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番茄的栽培技術_第1頁
溫室番茄的栽培技術_第2頁
溫室番茄的栽培技術_第3頁
溫室番茄的栽培技術_第4頁
溫室番茄的栽培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室番茄的栽培技術第一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目錄一、溫室建設注意事項二、無土栽培三、種植前的準備及定植四、室內(nèi)環(huán)境因子的調(diào)控五、生長期管理六、番茄常見病蟲害防治第二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一、溫室建設注意事項1.跨度:以6~8米為宜,對于喜溫作物番茄來說,北緯40~41度以北的地區(qū)以6~7米為宜,溫室跨度越大升溫越慢,因此,要建設合理的跨度。2.高度:一般6~7米的溫室,在北緯40度以北,對于喜溫作物番茄高度以2.8~3.0米為宜;北緯以南以3.0~3.2米為宜。理論上高度越高作物采光越好,但建設成本會顯著增加,再加上保溫效果差,因此,不以建設過高的溫室。3.前屋角:在一定范圍內(nèi),增大前屋角會增加溫室的透光率。優(yōu)型的日光溫室要保證冬至日時有較大的透光率。4.后屋角:該角度應大于當?shù)囟習r正午太陽高度角的5~8度為宜,以不至于使后屋脊擋光。5.墻體及后屋面的厚度:為了達到更好的保溫效果,應盡量把墻建的厚些,也可以采用夾心磚墻,總之要因地制宜.6.后屋面長度:不宜過長否則雖會有更強的保溫效果,但會出現(xiàn)擋光現(xiàn)象而影響番茄的生長。7.防寒溝:溫室前要挖深50厘米以上的防寒溝,寬度為30~50厘米,里面可填充一些防寒材料8.走向:我國北方,一般為坐北朝南東西走向的溫室,方位角不可超過10度否則會影響采光。9.棚膜選擇:無毒、無滴性能好、透光率高、拉力強、使用壽命長、保溫及增產(chǎn)性能好。

第三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無土栽培分類:1.固體基質(zhì)栽培2.水培第四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基質(zhì)槽栽法:

1.栽培槽:溫室內(nèi)北面留80厘米做街道,南面余30厘米,用磚砌成南北走向的栽培槽,內(nèi)徑寬48厘米,槽邊框高24厘米,磚要平放,槽距72厘米。槽基部鋪一層0.1毫米厚的塑料薄膜,用最上層的磚壓緊膜邊,膜上鋪3厘米厚的潔凈河沙,沙上鋪一層編織袋,袋上填栽培基質(zhì)。2.栽培基質(zhì):有機基質(zhì)可用玉米秸、菇渣、鋸末等,無機基質(zhì)為沙或爐渣等??捎妹喉肥從?、玉米秸比例為1∶2∶2。使用前15天將基質(zhì)堆25厘米厚,噴濕蓋膜以消毒滅菌,然后每平方米基質(zhì)中加入2公斤有機無土栽培專用肥,10公斤消毒雞糞,混勻后即可填槽。每茬作物收獲后對基質(zhì)進行消毒。第五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種植前的準備及定植準備:

定植前要將基質(zhì)翻勻整平施足基肥,浸灌栽培槽,使基質(zhì)充分吸水,水滲后按每槽2行調(diào)角扒坑定植,也可植一行,定植密度為株距35~40cm,每畝植2300~2700株為宜,密度不要過大,否則植株會生長不良,栽后澆小水。第六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四、室內(nèi)環(huán)境因子的調(diào)控溫室栽培作物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nèi)進行的,因此生產(chǎn)者對環(huán)境的干預、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能力與影響比露地大得多。所以必須根據(jù)栽培作物的遺傳特性和生物學特性對環(huán)境的要求,通過人為的調(diào)控,盡可能使作物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平衡,以達到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高效。第七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

番茄是喜溫性的茄果類蔬菜,適合在月平均溫度為20-25℃的季節(jié)里生長發(fā)育,對溫度的適應范圍為10-35℃,但不同生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及反應是有差異的。番茄的生長發(fā)育需要一定的溫周期,不論莖葉生長還是開花結果,都較有利。一般夜溫比日溫應低5-10℃,日溫最好是20-25℃,夜溫為15-20℃。1、一般采用下列保溫措施:①多層覆蓋,如雙層大棚或大棚套小棚再加草簾等;②壓嚴薄膜,防止漏風或被大風刮起,破損的薄膜要立即修補;③選用保溫性能好的薄膜如高保溫薄膜等④安裝一些加溫設施。如熱風采暖、熱水采暖及土壤加溫設施等。2、常采用的降溫措施:①通風降溫,當室內(nèi)溫度過高即超過0度時就要通風降溫,必要時可強制通風。②遮光降溫,在不通風的情況下遮光20-30%,可降溫4-6℃。1第八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2番茄屬中光性植物,對日照長短的要求比較寬,每日以16小時左右的光照條件為最好。番茄光飽和點為7萬勒,一般應保持3-3.5萬勒。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花芽分化正常,結果多,產(chǎn)量高;光照不足,莖節(jié)細長,葉片變薄,葉色變淺,花芽分化時間延遲,花質(zhì)變劣,容易落花落果。增加棚內(nèi)光照的措施:①選用透光率好的無滴薄膜。②保持膜面清潔,以免影響透光率而降低溫度。③及時揭除草簾;要做到晚上溫度降低后蓋苫早上溫度升高到一定時期再接苫,以不知是溫度驟然變化。④使用反光地膜或張掛反光幕以增加光照,必要時要采用人工增加光照。⑤當光照過于強烈時,要采取一定的遮光措施,避免強光對番茄植株的灼傷。第九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番茄生長發(fā)育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較低的空氣相對濕度。雖然需水量大,但由于根系發(fā)達,吸收能力強,地上部莖葉又屬半耐旱性作物,不耐澇。要求空氣相對濕度僅為40-50%,土壤濕度在60-80%,番茄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不同。在結果盛期,最忌干旱缺水。如果水分虧欠,將影響生育,降低產(chǎn)量。1.科學的適時灌溉。2.及時通風降濕,對于番茄若濕度過大會導致多種病蟲害的發(fā)生。3.當溫度低而且濕度大時可采取加溫降濕。4.可以通過覆蓋地膜減少地面水分蒸發(fā)量來降低濕度。5.必要時可以使用除濕機降濕。3第十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4番茄對于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但仍以保水保肥力良好的壤土為宜。番茄是深根性作物,因此,要保持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地下水位不宜過高,否則,土傳病害易于流行。適宜的土壤pH值為6.5,為了抑制土傳病害的發(fā)生,以pH值7左右較為理想。在番茄生長期間注意追肥,第一穗果采收前開始追肥,第2次坐果,第3穗果坐往后,一般冬季半個月追施一次,春季每10天追施一次即可。第十一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5在密閉的棚室里氣流緩慢,空氣的流動幾乎為零,氣流的相對靜止狀態(tài)會嚴重地妨礙作物吸收CO2進行光合作用,不利于作物有機物的積累。因此要注意棚內(nèi)通風。適時通風既能降溫排濕,防止高溫障礙,減輕病害發(fā)生,又能促使棚內(nèi)空氣流通,及時排除有害氣體,補充CO2,有利光合作用。通風注意事項:①通風口開在避風處;②通風量由小到大,防止劇激降溫;③防止通風口自然關閉;④不斷變換通風口的位置。

第十二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五、生長期管理一般待第二穗果都坐住后,其中的大果長到算盤珠大小時,再進行吊蔓更適宜。要有規(guī)律地調(diào)整每一棵植株,防止它們相互遮陰,影響光合作用。促使番茄地下部與地上部生長協(xié)調(diào),花芽分化好,保證其連續(xù)開花坐果。能促根壯秧,連續(xù)結果能力強。(一)吊蔓第十三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二)整枝整枝是番茄栽培上必須進行的一種田間管理措施。根據(jù)不同的品種、不同的栽培目的,整枝方式各不相同。①單桿整枝僅保留主干,而將其他側枝全株抹去。單干整枝只有無限型的品種采用。②一桿半整枝是除了保留主桿外,還留一個側枝,其余全部抹去,待側枝掛2~3穗果后,對其打頂,該方式適于無限生長型和有限生長型的高封頂品種。③雙桿整枝是保留主桿外,保留第一花序下的一個側枝,其余全部株去,對留下的側枝不摘心,它與一桿半整枝相似。④多桿整枝是指植株上保留3~4個側枝,讓其與主桿一同生長,該方式僅在有限型的矮封頂品種早熟栽培時采用。第十四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三)換頭換頭時間:番茄秋冬季第一個結果期采收后期換頭方式:選留番茄基部或中部新發(fā)出1~2個長勢旺的側枝培育為新主干。采摘完后,在距新培育的側枝上面20cm處剪掉原主干,并對培育的側枝進行吊蔓整枝。使番茄進入第2個結果期,以后整枝如第1次坐果的整枝方法一樣。注意事項:側枝不能留的太早,以免影響果實的膨大第十五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四)落蔓和摘葉落蔓:當番茄的莖稈爬到架頂,要及時落漫。另外,中部或上部換頭后也需落蔓。摘葉:當下部果穗、果實達到白熟期時,要及時打掉下部老葉,以促進果實轉色。

第十六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五)合理蘸花在寒冬和早春季節(jié),為防止低溫造成落花落果,要用10~15ppm2,4-D溶液涂花柄或蘸花,或用20~30ppm防落素噴花或蘸花,或用保豐靈兌水1500~2500倍液噴花或蘸花。蘸花時加800~1000倍速克靈可預防灰霉病的發(fā)生。第十七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六)疏花疏果

溫室栽培大果型番茄,一般每穗花留花數(shù)4~5個,坐果后留果數(shù)3~4個,中果型品種每穗留花數(shù)6~7朵,作果后留果數(shù)4~5個。第十八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六、番茄病蟲害防治近幾年,番茄病害越來越嚴重,防治難度也越來越大,在生產(chǎn)上必須依靠農(nó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