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詩詞研究(論文)》_第1頁
《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詩詞研究(論文)》_第2頁
《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詩詞研究(論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對比分析目錄引言 1一、納蘭性德與晏幾道及其詞作簡介 1(一)晏幾道的人生經(jīng)歷與詞的創(chuàng)作 1(二)納蘭性德的人生經(jīng)歷與詞的創(chuàng)作 1二、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的相似之處 2(一)取材相似——言情居多 2(二)情感表達——傷感之情 2(三)表達手法——善用典故、化用和意象 3三、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的相異之處 6(一)取材之異 6(二)主旨表達之異 6(三)語言風格之異 7(四)情感表達之異 8四、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對詞壇的影響 8(一)晏幾道詞對詞壇的影響 8(二)納蘭性德詞對詞壇的影響 9五、結論 9參考文獻 10引言北宋婉約名家晏幾道和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相隔六百余年,是近年來在詞學比較研究中受到極大關注的兩位。因為他們兩位在身世遭際、個性以及創(chuàng)作風格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二者均擅長小令,二人的詞風亦頗多相似之處。納蘭性德青年時的第一部詞集名為“側帽”,便是取自晏幾道“側帽風前花滿路”之句。而納蘭性德詞中借用或化用小山詞之處亦不在少數(shù),說明納蘭性德的創(chuàng)作受到過晏幾道的影響。不僅如此,在性格氣質(zhì)和身世遭際方面,二人也多有近似之處。晏幾道和納蘭性德都是宰相貴公子的身份,都生長在溫柔與富貴之家,都不用世俗眼光去評判人,出身名門卻并未貪戀仕途,而且都不屑于問鼎鐘鳴、高官厚祿。后人評詞,既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又以納蘭性德為李重光之后身,更是頗有意味的巧合。鑒于二者的相似性,將二者加以比較,可以更好的地發(fā)現(xiàn)二者的不同之處,從而深入認識二者及其作品。鑒于目前學術界對晏幾道和納蘭性德的單獨研究較多,關于二者的比較研究還有待進一步豐富,大部分比較研究都是集中于某一方面,研究還有大進一步全面,因此,本文將從多個方面來分析和比較二者詞的異同,有利于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二者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一、納蘭性德與晏幾道及其詞作簡介(一)晏幾道的人生經(jīng)歷與詞的創(chuàng)作縱觀晏幾道一生,由于生長在富貴之家,養(yǎng)成了孤傲的性格,加上耽于逸游,不諳世務,終至貧困潦倒,但他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對于歌女舞姬,亦真誠相待。如《采桑子》中“倦客紅塵,長記樓中粉淚人”,《何滿子》中“五陵年少渾薄幸,輕如曲水飄香。夜夜魂銷夢峽,年年淚盡啼湘”,都反映了小山對于歌兒舞女的真誠態(tài)度。而后來由于父親晏殊的去世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鄭俠案更是使他受牽連入獄,歷經(jīng)波折令他開始逃避現(xiàn)實而封閉在個人的狹小天地之間,在夢境與狂歡之中麻醉自己。(二)納蘭性德的人生經(jīng)歷與詞的創(chuàng)作納蘭性德屬滿洲正黃旗葉赫那拉氏,地位尊貴,其父納蘭明珠官至太子太師,權傾朝野,納蘭性德一生都在父親的蔭庇下生活著。容若本人自幼聰慧,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中進士,為康熙御前一等侍衛(wèi),隨侍身旁、深受寵信。且博學能詩,詞作尤其突出,除了天賦的影響,其余完全出自他的真性情,情感宣泄淋漓盡致且不加雕飾,他的詞純?nèi)涡造`,給人一種纖塵不染的感覺。在清初之際的詞壇上,可以與陳維崧、朱彝尊鼎足而居,藝術成就頗高。納蘭詞由描寫內(nèi)容可大致分為四個方面:家庭瑣事、邊塞風光、朋友情誼、對往昔的追憶,因其厭倦官場,以及愛妻盧氏的難產(chǎn)而亡,詞中充滿著“愁”與“恨”,真實對照了他的悲苦心情。《采桑子·寨上詠雪花》中“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作者以梅花自喻,將自己孤傲耿介、不流于世俗的人生態(tài)度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二、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的相似之處納蘭性德和晏幾道在作小山詞和飲水詞方面存在很多的相似之處,這些主要現(xiàn)在詞作風格、情感表達方式和表達手法三個方面中,比如詞作風格都偏向于感傷的特點等。情感表達都較為委婉。(一)取材相似——言情居多將晏小山和納蘭的詞作進行了大致的題材分類。見下表:晏幾道(存詞257首)納蘭性德(存詞347首)相同題材言情篇(189首)友情篇(7首)景物篇(12首)感懷篇(40首,內(nèi)含懷舊詞21首)言情篇(184首,內(nèi)含32首悼亡詞)友情篇(31首)景物篇(53首)感懷篇(37首)不同題材飲宴篇(9首)詠史篇(23首)題畫篇(6首)羈旅篇((13首)從上表可以看出,兩位詞人在取材上比較相似,言情類是兩位詞人寫得最多的題材。此篇涉及的是對女性、愛情的描寫,以常說的艷詞、情詞為主。數(shù)量分別占兩位詞人存詞總數(shù)的73.5(小晏)和53(納蘭)。因此完全可以說兩位詞人都是主情派詞人。“言情”是他們作品最大的相似,也是小山詞和納蘭詞的核心。不過,在比例上小晏明顯高于納蘭。同時,納蘭的情詞中還有小晏根本沒有涉及的悼亡題材。這兩位公子詞人的情詞及對女性形象的描寫將是我這篇論文研究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二)情感表達——傷感之情小晏、納蘭都以“情”為中心、以“真”為原則,故兩人的詞作都情真意切。從這個角度說,他們都是“有心人”。兩人還將自己的真性情與往昔生活的美好回憶相結合,以各自的生活體驗為基礎,使其詞作往往賦于傷感,成為真正的“傷心之作”。兩位傷心人寫出流露心聲的“傷心詞”,與他們都有一段值得回憶的縫給往事有關,更與他們天生多情的秉性密不可分。僅此而言,二人都是情“癡”之人。小晏多情而至情,情到深處竟成癡。黃庭堅在《小山集序》中說他有“四癡”:“仕宦連賽,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而不肯一作新進士語,此又一癡也;貫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從他的詞作中我們見到了一位癡情的傷心人形象,如《蝶戀花》:黃菊開時傷聚散,曾記花前,共說深深愿。重見金英人未見,相思一夜天涯遠。羅帶同心閑結偏,帶易成雙,人恨成雙晚。欲寫彩箋書別怨,淚痕早已先書滿。詞人以“黃菊”這一悲情之物作為聚合離散的標志,每見黃菊,就格外動情,可謂“癡”到至極。黃菊開時,曾經(jīng)“共說深深愿”,可是而今卻“人未見”,這讓自己一下子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欲“書別怨”卻仍然無法排除別怨。這一感秋懷人的相思之作感情真摯,平淡中透出傷感,將思念之情與黃菊、金英等融合在一起,寄托自己的深情,乃是傷心人的癡情之舉。而納蘭則是所謂“于世無所芬華,若戚戚于富貴而以貧賤為可安者”川,將他的赤誠淳厚、無盡依戀傾注在詞中,而最能體現(xiàn)納蘭一片“癡”情的莫過于他的悼亡詞。如《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huán),昔昔都成塊。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抑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詞人以月來寄托自己的真情,“塊”意為不滿的月亮,他以月“昔昔都成塊”聊以自慰,安慰自己有缺陷的人生才是普遍的。詞人通過描寫天上、人間、陰間三界,回憶起當初夫婦間短暫而幸福的生活,足見其對亡妻的深情。詞人誓將滿腔的愁情化作死后能同妻子化為雙飛雙宿蝴蝶的愿望,只有“情到深處即為癡”之人才能想到,真乃“傷心人之傷心語”。(三)表達手法——善用典故、化用和意象在利用時空交錯的寫法這一表達手法方面,晏幾道在在《鷓鴣天》“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逼渲小皬膭e后,憶相逢”飽含了詞人與那位歌女何等的思念與無限的情愫,故而會產(chǎn)生“幾回魂夢與君同”這樣的夢中之憶,言極相思之深,常?;隊繅衾@。納蘭也善用對比表現(xiàn)自己心境,《卜算子》、《雨中花》、《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采桑子?塞上詠雪花》雪花之冷與富貴花之熱作對比。不僅小令使用對比,長調(diào)也是如此?!讹L流子?秋郊射獵》的行獵詞,把審美意象進行對比組合的典型詞作。在利用典故這一表達手法方面,晏幾道《臨江仙》“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用巫山神女的典故,表達了心中的無限惆悵。隨著時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的時光已經(jīng)結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按骸毕笳髦鴼g聚,可惜不能長久?!靶性平K與誰同”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見《高唐賦》)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納蘭在《眼兒媚?林下閨房世罕儔》中“林下閨房”用了《世說新語?賢媛》中謝遏和張玄夸耀自己妹妹的典故,表現(xiàn)心愛女子的不同凡響。接著使用東漢鮑宣桓少君夫婦同歸鄉(xiāng)里的典故說“偕隱足風流?!庇衷谙旅妗敖駚砣桃?,鶴孤華表,人遠羅浮?!比渲新?lián)用《搜神后記》丁令威化鶴歸來以及《龍城錄》趙師雄遷羅浮時路遇梅花神的典故,,寫出愛人離去后,所有往日的美好如同南柯一夢。轉(zhuǎn)至下闕可見,《世說新語?言語》中提到的:“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而納蘭用“中年定不禁哀樂”寫中年的哀傷,正是用了謝安之事的典故,不由得回想當年,流露緬懷之情?!恫缮W印贰皻埜繑鄠鲿?,尺素還稀?!敝小皞鲿恪迸c“尺素”皆是用典,在《漢書?蘇武傳》和古詩《飲馬長城窟行》中可見,盡顯守望等候之意?!赌咎m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應當是納蘭詞中用典綿密的代表,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風秋畫扇。”引用漢成帝時班婕妤被拋棄的典故,她受到冷落后寫下《怨歌行》,以秋扇抒發(fā)被棄的怨懟,容若不禁發(fā)出“若只如初見”的美好愿景。接著下句“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背鲎灾x朓《同王主簿怨情》的最后兩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見?!毕玛I繼續(xù)用典,“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悔?!笔翘泼骰逝c楊貴妃曾于七月七日在華清宮中盟誓的故事,馬嵬坡后,唐明皇寫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奔耐邢嗨肌N簿渲小氨⌒义\衣郎”也是指唐明皇,之后一句“比翼連枝當時愿”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長生殿盟誓之時所說“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比萑暨@首詞看似明白如話,實則溫婉含蓄,大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之意。在利用化用這一表達方式方面,晏幾道:“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化用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钡脑娨?,人的凄涼似乎感染了紅燭,它雖然同情詞人,卻無計可施,以此反映別后心境?!敖裣0雁y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是柄燭相對傷心夜談,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兩句脫化而出,但表達更為輕靈婉折。有多少回自己在睡夢里與戀人歡聚相見。今天真得重逢了,卻又難以相信這是真的,所以點亮銀燈,一次又一次地照看,唯恐還是在睡夢里相見。情思委婉纏綿,辭句清空如話,而其妙處更在于能用聲音配合之美,造成一種迷離惝恍的夢境,有情文相生之妙?!渡樽印贰盁o處說相思,背面秋千下?!睂懪魅斯锴Ъ芟卤趁姘V癡地站著,默默承受相思之苦無處訴說,也不想與人訴說?;美钌屉[詩“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之句,小晏隨手拈來用在此詞收尾,可謂傳神之筆。寫出少婦思夫的心情深沉執(zhí)著,又不好向他人傾吐,只好癡立于日常兩人游樂之處凝想,含蓄而有韻致?!度罾蓺w?天邊金掌露成霜》從《離騷》中“紉秋蘭以為佩”和杜牧“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化出的“蘭佩紫,菊簪黃”兩句,寫出了人物之盛與服飾之美,渲染了宴飲的盛況?!朵较场贰芭ㄑ梦枰孪恪睆挠诹际贰洞荷揭乖隆吩姟稗渌率?,弄花香滿衣”化出,但是色彩更為秾麗。通過歌妓內(nèi)心痛苦的真實描寫,表達了對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女子的同情與憐惜。納蘭性德也慣用化用這一表現(xiàn)手法。比如采桑子?九日》中的“鄉(xiāng)路迢迢,六曲屏山和夢遙。”化用杜牧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點明邊塞路途的漫長難行,將秋景與秋思相結合?!坝鼍祈殐A,莫問千秋萬歲名?!被美畎住缎新冯y》的名句“且樂生前酒一杯,何須身后千載名?!备锌松鸁o常,轉(zhuǎn)瞬即逝,有李白的逍遙散逸之風?!墩{(diào)笑令》起首句“明月,明月,曾照個人離別。”化用馮延巳《三臺令》“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薄短贫嗔?雨夜》:“為梨花、深掩重門?!被么魇鍌悺洞涸埂分小敖瘌喯阆麛嗷?,梨花春雨掩重門。”用雨打梨花的景襯托女子心中相思之情的孤寂?!皦粝蚪鹞⑸较氯?,才識路,又移軍。”寫閨人的夢境,化用張仲素詩《秋閨思二首》其一的典故,分別從頷聯(lián)、尾聯(lián)化出,意思是剛到了關塞摸清楚路,心上人卻又到了別處,相思讓人淚眼朦朧?!傲@干三夜雨”,化用晏殊《蝶戀花》中的句子“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構建出絢爛華麗的美景。“便是欲歸歸未得,再伸欲歸不得家。”化用顧夐《臨江仙》“何事狂夫音信斷,不如梁燕猶歸?!睂⒀嘧优c自己作對比,暗示自己不能如同燕子一般來去自如,向往有朝一日可以為自己而活,不為王事所累?!按涸拼核畮лp霞”前四字化用高觀國《霜天曉角》“春云粉色,春水和云濕。”展現(xiàn)出水天一色的絢爛美景?!队菝廊恕分小笆暗么渎N何恨不能言”化用了溫庭鈞《經(jīng)舊游》“壞墻經(jīng)雨蒼苔遍,拾得當年舊翠翹?!币覀兏惺芩麄卸荒苎哉Z的情緒。接著下闕“一寸相思地”化用了李商隱“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名句,讀之讓人聯(lián)想到“一寸灰”,愈發(fā)能顯示懷念的痛苦。而末句“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弊愿哂^國《玉樓春》中的“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說湔裙當日事。”不管她在哪里,都讓容若魂牽夢縈,傷痛頗多?!扒e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依。”由南唐后主《菩薩蠻》“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化出,當年與戀人相會的情境活靈活現(xiàn),她仿佛就在我眼前輕輕落淚。在利用意象方面,比如“彩云”多指美麗卻薄命的女子,出自《高唐賦》“旦為朝云”。納蘭在《虞美人》開頭中有此一句“彩云易向秋空散”,晏幾道在《臨江仙》中也有使用“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倍巴能摹笔侵赶笳鲪矍榈耐慕Y,可等同于“羅帶同心”之意。容若有“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边b想當時的纏綿恩愛、密結同心。晏小山也有使用“同心”之句表達相思:“羅帶同心閑結遍,帶易成雙,人恨成雙晚?!标處椎涝凇杜R江仙?夢后樓臺高鎖》中,從夢境寫到現(xiàn)實,由現(xiàn)實憶起初見,再到分離,一氣呵成。從上片的樓臺、簾幕、落花、微雨的凄美,到下片曲聲、明月、彩云的動人,都似信手拈來,但卻渾然天成?!皦簟笔顷處椎雷钕矚g用的意象,詞里常常有夢思縈回的句子,如:“夢云歸處難尋,微涼暗入香襟。猶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淺燈深?!?、“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被蛟S晏幾道的一生都生活在夢中,與他思戀之人醉生夢死。納蘭在“飄蓬只逐驚飆轉(zhuǎn),行人過盡煙光遠?!敝卸逊e意象,容若身處世間卻不知該去向何方,孤獨無助,迷失了道路。你這部分的最大問題是:兩張皮生拼硬湊!基本沒有綜合與提煉,分析的部分也很少能見到,只是簡單地將晏幾道與納蘭的詞,強行用一個標題湊到一塊,再分開來論述。這種寫法很危險,因為基本見不到思路,也看不到你的論說方法,老師們感到的都是拼湊到一塊的東西,不成體系,碎成兩堆,要求嚴的老師是不會認同讓你過的!你需要做的,是分析、綜合、提煉,然后同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表達出來。如就詞風而言,兩人的詞作都呈現(xiàn)出癡情純情的風格。就主題而言,都是撫今追昔、感懷過往的內(nèi)容為主。就表達方式而言,也有趨同性,一是時空結構,都有今昔的穿插對比;二是意象類型,都有輕靈縹緲的跡象,兩人是不是都愛用這類的意象,如云、扇、夢等,你可以總結下;三是語言風格,都呈現(xiàn)出清麗典雅哀婉的風致。這是給你一個思路,你可以沿著這樣的思路展開,切記兩張皮決然分開論述!三、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的相異之處(一)取材之異小晏的詞多是指向歌妓舞女,描寫她們的愛情生活,向她們表明心跡以及別后思念的情懷。而納蘭的情詞取材要豐富些,他較關注貴族男女、宮女的愛情生活,重點寫自己對妻妾、情人的相思別情,當然也填一些艷詞。由于他較少涉足秦樓楚館、舞榭歌臺之地,所以這類作品相對較少。同時,納蘭的友情篇、景物篇明顯比小晏豐富。首先是在數(shù)量上納蘭遠高于小晏。納蘭交游很廣且重友情真,寫了大量贈、懷、送別之作,得31首(題畫類作品并未計入此篇),約占其創(chuàng)作總量的十分之一。他的景物詞也是如此在347首納蘭詞中,有53首是專門描寫自然景物的,約占其詞總量的七分之一。其中題目直接標明詠物的就有23首。而晏幾道只有7首是寫其與友人交往的,只有12首可歸入詠物寫景類。他這兩類題材的作品數(shù)量之和只占到全部《小山詞》的7%;其次,納蘭的友情和景物篇較之小晏同類作品內(nèi)容豐富且形式多樣。晏幾道流傳下來的7首友情詞內(nèi)容涉及送別、思念以及歡飲之類,除了少數(shù)幾首寫得較出色外,基本上難以表現(xiàn)出小山的藝術水平。在他的景物詞中,有8首專門詠物。(二)主旨表達之異小晏和納蘭詞作均以“真”著稱,表現(xiàn)為“癡”“傷”“純”。但在詞作的具體風格上卻又有各自的特點,簡而言之,即詞心不同?!叭萑?、小晏皆寫情圣手,然小晏如歌,容若似泣”。對于歌者來說,縱是句句真心,演唱發(fā)自肺腑,亦要適當修飾;而哭泣卻是個人情緒的自然反應,無論是低聲抽泣還是放聲大哭,均是正常的情緒宣泄,無需修飾亦無暇修飾。因此,“詞心”的差異也造成了兩人詞作在感情深度上的差異,這使得小晏的詞作讀來“微感纖悲”,而納蘭的詞卻“哀感頑艷”。小晏詞多為懷念歌女而作,是一種單純對舊日情事的追憶,他將詞人生境遇與感受溶解在低徊凄婉的愛情中,詞作的感染力在于愛情事件本身的感傷動人,這是一種具體的痛苦。如“手捻香箋憶小蓮”(《鶴鴿天》),“記得小蕉初見”(《臨江仙》),“莫如云易散”(《臨江仙》)等,小晏如歌者一般深情演唱,歌詞中塑造了一個個生動豐滿的情人形象,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也增強了詞作的真情實感和凄楚哀怨的風格,凸顯了“傷心詞”的面貌。而納蘭詞中有因刻骨銘心愛情的逝去而產(chǎn)生“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的追憶,對亡妻的懷念使他無法自拔,于是他將自己的深情融入在小詞中,如低聲抽泣般婉婉道來,有一種動搖人心的力量。此外,納蘭的詞中更有一種精神無處歸依之感,這是由愛情詞深化而來的,是通過對愛人生命完結而感發(fā)的對人生種種不滿而又無可奈何的情緒。他一生都在苦苦地尋覓幸福的人生境界與自己心靈的精神家園,可他所渴望的卻都未能如愿,家族的榮耀、皇帝的信任、仕途的順利,都只能讓他感到厭倦。因為他有一顆敏感的詩心,這使得他的靈魂與外部世界發(fā)生強烈沖突,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與人生無法避免的悲哀。這種對人世痛苦的深切感受,使得他的詞大都不假雕飾,把滿心的苦痛惆悵皆傾瀉到詞中,讓人來不及反應、來不及回味便已感受到了他的滿懷愁緒。這種自覺的痛苦也就是納蘭的傷心詞之所以有動人心脾力量的原因。(三)語言風格之異從語言風格來說,小晏和納蘭雖同為婉約詞,柔婉含蓄、語淡情深是其共同特點,然而晏詞濃淡有致,納蘭詞流動自然。小晏詞語言濃淡有致,既有色彩強烈的細致描繪,又有平易淡泊的輕言細語。如上文所說的“綠杯紅袖稱重陽,人情似故鄉(xiāng)”(《阮郎歸》),“綠杯紅袖”色彩極其艷麗,炫人眼目,又如“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長相思》),語言質(zhì)樸,真摯平淡。因此,馮煦贊他“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川。再如“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鶴鴿天》),詞人寫分別后的思念,卻不直接說別后如何思念,也不說感情如何強烈,卻說夢魂不受拘束,踏著楊花、走過謝橋,去會晤朝夕思念的情人。這既寫出了思念之深,又表明了再見之難,但讀來卻如行云流水,含蓄有致而韻味十足。連大理學家程頤也頗為欣賞此二句,贊曰:“鬼語也!”與小晏詞作相比,納蘭的愛情詞自然流動,絲毫不加粉飾,所謂“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川,詞作純用白描手法,以自然本色為主。如《烷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此詞為著名的悼亡之作,開篇即以“西風”、“涼”等詞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diào),接著詞人看到了“黃葉”、“疏窗”、“殘陽”等意象,情感開始流動而“沉思往事”,接下來,詞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當初與亡妻相處時“賭書消得潑茶香”的“尋?!鼻榫?,絲毫不掩飾自己眼下的孤獨以及對往事的思念,今天的孤獨讓他分外珍視過去的幸福,這樣的“尋常”之景不禁讓人感到心酸。全詞平淡而深刻,卻見出一種沉重之感,自然真摯,純?nèi)吻楦辛鲃樱患拥耧椂屓俗x來為之動容。(四)情感表達之異表面看,二人的詞作多抒寫愛情、友情、鄉(xiāng)情、相思別怨、羈旅漂泊等具體的情感狀態(tài),但在表達主旨上卻存在差異。晏幾道的一生經(jīng)歷了由富貴到貧窮的轉(zhuǎn)變,聚散離合、品嘗人情冷暖可謂他的生活常態(tài),“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蝶戀花》)對人生無法把握又無力排解的憂傷悵惘情緒縈滿心懷?!皦艋陸T得無拘檢,又踏楊花到謝橋?!?《鶴鴿天》)夢中的境界是美好的、自由的,但同時詞人又一語道破了這夢境只是精神上虛幻的寄托、是苦短人生中聊以慰籍的一劑補藥罷了。這種苦苦尋覓自己向往的情感與所企盼的生命美境,說到底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探尋。如果說,晏幾道于落拓之中希求在夢里實現(xiàn)愿望,他痛苦的著落點還更多的是一些具體情感事件的話,納蘭性德這位身處喧紅鬧紫、高門廣廈的滿族貴公子在大量的愛情、悼亡、傷離念遠、羈旅詞之外,還有不少情發(fā)無端之作,抒寫的是一些看似沒有具體緣由的痛苦:“……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采桑子》)找不到緣由的煩惱,卻總也掙不脫,甩不掉;不知為何事厭倦,卻醒也無聊,醉也無聊。“……驚節(jié)序,嘆沉浮。華如夢水東流。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游。”(《于中好》)這種似有所失落、又有所追尋,精神落空、無所依傍的感傷情緒、有些能找到緣由,可有些卻似乎沒什么具體原因,你不知它從何而來又揮之不去,它不是大起大落的情感宣泄,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人,藤葛般緊緊糾纏著人。四、納蘭性德與晏幾道詞對詞壇的影響(一)晏幾道詞對詞壇的影響晏幾道,《小山詞》在詞史,尤其是令詞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氨彼涡×?,近承古代。慢詞蕃衍,其風始微。晏殊、歐陽修、張先,因雅負名,而砒柱中流,斷非幾道莫屬。”從晚唐五代至北宋中期,小令名家輩出,名作如林,這一文體的優(yōu)長似乎己被前輩作家用盡。同時,柳永己開慢詞之先河,慢詞逐漸醞釀為大潮。在慢詞強有力的沖擊下,令詞已趨勢微,但小山卻能振靡起衰、石氏柱中流,以至一時獨步,不能不讓人驚嘆。葉嘉瑩女士曰其“在詞之發(fā)展中,雖未隨眾水俱前,而回波一轉(zhuǎn),卻能另辟出了一片碧波蕩漾,花草繽紛的新天地?!边@是很有道理的。我們還可以從小山詞的接受史來看他的歷史地位。南宋初,李清照己將小晏列為宋初小令四大家之首。據(jù)王兆鵬先生的《唐宋詞史論》的統(tǒng)計:小晏在古今詞人綜合排位中位列第9。另外,從后人對《小山詞》的唱和情況也能看出晏幾道在詞壇的突出影響。據(jù)宋《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三記載:時有《和晏叔原小山樂府》二百四十六版,約700首,平均每首詞都有追隨者的二、三首和作。這在兩宋詞壇上是罕見的景觀,足見當時詞人對小山詞的熱衷。小晏詞雖然題材比較狹窄,沒有超出晚唐五代詞人的題材范圍,但其專意令詞,使小令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二)納蘭性德詞對詞壇的影響在清代眾多詞家中,納蘭性德可算是20世紀清詞學界目力所最趨注者。論家基本是持贊譽肯定的態(tài)度。如:“納蘭容若為國初第一詞人。”(況周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王國維)C7}“納蘭的個性與作品都和李后主相伯仲,他的小詞在清代是無足與抗衡的”(胡云翼)L87,等等。雖也有貶低之辭,但納蘭于“清初詞壇三大詞人之一”,“滿清第一學人之譽”是當之無愧的。此二項足以奠定其在清初詞壇的地位。納蘭在清初很有號召力。當時,以他為核心形成了一個祿水亭文人群,對繁榮文化起了一定作用。他的詞作也被廣泛傳誦。納蘭在世時,即出現(xiàn)“井水吃處,無不爭唱”(《側帽》、《飲水》)之篇。朝鮮人更曾驚嘆“誰料曉風殘月后,而今重見柳屯田?!币嘤袑W者認為納蘭生前身后有大量的追隨者,他也就成為飲水詞派的開創(chuàng)者。能以詞集名而形成一個詞派,可見他的影響之深遠。總之,晏幾道與納蘭性德在詞史上都具有顯赫的地位,均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對詞(尤其是令詞)的推廣和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