥ武定工業(yè)園區(qū)號路擋土墻設計說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定工業(yè)園區(qū)祿金片區(qū)一期核心區(qū)路網建設工程SⅥ-01擋土墻施工圖設計說明武定工業(yè)園區(qū)祿金片區(qū)一期核心區(qū)路網建設工程3號路(K0+000-K1+773.21)擋土墻施工圖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本設計依據的規(guī)范為《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CJJ194-2013);(2)交通部部頒《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參照;(3)設計參數(shù)設計汽車荷載:城-B級;路基寬度:16.0m;墻背填料計算內摩擦角φ=35°;墻背填料重度r=19KN/m3;墻身重度rk=23KN/m3;擋土墻穩(wěn)定系數(shù):抗滑動穩(wěn)定系數(shù)kc≥1.3;抗傾覆穩(wěn)定系數(shù)ko≥1.5;二、材料及要求石料應是結構密實、石質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縫的硬質石料,石料強度等級一般不小于MU30。砌筑擋土墻所用石料分為片石、塊石等。一般原則: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筑片塊石,其中墻身部分塊石鑲面厚度30cm。反濾層可選用砂礫石等具有反濾作用的粗顆粒透水性材料。擋土墻墻背后30cm范圍內設置反濾層。為了防止擋土墻因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溫度變化引起擋土墻裂縫而破壞,需設置變形縫(沉降縫和伸縮縫一般寬度為2~3cm),并在縫內填塞填縫料。填縫料可選用瀝青麻絮或涂以瀝青的軟木板等具有彈性的材料(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三、施工準備及放樣擋土墻施工前應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產的準備工作,施工前先將墻后地表的虛方全部清除,并將原地面開挖成臺階狀,同時必須對設擋土墻段落的橫斷面重新放樣,若發(fā)現(xiàn)實地墻趾地面線與設計橫斷面有較大出入,應及時反饋設計部門處理。當擋土墻位于平曲線范圍內時,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放樣精度,使墻面順滑過渡。四、基坑開挖基礎位于橫向斜坡地面上時,墻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離應滿足下表要求:土層類別最小埋入深度hh(m)距地表水平距離離L(m)較完整的硬質巖巖石0.250.25~0..50一般硬質巖石0.600.60~1..50軟質巖石1.001.00~22.00土質≥1.001.50~2..50開挖前,應作好場地臨時排水措施,雨天坑內積水應隨時排干?;A的各部份尺寸、形狀以及埋置深度,均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硬坏眠B通開挖,應采用跳槽開挖,以防基坑坍塌。當基坑深度大于5m時,應加設平臺,這不僅有利于基坑邊坡的穩(wěn)定,又利于基坑開挖。任何土質基坑,挖至標高后不得長時間暴露、擾動、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載能力。一般土質基坑,挖至接近標高時,宜保留10~20cm的厚度,在基礎砌筑前突擊挖除。五、基底處理本項目基底土質一般為粉質粘土③(容許承載力186kpa)、粉質粘土⑤(容許承載力195kpa)、含礫粉質粘土④(容許承載力280kpa)、泥質粉砂巖⑥(容許承載力300kpa)、強風化粉砂質泥巖⑦1(容許承載力400kpa)、強~中風化玄武巖⑧(容許承載力380kpa)、強風化白云質灰?guī)r⑨1(容許承載力400kpa)。當基底為粉質粘土時,將其整平夯實,并根據擋墻驗算得出的容許承載力要求換填級配碎石。對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別是松軟的土應全部予以清除,并換以透水性和穩(wěn)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設計標高。對于巖石地基,若發(fā)現(xiàn)巖層有孔洞、裂縫,應視裂縫的張開度以水泥砂漿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雙液型漿液等澆注飽和。當基礎開挖后,若發(fā)現(xiàn)基底地質與設計情況有較大出入或巖層地基的巖層結構面存在外傾和軟弱層時,應及時反饋設計部門。六、基礎砌筑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縱軸線結合橫斷面放線復驗,確認位置標高正確無誤后,方可進行基礎砌筑。砂漿砌筑基礎時,應保證砌體砂漿不受水沖刷?;A施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砌筑前,應將基底表面風化、松散土石清除干凈。②砌筑基礎的第一層砌塊時,如基底為巖層或混凝土基礎,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晰、濕潤,再坐漿砌筑,這樣可使第一層砌塊與基底粘結牢固,保證砌體與基底間的抗彎拉能力和抗剪能力;如基底為土質,可直接坐漿砌筑。③對于土質基坑或風化軟巖基坑,在雨季施工時,應于基坑挖至設計高程,立即滿鋪砌筑一層。④基礎完成后,應立即回填,以小型壓實機械分層夯實,并在表面留3%~5%的向外斜坡,防止積水滲入基底。七、墻身砌筑石料的選擇應滿足上文要求,施工時做到敲去其尖銳凸出部分,分層錯縫搭接砌筑,擋土墻底部、頂部和墻面外層宜選用較整齊的大塊石砌筑,待砂漿強度達70%以上時,方可回填墻背填料;在滿足砂漿強度的前提下,墻后填土應緊隨擋墻砌筑過程進行,不允許出現(xiàn)擋墻施工完畢,而墻后尚未填土的情況。衡重式路肩擋土墻的衡重臺與上墻背相交處抗剪能力較差,因此該處折角部位宜做成弧形漸變形式以防止應力集中,擋土墻高度>8米時,增設一道厚度為1米的C25片石混凝土加強肋,從而提高墻身截面的抗剪能力。墻身沉降縫、伸縮縫的寬度一般為2~3cm。為保證接縫的作用,兩種接縫均須垂直,并且縫兩側砌體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時縫兩側的石料須修鑿。接縫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瀝青麻絮),可貼置在接縫處已砌墻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墻壁內、外、頂三邊塞滿、擠緊,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滿足防水要求。墻身圬工表面應勾縫,以防止雨水滲漏,并增加結構物的美觀。勾縫一般采用M10水泥砂漿,其強度等級比砌筑砂漿提高一個等級。勾縫完成后應注意養(yǎng)生。擋土墻應根據滲水量在墻身適當高度布設泄水孔,孔眼間距為2.5m,上下排交錯呈梅花形設置;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應高出地面0.3米。下排泄水孔周圍底部應鋪設0.3~0.5米厚的粘土隔水層并夯實,以防止臺后水滲入基礎;泄水孔在墻身斷面方向應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墻后滲水的迅速排出。在墻背后30cm范圍內應采用具有反濾作用的粗顆粒材料,泄水孔進口端應用30×30cm的250g/m2無紡土工布包裹,以免泄水孔道淤塞。八、砌體養(yǎng)生對漿砌應加強養(yǎng)生,以便砌體砂漿強度的形成和提高。養(yǎng)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不可在砌體上拋擲或鑿打石塊。已砌好但砂漿尚未凝結的砌體,不可使其承受荷載。②如所砌石塊在砂漿凝結后有松動現(xiàn)象,應予拆除,刮凈砂漿,清洗干凈后,重新安砌。拆除和重砌時,不得撞動鄰近石塊。③新砌圬工告一段落或收工時,須用浸濕的草簾、麻袋等覆蓋物將砌體蓋好。④養(yǎng)生時須使覆蓋物經常保持濕潤。⑤新砌圬工的砂漿,在硬化期間不應使其受雨水沖刷或水流淹浸。⑥在養(yǎng)生期間,一般砂漿在強度尚未達至設計強度的70%以前,不可使其受力。九、墻背填料填筑為保證擋土墻的正常使用和經濟合理,墻背填料宜采用滲水性強的砂性土等材料,嚴禁采用淤泥、腐殖土、膨脹土,不宜采用粘土作為填料。浸水擋土墻墻背應全部用水穩(wěn)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填料來源主要采用開山碎石土(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的50%的土)。墻后回填要均勻,攤鋪要平整,并設不小于3%的橫坡,逐層填筑,逐層碾壓夯實,不允許向墻背斜坡填筑,以防止墻后臺背積水讓墻身承受額外的靜水壓力。壓實時應避免墻身受較大的沖擊影響,臨近墻背1m范圍內,不能有大型機械行駛或操作;在靠近擋墻墻頂內側處盡可能使用不大于1噸的小型振動夯實機械,不宜采用輾壓實填,以免輾壓時重型牽引設備的重量使墻背壓力暫時性或永久性增加,壓實度要求不小于95%,若墻后碾壓空間受限制時,應采用砌片石予以回填。十、施工注意事項1)擋土墻施工時,基底土壤的容許承壓應力必須滿足設計要求。2)施工時,擋土墻基礎埋置深度和墻趾外襟邊寬度必須滿足設計的最低尺寸要求,對于粗粒土地基的基礎埋置深度≥1.5m、墻趾外襟邊寬度≥2m,強風化硬質巖石或弱風化軟質巖石地基的基礎埋置深度≥0.6m、墻趾外襟邊寬度≥1m。擋土墻位于沿路線方向的縱坡小于或等于5%時,擋土墻的基底可布設成與路線相同的縱坡;若路線縱坡大于5%時,應將基底隨地形變化布設成水平臺階,且每一臺階的水平長度不得小于1.5米,臺階的高寬比不得大于1/3。擋土墻一般應安排在旱季施工,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圖及有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進行放樣,以確保施工斷面符合設計要求。擋土墻基坑開挖的位置、深度及基底尺寸均應符合設計圖的要求。當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如地基承載力與設計圖的要求不符,或者地基承載力雖然滿足設計要求,但地基土為粉土、粘土、易軟化的軟質巖(泥質砂巖、泥質頁巖、粘土巖及泥灰?guī)r等)時,不得直接作為擋土墻基礎的持力層,應根據開挖后實際的地質、水文情況,采取加深基礎埋置深度、換填砂礫墊層及砂樁加固等措施,并經設計單位和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后實施。6)擋土墻墻基開挖應采取開槽的方法,不得將墻趾外原地面挖成平臺,以保證基礎嵌入原狀巖層或土層;開挖至接近基底標高時應保留10-20厘米的土厚,在基礎施工前突擊開挖,并修鑿平整,經監(jiān)理工程師驗基后,立即砌(澆)筑基礎。擋土墻及基礎施工完畢后,應及時進行基坑回填夯實,墻趾部分的基坑回填,應做成外傾斜坡,土質地基應將基坑用粘性土回填夯實,以免積水下滲軟化墻基。擋土墻及基礎施工完畢后,應及時進行基坑回填夯實,墻趾部分的基坑回填,砌筑的砂漿及混凝土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施工時應按確定的配合比選用組成材料,要求采用機械拌和并按規(guī)定檢查砂漿及混凝土的標號;擋土墻砌筑應嚴格按有關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加強養(yǎng)生,以確保工程質量。應根據地形及地質變化情況設置沉降縫,一般每隔10~15m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寬2~3厘米,縫內沿頂、內、外三邊填塞瀝青麻絮,其深度不小于15厘米;當必須布設小于10米長度段的擋土墻時則需在其墻后填筑透水性良好,內摩擦角大于35°的填料,并且擋土墻長度段不得小于2米。為保證擋土墻在施工中自身的穩(wěn)定,當圬工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必須進行墻背回填,墻背填料應采用透水性和級配良好的砂卵石或碎石類土分層夯填,分層厚度不大于0.3米,壓實度應達到95%以上。墻背填料也可采用不易風化的石塊分層填筑,要求每層面鋪平后,用小石塊將空隙塞實,然后才能填第二層。填筑時應注意墻身不要受到夯擊的影響,墻身仰斜且較高時,可視施工條件沿墻高分段進行砌筑回填。擋土墻背回填應采用機械夯實,以確保填筑的密實度達到要求。取用的填料應事先進行試驗,保證其夯填后的內摩擦角、密實度等指標滿足設計要求。當?shù)孛鏅M坡陡于1:5時,在墻后填筑填料之前應將原地面挖成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