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初三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詳解)_第1頁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初三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詳解)_第2頁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初三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詳解)_第3頁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初三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詳解)_第4頁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初三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青陽片中考歷史二模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0分)

1.“長江流域河姆渡,石器代新風貌呈。樺卯干欄奇跡術,木方水井妙才英。先民水稻栽培廣,神鳥太陽

崇拜誠?!痹谶@首打油詩中沒有體現(xiàn)的是

A.遺址發(fā)現(xiàn)于長江流域B.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

C.發(fā)現(xiàn)了木結構水井D.會種植粟

2.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該工程凝

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它是

A.靈渠B.都江堰C.鄭國渠D.大運河

3.《資治通鑒》提到: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拔。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

拔。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辈牧嫌涊d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的重要內容

A.商鞅變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莽改革D.王安石變法

4.《國史大綱》中寫道“隋室雖祚短運促,然其國計之富足,每為治史者所艷稱。自漢以來,丁口之蕃

息,倉廉府庫之盛,莫如隋”,隋經(jīng)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隋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

B.隋初,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加強中央集權

C.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加強南北交流

D.營建重大工程,屢次發(fā)動戰(zhàn)爭,三次征遼

5.宋代曾公亮、丁度在《武經(jīng)總要》卷七中寫道:契丹數(shù)盜邊境,太宗皇帝乃自制平戎萬全陣圖,以授大

將,俾從事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統(tǒng)治的特點是

A.重文輕武B.重視人才C.重視科舉D.外重內輕

6.明成祖永樂年間的一幅絹本設色繪畫作品,以永樂十二年(1414年)榜葛刺貢“麒麟”為據(jù),描繪了

榜葛刺進貢麒麟時的場景。原產(chǎn)于非洲大陸的長頸鹿在明朝時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和下列哪個事件有關

A.班超出使西域B.鑒真東渡日本

C.玄奘西行天竺D.鄭和七下西洋

7.歷史興趣小組開展關于“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研究性學習下列哪一方面的材料最合適

A密折制度B.監(jiān)察制度C.軍機處D.廠衛(wèi)制度

8.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個分界線,之前列強的侵華

方式主要是“貿易+特權”,之后則變?yōu)榱恕巴顿Y+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甲午戰(zhàn)后資

產(chǎn)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

B.甲午戰(zhàn)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馬關條約》簽訂后,張騫提出“實業(yè)救國”口號

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

9.蔣介石在某次誓師大會上說到:“嗟我將士,爾肅爾聽。國民痛苦,火熱水深。土匪軍閥、為虎作帳。

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N移降?,還我自由。實行主義,犧牲個人。有進無

退,革命精神?!痹摱问脑~陳述于

A.國民大革命時期(1924-1927)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

C.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1945)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6-1949)

10.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xiàn)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xiàn)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

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成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

C.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

D.實現(xiàn)國共兩黨合作

11.“17世紀60年代,在失去臺灣后不久,荷蘭人帶著馬車、盔甲、珠寶、紡織品和眼鏡來到北京,試圖

博取中國皇帝的好感?!迸c荷蘭人“失去臺灣”的相關事件是

A.澎湖巡檢司的設立B.戚繼光平定倭亂

C.衛(wèi)溫率兵赴臺D.鄭成功維護中國主權

12.《乾隆御制詩》中寫道“間年外域有人來,寧可求全關不開,人事天時誠極盛,盈虛默念懼增哉。”

其形容的清朝對外政策是

A.對外開放政策B.閉關鎖國政策

C重農抑商政策D.友好互惠政策

13.“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

歷史學家布恩的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

A.使東方從屬于西方B.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fā)展進程

C.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

14.“繼續(xù)承認奴隸制,但是,規(guī)定教、俗各界釋放奴隸,改善奴隸地位,承認奴隸具有人的地位”是對

《羅馬民法大全》的評價。這一評價旨在強調《羅馬民法大全》具有

A.保守性B.殘酷性C.進步性D.滯后性15.華為創(chuàng)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

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華為約有19.7萬員工,業(yè)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全

球30多億人口.這說明當今世界呈現(xiàn)出

A.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B.世界多極化格局

C.兩極格局逐步瓦解D.文化多元化趨勢

16.“倘自由民損壞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則應毀其眼”;“倘彼毀自由民之奴隸之眼,或折斷自由民之

奴隸之骨,則應賠償其買價之一半”,這是《漢謨拉比法典》第196條和199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比這兩條

法典我們可以看出

A.《漢謨拉比法典》維護所有人的權利B.《漢謨拉比法典》體現(xiàn)絕對的平等對等的思想

C.《漢謨拉比法典》保護私有財產(chǎn)D.《漢謨拉比法典》帶有階級性

17.馬克思說,拿破侖已經(jīng)明白,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無阻礙發(fā)展和私人利益的自由運動等,都是這些國家的

基本體現(xiàn),他決定承認和保護這一基礎。下列最能為此說法提供證據(jù)的是

A.通過政變上臺,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B.頒布《拿破侖法典》,鞏固革命成果

C.戎馬沙場,建立了遼闊的法蘭西帝國D.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維護法國的利益

18.俄國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在1858年寫下“門前吟”:“世上哪有安樂窩,俄國農民無處躲。勤稼稽,

執(zhí)干戈,走遍天涯,無非熬煎過。耕田畔,登路程,往監(jiān)獄,入礦井,鐵鎖啷當在呻吟?!鞭r民的悲慘境

遇發(fā)生在

A彼得一世改革前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前

C.十月革命前D.二月革命前

19.如表為二戰(zhàn)后美國國內生產(chǎn)總值年均增長率變化表,由表可以看出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經(jīng)濟又

迎來持續(xù)的增長,原因是

年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2000

年均增長率%8.75.66.3-0.8-1.93.33.94

A.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B.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

C.“新經(jīng)濟”的出現(xiàn)D.信息時代的到來

20.某雜志的封面是拯救地球的圖片,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對哪一重大經(jīng)濟和社會問題的關注

A.生態(tài)問題B.人口增長問題

C.種族歧視問題D.恐怖主義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1.李時珍編寫的____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yī)藥學、植物學、動物

學、礦物學、化學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2.1927年8月1日的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

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23.是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zhàn)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

神話。

24.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chǎn)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它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興起,以后擴

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達到頂峰。

25.1870年以后,各種新技術、新發(fā)明被應用于各種工業(yè)生產(chǎn)領域,促進了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第二次工

業(yè)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_____時代。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5.0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國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革:第

一次發(fā)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結束了領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

覆滅了。不過,盡管秦朝的統(tǒng)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秦朝”給中國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材料二華夏民族大一統(tǒng)的國家偉業(yè)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

正是這個偉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承載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息。

——翦伯贊《中國史十五講》

(2)漢武帝是怎樣從“精神空間”完成“大一統(tǒng)”的整合與凝聚的?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南越海表。超越漢朝和唐朝。今天的新強,西藏,云南,東

北廣大地區(qū),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tǒng)治范圍之內,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

(3)據(jù)材料三回答,元朝實行是什么行政區(qū)劃制度?元朝為管理西臧設立了什么機構?

材料四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xiàn)出胡漢交融的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創(chuàng)

新活力的時代精神。

(4)唐太宗時期“胡漢交融”的最典型事例是什么?

(5)綜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我國形成多民族國家的認識。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shù)某煽儯呀?jīng)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倘若當時沒有恭親王及文祥在京內主持,沒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動,那么,英法聯(lián)軍及太

平天國以后的中國還要麻木不仁,好像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中國一樣?!Y廷敲《中國近代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這場運動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作用0

材料二此故中國四千年來之變局,亦祖宗二百年來所未遇也……臣民想望,有不可不變之心;外國

逼迫,有不能不變之勢。然則今日之國是,莫有出于盡革舊習,變法維新者矣。

——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與材料一的“運動”相比,康有為向西方學習的主張有何不同?

材料三(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認為,中國不是“國民惡劣”,而是“政府惡劣”?!袊鴩裼薪?/p>

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興民權、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3)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為“興民權、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

果?

材料四……關于"五四”的界定,學界通常公認有兩個,即一個是從《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到1919年

的新文化運動。作為思想文化運動的“五四”……另一個“五四”,則指的是1919圍繞著反對巴黎和會

損害中國山東權益行徑而爆發(fā)的北京學生抗議浪潮,及其隨后在全國范圍內一度為響應這一浪潮而發(fā)生的

罷課、罷工、罷市的情況。故又有稱此一運動為學生運動。

——楊奎松《“五四”有多重要?》

(4)理解新文化運動是思想文化運動的“五四”?1919年的“五四”學生運動對中國的歷史進程有何意

義?

(5)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歷程。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為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

為它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一個民族有可能建立一個國家,有可能制定一種建立在個人

權利基礎上的切實可行的政體。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所述的“美國革命”的轉折性戰(zhàn)役是什么?確定美國“建立在個人權利基礎上的切實可行的

政體”的法律文獻是什么?

材料二2021年3月下旬,耐克、阿迪達斯等企業(yè)對新疆棉花進行污蔑和抹黑。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在

記者會上回應:中方多次強調所謂新疆“強迫勞動”,是美國等極少數(shù)國家的極少數(shù)反華分子炮制的謊

言,目的是搞亂新疆、遏制中國。而美國的棉花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充滿著血和淚的黑人奴役史,也

是一部丑陋的“強迫勞動”史。

(2)美國的“黑人奴役史”開始于什么歷史事件?“黑人奴役史”在誰的帶領下,從國家層面上得以終

結?

材料三

企業(yè)破產(chǎn)一>工人失業(yè)

圖1

產(chǎn)品滯銷.消費能力降低

只老鷹二一頭北極熊

圖2

(3)圖1描繪的是美國發(fā)展進程中的哪次巨大挫折?圖2描繪的局勢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材料四世界似乎又回到了冷戰(zhàn)前的格局,以美國為首的小圈子對抗中俄領導的各國,不停地炫耀武

力。美國方面在東南亞海域,聯(lián)合20個小國舉行海上演習。在全球化的今天,合則兩利,斗則兩敗,美

方應解除冷戰(zhàn)思維攜手中俄共同向前發(fā)展,為世界民族大和平做出表率。

(4)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請你對美國的外交舉措提出忠告。

2022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青陽片中考歷史二模試卷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20.0分)

1.“長江流域河姆渡,石器代新風貌呈。樺卯干欄奇跡術,木方水井妙才英。先民水稻栽培廣,神鳥太陽

崇拜誠?!痹谶@首打油詩中沒有體現(xiàn)的是

A.遺址發(fā)現(xiàn)于長江流域B.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

C.發(fā)現(xiàn)了木結構水井D.會種植粟

【答案】D

【解析】

【詳解】由材料“長江流域河姆渡……柳卯干欄奇跡術,木方水井妙才英?先民水稻栽培廣……”及所學

知識可知,河姆渡人住干欄式房屋,挖掘建造木結構水井,種植水稻,沒有體現(xiàn)會種植粟,D項符合題

意;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于長江流域,河姆渡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干欄式建筑,與題干要求不符,排除A項、B

項;挖掘建造木結構水井,與題干要求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2.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該工程凝

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它是

A靈渠B.都江堰C.鄭國渠D.大運河

【答案】B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

堰。都江堰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為一個系統(tǒng),發(fā)揮出防洪、

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B項正確;秦朝時期

修建靈渠,排除A項;鄭國渠在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C項;隋朝時期開通大運河,排除D項。故選B

項。

3.《資治通鑒》提到:魏主下詔,以為:“北人謂土為拓,后為拔。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

拔。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辈牧嫌涊d的是哪一歷史事件的重要內容

A.商鞅變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王莽改革D.王安石變法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jù)“北人謂土為拓,后為拔。魏之先出于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拔。夫土者,黃中之色,萬

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笨芍牧嫌涊d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漢姓的內容。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北

魏的封建化進程,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B項正確;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的實力,排除

A項:王莽改革與“改姓元氏”無關,排除C項;王安石變法沒有涉及改漢姓,排除D項。故選B項。

4.《國史大綱》中寫道“隋室雖祚短運促,然其國計之富足,每為治史者所艷稱。自漢以來,丁口之蕃

息,倉縻府庫之盛,莫如隋”,隋經(jīng)濟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隋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

B.隋初,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加強中央集權

C.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加強南北交流

D.營建重大工程,屢次發(fā)動戰(zhàn)爭,三次征遼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隋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隋初,統(tǒng)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加強中央集

權、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加強南北交流都促進了隋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營建重大工程,屢次發(fā)動戰(zhàn)爭,三

次征遼不利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D項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項。故選D項。

5.宋代曾公亮、丁度在《武經(jīng)總要》卷七中寫道:契丹數(shù)盜邊境,太宗皇帝乃自制平戎萬全陣圖,以授大

將,俾從事焉。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統(tǒng)治的特點是

A.重文輕武B.重視人才C.重視科舉D.外重內輕

【答案】A

【解析】

【詳解】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xiàn),宋太祖推行重文輕武政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地

位,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甚至主持軍務,武將帶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陣圖”行軍布陣,北宋

的重文輕武政策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fā)生,有利于政權

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安定。但武將受到嚴格限制,導致軍隊戰(zhàn)斗力減弱,A項正確;材料沒有強調重視人才,

排除B項;材料沒有強調重視科舉,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外重內輕,排除D項。故選A項。

6,明成祖永樂年間的一幅絹本設色繪畫作品,以永樂十二年(1414年)榜葛刺貢“麒麟”為據(jù),描繪了

榜葛刺進貢麒麟時的場景。原產(chǎn)于非洲大陸的長頸鹿在明朝時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和下列哪個事件有關

A.班超出使西域B.鑒真東渡日本

C.玄奘西行天竺D.鄭和七下西洋

【答案】D

【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威望和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14057433

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jīng)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

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D項正確;班超出使

西域在東漢,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在唐代,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

7.歷史興趣小組開展關于“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研究性學習下列哪一方面的材料最合適

A.密折制度B.監(jiān)察制度C.軍機處D.廠衛(wèi)制度

【答案】C

【解析】

【詳解】雍正年間,朝廷臨時設立軍機房,處理西北軍務,不久改名軍機處,成為常設機構,由皇帝選派

親信大臣組成。軍機處是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最重要的中樞機構,軍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照

皇帝的旨意擬寫成文,經(jīng)皇帝審閱同意后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機構去執(zhí)行。軍機處這一特殊機構便于皇

帝獨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一切都要服從皇帝的意志,從而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故開

展關于“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研究性學習軍機處的材料最適合,C項正確;監(jiān)察制度、密折制度沒

有使“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排除AB項;明朝時期設置廠衛(wèi)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

8.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戰(zhàn)爭是個分界線,之前列強的侵華

方式主要是“貿易+特權”,之后則變?yōu)榱恕巴顿Y+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甲午戰(zhàn)后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戊戌變法運動

B.甲午戰(zhàn)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馬關條約》簽訂后,張騫提出“實業(yè)救國”的口號

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

【答案】D

【解析】

【詳解】依據(jù)課本所學,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迫使中國簽訂了允許日方在華投資辦廠的《馬關條約》,

反映了帝國主義對華的資本輸出,試圖控制中國經(jīng)濟命脈。題干中,甲午前后,列強侵華方式由“貿易+特

權”向“投資+特權”的轉變,反映了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D項符合題意;AC

兩項是中國人為了救國進行的探索,不合題意;列強瓜分中國的方式是搶占中國土地,劃分勢力范圍。B項

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故選擇D。

9.蔣介石在某次誓師大會上說到:“嗟我將士,爾肅爾聽。國民痛苦,火熱水深。土匪軍閥、為虎作帳。

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N移降?,還我自由。實行主義,犧牲個人。有進無

退,革命精神?!痹摱问脑~陳述于

A.國民大革命時期(1924-1927)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T937)C抗日戰(zhàn)爭時期(1937-1945)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946-1949)【答案】A

【解析】

【詳解】據(jù)“嗟我將士,爾肅爾聽。國民痛苦,火熱水深。土匪軍閥,為虎作依。帝國主義,以梟以張。

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笨芍c該誓詞有關的戰(zhàn)爭(或戰(zhàn)役)是北伐戰(zhàn)爭(國民大革命時期)。為推翻

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

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聲勢震動全國,

A項正確;綜合上述分析可排除BCD項。故選A項。

10.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xiàn)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xiàn)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

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成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

C.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

D.實現(xiàn)國共兩黨合作

【答案】B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大釗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李大釗主張建立無

產(chǎn)階級政黨。李大釗所說的“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指的是無產(chǎn)階級政黨。故B符合題意;中國同盟會是

1905年建立,與題干的1921年不符。故A不符合題意;孫中山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是1924年,與題干的李大釗

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實現(xiàn)國共兩黨合作是1924年,與題干的“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不符。故D

不符合題意。故選B。

11.“17世紀60年代,在失去臺灣后不久,荷蘭人帶著馬車、盔甲、珠寶、紡織品和眼鏡來到北京,試圖

博取中國皇帝的好感。”與荷蘭人“失去臺灣”的相關事件是

A.澎湖巡檢司的設立B.戚繼光平定倭亂

C.衛(wèi)溫率兵赴臺D.鄭成功維護中國主權

【答案】D

【解析】

【詳解】結合課本所學,荷蘭殖民者1624年侵占了我國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軍從金門出發(fā),先后攻取

赤嵌樓和臺灣城。1662年盤踞臺灣達38年之久的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鄭成功收復臺灣。故與荷蘭人

“失去臺灣”的相關事件是鄭成功維護中國主權,D項正確;元朝設澎湖巡檢司管理臺灣,排除A項;明

朝戚繼光抗倭是抗擊日本侵略者,排除B項;衛(wèi)溫率兵赴臺是在三國時期,材料沒有涉及,排除C項。故

選D項。12.《乾隆御制詩》中寫道“間年外域有人來,寧可求全關不開,人事天時誠極盛,盈虛默念懼

增哉?!逼湫稳莸那宄瘜ν庹呤?/p>

A.對外開放政策B.閉關鎖國政策

C.重農抑商政策D.友好互惠政策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jù)材料“間年外域有人來,寧可求全關不開,人事天時誠極盛,盈虛默念懼增哉”可知,材料

反映的是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據(jù)所學可知,清朝初期,統(tǒng)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

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tǒng)治,于是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這導致了

清朝政府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B項正確;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外開放政策、友好互惠政策,均與

史實不符,排除A項、D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重農抑商政策,排除C項。故選B項。

13.“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而“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入西方”。

歷史學家布恩的觀點反映出亞歷山大的擴張

A.使東方從屬于西方B.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fā)展進程

C.打通了亞歐商貿通道D.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jù)材料“用最迅速最深人的方式將希臘文化灌注到亞洲”、“東方的影響也以席卷一切之勢涌

入西方”可知亞歷山大的東征,在客觀上把希臘的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的文化深入到希臘文化的過程,

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符合題意;工業(yè)革命使東方從屬于西方,故排除A;中斷了東西方文化發(fā)

展進程表述與史實不符,B排除;材料沒有體現(xiàn)商貿方面的信息,C排除。故選擇D。

14.“繼續(xù)承認奴隸制,但是,規(guī)定教、俗各界釋放奴隸,改善奴隸地位,承認奴隸具有人的地位”是對

《羅馬民法大全》的評價。這一評價旨在強調《羅馬民法大全》具有

A.保守性B.殘酷性C.進步性D.滯后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羅馬民法大全》雖然繼續(xù)承認奴隸制,但是,主張改善奴隸地位,承認奴隸具有人的地位,體

現(xiàn)了人文主義精神,具有進步性,故選C,排除AD;《羅馬民法大全》規(guī)定教、俗各界釋放奴隸,改善奴

隸地位,承認奴隸具有人的地位,無法體現(xiàn)其具有殘酷性,排除B。

【點睛】15.華為創(chuàng)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目前

華為約有19.7萬員工,業(yè)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這說明當今世界呈現(xiàn)出

A.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B.世界多極化格局

C.兩極格局逐步瓦解D.文化多元化趨勢

【答案】A

【解析】

【詳解】當今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明顯。經(jīng)濟全球化不僅表現(xiàn)為資本全球化,還表現(xiàn)為人員、技術等

全球化。材料中”業(yè)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全球30多億人口”體現(xiàn)出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全球化趨勢,故

A符合題意;多極化格局屬于政治格局,排除B項;兩極格局瓦解是1991年,排除C;材料中論述的經(jīng)

濟全球化,不是文化多元化,排除D。故選A。

16.“倘自由民損壞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則應毀其眼”;“倘彼毀自由民之奴隸之眼,或折斷自由民之

奴隸之骨,則應賠償其買價之一半”,這是《漢謨拉比法典》第196條和199條的相關規(guī)定,對比這兩條

法典我們可以看出

A.《漢謨拉比法典》維護所有人的權利B.《漢謨拉比法典》體現(xiàn)絕對的平等對等的思想

C.《漢謨拉比法典》保護私有財產(chǎn)D.《漢謨拉比法典》帶有階級性

【答案】D

【解析】

【詳解】據(jù)材料“倘自由民損壞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則應毀其眼”“倘彼毀自由民之奴隸之眼,或折斷

自由民之奴隸之骨,則應賠償其買價之一半”可知,《漢謨拉比法典》帶有階級性,奴隸不能享有同其他

人等同的權利,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漢謨拉比法典》維護所有人的權利,排除A項;《漢謨拉比法

典》沒有體現(xiàn)絕對的平等對等的思想,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漢謨拉比法典》保護私有財產(chǎn),排除C

項。故選D項。

17.馬克思說,拿破侖已經(jīng)明白,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無阻礙發(fā)展和私人利益的自由運動等,都是這些國家的

基本體現(xiàn),他決定承認和保護這一基礎。下列最能為此說法提供證據(jù)的是

A.通過政變上臺,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B.頒布《拿破侖法典》,鞏固革命成果

C.戎馬沙場,建立了遼闊的法蘭西帝國D.打敗歐洲反法同盟,維護法國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詳解】依據(jù)題干“資產(chǎn)階級政權的無阻礙發(fā)展和私人利益的自由運動等,都是這些國家的基本體現(xiàn)”的信

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04年,拿破侖上臺,頒布了《法典》,維護了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鞏固革命成

果,B符合題意;A與題干無關,排除;CD是對外戰(zhàn)爭以及影響,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B。18.俄國

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在1858年寫下“門前吟”:“世上哪有安樂窩,俄國農民無處躲。勤稼嵇,執(zhí)干

戈,走遍天涯,無非熬煎過。耕田畔,登路程,往監(jiān)獄,入礦井,鐵鎖啷當在呻吟?!鞭r民的悲慘境遇發(fā)

生在

A.彼得一世改革前B.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前

C.十月革命前D,二月革命前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jù)題干“世上哪有安樂窩,俄國農民無處躲。勤稼稿,執(zhí)干戈,走遍天涯,無非熬煎過。耕田

畔,登路程,往監(jiān)獄,入礦井,鐵鎖啷當在呻吟?!苯Y合所學知識,19世紀中期的俄國,仍是一個落后的

封建的農奴制國家,沙皇俄國強化農奴制,農奴生活貧困,導致階級矛盾尖銳,農奴起義不斷,故農民的

悲慘境遇發(fā)生在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前,B項正確;彼得一世改革的時間是在17世紀,排除A項;十月革

命發(fā)生在1917年,排除C項;二月革命發(fā)生在1917年,排除D項。故選B項。

19.如表為二戰(zhàn)后美國國內生產(chǎn)總值年均增長率變化表,由表可以看出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經(jīng)濟又

迎來持續(xù)的增長,原因是

年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2000

年均增長率%8.75.66.3-0.8-1.93.33.94

A.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B.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

C.“新經(jīng)濟”出現(xiàn)D.信息時代的到來

【答案】C

【解析】

【詳解】由題干材料“20世紀90年代”等判斷是“新經(jīng)濟”的出現(xiàn)。依據(jù)所學可知,20世紀90年代,美

國經(jīng)濟逐漸有了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在保持低通脹、低失業(yè)率、財政赤字減少的同時,發(fā)展速度名列西方發(fā)

展國家前列,進入了新經(jīng)濟時代,新經(jīng)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C項正確;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不是當

時美國經(jīng)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項;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不是當時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B項;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排除D項。故選C項。

20.某雜志的封面是拯救地球的圖片,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對哪一重大經(jīng)濟和社會問題的關注

A.生態(tài)問題B.人口增長問題

C種族歧視問題D.恐怖主義

【答案】A【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隨著全球范圍內工業(yè)化的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成為嚴重的問題,人類使用煤炭、

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產(chǎn)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

升,大氣中的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生命,但化學污染破壞了臭氧層,直接威脅到人類的

生存,某雜志的封面是拯救地球的圖片,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社會對生態(tài)問題的關注,A項正確;拯救地球是生態(tài)

文明建設,不是人類自身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人口增長問題、種族歧視問題、恐怖主義,排隊BCD

三項。故選A項。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1.李時珍編寫的____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yī)藥學、植物學、動物

學、礦物學、化學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答案】《本草綱目》

【解析】

【詳解】明朝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在行醫(yī)的同時,到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搜集民間藥方,廣泛采集標本,并

親自試驗藥物性能,經(jīng)過長期的不懈努力,他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約190

萬字,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其中374種是新增加的藥物。收錄藥方11000多個,并附有1100多幅藥物

形態(tài)圖?!侗静菥V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y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y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yī)藥學、植物

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故答案為:《本草綱目》。

本題主要考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相關史實?!侗静菥V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

醫(y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y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

解并識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的相關史實。

22.1927年8月1日的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

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答案】南昌起義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槍,揭開了

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23.是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軍隊主動對日作戰(zhàn)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

神話。

【答案】平型關大捷【解析】

【分析】

【詳解】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平型關大捷是全民族抗戰(zhàn)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粉碎了日軍

“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

【點睛】

24.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chǎn)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它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興起,以后擴

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達到頂峰。

【答案】文藝復興

【解析】

【詳解】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它地方,文藝復興通過弘揚古代希

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說教,發(fā)起了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其

實質是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的興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義,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

為中心,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幸福。文藝復興是一場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

動。代表人物有但丁、達?芬奇和莎士比亞。故答案為:文藝復興。

25.1870年以后,各種新技術、新發(fā)明被應用于各種工業(yè)生產(chǎn)領域,促進了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第二次工

業(yè)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時代。

【答案】電氣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70年以后,各種新技術、新發(fā)明被應用于各種工業(yè)生產(chǎn)領域,促進了經(jīng)濟

的進一步發(fā)展,第二次工業(yè)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由于發(fā)電機和電動機的發(fā)明和使用,電力

的應用日益廣泛,電力逐步取代了蒸汽動力,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人類歷史由“蒸汽時代”進入

“電氣時代”。故答案為:電氣。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5.0分)

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國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革:第

一次發(fā)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結束了領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朝就

覆滅了。不過,盡管秦朝的統(tǒng)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秦朝”給中國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材料二華夏民族大一統(tǒng)的國家偉業(yè)到了漢武帝時代,完成了從地理空間到精神空間的整合與凝聚,

正是這個偉大而充滿凝聚力的民族共同體,承載著中華文明古往今來的生生不息。——翦伯贊《中國史十

五講》

(2)漢武帝是怎樣從“精神空間”完成“大一統(tǒng)”的整合與凝聚的?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南越海表。超越漢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東

北廣大地區(qū),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tǒng)治范圍之內,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

(3)據(jù)材料三回答,元朝實行的是什么行政區(qū)劃制度?元朝為管理西藏設立了什么機構?

材料四盛唐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xiàn)出胡漢交融的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創(chuàng)

新活力的時代精神。

(4)唐太宗時期“胡漢交融”的最典型事例是什么?

(5)綜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我國形成多民族國家的認識。

【答案】(1)創(chuàng)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行省制度;宣政院。

(4)文成公主入藏。(5)加強中央集權;加強民族團結。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jù)材料''在中國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大變革:第一

次發(fā)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結束了領主封建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創(chuàng)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

度。秦朝統(tǒng)一中國后,秦始皇為了鞏固統(tǒng)治,建立了一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

制,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jiān)察,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取代分封制,郡縣官員都

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襲,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所以秦朝“給中國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小問2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從“精神空間”完成“大一統(tǒng)”的整合與凝聚的措施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結合所學可知,為了加強思想統(tǒng)治,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把儒家學說立

為正統(tǒng)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禮的思想成為大一統(tǒng)政權的精神支柱。從此,儒學居于主導地位,為歷代王朝

所推崇,影響深遠。

【小問3詳解】

據(jù)材料三“今天新疆,西藏,云南,東北廣大地區(qū),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tǒng)治范圍之內,元朝的

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笨芍?,元朝實行的行政區(qū)劃制度是行省制度,元朝時期為了統(tǒng)治遼闊的疆

域,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御史臺和樞密院,分別掌管行政、監(jiān)察和軍事事務,在地方設立行

中書省即行省。元朝為管理西藏設立的機構是宣政院,元朝建立后,對西藏地區(qū)行使行政管理權,在中央

設宣政院,在西藏地區(qū)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統(tǒng)轄,掌管西藏的軍民各項事務?!拘?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胡漢交融”的最典型事例是文成公主入藏和親。641年,唐太宗在位時,

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小問5詳解】

綜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對我國形成多民族國家的認識是一定要加強中央集權,加強民族團結。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shù)某煽?,已?jīng)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倘若當時沒有恭親王及文祥在京內主持,沒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動,那么,英法聯(lián)軍及太

平天國以后的中國還要麻木不仁,好像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中國一樣。

——蔣廷敲《中國近代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這場運動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此故中國四千年來之變局,亦祖宗二百年來所未遇也……臣民想望,有不可不變之心;外國

逼迫,有不能不變之勢。然則今日之國是,莫有出于盡革舊習,變法維新者矣。

——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

(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與材料一的“運動”相比,康有為向西方學習的主張有何不同?

材料三(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認為,中國不是“國民惡劣”,而是“政府惡劣”?!袊鴩裼薪?/p>

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興民權、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3)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為“興民權、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

果?

材料四……關于"五四”的界定,學界通常公認有兩個,即一個是從《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到1919年

的新文化運動。作為思想文化運動的“五四”……另一個“五四”,則指的是1919圍繞著反對巴黎和會

損害中國山東權益行徑而爆發(fā)的北京學生抗議浪潮,及其隨后在全國范圍內一度為響應這一浪潮而發(fā)生的

罷課、罷工、罷市的情況。故又有稱此一運動為學生運動。

——楊奎松《“五四”有多重要?》

(4)理解新文化運動是思想文化運動的“五四”?1919年的“五四”學生運動對中國的歷史進程有何意

義?

(5)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歷程。

【答案】(1)作用:洋務運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經(jīng)過30多年的建設,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

業(yè)、民用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逐漸發(fā)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

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不同: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3)成果:發(fā)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等。

(4)理解:新文化運動動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