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fā)展成熟與繁榮_第1頁
第2講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fā)展成熟與繁榮_第2頁
第2講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fā)展成熟與繁榮_第3頁
第2講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fā)展成熟與繁榮_第4頁
第2講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fā)展成熟與繁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篇之二第2講古代中華文明的曲折發(fā)展、成熟與繁榮——魏晉、隋唐、宋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撰稿人:三原南郊中學盧國政2017年3月一、2017年考綱解讀【考點分析】1、政治文明(1)列舉從漢到元政治制度演變的史實,說明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突出考查中央官制(內外朝、三省六部制等)、監(jiān)察制度(刺史、御史臺等)、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地方行政制度(路府州縣、行省制)等。2、經濟文明(2)概述古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的特點?!怀隹疾楣糯袊煌瑫r期城市、商業(yè)發(fā)展的特點、表現,同時考查古代中國商業(yè)發(fā)展的影響。3、思想文化文明(1)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乜疾槌讨炖韺W和陸王心學的主要思想主張和歷史影響。(2)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饕疾橹袊糯拇蟀l(fā)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發(fā)展歷程及外傳意義。(3)概述漢字、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著重考查中國古代的書法、繪畫藝術成就、代表人物及時代特點。(4)知道唐詩、宋詞、元曲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攸c考查中國古代不同時期主要文學成就及其特點(唐詩、宋詞、元曲)?!久}趨勢】本專題屬于高考重點命題范圍,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和科技都有涉及,選擇題與材料題兩類題型并重,材料新穎化:文字、地圖、表格等,側重考查漢代與宋代,大題多從社會轉型角度中外對比方面考查時代特征;命題角度靈活性強,多側重對工商業(yè)經濟和宋明理學的考查?!究枷蝾A測】

(1)從中央集權制度、人才選撥和考核制度、監(jiān)察制度等的內容、特點、歷史影響等方面考查其對今天民主化進程、機構改革的借鑒意義;(2)關注社會的公平、公正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點,從民生、平等、市場、開放、交通、文明等嶄新視角審視古代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宋代商業(yè)發(fā)展。(3)從宋明理學與先秦儒學和漢代儒學的比較角度、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異同命題,考查理學的思想主張、特點及影響;從社會熱點角度,分析宋明理學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影響,考查理學中的合理成分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啟示及影響。(4)從文明傳承角度看待古代科技尤其是四大發(fā)明。二、知識結構與階段特征【知識結構】【階段特征】總體:魏晉南北朝(220~589年)、隋唐、(581~907年)、五代遼宋夏金元(907~1368年)是中國古代文明繼續(xù)發(fā)展并逐漸走向成熟的歷史時期。(一)政治上:魏晉南北朝至宋元時期政治制度的成熟與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集權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但在隋唐、宋元時期得以繼續(xù)發(fā)展鞏固。隋唐時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舉制,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礎上,宋元時期中央集權制進一步完善,基本解決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之間的矛盾。(1)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體制。(2)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1)隋唐時期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權,加強了皇權,提高了行政效率。(2)科舉考試選官取代了按門第選官的制度,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3)唐末地方設置節(jié)度使,形成了“藩鎮(zhèn)割據”的分裂局面。(1)宋代:中央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地方設置知州、通判、轉運使分割地方行政權、財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2)元代:中央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直轄河北、山西、山東等地;設宣政院統(tǒng)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qū);地方行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二)經濟上:中國農耕經濟的繼續(xù)發(fā)展與繁榮魏晉時期,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激烈沖突,北方農耕經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隋唐農業(yè)達到新的高峰,宋代是商業(yè)大發(fā)展時期,城市里突破了坊市界限,農村形成大量草市。宋元時期,海上和陸地的對外交往空前繁榮。(1)生產工具:隋唐時期出現曲轅犁,將中國的犁耕技術推向成熟。(2)生產技術: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耕耙耱技術,推動了精耕細作農業(yè)的發(fā)展;宋代以后,江南地區(qū)形成一年兩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種,提高了水稻的產量。(3)土地制度:北魏和唐朝前期實行均田制;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關系有了較大發(fā)展。(1)魏晉南北朝:出現灌鋼法的煉鋼技術,北方燒制白瓷。(2)隋唐:制瓷等手工業(yè)技術發(fā)展,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tǒng)。(3)宋元:制瓷業(yè)興盛,出現五大名窯,景德鎮(zhèn)興起;黃道婆改進棉紡技術。(1)魏晉南北朝:北方商業(yè)一度遭到嚴重破壞。(2)隋唐:出現了許多商業(yè)城市,唐都長安尤其繁榮;南方工商業(yè)城市揚州、益州繁榮;出現柜坊和飛錢。(3)宋朝:城市商業(yè)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呈現繁榮局面,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海外貿易興盛,出現了許多大港口。(三)思想文化上:儒學的成熟與轉型和科技文化的繁榮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儒、佛、道“三教并存”局面;特立獨行的士人群體形成,推動了書法、繪畫、文學等藝術的發(fā)展。隋唐時期,科舉制度擴大了知識分子隊伍,推動了文學藝術的進步。宋元時期,科技成就突出,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使用都取得突破性進展;知識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階層隊伍擴大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1)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廣為傳播。(2)隋唐時期: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3)宋代: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4)南宋:陸九淵的心學,進一步完善了封建倫理體系。2.科技:隋唐發(fā)明雕版印刷術;宋代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火藥廣泛用于軍事,指南針用于航海。(1)文學:隋唐時期,詩歌進入黃金時代,出現了李白、杜甫等詩人;宋代,文學成就主要是宋詞,分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為興起的新詩體。(2)書法:魏晉時期,書法進入自覺時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鐘繇、王羲之、王獻之等;唐宋風格多樣,楷書、草書流行,出現了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書法名家。(3)繪畫:魏晉時期,士大夫文人畫出現,主要代表人物是顧愷之;唐代繪畫藝術進入了繁盛時期;宋代文人山水畫興起,風俗畫發(fā)展。(4)戲曲:元朝雜劇的出現,表明古代戲曲走向成熟。針對演練:(2015·山東文綜,38)宋代理學是傳統(tǒng)儒學的新發(fā)展。。材料一城市與生活北宋東京(開封)內城平面示意圖材料二生活與觀念近歲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擬公侯……——《宋會要輯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號)年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體舊規(guī),裹奇巾異服,三五為群,斗美夸麗,殊令人厭見,非復舊時淳樸矣?!秹袅轰洝肪硎?1)分析說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象與宋代理學興起和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2)若進一步探究宋代理學興起和發(fā)展的原因,你認為還需要補充什么材料?舉一例說明。解題思路第(1)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一及材料二中的“近歲士庶之家侈靡相尚”以及“衣冠更易”等信息,從城市布局、商業(yè)發(fā)展、社會觀念等角度分析材料反映的歷史現象;第二小問,遷移該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狀況,聯(lián)系程朱理學的思想主張,從商品經濟發(fā)展與理學關系角度分析說明。第(2)問,第一小問,遷移宋明理學產生的社會背景回答;第二小問,遷移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所遭遇的沖擊以及在唐朝出現的三教合流知識回答。答案(1)說明: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娛樂場所出現,商品經濟發(fā)展到新水平;社會上出現了追求奢靡享樂、僭越禮制的現象。面對社會生活對傳統(tǒng)儒家倫理秩序的沖擊,儒學家把封建倫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以“理”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規(guī)范社會秩序。(2)例:需要補充與佛教、道教發(fā)展相關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發(fā)展使傳統(tǒng)儒學面臨挑戰(zhàn);為應對挑戰(zhàn),佛學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獲得了新發(fā)展。【拓展延伸】宋元時期思想和科技文化發(fā)展折射的時代特征(1)思想:理學出現,儒家思想逐漸成熟。理學的出現適應了封建中央集權強化的需要,實質上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后期強化君主專制、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需要。(2)科技:宋元時期是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三大發(fā)明廣泛使用的成熟階段,更是外傳西方的重要時期,反映了宋元社會經濟的高度發(fā)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榮,也反映了社會生產發(fā)展的需要。(3)文學①宋詞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宋詞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權并立,國家分裂,用詞抒發(fā)對國家分裂的悲憤,如辛棄疾;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階層擴大,詞的文學形式和特色更加適應市民生活的需要。②元曲成為元朝主要的文學形式。元曲反映了元代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實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并行,統(tǒng)治異常黑暗的時代特征。如關漢卿借《竇娥冤》的吶喊控訴等。(4)書畫藝術①宋代隨著手工業(yè)、商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城市經濟繁榮,出現了高度繁榮的封建文化,涌現出一大批書法家、畫家,如北宋蘇軾、元朝趙孟兆頁等;同時風俗畫盛行,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北宋東京繁華的景象。②宋代強化中央集權,反映在繪畫方面,如宮廷畫盛行;強調以景寫意,抒發(fā)作者個人內心情感的文人畫產生。三、典型試題主題一魏晉至宋元時期中央與地方行政機構及選官監(jiān)察制度的演變視角1從發(fā)展角度考查唐代中央機構演變的特點【考題1】(2015·四川文綜,2)“中書、尚書令在西漢為少府屬官,在東漢亦屬少府,雖典機要,而去公卿甚遠。魏晉以來,浸以華重。唐遂為三省官長,居真宰相之任。”這段話意在指出()審題定位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代三省六部制解題關鍵據題干中“中書、尚書令……去公卿甚遠……浸以華重……居真宰相之任”的描述可知,中書、尚書令的地位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提高,故選C項。A、B、D三項與題干信息或史實不符,排除。視角2從制度創(chuàng)新角度認識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考題2】(2015·山東文綜)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瓦解宗法體系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審題定位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宋時期地方官吏任免制度辨析選項本題關鍵信息是“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題干主要敘述的是對地方官任職的規(guī)定,與守法體系、健全地方行政機構和完善地方監(jiān)察制度無關,故排除A、C、D三項。規(guī)定地方官任職要避親、避籍,其目的在于防止地方勢力的膨脹,故選B項。視角3從發(fā)展創(chuàng)新角度考查古代選官制度的特點【考題3】(2014·海南單科,5)唐代否定了按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額推薦的察舉制,實行分科考試、差額錄取的科舉制,這反映出唐代()A.官員特權受到否定 B.君主集權得到強化審題定位唐代——科舉制辨析選項據材料中“分科考試、差額錄取”的信息,說明科舉制注重才學,故選C項??婆e考試并不是當時唯一的選官途徑,官員特權只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不是“否定”,A項錯誤;科舉制擴大了官吏來源,對君主集權效果不明顯,B項錯誤;“重視思想品德”是察舉制的選官標準,D項錯誤。答案C變式練習:1、(2016年全國新課標2卷25)兩漢實行州郡推薦,朝廷考試任用的察舉制;經魏晉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變?yōu)樽杂赏犊?,差額錄用的科舉制,科舉制更有利于()選拔最優(yōu)秀的官吏B.鑒別官員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會文化水平【答案】D【考點定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名師點睛】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起源于漢代,當時是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考察標準是孝廉,因此稱為察舉制。到了魏晉九品中正制實行,由品評官來評定人員的優(yōu)劣,這就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試的方式來選拔人才,隋煬帝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確立。到了唐代,繼續(xù)推行科舉制,但是科舉考試選拔出的人才依舊人數較少。關隴門閥依舊控制著人才的任用,這也是造成唐代中后期政治混亂的原因之一。到了宋代,科舉制度才真正體現出它的優(yōu)勢,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學習之風,人才選拔也多通過科舉制度產生。但是明清時期,科舉制度采取“八股取士”,導致制度僵化,直到戊戌變法時被廢除。2、(2016江蘇卷單科歷史4)“宋沿唐制,亦貴進士科。然唐時猶兼采譽望,不專辭章。宋則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庇纱丝梢?,與唐代科舉相比,宋代()A.考試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減少C.進士及第尤為尊貴D.錄取人數大大增加【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材料“糊名考校,一決文字而已”說明采用密封考試形式,有利于考試的公平公正性,故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取士科目數量減少信息,故B項錯誤;材料中說明對進士科的重視,不是尊貴,故C項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錄取人數變化,故D項錯誤。【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政治?漢代元政治制度演變?宋代科舉制度【名師點睛】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謄錄,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tǒng)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謄錄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后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確產生了很大的效力?!就卣寡由臁恐袊糯饕胤焦芾碇贫鹊奶攸c及演變趨勢(1)特點①分封制:西周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周王和受封諸侯以人口、土地和義務為紐帶,形成嚴格的等級關系。受封的諸侯爵位世襲,擁有領地,可以再分封,具有很強的地方獨立性。②郡縣制:在國家大一統(tǒng)的條件下按地域劃分的地方管理制度??たh官吏由皇帝任免,且不世襲??たh長官只領俸祿,沒有封地,必須服從中央。③郡國并行制:分封諸侯國,諸侯國獨立性很強,諸侯國內實行郡縣制,郡國并存。西周分封制度的再現。④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派出的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地方管理機構。行省具有兩重性,主要為中央收權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權力,所握權力大而不專制。(2)演變趨勢①從分封制到郡縣制,反映了地方官吏的任用原則由血緣關系到中央機構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古代政治由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的完成。②從郡縣制到行省制度的實施,是地方管理方式的轉變,對后世影響深遠。③總的演變趨勢是地方權力日漸削弱,中央集權不斷加強。主題二魏晉南北朝至宋元時期農耕經濟的發(fā)展繁榮視角1從文明進步角度考查唐宋經濟重心的南移【考題4】(2015·課標全國Ⅱ,26)唐宋時期,江南經濟迅猛發(fā)展,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這一轉變的主要動力之一是()審題定位唐宋時期的農耕經濟——經濟重心南移解題關鍵從東漢末年開始,受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亂等因素的影響,中原人民開始南遷,為南方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南宋時經濟重心完全轉移到南方,因此農業(yè)技術的進步是促成這一轉變的主要動力之一。C項符合題意;A、D兩項是商業(yè)發(fā)展的表現和影響,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劇是土地私有制發(fā)展的結果,與經濟重心的南移關聯(lián)不大,故排除B項。【考點定位】中國古代的經濟·農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經濟中心南移【名師點睛】本題實質上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種考察。本題以經濟重心南移為載體,意在說明推動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生產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而生產力發(fā)展又體現在生產關系得變化和生產工具的發(fā)展進步兩個方面。學生只要抓住這一本質性的問題,其他選項都不會對本題構成干擾。變式練習:1.(2016年海南單科卷歷史6)北魏時,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總結出一套個體農戶農副兼營的精耕細作農業(yè)模式,反復強調農戶不要過度擴大耕種面積,“寧可少好,不可多惡”。這表明限制農業(yè)的進步【答案】A【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古代農業(yè)?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名師點睛】本題以《齊民要術》的總結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精耕細作的理解和認識,意在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以及通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精耕細作的目的是通過勞動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生產效益,生產工具的改進、農田管理的規(guī)范、農田水利的興修等都是精耕細作的表現。古代農業(yè)生產模式是教材的主干知識,也是全國卷以及各地方卷命題的高頻考點,我們平時復習時要注意。2.(2016年海南單科卷歷史8)江南農業(yè)經濟在東晉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個時期得到很大發(fā)展.其共同的原因是【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中國古代經歷了三次經濟重心南移,即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安史之亂時以及兩宋之際,南移的原因都是因為北方戰(zhàn)亂導致人口大規(guī)模的南遷,充實了南方的勞動力,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所以本題答案為D項。A項、B項和C項不是其原因,故排除?!究键c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古代經濟?經濟重心南移【名師點睛】本題以江南農業(yè)的開發(fā)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理解和認識,意在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區(qū)自然條件優(yōu)越(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水資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戰(zhàn)亂頻繁,南方相對穩(wěn)定,為江南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穩(wěn)定的環(huán)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增加了大量勞動力,并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④南方統(tǒng)治者為發(fā)展實力,重視發(fā)展經濟(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⑤新的農作物在江南引種,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海外貿易的發(fā)展,促進了江南商品經濟的繁榮。⑥江南地區(qū)各族人民的共同勞動等。經濟重心南移是近幾年全國卷和海南卷命題的高頻考點,我們在備考是要關注。3.(2016年全國新課標2卷文綜歷史26)宋代,有田產的“主戶”只占民戶總數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處租種土地的“客戶”,導致這種狀況的重要因素是()【答案】B【考點定位】中國古代的經濟·農業(yè)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名師點睛】從唐兩稅法開始,到宋代完成的經濟關系、土地制度變革,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一次重大的變革。這種變革有的學者將它歸結為兩個分離,即,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國家同社會經濟活動的分離,而這兩個分離在新社會歷史條件下,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課本上介紹了宋代實行的主要是租佃制,其實這種說法并沒有導出這種制度的實質性內涵。租佃制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兼并問題上的一種新型的選擇,通過調節(jié)生產資料和生產關系來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4.(2016年浙江卷文綜歷史17)在古代文學家筆下,大江之南的鄉(xiāng)村社會,“家給人足,居則有室,佃則有田,薪則有山,藝則有圃……婚媾依時,閭閻安堵,婦人紡織,男子桑蓬,臧獲服勞,比鄰敦睦?!痹摬牧戏从车霓r業(yè)經濟狀況是A.土地過度集中B.有田者無力可耕C.小農戶個體經營D.地權與勞動者契合【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中引文的準確理解與分析。題干中引文反映了人們對理想經濟形態(tài)的向往,也就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一種自然的較為淳樸的生活,與古代中國的小農經濟的模式狀態(tài)相符合,故C項正確;題干中只是談到人們“佃則有田”,而沒有闡釋土地過度集中,故A項排除;“家給人足,居則有室,佃則有田,薪則有山,藝則有圃”說明人們有力可耕,故B項排除;題干中地權依然三是地主階級,作為勞動者的農民,兩者是無法契合。故D項排除。考點: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發(fā)達的古代農業(yè)?小農經濟5、(2015年新課標Ⅰ卷文綜27)表1河南、江蘇兩地科舉考試狀元人數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蘇781749表1呈現的變化反映了()A.理學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B.經濟發(fā)展促進文化興盛C.中原地區(qū)經濟急劇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趨勢明顯【答案】B【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經濟重心的南移·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視角2以宋代民間崇拜為切入點考查宋代商業(yè)的發(fā)展【考題5】(2015年新課標Ⅰ卷文綜26)宋代東南沿海地區(qū)出現了一些民間崇拜,如后來被視為海上保護神的媽祖、被視為婦幼保護神的臨水夫人等,這些崇拜得到朝廷認可,后世影響不斷擴大。這反映出()A.朝廷不斷鼓勵海洋開發(fā) B.女性地位逐漸得到提高C.東南沿海經濟社會影響力上升 D.統(tǒng)治思想與民眾觀念趨向一致【答案】C【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經濟·商業(yè)的發(fā)展·宋代商業(yè)【名師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和基本歷史理論。本題契合海上絲綢之路的熱點,,考查考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正體現了新課標高考高于教材、脫離教材的命題思路。本題反映的邏輯現象是“民間思想觀念----國家政治認同”,解題思路是“表象—實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思想觀念),只有選經濟了。其余選項逐項排除。這啟示我們平時復習備考時加強對歷史基本理論的復習,特別是加強對考生的解題能力的訓練,一定要掌握表明、反映類試題的解法。這類試題在近幾年高考選擇題中比重很大,其考查的是“現象和本質”的邏輯思維,題目給出的是現象,我們找本質即可。變式練習:1.(2015年北京卷文綜14)唐代長安的商業(yè)店鋪主要集中在東西兩市,按規(guī)定,“諸行自有正鋪者,不得于鋪前更造偏鋪?!蹦纤味汲侵械纳虡I(yè)店鋪散布于城內各處,據記載約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證南宋時期()A.私營商業(yè)已居主導地位B.坊市制度已經瓦解C.商業(yè)發(fā)展已超過農業(yè)D.資本主義萌芽已出現【答案】B【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商業(yè)的發(fā)展?宋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名師點睛】這一題考查了商業(yè)的發(fā)展過程、經營形式以及農商關系和資本主義萌芽等古代中國經濟的多個知識點,綜合性較強,重點考查了坊市制度的概念。這與今天我們關注城市經濟發(fā)展這一主題密切相關。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也屬于主干知識,而且唐宋的商業(yè)發(fā)展正好處于一個轉型時期,所以這塊知識點需要在復習備考時重點關注。2.(2015年安徽卷文綜14)北宋仁宗年間,販賣婺州羅帛的沈贊沿路偷稅,在富陽境內被縣民蔣澤等人捉到。經杭州官府裁決,沒收其貨物182匹,蔣澤等人因此獲得賞錢。這說明()A.官府重視商稅收入B.杭州絲織業(yè)比婺州發(fā)達C.江南商業(yè)環(huán)境惡劣D.農本商末觀念根深蒂固【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依據史料準確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強調的是“販賣婺州羅帛的沈贊沿路偷稅”,也因其被“杭州官府裁決,沒收其貨物182匹”,據此可知政府裁決的原因是“偷稅”,綜合分析可知商人因為偷稅被捉,經官府裁決被沒收貨物,并且官府對捉拿偷稅人的縣民給予賞錢,這個主題反映了宋朝時期政府對商稅征收的重視,A符合題意;題干之中并未涉及到杭州絲織業(yè)的情況,因此不能夠說明杭州絲織業(yè)發(fā)達,排除B;材料只反映了個別商人因偷稅的違法行為被官府懲罰的正常行為,不能表明普遍的經商環(huán)境惡劣,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到政府重視農業(yè)的情況,排除D。故選A?!究键c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商業(yè)的發(fā)展?政府對商業(yè)的管理3.(2015年重慶卷文綜歷史3)宋太宗時期,有官員上奏:“嶺南村墟聚落,間日集裨販(小販),謂之墟市。請降條約,令于城邑交易?!痹摻ㄗh遭到太宗的拒絕:“徙擾民爾,可仍其舊。”這一史實主要反映了宋朝()A.專業(yè)市場每天開市 B.鄉(xiāng)村市場的繁榮C.市場監(jiān)管相對寬松 D.坊市制繼續(xù)實行【答案】C【解析】依據教材內容牢記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特點,然后再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兩者進行對照,最后得出正確的答案。宋代是中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革命時代”,無論是在市場的規(guī)模、市場的分布地點上、還是在政府對市場的監(jiān)管上都有“革命性”的變化。A項內容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所以排除。材料內容只是反映了宋代鄉(xiāng)村市場已成為慣例,反對在鄉(xiāng)村交易的意見遭到最高統(tǒng)治者的拒絕,并不能表明鄉(xiāng)村市場繁榮,所以B項錯誤。D項與材料內容及史實相反。與前朝相比,宋代出現了草市與夜市,縣以下可以設市,這表明宋代政府對商業(yè)發(fā)展監(jiān)管放松,故答案選擇C項?!究键c定位】古代中國的經濟·商業(yè)的發(fā)展·古代中國的市場管理4、(2014·課標全國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這表明交子()審題定位宋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辨析選項材料中“券”“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表明交子是一種兌換券,在“富者”不能兌付時可作為訴訟依據,體現出其具有民間交易憑證功能,故A項符合題意?!笆衩瘛痹旖蛔邮菫榱朔奖阗Q易而非解決民間的商業(yè)糾紛,B項錯誤;材料只提到富商聯(lián)合發(fā)行交子,后因不能兌付而官司纏身,不能說明富商社會地位的提高,C項錯誤;材料缺乏對當時不同地區(qū)經濟狀況的比較,故不能得出D項的結論。答案A【拓展延伸】中國古代商業(yè)發(fā)展的階段特征及城市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1)特征①從西周至唐:坊市分置,商業(yè)活動受地域和時間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城市的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zhèn);商業(yè)貿易和市場的規(guī)模不大。唐代商業(yè)都市有所發(fā)展,農村集市貿易開始出現。②宋元明清: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間限制;商業(yè)市鎮(zhèn)興起和發(fā)展;農村的“草市”發(fā)展。宋元城市商品經濟繁榮,如出現了夜市、曉市、魚市等,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明清時期:由于商業(yè)活動的繁榮,涌現出一大批工商業(yè)市鎮(zhèn),城市的生產性、專業(yè)性、商業(yè)性增強,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減弱。但在封建專制集權制度下,實行嚴格的專賣制度,嚴重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2)影響①影響人口遷移的流向。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農村人口不斷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規(guī)模擴大。②伴隨經濟重心的南移,城市逐漸由北方內陸向東南沿海、沿江一帶發(fā)展。③影響城市市民生活和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元雜劇、明清小說等文學藝術的出現,適應了市民階層的需要。主題三從魏晉隋唐“三教合一”至宋元時期儒學思想的成熟視角1從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角度考查儒學發(fā)展的階段特征【考題6】(2014·課標全國Ⅰ,25)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來唐武宗又大規(guī)模地“滅佛”。這反映出唐代()審題定位唐代——“三教合一”潮流解題關鍵緊扣題干材料,可知唐代統(tǒng)治者經歷了由尊道到崇佛,再到滅佛的做法,說明統(tǒng)治者對佛道思想的態(tài)度的變化,反映出道教佛教地位變化較大,只有儒學地位沒有重大變化,可知C項正確。答案C視角2從社會主流思想角度考查宋明理學的主張及特點【考題7】(2014·課標全國Ⅰ,26)人性是先秦以來一直討論的問題?;趯θ诵缘男抡J識,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們認為人性()審題定位宋明——儒學——理學辨析選項在理學家看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袄怼斌w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理學家認為,人性本善,但由于后天環(huán)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就會產生過度的私欲,即人性本善,但習相遠,因此人們只有戰(zhàn)勝后天的私欲才能恢復本善之性,故D項符合題意。A、B兩項分別屬于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認識,而非宋明理學家“對人性的新認識”,排除;C項與理學思想不符,排除。【拓展延伸】從現實角度理解宋明理學作用和影響(1)積極性①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強調人與自然、家庭、國家的和諧意識。②宋明理學具有憂患意識,鼓勵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奮發(fā)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學崇尚道德,重義輕利,強調自我約束,可以促進文明的進步。④宋明理學強調身體力行。力行意識及其所體現的務實傾向和自強的精神,對中國文化起了推動和促進作用。(2)消極性①尊卑等級觀念。②重男輕女的觀念;③因循守舊的觀念;④輕視個體自由的觀念;⑤重禮輕法的觀念等封建倫理是維護君主專制統(tǒng)治的工具,摧殘人性,壓抑思想進步。變式訓練:1.(2013年新課標Ⅰ卷文綜25)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

A.宗法血緣制度逐漸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學成為統(tǒng)治思想D.陸王心學日益興起

2.(2012高考文綜全國新課標卷27)理學家王陽明說:“士以修治,農以具養(yǎng),工以利器,商以通貨,各就其資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業(yè)焉,以求盡其心,其歸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則一而已……四民異業(yè)而同道?!蔽娜擞靡孕拗蔚?,農民用以具養(yǎng)的,工匠用以利器的,商人用以通貨的,各取用他們資所能近、力所能及的而成就事業(yè),來求充分擴張善良的本心,歸結他們的要點在有益于人民之道,這些是相同的……四種人職業(yè)不同而方法相同的。在此,王陽明

A.重申傳統(tǒng)的“四民“秩序”B.主張重新整合社會階層

C.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百姓生計D.闡發(fā)的根本問題是正心誠意

【答案】:D【解析】:王陽明特別強調“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題中“四民”(士農工商)各自盡心于本業(yè),會達到正心誠意的“良知”道德境界。

3.(2010年新課標卷文綜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A.“心外無物”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答案】:A【解析】:王安石提出“有形”(有物質存在、有生命體存在);A項認為只有“意識”、沒有物質存在。主題四、從科技文化的傳承角度看待古代科技文化(2016年全國新課標2卷文綜歷史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玄奘(602-664),為尋求準確的佛經文本,西行“求法”,歷經艱辛,十余年中,行程數萬里,游歷百余國,回國后,他譯出佛經1300多卷,精煉而準確。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鑒真(688--763),深明佛學,50余歲時,受日本邀請,發(fā)愿東渡。他排除千難萬險,歷時12年,經6次努力,最終到達日本。鑒真東渡,對日本的佛學、建筑、雕塑、醫(yī)藥、藝術乃至日常生活,都產生了很大影響?!獡婿戎骶帯吨腥A文明史》等解讀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的其他相關史實,加以論述。(要求:寫出觀點,觀點合理,明確,史論結合。12分)【答案】示例:觀點:中國為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貢獻論述:中國古代的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四大發(fā)明經絲綢之路傳到歐洲。這一傳播促進了歐洲的社會發(fā)展,火藥的傳入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fā)展;指南針促進了地理大發(fā)現;造紙術和印刷術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條件?!究键c定位】中國古代的經濟·商業(yè)的發(fā)展·對外貿易與交流;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四大發(fā)明【名師點睛】本題是一道開放題,抓住的就是主要問題,忽略次要問題,所以把握的主線就是對比兩者的主要共同點,得出來相應的結論。本題主題很多,可圍繞著中國文化的貢獻或者中國與外國的往來來談,只要符合材料所敘述的基本內容,符合基本含義即可。在論述的時候要注意有理有據,做到言之有物。能夠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這樣才能讓人信服,拿到高分。變式練習:1.(2014年江蘇單科03)據葉德輝《書林清話》,五代后唐時,在宰相馮道主持下,開始將儒家“九經”??焙罂贪嬗∷?。宋初國子監(jiān)有書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書版劇增至十萬。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監(jiān)、秘書監(jiān)等機構也都大量刻書。宋朝書坊遍及全國各地,所售書籍大多精雕細校。由此推斷()A.宰相馮道發(fā)明雕版印刷術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廣泛應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書【答案】C【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科技成就·四大發(fā)明(雕版印刷術)【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史料,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分析、認知,并作出準確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正確解答本題,即在于抓住關鍵信息“宋處國子監(jiān)有書版四千”“真宗時期增至十萬”“宋朝書坊遍及全國”等。再結合排除法排除不相關和表述不符合史實的選項。平時要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和答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2.(2016年全國新課標3卷文綜歷史26)唐太宗對南朝后期競相模仿蕭子云書法的風氣表示不屑,認為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只有王羲之的書法才“盡善盡美”,于是連西州(今吐魯番)幼童習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書帖。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地位的確立,是因為A.皇帝好惡決定社會對藝術的批判B.王羲之的藝術成就不可超越C.藝術水平與時代選擇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響藝術評判標準【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的書法藝術,探討書法家地位的確立原因。首先要看他的書法作品藝術水平,還要符合時代需要。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他博采眾長、自成一家,“飄若游云,矯若驚蛇”,被歷代書法家公認為“書圣”。它適合了初唐清新雄健氣象,經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確立了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皇帝好惡決定社會對藝術的批判,王羲之的藝術成就不可超越,朝代更替影響藝術評判標準,犯了絕對化錯誤,應該排除ABD。【考點定位】【名師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本題以王羲之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反映的邏輯現象是“個別原因----綜合原因”,解題思路是不能以“個別原因”代替“綜合原因”,犯以偏概全的錯誤。這啟示我們平時復習備考時加強對考生的解題能力的訓練,一定要掌握原因類試題的解法。3.(2015年四川卷文綜歷史3)“詞”在兩宋的發(fā)展勝過“詩”,被看作一個時代文學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節(jié)奏感強,形式更為自由,便于抒發(fā)感情②對仗工穩(wěn),句式齊整,適于言志和述懷③能和樂歌唱,貼近市民生活,群眾基礎廣④不斷變革、創(chuàng)新,風格多樣,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文學藝術·宋詞及其特點【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所學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從選材上看,從屬于古代中國文學“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重要脈絡?!皩φ坦し€(wěn),句式齊整”,明顯屬于唐詩的特點,故,排除②項。所以在復習和備考進程中,對古代中國文學藝術,包括科學技術,應該有一個總體認識,從宏觀上整體把握,對其脈絡要熟練掌握。4.(2015年福建卷文綜16)關漢卿在《關大王獨會單刀會》中,描繪關羽面對大江的滾滾波濤,仗刀臨流。曲中唱到:“大江東去浪千疊……駕著這小舟一葉……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對該作品理解有誤的是()A.顯示關羽壯懷激烈的個性B.借歷史典故吊古撫今C.嚴厲斥問顛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詞的豪放風格【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歸納、概括,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描繪關于面對大江的滾滾波濤,仗刀臨流”說明A理解正確;“可正是千丈虎狼穴”說明作者借歷史典故吊古撫今,B理解正確;“大江東去浪千疊”,聯(lián)系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說明D理解正確;通過排除法,因此選C。學科網【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文學成就·元曲【名師點睛】本題涉及的內容是課本沒有出現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參照法,參照法就是通過找一個“參照對象”,如題干材料、選項(題肢)、政治原理、歷史結論等進行“拓展解題思路、縮小選擇范圍”的處理,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解答的一種方法。如本題可以參照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分析出兩者都具有豪放風格,因此排除D項;AB項也不難排除;C項實際上張冠李戴(以相關的知識作干擾題肢),把關漢卿的另一作品《竇娥冤》移植過來。四、鞏固練習:1、(預測)唐太宗說:“元置中書、門下,本擬相防過誤。人之意見,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為公事……卿等特須滅私徇公,堅守直道,庶事相啟沃,勿上下雷同也?!毕铝袑Σ牧侠斫忮e誤的是()A.闡明了實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B.形成了中央機構間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D.將皇權置于相權的制約之下,形成了集體決策的局面解析材料大意是:設置中書省和門下省,原本就是為了相互防止發(fā)生過錯失誤。人的意見,常有不同,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但這都是為了公事……你們身為大臣特別應該滅除私情,秉公辦事,堅守直道。竭誠輔佐于朕,不要上下一個腔調。據此分析,A、B、C三項說法正確;三省六部制下,仍然是皇帝個人決策,而非集體決策,D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2、(2016年全國新課標1卷26)史載,宋太祖某日悶悶不樂,有人問他原因,他說:“爾謂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贝耸路从沉恕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了君主專制的相關內容。由“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可知宋太祖不開心的原因是因為史官對帝王的日常行為秉筆直書,他害怕自己偶爾的行為失誤也會被史官如實記錄,所以說修史對影響到君主個人的行為選擇,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項。宋代史官所撰實屬全部真實可信明顯過于絕對,所以B項說法錯誤;宋太祖主要是擔心史官如實記錄自己不好的言行,并沒有反映出史官與君主之間的尖銳矛盾,所以C項不符合題意;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可知宋太祖確實對史官如實記錄的做法不開心,不愿意其記錄,但這是表面現象的描述,不是對此事本質問題的反映,所以D項不符合題意?!究键c定位】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名師點睛】本題命題意圖是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題材料新穎,以宋太祖對史官書寫記錄君主個人言行的行為的態(tài)度為切入點,深入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解和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由多種因素也會對君主專制形成制約和影響,包括官僚集團、重史傳統(tǒng)和君主的個人的品質等等,這就要求學生在備考的過程中既能到書本中去,又能跳出書本外,從多角度看待、思考問題,不要拘泥于教材和固有觀點。3.宋代諫官的職責是每月要向皇帝報告一次,稱為“月課"。他們可以把平時隨便聽到的一點情況就向皇帝報告,無需證據確鑿,若奏彈不實,諫官不必受到懲罰。如果御史臺的諫官上任后百日之內無所糾彈,則罷作外官或罰“辱臺錢”。該規(guī)定產生的直接影響是A.致使皇權達到頂峰B.助推耳目機關分化相權C.助長諫官濫用彈劾權D.導致地方權力過度削弱【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他們可以把平時隨便聽到的一點情況就向皇帝報告,無需證據確鑿,若奏彈不實,諫官不必受到懲罰?!笨梢钥闯鲞@種制度必然會助長諫官對彈劾權的濫用,故本題選C項。A、B、D與材料無關??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宋代的諫官制度4、(預測)在科舉制度下,考中進士或舉人,就有機會進入宮廷或地方衙門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鄉(xiāng)村里當教書先生,當一名鄉(xiāng)紳。這反映出科舉制A.造成了官員隊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會階層合理流動C.進一步固化了社會等級D.使儒學統(tǒng)治地位得到鞏固【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材料“考中秀才,也可在鄉(xiāng)村里當教書先生,當一名鄉(xiāng)紳”不屬于官員隊伍,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考中進士或舉人……考中秀才……”可知,科舉制下,根據自身才能不同,各有不同的歸宿,有利于人才相對合理流動,故B項正確;科舉制的實行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情形,而不是固化社會等級,故C項錯誤;材料突出科舉制下人才的流動,而非科考的內容,故D項錯誤??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科舉制5、元代以前中國主要根據山川地形來劃分行政區(qū),從元代開始則任意把自然環(huán)境差異極大的地區(qū)拼成行政區(qū)。這表明()A.元代地方勢力強大B.民族文化影響制度C.君主專制得到加強D.中央強化地方管理【答案】D【解析】考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元代政治制度的變化6.(2015年福建卷文綜15)元初,中書省“省規(guī)”:三日一奏事,軍國事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B.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答案】B【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元朝中書省?!久麕燑c睛】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是高考命題的重點之一,本題既要注意防止選項中的陷阱設置,如A項以偏概全,D項添枝加葉,也要注意規(guī)律性認識,如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總體上呈現不斷強化的趨勢,在中央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皇帝往往通過分化事權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因此可輕易排除C項。7、(2014年天津文綜01)從秦至清的兩千多年中,許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當時形勢和力量對比的變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權臣、地方割據勢力等,導致權力的萎縮或喪失,這種現象實質上是A.君主專制被顛覆 B.中央集權體制遭到破壞C.君權至上的后果 D.君主權力受到制約【答案】C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君主專制的演進·宦官、外戚專權【名師點睛】宦官專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作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伴生物,對中國古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因為宦官身份特殊,極易形成專權局面。首先,宦官要專權,必須是在中央集權加強時期。其次是當宦官在關鍵時刻幫助皇帝奪取或鞏固皇位立了大功時,宦官便以功獲寵,以寵掌權。再次,就出現宦官專權的某一朝代來說,往往是在王朝的中后期。當皇帝感到權臣或地方勢力日漸膨脹,皇權受到威脅時,便利用內朝宦官來分割外朝相權,或控制地方勢力,宦官逐步操縱軍政大權,形成了專權局面。綜上所述,在開國初皇權獨斷的全盛時期,皇帝勤政多才,政治清明時,宦官不可能扮演政治舞臺上的重要角色。當皇權受到威脅,皇帝對臣屬又深加疑忌,皇帝用宦官來監(jiān)視、控制朝臣,分割、削奪其權力時,或皇帝年幼,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激烈時,宦官便應運而起,進而執(zhí)掌軍政大權,形成專權局面。由此可見,宦官專權是皇權旁落、皇權與相權、皇帝與朝臣、中央與地方矛盾斗爭的結果,其實質乃是封建皇權的變形和延伸?;鹿儆侄嗍墙y(tǒng)治階級中最腐朽、最反動的代表,其專權則極易形成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進而導致農民起義爆發(fā),最終導致舊王朝覆亡??梢哉f,宦官專權主要依附于封建專制制度產生、發(fā)展,又加速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腐敗和王朝的滅亡。8、(預測)宋代黃翰說:“世間交易,未有不前期借款以為定者?!彼未奚剃愄懊繗q出絹本錢,貸崇仁、安樂、金溪諸績戶,達于吉之屬邑,各有駔主(代理人)其事,至六月自往斂索,率暮秋乃歸,如是久矣?!边@體現了當時()A.小農經濟的衰退 B.租佃關系的盛行C.解析解讀題干,從“每歲出絹本錢,貸崇仁、安樂、金溪諸績戶”可知是貸款給織戶,是資本的流動,故選D項。題干沒有涉及小農經濟的狀況,A項錯誤;租佃關系是指地主把土地出租給農戶,收取地租,形成租佃關系,B項錯誤;C項題中未體現,排除。9、(預測)唐代在兩京及州縣以上地方置“市”,設“市令”“丞”,到宋代發(fā)展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縣鎮(zhèn)市置“稅務”來管理市場。上述變化反映出宋代政府()解析據題干材料中“宋代發(fā)展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縣鎮(zhèn)市置‘稅務’來管理市場”信息,說明政府不再直接監(jiān)管市場,故選A項。材料中未提及商業(yè)壟斷信息,B項錯誤;古代封建社會一直崇尚重農抑商政策,C項錯誤;征稅本身就是間接監(jiān)管,D項錯誤。10.(2015年海南卷歷史5)北宋僧人契嵩說:儒教“大有為”而“治世”,佛教“大無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于治”。這反映了()A.佛教主動適應社會現實 B.儒、佛開始出現合流C.佛教成為社會主流思想 D.儒學統(tǒng)治地位發(fā)生動搖【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從題目和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解讀的能力。材料中二者“同歸于治”,體現了佛教的“治心”與儒學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學影響,主動適應社會,A項正確;儒、佛開始出現合流是在唐朝,B項錯在“開始”;當時占據社會主流思想的儒學,C項錯誤;儒學地位發(fā)生動搖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D項錯誤。【考點定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儒學新發(fā)展·三教合流【名師點睛】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強大的,任何傳播到中國的外來文化都不得不進行中國化,與中國現有文化相融合,另一方面中國文化又向外來文化學習,這使得中國文化富有極大的包容性、開放性。另外,學生不僅要明確古代主要朝代的順序,各個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特征也要有所掌握。從唐朝開始,儒、佛、道開始出現合流,宋明理學正是三教合流的產物。11.朱熹曰:“蓋聞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古圣賢教人為學,非是使人綴緝言語,造作文辭,但為科名爵祿之計,須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齊家、治國,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當學問?!庇纱送浦祆湔J為治學應該()A.使學生追求科舉功名B.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生C.為現實統(tǒng)治服務D.使學生造作文辭【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朱熹的主張是通過研究獲取真知,重視道德修養(yǎng),自我節(jié)制,發(fā)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與追求科舉功名無關,故A項錯誤;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生與朱熹的主張一致,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為現實統(tǒng)治服務,故C項錯誤;使造作文辭與材料“非是使人綴緝言語,造作文辭”的意思相反,故D項錯誤。學科網考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宋明理學·朱熹的思想12、(預測)美國歷史學家狄巴里說:“如果我們僅僅把理學看作是支持王朝體系的精神護符,我們便不大可能透過‘不變的中國’的種種表面現象而發(fā)現理學的‘內在生命與動力’。”下列對理學“內在生命與動力”理解正確的是()A.大力推行書院教育,廣泛影響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