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治及護理_第1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治及護理_第2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治及護理_第3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治及護理_第4頁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治及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治及護理第一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概述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嚴格季節(jié)性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染病,經蚊或其它吸血昆蟲傳播。農村高于城市、山區(qū)高于沿海,多發(fā)生于兒童。臨床特點為高熱、驚厥、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等,重者常發(fā)生呼吸衰竭,病死率較高,可留有后遺癥。由于我們地區(qū)屬于邊遠貧困山區(qū),乙腦疫苗接種的普及率較低,老百姓的防范意識較差,加上氣候炎熱,每年都有乙腦病例發(fā)生。第二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病因乙腦病毒為嗜神經病毒,屬于披膜病毒科、蟲媒病毒屬。主要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該病毒在56℃的溫度下經30分鐘即可被滅活,對低溫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大,用冰凍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數年。此病毒與酒精、乙醚、甲醛接觸即可滅活。5%來蘇或5%石碳酸也有很強的滅活作用。第三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流行病學---傳染源1、傳染源:人和動物,特別是家畜、家禽,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感染率達100%,且多為不顯性感染,其次是馬、牛、羊等。2、傳播途徑:蚊蟲是本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而我國的主要傳播媒介為三帶喙庫蚊。其它的如臺灣蠛檬、庫檬等。第四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流行病學---易感人群3、人群易感性:人對乙腦有普遍易感性,各年齡均可發(fā)生,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其中以3~6歲發(fā)病率最高,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本病具有嚴格的季節(jié)性,80%~90%集中在7~9月份,各地氣候不同,流行高峰可提早或推后1個月。我們地區(qū)氣候較炎熱,乙腦發(fā)病早至6月而晚至10月。第五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發(fā)病機制當人被帶病毒的蚊蟲叮咬后,病毒在局部繁殖即侵入血液循環(huán),多數病例形成短暫的病毒血癥而不侵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臨床上不表現癥狀而獲得免疫力,稱為隱性感染。部分病例由于病毒量多,毒力強,或機體抵抗力低下,病毒入侵中樞神經系統(tǒng)后引起廣泛性病變而發(fā)生腦炎,稱為顯性感染(即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第六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病理

從大腦到脊髓都可被乙腦病毒侵犯。主要表現為腦、脊髓血管擴張、充血、水腫,神經細胞的變性、壞死等等。第七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臨床表現本病的潛伏期為4~21天,一般為10~14天。典型的臨床經過分四期。

第八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1、初期:病程第1~3天,起病大多急驟,體溫迅速上升,1~2天內達39~40℃、嘔吐、頭痛較劇烈,精神萎靡、嗜睡,但意識大多清楚,喚之能醒,易激惹、凝視,以后出現神經系統(tǒng)癥狀。相當于病毒血癥期。

2、極期:起病的4~10天,體溫高峰持續(xù)。主要表現為廣泛的腦損害癥狀:第九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⑴、高熱:多表現為稽留熱型(?),達39~40℃以上。熱度高低、病程長短與病情成正比。高熱一般持續(xù)7~10天,發(fā)病的原因除與病毒血癥有關外,主要與腦實質病變刺激丘腦下部體溫調節(jié)中樞有關。⑵、意識障礙:多見于病程的3~8天,持續(xù)時間1周左右,從嗜睡、昏睡到昏迷程度不一。嗜睡具有早期診斷意義?;杳杂?、愈長,則病情愈重,預后愈差,是由于大腦皮質、丘腦和腦干網狀結構功能障礙所致。第十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⑶、驚厥或抽搐:常與高熱并存,可表現為全身性或局部性肌肉痙攣,歷時數分鐘至數十分鐘不等,伴意識障礙。頻繁抽搐可導致發(fā)紺、甚至呼吸暫停,多發(fā)生于病程的第2~5天。⑷、呼吸衰竭:多發(fā)生于極期深度昏迷病人,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以中樞性呼衰為主,表現為呼吸表淺、節(jié)律不齊、雙吸氣、潮氣呼吸、抽泣樣呼吸及下頜呼吸以至呼吸停止。此外還合并周圍性呼衰(呼吸頻率改變、呼吸動度減弱、發(fā)紺,但節(jié)律整齊)。第十一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⑸、顱內高壓: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血壓升高和心率減慢,嚴重者發(fā)生腦疝(最常見的有小腦幕切跡疝和枕骨大孔疝)。?⑹、其他神經系統(tǒng)體征:腦膜刺激征陽性(較大兒童多見),病例性錐體束征陽性,可有震顫,不隨意運動及木僵等,淺反射減弱或消失,深反射先亢進后消失。第十二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3、恢復期:病程第8~11天后進入恢復期,大多2周左右完全恢復,體溫逐漸退至正常,意識逐漸恢復,醒前可有一時期呈“呆滯狀態(tài)”。以后言語功能及神經反射逐漸恢復。部分病人恢復較慢,需1~3個月以上。個別病人可有發(fā)熱、失語、去大腦強直等,經積極治療可于6個月內恢復。4、后遺癥期:如經半年以上治療仍有失語、癱瘓、精神異常等神經精神障礙者則稱為后遺癥,但經積極治療仍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復。第十三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特殊人群乙腦的臨床特點1.嬰幼兒乙腦:多表現為輕度腹瀉.流涕.輕咳.喘息.嗜睡.易驚惑哭鬧,有腦膜刺激癥狀者發(fā)生比例少,常有前囟門隆起,腦脊液多數正常,并發(fā)癥少。2.老年人乙腦:老年人患乙腦時均有高熱,病情重,昏迷時間早,持續(xù)時間長,伴有循環(huán)衰竭和腦疝者發(fā)生率高,,易并發(fā)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心肌損害等,病死率高。第十四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象:WBC(10~20)×109/L,N80%以上。2、腦脊液:外觀無色透明或微混,壓力增高,WBC(50~500)×106/L,個別達1000×106/L,分類中、早期以N為主,后期以L為主,糖正?;蚱撸鞍纵p度增高,氯化物正常,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少數病例CSF始終正?;蚋淖儾幻黠@。第十五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3、EEG:清醒期背景波慢化。4、血清學檢查:最常見的是特異性IgM抗體檢測,初次感染后第4天內出現IgM抗體,2~3周達高峰,陽性率高達70%~90%。其次是補體結合試驗和病毒分離,但它們作為回顧性診斷。第十六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并發(fā)癥和后遺癥1.并發(fā)癥:以支氣管肺炎最多見。2.后遺癥:神經系統(tǒng)多見,第十七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診斷診斷要點:1.流行病學資料:2.臨床表現:3.實驗室檢查:

預后:病死率多在10﹪以下。第十八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治療應綜合治療,主要做好高熱、驚厥、呼衰三關的搶救及護理,因為三者互為因果,互相影響?,F在提出抓好五大環(huán)節(jié)——高熱、抽搐、呼衰、痰堵、感染的處理。第十九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1、一般療法:隔離病人,防蚊,室內通風,注意溫度和濕度,注意熱量和營養(yǎng)的補充,流質飲食,昏迷者鼻飼,補足液體。(計算每日生理需要量)2、對癥治療:⑴控制高熱:因乙腦病人的高熱常為持續(xù)性,一般的降溫措施不理想,應采取綜合措施,使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刹捎梦锢斫禍兀ㄈ绫薄⒈?、酒精檫浴、冷鹽水灌腸等,最好使室溫控制在30℃以下),藥物降溫(如50%安乃近滴鼻、肌注PV等),亞冬眠療法(復方氯丙嗪0.5~1mg/kg,每4~6小時一次,稀釋后緩慢靜推或肌注)。第二十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⑵、處理驚厥:引起抽搐的原因很多,有高熱、呼吸道不通暢、腦水腫或腦疝、腦實質炎癥、電解質紊亂等,應分別給予處理。常用的止驚藥物有安定(0.3~0.5g/kg,每次總量小于10mg,稀釋后緩慢靜脈推注),10%水合氯醛50mg/kg/次,口服、鼻飼或保留灌腸,魯米那10mg/kg靜脈推注,每日維持量為5mg/kg。⑶防治呼衰:霧化、翻身、扣背、吸痰、低流量給氧,必要時作氣管切開(深昏迷、延髓性麻痹或呼吸肌癱瘓、腦干型腦炎)或應用呼吸興奮劑、血管擴張劑(654-Ⅱ等搶救中樞性呼衰)及人工呼吸機搶救。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⑷顱內高壓:常用甘露醇(注意反跳現象)和速尿。必要時加用地塞米松0.5~1mg/kg,每8小時一次,以穩(wěn)定血-腦屏障及降低腦血管通透性,減少炎癥滲出,減輕腦水腫。⑸、腦細胞營養(yǎng)藥物:如腦活素、腦生素等可酌情使用。此外恢復期應用高壓氧(提高血氧張力、增加血氧含量、改善腦水腫、促進側枝循環(huán)的建立)等。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3、抗感染:如大劑量PG、病毒唑、阿昔若韋10mg/kg,每8小時一次(1小時內給完),療程1~2周,注意查血象。其次用甲青咪呱防治消化道出血。4、其它:如補液張力等。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預防由于對乙腦的治療目前無特效藥,重在預防和抓緊極期病人的救治。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預防應采取以防蟻,滅蟻和預防接種的綜合預防措施。(一)管理傳染源加強對豬的管理,在流行季節(jié)前對豬進行疫苗接種,能有效奧德控制乙腦在人群中的流行;隔離患者到體溫正常。(二)切斷傳染途徑防蚊.滅蚊是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應注意消滅蚊蟲孳生地,也可以用滅蚊藥物。流行季節(jié)采用各種防蚊措施,如蚊帳,驅蚊劑等。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保護易感人群乙腦減毒活疫苗的接種可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此疫苗安全性大.反應輕.效果好,人群保護率可達80%~100%。疫苗接種應在開始流行前1個月完成,注射后2~3周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1年。接種對象為10歲以下兒童和從非流行區(qū)進入流行區(qū)的人員。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護理

(一)主要護理診斷1.體溫過高:與乙腦病毒感染有關。2.意識障礙:與腦實質炎癥.腦水腫有關。3.有窒息的危險:與乙腦所致驚厥及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有關。4.有受傷是危險:與乙腦所驚厥有關。5.氣體交換受損:與呼吸衰竭有關。6.潛在并發(fā)癥:顱內壓增高;腦疝;繼發(fā)感染。7.生理缺陷:與乙腦所致神經系統(tǒng)病變有關。8.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褥瘡,與昏迷.長期臥床有關。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二)護理措施精心.細致.合理.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防止后遺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作用。1.休息:應嚴格臥床休息。2.飲食:乙腦患者應按不同病期給以不同飲食,以補充營養(yǎng)。3.病情觀察:觀察重點:1)生命體征中尤應注意觀察體溫變化,每1~2h測體溫1次,觀察呼吸速率.節(jié)律,以判斷有無呼吸衰竭,2)觀察意識狀態(tài),注意意識障礙是否繼續(xù)加重。3)觀察有無腦疝的先兆,重點應觀察瞳孔大小.形狀.兩側是否對稱.對光反射等。4)準確記錄出入量。5)觀察有無并發(fā)癥表現,如有無肺部感染及褥瘡等。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對癥護理(1)高熱;乙腦患者體溫不易下降,常采用綜合措施控制體溫。如:1)物理降溫可采用酒精擦浴.冰鹽水灌腸或在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等方法,特別要注意降低頭部溫度,如在頭部使用冰帽,冰袋等。采用物理降溫要注意防止局部發(fā)生凍瘡或壞死,2)藥物降溫可應用解熱藥,注意用量不易過大,對于高熱并頻繁抽搐的患者可采用亞東眠治療,連續(xù)治療3~5d,3)降低室溫,可使用空調,床下放冰塊等方法,將室溫降至28oC。(2)驚厥或抽搐:對驚厥或抽搐患者應爭取早期發(fā)現先兆,及時處理。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如腦水腫所致者進行脫水治療時,護理應注意:①.脫水劑應于30min內注入,注意速度過慢影響脫水效果,②.準確記錄出入量,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③.因甘露醇等脫水劑是高滲液體,應注意患者心臟功能,防止發(fā)生心功能不全。

2)因腦實質病變引起的抽搐,可按醫(yī)囑使用抗驚厥藥物。護理時應注意給藥途徑.作用時間及不良反應,特別應注意觀察抗驚厥藥物對呼吸的抑制。第三十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引起抽搐著,應給予吸痰.吸氧,并加大氧流量至4~5/min,以改善腦組織缺氧。4)如因高熱所致者,在積極降溫同時按醫(yī)囑給以鎮(zhèn)靜劑。5)驚厥或抽搐發(fā)作時注意防止窒息及外傷(參見總論“驚厥”的護理)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呼吸衰竭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