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文言文翻譯專練答案_第1頁
04文言文翻譯專練答案_第2頁
04文言文翻譯專練答案_第3頁
04文言文翻譯專練答案_第4頁
04文言文翻譯專練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翻譯專練(四)(十九)答李幾仲書①天難生于才②,而才者須學問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則不得歸怨于天也。

世實須才,而才者未必用,爵未蔽世不用贏學問;其自廢惰歟,則不得歸怨于世也。凡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時聞天下長者之言,足下以為然,當繼此有進于左右。也。凡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時聞天下長者之言,足下以為然,當繼此有進于左右。(選自宋?黃庭堅《山谷全集》)[注釋]①這是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給一位年輕人的信)。②天難生于才:天才是很難出現(xiàn)的。③足下:您,對對方的敬稱。④中朝:朝廷中。[文言知識]說“就"。“就”在文言中多作動詞用。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釋為“成”或“成“就學”、“就業(yè)”、“就職”中[思考與練習].解釋:①長者:年長,有學問有德行的人②然:形容詞,正確.理解:“學問琢磨”是指:成就人才的途徑,意思是仔細思考,潛心鉆研。.理解:“晚成之器”即成語:大器晚成。指能擔當重任的人才要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翻譯:其自廢惰歟:(至于)那些自己荒廢懶惰的人啊.選擇:“當繼此有進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④①當繼續(xù)給你寫信; ②要繼承別人的精神才能前進;③當接到這信后要跟周圍人商量;④要繼續(xù)努力才能超過周圍的人?!緟⒖甲g文】天才不是天生的,但才子是需要仔細思考,潛心鉆研,才能成就擔當重任的人才;那些不能成材的,就不要去怨恨上天?,F(xiàn)實世界需要人才,但是人才未必都被任用,君子從來不會因為不被當世任用就荒廢學問;至于那些自己荒廢懈怠的人,就不能歸咎于現(xiàn)實世界了。凡是被你稱道的,都是在朝廷時候有機會聽到的那些德高望重者的言論,你如果也覺得這些觀點正確,就要繼續(xù)努力才能超過周圍的人。(二0)黃庭堅論書法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攜筆東西家,動輒龍蛇滿壁,草圣之聲欲滿江西③,來求法于老夫④。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無萬緣⑤,如蚊蝸⑥聚散,未嘗一事橫于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目,亦不較工網(wǎng)與人品藻譏彈⑦,譬如木人⑧舞中節(jié)拍,人嘆其工,舞罷則又蕭然矣。幼安然吾言乎?(選自宋?黃庭堅《余家弟幼安作草后》)[注釋]①幼安:北宋著名文人黃庭堅的內(nèi)弟,今江西人。②草:草書。⑨草圣之聲欲滿江西:想讓草圣的名聲滿江西。草圣是古人對草書大家的敬稱。④老夫:作者黃庭堅自稱。⑤無萬緣:意為沒有一定的緣分。⑥蚋I):一種吸血的小蟲。⑦品藻譏彈:評論好壞。⑧木人:木偶人。[文言知識]說“工”。“工”指“工作”“工匠”“工藝”,古今同義。而它在文言中又指“好”“精妙”長”,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上文”亦不較工拙”與“人嘆其工”中兩個“工”,均指“好”“精妙”妙”。成語“同工異曲'異曲同工”,是指曲調(diào)雖不同,但同樣美妙,比喻所做的雖然不同,成績卻一好?!惫惫ぎ嫾瓷瞄L書法及擅長繪畫。[思考與練習].解釋:①:技法,訣竅 ②已:止,停③拙:與“工”相反,差,低劣 ④中:符合,合乎,譯為隨著.翻譯:①未嘗一事橫于胸中翻譯:我從來不讓任何一種紛亂橫亙在我的心中②幼安然吾言乎?翻譯:幼安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理解:“動輒龍蛇滿壁”中的“龍蛇是形容:所寫的字筆畫曲。【參考譯文】我的內(nèi)弟幼安喜歡寫草書,拿著筆到別人家里的墻壁上亂寫亂畫,把人家的墻壁差不多都寫滿了,他〃草圣〃的名聲幾乎傳遍了江西。他來向我請教寫毛筆字的訣竅,但我平常寫字本來是沒有什么訣竅的。然而我看世間的萬事雖然紛繁錯雜,如同蚊子聚集起來又飛散開去,但我從來不讓他們橫亙在我的心中以亂了真氣,所以我寫字是不在乎筆墨的,碰到什么紙都可以寫,把紙寫完盡興才罷手,也不在乎是寫得好還是寫得壞,不在乎別人的品評與譏諷。就如同木偶人隨著節(jié)拍跳舞,人們都驚嘆他的高超的技巧,結(jié)束后表演者和觀眾就又都一切如前。幼安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嗎?(二一)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①同桐廬②,始于釣臺建嚴先生祠堂,自為記③,其歌詞④日:〃云山蒼蒼,江坤則,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奔瘸桑允纠钐┎?。泰伯讀之三,嘆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將名世。某妄意題一字,以成國美?!惫娜虎荩帐症匏闹?。答日:〃云山江水之語,于義甚大,于詞甚溥⑦,而彳德字承之,似局促,擬換作‘風’字如何?"公凝⑧坐匿|,殆欲下拜。(選自宋?洪邁《容齋隨筆》)[注釋]①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謚〃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②桐廬:古地名,今浙江桐廬市。③記:傳記。④歌詞:指記文后的贊詞。⑤瞿然:驚訝的樣子。⑥握手:拱手。⑦溥(p。):大。⑧凝:注意力集中。[文化常識]嚴子陵。上文說的“嚴先生”,即東漢時的嚴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嚴子陵與劉秀早年)劉秀擊敗王莽軍隊稱帝后,邀請他到京城洛陽僧苑議大夫問可去后不久,發(fā)覺朝中多猜忌,于是隱居浙江桐廬附近的富春江邊,常釣魚賞景。今建有嚴子陵釣魚臺,并有嚴子陵傳碑文。[思考與練習].解釋:①守:名詞活用作動詞,任太守②泱泱:水勢浩渺的樣子③已:止,停 ④易:改換⑤盛:大,更加 ⑥扣:問,請教 ⑦頷首:點頭,表示肯定,贊同.翻譯:①既成,以示李泰伯翻譯:寫完之后拿給李泰伯看②必將名世翻譯:(這篇文章)一定在世間聞名。③殆欲下拜翻譯:幾乎要下拜行禮。.上文“秦伯讀之三”中的“三”,是艮多遍,不是確數(shù)?!緟⒖甲g文】范仲淹在桐廬做太守的時候,最早在釣魚臺建了一個嚴先生祠堂,紀念嚴光,親自做了一篇記文。文后贊詞是:〃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寫完之后拿給南豐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回味贊嘆不止,站起來說:”先生的這篇文章發(fā)布出去之后,必將在世上成名。我大膽的想幫你換一字,使它更完美。〃范公很驚訝地握住他的手請教。李泰伯說:"‘云山江水"那一句,意義和文字很大很深,用〃德〃字相接,好象有點局促了,我想把彳德字換‘風’字,你看怎么樣???〃范公恭敬地坐在那里,點頭贊許,幾乎要下拜。(二二)龔遂為渤海太守漢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①不能圖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遂(龔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余,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nèi)輕焉。謂遂日:〃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日:〃海瀕②遐遠,不沾圣化③,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回,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④中耳。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上聞遂對,蜜,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ㄋ熘敛澈=纾ぢ勑绿刂?,發(fā)兵以迎,遂皆剪。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訶,持兵者乃為盜? ?賊?!ㄋ靻诬嚜毿兄粮ぶ恤馊虎?,盜賊亦皆罷。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遂見齊⑦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務(wù)農(nóng)桑。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吏民皆富實,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獄訟止息。(選自《漢書?龔遂傳》)[注釋]①二千石:年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瀕:海邊。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瀕海的渤??ぁ"葶^:鐮刀D然)翕一下子平靜下來。⑦齊:渤海郡古為齊地。[文言知識]“饑,、”勸及其他?!梆嚤局笧?zāi)荒,上文”渤海左右郡歲饑”,“歲饑”即荒年。又,《嗟來之食》:“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大饑”即大規(guī)模災(zāi)來也指“1饑餓”,上文“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其中“即指饑餓與寒冷。再說“勸”。上文“勸務(wù)農(nóng)?!苯獬薄肮膭睢懊銊睢保湟鉃槊悖ò傩諒氖罗r(nóng)業(yè)生產(chǎn)?!皠駥W”即勉人學習。但后代也有將“勸”作為“勸阻”用的。文言中的這種詞義現(xiàn)象要特別注意,一不小心就會搞錯。再如“恨”,它既可指“怨恨”,又可解為《前出師表》:“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睗h桓帝劉漢靈帝是“先備的祖上,縱然他們昏庸,劉備也不可能“怨恨”他們,因此“痛恨”要解釋為“痛心與遺憾”。[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并:一起,一同②禽:通假“擒”,擒拿,制服③舉:舉薦,推舉④副:符合⑤恤:同情、憐憫⑥說:通“悅”,高興⑦遣還:打發(fā)回去⑧罷:止、平息⑨躬:親自⑩犢:牛犢,小牛(ID得:應(yīng)該?課:檢查督促.翻譯:①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翻譯:你打算用什么辦法平息盜賊,來讓我滿意?②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翻譯:您是打算讓我戰(zhàn)勝他們呢,還是讓我安撫他們呢?③移書敕屬縣翻譯:發(fā)公告下令給所屬各縣。④遂乃開倉廩假貧民翻譯:龔遂于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貸給貧苦農(nóng)民。.理解:“好末技中的“末技”是指工商業(yè)【參考譯文】漢宣帝即位后,過了很長時間,渤??ぜ捌湎嗯R地區(qū)鬧饑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選一個能勝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薦了龔遂,皇帝任命龔遂為渤海太守。當時龔遂已七十多歲,皇帝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宣帝見到后認為龔遂并非像人們說的那樣,不免對他有輕視之感。宣帝問龔遂:〃渤海郡一片荒亂,我十分擔憂,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盜賊而使我不再憂慮呢?〃龔遂回答:"渤海郡地處偏遠,沒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為饑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濟,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盜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邊耍弄耍弄罷了。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很高興,說〃選賢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龔遂進入渤??さ牡亟绾?,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龔遂讓他們都回去,并發(fā)布公文給所屬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農(nóng)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屬于盜賊?!徦飒氉猿塑噥淼娇じ?,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來,盜賊也停止了活動。龔遂于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實施安撫管理。龔遂發(fā)現(xiàn)渤海地界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于是他便親身作表率,倡導儉仆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wù)農(nóng)。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并說:〃為什么不帶牛佩犢呢?〃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勞作,秋冬之季檢查督促老百性收獲。官吏百姓都富裕起來,也就不再打官司了。(二三)里社祈晴文 ①民之窮亦甚矣!樹藝②畜牧之所得,將以厚其家,而吏實奪之。既奪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幾償前之失者,望今歲之有秋③也,而神復(fù)罰之。嘉谷曾熟,被乎原隰④,淫雨暴風,旬月唯作,盡撲而捋⑥之。今雖已無可奈何,然遺粒委穗不當風水沖者,猶有百十之可冀,神曷不亟訴于帝而遏之?吏貪肆而昏冥⑧,視民之窮而不恤。民以其不足I■I罪,固⑨莫之罪也。神聰明而仁憫,何乃效吏之為而不思拯且活之?民雖蠢愚,不能媚順于神,然春秋報謝⑩以答神貺(11)者,茍歲之半,未嘗敢?。皇蛊鋰檬?,則神亦有不利焉。夫胡為而察之?民之命懸于神,非若吏之暫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屬也。隱而不言,民則有罪;知而不恤,其可與否,神尚決(12)之!(選自明?方孝孺《遜志齋集》)[注釋]①這是一篇祈求神靈使天放晴的文章。里社,古時村鎮(zhèn)祭祀土地神的地方。②樹藝:種植。③秋:好收成。④原隰):廣平而低濕的土地⑤旬月:一月。⑥獨廣本指手指弄順某物,此指暴風雨打掉了谷穗。⑦委:剩下的。⑧昏冥:昏庸。⑨固:同〃故〃。⑩春秋報謝:指春季、秋季村民祭祀土地神。⑧瞬ng):賜。⑥尚:希望。[文言知識]分數(shù)表示法。文言中的分數(shù)表示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上文“猶有百其中可靠,堤指百分之十,而不是一百或幾十。它不需要用分母、分子表示。又,“死者十九”,意為死亡的人十分之九。賦十三”,意為每年交納賦稅十分之三。[思考與練習].解釋:①于:介詞,表被動②庶幾:希望 ③垂:接近,將要④淫:形容雨勢大,過分的⑤冀:希望 ⑥茍:如果,即使⑦靡:無,沒有⑧恤:體諒,救助.翻譯:①將以厚其家翻譯:要用這些收成使家用豐厚一些。②神曷不亟訴于帝而遏之翻譯:雨神何不緊急馬上)報告給天帝來阻止這場大雨?③民以其不足罪,固莫之罪也。翻譯:百姓認為他們(昏庸)不值得怪罪,所以沒有怪罪他們。④神聰明而仁憫,何乃效吏之為而不思拯且活之翻譯:神靈耳聰目明而且仁愛憐惜百姓,為什么要效仿昏庸官吏行為而不想拯救百姓讓他們活下來呢?⑤非若吏之暫而居,忽而代者之不相屬也翻譯:(神靈)不像那些官吏暫時在那個位置上,很快就會有人代替他而不能連續(xù)做下去?!緟⒖挤g】百姓困窘到極點了!植樹和畜牧的所得,會使他們的家庭富裕,但被官吏們奪了。百姓還不敢怨,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也許可以補償去年的損失。但神明又處罰我們。好的谷物成熟了,倒伏在田垅,淫雨暴風,連月不斷,打掉了谷粒?,F(xiàn)在,雖然無可奈何,但還有百分之十的谷子沒被水沖掉,神明為什么不向天帝申明而遏止它?官吏又貪又昏,看著百姓困窘而不體恤。百姓沒有罪,所以就不要加罪于他們了。神靈耳聰目明,為什么效法官吏們的所為而不想著救民活命?百姓雖然愚蠢,不能向神靈獻媚,但能在祭祀之時報答神靈的恩賜,即使是沒到一年,也不怠慢。如果讓百姓不能得到糧食,對神靈也不利呀。為什么考察這些呢?百姓的性命在神的手中,不像官吏暫時在那個位置上,不久就有人代替他而不能連續(xù)做下去了。隱瞞而不說百姓就有罪,了解情況卻不體恤,那樣可以嗎?希望神靈決斷?。ǘ模┵潉⒅C有一道學①,高屐②大履,長袖闊帶,〃綱?!雹壑?,〃人倫”④之衣,拾紙墨⑤之一二,竊唇吻之三四,自謂真仲尼之徒焉。時遇劉諧。劉諧者,聰明士,見而忸日:“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日:"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劉諧日:〃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盡日燃紙燭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聞而善,日:‘厚也,簡而當,約而有余,可以破疑網(wǎng)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蓋雖出于一時調(diào)笑之語,然其至者百世不能酎(選自明?李贄《李溫陵集》)[注釋]①道學:指崇奉儒家學說的人。②屐:木底有齒的鞋,此指鞋底。③綱常:指三綱五常,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及仁、義、禮、智、信。它是封建社會提倡的道德規(guī)范。④人倫:為人的倫理道德。⑤紙墨:指儒家著作。⑥羲皇:伏羲氏,傳說中的古帝。⑦紙燭:燈籠。⑧李生:作者李贄自稱。[文言知識]詞類的活用詞類的活用古今漢語中均只不過古漢語中稍多罷我漢語中鐵了/"的“鐵”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詞作動詞用,“兄之”意為做他的又,上文“李生聞而善”中的“善”,本為形容詞,但在句子中要作動詞用,5解釋為““認為好以破疑網(wǎng)而昭中天矣勺“昭”,本為形容詞,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