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7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案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7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案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7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案新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7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案新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fā)展和社會變化7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教案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西夏與北宋的并立》◆教材剖析本課介紹了遼、西夏與北宋政權的成立以及它們之間的戰(zhàn)和關系,戰(zhàn)爭是短暫的,和是民族關系的主流。契丹族、黨項族與漢族的親密交往,對確立祖國的遼闊領土,開發(fā)邊疆地區(qū),促使社會的進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華民族擁有極大的凝集力,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建的、各族人民都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做出了踴躍的貢獻。◆教課目的【知識與能力目標】經(jīng)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這一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的基本史實,包含:少量民族政權遼、西夏、金的先后成立;遼宋戰(zhàn)爭和澶淵之盟,宋夏和戰(zhàn)。【過程與方法目標】1、經(jīng)過地圖從空間上加強學生對民族政權統(tǒng)治地區(qū)的掌握;2、經(jīng)過列表概括的方法幫助學生理清各民族政權成立的基本狀況?!靖星閼B(tài)度價值觀目標】1、認識各少量民族的盛行和政權的成立的過程;2、經(jīng)過學習民族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性質形成正確的認識,不可以用外族、侵略的說法,只好從正義和非正義的角度來剖析,建立正確的民族觀,即中國歷史上所出現(xiàn)的任何民族都屬于中華民族的構成部分,進而改正確地對待歷史上的民族關系?!艚陶n重難點◆【教課要點】遼宋西夏政權的并立;宋與遼和西夏的戰(zhàn)爭與和議。【教課難點】正確認識宋遼、宋夏戰(zhàn)爭的性質和講和的踴躍作用。◆課前準備◆1歷史地圖冊、歷史填補圖冊、課件◆教課過程【導入新課】電視劇《楊門猛將》敘述了北宋年間楊家名將保家衛(wèi)國的動人故事。當時,楊家名將可謂一口金刀八桿槍,令遼兵望風而逃,對宋代堪稱居功至偉。怎奈奸臣當?shù)溃巳拭谰藁筘?,楊家名將遇到嚴重傷害。遼國皇帝邀請?zhí)?,赴金沙岸“雙龍會”,隱藏殺機,兵困行宮。聲聲大吼,陣陣擊鳴,戰(zhàn)車交織,刀光劍影。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戰(zhàn)死,七郎被潘仁美萬箭射死。今日一同來認識宋與遼以及西夏的并立。【進入新課】一、鋒芒畢露—遼與西夏的興起1、遼的興起(1)契丹族的發(fā)展隋唐時,游牧的契丹族與漢朝的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親密唐末,北方漢人帶去生產(chǎn)技術和生活方式世紀后期,有農(nóng)耕、冶鐵、紡織等家產(chǎn),開始筑房子、城池(2)遼的成立907年,契丹領袖耶律阿保機一致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機稱帝,成立契丹國,定都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此后,契丹改國號為遼。3)遼的擴充遼太宗時,占據(jù)幽云十六州2、西夏的興起1)黨項族的發(fā)展原屬于“五胡亂華”中羌族的一支,唐代時,與中原文化接觸許多。圖片展現(xiàn),學習漢族先進的文化漢化。2)西夏的成立1038年,黨項領袖元昊在興慶(今日的銀川)登基稱帝,此后夏開始了它快要兩百年的歷史。夏位于宋的西北,歷史上稱為西夏。元昊統(tǒng)治時期,西夏的權力有很大的發(fā)展,其轄境“東據(jù)黃河,西至玉門,南臨蕭關(寧夏齊心縣南),北抵大漠,境土方二萬余里”,包含2今寧夏、甘肅大部和陜西北部、內蒙一部。。北宋、遼和西夏成立政權的基本狀況,學生疏組制表。教師最后出示下表:民族契丹族漢族黨項羌政權遼北宋西夏時間916年960年1038年成立者耶律阿保機趙匡胤元昊國都上京東京興慶再多媒體展現(xiàn)民族政權并立狀況簡圖。二、戰(zhàn)爭與和平1、遼與北宋的和戰(zhàn)(1)澶淵之戰(zhàn)1004年秋,遼軍攻擊北宋,寇準果斷主張抵擋,宋真宗親征,在澶州打退遼軍。過渡:為何北宋大批獲勝還要簽結盟約呢?資料一(宋太宗以為)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可是邊事,皆可預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專心,常需謹此。——[宋]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資料二“北方的勁敵,一時既沒法驅除,而建都開封,尤使宋室處一極不利的局勢下。這一層,宋人何嘗不知。但是客觀的條件,使他們沒法改計。”——錢穆《國史綱領》澶淵之盟是遼與北宋在兩方力量相對平衡的條件下相互妥協(xié)的產(chǎn)物(2)澶淵之盟資料一:宋遼遂為兄弟國,宋歲輸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自是兩國不交戰(zhàn)一百二十年。資料二:澶淵之盟此后,兩方在交界處開設貿易場所,稱為“榷場”。官府和商人用各樣商品在此進行互換,互通有無。資料三:只管澶淵之盟常給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內容仍是同等的,北宋并3沒有丟大太的面子。且和平實現(xiàn)后,北宋還可以送兩方貿易中獲取大批盈利,遼朝亦可借此獲取其必要品,因此對兩方都是劃算的。評論:悲觀—加重北宋人民負擔,開戰(zhàn)爭賠款先河踴躍—保持百余年和平,互市不停交給學生一分為二的評論方式。2、西夏與北宋的關系閱讀課文36頁第一段,思慮并回答以下問題:⑴元昊稱帝此后,西夏與北宋關系如何?----戰(zhàn)爭⑵此后西夏為何與北宋講和?---連年的戰(zhàn)爭使西夏遇到很大損失,人民處于困苦之中⑶訂立宋夏和約內容是什么?----元昊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從頭開放邊疆貿易市場。⑷宋夏和議有什么作用?----宋夏界限貿易興盛思想延長一:遼與北宋,西夏與北宋的關系,有什么共同之處?1.都曾與北宋發(fā)生戰(zhàn)爭,并使兩方損失很大。2.此后都完成和約,北宋給它們歲幣,兩方貿易發(fā)展。3.都向北宋學習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和政治制度。思想延長二:有人說遼、夏對宋的戰(zhàn)爭是侵略戰(zhàn)爭,你贊成這類見解嗎?說出原因。不贊成。遼、西夏的成立者分別是契丹族和黨項族,這兩個民族從居住地區(qū)、歷史傳統(tǒng)、民族文化風俗等方面看,都屬于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所以,遼、西夏對宋的戰(zhàn)爭矛盾,都屬于民族內部問題,不是侵略戰(zhàn)爭??墒?,遼、西夏對宋的戰(zhàn)爭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