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鳥-教學設計_第1頁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_第2頁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_第3頁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_第4頁
搭船的鳥-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蜃屑氂^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字詞句◎認識10個生字,讀準1個多音字,會寫25個字,會寫24個詞語。閱讀◎了解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虺醪搅私庹{動多種感官、持續(xù)進行觀察可以對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口頭表達◎能和同學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動物、植物或場景及其變化情況。◎能聯(lián)系課文和同學交流、梳理留心觀察的好處。書面表達◎通過聯(lián)系課文、學習習作例文某一方面的寫法,結合日常觀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清楚,并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習作。1.本單元的精讀課文不同于常規(guī)單元,是專門指向習作的,在理解內容、朗讀課文、積累語言等方面不宜作過多要求,應更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觀察的細致”帶來的好處或收獲,初步了解可以調動多種感官觀察。習作例文不能當作精讀課文或略讀課文教,主要是供學生習作時借鑒和模仿。2.本單元是統(tǒng)編教材中首次呈現的習作單元,單元主題是“觀察”,統(tǒng)編教材中的每個習作單元,都以一個明確的習作關鍵能力為訓練目標,為什么把“觀察”確定為習作的首要關鍵能力?你對“觀察”有哪些了解?我所了解的“觀察”觀察的好處,觀察的常用方法,觀察的基本能力◎認識世界◎發(fā)現新知◎豐富表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聽◎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備觀察意識◎調動多種感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一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二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習作單元的各板塊內容圍繞關鍵能力“觀察”編排,承載著特定的教學任務,各有側重,各板塊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和功能呢?精讀課文側重“從閱讀中學習表達方法”“交流平臺”側重“歸納梳理,提煉表達方法”“初試身手”側重“初步嘗試運用方法”習作例文側重“進一步感知方法”習作側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容搭船的鳥金色的草地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習作例文與習作合計課時221,2,7

15搭船的鳥語文要素1.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2.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記錄觀察所得。教學重難點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教學準備《新解新教材》相關課件;詞卡。課時安排2課時預習要求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完成《預習卡》。2.留心觀察生活,找一找身邊的美。課時目標1.認識“父、鸚”等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會寫“搭、親”等13個字,會寫“母親、外祖父”等11個詞語。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貌所做的觀察。3.感受“我”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教學過程了解單元主題,導入新課設計意圖:設計意圖:通過單元整組導入,讓學生明確這個單元的特殊性,明確習作單元的學習重點,并初步了解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都可以作為習作的對象。1.提示習作單元,明確單元學習要求。(1)引導學生瀏覽本單元的篇章頁和單元目錄,明確本單元的學習要求。預設: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五單元是個很特殊的單元,這是一個習作單元。我們要通過學習兩篇精讀課文和兩篇習作例文來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還要學習觀察,把自己的觀察所得寫下來。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從平常的事物中發(fā)現美。2.導入新課,引導學生預測課題。(1)板書課題,引導讀題:搭船的鳥。板書課題時范寫“搭”字,指導學生識記書寫。(2)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預設:這只搭船的鳥是一只什么鳥?它為什么要搭船?二、初讀課文,了解作者觀察到的事物和場景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讀通句子。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提出自己的疑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問題同時也指向了本課的教學重點。2.教師檢查詞語“父親、嘴巴、沙啦、鸚鵡、靜悄悄”的認讀以及“嘴、親、沙、響”等生字的書寫。指導要點:讀準多音字“啦”,在擬聲詞“沙啦”中讀第一聲。隨機指導“羽、翠、嘴、捕”字的書寫。3.引導學生交流讀課文時提出的問題:這只搭船的鳥是一只什么鳥?它為什么要搭船?交流中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翠鳥外貌美麗,會捕魚,很聰明。4.默讀課文,聚焦“觀察”,了解作者觀察到的事物和場景。(1)引導學生借助課后第1題邊讀邊思考: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觀察,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2)組織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指導。預設1:雨天船上的場景①引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課件出示課文中與船有關的詞語“船艙、船篷、船櫓”,并出示船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的“船艙、船篷、船櫓”。②出示下雨“沙啦沙啦”的聲音,讓學生感受雨聲的美妙,并引導學生知道觀察除了用眼看,還可以用耳聽。預設2:翠鳥學生交流相關的句子、段落,并引導學生通過對翠鳥站在船頭的,結合課文插圖,理解“搭船的鳥”的意思。三、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作者對環(huán)境的觀察1.啟發(fā)思考:作者是在去鄉(xiāng)下的路上見到這只美麗的翠鳥的,讀一讀課文第1自然段,說說這是一次怎樣的旅行。2.全班交流,教師引導。預設:這是一次平常的旅行。引導抓住“天下著雨”、雨點“沙啦沙啦地響”、“坐在船艙里”體會旅途的平常,了解作者對環(huán)境所做的觀察。3.教師引導:就在這平平常常的旅途中,一只漂亮的翠鳥突然出現在“我”的船頭。出示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說說突然出現在船頭的翠鳥帶給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留心觀察帶來的驚喜。四、學習第2自然段,了解作者對翠鳥外貌的觀察1.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把相關的語句畫出來。2.全班交流,教師指導。(1)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引導學生結合文中描寫翠鳥的詞語填空。(出示課件)設計意圖: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對翠鳥不同部位的顏色進行觀察,并借助課文插圖進一步感受翠鳥的漂亮,從而直觀感受留心觀察的好處。()的羽毛()的翅膀()的長嘴()的小鳥(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文插圖,了解作者觀察的翠鳥不同部位(羽毛、翅膀、長嘴)的顏色。3.學生齊聲朗讀第2自然段,感受翠鳥的色彩艷麗。五、布置作業(yè),課堂延伸1.訂正本課《預習卡》。2.聽寫本課重點詞語。課時目標1.通過描寫翠鳥動作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動作所做的細致觀察,進一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2.了解作者觀察時的想法。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引導回顧: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對環(huán)境和翠鳥美麗的外貌進行了細致的觀察。一起讀一讀第1、2自然段。二、學習第4自然段,了解作者對翠鳥動作的觀察設計意圖:先引導學生聚焦動詞設計意圖:先引導學生聚焦動詞并換詞比較,初步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動作所做的細致觀察,再引導學生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進一步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最后通過視頻驗證自己的猜想,幫助學生感受細致觀察帶來的樂趣。1.聚焦翠鳥捕魚時的“動作”。(1)引導思考: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還觀察了翠鳥是怎樣捕魚的,讀讀第4自然段,說說這只翠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圈一圈給你帶來這樣印象的詞。(2)引導全班交流,感受翠鳥的動作敏捷。(相機板書:沖、飛、銜、站、吞)2.引導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1)換詞比較:作者生動地向我們展現了翠鳥捕魚的過程,如果老師把這些動詞換換,你覺得好不好?課件出示:我正想著,它一下子跳進水里,不見了??墒?,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叼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吃了下去。(2)組織交流。①引導學生感受“沖”的迅猛、“銜”的悠閑、“吞”的速度快,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感受作者動詞運用的準確性。②引導學生關注表示時間的詞:除了動詞,還有哪些詞也讓你感受到翠鳥動作的敏捷?(例如:沒一會兒)3.引導想象畫面,感悟“動作”觀察的細致。(1)引導學生邊讀第4自然段邊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再和同桌交流:你好像看到了怎樣的情景?(2)全班交流。(3)驗證想象。①播放翠鳥捕魚的短視頻。②引導交流:你觀察到了什么?哪些動作和你想象的是一樣的?哪些情景是出乎你意料的?(4)指導書寫詞語“靜悄悄、捕魚”。三、學習第3、5自然段,了解作者觀察時的想法1.啟發(fā)學生思考:瀏覽課文,作者除了寫去鄉(xiāng)下途中的景色,以及翠鳥的外貌和動作,還寫了什么?預設:第3自然段寫了作者觀察時產生的疑問,第5自然段交代了翠鳥“搭船”的原因。2.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說說自己的發(fā)現。預設:作者連提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體現了翠鳥的突然出現讓“我”好奇、驚喜。3.學生齊讀第5自然段,進一步理解課題。(1)教師指導學習“哦”,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會在什么時候說出“哦”這個詞?在文中“哦”是哪種意思,說說理由。預設:“哦”這個嘆詞表示兩種語氣,一種表示疑問、驚奇等,讀第二聲,如“哦,怎么回事”;一種表示領會、醒悟,讀第四聲,如“哦,我懂了”?!芭丁痹谖闹凶x第四聲,表示“我”被翠鳥捕魚的動作吸引住了,母親告訴“我”,“我”才醒悟過來。(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讀好“哦”,體會“我”被翠鳥捕魚深深吸引的心理。四、學習觀察,嘗試表達1.課件出示小動物的圖片和小動物活動的視頻,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仔細觀察它的外貌和活動時的動作。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3.學生寫一寫自己的觀察所得。4.全班交流,反饋評價。引導評價:你最喜歡哪個同學寫的小動物?說說理由。教師引導評議的重點:是否對小動物的外貌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否抓住了小動物活動時的動作描寫。五、布置作業(yè),課堂延伸1.完成本課課后習題。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課《隨堂練》。3.課后延伸:課后觀察一種小動物的外貌,用關鍵詞或短語把自己的觀察所得記錄在“觀察記錄單”上,也可以用照片、視頻來記錄自己的觀察所得。觀察記錄單觀察對象觀察地點觀察時間觀察所得板書設計教學反思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品讀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作者對翠鳥的外貌和動作的觀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表示顏色的詞、相關的動詞)去探究作者觀察到了什么,是怎么觀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