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啤吨袊膶W(xué)通論》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_第1頁
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專科《中國文學(xué)通論》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_第2頁
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啤吨袊膶W(xué)通論》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_第3頁
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啤吨袊膶W(xué)通論》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_第4頁
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專科《中國文學(xué)通論》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經(jīng)典word整理文檔,僅參考,雙擊此處可刪除頁眉頁腳。本資料屬于網(wǎng)絡(luò)整理,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最新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啤吨袊膶W(xué)通論(1)》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211)最新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啤吨袊膶W(xué)通論(1)》期末試題標準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211)盜傳必究一、填空題經(jīng)》原名只叫《詩》,因為它收錄了305首詩,又叫它《詩三百》2.《左傳》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3.《馮諼客盂嘗君》選自《戰(zhàn)國策》。4.《陌上桑》是漢樂府(答漢代民歌亦可)一民歌。5.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是曹丕的《燕歌行》。6.漢代的文人五言詩,最著名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7.盛唐山水田園詩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維和孟浩然8.《登高》是杜甫的作品。9.《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作品,其中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流傳千古。10.《竇娥冤》是關(guān)漢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11.被嚴羽稱為“唐人七言律第一”的是崔顥的《黃鶴樓》。第1頁共23頁12.被稱為“秋思之祖”的元人散曲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13.《詩經(jīng)》分風(fēng)、雅、頌三類編排。14.《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15.《馮諼客盂嘗君》選自《戰(zhàn)國策》。16.《西廂記》是王實甫的作品,其全名是《崔鶯鶯待月西廂記》。17.“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李煜的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名句。18.李白,字太白。19.《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的作品,其中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氣概不凡。20.漢代的文人五言詩,最著名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21.《邵公諫弭謗》選自國別體史書《國語》。22.《病梅館記》是龔自珍的作品。23.《竇娥冤》是關(guān)漢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24.《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作品,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傳誦千古。25.《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李商隱的作品。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于”傳誦千古。第2頁共23頁26.《詩經(jīng)》收錄詩歌的時間跨度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27.《左傳》與《谷梁傳》、《公羊傳》合稱“春秋三傳”28.莊子,名周。29.《史記》有五十二萬六千多字。30.《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31.李白,字太白。32.《山居秋暝》是王維的作品。33.《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描寫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34.《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作品。35.陸游,號放翁。36.《西廂記》是王實甫的作品,其全名是《崔鶯鶯待月西廂記》。37.《齊桓晉方之事章》選自《孟子》。主要記錄了孟子和齊宣王--次對話。38.韓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39.《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李商隱的作品。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傳誦千古。40.孟子,名軻。41.《詩經(jīng)》收錄詩歌的時間跨度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第3頁共23頁42.《左傳》與《谷梁傳》、<l公羊傳》合稱“春秋三傳”。43.屈原,名平。44.《陌上?!肥菨h樂府(答漢代民歌亦可)民歌。45.“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是《迢迢牽牛星》中的一句。46.漢代的文人五言詩,最著名的是無名氏的《占詩十九首》。47.《西廂記》是王實甫的作品,其全名是《崔鶯鶯待月西廂記》。48.盛唐山水田園詩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維和孟浩然,二者并稱“王盂”。49.《竇娥冤》是關(guān)漢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50.《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晏殊的作品。其中的名句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51.被稱為“秋思之祖”的元人散曲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52.《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作品,其中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流傳千古。53.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采集和編纂成書,有采詩說、獻詩說、和刪詩說。第4頁共23頁54.“春秋三傳”是指_《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55.《戰(zhàn)國策》是漢代學(xué)者劉向最后整理定名的。56.《史記》分為五種體例,分別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57.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是曹丕的《燕歌行》。58.盛唐山水田園詩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維和盂浩然,二者并稱“王孟“。59.《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的作品,其中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感慨深廣。60.孟子,名軻。61.漢代傳習(xí)《詩經(jīng)》的有齊、魯、韓、毛四家。其中三家先后失傳,保存至今的為毛詩。62.《左傳》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63.《戰(zhàn)國策》是漢代學(xué)者劉向最后整理定名的。64.《陌上?!肥菨h樂府(答漢代民歌亦可)民歌。65.《燕歌行》(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是曹丕的作品,是中國詩歌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詩。66.漢代的文人五言詩,最著名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67.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第5頁共23頁68.《登高》是杜甫的作品。69.《醉翁亭記》的是歐陽修。70.《竇娥冤》是關(guān)漢卿的作品,其全名是《感天動地竇娥冤》。71.《邵公諫弭謗》選自國別體史書《國語》。72.被稱為“愁思之祖”的元人散曲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73.《離騷》是屈原的作品。74.《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作品,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傳誦千古。75.《水滸傳》的是施耐庵。76.《馮諼客孟嘗君》選自《戰(zhàn)國策》。二、連線題2.陶淵明c.《前出師表》e.《飲酒》b.《燭之武退秦師》a.《氓》6.江淹酒》5.《詩經(jīng)》D.《將進A.《采薇》B.《馮諼客盂嘗君》10.王安石E.《答司馬諫議書》11.江淹c.《別賦》12.李白d.《將進酒》13.《詩經(jīng)》14.《戰(zhàn)國策》b.《馮諼客孟嘗君》15.王安石e.《答司馬諫議書》16.諸葛亮c.《前出師表》17.陶淵明e.《飲酒》第6頁共23頁18.《左傳》d.《書憤》20.《詩經(jīng)》列作家中,屬于“初唐四杰”的是(A.陳子昂B.盧照鄰C王之渙作品中,屬于英雄傳奇小說的是(b.《燭之武退秦師》19.陸游a.《氓》三、選擇題2.下列A.《西游記》<金瓶梅》B.《三國演義》C.D.《水滸傳》3.下列詞作家中,屬豪放派的是(A.晏殊B.蘇軾C.柳永D.李清照4.以下元雜劇作家中,雜劇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的是(A.白樸B.馬致遠()的作品全是樂府詩。A.李白B.白居易中,屬于英雄傳奇小說的是(A.《西游記》B.《三國演義》傳》7.“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給自己定下的寫作要求。A.孔子劇作家中,雜劇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的是(A.白樸B.馬致遠B.莊子8.以下元雜D.湯顯祖作家中,屬于“初唐四杰”的是(第7頁共23頁A.陳子昂10.南宋最偉大的詩人應(yīng)該是(A.范成大B.楊萬里B.盧照鄰11.“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定下的寫作要求?A.孔子固12.杜麗娘是()中的人物形象。A.《拜月亭》B.《救風(fēng)塵》C.《牡丹亭》D.《南柯記》13.下列歷史著作中,屬于國別體的是()。A.《左傳》B.《國語》C.《史記》秋》14.下列作品中,屬于英雄傳奇小說的是()A.《西游記》15.下列作家中,屬邊塞詩派的作家是()A.孟浩然B.王維C.高適形象。D.李商隱16.杜麗娘是(A.《拜月亭》D.《南柯記》17.下列先秦諸子中,屬于道家的是(A.莊子B.孟子18.下列作家中,()的作品全是樂府詩。A.李白B.白居易C曹操19.下列作家中,屬邊塞詩派的作家是(A.盂浩然B.王維C高適20.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詩是(第8頁共23頁A.鮑照的《擬行路難》B.曹丕的《燕歌行》C.崔顥的<黃鶴樓》D.<木蘭詩》21.下列歷史著作中,屬于國別體的是(A.《左傳》B.《國語》22.劉蘭芝是(A.《陌上?!稡.《木蘭詩》C.《長恨歌》南飛》23.“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是(自己定下的寫作要求?D.班固24.下列作家中,屬邊塞詩派的是(A.王維B.岑參四、名詞解釋1.賦比興:《詩經(jīng)》中的主要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1分)“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2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2分)“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2分)2.田園詩:以描繪田園風(fēng)興與田園生活為主的詩作。(3分)由陶淵明獨自創(chuàng)立。(2分)詩具有平淡、自然、樸素而寓于韻味之風(fēng)格。(2分)3.楚辭:戰(zhàn)國時期,(1分)由楚國詩人屈原等人(2分)在吸收楚國民歌滋養(yǎng)的基礎(chǔ)上(2分),創(chuàng)造的帶有楚國地方色彩的新體詩。第9頁共23頁(2分)4.賦比興《詩經(jīng)》中的主要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1分)“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2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2分)“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2分)(可用自己的語言作答)指唐代詩人高適和岑參。(2分)兩人均以反映邊塞生活見長,(2分)同是“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2分),詩風(fēng)亦有某些相似之處,故并稱之。(1分)6.四大奇書指明代四部長篇小說。(3分)《西游記》、(1分)<金瓶梅》、(1分)《三國演義》、(1分)《水滸傳》(1分)7.建安風(fēng)骨建安文學(xué)尤其是建安詩歌,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3分)表現(xiàn)了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2分)悲涼慷慨,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后人稱之為“建安風(fēng)骨”。(2分)8.四大奇書指明代四部長篇小說。(3分)<西游記》、(1分)《金瓶梅》、(1分)《三國演義》、(1分)《水滸傳》。(1分)9.“臨川四夢”湯顯祖晚年歸隱于臨川玉茗堂。(2分)先后創(chuàng)作了《牡丹亭》、(1分)<南柯記》、(1分)《邯鄲記》(1分)和《紫釵記》、合稱為“臨川四夢”。(2分)10.建安風(fēng)骨建安文學(xué)尤其是建安詩歌,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3)表現(xiàn)了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和壯第10頁共23頁志,(2)悲涼慷慨,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后人稱之為“建安風(fēng)骨”。(2)作為獨立的詩歌流派和完整的藝術(shù)形式,產(chǎn)生在南朝劉宋時期。(1)-些文人隱遁泉林,寄情山水,以山水景物為吟詠主題的山水詩便大量產(chǎn)生。(2)謝靈運完成了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zhuǎn)變。(2)山水詩的主要藝術(shù)風(fēng)格為清新自然。(2)12.“臨川四夢”湯顯祖晚年歸隱于臨川玉茗堂。(2)先后創(chuàng)作了《牡丹亭》、(1)《南柯記>、(1)《邯鄲記>(1)和《紫釵記》,合稱為“臨川四夢”(2)。13.建安風(fēng)骨建安文學(xué)尤其是建安詩歌,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3分)表現(xiàn)了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2分)悲涼慷慨,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后人稱之為“建安風(fēng)骨”。(2分)14.王孟指唐代詩人王維和孟浩然。(2分)兩人都以描繪山水田園風(fēng)光見長,同是“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詩人,(3分)風(fēng)格亦有近似之處,放并稱之。(2分)15.三蘇是北宋文學(xué)家蘇詢與子蘇軾、蘇轍的合稱。(3分)三人中,以蘇軾的成就最高,創(chuàng)宋詞豪放一派。(2分)三人也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員。(2分)16.賦比興《詩經(jīng)》中的主要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1分)“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2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2分)“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第11頁共23頁(2分)(可用自己的語言作答)17.山水詩作為獨立的詩歌流派和完整的藝術(shù)形式,產(chǎn)生在南朝劉宋時期。(1分)一些文人隱遁泉林,寄情山水,以山水景物為吟詠主題的山水詩便大量產(chǎn)生。(2分)謝靈運完成了從玄言詩到山水詩的轉(zhuǎn)變。(2分)山水詩的主要藝術(shù)風(fēng)格為清新自然。(2分)18.邊塞詩派盛唐時期出現(xiàn)的詩歌流派。(2分)以表現(xiàn)邊塞風(fēng)光和軍旅生活為題材。(2分)風(fēng)格豪邁粗獷,悲壯慷慨。(2分)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和岑參。(1分)五、簡答題1.簡述《詩經(jīng)·氓》中的比興的手法。答:比興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是此詩的一大特色。(2分)特別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兩處,(2分)分別比喻女子年輕貌美與年老色衰時不同的遭遇,十分貼切傳神。(4分)這兩處比興對揭示悲劇根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2分)2.簡述《三國演義》中的“三絕”。答:指《三國演義》塑造的三個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鮮明的特色與突出的特征而被稱為“絕”。(2分)諸葛亮是“智絕”。(2分)關(guān)羽被塑造為“義絕”,當作義氣所化身。第12頁共23頁(2分)曹操則是被當作一個反面人物、一個暴君來塑造的,是“奸絕”。(2分)3.簡述《詩經(jīng)·氓》中的比興的手法。答:比興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是此詩的一大特色。(2分)特別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兩處,(2分)分別比喻女子年輕貌美與年老色衰時不同的遭遇,十分貼切傳神。(4分)這兩處比興對提示悲劇根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2分)4.簡述《三國演義》中的“三絕”。答:指《三國演義》塑造的三個重要人物。(2分)因其有鮮明的特色與突出的特征而被稱為“絕”。(2分)諸葛亮是“智絕”。(2分)關(guān)羽被塑造為“義絕”,當作義氣的化身。(2分)曹操則是被當作一個反而人物、一個暴君來塑造的,是“奸絕”。(2分)5.《木蘭詩》中,木蘭的形象與其他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答:木蘭的形象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學(xué)題材中都是與愛情、婚姻有關(guān)的,(3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動者,是受損害的形象。(2分)而木蘭的形象則與一般愛情婚姻題材無關(guān),(2分)且她已是一個主動者,一個強者的形象。(3分)6.簡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對比手法。第13頁共23頁答:對比在此詞中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1分)a.古今赤壁對比。(1分)顯示出孤單寂寞的心情。(2分)b.身游與神游的對比。(1分)是抒情與寫景的結(jié)合。(2分)c.自己與英雄人物的對比。(1分)與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7.簡述《詩經(jīng)·氓》中的對比手法。答:對比有兩層,(2分)一是女子與男子的對比,(1分)是美與丑、真誠與虛偽的對比;(2分)一是男子自身前后行為不一的對比,(2分)顯示“氓”自私、“二三其德”的性格。(2分)這兩層對比對塑造人物形象起到極大的作用。(1分)8.簡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對比手法。答:對比在此詞中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1分)a.古今赤壁對比。(1分)顯示出孤單寂寞的心情。(2分)b.身游與神游的對比。(1分)是抒情與寫景的結(jié)合。(2分)c.自己與英雄人物的對比。(1分)寫出了自己失意落魄。(2分)9.簡述《詩經(jīng)·氓》中的比興的手法。答:比興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是此詩的一大特色。第14頁共23頁(2分)特別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兩處,(2分)分別比喻女子年輕貌美與年老色衰時不同的遭遇,十分貼切傳神。(4分)這兩處比興對揭示悲劇根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2分)10.簡析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對比手法。答:即桃花源中世界與外面世界的對比。(4分)桃花源是美的,外面的世界是丑的。桃花源是善的,外面的世界是惡的。可惜的是,外面的世界是真的,而桃花源的世界卻是虛構(gòu)的、假的、不可追尋的。(3分)在這種對比中包含著陶淵明對社會的批判、諷刺和否定,也包含著他的悲傷:那個美好的“有父子無君臣”的社會,是僅在虛構(gòu)中的。(3分)11.《木蘭詩》中,木蘭的形象與其他中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答:木蘭的形象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學(xué)題材中都是與愛情、婚姻有關(guān)的,(3)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動者,是受損害的形象。(2)而木蘭的形象則與一般愛情婚姻題材無關(guān),(2)且她已是一個主動者,一個強者的形象。(3)12.簡述張養(yǎng)浩《潼關(guān)懷古》的深刻主題。答:這首短曲雖寥寥數(shù)語,卻高度概括,精警深刻,(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卑呀y(tǒng)治階級的利益與廣大百姓第15頁共23頁的利益擺在尖銳對立的位置,(4)其深刻性,尖銳性,思想性足抵一篇史論。(3)六、作品分析題1.閱讀下列作品,回答問題。燭之武退秦師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日:“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眨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1.燭之武為秦穆公分析了哪兩種關(guān)系?利害如何?(18分)2.燭之武這段說辭的立足點是什么?秦穆公為什么聽從了燭之武第16頁共23頁的勸諫?(13分)答:1.展示了兩種關(guān)系:一是秦鄭關(guān)系:(2分)燭之武假定兩種情況:亡鄭、存鄭。(2分)然后指出,亡鄭,于秦有百害而無一利;(2分)存鄭,于秦有百利而無一害。(2分)從而使秦鄭關(guān)系由敵我關(guān)系變?yōu)楹献骰ダP(guān)系。(2分)二是秦晉關(guān)系。(2分)燭之武從歷史與未來兩點指出秦晉之間的競爭關(guān)系:就歷史看,晉負(對不起)秦;(2分)就未來看,晉闕(損害)秦(2分)。從而使秦晉由合作關(guān)系變成了競爭關(guān)系。(2分)2.燭之武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是因為他抓住了“利害”二字(4分)。這二字是這段說辭的核心與立足點。(5分)泰穆公之所以被燭之武說服,是他在燭之武的分析中,看清了利害。(4分)2.閱讀下列作品,回答問題。杜甫《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1.此詩作于何時?(杜甫的早年、中年、晚年?)此時的杜甫處境如何?(10分)2.“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被稱為“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你能否一一指出來?第17頁共23頁(16分)答:1.寫此詩時是他的晚年(五十六歲)(3分),他漂泊異鄉(xiāng)滯留夔州,(2分)一生的抱負志向都已付之東流。(3分)重九登高,所見所聞與所感融江一篇,遂成此千古絕唱。(2分)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是全詩的重心所在,宋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稱贊此聯(lián)“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萬里,地之遠也,秋,時之慘凄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外也;獨登臺,無親朋也?!保ㄒ揖幘硎澹捎米约旱脑捳f明。每答出一意給2分,共16分)3.閱讀下列作品,回答問題?!短鎏鰻颗P恰诽鎏鰻颗P牵ê訚h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1.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7分)2.這首詩的基本手法是什么?(7分)3.簡述疊字的使用在傳情寫物上的作用。(12分)答:1.借天上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3)寫人2.全詩字字間男女愛情的悲歡離合,是這首詩的主題。(4)句句都在寫天上的織女,(2)卻又字字句句都在抒發(fā)地上思婦的離恨,(2)既有象征的特色,又有浪漫的色彩(3)。第18頁共23頁3.詩中連用六個迭字,(2)不僅增強了節(jié)奏的美感和音韻的協(xié)調(diào),(3)更多的是自然而貼切地表達了物性與情思。(4)象用“纖纖”來寫手,用“盈盈”來寫銀河,貼切而形象,用“脈脈”來寫情,更是含而不露,卻又盡得風(fēng)情。(3)4.閱讀下列作品,回答問題。<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1.這首詩的主題是什么?(9分)2.這首詩的基本手法是什么?(9分)3.簡述疊字的使用在傳情寫物上的作用。(13分)答:1.借天上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4分)寫人間男女愛情的悲歡離合,是這首詩的主題。(5分)2.全詩字字句句都在寫天上的織女,(3分)卻又字字句句都在抒發(fā)地上思婦的離恨,(3分)既有象征的特色,又有浪漫的色彩。(3分)3.詩中連用六組迭字,(3分)不僅增強了節(jié)奏的美感和音韻的協(xié)調(diào),(3分)更多的是自然而貼切地表達了物性與情思。第19頁共23頁(4分)象用“纖纖”來寫手,用“盈盈”來寫銀河,貼切而形象,用“脈脈”來寫情,更是含而不露,卻又盡得風(fēng)情。(3分)5.閱讀下面的作品,回答問題?!赌吧仙!啡粘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I倌暌娏_敷,脫帽著峭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薄皷|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髯髯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詩中如何描寫羅敷的美?(8分)2.羅敷為何要夸夫?(8分)3.綜述羅敷的人物形象。(10分)答:1.寫羅敷的美,沒有直接寫羅敷的容顏,(2分)而是通過對環(huán)境美、器物美、服飾美的描寫來襯托,(3分)同時又寫了觀者的反映,這是通過寫美的效果來寫美麗的方法。第20頁共23頁(3分)2.后面一段羅敷夸夫未必是實情,從詩意來分析,羅敷不會有這樣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