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_第1頁
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_第2頁
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_第3頁
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_第4頁
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洪水風險圖編制導則(試行)摘登一、原則要求1、本《導則》推薦水文學法、水力學法、歷史水災法3種洪水風險分析方法。確定洪水風險分析方法時,應依據(jù)區(qū)域洪水特性、洪水風險圖類別及基礎資料情況等因素,選擇一種或多種方法。洪水風險分析方法參見附錄A。2、編制洪水風險圖所采用的水文資料應是水文機構整編的資料,水文系列一般不少于30年。3、編制洪水風險圖所采用的工情資料應是工程主管部門認可的,能夠反映防洪工程及工程運用的現(xiàn)狀。4、編制洪水風險圖所采用的水災資料來源應是權威的歷史文獻、檔案和災害調查報告,或經過論證被防汛部門認可的資料。5、編制洪水風險圖所采用的社會經濟資料應是政府統(tǒng)計部門最新公布的資料。6、洪水風險分析所涉及的相關計算應參照《水利工程水利計算規(guī)范》。二、洪水風險圖編制的一般步驟1、洪水風險圖的編制一般可分為:收集整編資料、確定洪水風險分析方法及分析計算、繪制洪水風險圖等步驟。2、收集整編資料時,應確定編制洪水風險圖的區(qū)域和范圍,準備基礎地圖,收集整理水文氣象、防洪工程、洪水災害、社會經濟等相關資料。3、依據(jù)洪水風險分析成果,繪制洪水風險圖。三、江河湖泊洪水風險圖的編制1、江河湖泊洪水風險圖可按河道、堤防、城市洪水風險圖分別編制。2、編制江河湖泊洪水風險圖主要需要以下基礎地圖:(1)行政區(qū)劃圖(比例尺:大江大河1:250000,省內河流1:250000~1:100000,市縣河流1:100000~1:10000,城市1:100000~1:2000)。(2)地形圖(比例尺:江河湖泊1:250000~1:10000;堤防保護區(qū)、險工段及城市1:10000~1:1000)。(3)水系圖(比例尺:大江大河1:250000~1:100000,重點河段1:100000~1:10000)。(4)防洪工程分布圖(比例尺:100000~1:10000)。(5)城市規(guī)劃圖和市區(qū)排水管網圖(限于城市洪水風險圖)。3、水文資料及要求:(1)主要控制站歷史最高水(潮)位、最大流量及不同頻率洪水的水(潮)位-流量過程、洪量等。(2)主要控制站典型年洪水的水(潮)位~流量、洪量等。(3)典型年流域降雨資料。(4)城市洪水風險圖編制還應增加不少于20年城區(qū)降雨資料,包括降雨歷時、雨強等。4、防洪工程資料主要有以下4種:(1)堤防工程資料,包括堤防結構和材料、堤頂高程、警戒水位、保證水位、現(xiàn)狀防洪標準、規(guī)劃防洪標準等。(2)區(qū)域排澇資料,包括區(qū)域排澇工程分布及標準等。(3)重要水閘、泵站工程資料,包括設計標準等。(4)河流典型控制斷面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湖泊水位~面積、容積曲線。5、洪水災害資料應包括:災情記載、場次水災的水文、氣象數(shù)據(jù),災害損失、水毀工程等;城市區(qū)域典型場次暴雨過程,積水點信息(分布、水深、面積、淹沒歷時等)。6、確定風險分析方法可考慮以下因素:(1)對于水災資料翔實的河道、堤防和城市,可采用歷史水災法或水力學法。(2)對于水文資料序列較完備、一致性較好的河道、堤防和城市,可采用水文學法。7、洪水風險圖繪制的主要工作有:(1)將行政區(qū)劃圖、地形圖、水系圖、防洪工程分布圖合成為工作底圖。(2)依據(jù)洪水風險分析提供的信息,在工作底圖上繪制不同頻率(場次)洪水~淹沒范圍,特征點水深和淹沒歷時。對特定區(qū)域的特定需求還須提供洪水演進過程中各時段的淹沒范圍、水深、流速等信息。8、江河湖泊洪水風險圖還應包含疏散人數(shù)、路線、安置地點、防汛物資,搶險隊伍等信息。四、蓄滯洪區(qū)洪水風險圖的編制1、編制蓄滯洪區(qū)洪水風險圖主要需要如下3種基礎地圖:(1)行政區(qū)劃圖(比例尺:1:10000~1:5000);(2)地形圖(比例尺:1:10000~1:1000);(3)防洪工程分布圖。2、蓄滯洪區(qū)工情資料及要求:(1)蓄滯洪區(qū)分洪控制站的分洪水位(流量),分洪形式,進、退水閘特征值等。(2)設計蓄洪水位、最大進洪流量、最大蓄洪量、蓄滯洪區(qū)內的水位容積關系曲線。(3)堤防長度、高程及防洪標準。(4)安全區(qū)、安全臺、避水樓、轉移道路等安全避洪設施資料。3、蓄滯洪區(qū)運用資料及要求:(1)分蓄洪啟用歷史資料,包括次數(shù),起止時間,運用水位,分洪形式,口門位置、寬度,最大進洪流量,最高蓄洪水位,蓄洪總量,淹沒面積,特征點水深、淹沒歷時,退水過程,以及居民轉移安置、財產損失及補償?shù)荣Y料和數(shù)據(jù)。(2)蓄滯洪區(qū)調度運用方案。4、確定洪水風險分析方法應考慮下列因素:啟用過的蓄滯洪區(qū),可采用歷史水災法;未啟用過的蓄滯洪區(qū),可采用水力學法或水文學法;如果需要反映洪水進行過程中的實時淹沒范圍、流速分布、水深分布等動態(tài)風險信息的區(qū)域,可采用水力學法。5、洪水風險圖繪制的主要工作有:(1)將行政區(qū)劃圖、地形圖、防洪工程分布圖合成為工作底圖。(2)依據(jù)洪水風險分析提供的成果,在工作底圖上繪制不同運用情況下的洪水淹沒范圍、特征點水深和歷時。6、蓄滯洪區(qū)洪水風險圖上還應包括對應不同運用情況下的分洪口門位置、寬度、分洪水位、蓄洪水量,轉移人數(shù)、轉移道路、安全區(qū)、安置地點、搶險救災物資、搶險隊伍等信息。五、水庫洪水風險圖的編制1、水庫洪水風險圖按庫區(qū)、潰壩、最大泄量洪水風險分別編制。2、編制水庫洪水風險圖主要需要如下2種基礎地圖:(1)水庫庫區(qū)及下游行政區(qū)劃圖(比例尺:1:50000~1:5000)。(2)水庫庫區(qū)及下游地區(qū)地形圖(比例尺:1:50000~1:5000)。3、水庫資料及要求:(1)水庫基本資料包括:興建年月、所在流域、控制流域面積,水庫設計標準、校核標準、泄洪能力,壩型、壩高、壩頂高程等。(2)水庫運行資料,含現(xiàn)有防洪能力、庫容、特征水位、庫容曲線。(3)水庫安全鑒定資料。(4)大壩下游河道基本資料。4、水庫庫區(qū)洪水風險圖依據(jù)水位、地形繪制,或采用水力學法進行風險分析;水庫潰壩、水庫最大泄量洪水風險圖的繪制采用水力學方法進行風險分析。5、洪水風險圖繪制的主要工作:(1)將地形圖、行政區(qū)劃圖合成為工作底圖。(2)依據(jù)洪水風險分析成果,在工作底圖上繪制淹沒范圍。6、水庫洪水風險圖標注風險信息針對種類不同而各有側重:庫區(qū)洪水風險圖主要標示不同水位高程~淹沒范圍;潰壩和最大泄量洪水風險圖主要標示不同潰壩或洪水調度方案下的壩下游區(qū)域洪水淹沒范圍圖,并標示沿程水深、流量、流速等洪水水力學特征值。7、水庫洪水風險圖應標注轉移人數(shù)、轉移道路、安全區(qū)、安置地點等信息。六、洪水風險圖圖示及信息平臺1、洪水風險圖圖示(1)洪水風險圖成圖應采用國家1980西安坐標系、1985黃海高程基面和高斯-克呂格投影,坐標單位為米。(2)洪水風險圖圖示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及《防汛抗旱用圖圖式》(SL73.7-2003)等行業(yè)標準。(3)淹沒范圍的圖示色彩采用“灰(RGB:128128128)、藍(RGB:00255)、綠(RGB:02250)、黃(RGB:2252250)、橙(RGB:2551650)、紅(RGB:25500)”六種,分別標注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洪水風險區(qū)域及最大淹沒范圍。(4)淹沒水深可以用相應于淹沒范圍的顏色標注,同時標注數(shù)值。(5)淹沒水深單位為米,以小寫英文字母m表示,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如2.15m);淹沒歷時單位為小時,以小寫英文字母h表示,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如1.50m)。(6)特征點淹沒水深、歷時用數(shù)字在洪水風險圖相應位置標注,形式如下:淹沒水深××.××m淹沒歷時××.××h(7)洪水風險圖必須注明名稱、圖號、編制單位、編制日期、指北箭頭。2、洪水風險圖管理信息平臺(1)洪水風險圖管理信息平臺應基于ARCGIS軟件、MSSQLSERV-ER數(shù)據(jù)庫軟件開發(fā)。(2)洪水風險圖管理信息平臺應與國家防污抗旱指揮系統(tǒng)協(xié)調一致。七、洪水風險圖成果1、洪水風險圖成果要求:(1)洪水風險圖成果應提供數(shù)字化洪水風險圖及紙質洪水風險圖。(2)數(shù)字化洪水風險圖應包括洪水風險圖層、防洪工程分布圖層、水系圖層、地形圖層、行政區(qū)劃圖層、社會經濟圖層、防洪管理信息圖層等圖形信息,水情、災情、工情、社會經濟等文字信息;具備查詢、更新、安全保護、圖層管理等功能。(3)紙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