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設計設計說明書(畢業(yè)設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1.gif)
![某新建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設計設計說明書(畢業(yè)設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2.gif)
![某新建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設計設計說明書(畢業(yè)設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3.gif)
![某新建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設計設計說明書(畢業(yè)設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4.gif)
![某新建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設計設計說明書(畢業(yè)設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0465734175fdd9db6ea8d3a95543fc0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yè)設計題目:某污水處理廠設計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系專業(yè):環(huán)境工程班級:環(huán)境工程03——02學號:03姓名:指導教師:填表日期:2006年12中文摘要:一體化反應池主要特點:工藝流程短,構筑物和設備少,不設初沉池,調(diào)節(jié)池和單獨的二沉池,污泥自動回流,投資省,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簡便。處理效果穩(wěn)定可靠,其BOD5和SS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COD得去除率也在85%以上,并且硝化和脫氮作用明顯。產(chǎn)生得剩余污泥量少,污泥不需小孩,性質(zhì)穩(wěn)定,易脫水,不會帶來二次污染。造價低,建造快,設備事故率低,運行管理費用少。固液分離效率比一般二沉池高,池容小,能使整個系統(tǒng)再較大得流量和濃度范圍內(nèi)穩(wěn)定運行。污泥回流及時,減少污泥膨脹的可能。Englishsummary:Theintegralwholeturnsthemaincharacteristicsinpondinreaction:1)Thecraftprocessisshort,thebuildsthethingislittlewiththeequipments,donotestablishthebeginningsinkthepond,regulatingthepondwithloneoftwosinkthepond,automaticrefluxindirtymire,investmentprovince,canconsumelow,coverlittle,managesimple.2)Handletheresultstabilityisdependable,itsBOD5doesawaywiththeratewiththeSSallin90%-95%orhigher.TheCODhavetoawaywiththeratetooabove85%,andthenitricturnswithtakeoffthenitrogenfunctionobviously.3)Creationthedirtyamountofmireinsurplusislittle,thedirtymiredonotneedthechild,thekindisstable,easydehydration,can'tbringtopollutetwotime4)Buildthepricelow,constructquick,theequipmentstroublerateislow,circulatingtheadministrativeexpenselittle.5)Theliquidseparatesefficiencyratiogeneraltwosinkthepondhigh,thepondpermitssmall,canmakewholesystembeenbiggeragaingetthedischargestabilizethemovementwithdensityscopeinside.6)Dirtymirerefluxontime,thepossibilitythatreducethedirtymiretheinflation. 污水廠設計說明書一、污水廠的設計規(guī)模設計規(guī)模:污水廠的處理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時流量,污水廠的日處理量為:該廠按遠期2010年一期2.6萬噸/天建設完成,污水廠主要處理構筑物擬分為二組,每組處理規(guī)模為1.3萬噸/天。這樣既可滿足近期處理水量要求,有留有空地以三期擴建之用。遠期2.6萬噸,一期建設,計算主要按遠期計算,由于沒有工業(yè)廢水的變化系數(shù),所以按生活污水量來取其時變化系數(shù)。二、進出水水質(zhì)單位:mg/LCODcrBOD5SSNH3-NTP進水38019023849出水60202015該水經(jīng)處理以后,水質(zhì)應符合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由于進水不但含有BOD5,還含有大量的N,P所以不僅要求去BOD5除還應去除不中的N,P達到排放標準。三、處理程度的計算5的去除率活泩污泥處理系統(tǒng)處理水中的BOD5值是由殘存的溶解性BOD5和非溶解性BOD5二者組成,而后者主要是以生物污泥的殘屑為主體。活性污泥的凈化功能,是去除溶解性BOD5。因此從活性污泥的凈化功能來考慮,應將非溶解性的BOD5從處理水的總BOD5值中減去。處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值可用下列公式求得:(此公式僅適用于氧化溝) 處理水中溶解性BOD5為30-=mg/L 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為:2.CODcr的去除率mg/L計。如磷酸鹽以最大可能成Na3PO4×0.189=0.93mg/L.注意:Na3PO4中P的含量在可能存在的磷酸鹽(溶解性)中是含量最大的,這樣計算出來的進水水質(zhì)中的磷含量偏大,對整個設計來說是偏安全的。 磷的去除率為四、城市污水處理設計1、工藝流程的比較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方案,既要考慮有效去除BOD5又要適當去除N,P故可采用SBR或氧化溝法,或A/A/O法,以及一體化反應池即三溝式氧化溝得改良設計.ASBR法工藝流程:污水→一級處理→曝氣池→處理水工作原理:1)流入工序:廢水注入,注滿后進行反應,方式有單純注水,曝氣,緩速攪拌三種,2)曝氣反應工序:當污水注滿后即開始曝氣操作,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據(jù)污水處理的目的,除P脫N應進行相應的處理工作。3)沉淀工藝:使混合液泥水分離,相當于二沉池,4)排放工序:排除曝氣沉淀后產(chǎn)生的上清液,作為處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應器殘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為種泥。5)待機工序:工處理水排放后,反應器處于停滯狀態(tài)等待一個周期。特點:①大多數(shù)情況下,無設置調(diào)節(jié)池的心要。②SVI值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況下不會產(chǎn)生污泥膨脹。③通過對運行方式的調(diào)節(jié),進行除磷脫氮反應。④自動化程度較高。⑤得當時,處理效果優(yōu)于連續(xù)式。⑥單方投資較少。⑦占地規(guī)模大,處理水量較小。B厭氧池+氧化溝工作流程:污水→中格柵→提升泵房→細格柵→沉砂池→厭氧池→氧化溝→二沉池→接觸池→處理水排放工作原理:氧化溝一般呈環(huán)形溝渠狀,污水在溝渠內(nèi)作環(huán)形流動,利用獨特的水力流動特點,在溝渠轉(zhuǎn)彎處設曝氣裝置,在曝氣池上方為厭氧池,下方則為好氧段,從而產(chǎn)生富氧區(qū)和缺氧區(qū),可以進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脫氮的效應,同時氧化溝法污泥齡較長,可以存活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進行特別的反應,如除磷脫氮。工作特點:①在液態(tài)上,介于完全混合與推流之間,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適于生物凝聚作用。②對水量水溫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性,處理水量較大。③污泥齡較長,一般長達15-30天,到以存活時間較長的微生物,如果運行得當,可進行除磷脫氮反應。④污泥產(chǎn)量低,且多已達到穩(wěn)定。⑤自動化程度較高,使于管理。⑥占地面積較大,運行費用低。⑦脫氮效果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因為脫氮效果的好壞很大一部分決定于內(nèi)循環(huán),要提高脫氮效果勢必要增加內(nèi)循環(huán)量,而氧化溝的內(nèi)循環(huán)量從政論上說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脫氮能力。⑧氧化溝法自問世以來,應用普遍,技術資料豐富。CA/A/O法優(yōu)點:①該工藝為最簡單的同步脫氮除磷工藝,總的水力停留時間,總產(chǎn)占地面積少于其它的工藝。②在厭氧的好氧交替運行條件下,絲狀菌得不到大量增殖,無污泥膨脹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③污泥中含磷濃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④運行中勿需投藥,兩個A段只用輕緩攪拌,以不嗇溶解氧濃度,運行費低。缺點:①除磷效果難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長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別是當P/BOD值高時更是如此。②脫氮效果也難于進一步提高,內(nèi)循環(huán)量一般以2Q為限,不宜太高,否則增加運行費用。③對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濃度的溶解氧,減少停留時間,防止產(chǎn)生厭氧狀態(tài)和污泥釋放磷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但溶解濃度也不宜過高。以防止循環(huán)混合液對缺反應器的干擾。D一體化反應池(一體化氧化溝又稱合建式氧化溝)一體化氧化溝集曝氣,沉淀,泥水分離和污泥回流功能為一體,無需建造單獨得二沉池?;具\行方式大體分六個階段(包括兩個過程)。階段A:污水通過配水閘門進入第一溝,溝內(nèi)出水堰能自動調(diào)節(jié)向上關閉,溝內(nèi)轉(zhuǎn)刷以低轉(zhuǎn)速運轉(zhuǎn),僅維持溝內(nèi)污泥懸浮狀態(tài)下環(huán)流,所供氧量不足,此系統(tǒng)處于缺氧狀態(tài),反硝化菌將上階段產(chǎn)生的硝態(tài)氮還原成氮氣逸出。在這過程中,原生污水作為碳源進入第一溝,污泥污水混合液環(huán)流后進入第二溝。第二溝內(nèi)轉(zhuǎn)刷在整個階段均以高速運行,污水污泥混合液在溝內(nèi)保持恒定環(huán)流,轉(zhuǎn)刷所供氧量足以氧化有機物并使氨氮轉(zhuǎn)化成硝態(tài)氮,處理后的污水與活性污泥一起進入第三溝。第三溝溝內(nèi)轉(zhuǎn)刷處于閑置狀態(tài),此時,第三溝僅用作沉淀池,使泥水分離,處理后的出水通過已降低的出水堰從第三溝排出。階段B:污水入流從第一溝調(diào)入第二溝,第一溝內(nèi)的轉(zhuǎn)刷開始高速運轉(zhuǎn)。開始,溝內(nèi)處于缺氧狀態(tài),隨著供氧量增加,將逐步成為富氧狀態(tài)。第二溝內(nèi)處理過的污水與活性污泥一起進入第三溝,第三溝仍作為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通過第三溝出水堰排出。階段C:第一溝轉(zhuǎn)刷停止運轉(zhuǎn),開始泥水分離,需要設過渡段,約一小時,至該階段末,分離過程結束。在C階段,入流污水仍然進入第二溝,處理后污水仍然通過第三溝出水堰排出。階段D:污水入流從第二溝調(diào)至第三溝,第一溝出水堰開,第三溝出水堰關停止出水。同時,第三溝內(nèi)轉(zhuǎn)刷開始以低轉(zhuǎn)速運轉(zhuǎn),污水污泥一起流入第二溝,在第二溝曝氣后再流入第一溝。此時,第一溝作為沉淀池。階段D與階段A相類似,所不同的是反硝化作用發(fā)生在第三溝,處理后的污水通過第一溝已降低的出水堰排出。階段E:污水入流從第三溝轉(zhuǎn)向第二溝,第三溝轉(zhuǎn)刷開始高速運轉(zhuǎn),以保證該段末在溝內(nèi)為硝化階段,第一溝作為沉淀池,處理后污水通過該溝出水堰排出。階段E與階段B類似,所不同的是兩個外溝功能相反。階段F:該階段基本與C階段相同,第三溝內(nèi)的轉(zhuǎn)刷停止運轉(zhuǎn),開始泥水分離,入流污水仍然進入第二溝,處理后的污水經(jīng)第一溝出水堰排出。其主要特點:①工藝流程短,構筑物和設備少,不設初沉池,調(diào)節(jié)池和單獨的二沉池,污泥自動回流,投資省,能耗低,占地少,管理簡便。②處理效果穩(wěn)定可靠,其BOD5和SS去除率均在90%-95%或更高。COD得去除率也在85%以上,并且硝化和脫氮作用明顯。③產(chǎn)生得剩余污泥量少,污泥不需小孩,性質(zhì)穩(wěn)定,易脫水,不會帶來二次污染。④造價低,建造快,設備事故率低,運行管理費用少。⑤固液分離效率比一般二沉池高,池容小,能使整個系統(tǒng)再較大得流量和濃度范圍內(nèi)穩(wěn)定運行。⑥污泥回流及時,減少污泥膨脹的可能。綜上所述,任何一種方法,都能達到降磷脫氮的效果,且出水水質(zhì)良好,但相對而言,SBR法一次性投資較少,占地面積較大,且后期運行費用高于氧化溝,厭氧池-氧化溝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占地面積也不少,耗電量低,運行費用較低,產(chǎn)污泥量大,而且構筑物多而復雜。一體化反映池科技含量高,投資省,運行管理各個方面都優(yōu)于其他處理方法。本設計的處理水量較大在,且處理水量可達30萬噸/天,因此,采用一體化反映池為本設計的工藝方案。根據(jù)任務書上所給的原始資料,與上海石洞口污水廠比較,有很多相類似的地方。因此在做本設計時,參照其運行設計污水廠方案。2、工藝流程的選擇旱流時水中的各項指標均較高,故應設二級處理單元去除水中的BOD5及NH3-N和P,厭氧池加氧化溝及其四溝式循環(huán)的獨特構造,使它具有很強除磷脫氮功能。故選用此工藝流程。3、各級處理構筑物設計流量(二級)最高日最高時萬噸最高日平均時萬噸平均日平均時4.7萬噸說明:雨天時不能處理的流量采用溢流井溢流掉,只處理初期雨水。五、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兩者合建在一起)中格柵用以截留水中的較大懸浮物或漂浮物,以減輕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負荷,用來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機組駐管道閥門的較粗大的懸浮物,并保證后續(xù)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的裝置。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證污水能在整個污水處理流程過程中流過,從而達到污水的凈化。設計參數(shù):因為格柵與水泵房合建在一起。因此在格柵的設計中,做了一定的修改,特別是在格柵構造和外型上的設計,突破了傳統(tǒng)的“兩頭小,中間大”的設計模式,改建成長方體形狀利于均衡水流速度,有效的減少了粗格柵的堵塞。建成一座潛地式格柵,因此在本次得設計中,將不計算柵前高度,格柵高度,直接根據(jù)所選擇的格柵型號進行設計。(1)水泵處理系統(tǒng)前格柵柵條間隙,應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25~40mm機械清除16~25mm最大間隙40mm(2)在大型污水處理廠或泵站前原大型格柵(每日柵渣量大于3),一般應采用機械清渣。(3)格柵傾角一般用450~750。機械格柵傾角一般為600~700,(4)~0.15m。(5)~/s。運行參數(shù):柵前流速0.8m/s過柵流速柵條寬度柵條凈間距柵前槽寬格柵間隙數(shù)40水頭損失0.103m每日柵渣量m設計中的各參數(shù)均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的數(shù)值來取的。提升泵房說明:1.泵房進水角度不大于45度。2.相鄰兩機組突出部分得間距,以及機組突出部分與墻壁的間距,應保證水泵軸或電動機轉(zhuǎn)子再檢修時能夠拆卸,并不得小于0.8。如電動機容量大于55KW時,則不得小于,作為主要通道寬度不得小于。3.泵站為半地下式,直徑D=15m,高12m,地下埋深7m4.水泵為自灌式。2、細格柵和沉沙池細格柵的設計和中格柵相似.運行參數(shù):柵前流速0.8m/s過柵流速柵條寬度柵條凈間距柵前部分長度m格柵傾角60o柵前槽寬m格柵間隙數(shù)78(兩組)水頭損失每日柵渣量3/d沉砂池設計沉砂池的作用是從污水中將比重較大的顆粒去除,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離為基礎,故應將沉砂池的進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無機顆粒下沉,而有機懸浮顆粒則隨水流帶起立。沉砂池設計中,必需按照下列原則:1.城市污水廠一般均應設置沉砂池,座數(shù)或分格數(shù)應不少于2座(格),并按并聯(lián)運行原則考慮。2.設計流量應按分期建設考慮:當污水自流進入時,應按每期的最大設計流量計算;當污水為用提升泵送入時,則應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組合流量計算;合流制處理系統(tǒng)中,應按降雨時的設計流量計算。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雜質(zhì)是以比重為2.65,粒徑為0.2以上的顆粒為主。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量為30m3計算,其含水率為60%,容量為5.貯砂斗槔容積應按2日沉砂量計算,貯砂斗池壁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于55°排砂管直徑應不小于。6.沉砂池的超高不宜不于。7.除砂一般宜采用機械方法。當采用重力排砂時,沉砂池和曬砂廠應盡量靠近,以縮短排砂管的長度。說明: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具有處理效果好,結構簡單的優(yōu)點,分兩格。運行參數(shù):沉砂池長度m池總寬m有效水深0.58m貯泥區(qū)容積m沉砂斗底寬0.5m斗壁與水平面傾角為斗高為m斗部上口寬1.3、厭氧池和氧化溝說明:本設計采用的是卡羅塞(Carrousel)氧化溝。二級處理的主體構筑物,是活性污泥的反應器,其獨特的結構使其具有脫氮除磷功能,經(jīng)過氧化溝后,水質(zhì)得到很大的改善。運行參數(shù):共建造兩組厭氧池和兩組氧化溝,一組一條。厭氧池直徑D=20m,高H=氧化溝尺寸L×B=140m×40m,高H=給水系統(tǒng):通過池底放置的給水管,在池底布置成六邊行,再加上中心共七個供水口,利用到職喇叭口,可以均化水流,減少對膜式曝氣管得沖刷。盡可能的提高膜式曝氣管得使用壽命。出水系統(tǒng):采用雙邊溢流堰,在邊池沉淀完畢,出水閘門開啟,污水通過溢流堰,進行泥水分離。澄清液通過池內(nèi)得排水渠,排到接觸消毒池。在排水完畢后,出水閘門關閉。曝氣系統(tǒng):采用表面機械曝氣DY325型倒傘型葉輪表面曝氣機。排泥系統(tǒng):采用軌道式吸泥機,由于池體為氧化溝,其邊溝完成沉淀階段后,轉(zhuǎn)變?yōu)槿毖醭兀虼似浠亓魑勰嗨俣瓤?,避免了污泥的膨脹。所以此工藝排泥量少,有時可以不排泥。吸泥機啟動時間在該池沉淀結束時。4、二沉池設計參數(shù):設計進水量:Q=30000m表面負荷:qb—1.5m3/m2.h,取q=1.0m3/m固體負荷:qs=140kg/m2.d水力停留時間(沉淀時間):T=2.5h—/s.m,取2.0L/(s.m)運行參數(shù):沉淀池直徑D=35m有效水深h=池總高度H=m貯泥斗容積Vw=m5.接觸消毒池1、城市污水經(jīng)過一級或二級處理(包活性污泥法和膜法)后,水質(zhì)改善,細菌含量也大幅度減少,但其絕對值仍很可觀,并有存在病源菌的可能。因此,污水排入水體前應進行消毒。消毒劑的選擇見下表:消毒劑優(yōu)點缺點適用條件液氯效果可靠、投配簡單、投量準確,價格便宜氯化形成的余氯及某些含氯化合物低濃度時對水生物有毒害,當污水含工業(yè)污水比例大時,氯化可能生成致癌化合物。適用于,中規(guī)模的污水處理廠漂白粉投加設備簡單,價格便宜。同液氯缺點外,沿尚有投量不準確,溶解調(diào)制不便,勞動強度大適用于出水水質(zhì)較好,排入水體衛(wèi)生條件要求高的污水處理廠臭氧消毒效率高,并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殘留的有機物,色,味,等,污水中PH,溫度對消毒效果影響小,不產(chǎn)生難處理的或生物積累性殘余物投資大成本高,設備管理復雜適用于出水水質(zhì)較好,排入水體衛(wèi)生條件要求高的污水處理廠次氯酸鈉用海水或一定濃度的鹽水,由處理廠就地自制電解產(chǎn)生,消毒需要特制氯片及專用的消毒器,消毒水量小適用于醫(yī)院、生物制品所等小型污水處理站經(jīng)過以上的比較,并根據(jù)現(xiàn)在污水處理廠現(xiàn)在常用的消毒方法,決定使用液氯消毒。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30000m3/d=347L/水力停留時間:T=0.5h=30min設計投氯量為:ρ平均水深:h=隔板間隔:b=采用射流泵加氯,使得處理污水與消毒液充分接觸混合,以處理水中的微生物,盡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采用隔板式接觸反應池。運行參數(shù):池底坡度2%~3%隔板用6塊長25m寬25水頭損失取水流速度/s六、污泥處理構筑物的設計計算污泥泵房(1)回流污泥泵選用LXB-900螺旋泵8臺(6用2備),單臺提升能力為480m3/h,提升高度為-,電動機轉(zhuǎn)速n=48r/min,功率N=55kW。(2)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積為m×11m(3)剩余污泥泵選兩臺,2用1備,單泵流量Q>2Qw/2=m3/h。選用1PN污泥泵Q7.2-16m3/h,H14-12m,(4)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積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積。2、污泥濃縮池采用輻流式濃縮池,用帶柵條的刮泥機,采用靜圧排泥。設計規(guī)定及參數(shù):進泥含水率:當為初次污泥時,其含水率一般為95%~97%;當為剩余活性污泥時,其含水率一般為99.2%~99.6%。污泥固體負荷:負荷當為初次污泥時,污泥固體負荷宜采用80~120kg/(m2.d)當為剩余污泥時,污泥固體負荷宜采用30~60kg/(m2.d)。濃縮時間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過24h。有效水深一般宜為4m,最低不小于3m。運行參數(shù):設計流量:每座1344.4kg/d,采用進泥濃度10g/L污泥濃縮時間13h進泥含水率99.0%出泥含水率9%池底坡度0.08坡降0.16m貯泥時間4h上部直徑m濃縮池總高m泥斗容積3七、污水廠平面,高程布置平面布置各處理單元構筑物的平面布置:處理構筑物是污水處理廠的主體建筑物,在對它們進行平面布置時,應根據(jù)各構筑物的功能和水力要求結合當?shù)氐匦蔚刭|(zhì)條件,確定它們在廠區(qū)內(nèi)的平面布置應考慮:(1)貫通,連接各處理構筑物之間管道應直通,應避免迂回曲折,造成管理不便。(2)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避免劣質(zhì)土壤地段(3)在各處理構筑物之間應保持一定產(chǎn)間距,以滿足放工要求,一般間距要求5~10m,如有特殊要求構筑物其間距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各處理構筑物之間在平面上應盡量緊湊,在減少占地面積。2、管線布置(1)應設超越管線,當出現(xiàn)故障時,可直接排入水體。(2)廠區(qū)內(nèi)還應有給水管,生活水管,雨水管,消化氣管管線。輔助建筑物:污水處理廠的輔助建筑物有泵房,鼓風機房,辦公室,集中控制室,水質(zhì)分析化驗室,變電所,存儲間,其建筑面積按具體情況而定,輔助建筑物之間往返距離應短而方便,安全,變電所應設于耗電量大的構筑物附近,化驗室應機器間和污泥干化場,以保證良好的工作條件,化驗室應與處理構筑物保持適當距離,并應位于處理構筑物夏季主風向所在的上風中處。在污水廠內(nèi)主干道應盡量成環(huán),方便運輸。主干寬6~9m次干道寬3~4m,人行道寬~曲率半徑9m,有30%以上的綠化。3、高程布置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和使維護管理,污水在處理構筑物之間的流動以按重力流考慮為宜,廠內(nèi)高程布置的主要特點是先確定最大構筑物的地面標高,然后根據(jù)水頭損失,通過水力計算,遞推出前后構筑物的各項控制標高。根據(jù)氧化溝的設計水面標高,推求各污水處理構筑物的水面標高,根據(jù)和處理構筑物結構穩(wěn)定性,確定處理構筑物的設計地面標高。注:本設計由于時間倉促,藁城部分只估算主體建筑物的標高等數(shù)據(jù)。準確數(shù)據(jù)有待于進一步計算。污水廠設計計算書第一章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計算一、泵前中格柵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104柵前流速v1=/s,過柵流速v2=/s柵條寬度s=,格柵間隙e=20mm柵前部分長度,格柵傾角α=60°單位柵渣量ω1=3柵渣/1032.設計計算(1)確定格柵前水深,本社既考慮流量較大,故設計兩套格柵。令。根據(jù)最優(yōu)水力斷面公式計算得:柵前槽寬,則柵前水深(2)柵條間隙數(shù)(取n=40)(3)柵槽有效寬度B=s(n-1)+en=0.01(40×40=m選型:GH—1500,實際B=——1.5kw.(4)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其中α1為進水渠展開角)(5)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6)過柵水頭損失(h1)因柵條邊為矩形截面,取k=3,則其中ε=β(s/e)4/3h0:計算水頭損失k: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后,水頭損失增加倍數(shù),取k=3ε: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β(7)柵后槽總高度(H)取柵前渠道超高h2=,則柵前槽總高度H1=h+h2=0.47+0.3=柵后槽總高度H=h+h1+h2(8)格柵總長度L=L1+L2α°=9m(9)每日柵渣量>3/d所以宜采用機械格柵清渣(10)計算草圖如下:二、污水提升泵房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694L/s2.泵房設計計算采用氧化溝工藝方案,污水處理系統(tǒng)簡單,對于新建污水處理廠,工藝管線可以充分優(yōu)化,故污水只考慮一次提升。污水經(jīng)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過厭氧池、氧化溝、二沉池及接觸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神仙溝。各構筑物的水面標高和池底埋深見第三章的高程計算。污水提升前水位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即細格柵前水面標高)。所以,提升凈揚程Z=3.65-()=m水泵水頭損失取2m從而需水泵揚程H=Z+h=m再根據(jù)設計流量694L/s=2498m3/h,采用QW系列污水泵(250QW700—)6臺,四用二備。該泵提升流量700m3/h,揚程11占地面積為π52=225m2,即為圓形泵房D=15m,高計算草圖如下:三、泵后細格柵1.設計參數(shù):×104m3柵前流速v1=m/s,過柵流速v2=/s柵條寬度s=,格柵間隙e=10mm柵前部分長度,格柵傾角α=60°單位柵渣量ω1=3柵渣/1032.設計計算(1)確定格柵前水深,根據(jù)最優(yōu)水力斷面公式計算得柵前槽寬,則柵前水深(2)柵條間隙數(shù)(取n=78)設計兩組格柵,每組格柵間隙數(shù)n=39條(3)柵槽有效寬度B2=s(n-1)+en=0.01(39×39=0.所以總槽寬為×2+0.2=(考慮中間隔墻厚)選型:根據(jù)e=10mm,選XWB—Ⅲ系列背耙式格柵除污機,規(guī)格和性能XWB—Ⅲ-0.8-2,實際B=800mm×2+0.2=(4)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其中α1為進水渠展開角)(5)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6)過柵水頭損失(h1)因柵條邊為矩形截面,取k=3,則其中ε=β(s/e)4/3h0:計算水頭損失k: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后,水頭損失增加倍數(shù),取k=3ε: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β(7)柵后槽總高度(H)取柵前渠道超高h2=,則柵前槽總高度H1=h+h2=0.47+0.3=柵后槽總高度H=h+h1+h2(8)格柵總長度L=L1+L2α°=m(9)每日柵渣量>3/d所以宜采用機械格柵清渣(10)計算草圖如下:四、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694L/s(按2010年算,設計2組,每組設計流速:v=/s5~0.3m/s)水力停留時間:t=30s(不小于30s)設計計算(1)沉砂池長度:×30=(2)水流斷面積:m(3)池總寬度:設計n=2格,每格寬取b=>,池總寬B=2b=(4)有效水深:h2m~1m之間)(5)貯泥區(qū)所需容積:設計T=2d,即考慮排泥間隔天數(shù)為2天,則每個沉砂斗容積(每格沉砂池設兩個沉砂斗,兩格共有四個沉砂斗)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3m3/105m3,(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積:設計斗底寬a1=,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為60°,斗高hd=m,則沉砂斗上口寬:沉砂斗容積:(大于V1=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設計池底坡度為0.06,坡向沉砂斗長度為則沉泥區(qū)高度為h3=hd+2×=m池總高度H:設超高h1=,H=h1+h2+h38+1.13=m(8)進水漸寬部分長度:(9)出水漸窄部分長度:L3=L1=(10)校核最小流量時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平均日=Q/K=347/1.5=L/s則vmin=Q平均日892/1.388=0.21>/s,符合要求(11)計算草圖如下:五、厭氧池設計流量:2010年最大日平均時流量為Q′=Q/Kh=694L/s,每座設計流量為Q1′=347L水力停留時間:T=2.0h污泥濃度:X=3000mg/L(2000mg/L~5000mg/L)污泥回流液濃度:Xr=10000mg/L考慮到厭氧池與氧化溝為一個處理單元,總的水力停留時間超過15h,所以設計水量按最大日平均時考慮。(1)厭氧池容積:V=Q1′T=347×10-3×2.0×3600=2498(2)厭氧池尺寸:水深取為h=8.0m則厭氧池面積:A=V/h=2498/8=312厭氧池直徑:m(取D=20m)考慮的超高,故池總高為H=h+0.3=8+0.3=8.3m。(3)污泥回流量計算:1)回流比計算R=X/(Xr2)污泥回流量QR=RQ1′×347=L/s=12892m六、氧化溝1.設計參數(shù)擬用卡羅塞(Carrousel)氧化溝,去除BOD5與COD之外,還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使出水NH3-N低于排放標準。氧化溝按2010年設計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時流量設計,每座氧化溝設計流量為總污泥齡:25d(溫帶20~30d)MLSS=4000mg/L,MLVSS/MLSS=0.75則MLSS=3000mg/L曝氣池:DO=2mg/L2/mgNH32/NO3—N還原αβ其他參數(shù):VSS/kgBOD5-1脫氮速率:qdn3-N/kgMLVSS·dK1d-1Ko2剩余堿度100mg/L(保持PH≥7.2):33-N還原硝化(1)堿度平衡計算:1)污泥齡則日產(chǎn)泥量為:kg/d設其中有12.4%為氮,近似等于TKN中用于合成部分為:=kg/d即:TKN中有mg/L用于合成。需用于氧化的NH3-N=40-6.36-2=mg/L需用于還原的NO3-N=-20=mg/L2)堿度平衡計算/除去1mgBOD5,且設進水中堿度為300mg/L,剩余堿度=300×××(210-)=mg/L計算所得剩余堿度以CaCO3計,此值可使PH≥7.2mg/L(2)硝化區(qū)容積計算:硝化容積:水力停留時間:h(3)反硝化區(qū)容積:12℃kgNO3-N/kgMLVSS.d還原NO3-N的總量=kg/d脫氮所需MLVSS=kg脫氮所需池容:m3水力停留時間:h(4)總水力停留時間:h總容積:m3(5)氧化溝的尺寸:氧化溝采用4廊道式卡魯塞爾氧化溝,取池深m,取單池寬度10m,則氧化溝總長:。其中好氧段長度為,缺氧段長度為。彎道處長度:則單個直道長:(取110m)故氧化溝總池長=110+10+20=140m,總池寬=104=40m校核實際污泥負荷4之間)(6)需氧量計算:采用如下經(jīng)驗公式計算:其中:第一項為合成污泥需氧量,第二項為活性污泥內(nèi)源呼吸需氧量,第三項為硝化污泥需氧量,第四項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需要硝化的氧量:Nr=3000010-3=kg/d30000(0.211714714=1kg/d=kg/h取T=30℃,查表得α=0.8,β=0.9,氧的飽和度=7.63mg/L,=9.17mg/L采用表面機械曝氣時,20℃查手冊,選用DY325型倒傘型葉輪表面曝氣機,直徑Ф=,電機功率N=55kW,單臺每小時最大充氧能力為125kgO2/h,每座氧化溝所需數(shù)量為n,則取n=8臺(7)回流污泥量:可由公式求得。式中:X=MLSS=g/L,回流污泥濃度取10g/L。則:(50%~100%,實際取70%)考慮到回流至厭氧池的污泥為11%,則回流到氧化溝的污泥總量為59%Q。(8)剩余污泥量:如由池底排除,二沉池排泥濃度為10g/L,則每個氧化溝產(chǎn)泥量為:(9)氧化溝計算草草圖如下:七、二沉池該沉淀池采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機。1.設計參數(shù)設計進水量:Q=30000m表面負荷:qb—1.5m3/m2.h,取q=1.0m3/m固體負荷:qs=140kg/m2.d水力停留時間(沉淀時間):T=2.5h—/s.m,取2.0L/(s.m)2.設計計算(1)沉淀池面積:按表面負荷算:m2(2)沉淀池直徑:,取35m(D>20,采用周邊傳動的刮泥機)有效水深為h=qbT=1.52.5=m<4m(介于6~12)(3)貯泥斗容積:為了防止磷在池中發(fā)生厭氧釋放,故貯泥時間采用Tw=2h,二沉池污泥區(qū)所需存泥容積:則污泥區(qū)高度為(4)二沉池總高度:取二沉池緩沖層高度h3=,超高為h4=則池邊總高度為h=h1+h2+h3+h4=++0.4+0.3=m設池底度為i,d=,則池底坡度降為則池中心總深度為H=h+h5=+0.78=3m(5)校核堰負荷:徑深比堰負荷以上各項均符合要求(6)輻流式二沉池計算草圖如下:八、接觸消毒池與加氯間采用隔板式接觸反應池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60000m3/d=694L/水力停留時間:T=0.5h=30min設計投氯量為:ρ平均水深:h=隔板間隔:b=2.設計計算(1)接觸池容積:V=Q′T=69410-33060=1250m3表面積m2隔板數(shù)采用6個,則廊道總寬為B=(6+1)3.5=24.5m取25接觸池長度L=取25m長寬比實際消毒池容積為V′=BLh=25252=1250m3池深取2+0.3=(為超高)經(jīng)校核均滿足有效停留時間的要求(2)加氯量計算:設計最大加氯量為ρmax=4.0mg/L,每日投氯量為ω=ρmaxQ=46000010-3=240kg/d=kg/h選用貯氯量為120kg的液氯鋼瓶,每日加氯量為2瓶,共貯用24瓶,每日加氯機兩臺,單臺投氯量為4.5~kg/h。配置注水泵兩臺,一用一備,要求注水量Q=1—3m3/h,揚程不小于10mH2(3)混合裝置:在接觸消毒池第一格和第二格起端設置混合攪拌機2臺(立式),混合攪拌機功率N0實際選用JWH—310—1機械混合攪拌機,漿板深度為,漿葉直徑為,漿葉寬度Kw解除消毒池設計為縱向板流反應池。在第一格每隔設縱向垂直折流板,在第二格每隔設垂直折流板,第三格不設(4)接觸消毒池計算草圖如下:第二章污泥處理構筑物設計計算一、回流污泥泵房1.設計說明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閥井中,然后由管道輸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設計回流污泥量為QR=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慮,即QR=100%Q=694.4.5L/s=62.回流污泥泵設計選型(1)揚程:二沉池水面相對地面標高為,套筒閥井泥面相對標高為,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對標高為-0.2-0.2=,氧化溝水面相對標高為,則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為:1.5-(-0.4)=(2)流量:兩座氧化溝設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為60000m3/d=(3)選泵:選用LXB-900螺旋泵8臺(6用2備),單臺提升能力為480m3/h,提升高度為-,電動機轉(zhuǎn)速n=48r/min,功率N=55kW(4)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積為m×11二、剩余污泥泵房1.設計說明二沉池產(chǎn)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處理構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將其提升至污泥濃縮池中。處理廠設一座剩余污泥泵房(兩座二沉池共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每日排出污泥干重為2×3850.1kg/d,即為按含水率為99%計的污泥流量2Qw=2×m3/d=2.設計選型(1)污泥泵揚程:輻流式濃縮池最高泥位(相對地面為),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為-(5.34-0.3-0.6),則污泥泵靜揚程為H0=4.53-0.4=,污泥輸送管道壓力損失為,自由水頭為,則污泥泵所需揚程為H=H0+4+1=。(2)污泥泵選型:選兩臺,2用1備,單泵流量Q>2Qw/2=m3/h。選用1PN污泥泵Q7.2-16m3/h,H14-12m,(3)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積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積三、污泥濃縮池采用兩座幅流式圓形重力連續(xù)式污泥濃縮池,用帶柵條的刮泥機刮泥,采用靜壓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將污泥送至濃縮池。進泥濃度:10g/L污泥含水率P1=99.0%,每座污泥總流量:Qω=kg/d=m3/d=m設計濃縮后含水率P2=96.0%污泥固體負荷:qs=45kgSS/(m2.d)污泥濃縮時間:T=13h貯泥時間:t=4h(1)濃縮池池體計算:每座濃縮池所需表面積m2濃縮池直徑取D=m水力負荷有效水深h1513=取h1=濃縮池有效容積V1=Ah1=2.4=m3(2)排泥量與存泥容積:濃縮后排出含水率P2=96.0%的污泥,則Qw′=按4h貯泥時間計泥量,則貯泥區(qū)所需容積V2=4Qw′=4=m3泥斗容積=m3式中:h4——泥斗的垂直高度,取r1——泥斗的上口半徑,取r2——泥斗的下口半徑,取設池底坡度為0.08,池底坡降為:h5=故池底可貯泥容積:=因此,總貯泥容積為(滿足要求)(3)濃縮池總高度:濃縮池的超高h2取,緩沖層高度h3取,則濃縮池的總高度H為=2.4+0.30+0.30+1.2+0.29=4.(4)濃縮池排水量:Q=Qw-Qw′=-=m3(5)濃縮池計算草圖:四、貯泥池及污泥泵1.設計參數(shù)進泥量:經(jīng)濃縮排出含水率P2=96%的污泥2Qw′=2=m3/d,設貯泥池1座,貯泥時間T=0.5d=12h2.設計計算池容為V=2Q′wT=0.5=m3貯泥池尺寸(將貯泥池設計為正方形)LBH=m有效容積V=m3濃縮污泥輸送至泵房剩余污泥經(jīng)濃縮處理后用泵輸送至處理廠南面的苗圃作肥料之用污泥提升泵泥量Q=m3/d=m揚程H=2.3-(-1.5)+4+1=選用1PN污泥泵兩臺,一用一備,單臺流量Q~16m3/h,揚程H14~12mH2泵房平面尺寸L×B=4m×3m污水廠設計計算書第一章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計算一、泵前中格柵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104柵前流速v1=/s,過柵流速v2=/s柵條寬度s=,格柵間隙e=20mm柵前部分長度,格柵傾角α=60°單位柵渣量ω1=3柵渣/1032.設計計算(1)確定格柵前水深,本社既考慮流量較大,故設計兩套格柵。令。根據(jù)最優(yōu)水力斷面公式計算得:柵前槽寬,則柵前水深(2)柵條間隙數(shù)(取n=40)(3)柵槽有效寬度B=s(n-1)+en=0.01(40×40=m選型:GH—1500,實際B=——1.5kw.(4)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其中α1為進水渠展開角)(5)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6)過柵水頭損失(h1)因柵條邊為矩形截面,取k=3,則其中ε=β(s/e)4/3h0:計算水頭損失k: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后,水頭損失增加倍數(shù),取k=3ε: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β(7)柵后槽總高度(H)取柵前渠道超高h2=,則柵前槽總高度H1=h+h2=0.47+0.3=柵后槽總高度H=h+h1+h2(8)格柵總長度L=L1+L2α°=9m(9)每日柵渣量>3/d所以宜采用機械格柵清渣(10)計算草圖如下:二、污水提升泵房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694L/s2.泵房設計計算采用氧化溝工藝方案,污水處理系統(tǒng)簡單,對于新建污水處理廠,工藝管線可以充分優(yōu)化,故污水只考慮一次提升。污水經(jīng)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過厭氧池、氧化溝、二沉池及接觸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神仙溝。各構筑物的水面標高和池底埋深見第三章的高程計算。污水提升前水位m(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即細格柵前水面標高)。所以,提升凈揚程Z=3.65-()=m水泵水頭損失取2m從而需水泵揚程H=Z+h=m再根據(jù)設計流量694L/s=2498m3/h,采用QW系列污水泵(250QW700—)6臺,四用二備。該泵提升流量700m3/h,揚程11占地面積為π52=225m2,即為圓形泵房D=15m,高計算草圖如下:三、泵后細格柵1.設計參數(shù):×104m3柵前流速v1=m/s,過柵流速v2=/s柵條寬度s=,格柵間隙e=10mm柵前部分長度,格柵傾角α=60°單位柵渣量ω1=3柵渣/1032.設計計算(1)確定格柵前水深,根據(jù)最優(yōu)水力斷面公式計算得柵前槽寬,則柵前水深(2)柵條間隙數(shù)(取n=78)設計兩組格柵,每組格柵間隙數(shù)n=39條(3)柵槽有效寬度B2=s(n-1)+en=0.01(39×39=0.所以總槽寬為×2+0.2=(考慮中間隔墻厚)選型:根據(jù)e=10mm,選XWB—Ⅲ系列背耙式格柵除污機,規(guī)格和性能XWB—Ⅲ-0.8-2,實際B=800mm×2+0.2=(4)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其中α1為進水渠展開角)(5)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分長度(6)過柵水頭損失(h1)因柵條邊為矩形截面,取k=3,則其中ε=β(s/e)4/3h0:計算水頭損失k:系數(shù),格柵受污物堵塞后,水頭損失增加倍數(shù),取k=3ε:阻力系數(shù),與柵條斷面形狀有關,當為矩形斷面時β(7)柵后槽總高度(H)取柵前渠道超高h2=,則柵前槽總高度H1=h+h2=0.47+0.3=柵后槽總高度H=h+h1+h2(8)格柵總長度L=L1+L2α°=m(9)每日柵渣量>3/d所以宜采用機械格柵清渣(10)計算草圖如下:四、沉砂池采用平流式沉砂池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694L/s(按2010年算,設計2組,每組設計流速:v=/s5~0.3m/s)水力停留時間:t=30s(不小于30s)設計計算(1)沉砂池長度:×30=(2)水流斷面積:m(3)池總寬度:設計n=2格,每格寬取b=>,池總寬B=2b=(4)有效水深:h2m~1m之間)(5)貯泥區(qū)所需容積:設計T=2d,即考慮排泥間隔天數(shù)為2天,則每個沉砂斗容積(每格沉砂池設兩個沉砂斗,兩格共有四個沉砂斗)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3m3/105m3,(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積:設計斗底寬a1=,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為60°,斗高hd=m,則沉砂斗上口寬:沉砂斗容積:(大于V1=m3,符合要求)(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設計池底坡度為0.06,坡向沉砂斗長度為則沉泥區(qū)高度為h3=hd+2×=m池總高度H:設超高h1=,H=h1+h2+h38+1.13=m(8)進水漸寬部分長度:(9)出水漸窄部分長度:L3=L1=(10)校核最小流量時的流速: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平均日=Q/K=347/1.5=L/s則vmin=Q平均日892/1.388=0.21>/s,符合要求(11)計算草圖如下:五、厭氧池設計流量:2010年最大日平均時流量為Q′=Q/Kh=694L/s,每座設計流量為Q1′=347L水力停留時間:T=2.0h污泥濃度:X=3000mg/L(2000mg/L~5000mg/L)污泥回流液濃度:Xr=10000mg/L考慮到厭氧池與氧化溝為一個處理單元,總的水力停留時間超過15h,所以設計水量按最大日平均時考慮。(1)厭氧池容積:V=Q1′T=347×10-3×2.0×3600=2498(2)厭氧池尺寸:水深取為h=8.0m則厭氧池面積:A=V/h=2498/8=312厭氧池直徑:m(取D=20m)考慮的超高,故池總高為H=h+0.3=8+0.3=8.3m。(3)污泥回流量計算:1)回流比計算R=X/(Xr2)污泥回流量QR=RQ1′×347=L/s=12892m六、氧化溝1.設計參數(shù)擬用卡羅塞(Carrousel)氧化溝,去除BOD5與COD之外,還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除磷作用,使出水NH3-N低于排放標準。氧化溝按2010年設計分2座,按最大日平均時流量設計,每座氧化溝設計流量為總污泥齡:25d(溫帶20~30d)MLSS=4000mg/L,MLVSS/MLSS=0.75則MLSS=3000mg/L曝氣池:DO=2mg/L2/mgNH32/NO3—N還原αβ其他參數(shù):VSS/kgBOD5-1脫氮速率:qdn3-N/kgMLVSS·dK1d-1Ko2剩余堿度100mg/L(保持PH≥7.2):33-N還原硝化(1)堿度平衡計算:1)污泥齡則日產(chǎn)泥量為:kg/d設其中有12.4%為氮,近似等于TKN中用于合成部分為:=kg/d即:TKN中有mg/L用于合成。需用于氧化的NH3-N=40-6.36-2=mg/L需用于還原的NO3-N=-20=mg/L2)堿度平衡計算/除去1mgBOD5,且設進水中堿度為300mg/L,剩余堿度=300×××(210-)=mg/L計算所得剩余堿度以CaCO3計,此值可使PH≥7.2mg/L(2)硝化區(qū)容積計算:硝化容積:水力停留時間:h(3)反硝化區(qū)容積:12℃kgNO3-N/kgMLVSS.d還原NO3-N的總量=kg/d脫氮所需MLVSS=kg脫氮所需池容:m3水力停留時間:h(4)總水力停留時間:h總容積:m3(5)氧化溝的尺寸:氧化溝采用4廊道式卡魯塞爾氧化溝,取池深m,取單池寬度10m,則氧化溝總長:。其中好氧段長度為,缺氧段長度為。彎道處長度:則單個直道長:(取110m)故氧化溝總池長=110+10+20=140m,總池寬=104=40m校核實際污泥負荷4之間)(6)需氧量計算:采用如下經(jīng)驗公式計算:其中:第一項為合成污泥需氧量,第二項為活性污泥內(nèi)源呼吸需氧量,第三項為硝化污泥需氧量,第四項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需要硝化的氧量:Nr=3000010-3=kg/d30000(0.211714714=1kg/d=kg/h取T=30℃,查表得α=0.8,β=0.9,氧的飽和度=7.63mg/L,=9.17mg/L采用表面機械曝氣時,20℃查手冊,選用DY325型倒傘型葉輪表面曝氣機,直徑Ф=,電機功率N=55kW,單臺每小時最大充氧能力為125kgO2/h,每座氧化溝所需數(shù)量為n,則取n=8臺(7)回流污泥量:可由公式求得。式中:X=MLSS=g/L,回流污泥濃度取10g/L。則:(50%~100%,實際取70%)考慮到回流至厭氧池的污泥為11%,則回流到氧化溝的污泥總量為59%Q。(8)剩余污泥量:如由池底排除,二沉池排泥濃度為10g/L,則每個氧化溝產(chǎn)泥量為:(9)氧化溝計算草草圖如下:七、二沉池該沉淀池采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刮泥機。1.設計參數(shù)設計進水量:Q=30000m表面負荷:qb—1.5m3/m2.h,取q=1.0m3/m固體負荷:qs=140kg/m2.d水力停留時間(沉淀時間):T=2.5h—/s.m,取2.0L/(s.m)2.設計計算(1)沉淀池面積:按表面負荷算:m2(2)沉淀池直徑:,取35m(D>20,采用周邊傳動的刮泥機)有效水深為h=qbT=1.52.5=m<4m(介于6~12)(3)貯泥斗容積:為了防止磷在池中發(fā)生厭氧釋放,故貯泥時間采用Tw=2h,二沉池污泥區(qū)所需存泥容積:則污泥區(qū)高度為(4)二沉池總高度:取二沉池緩沖層高度h3=,超高為h4=則池邊總高度為h=h1+h2+h3+h4=++0.4+0.3=m,d=,則池底坡度降為則池中心總深度為H=h+h5=+0.78=3m(5)校核堰負荷:徑深比堰負荷以上各項均符合要求(6)輻流式二沉池計算草圖如下:八、接觸消毒池與加氯間采用隔板式接觸反應池1.設計參數(shù)設計流量:Q′=60000m3/d=694L/水力停留時間:T=0.5h=30min設計投氯量為:ρ平均水深:h=隔板間隔:b=2.設計計算(1)接觸池容積:V=Q′T=69410-33060=1250m3表面積m2隔板數(shù)采用6個,則廊道總寬為B=(6+1)3.5=24.5m取25接觸池長度L=取25m長寬比實際消毒池容積為V′=BLh=25252=1250m3池深取2+0.3=(為超高)經(jīng)校核均滿足有效停留時間的要求(2)加氯量計算:設計最大加氯量為ρmax=4.0mg/L,每日投氯量為ω=ρmaxQ=46000010-3=240kg/d=kg/h選用貯氯量為120kg的液氯鋼瓶,每日加氯量為2瓶,共貯用24瓶,每日加氯機兩臺,單臺投氯量為4.5~kg/h。配置注水泵兩臺,一用一備,要求注水量Q=1—3m3/h,揚程不小于10mH2(3)混合裝置:在接觸消毒池第一格和第二格起端設置混合攪拌機2臺(立式),混合攪拌機功率N0實際選用JWH—310—1機械混合攪拌機,漿板深度為,漿葉直徑為,漿葉寬度Kw解除消毒池設計為縱向板流反應池。在第一格每隔設縱向垂直折流板,在第二格每隔設垂直折流板,第三格不設(4)接觸消毒池計算草圖如下:第二章污泥處理構筑物設計計算一、回流污泥泵房1.設計說明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閥井中,然后由管道輸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設計回流污泥量為QR=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慮,即QR=100%Q=694.4.5L/s=62.回流污泥泵設計選型(1)揚程:二沉池水面相對地面標高為,套筒閥井泥面相對標高為,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對標高為-0.2-0.2=,氧化溝水面相對標高為,則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為:1.5-(-0.4)=(2)流量:兩座氧化溝設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為60000m3/d=(3)選泵:選用LXB-900螺旋泵8臺(6用2備),單臺提升能力為480m3/h,提升高度為-,電動機轉(zhuǎn)速n=48r/min,功率N=55kW(4)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積為m×11二、剩余污泥泵房1.設計說明二沉池產(chǎn)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處理構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將其提升至污泥濃縮池中。處理廠設一座剩余污泥泵房(兩座二沉池共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每日排出污泥干重為2×3850.1kg/d,即為按含水率為99%計的污泥流量2Qw=2×m3/d=2.設計選型(1)污泥泵揚程:輻流式濃縮池最高泥位(相對地面為),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為-(5.34-0.3-0.6),則污泥泵靜揚程為H0=4.53-0.4=,污泥輸送管道壓力損失為,自由水頭為,則污泥泵所需揚程為H=H0+4+1=。(2)污泥泵選型:選兩臺,2用1備,單泵流量Q>2Qw/2=m3/h。選用1PN污泥泵Q7.2-16m3/h,H14-12m,(3)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積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積三、污泥濃縮池采用兩座幅流式圓形重力連續(xù)式污泥濃縮池,用帶柵條的刮泥機刮泥,采用靜壓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將污泥送至濃縮池。進泥濃度:10g/L污泥含水率P1=99.0%,每座污泥總流量:Qω=kg/d=m3/d=m設計濃縮后含水率P2=96.0%污泥固體負荷:qs=45kgSS/(m2.d)污泥濃縮時間:T=13h貯泥時間:t=4h(1)濃縮池池體計算:每座濃縮池所需表面積m2濃縮池直徑取D=m水力負荷有效水深h1513=取h1=濃縮池有效容積V1=Ah1=2.4=m3(2)排泥量與存泥容積:濃縮后排出含水率P2=96.0%的污泥,則Qw′=按4h貯泥時間計泥量,則貯泥區(qū)所需容積V2=4Qw′=4=m3泥斗容積=m3式中:h4——泥斗的垂直高度,取r1——泥斗的上口半徑,取r2——泥斗的下口半徑,取設池底坡度為0.08,池底坡降為:h5=故池底可貯泥容積:=因此,總貯泥容積為(滿足要求)(3)濃縮池總高度:濃縮池的超高h2取,緩沖層高度h3取,則濃縮池的總高度H為=2.4+0.30+0.30+1.2+0.29=4.(4)濃縮池排水量:Q=Qw-Qw′=-=m3(5)濃縮池計算草圖:四、貯泥池及污泥泵1.設計參數(shù)進泥量:經(jīng)濃縮排出含水率P2=96%的污泥2Qw′=2=m3/d,設貯泥池1座,貯泥時間T=0.5d=12h2.設計計算池容為V=2Q′wT=0.5=m3貯泥池尺寸(將貯泥池設計為正方形)LBH=m有效容積V=m3濃縮污泥輸送至泵房剩余污泥經(jīng)濃縮處理后用泵輸送至處理廠南面的苗圃作肥料之用污泥提升泵泥量Q=m3/d=m揚程H=2.3-(-1.5)+4+1=~16m3/h,揚程H14~12mH2泵房平面尺寸L×B=4m×3m第二章污泥處理構筑物設計計算一、回流污泥泵房1.設計說明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閥井中,然后由管道輸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設計回流污泥量為QR=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慮,即QR=100%Q=694.4.5L/s=62.回流污泥泵設計選型(1)揚程:二沉池水面相對地面標高為,套筒閥井泥面相對標高為,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對標高為-0.2-0.2=,氧化溝水面相對標高為,則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為:1.5-(-0.4)=(2)流量:兩座氧化溝設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為60000m3/d=(3)選泵:選用LXB-900螺旋泵8臺(6用2備),單臺提升能力為480m3/h,提升高度為-,電動機轉(zhuǎn)速n=48r/min,功率N=55kW(4)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積為m×11二、剩余污泥泵房1.設計說明二沉池產(chǎn)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處理構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將其提升至污泥濃縮池中。處理廠設一座剩余污泥泵房(兩座二沉池共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每日排出污泥干重為2×3850.1kg/d,即為按含水率為99%計的污泥流量2Qw=2×m3/d=2.設計選型(1)污泥泵揚程:輻流式濃縮池最高泥位(相對地面為),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為-(5.34-0.3-0.6),則污泥泵靜揚程為H0=4.53-0.4=,污泥輸送管道壓力損失為,自由水頭為,則污泥泵所需揚程為H=H0+4+1=。(2)污泥泵選型:選兩臺,2用1備,單泵流量Q>2Qw/2=m3/h。選用1PN污泥泵Q7.2-16m3/h,H14-12m,(3)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積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積三、污泥濃縮池采用兩座幅流式圓形重力連續(xù)式污泥濃縮池,用帶柵條的刮泥機刮泥,采用靜壓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將污泥送至濃縮池。進泥濃度:10g/L污泥含水率P1=99.0%,每座污泥總流量:Qω=kg/d=m3/d=m設計濃縮后含水率P2=96.0%污泥固體負荷:qs=45kgSS/(m2.d)污泥濃縮時間:T=13h貯泥時間:t=4h(1)濃縮池池體計算:每座濃縮池所需表面積m2濃縮池直徑取D=m水力負荷有效水深h1513=取h1=濃縮池有效容積V1=Ah1=2.4=m3(2)排泥量與存泥容積:濃縮后排出含水率P2=96.0%的污泥,則Qw′=按4h貯泥時間計泥量,則貯泥區(qū)所需容積V2=4Qw′=4=m3泥斗容積=m3式中:h4——泥斗的垂直高度,取r1——泥斗的上口半徑,取r2——泥斗的下口半徑,取設池底坡度為0.08,池底坡降為:h5=故池底可貯泥容積:=因此,總貯泥容積為(滿足要求)(3)濃縮池總高度:濃縮池的超高h2取,緩沖層高度h3取,則濃縮池的總高度H為=2.4+0.30+0.30+1.2+0.29=4.(4)濃縮池排水量:Q=Qw-Qw′=-=m3(5)濃縮池計算草圖:四、貯泥池及污泥泵1.設計參數(shù)進泥量:經(jīng)濃縮排出含水率P2=96%的污泥2Qw′=2=m3/d,設貯泥池1座,貯泥時間T=0.5d=12h2.設計計算池容為V=2Q′wT=0.5=m3貯泥池尺寸(將貯泥池設計為正方形)LBH=m有效容積V=m3濃縮污泥輸送至泵房剩余污泥經(jīng)濃縮處理后用泵輸送至處理廠南面的苗圃作肥料之用污泥提升泵泥量Q=m3/d=m揚程H=2.3-(-1.5)+4+1=~16m3/h,揚程H14~12mH2泵房平面尺寸L×B=4m×3m設計主要參考資料氧化溝工藝5/(kgMLSS·d)],實質(zhì)上相當于延時曝氣活性污泥系統(tǒng)。氧化溝的出水質(zhì)好,一般情況下,BOD5去除率可達到95%~99%,脫氮率可達到90%,除磷效率在50%左右,如在處理過程中,適量的投加鐵鹽,則除磷效率可達到95%。目前常用于生物脫氮的氧化溝工藝主要有卡魯塞爾式和三溝交替工作式。這里主要介紹三溝式,三溝交替工作式氧化溝,又稱T型氧化溝,是丹麥Kruger公司開發(fā)的生物脫氮新工藝。該系統(tǒng)由三個相同的氧化溝組建在一起作為一個單元運行,三個氧化溝之間相互連通,兩側的Ⅰ,Ⅲ兩池交替做曝氣池和沉淀池,中間的Ⅱ池始終進行曝氣,進水交替進入Ⅰ池和Ⅲ池,出水相應從Ⅲ池和Ⅰ池引出。這樣交替的運行特點提高的曝氣池轉(zhuǎn)刷利用率,有利于生物脫氮。三溝交替工作式氧化溝生物脫氮的運行過程可分為6個階段。階段A污水通過分配井流入Ⅰ池,出水自Ⅲ池引出,三池的工作狀態(tài)為:Ⅰ池轉(zhuǎn)刷低速旋轉(zhuǎn),維持缺氧狀態(tài),進行反硝化和有機物的部分分解;Ⅱ池轉(zhuǎn)刷高速轉(zhuǎn)動,進行有機物進一步降解及NH4+-N的硝化;Ⅲ池轉(zhuǎn)刷停止轉(zhuǎn)動,作為沉淀池。階段B進水引入Ⅱ池,出水自Ⅲ池引出,Ⅰ池和Ⅱ池維持好氧狀態(tài),Ⅲ池保留為沉淀池。階段C進水仍引入Ⅱ池,出水自Ⅲ池引出,Ⅰ池轉(zhuǎn)為沉淀池,完成泥水分離;Ⅱ池轉(zhuǎn)刷低速轉(zhuǎn)動,維持缺氧狀態(tài)。對階段B中積累的硝酸鹽進行反硝化,Ⅲ池仍為沉淀池。階段D進水引入Ⅲ池,出水自Ⅰ池引出。Ⅰ池與Ⅲ池的工作狀態(tài)正好與階段A相反,Ⅱ池則與階段A相同。階段EⅡ池工作狀態(tài)與階段B相同,Ⅰ池與Ⅲ池的工作狀態(tài)與階段B相反。階段FⅡ池工作狀態(tài)與階段C相同,Ⅰ池與Ⅲ池的工作狀態(tài)與階段C相反。從上述運行個過程可以看出,三溝交替工作式氧化溝是一個A/O生物脫氮或行污泥系統(tǒng),可以完成有機物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的過程,取得良好的BOD5去除效果。依靠三池工作狀態(tài)的轉(zhuǎn)換,聲去了活性污泥回流和混合液回流,從爾節(jié)省了點耗和基建費用。三溝交替工作的氧化溝系統(tǒng)個階段運行時間可根據(jù)水質(zhì)情況進行調(diào)整。整個運行過程中。溢流堰高度的調(diào)節(jié),進出水的切換幾轉(zhuǎn)刷的開啟,停止,轉(zhuǎn)刷的調(diào)整均由自控裝置進行控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陜西理工大學《證券與投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海洋大學《工程材料科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運城學院《現(xiàn)代地貌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師范大學《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綿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天線技術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資產(chǎn)評估服務委托合同范本
- 撬裝加油站安全協(xié)議書范本
- 石家莊經(jīng)濟職業(yè)學院《美國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yè)技術學院《無機化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波財經(jīng)學院《項目融資與投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體育與健康(水平二)《花樣跳繩一級動作(18課時)》大單元教學計劃
- 改革開放前后家鄉(xiāng)的變化教學課件
- 一年級的成長歷程
-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模擬物理(二)含解析
- 2024年濟南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癔癥護理查房
- 駱駝祥子祥子成長經(jīng)歷
- 團隊協(xié)作和領導力
- 奮力前行迎接挑戰(zhàn)主題班會課件
- 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解析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