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級歷史部編版下冊課件第五單元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_第1頁
9年級歷史部編版下冊課件第五單元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_第2頁
9年級歷史部編版下冊課件第五單元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_第3頁
9年級歷史部編版下冊課件第五單元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_第4頁
9年級歷史部編版下冊課件第五單元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世界國家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殖民體系逐漸瓦解,越來越多的亞非拉國家取得獨立,并且團結起來,發(fā)展民族經濟、鞏固國家主權,帶來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新氣象。第五單元二戰(zhàn)后的世界變化第19課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1、知道萬隆會議的史實,了解萬隆精神;2、知道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進程及勝利的意義;3、知道古巴人民是怎樣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的;4、了解巴拿馬運河的重要地位及是怎樣收回運河區(qū)主權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閱讀課文,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1、簡述萬隆會議舉行的背景、時間、地點、參加國、成果、影響及中國在萬隆會議上的貢獻。2、二戰(zhàn)后,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哪個地區(qū)展開?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洲獨立運動的概況是怎樣的?3、非洲獨立運動進入高潮的時間是何時?1960年在非洲歷史上有何地位?4、非洲最后一個獨立的國家是哪一國?何時獨立?有何意義?5、古巴在政治和經濟上長期被哪個國家控制?古巴人民在誰的領導下,經過數(shù)年的武裝斗爭,最終在哪一年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后來,走上了什么發(fā)展道路?6、巴拿馬運河有何重要地位?巴拿馬運河開通后,一直由哪國控制?巴拿馬人民是怎樣收回運河區(qū)的主權的?知識鏈接“亞非拉國家”含義從地理位置上看,它們位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從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們與發(fā)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正在奮起,正在發(fā)展,所以也稱作“發(fā)展中國家”,或稱“第三世界”。“我看美國、蘇聯(lián)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除了南非,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薄珴蓶|(1974年,與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的談話)美、蘇歐洲、日、澳、加亞、非、拉國家(“發(fā)展中國家”)第一世界(國家)第二世界(國家)第三世界(國家)一、萬隆會議1、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興起的原因材料一:不列顛空戰(zhàn)法國投降戰(zhàn)后的柏林二戰(zhàn)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影響:英國損失1500億美元,德國損失3000億美元,日本損失1000億美元。材料二:戰(zhàn)后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特別是中國革命的勝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爭;二戰(zhàn)使亞非拉的民主力量不斷增長,各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使各殖民地紛紛獨立,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依據(jù)材料一、二回答二戰(zhàn)后推動亞非拉掀起民族獨立運動浪潮的原因(二戰(zhàn)給帝國主義國家以沉重打擊,無力統(tǒng)治他們的殖民地)二戰(zhàn)后亞洲獨立的國家二戰(zhàn)前后非洲獨立的國家2、萬隆會議閱讀教材,說出萬隆會議召開的背景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席卷全球。殖民帝國紛紛瓦解,越來越多的亞洲和非洲國家取得獨立。萬隆會議會場中國雖然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但與亞非國家有著共同的遭遇。在萬隆會議的前兩天的發(fā)言中,有些國家的代表攻擊共產主義,別有用心地提出“顛覆活動”“宗教信仰自由”等問題,把矛頭指向中國。周恩來臨時發(fā)表了18分鐘的演講,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保證了會議的順利進行,為會議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歷時7天的萬隆會議,沖破了帝國主義的阻撓和破壞,取得了重大的歷史性成就。它首先集中體現(xiàn)在會議一致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后公報》上面。公報共包括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其他問題、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個方面。知識拓展周恩來總理同:共同的歷史遭遇:曾經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共同的現(xiàn)實問題:如何發(fā)展國家經濟,維護民族獨立,促進世界和平異: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tài)不同。一、萬隆會議1、時間:2、背景:3、內容:4、萬隆精神: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亞的萬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席卷全球;殖民帝國紛紛瓦解,越來越多的亞洲以及非洲國家取得獨立。亞非國家和地區(qū)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精神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亞洲、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也就是萬隆會議。會議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5、歷史影響:萬隆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仡櫵鶎W,說出歐洲殖民者對非洲的殖民統(tǒng)治可以追溯到什么時候?并說出“三角貿易”對非洲的影響。時間影響新航路開辟后黑奴貿易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裝勞力,極大地制約了非洲的發(fā)展,造成了非洲傳統(tǒng)文明的衰落和社會經濟的倒退,導致非洲長期貧困。運奴船上的黑奴二、“非洲年”非洲民族獨立浪潮歐洲人在非洲的勢力(1913年)法蘭西意大利比利時二、“非洲年”二戰(zhàn)后非洲獨立運動的主要經過時間獨立的國家影響1951年利比亞戰(zhàn)后非洲第一個獨立國家1952年埃及推翻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1960年17個國家獨立非洲年1962年阿爾及利亞推翻法國的殖民統(tǒng)治1990年納米比亞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二、“非洲年”阿拉伯埃及共和國(TheArabRepublicofEgypt)國慶日:7月23日首都:開羅(Cairo)合作探究閱讀教材,指出納賽爾的歷史功績有哪些?◆1952年,埃及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fā)動起義,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次年,埃及共和國成立?!?956年,納賽爾從英國殖民者手中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納賽爾蘇伊士運河全長175公里,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主要國際水道。1859年法國開鑿,1869年建成通航。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水上航程。1882年,英國武裝占領埃及,完全控制蘇伊士運河。1956年,英國對埃及長達70多年的殖民占領結束。蘇伊士運河首航情景埃及境內的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是一條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東西方海運航道。為了控制這一通道,英國在運河地區(qū)駐有大量軍隊。埃及新政權建立后,堅決要求收回運河,最終迫使英國撤走了占領軍。1956年,埃及總統(tǒng)納賽爾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極大地維護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國有主權。1956年納賽爾總統(tǒng)宣布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1960年:非洲年1990年3月21日納米比亞宣告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1990年3月21日,出任納米比亞第一任總統(tǒng)的努喬馬在獨立慶典上發(fā)表就職演說。1990年3月21日,非洲大陸最后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宣告獨立,人們載歌載舞歡慶。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1.南美解放者是誰?2.拉美國家已經取得獨立為什么還要進行斗爭呢?易錯點:亞非國家爭取獨立是為了擺脫殖民統(tǒng)治。拉美國家是為了擺脫美國的經濟控制,不是擺脫殖民統(tǒng)治。考一考合作探究閱讀教材,說出拉丁美洲爭取國家主權的史實。?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領導下,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美國承認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規(guī)定:1999年運河區(qū)主權全部交還給巴拿馬。1977年《美巴條約》古巴共和國(TheRepublicofCuba)首都:哈瓦那(LaHabana)國慶日:1月1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古巴革命背景:古巴在政治和經濟上長期被美國控制后來,古巴又挫敗了美國支持的雇傭軍入侵,走上了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1959年在卡斯特羅領導下,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結果:2、收回巴拿馬運河地理位置:過程:巴拿馬運河位于巴拿馬共和國中部,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zhàn)略地位。①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不斷爆發(fā)群眾性的反美運動,要求收回運河區(qū)主權。②1977年,巴拿馬與美國簽訂條約,收回了運河區(qū)的海關、郵政、司法等主權,并參與運河的管理和營運。③1999年底,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qū)的全部主權。1977美巴條約美國承認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條約規(guī)定:一九九九年運河區(qū)主權全部交還給巴拿馬。1999.12.14.巴拿馬運河主權交接儀式合作探究一亞非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至今仍然貧窮落后,歷史根源在哪里?你認為要改變它們的命運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歷史根源:長期的殖民侵略和掠奪。措施:努力發(fā)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加強同亞非拉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等。合作探究二二戰(zhàn)后亞非拉國家實現(xiàn)國家獨立有何重大意義?亞非拉取得了國家獨立,經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改變了過去落后的面貌;作為一支重要的國際力量在國際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國際地位;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合作探究直亞非拉的民族獨立給了我們哪些啟示?獨立是發(fā)展的前提;必須大力發(fā)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依據(jù)國情,制定政策并選擇適合本國發(fā)展的道路。亞非拉國家的新發(fā)展亞洲拉丁美洲非洲萬隆會議非洲年納米比亞獨立古巴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臺課堂小結1、可以說20世紀的戰(zhàn)爭主導了或者說決定了全球政治。在20世紀上半葉,大英殖民帝國勉強維持下來,而下半葉,它卻分崩離析。大英殖民帝國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是A、二戰(zhàn)對英國經濟的破壞B、美國在二戰(zhàn)后實力的空前增強C、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D、二戰(zhàn)后很多國家獨立學史明智C2、1945年到1960年期間,至少40國家和8億人口(超過世界人口1/4)反抗過殖民主義,并贏得了他們自己的獨立……亞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們與歐洲關系的改變,是一個新時代來臨的最有力表現(xiàn)。下列對材料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