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1、下面四首唐詩,各描寫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果按節(jié)令的時間順序依次排列,正確的一項是①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②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閑。③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④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④②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曾侯乙編鐘巍峨的“曲懸”架勢與配套的曾候乙編馨,完整、明確地呈現了周代諸侯的“軒懸”制度,并與其他青銅禮器一起交織出一幅近于現實的禮樂場景。B.由于社會治理轉型一度缺乏整體性的制度設計,沒有像經濟轉型那樣有相對明確的目標、路徑和體制,往往在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下被動前行甚至徘徊不前。C.平等共容作為社會工作的目標價值,既體現在社會工作的精神層面,也體現在物質層面,是平等共享國家發(fā)展成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途徑。D.古人利用物體投影隨太陽移動而旋轉的原理來測定并劃分時刻,發(fā)明了日晷,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計時工具,是我國古代在天文學方面的突出成就。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自然是無限的,人類的文明創(chuàng)造也同樣是無限的,在____________的中國植物天地中,《改變世界的中國植物》攝制組試圖探尋中國植物背后的文化底蘊,他們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經驗,終于完成了這一部具有重要地位與價值的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作為一部大規(guī)模系統(tǒng)性拍攝中國植物的大型紀錄片,它的拍攝采用了最先進的影像設備和技術,通過航拍、延時、微距、高速等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拍攝手段,以極致生動的鏡頭呈現出植物的生命力。()。為了獲取足夠多的素材,他們攀過巍峨陡峭的雪山,渡過寧靜高潔的圣湖,越過雅魯藏布江蜿蜒深邃的河谷,穿過____________的林海,橫跨過____________的戈壁,深入過沃野千里的平原,探尋過逶迤蛇行的“絲綢之路”。在兩年多時間里,近200人參與創(chuàng)作,素材總時長達1200小時。通過磨難與艱辛,攝制組終于收集到了如詩如畫般的眾多景象,每一幀上都是中國植物的真實寫照。中國植物的自然之美與攝制組不辭辛勞的努力相襯,創(chuàng)造出一部全面展現植物世界的自然類紀錄片,形成這一____________的藝術結晶。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包羅萬象人跡罕至寸草不生美輪美奐B.應有盡有人跡罕至孤云野鶴富麗堂皇C.包羅萬象窮鄉(xiāng)僻壤寸草不生富麗堂皇D.應有盡有窮鄉(xiāng)僻壤孤云野鶴美輪美奐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參與者不僅可以在幾分鐘之內目睹植物長達幾個月的生長歷程,而且能夠借助影像更細致地了解植物的各個組成部分B.參與者不僅能夠更細致地了解植物的各個組成部分,而且可以借助影像在幾分鐘之內目睹植物長達幾個月的生產歷程C.借助影像,參與者不僅可以在幾分鐘之內目睹植物長達幾個月的生長歷程,而且能夠更細致地了解植物的各個組成部分D.借助影像,參與者既可以了解植物各個更細致的組成部分,又能夠在幾分鐘之內目睹植物長達幾個月的生長歷程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歷經磨難與艱辛,攝制組終于收集到了如詩如畫般的眾多景象,每一幀都是中國植物的真實寫照B.歷經磨難與艱辛,攝制組終于收集到了眾多如詩如畫般的景象,每一幀都是中國植物的真實寫照C.通過磨難與艱辛,攝制組終于收集到了眾多如詩如畫般的景象,每一幀都是屬于中國植物的真實寫照D.歷經磨難與艱辛,攝制組終于收集到了眾多如詩如畫般的景象,每一幀都是屬于中國植物的真實寫照4、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微紀元(節(jié)選)劉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現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個人了。那事已經發(fā)生過了。其實,在他啟程時人類已經知道那事要發(fā)生了。人類發(fā)射了一艘恒星際飛船,在周圍100光年以內尋找?guī)в锌梢泼裥行堑暮阈?。宇航員被稱為先行者。飛船航行了23年時間,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時間已過去了兩萬五千年。飛船繼續(xù)飛向太陽系深處。先行者沒再關注別的行星,徑直飛回地球。啊,我的藍色水晶球……先行者閉起雙眼默禱著,過了很長時間,才強迫自己睜開雙眼。他看到了一個黑白相間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結的巖石,白色的是蒸發(fā)后又凍結的海洋。飛船進入低軌道,從黑色的大陸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緩緩越過,先行者沒有看到任何遺跡,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過眼煙云。這時,飛船收到了從地面發(fā)來的一束視頻信號,顯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個城市的圖像:先看到如林的細長的高樓群,鏡頭降下去,出現了一個廣場,廣場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鏡頭最后停在廣場正中的平臺上,那兒站著一個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幾歲。她在屏幕上沖著先行者揮手,嬌滴滴地喊:“喂,我們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幾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虛擬現實的游戲中度過的,在游戲里,計算機接收玩者的大腦信號,構筑一個三維畫面,畫面中的人和物還可根據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動。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構筑過從家庭到王國的無數個虛擬世界,所以現在他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幅這樣的畫面,可能來自大災難前遺留下來的某種自動裝置?!澳敲?,現在還有人活著嗎?”先行者問。“您這樣的人嗎?”姑娘天真地反問?!爱斎皇俏疫@樣的真人,不是你這樣的虛擬人?!惫媚飪芍恍∈衷谛厍敖g著,“您是最后一個這樣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話……嗚嗚……”姑娘捂著臉哭起來。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澳趺床粏栁沂钦l呢?”姑娘抬頭仰望著他,又恢復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轉眼就忘了剛才的悲傷?!拔覜]興趣?!惫媚飲傻蔚蔚卮蠛埃骸拔沂堑厍蝾I袖??!”先行者不想再玩這種無聊的游戲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這樣!全城人民都在這兒迎接您,前輩,您不要不理我們??!”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轉過身來問:“人類還留下了什么?”“照我們的指引著陸,您就會知道!”先行者進入了著陸艙,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開始著陸。他戴著一副視頻眼鏡,可以從其中一個鏡片上看到信息波傳來的畫面。畫面上,那姑娘唱起歌來:啊,尊敬的使者,你來自宏紀元!偉大的宏紀元,美麗的宏紀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夢……人海沸騰起來,所有人都大聲合唱:“宏紀元,宏紀元……”先行者實在受不了了,他把聲音和圖像一起關掉。但過了一會兒,當感覺到著陸艙接觸地面震動時,他產生了一個幻覺:也許真的降落在一個高空看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著陸艙,站在那一望無際的黑色荒原上時,幻覺消失,失望使他渾身冰冷。先行者打開面罩,一股寒氣撲面而來,空氣很稀薄,但能維持人的呼吸。氣溫在攝氏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種大災難前黎明或黃昏時的深藍色。腳下是剛凝結了兩千年左右的大地,到處可見巖漿流動的波紋形狀,地面雖已開始風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難見到。這片帶波紋的大地伸向天邊其間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發(fā)射源,一個鑲在巖石中的透明半球護面,直徑大約有一米,下面似乎扣著一片很復雜的結構,他注意到遠處還有幾個這樣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幾個大水泡,反射著陽光。先行者又打開了畫面,虛擬世界中,那個小騙子仍在忘情地唱著。廣場上所有的人都在歡呼。先行者麻木地站著,深藍色的蒼穹中,明亮的太陽和晶瑩的星星在閃耀,整個宇宙圍繞著他——最后一個人類。孤獨像雪崩一樣埋住了他,他蹲下來捂住臉抽泣起來。歌聲戛然而止,虛擬畫面中的所有人都關切地看著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澳鷮θ祟愡@么沒信心嗎?”這話中有一種東西使先行者渾身一震,他真的感覺到了什么,站起身來。他走進那個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個城市不是虛擬的,它就像兩萬五千年前人類的城市一樣真實,它就在這個一米直徑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類還在,文明還在?!扒拜?,微紀元歡迎您!”(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城市圖像出現后,本文開頭部分營造出的沉郁氛圍變得較為輕快,這兩種氛圍的更替,給讀著帶來了一種奇幻的閱讀體驗。B.地球領袖是一位十幾歲的、天真的、嬌滴滴的漂亮姑娘,這一形象來自先行者的大腦信號,是他對人類美好記憶的一部分。C.先行者著陸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黃昏時的深藍色”,孤獨的感覺是像被雪崩所埋,這都是以身心感受來寫先行者對過去地球的深刻眷念。D.姑娘率眾在廣場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輩”,間接說明“微紀元”的人們繼承了以往的人類文明,科技水平已經很高。2.請簡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變化過程。3.結合本文,談談科幻小說中“科學”與“幻想”的關系。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目。解語花·元宵①[北宋]周邦彥風銷焰蠟②,露浥烘爐③,花市光相射。桂華④流瓦。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⑤,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⑥。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注釋:①此詞為詞人做地方官時作。②焰蠟:正在燃燒的蠟燭。又作“絳蠟”。③烘爐:以其形似,用比燈籠。又作“紅蓮”。④桂華:月的光華。⑤放夜:節(jié)日開放夜禁。⑥語出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風銷焰蠟”以下三句緊扣節(jié)序,寫元夕花燈,攢輝列彩,此映彼照,交互生光。B.“桂華流瓦”以下三句,用意于月,恰到好處地展示了元夕之夜月華如水的意境。C.“看楚女纖腰一把”,寫觀燈女形象之美,與“簫鼓喧”三句的背景相融合。D.“因念”以下三句承上片而來,推知上片寫的是詞人記憶中都城內燈會之盛況。2.下列對詞句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耿耿,明貌。纖云散去,月兒更明,“素娥”飄飄“欲”下,妙在這個“欲”字,下而未下。未下,是真實;下,也是真實。寫出人間燈節(jié)的吸引力。B.“鈿車羅帕”以下三句寫馬逐香車,人拾羅帕,是男女傾慕之情境?!鞍祲m隨馬”寫馬車所經之處,揚起塵土,道路也為之而昏暗,故稱“暗塵”。C.“桂華流瓦”呈現出一種優(yōu)雅的動感,而“桂華”這一用語能令人聯想起月中桂子,“滿路飄香麝”一句,與之遙相呼應,形成一種嗅覺上的美感。D.“清漏移”承接“年光”而來,“年光”如是而“舊情”無復,于是詞人心意頹喪,遂隨著舞罷歌歇,悵然而歸來,“飛蓋”形容車行如飛,非常迅速。3.同樣是寫元宵節(jié),周邦彥《解語花·元宵》與蔣捷詞《女冠子?元夕》相比,在章法上有何相同?在抒發(fā)的情感上有何相同與不同?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女冠子?元夕①[南宋]蔣捷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②。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③,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注釋:①此詞作于南宋亡后元人統(tǒng)治下的元宵。②灺(xiè):沒點完的蠟燭。也泛指燈燭。③砑(yà):古代制作精美的箋紙,有“砑花”這道工藝,即將箋紙在特制的雕花木版上碾軋,使之隱隱顯出凸凹不平的各種圖案。6、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1)______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______?(《論語》)(2)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3)彼童子之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韓愈《師說》)(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楚辭?漁父》)(5)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陋室銘》)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跡,加上此前《三體》的熱銷,劉慈欣的作品影響巨大,但社會各界的評價卻頗有兩極分化之勢。劉慈欣的大多數作品都沒有精巧的劇情或百轉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個個宏大震撼的設定,靠設定本身為讀者帶來審美快感。在他筆下,主人公與他人的情感聯結不過是宇宙規(guī)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類命運、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劉慈欣自稱是“一個瘋狂的技術主義者”,他坦承自己“喜歡文學因素較少、科幻因素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認為,透視現實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說的任務,更不是它的優(yōu)勢”,甚至有過“把科幻從文學剝離出來”的激進想法。在寫作的過程中,劉慈欣卻逐漸意識到需要保持“科學性與文學性的平衡、思想性與可讀性的平衡、作為文學的科幻與作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來的作品“正是這些平衡的結果”,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劉慈欣對文筆也并不是沒有自覺。他評價阿西莫夫的文筆,“平直、單色調、剛硬、呆板……幾乎所有這類文學上的負面詞都可以用來形容他的文筆”,卻又話鋒一轉,表示“這種筆調無論如何是不適合文學的,但卻很適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說風靡世界”。劉慈欣對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顯然也適用于他自己的文風。(摘編自冰村《劉慈欣:黃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為什么有人認為科幻小說欠缺文學性?科幻小說描繪幻想世界,我們當然能夠發(fā)現幻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細節(jié)設置和整體結構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們現在的社會結構和人的行為心理的。一般的小說在進行情節(jié)描繪的時候,存在一種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費筆墨在整個世界的構想上,細節(jié)的描繪和推陳出新就成了這些小說的長處。作家也不必為新的人際關系、社會行為、世界結構負責,只需直接去描繪既有世界下細微的情感波瀾和社會反應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說都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每個細節(jié)都牽涉新世界的結構,要為人物的行動設計好相應情境,因此他們必須不斷插入結構因素的解釋。作家一旦將筆墨只集中在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體的文風就不免顯得疏闊。讀者依據傳統(tǒng)的閱讀體驗去衡量,往往就會覺得科幻小說過于粗陋,即便是《三體》,在人物設置和情感描寫上也顯得新異有余,細致不足。從題材來說,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fā)現,在某種程度上,這對細致的形式也產生排斥,從客觀上導致了科幻小說文學性的欠缺。探索的樂趣在于驚奇,要達到驚奇,必須在情節(jié)設計上出乎意料。遙遠星系、微觀世界、新奇未來、不斷穿越……在這些或恢宏或奇詭的題材的映襯下,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為形式探索無法與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閱讀快感??梢?,科幻小說的特性導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會是傳統(tǒng)的文學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荒軌蚍催^來看待科幻小說呢?文學理論家卡勒提出,文學性其實就像雜草。沒有任何一種草天生就是雜草,雜草是根據人們的目的來劃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種的是鮮花,那么任意生長起來的蕨類植物就是雜草;如果希望種植野菜,那么偶爾生長的鮮花就是雜草。文學史中的文學性已經形成慣性,但是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學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變革意識,那么我們就陷入將文學性純粹化、永恒化的誤區(qū),而這種態(tài)度忽視了文學性形成的機制。文學性重要嗎?重要。一種文學范式穩(wěn)定之后,各種文學規(guī)則才得以確立。但當新的文學樣式崛起,挑戰(zhàn)既有文學范式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原有的文學性不足以涵蓋新的文學樣式,這時文學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顧時代的要求,把文學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說會沿著自己的方向掘進,而將基于文學史樹立起來的文學性拋在腦后。(摘編自王峰《科幻小說何須在意“文學性”?》)材料三:科幻小說是姓“科”還是姓“文”,一直有爭論。就如武俠小說是武俠題材的小說,不等于武術和俠行;偵探小說是偵探題材的小說,不等于刑偵偵破;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題材的小說,不等于科學技術。科幻小說當然姓“文”,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學文類。以劉慈欣、王晉康和韓松這“三劍客”的作品為代表的當代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學思維有了明顯變化:一是因果關系的時間敘事結構已被打破,現實和虛擬交織的時空組織造就了結構的精美;二是類型小說的通俗化和現代主義的意念化成為小說情節(jié)模式的重要形態(tài)?!度w》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還是時間敘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時間敘事漸漸弱化,空間敘事上升為敘事主體;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結合在一起,小說敘事由空間對抗變成融合循環(huán),形成一個精美的輪回式的敘事結構。類型小說的情節(jié)模式在劉慈欣和王晉康的小說中相當明顯,而韓松的敘事有著鮮明的現代主義的變異風格。(摘編自湯哲聲《論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思維和邊界》)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二可以從學理上解釋材料一中的現象,并指出被傳統(tǒng)的文學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風恰是科幻文學需要的。B.材料三認為當下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學思維”有變化,這里“文學思維”的含義不同于材料二論及的科幻小說的“文學性”。C.科幻小說注重對幻想世界的描繪,要集中于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框架,無暇對具體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做細致描繪。D.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fā)現,更看重題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講究,所以在文體形式的探索上較為隨意。2.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A.“科幻小說定義的困難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說是一種跨門類的、延展廣闊的文學?!盉.“只要不違反基本的科學原理,作家完全有權利在作品中加進自己的天才意測?!盋.“科幻文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其豐富的故事資源,這種資源由科技的進步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盌.“現代科幻文學對科學最新進展的表現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學?!?.請結合材料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來分析、評價科幻小說的合理性。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紅色文化是紅色文化歷史、紅色文化符號與紅色文化意義的有機統(tǒng)一體,主要是指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發(fā)展的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紅色文化傳承的核心是紅色文化精神。在近百年的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積累了內涵豐富、具有不同時代特點的紅色文化精神,諸如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等。這些紅色文化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內在組成部分,已融匯成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歷來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建設,如總結紅色文化精神,保護紅色文化遺跡,搜集紅色文化遺存,建設紅色文化場館,出版紅色文化書籍,組織大型紀念活動,開辟紅色文化旅游線路,拍攝紅色文化影視作品,等等?,F在,這一切已經構成了一個紅色文化的傳承系統(tǒng),成為當代中國主旋律文化的重要內容。但是,在紅色文化建設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和警惕的問題。這些問題集中體現在紅色文化符號和紅色文化精神分離上,導致紅色文化精神難以得到很好的傳承。有的將紅色文化符號形式化,忽略紅色文化意義。一些作品把紅色文化符號高大全化,脫離了人民群眾的感受和體驗。例如,一些抗日神劇中的英雄形象,完全脫離了當時的歷史條件,成為無所不能的傳奇,看似抬高而實際是損害了英雄形象。有的將紅色文化低俗化,貶低了紅色文化意義。例如,一些地方在開發(fā)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把紅色文化同各種編造的故事混為一談,甚至捏造一些革命歷史人物的風流韻事,把低俗的內容混雜在高尚紅色文化精神當中,沖淡甚至消解了紅色文化意義。有的脫離紅色文化歷史,妄自改造紅色文化精神。例如,把個性張揚、銳意創(chuàng)新等現代元素加進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之中,似乎雷鋒、焦裕祿這些英模人物生活在改革開放時代而不是革命或建設年代,這使人們長期認同的紅色文化精神也失去了本色。紅色文化同中國共產黨人、中國人民的理想信念有著內在的統(tǒng)一性。不同時代的紅色文化歷史、紅色文化符號、紅色文化意義,對于當代人具有強大的形象感染力、精神吸引力和行動感召力。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充分運用紅色文化,能夠增加教育的示范性、形象性、故事性和體驗性,避免單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說教化。這也正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研究、宣傳紅色文化的根本意義所在。(摘編自金民卿《紅色文化的精神傳承與理想信念的當代建構》)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積累的優(yōu)秀文化。B.紅色文化精神內涵豐富,有時代特點,是中華民族精神重要組成部分。C.“焦裕祿精神”加入銳意創(chuàng)新的現代元素后,更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D.紅色文化建設中,英模人物形象要高大、完美,符合人民群眾的期待。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聚焦紅色文化,先闡釋概念,再分析問題,最后指出傳承的意義。B.文章列出建設紅色文化的舉措,是為了論證紅色文化傳承系統(tǒng)已形成。C.文章第三段運用舉例論證,著重論述紅色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D.文章末段立足于當代教育,論述了紅色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開發(fā)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過程中,尊重紅色文化歷史,才能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精神。B.福建舉辦“坊巷春曉——福建革命歷史述略展”,體現了對紅色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C.紅色文化是當代中國主旋律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社會主義文明發(fā)展的重要力量。D.在當代理想信念教育中,紅色文化內容越新奇,形式越新潮,就越能發(fā)揮它的教育功能。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雅樂,原是周代統(tǒng)治階級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充滿儀式感的音樂舞蹈來彰顯至高無上的王權。雅樂在歷朝歷代被不斷補充與豐富,作為皇家重要儀式中的一部分而留存下來。近年來,國內掀起復古熱潮,流行音樂領域的“中國風”,街頭的漢服裝束,均體現著一種時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對于漢文化的詳盡解讀方式,極致地體現出東方文明的源遠流長。而“新雅樂”的誕生,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風”的儒家哲學思想,以具象的文化形態(tài)體現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審美訴求,并將“以禮塑身,以樂興國”作為終極藝術使命?!靶卵艠贰痹谒囆g創(chuàng)作視野中嚴格遵循著中國古典文化的精粹所在,用聲音與舞蹈重溫昔日的良辰美景?!靶卵艠贰比诤狭藗鹘y(tǒng)文化中的韻味。古典詩詞文化與樂舞文化在“新雅樂”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拓展。《禮記·樂記》有云:“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在古典雅樂的精神指向中,“詩、樂、舞”三位一體,密不可分。這也使古典文集《詩經》和《楚辭》中收錄的文本大多可以入樂表演。當代“新雅樂”受其啟發(fā),作曲家林海依古詞填曲創(chuàng)作《關雎》,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文重現于世,追憶周代社會風俗景象?!靶卵艠贰泵翡J察覺到書法與水墨的文化要素,在《墨香》等舞蹈的編創(chuàng)中,舞者一襲素衣,甩著水袖,以優(yōu)雅的舞姿在行云流水間詮釋著書法獨到的抑揚頓挫之感?,F代感十足的編曲方式用古琴和鐘磬等古樂配器奏出,在歌聲與音樂旋律的交相輝映中體現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從唱腔特性來看,古人曾形容雅樂之聲“余音繞梁,三日而不絕”。又有《樂記·師乙篇》中講到的“累累乎端如貫珠”,雖只有寥寥數句,但足見雅樂演唱時聲音洪亮、氣息連貫、以美至歸的特點。當代歌者經過科學的發(fā)聲系統(tǒng)訓練,在演唱能力方面駕輕就熟,針對古典雅樂對于歌唱審美的要求,在聲音塑造上體現“圓、潤、糯”的特點,體現出與中國古典美學如出一轍的含蓄、柔美、空靈、醇厚。從傳承的角度來看,“新雅樂”拋棄了禮樂制度在政治和思想層面的捆綁之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對意境美的追求上。作為一種藝術,自身對審美觀的獨到見解和追求,是其不斷發(fā)展并在全社會范圍內輻射延續(xù)的基礎。“新雅樂”亦如此。雅樂文化在沉睡中被喚醒,歷經追溯、復原、創(chuàng)新、重塑?!靶卵艠贰敝把拧鼻喑鲇谒{而勝于藍,其鮮明的文化特征鉤沉歷史,將“形式美”與“內涵美”融會貫通,傳遞著“以禮修身,以樂感人”的優(yōu)秀品格。(摘編自羅麗《“新雅樂”:是重現,更是重生》,選自《光明日報》2019.11)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周王朝的禮樂制度“禮崩樂壞”,但雅樂音聲并未消亡,而是作為皇家儀式留存千年。B.秉承“新雅樂”的創(chuàng)作方法,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極致地體現出漢文化的源遠流長。C.當代新雅樂受到詩、歌、舞三位一體關系的啟發(fā),用音樂舞蹈重現了《關雎》詩文之美。D.“新雅樂”自身對審美有獨到見解和追求,是其在廣泛的社會范圍內得到延續(xù)和發(fā)展的基礎。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雅樂、新雅樂的發(fā)展沿革入筆,引出對新雅樂文化的內涵的闡述。B.文章從新雅樂的文化韻味等三個方面,論證了新雅樂對于傳承與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重要意義。C.文章在論證新雅樂的唱腔特性時,將古今雅樂進行了對比。D.由文章嚴密的論證,可以得出新雅樂是一種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質載體的結論。3.根據原文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A.新雅樂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遵循古典文化的精粹,以“雅”為律,融合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韻味。B.新雅樂“圓、潤、糯”的唱腔特點,含蓄、柔美、空靈、醇厚,符合古典雅樂的審美要求。C.新雅樂將形式美與內涵美融合,擺脫了禮樂制度中的束縛,使古典詩樂文化煥然重生。D.新雅樂融合了詩詞文化、書法文化,也必然能將中國其他傳統(tǒng)文化一一喚醒。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王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須鬢皓白。從伯導謂曰:“選官欲以汝為尚書郎,汝幸可作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計,自當任之于時,至于超遷,是所不愿?!彼鞛槔?。累遷尚書左丞、廷尉。時眾官漸多,而遷徙每速,彪之上議曰:為政之道,以得賢為急,非謂雍容廊廟,標的而已。固將蒞任贊時,職思其憂也。得賢之道,在于蒞任。蒞任之道,在于能久。久于其道,天下化成。是以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不收一切之功,不采速成之譽。故勛格辰極,道融四海,風流遐邈,聲冠百代。凡庸之族眾,賢能之才寡,才寡于世而官多于朝,焉得不賢鄙共貫,清濁同官。官眾則闕多,闕多則遷速,前后去來,更相代補,非為故然,理固然耳。所以職事未修,朝風未澄者也。職事之修,在于省官。朝風之澄,在于并職。官省則選清而得久,職并則吏簡而俗靜。選清則勝人久于其事,事久則中才猶足有成。永和末,多疾疫。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朝廷從之。復轉尚書仆射。時豫州刺史謝奕卒,簡文遽使彪之舉可以代奕者。對曰“當今時賢,備簡高監(jiān)”簡文曰“人有舉桓云者,君謂如何”彪之曰“云不必非才,然溫居上流,割天下之半。其弟復處西藩,兵權盡出一門,亦非深根固蒂之宜也。人才非可豫量,但當令不與殿下作異者耳。”簡文頷曰:“君言是也”后以彪之為會稽內史。居郡八年,豪右斂跡,亡戶歸者三萬余口。尋遷尚書令,與安共掌朝政。上疏乞骸骨,詔不許。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節(jié)選自《晉書·王彪之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朝廷從之B.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朝廷從之C.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朝廷從之D.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朝廷從之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黜陟,黜:降職或罷免;陟:晉升、進用。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B.辰極,北斗,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古以此星為最尊貴的星,比喻地位非常尊貴。C.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指裁減冗官,以提高群臣工作效率。D.豪右,指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漢以“右”為上,故稱“豪右”。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彪之為人剛正不阿,不計較職位的高低,不以超格提拔為愿望,他堅持在合宜的時世任職。B.王彪之認為選拔賢才為當務之急,他建議對官員進行考績,裁減冗官,完善授官制度,澄清朝廷風氣。C.王彪之屢作建言,意見中肯。在瘟疫之年,建議朝臣家中有三人以上染病后,即使本人無病,也要百日告假在家,不入殿上朝。D.王彪之未舉薦桓云,并非其無才,只因考慮到兵權盡為一門所掌,不利于鞏固朝廷的政權。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為政之道,以得賢為急,非謂雍容廊廟,標的而已。(2)人才非可豫量,但當令不與殿下作異者耳。11、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荷塘詩集序姚鼐①古之善為詩者,不自命為詩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廣矣,遠矣;而偶發(fā)之于詩,則詩與之為高廣且遠焉,故曰善為詩也。曹子建、陶淵明、李太白、杜子美、韓退之、蘇子瞻、黃魯直之倫,忠義之氣,高亮之節(jié),道德之養(yǎng),經濟天下之才,舍而僅謂之一詩人耳,此數君子豈所甘哉?②志在于為詩人而已,為之雖工,其詩則卑且小矣。余執(zhí)此以衡古人之詩之高下,亦以論今天下之為詩者。使天下終無曹子建、陶淵明、李、杜、韓、蘇、黃之徒則已,茍有之,告以吾說,其必不吾非也。③適來江寧,識涇陽張君①。君以累世同居義門②之子,負剛勁之氣,兼治煩③之才,雖為一令,廿余年屢經躓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詩,政事道途之閑,不輟于詠。出其詩示余,余以為君之詩,君之為人也。取君詩與比之子建、淵明、李、杜、韓、蘇、黃之美,則固有不迨者,而其清氣逸韻,見胸中之高亮,而無世俗脂韋之概,則與古人近,而于今人遠矣。④夫詩之至善者,文與質備,道與藝合;心手之運,貫徹萬物,而盡得乎人心之所欲出。若是者,千載中數人而已。其余不能無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質焉。就二者而擇之,愚誠短于識,以為所尚者蓋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為人之重于為詩者,其詩重矣。張君殆其倫歟?。ㄗⅲ購埦簭埼宓?,字敘百,號荷塘,《荷塘詩集》的作者。②義門:仁義之門。封建社會特指以孝義著稱,數代同堂而和睦相處的家庭。③治煩:指治理政事。1.從全文看,作者強調_____________對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用。2.第①段畫線句運用反問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對“而其清氣逸韻,見胸中之高亮,而無世俗脂韋之概,則與古人近,而于今人遠矣?!币痪淅斫庹_的一項是()A.但詩清雅逸人,顯現出胸中高潔、光明的情操,而且沒有世人庸俗、高傲的情志,這一點和古人接近,而且比當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B.但詩清雅逸人,顯現出胸中高潔、光明的情操,而且沒有世人庸俗、高傲的情志,這一點和古人接近,但和當今一般人相比離得很遠。C.但詩清雅逸人,展現了胸中高尚、堅貞的節(jié)操,沒有世人圓滑、阿諛的情態(tài),這一點和古人接近,而比當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D.但詩清雅逸人,展現了胸中高尚、堅貞的節(jié)操,沒有世人圓滑、阿諛的情態(tài),這一點和古人接近,卻和當今一般人相比離得很遠。4.第②、③段都提到“子建、淵明、李、杜、韓、蘇、黃”,作用有何不同?5.作者認為“惟能知為人之重于為詩者,其詩重矣”。請聯系學過的課文(古代詩歌、現代詩歌均可),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近日,四川綿陽90后姑娘李子柒制作的以中國傳統(tǒng)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中國農家衣食住行展開的從手工阿膠、桂花釀酒到文房四寶、手工造紙等系列視頻走紅。有網友認為李子柒的視頻展現的生活太過理想化,也有網友認為其體現的是中國落后的生活。對此,有媒體評論,李子柒的視頻內容體現了中國文化交流的自信,是一種生活的新方式;也有媒體評論,每一個新媒體都有自己的定位,喜歡與否是雙向選擇,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規(guī)范,他人無需苛責;還有媒體評論,每一個文化作品的成功都凝結著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興德中學準備就李子柒的視頻內容,開展一場有老師、家長、學生參加的討論會。請結合材料內容,從老師、家長、學生中任選一種身份,寫一篇發(fā)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B【解析】
本題考查了解和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這道題考的是根據詩句的意思給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按節(jié)令的時間順序依次排列。首先要讀懂所給的詩句,然后抓住詩句中的關鍵意象或詞語,知道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間和習俗,然后根據時間順序排列。①出自韋應物的《寒食寄京師諸弟》?!坝曛薪鹂正S冷,江上流鶯獨坐聽”的意思是雨中的寒食節(jié)更顯得寒冷,我獨自坐聽江上黃鶯的鳴叫。句中“禁火”“空齋冷”可知寫的是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百五節(jié)”,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jié)時,禁煙火,只吃冷食。②出自令狐楚的《中元日贈張尊師》?!芭紒砣耸乐抵性?,不獻元都未日閑”句中的“中元”指的是中元節(jié),別名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③出自王勃的《蜀中九日登高》?!熬旁戮湃胀l(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的意思是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回望故鄉(xiāng)。身處他鄉(xiāng),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句中“九月九日”指的是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又稱“踏秋”。農歷九月初九。慶祝重陽節(jié)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望鄉(xiāng)”就是登高遠眺,思親懷人。④出自羅隱的《七夕》?!跋銕ご爻膳篷厚唬疳槾┝T拜嬋娟”,上一句指天上,香帳制作成功,安排得很美好。香帳是制作結婚用的圓帳。牛郎織女相會,也要制作圓帳。句中的“嬋娟”是指七夕節(jié)的月亮?!捌呦?jié)”又稱七巧節(jié)、七姐節(jié)、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七娘會、七夕祭、巧夕等?!捌呦?jié)”是農歷七月初七??偵?,①寒食節(jié)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天。②中元節(jié),別名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日。③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九日。④七夕節(jié),農歷七月初七。故選B。2、A【解析】
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先抓典型的語病標志,比如兩面詞、判斷詞、并列動詞;然后壓縮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殘缺、是否搭配。B項,濫用介詞“由于”,遮掩了主語,造成主語殘缺,去掉“由于”。C項,語序不當,應將“精神層面”與“物質層面”互換位置。D項,偷換主語,前面的主語是“古人”,后面則換成了“日晷”,可在“是世界上”前加“它”。故選A?!军c睛】病句可通過以下方法篩選正確答案:一讀,通讀語句,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認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沒有語序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三改,針對病因,對癥下藥,進行刪、補、換、移,修改病句;四查,對修改后的句子進行校對閱讀,看是否通順、句意準確。3、1.A2.C3.B【解析】
1.本題考查近義成語的辨析能力。應對此類試題一定要結合語境,從近義成語的語意側重點、語體色彩、感情色彩、語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時,可先選擇自己較為熟悉的成語來逐個排除選項,最終得出正確答案。包羅萬象:內容豐富,應有盡有。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語境的對象是“中國植物天地”,應選“包羅萬象”。人跡罕至:指偏僻荒涼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窮鄉(xiāng)僻壤:荒涼貧窮而偏僻的地方。語境的對象是“林海”,偏僻荒涼,應選“人跡罕至”。寸草不生: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孤云野鶴:比喻不求名利的人。語境說的是“戈壁”,應選“寸草不生”。美輪美奐: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也用來形容雕刻或建筑藝術的精美效果,也有“美好絕妙”的意思。富麗堂皇:形容建筑物華麗雄偉,也形容場面華麗而盛大。語境說的是這部“紀錄片”美好絕妙,應選“美輪美奐”。故選A。2.本題考查語句連貫。填寫銜接句一定要結合整個語段的語境,分析四個選項的不同,結合不同點主要從陳述對象的一致,虛詞的運用,句式選用、情感基調、前后的邏輯順序和音韻和諧的角度選取答案。前句以“以極致生動的鏡頭呈現出植物的生命活力”結尾,后句“借助影像”放在句首,緊承“鏡頭”,更恰當,排除A、B;先“目睹”,后“了解”,更符合表達邏輯,排除D。故選C。3.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應對此試題要注意明確病句的類型,以及典型的錯例,答題時從結構和內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對照錯例,找到錯誤。A項,語序不當,應把“眾多”放在“如詩如畫”之前。B項,正確。C項,搭配不當,把“通過”改為“歷經”;成分贅余,刪除“屬于”。D項,成分贅余,刪除“屬于”。故選B?!军c睛】此類試題是將連貫,辨析并修改病句,成語辨析合并考查。這就更加要求考生具有對文段整體把握的能力,擁有正確使用成語恰切表意的能力。所以讀懂文段主要意思,結合語境是作答的前提。較傳統(tǒng)的考查題型,辨析并修改語病的難度其實是有所降低的,考生可以比較選項與原文之間,選項與選項之間的不同點來確定正確答案。4、1.B2.①先行者著陸之前,已經知道地球災難的發(fā)生,一方面心存僥幸,一方面又深知連僥幸也不過是幻想,心情復雜糾結;②著陸后親身感受到地球的荒涼,自認是宇宙間最后一個人類,巨大的孤獨感和絕望使他瀕臨崩潰;③意識到畫面有可能并非虛擬,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3.①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是“幻想”的基礎。本文情節(jié)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災難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學基礎上演繹的;而文中細節(jié)如宇宙飛船的星際航行、虛擬游戲、視頻眼鏡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學事實。②科幻小說中的“幻想”雖然立足于“科學”,但更要突破具體科技的限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人文關懷與科學意識融匯在一起。本文幻想出來的“宏紀元”與“微紀元”,有一定科學因素,主旨則是對人類文明的思考?!窘馕觥?/p>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和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藝術魅力的能力。命題者在題干中要求“對文中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明確了思考的方向;所設計的四個選項,有的涉及藝術特色(比如A項),有的涉及文本內容(比如B項),有的則涉及內容和藝術特色兩個方面(如CD兩項)。這些都可以根據小說內容比較輕松地得出答案。B項說“這一形象來自先行者的大腦信號,是他對人類美好記憶的一部分”是錯誤的,因為根據文本可知,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對人類美好記憶的一部分。而A項、C項和D項的分析鑒賞都是正確的。點睛:解答此類題目,一般要先判斷該項內容是屬于“相關內容”還是“藝術特色”,然后再在文本中找出同該選項表述相關的答題區(qū)間,以之考查其分析是否正確。比如,A項分析鑒賞的是文本開頭部分的藝術特色。小說已交代先行者已飛離地球兩萬五千年,此時,地球上“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過眼煙云”,而城市圖像的出現則確實使開頭部分營造出的沉郁氛圍變得較為輕快,這兩種氛圍的更替,確實能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奇幻的閱讀體驗。此項正確。故知此項分析正確。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題目要求分析鑒賞小說中人的心理變化過程,這過程可根據小說中的相關描述進行分析得出。比如,“先行者沒再關注別的行星,徑直飛回地球。啊,我的藍色水晶球……先行者閉起雙眼默禱著”“先行者沒有看到任何遺跡,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過眼煙云”等語句,從中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1)希冀與期待。雖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還是閉起雙眼默禱著,他希望睜開眼看到一個藍色水晶球般的地球。(2)失望與悲傷。當小姑娘說出人類已經不存在時,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3)激動與興奮。當先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類和文明時,看到了希望。點睛:解答此類題目,應該注意的是,在找到相關能體現心理活動特征的語句后,應歸納概括出特點,并且對該語句作簡要分析。組織答案時應該分條作答。每概括出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就將相關語句進行概括,做出適當的解析。比如,從“先行者沒再關注別的行星,徑直飛回地球。啊,我的藍色水晶球……先行者閉起雙眼默禱著”一句,可知人物希望看到的是一個藍色水晶球般的星球,這是一種希冀與期待的心情。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評價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命題者抓住“科學”與“科幻”兩個詞語,要求考生回答貌似同文本毫無關聯的問題,題目的主觀性很強,發(fā)散空間很大。這對平時閱讀面很廣、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見命題者的指向十分明確,為當今的語文教學起到了較大的指揮棒作用。(1)科學是幻想的基礎。文中大量的科學存在為故事的發(fā)展提供了合理性的基礎,構成了小說想象的依據性內容,為幻想提供了條件。(2)幻想是對科學的拓展?;孟氤觥昂昙o元”與“微紀元”,在科學的基礎上合理展開。(3)科學與幻想的結合,通過對黑白色地球幻想,引起人們對文明的思考。點睛:在回答此題時,一定要抓住題干所要求的“‘科學’與‘科幻’一語”,聯系自己平時的理解展開論述,切不可脫離題目要求,受慣性思維影響,大談什么環(huán)境保護、科學發(fā)展等話題。其實,“科學”與“科幻”都有一個“科”字,答題時應著重分析它們之間的聯系,指出各自的重點合作用。另外,在答案的每一點中,都需要有明確的詞語指出關系,還要能結合具體文本內容進行分析說明。5、1.D2.B3.章法相同:總:兩首詞在章法鋪排上都有今昔元夕的轉換。但較之于周詞,蔣詞表現得更流動、跳躍、交錯、曲折些。分:①周詞上片主寫今時此地元宵節(jié)情景。下片“因念都城放夜”以下六句因聯想到昔日都城元宵盛況。今昔對比之下,自“年光是也”以下五句跌入今時的人生感概。②蔣詞上片以“而今”句為過渡,前寫昔日情景,后寫當日元夕景況,今昔對比之下,合于詞人“心懶意怯”之心情。下片“江城”以下四句寫當日境與情,“但夢里隱隱”兩句夢憶昔時故國元宵節(jié)繁華?!皡枪{銀粉砑”以下六句又回到今日當時的人事活動。情感相同:兩首詞詠元宵節(jié)都表現昔日升平繁華熱鬧氣象,都在抒發(fā)往時之歡,今時之郁。不同:①周詞年光如是而舊情無復,自此跌入身世之嗟(人生感觸),或依人之苦,或患失之志,郁結成傷時情結。②蔣詞佳節(jié)依舊而世事全非,郁結在深隱著的亡國之痛?!窘馕觥?/p>
1.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觀選擇題的形式。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題,即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參看注釋,逐句翻譯詩句,接著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得出答案。D項,“上片寫的是詞人記憶中都城內燈會之盛況”錯誤。上片寫的是是當下今時元宵情境,下片才是作者的追憶。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解讀詩歌的能力,涉及煉詞煉句,內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斷等多個層面。解答該種題型時,首先通讀全詩,整體理解把握詩中寫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發(fā)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結合選項涉及的具體詩句逐一進行分析判斷。B項,“揚起塵土,道路也為之而昏暗,故稱‘暗塵’”錯誤?!鞍祲m”,是說馬蹄蹴起的灰塵在夜色中看不分明。其中“暗”字是形容詞。故選B。3.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結構和思想感情。中國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數的限制,在起承轉合的結構上,詩人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許多結構形式,常見的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重章疊句、先景后情、卒章顯志等。賞析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帶感情色彩的關鍵詞語,還應該聯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考慮,即我們平時所說的要“知人論世”。兩首詞章法上的相同之處:周詞上片描繪了元宵夜燈月交輝、麗人多姿的歡樂景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妙神奇的境界;下片追憶京城“千門一晝”燈節(jié)歡騰的場景,抒寫節(jié)日依舊而情懷衰謝的抑郁之情,蘊含著作者潦倒不得志的悲憤之意。蔣詞上片前半寫往日元夕之盛況,后半寫今日之清冷及自己心情之郁悶。下片寫往昔之繁華不再重來的無奈,包含著復國無望的深深的眷戀之情??梢妰稍~都有對元宵節(jié)今夕的描寫。兩首詞章法上的不同之處:周詞前三句“風銷焰蠟,露浥烘爐,花市光相射”,寫今時此地元宵節(jié)情景,緊扣節(jié)日,寫燈火的光燦耀眼。其中第一、二句是分寫,第三句是總寫。下片“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下片則由當前的燈節(jié)一下借回憶而連接上了昔日自己在都城的燈節(jié),由眼前景色,很自然地聯想到汴京風光,用“因念”二字領起,追憶昔日都城元宵盛況。結尾處“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的今昔之感,實自此油然而生。而蔣詞起筆“蕙花香也。雪睛池館如畫”,即沉入了對過去元夕的美好回憶;“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春風和煦,酒旗飄拂,笙簫齊奏,仙樂風飄,那令人陶醉的音樂,那壯觀的燈市,使詞人憶起如昨天一般。“而今”二字是過渡,上寫昔日情景,下寫當日元夕景況?!盁袈臁?,指草草地掛著幾盞燈,與“琉璃光射”形成鮮明的對照?!安皇前祲m明月,那時元夜”既寫此夕的蕭索,又帶出昔日的繁華?!皼r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笔墙裎舨煌那榈膶Ρ?。下片“江城”以下四句寫當日境與情,“但夢里隱隱”兩句夢憶昔時故國元宵節(jié)繁華?!皡枪{銀粉砑”以下六句又回到今日當時的人事活動。兩首詞感情的相同之處:兩首詞詠元宵節(jié)都表現昔日升平繁華熱鬧氣象,都在抒發(fā)往時之歡,今時之郁。兩首詞感情不同:周詞“年光”二句是說每年都有這樣一次元宵佳節(jié),可是自己飽歷滄桑,無復昔日情懷,那種嬉笑游冶的輕狂生活,已一去不復返了。于是以“清漏移”三句作結。一到深夜,作者再也無心觀賞燈月交輝的景象,流連追歡逐愛的風情,于是就乘著車子趕快回到官?。ā帮w蓋歸來”有避之唯恐不及的意味),心想,任憑人們去狂歡達旦吧。抒寫節(jié)日依舊而情懷衰謝的抑郁之情,蘊含著作者潦倒不得志的悲憤之意。而蔣詞結合注釋“此詞作于南宋亡后元人統(tǒng)治下的元宵”可知,用今昔對比手法抒元夕感懷,表現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上片前半寫往日元夕之盛況,后半寫今日之清冷及自己心情之郁悶。下片寫往昔之繁華不再重來的無奈,包含著復國無望的深深的眷戀之情?!军c睛】對于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容。一般答題的時候,盡量兩者都涉及。對于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干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容,有無暗示。6、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名句默寫的能力。在默寫名句名篇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誤寫。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課內所學篇目,只有少數來自課外,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復雜,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經常在這些“淺水灘”“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寫,光記不辨,不知道聯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來區(qū)分。所以在平時對名句記憶時要立足于對詩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既準確還不容易寫錯字,然后要立足于“寫”,不要背下來但得不到分數。本題要注意如下字詞:佾、孰、挾、遨、汶、鴻?!军c睛】本題既考查學生名句名篇記憶默寫情況,又考查學生對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況。題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課內要求背誦掌握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背誦名句名篇時,不但能正確地書寫出來,還要注意領悟其含義,結合名句名篇的含義和具體語境記憶。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通假字、生僻難寫字、同音異義詞、同義異形詞,留意語句順序等。7、1.B2.C3.①科幻小說畢竟還是一種文學體裁,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類;②科幻小說可以借鑒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在細節(jié)描寫、敘事形式探索和情節(jié)模式等方面取長補短?!窘馕觥?/p>
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中的信息和篩選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不要死摳字眼。A項,“材料二”錯,根據原文“他評價阿西莫夫的文筆,‘平直、單色調、剛硬、呆板……幾乎所有這類文學上的負面詞都可以用來形容他的文筆’,卻又話鋒一轉,表示‘這種筆調無論如何是不適合文學的,但卻很適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說風靡世界’”,可知是材料一指出的;C項,“無暇對具體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做細致描繪”錯,根據原文“每一部科幻小說都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每個細節(jié)都牽涉新世界的結構,要為人物的行動設計好相應情境,因此他們必須不斷插入結構因素的解釋。作家一旦將筆墨只集中在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體的文風就不免顯得疏闊”“科幻小說的特性導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會是傳統(tǒng)的文學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可知科幻小說的特性導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會是傳統(tǒng)的文學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不是“無暇”,而是不愿意著力于此;D項,“所以在文體形式的探索上較為隨意”錯,根據原文“探索的樂趣在于驚奇,要達到驚奇,必須在情節(jié)設計上出乎意料。遙遠星系、微觀世界、新奇未來、不斷穿越……在這些或恢宏或奇詭的題材的映襯下,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為形式探索無法與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閱讀快感”,可知是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并非是較為隨意。故選B。2.本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同時關注選項敘述與文章內容表達的細微差別。材料二的觀點,根據原文“科幻小說的特性導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會是傳統(tǒng)的文學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結構的深度開掘,其實這些方面自有其文學魅力”,可知是科幻小說不必在意文學性。A項,“科幻小說定義的困難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說是一種跨門類的、延展廣闊的文學”不能作為論據,根據原文“科幻小說是姓‘科’還是姓‘文’,一直有爭論。就如武俠小說是武俠題材的小說,不等于武術和俠行;偵探小說是偵探題材的小說,不等于刑偵偵破;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題材的小說,不等于科學技術”,內容出自材料三,命題者讓學生容易失誤,當成了材料二的內容,且談論的內容是科幻小說定義的爭論;B項,“只要不違反基本的科學原理,作家完全有權利在作品中加進自己的天才意測”,談論是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能作為論據;C項,“科幻文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其豐富的故事資源,這種資源由科技的進步源源不斷地提供著”談論的是科幻文學的優(yōu)勢,所以科幻文學不要在意文學性,可以作為材料二的論據;D項,“現代科幻文學對科學最新進展的表現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學”,談論的是故事來源,不能作為論據。故選C。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答題時根據題干的要求先篩選主要的信息,然后對篩選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進行整合,最后組織語言規(guī)范答題,此題要求回答“請結合材料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來分析、評價科幻小說的合理性”,根據原文“科幻小說是科學幻想題材的小說,不等于科學技術??苹眯≌f當然姓‘文’,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學文類”可概括出“科幻小說畢竟還是一種文學體裁,是將科學想象寄予文學思維的一種文類”;根據原文主“每一部科幻小說都是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每個細節(jié)都牽涉新世界的結構,要為人物的行動設計好相應情境,因此他們必須不斷插入結構因素的解釋。作家一旦將筆墨只集中在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體的文風就不免顯得疏闊”“科幻小說關注探索與發(fā)現,在某種程度上,這對細致的形式也產生排斥,從客觀上導致了科幻小說文學性的欠缺”“探索的樂趣在于驚奇,要達到驚奇,必須在情節(jié)設計上出乎意料。遙遠星系、微觀世界、新奇未來、不斷穿越……在這些或恢宏或奇詭的題材的映襯下,科幻小說對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可概括出“科幻小說可以借鑒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性,在細節(jié)描寫、敘事形式探索和情節(jié)模式等方面取長補短”?!军c睛】做此類試題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qū)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④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8、1.B2.B3.D【解析】
1.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C級。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明確題干的提問方式,然后瀏覽選項,到文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比對,設題的誤區(qū)如下:因果關系不當、于文無據、以偏概全、說法過于絕對化、變未然為已然等。本題選“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A項,來源于原文第一段,考查對紅色文化概念的理解。原文指出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發(fā)展的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選項只強調了革命戰(zhàn)爭時期,忽視了改革發(fā)展過程。故A項不正確。B項,來源于原文第一段,說法正確。C項,第四段指出紅色文化對于當代人具有強大的精神吸引力和行動感召力。“焦裕祿精神”作為紅色文化傳承核心的紅色文化精神之一,是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然而,第三段通過舉例指出,把銳意創(chuàng)新等現代元素加進“焦裕祿精神”之中,意味著“焦裕祿精神”脫離了歷史時代,也就失去了本色。這樣一來,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就無從談起。故C項不正確。D項,涉及第三段的理解,原文反對將紅色符號形式化,并通過舉例強調,紅色文化符號高大全化,脫離了人民群眾的感受和體驗。英模人物屬于紅色文化符號,選項說“英模人物形象要高大、完美,符合人民群眾的期待”與原文意思相反,故D項不正確。故選B。2.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第一步,逐項審查每一個選項有幾個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是什么關系,一般的有因果、條件、假設、目的等關系。第二步,比對每一分句的意義在原文是否有依據,分句與分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據。本題選“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B項,“是為了論證紅色文化傳承系統(tǒng)已形成”說法有誤。文章第二段列舉了建設紅色文化的一系列舉措是為了論證“我們歷來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建設”。B選項錯誤理解了論證的目的。故選B。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這類題目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本題要求選“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D項,說法有誤。原文第三段提出紅色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值得警惕的問題,如紅色文化符號形式化、紅色文化低俗化,以及脫離紅色文化歷史等等。這意味著在發(fā)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時,不能一味追求內容的新奇和形式的新潮,而要注意紅色文化符號、紅色文化歷史和紅色文化意義的有機統(tǒng)一。D項的說法過于絕對。故選D。9、1.B2.C3.D【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對比辨析,判斷正誤。題中B項,“秉承‘新雅樂’的創(chuàng)作方法”錯,原文“近年來,國內掀起復古熱潮,流行音樂領域的‘中國風’,街頭的漢服裝束,均體現著一種時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對于漢文化的詳盡解讀方式,極致地體現出東方文明的源遠流長”,可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一例是用來表明國內復古熱潮的興起,并非“秉承‘新雅樂’的創(chuàng)作方法”。故選B。2.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歸納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不要死摳字眼。題中C項,“將古今雅樂進行了對比”錯,原文“當代歌者經過科學的發(fā)聲系統(tǒng)訓練,在演唱能力方面駕輕就熟,針對古典雅樂對于歌唱審美的要求,在聲音塑造上體現‘圓、潤、糯’的特點,體現出與中國古典美學如出一轍的含蓄、柔美、空靈、醇厚”,可知并未將古今雅樂進行了對比。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瀏覽選項,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不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題中D項,“也必然能將中國其他傳統(tǒng)文化一一喚醒”錯,于文無據,原文第三段論述“新雅樂”融合傳統(tǒng)文化中的韻味,“古典詩詞文化與樂舞文化在‘新雅樂’中得到了良好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拓展”“‘新雅樂’敏銳察覺到書法與水墨的文化要素”,只提到了與詩詞文化、樂舞文化、書法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到“喚醒中國其他傳統(tǒng)文化”。故選D?!军c睛】此類試題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干,找準區(qū)位,然后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qū)間。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10、1.C2.D3.C4.(1)為政之道,以選拔賢才為當務之急,不要認為滿朝儀態(tài)溫文的百官,僅僅是個標志而已。(2)人的才能不可預先衡量,只是應當選拔不與殿下作對的人罷了?!窘馕觥?/p>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把浴钡闹髡Z為“彪之”,不應該斷開,排除B項?!耙灾钡摹爸笔恰安粡腿雽m”的原因,不應該斷開,排除A項、B項?!翱铡毙揎棥巴跽邔m省”,不應該斷開,排除D項。句意:王彪之又進言道:“瘟疫之年,沒有哪一家不傳染。如果因此就不入宮,那恐怕連近侍也無人充當,皇宮將會空無一人了。”朝廷聽從了王彪之的進諫。故選C。2.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D項,“具有杰出才能的人”錯誤,指封建社會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戶。故選D。3.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C項,“建議朝臣家中有三人以上染病后,即使本人無病,也要百日告假在家,不入殿上朝”錯誤。結合“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朝廷從之”分析,這是按照舊例的觀點,不是王彪之的觀點。故選C。4.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以……為”,把……作為;“急”,當務之急;“雍容廊廟”,滿朝儀態(tài)溫文的百官;“而已”,罷了。(2)“人才”,人的才能(古今異義詞);“豫”,預先;“量”,衡量;“作異”,作對的;“耳”,兼詞,相當于“而已”,譯作“罷了”?!军c睛】準確翻譯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語境中理解句子。無論何種句子,都不能脫離語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感情傾向。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②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象,對這些文言現象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是翻譯好文言文語句的前提。③對句子中難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籠統(tǒng)翻譯的辦法去逃避,而應該前后推導,認真理解。④要善于調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對一詞多義、古代文化知識的積累,有助于我們把握文言詞語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參考譯文:王彪之,字叔武。二十歲時,胡須鬢角都白了。堂伯王導對他說:“選官要任命你為尚書郎,你有幸可以擔任諸王公的輔官朝官了!”王彪之說:“職位的高低本來就不值得計較,只要是在合宜的時世任職。至于超格提拔,這并不是我的愿望?!庇谑菫槔伞6啻紊w后任尚書左丞、廷尉。其時朝廷官員日漸眾多,而且遷職頻繁,王彪之上疏議論道:為政之道,以選拔賢才為當務之急,不要認為滿朝儀態(tài)溫文的百官,僅僅是個標志而已,百官任職要有助于時務,要盡職盡責,憂慮天下。選拔賢才,在于看他到官任事;為官任職,要能長久;百官長久盡職盡責,天下自會教化成功。因此三年一次考績,三次考績才予以升降,不希望一下子就有收獲,不指望短期內建立聲譽。因此大賢之才將會功齊北斗,道通四海,風范流播遠近,聲名傳頌千古。平庸之輩多,賢能之士少,天下賢才少而朝廷官多,豈能不使賢愚混雜,清濁同流!官員多則失職的也多,失職多則官吏遷職也快,前去后來,互相交換替補,并非故意要這樣做,而是這樣做順理成章罷了。這是授官制度不完善,朝廷風氣不清明的原因。完善授官制度,在于減少官員;澄清朝廷風氣,在于合并職務。官員減少便于公正地選拔人才,而且能長久任職,職務合并可以使人事簡易且風俗清靜;公正地選拔人才可以使賢能之士長期在職位上盡心盡力,能長期在職分上盡心盡力,即使中等才干者也可有所成就。永和末年(356),多發(fā)傳染病。按舊例,朝中大臣之家有傳染病,家中傳染三人以上的,即使自身無病,百日內也不得進宮。此時,文武百官多稱家有時疾而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進言道:“瘟疫之年,沒有哪一家不傳染。如果因此就不入宮,那恐怕連近侍也無人充當,皇宮將會空無一人了?!背⒙爮牧送醣胫倪M諫。王彪之又改任尚書仆射。其時豫州刺史謝奕去世,簡文帝就讓王彪之舉薦可以代替謝奕的人。王彪之回答說:“當今賢才,都被有鑒賞力的人選拔完了。”簡文帝說:“有人舉薦桓云,您以為如何?”王彪之說:“桓云未必無才,但桓溫據守長江的上流,占有天下的一半,其弟又去鎮(zhèn)守西藩,兵權盡為一門所掌,這絕不是鞏固朝廷的辦法。人的才能不可預先衡量,只是應當選拔不與殿下作對的人罷了?!焙單牡壅f:“您說得對?!焙髞沓⒁酝醣胫疄殒?zhèn)軍將軍、會稽內史,加任散騎常侍。居會稽郡八年,豪強不法之徒紛紛斂跡,逃亡人丁回歸的有三萬余口。不久王彪之升遷尚書令,與謝安共掌朝政。王彪之以年老為由,上疏請求退職,詔令不許。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11、1.道德修養(yǎng)2.加強語氣,突出子建等人的道德、才能之高,強調為人對于為詩的重要。3.C4.第②段,說明這些人會和作者帶有一樣的觀點:即僅想寫好詩,詩歌就難免膚淺。第③段,是將張五典的詩歌與這些人的詩歌作比較,突出張詩歌中體現的情操。5.(1)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知道了做人比作詩重要的人,他的詩才會有分量。(2)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3)比如我們學過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人李白首先人品貴重,他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彼鎸噘F,不是屈膝媚骨,而是傲岸豪放。他知道做人的重要性,其重要程度當然遠遠超過作詩。也因此,他的詩才有分量?!秹粲翁炖岩髁魟e》成了千古名篇,詩人也因為其很多有分量的作品而成為“詩仙”?!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題需要通讀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行概括,也可以借助文中的一些句子分析概括。第一段:“忠義之氣,高亮之節(jié),道德之養(yǎng),經濟天下之才,舍而僅謂之一詩人耳,此數君子豈所甘哉?”意思是這些詩人如果只給他們一個詩人的頭銜,而舍棄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他們是不會甘心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強調道德修養(yǎng)在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第四段說:“惟能知為人之重于為詩者,其詩重矣?!睆娬{為人好,詩才能好。還是強調道德修養(yǎng)對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用。2.本題考查反問句的作用。反問句是修辭手法中的一種,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反問句可以加強語氣,發(fā)人深思,激發(fā)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為文章奠定一種激昂的感情基調。解答此類題,需要在此基礎聯系文本具體分析作答。本題,反問句除了加強語氣,增強說服力之外,根據文本內容,前面講到一系列的著名詩人,作者說如果舍棄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而只是稱呼他們詩人,他們能夠甘心嗎?答案顯然是不甘心的。因此作者借反問句在突出這些詩人的道德才能之高,道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約保證金擔保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場農業(yè)保險投保合同
- 2025年度個人之間房屋裝修借款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苗木種植基地土地流轉與租賃合同
- 2025年高端酒店集團品牌合作資金引進居間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同安區(qū)二手房交易稅費減免專項合同
- 2025年度投資融資經紀代理委托合同規(guī)范范本3篇
- 上海二手房交易細節(jié)須知協(xié)議指南(2024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古典園林羅馬柱安裝服務協(xié)議3篇
- 醫(y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使用手冊
- 碳排放管理員 (碳排放核查員) 理論知識考核要素細目表四級
- 撂荒地整改協(xié)議書范本
- GB/T 20878-2024不銹鋼牌號及化學成分
- 診所負責人免責合同范本
- 2024患者十大安全目標
- 會陰切開傷口裂開的護理查房
- 實驗報告·測定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 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集體備課教材分析主講
- 電氣設備建筑安裝施工圖集
- 《工程結構抗震設計》課件 第10章-地下建筑抗震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