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傳播理論》筆記(修改版)_第1頁
《人類傳播理論》筆記(修改版)_第2頁
《人類傳播理論》筆記(修改版)_第3頁
《人類傳播理論》筆記(修改版)_第4頁
《人類傳播理論》筆記(修改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類傳播理論第三章 系統(tǒng)論(重點)系統(tǒng)論探討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過程中各元素間的互動;控制論探討系統(tǒng)內部的管理和智慧;信息論聚焦符號的測量和運輸。系統(tǒng)論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黑格爾的辯證法(世界是動態(tài)的,總處于一定的程序中,并受控于對立雙方之間的張力作用);之后馬克思借黑格爾實習解釋社會內部權力分配;達爾文借助黑格爾思想,提出物種進化和適者生存;德國生物學家LudwigvonBertalanffy首先用系統(tǒng)論作為其研究基礎。第一節(jié) 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一、什么是系統(tǒng)任何系統(tǒng)都包含四要素:一是實體:即系統(tǒng)內部的部分、元素和變量。二是屬性,即系統(tǒng)和其實體所具有的特質和性能。三是系統(tǒng)內部各個實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四是系統(tǒng)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環(huán)境中。定義:系統(tǒng)即是在某種特定的環(huán)境之中互相影響的一系列事物,它們形成了一個不同于系統(tǒng)內部任何一個部分的、更為寬泛的模式。二、系統(tǒng)的特質(06年考題,說說系統(tǒng)的特征,15分簡答)1、完整性和相互依賴性。完整性:每一個系統(tǒng)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整體。它所包含的是與其他系統(tǒng)截然不同的關系模式。整體不僅是部分的總和,它必須是各個部分相互作用和交流的產物。系統(tǒng)的任何一個部分,總是受制于它對其他部分之間的依賴關系。相互依賴性:相互依賴性是系統(tǒng)中最為重要的特征之一。系-----統(tǒng)中變量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可以用“相關性”correlation)及其有關系數來表示。在“相關性”概念中,兩個或者更多的變量共同發(fā)生變化。有些變量之間的聯系較強,而有些則較弱。在一個較為復雜的體系中,許多變量相互關聯,結成一張關系網,但這些變量產生的影響有強有弱。有時候,某一變量的變化會影響到另一個變量。系統(tǒng)內部的因果關系是雙向的,即變量A、B之間會相互影響;在某些情況下,變量之間的是聯系是間接的;在一條影響鏈當中,往往會引起更為復雜的聯系。、等級關系:系統(tǒng)之間是相互“嵌入”的,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所以某個系統(tǒng)必須是另一個更大規(guī)模系統(tǒng)的一部分。(超系統(tǒng)和亞系統(tǒng):一個系統(tǒng)是由從簡單到復雜的一系列層面所組成的。由這些系統(tǒng)組成的更大規(guī)模的系統(tǒng)稱之為“超系統(tǒng)”。系統(tǒng)內部包含的小規(guī)模的系統(tǒng)稱之為“亞系統(tǒng)”。)、自我管理和控制:許多系統(tǒng)都規(guī)定了十分明確的目標,通過對自身行為的管理以期達到一定的目標。系統(tǒng)內部的各個部分必須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來采取行動、進行回應和反饋。、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交流:開放性的系統(tǒng)與其外部環(huán)境之間進行交流,它可以吸收和釋放物質和能量,既有輸入,也有產出。、平衡:是自我調控的一種方式。系統(tǒng)一旦探測出失衡的狀態(tài),會立即進行調適,直到系統(tǒng)重新回到正軌上。系統(tǒng)可以暫時容忍偏離常規(guī)和變化,但時間不會太長。一旦系統(tǒng)無法自我調控,最終便會分崩離析。6、變化和適應性:由于系統(tǒng)存在于一個動態(tài)的外部環(huán)境中,因此它必須具備一定的適應性。7、同等終極性:終極性是指系統(tǒng)達到目標或者完成的任務;同等終極性指一種從不同的起點、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的特定-----的終極狀態(tài)。具備了一定適應性的系統(tǒng)可以在各種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達到預期的目標。系統(tǒng)是一個動態(tài)的整體,其中的各個部分以較為復雜的形式聯系和互動。第二節(jié) 信息論信息論隨二戰(zhàn)后電訊業(yè)發(fā)展而日益成型,它研究關注以系統(tǒng)為單位進行的傳播活動,包括對信號進行量化的研究,也包括對電子學中相關知識的實際運用。它在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都有廣泛運用。一、基本概念(與傳理交叉 1)1、熵:是從熱力學中借用來的。體現的是一種隨意性,是在某一特定條件下的缺乏組織的表現。一個完全處于“熵”的狀態(tài)是不可預測的,我們所處的大多數狀態(tài)部分地或并非完全不可預測,因此“熵”是一個變量。熵值越高,其組織程度和預測性就越低。、所謂“信息”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對不確定性或者熵值的測量。不確定性越大,熵值越大。在一個完全可以預測的條件下沒有任何信息可言,這種情況稱之為“負熵”。這里的“信息”強調的不是意義,而是強調刺激因素或者信號的量化過程。1)把信息作為減少不確定性所需要的信號的數量。2)信息也可以視為一個人預測結果時擁有的選擇或替代性方案的數量。二、語言和信息、過剩信息:語言(無論是單詞的拼寫還是句子結構)通常是以能夠預測的不同模式出現,都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測的,在信息論上被稱為過剩信息。另一方面,語言也包含了一定的不確定性,具有的是適度的過剩-----信息。這使得人們在解碼相對容易的同時,擁有了編碼的充分自由。2、馬爾可夫過程( Markov process):在一過程中,一系列事件呈鏈狀一個接一個地依次發(fā)生。這根鏈條上的某個元素的出現為隨后緊接的因素的出現奠定了較高的概率。語言信息是這個過程的典型例子。除語言外,許多其他現象也遵循著這一模式, EG:從A城到B城,需要依次經過一系列的彎道。三、信息傳遞信息論與信息的意義關系不大,它所關注的是信息的傳遞和接收。信息傳播的目的:在目的地精確地重新構建信息。1、香農-韋弗的傳播理論:信源、發(fā)射器、噪音、接收器、信宿。、噪音:指在信道內出現的任何形式的干擾,可能造成信號的失真或被屏蔽。過剩信息彌補了噪音帶的的負作用,使得接收者能夠糾正錯誤的信息或者填補丟失的信息。3、信道容量(channelcapacity):指在單位時間內由一個信道所傳遞的信息量的最大值。信道內的信息的實際容量被稱作“信息吞吐量”(throughput)。如果信息吞吐量超過了信息容量,便會出現失真的現象。(上網的例子)4、高效的信息傳遞條件:(1)適量的過剩信息代碼,以此來抵消信道內存在的噪聲音(過多,信息傳遞效率下降;過少,信息傳遞不準確。)(2)不超過信道容量的最大限度的解碼率。第三節(jié) 控制論控制論研究的是系統(tǒng)內的管理和監(jiān)控。簡言之,控制論就是對反饋的研究。-----一、 反饋的程序控制論研究的是系統(tǒng)如何對效應進行測量,從而進行必要調整的過程。、反饋機制具有不同的復雜程度。反饋機制內最基本的區(qū)別就是主動行為(來自系統(tǒng)本身)和被動行為(完全來自外界的刺激)。主動行為又可以再分為無目的的和有目的的行為。一切有目的的行為都需要反饋。反饋的復雜程度分簡單的和復雜的。簡單的:分“開”和“關”兩種方式對反饋產生反映;復雜的:用正面和負面的反饋做出反映,并在行動過程中進行自身的調節(jié)。、反饋可以分為積極反饋(系統(tǒng)可以選擇保持甚至于放大偏差。)和消極反饋(表現為一個指示著系統(tǒng)出現偏差的錯誤信息,系統(tǒng)會及時做出調整,減少或抵消偏差。對維持系統(tǒng)的平衡和穩(wěn)定狀態(tài)非常重要。)3、系統(tǒng)的三種狀態(tài):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系統(tǒng)使用消極反饋來確保系統(tǒng)在正常軌道上運行。消極反饋意味著系統(tǒng)在偏離正常軌道后,經過調整回到正常的軌道上。在成長狀態(tài)下,當系統(tǒng)出現偏差時,積極反饋維持著這一偏差,其結果是系統(tǒng)離原來的狀態(tài)越來越遠。在這種狀態(tài)下,系統(tǒng)會促進某種新行為的發(fā)生,但如果這種偏差無休止地繼續(xù)下去,系統(tǒng)便會有解體的危險。eg相關螺旋(relationalspiral)現象變化狀態(tài):系統(tǒng)從一個狀態(tài)轉化為中一個狀態(tài)。 在此過程中,系統(tǒng)既需要積極反饋,也需要消極反饋。積極反饋使系統(tǒng)向著新的方向運行,消極反饋在某一層面上起作用,從而使系統(tǒng)回歸到平衡狀態(tài)。二、復雜的網絡系統(tǒng)不僅作為一個整體對界的反饋作出回應,一些高級系統(tǒng)-----包含了一系列按等級關系排列的亞系統(tǒng),這時,一個復雜系統(tǒng)的各個亞系統(tǒng)之內和之間包含著一系列反饋循環(huán)圈,有時候反饋圈是積極的,有時候是消極的,但都遵循著最基本的反饋原則——系統(tǒng)的產出最終還是以反饋輸入的形式回到系統(tǒng)中。不管網絡本身如何復雜,它總是會回到起始狀態(tài)??刂普撌且环N思維方式,它所強調的循環(huán)式推理向傳統(tǒng)的線性思維方式提出了挑戰(zhàn)。三、第二級控制論(1)不論你是在什么時候觀察一個系統(tǒng),你總會對系統(tǒng)產生影響,同時也會被系統(tǒng)所影響。它闡釋了觀察過程本身如何通過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對象之間的反饋循環(huán)作用而構成一個控制機制。也稱為“有關求知的控制論”,闡明了知識本身就是求知者和求知對象之間反饋循環(huán)的產物。2)我們在一個系統(tǒng)中所觀察到的結果部分地是由觀察的類別和方法所決定的,而后兩者反過來也受到了觀察結果的影響。這個循環(huán)圈就構成了一個系統(tǒng)論體系。它提出純客觀的觀察和知識都是不可能的,不僅對系統(tǒng)論發(fā)展產生影響,對認識論哲學也產生重大影響。自體生成:指生物系統(tǒng)表現出的一種趨勢——千方面計地與其他系統(tǒng)區(qū)別開來,保持自身的自治與分離狀態(tài)。但是,系統(tǒng)內部的結構關系限制了系統(tǒng)追求個性的種種努力。3)當我們在觀察另一個系統(tǒng)時,我們對別的系統(tǒng)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自身的歷史和性質所決定的。同時,也會受到另一個系統(tǒng)結構和歷史的影響,在“第二級控制論”中被稱為“結構性配對”。在此,兩個系統(tǒng)彼此會產生影響,他們彼此協調各自的行動,從而達到共同演化的目的。4)有時,觀察者所觀察的系統(tǒng)就是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觀察者必須意識到這種觀察關系本身已經構成了一個新系-----統(tǒng),觀察者本人所觀察的應當是一個更大的系統(tǒng),即觀察者本人也是被觀察系統(tǒng)的一部分。5)人類本身具有一整套不同的方式對反饋進行回應,這就意味著,你在觀察一個系統(tǒng)時,可以設計不同的觀察框架。而當你所觀察的事物作出回應時,你也能以各種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來采取行動。第四節(jié) 動態(tài)社會影響理論動態(tài)社會影響理論(DSIT)將整個社會設想為一個巨大的傳播系統(tǒng),其包含了許多文化的亞系統(tǒng)。在這些系統(tǒng)內,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人與人彼此互不相同,但人與人之間也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所以志同道合的人往往形成群體,在共同或相似的意識形態(tài)的基礎上形成文化。動態(tài)社會影響理論試圖用系統(tǒng)論來闡釋這種共同性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以及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個人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互隔絕的,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他們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所謂的社會空間就是人們相遇、互相交流和影響的“區(qū)域”。它一方面,受到個人之間實際的身體距離的限制,但不是唯一方面,社會排列組合的不同方式(例如種族和階級)阻礙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廣泛應用的傳播和交流的媒介又可以打破身體距離的限制,使人們具有相同的社會空間。個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三個層面上表現出不同特征: 1、處于相同社會空間的不同個體之間相互影響的力度;2、親密度;3、社會空間內個體的數量。個人按照他們在社會空間內的接近程度形成不同的群體。而群體一旦形成,其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會強化其所共享的思想信念和實踐經驗。這種控制機制有效地確保了一個較大規(guī)模的系統(tǒng)內多樣性的存在。Eg少數民族群體的形成消極反饋圈會逐漸化解系統(tǒng)的多樣性,使系統(tǒng)趨同。積-----極反饋圈會促使系統(tǒng)趨于分化,呈現出更強的多樣性。社會就是這樣一個由個體的交流組成的龐大系統(tǒng),其中不同的循環(huán)圈共同作用,在維持秩序和穩(wěn)定的前提下,促進社會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第四章 符號和語言理論約翰·鮑爾斯:信息包含了三層結構:較為獨立的符號和象征體系;作為形式符碼的語言;彼此之間聯系較為緊密的話語結構。第一節(jié) 三個分支符號學的三個分支(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Morris):語義學:研究符號是如何與事物發(fā)生關系的學科,關注的是符號被確定指示什么東西,符號世界和物質世界之間的關系。句法學:研究符號是如何與其他符號發(fā)生關系的學科。重點研究的是語法和句法結構。語用學:符碼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以運用的。包括符號對人類行為所產生的影響以及人們以何種方式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塑造符號及其意義。大部分談話和寫作具有句法和語用符號的雙重特征。第二節(jié) 經典語義學理論現代符號學理論最早是由19世紀哲學家和邏輯學家皮爾斯發(fā)展起來的。一、皮爾斯關于符號的基本概念指號過程(semiosis):符號(闡釋物interpretant)、事物(指涉物referent)和意義發(fā)生關系的過程。二、查爾斯·莫里斯的理論1、人類的一切行為都包含了符號和意義。-----、行為分為三個階段:在感知階段:人們意識到符號的存在。在操控階段:人們對符號進行讀解和闡釋,并確定對它進行回應。最后,行為以實際回應的方式得以完成。行為階段:感知、操控和完成。表意層面:指明的;規(guī)定的;評估的價值觀層面:疏離的;主宰和控制的(符號規(guī)定指導我們應該做什么);依賴的(依賴符號完成價值評估)。三、蘇珊·朗格的理論(“話語象征體系”)、動物的生命體驗是以情感為主的,但人類的情感和體驗受到了概念、象征和語言的影響。、符號對其所指代的事物有嚴格的對應關系,指示著另一種事物的存在;象征不是事物的替代物,而是對事物進行概念化的工具。、意義反映的是象征、事物和語言使用者之間的復雜關系。、語言真正的意義并不存在單個的詞語中,而存在于話語當中。、任何象征傳遞的都是概念,即一個高度概括性的主張、類型或者形式。意義是由個人化的概念與其他交流者共享的概念所組成的。、朗格理論語匯中還包括其他三個術語:表意(指符號的意思或者說一種簡單的刺激因素,是符號與事物之間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系)、本義(符號與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引申義(符號與概念之間的直接關系,包括語言使用者一切與該符號有關的個人情感和聯想)。第三節(jié)語言和符號關系學研究一、古典學派的基礎(索緒爾)-----、包括語言在內的所有符號都帶有主觀性和隨意性。不同的語言運用不同的詞語來指代同一事物,而詞語和指涉物之間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聯系,所以符號實質上就是受制于一定規(guī)則的慣例。上述假設不僅支持了“語言是一種結構”,還強化了“語言與現實分離”的主張。索緒爾把語言看做是表現現實世界的結構體系。、詞語與事物的關系帶有主觀性和隨意性,但對語言的使用卻不是主觀隨意的,你并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詞語,也不能任意更換語法規(guī)則。、語言是按照一定的形式關系嚴格構建的、非物質性的系統(tǒng)。理解系統(tǒng)結構的關鍵在于“差異性”。(包括語言符號/語言單位)、人類對世界的了解是由語言所決定的,符號并不指代事物,而是構成了事物本身,如果沒有指代事物的符號存在,也談不上事物的存在。(在此,索不僅在結構語言學領域,還在交互理論和闡釋性的批判理論領域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5、索對不同的語言形式進行了區(qū)分:形式語言——語言( language )/書面語,穩(wěn)定性,共時性傳播過程中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言語( parole)/口頭語,歷時性二、 結構語言學20世紀30-50s期間,在索緒爾影響下,發(fā)展出來的一套關于句子結構的標準模式。1、按照等級的形式把句子分解為:音素、詞語和詞組、“重寫語法結構”:旨在將句子或者其他語言單位“重寫”為語言的“零部件”雖然對語言結構做出清晰的描述,但是卻未能解釋人類是如何構建語言的。三、生成語法-----喬姆斯基(Chomsky)是創(chuàng)始人。用來解釋句子的產生過程,即語言使用者是如何構建句子的,句子如何在腦海中形成的?;炯僭O是句子的生成對句子的結構來講至關重要。生成語法旨在總結出一整套獨立的規(guī)則,從而可以被用來解釋句子的產生過程。生成語法具有轉換性,也被稱作“轉換-生成語法”。句子的外在形式是由某種深層結構轉換而來的。第四節(jié)非言語行為的語義學和符號關系學非言語符碼的特征(JudeeBurgoon):模擬性,而非數字化的;一部分非言語符碼具有圖像的特征,或者說是形似性某些特定非言語符碼具有普遍意義。非言語符碼使得多個不同信息的同時傳播成為可能。非言語符碼可以引發(fā)不受思維控制的無意識反應。非言語符碼的傳播具有自發(fā)性。一、伯德惠斯泰爾的身勢學理論Ray Birdwhistell 其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身勢和語言相似性的基礎之上的,稱為“語言——身勢類比”?!吧韯荨本褪潜灰暈橐粋€整體的一系列動作和姿勢。二、艾克曼和弗瑞森的身勢學理論1、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非言語行為:來源、編碼和用途。來源:指行為發(fā)生的根源。非言語行為有一定的內在性,從種類上說是故地ingd,但因文化、群體和個人的不同而不同。編碼:指把某種行為跟特定的意義聯結起來。行為本身具有主觀隨意性、圖像性、內在性(行為本身包含一定的意-----義,同時該動作本身就是其所指代的事物的一部分,比如:哭泣。)用途:非言語行為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傳遞了信息。(信息行為:行為本身不是傳播行為,但向對方提供了一些信息;傳播—互動行為:某種行為既是有意識的也是有影響的。)2、非言語行為的分類:象征性、說明性、轉移性、規(guī)范性、情感的表達。三、霍爾的空間關系學理論1、空間關系學(proxemics ):研究的是傳播過程中對空間的使用。交流過程中對空間的使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與文化有關,不同的文化會導致對空間的不同感受。2、三種不同類型的空間形式固定特征的空間:包括一些不可移動的東西。比如墻和房間。半固定特征的空間:包括家具這類可移動的東西。非正式的空間:屬于個人的領地,是隨著個人的活動而不斷變換的周圍環(huán)境,它決定了人際傳播中參與者之間的身體距離。在對話過程中,影響人們如何使用空間的八個因素:姿態(tài)-性別;社會離心-向心軸線;身勢;觸碰;視覺符碼;熱量符碼;嗅覺符碼;音量。第五章 話語理論話語(discourse):大多數傳播過程(不論是日常生活中的還是較為復雜的)都包括構成信息的復雜的語言表達和行為方式。話語分析使我們更加仔細地觀照信息究竟是如何被組織、使用和理解的。-----話語分析的三種類型(斯科特·雅各布):一是有關意義的問題,二是有關行動(表達方式)的問題,三是有關一致性(如何使表達方式更容易被理解, 更符合邏輯)的問題。交流者使用語言來達一定的目的,而他們使用話語的方式是受制于一定的規(guī)則。第一節(jié) 言語—行為理論1、維特根斯坦(普通語言哲學)和奧斯丁(言語行為)奠定了言語—行為理論的基礎,由席爾勒發(fā)展而來。、言語—行為是指遵循那些能夠實現意圖的規(guī)則,用來表達一定意義和意圖的最基本單位,一般來說是一個句子。、當人們在說話時,他們實際上也在實施一種行為,如陳述、質疑、命令、許諾等等。言語—行為理論強調的并非是符碼分別所直射的單個事物,而是行為作為一個整體所體現的意圖?!拔冶WC把錢還給你”作為言語行為理論的角度,實施的是為了實現意圖而設計的語內表現行為。你許下了一個諾言,對于交流本身來說,對方理解你的意圖才是最重要的。你在說“我保證把錢還給你”時,實際上實施了三四種行為:表達行為:把一些詞語說出來;建議行為:陳述內容的某一個方面;語內表現行為:希望對方能夠理解其意圖;言語表達效果行為:不僅希望對方理解其意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行動。5、組成性規(guī)則和規(guī)范性規(guī)則組成性規(guī)則:組成性規(guī)則實際上創(chuàng)造游戲本身。游戲是由其規(guī)則所創(chuàng)造的或組成的。在言語—行為中,聽話人是根據組成性規(guī)則來判斷說話人的意圖是在許諾,而非請求或是發(fā)號施令。EG:許諾的規(guī)則、建議的規(guī)則。-----規(guī)范性規(guī)則:為游戲的進行提供行動上的指南。在付諸行動之前,人們已經通過這些規(guī)則了解到可以采取怎么樣的行動,以及如何運用言語實現特定的意圖。6、五種類型的語內交流行為(席爾勒):斷言式:表明說話人堅決維護建議的真實性。(陳述、肯定、下結論、相信);指令式:旨在促使聽話人做某件事情。(命令、請求、呼吁);委托式:旨在使說話人承擔起對未來的某種義務。(許諾、發(fā)誓、保證);表達式:是說話人心理狀態(tài)的某個方面。(感謝、祝賀);宣告式:旨在做出建議性陳述,并通過肯定和強調等手段使之成為現實(任命、解雇、辭職) 。、成功的言語—行為:指說話人做出了清晰的陳述,而聽話人也準確理解了說話人的意圖。第二節(jié) 談話分析談話分析特點是,按照實際次序對談話進行仔細的分析,關心的是語言、文本和話語本身的運作和話語中的交流和互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參與各方通過何種方式使談話既有穩(wěn)定性,又有條理性;其次,它涉及說話人對談話本身的了解,即他是否知道談話進行的規(guī)則;再次,所涉及到的問題還包括參與談話的各方如何破壞了談話的規(guī)則,以及如何防止和糾正談話中出現的錯誤。一、談話原則(格瑞斯)、合作性原則:即談話各方的參與必須是適宜和得體的。、合作:每個人都愿意根據談話的主旨來做出貢獻。3、合作的四原則:數量原則:談話的參與者應當提供足夠的,但并非過量的信息。質量原則:談話的參與者貢獻的信息和思想必須是真實的。-----相關性原則:發(fā)言必須與談話的主旨有關。表達方式原則:談話中切勿閃爍其詞、故弄玄虛或缺乏條理。、一旦交流中出現公然違背這些原則的行為,需要交流者共同合作來解決。(1)“談話蘊含”( conversationimplicatures ):當出現違背合作原則時,談話的參與者一時間會無所適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需用要進行一些讀解和闡釋,便于我們理解這類公然違背原則的行為所蘊含的意義。聽話人假設說話人本意上是想遵守合作原則,只不過無意中忽略了它們,因此,他在讀解的過程中便增加了一些新的意義,使得這些話基本能夠符合那些原則的要求。eg你說“天上掉餡餅了”雖然違背了質量原則, 但聽話人都理解你不過是采用了隱喻的手法。用間接傳播的方式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問:“你拿了多少稿費”;答“沒有多少”,表面上違背數量原則,實際上的一種委婉的拒絕。談話蘊含可以使我們自如地運用各種有趣的,間接的說法來達到目的,使談話變得生動,同時,對談話蘊含的研究是搞清楚人們究竟運用哪些規(guī)則來解釋自己違背規(guī)則的合理性。(2)違規(guī)特許:說話時提供一定的線索,暗示自己雖然違背了原則,但本意上仍然希望與其他參與者合作。eg“我剛才說的是有點過火,但是??”使得說話人可以違背某些原則,但不致招致其他參與者的異議。3)信息操控理論:人們通常會采用違背原則的手段來有意欺騙對方。二、談話的一致性一致性:交流者如何創(chuàng)造出清晰的意義(一)運用地方性原則:排序取向:談話包含著一系列-----受制于規(guī)則的言語—行為;只要確保其中一個行為是對前一個行為適宜的回應,那么談話就取得了一致性。1、毗鄰配對(adjacencypair ):即兩個緊密聯結的言語—行為,分別稱為“第一對組成部分”( first-pairpart ,FPP)和“第二對組成部分”( second-pairpart ,SPP)。通過SPP最終實現一個完整的言語—行為。 如果一次談話中的FPP和SPP都前后一致地運用了適宜的原則,那么這次談話就具有一致性。Eg提議/斷言-贊同/異議、提問-回答、問候-問候、結束-結束、請求-準予/拒絕、侮辱-回應、道歉-接受/拒絕、贊美-接受/拒絕、吹牛-欣賞/嘲笑、指控-否認/坦白、威脅回應??2、預先排序(presequence ):是指一組“毗鄰配對”,其意義有賴于另一組尚未表達出來的言語—行為。在此開始出現的FPP召喚著下一個言語—行為的出現。EgFPP你洗手了沒有? SPP沒有,怎么了?、插入:指在一組毗鄰配對的兩個部分之間出現的另一組“毗鄰配對”,它隸屬于前者。Eg FPP1 你什么時候有空出去? FPP2 跟你一起?SPP2 是啊,跟我。SPP1 哦,好?。ǘ┻\用全球性原則:推理—策略取向:、概念:這一取向假定談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而進行的實踐性行為。為了達到談話的目標,參與者必須運用推理的方法。因此談話的一致性有賴于交流者的推理過程。他們必須決定說什么,如何達到他的意圖。我們必須根據整個推理過程來判別談話是否取得了一致性。談話必須與他人合作才能進行。需要參與談話的各方在目標和視角的互動上取得一定的共識,任何發(fā)言都蘊含著一種影響力,要求聽者理解說話人的意圖;而對說話人而言,-----他必須表達清晰得體,從而確保聽者能理解其意圖。參與談話的各方不僅要對某一個人的言語—行為做出回應,而且要對所有參與者的意圖從整體上做出回應。在熟知規(guī)則的情況下,運用規(guī)則達到自己的意圖。、談話一致性的兩規(guī)則正當性規(guī)則:規(guī)定了確保言語—行為出于真心實意的必要條件。理性規(guī)則:要求說話人按照其他參與者的信念和視角來調整自己的表述。即從聽眾的視角,對自己的表述從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構思。、意義一致性原則:對話語的理解是一個務實的行為。通過這一行為,交流者運用共享的意義來取得交流的一致性。話語具有三方面的特征才使理解成為可能:明白易懂性、組織性、證實性。第三節(jié) 談話中的爭論談話中爭論的目標就是取得一致的意見。爭論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為了達到上述目標而采取的言語—行為是否具有合理性。一、爭論的分類、引發(fā)爭論:即陳述觀點,給出理由。、進行爭論:即與與對方相互交換反對意見。二、爭論與其他類型談話一樣,遵循一定的次序,體現一定的合理性,爭論四階段:沖突:識別意見上的不一致;開場辯論:立場和觀點的交鋒總結-----矛盾得以解決或維持,不能把它們看作是四個“步驟”,因為它們很少按照這樣的順序出現。第六章 信息生產理論把信息的生產和接受視為心理現象,聚集于個體特征和過程。此理論的三種類型:特征闡釋、行為闡釋、認知闡釋。第一節(jié)特征和行為一、有關特征的三個例子(具體內容見書P113)、談話自戀:即不自覺地沉浸于談話中的一種傾向。具有此傾向的人喜歡操控談話流程,制造談論自己的機會。常忽視其他參與者。、喜好爭論:喜歡參與對各種敏感話題的爭議,千方百計地支持自己的觀點和駁斥各種反對意見。喜好爭論的特性有助于學習和了解別人的觀點,同時提高可信度,培養(yǎng)傳播技巧。、交往恐懼:是一種持續(xù)性的心理傾向,通常表現為對各種條件下交往的恐懼心理。二、特征、性情和生物學特征就是深深植根于神經生物結構(或稱大腦活動)中的性情傾向。這一結構或行為都是由基因所決定的。三、 調節(jié)和適應1、調節(jié)理論:傳播學研究最具影響力的行為理論之一,由賈爾斯等學者構建。(1)其中重要的兩個概念是聚合和離散。聚合convergence):交流者有模仿對方行為的傾向。離散divergence):說話人開始夸大彼此之間的差異。調節(jié)的兩種表現形式差不多在所有的交流行為中都可以找到,聚合和離散即可以是交互性的即雙方走到一起來或-----彼此分離,也可是非交互性的。2)雖然有時候交流雙方有意進行調節(jié),但大多數情況下,說話人并未意識到自己在進行調節(jié)。3)調節(jié)在交流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調節(jié)可以導致社會認同和社會契約的形成,也可以導致疏離和反目。聚合行為出現在你想贏得別人贊同的情況下,具有很多相似之處的群體中,更易于產生聚合行為。聚合行為會提高吸引力、預見性、可理解性和相互參與性。聚合往往容易受到對方的認可,也可能意味著個人身份 /認同的缺失。當交流者想強化自己的身份 /認同時,會努力保持自己原有的風格。eg某一族群的成員說話帶有濃重的口音, 但為了抵御主流文化對他們的“同質化”,他們往往會努力保留這種口音,因此離散行為起到了強化“內集團”的身份 /認同,抵御“外集團”影響的作用。2、互動適應理論1)交流者具有一種互動同步性,即一種經過組織和協調的有來有往的模式。當你與別人開始交流的時候,你的互動位置即交流的起點取決于要求、期待和愿望的共同作用,參與者最初的行為是語言和非語言行為的結合,反映的是你在互動中所處的位置、環(huán)境及互動水平的高低。在談話的某些時段,雙方的言語—行為相似,以交互的方式來彼此“聚合”;而在另一些時段,兩人以補償的方式表現出退縮或離散。2)在大多數互動過程中,你和同伴的行為會由于你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而逐漸發(fā)生變化。而這種變化比你預想的要大得多。如果在交流過程中,你發(fā)現自己比預想的更喜歡對方的行為,你會以同樣的行為回報對方——即“棄權式回應”,-----即讓自己的行為更接近對方;如果你發(fā)現自己對對方的反感程度比預想的還要糟,你會采取“補償式回應”——即堅持自己的風格,甚至夸大你從一開始的所作所為。(調節(jié)理論實際上只是互動適應過程中適應的一部分)第二節(jié) 認知理論(聚焦于思維過程)一、 規(guī)劃和行動理論(一)行動集合理論(約翰格林)、人們占有兩種類型的知識:內容性知識:對某個事物有所了解或是指了解如何做成這件事。程序性知識:包括與行為、后果和情況有關的彼此相連的節(jié)點。(在行動集合理論中程序性知識占據中心地位)、程序性記錄:是指一個行為網絡中各節(jié)點之間的聯系。Eg開門一腳踩油門一腳踩剎車,它們之間產生聯系,成為程序性記錄。、產出再現:把相關的程序都集合起來,以便完成某目標,其結果是把這套有要有理的行為集合加以理念化。、處理過程:首先:某情況會引發(fā)或激活一系列關于某主題的節(jié)點。每個被激活的節(jié)點都是不同程序性記錄的一部分;然后,這些節(jié)點合并為一個“集合體”;在集合的同時,大腦會迅速將一整套動作,從低水平的(例如說出單詞)到高水平的(例如完成目標),集合起來,即產出再現。、實施性過程:這類特別的行為對人們的交流起到了指導,監(jiān)督,調節(jié)和改變的作用。(二)規(guī)劃理論(查爾斯伯格)主要解釋個人是如何來規(guī)劃他們的交流行為的。1、 規(guī)劃:就是人們腦海里設想的實現目標所必經的步驟。2、 元目標:我們想要達到的許多目標是規(guī)劃過程本身的-----一部分。( 例如:效率、得體、彬彬有禮) 。3、 罐頭式規(guī)劃:以前使用過的現成的規(guī)劃。4、 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努力遭到失敗,有兩種不同的行動路線:一是嘗試采取不同的具體行動,即低層次的規(guī)劃等級變更。二是抽象變更,即策略變更。5、 行為流動性:把人們毫不費力地按照規(guī)劃行事的狀態(tài)稱之為行為流動性。二、信息選擇理論、策略選擇理論:主要探討的是有哪些種類的信息可供交流者選擇,以及選擇策略的相關過程。、目標探索理論:聚集于人們是如何根據自己的目標來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制或設計信息的。1)順從獲得概念:獲得對方的順從是交流過程中最具普遍性的目標之一。具體說,就是讓對方按照你的意愿來行事。交換理論取向:即尋求順從的人向對方提供了特定的東西,從而換取了后者的順從。交換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們從本質上說都是期望提供一些東西來從對方那里換取另一些東西。五種獲得順從的整體策略:回報型、懲罰型、熟知型、非個人化義務型(進行道德召喚)、個人化義務型(喚起欠人情心理)。交流者在獲得對方順從的過程中所使用的三種權力類型:駕馭某些行動所產生的后果的能力;確定自己與對方的相對位置的能力;確定價值觀和義務的能力。(2)構成主義1、 概念:每個人都是按照個人思維中固有的概念和范疇來進行闡釋和采取行動的。2、 個人構建理論:人們在理解對外部世界的體驗時,按-----照相似性來把事物進行分類,并且按照差異性來區(qū)分事物。這些被用來理解事物的二元對立組(高/矮、冷/熱、黑/白)就是“個人構建”。3、 構成主義理論強調建構有其社會根源,并且是在與別人的交流過程中習得的。構成主義理論關注的是個人建構的復雜性和交流中所使用的策略的差異性。4、 視角獲得:認知的復雜性有利于對他人視角的理解,并有助于說話人設計出更容易被對方所接受的信息。5、 人本傳播:在交流中主動適應對方被稱作人本傳播。隨著信息越來越復雜,其所包含的目標也會越來越多,也會變得越來越以人為本。三、信息設計理論(一)禮貌、禮貌是人們在交流過程中希望能夠同時達到的幾個目標中的一個。講禮貌的目地是維護對方的面子。、面子需求:人們都有獲得別人欣賞和保護的欲望。積極的面子,是指獲得別人的欣賞、肯定、喜歡和尊重的欲望。(表達關心的和祝愿、運用各種尊稱等)消極的面子:擺脫強加和侵擾的愿望。(我們在向對方提出請求時,通常會強調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了對方,并且為此道歉。、威脅面子的行為:我們的行為未能達到積極和消極的面子需求。(二)信息設計邏輯1、 概念:人們對傳播和信息有不同的想法,他們在特定地情境中決定跟對方說些什么樣時候,運用了不同的邏輯。2、 表達性邏輯:把交流看作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模式,可以用來交流感情和思想,但是并未對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表現出足夠的重視。-----3、 成規(guī)性邏輯:把交流看作是一場按照特定規(guī)則來進行的游戲。這一邏輯旨在設計出符合禮節(jié)的、得體的、以每個參與者應當了解的規(guī)則為基礎的信息。4、 修辭性邏輯:把交流看作是通過談判來改變規(guī)則的一種方式。這一邏輯設計的信息較為靈活、深刻和以人為本,這類信息設計了新的情境,以便將各種不同的目標整合為一個嚴絲合縫的整體。第七章 信息接受和處理理論(闡釋信息:一節(jié);組織信息:二節(jié);處理信息:三節(jié))1、 認知系統(tǒng)的三個層面:符碼、結構和過程。認知符碼:是組成信息最基本的元素。常見符碼包括:語言命題、視覺形象、對事件的記憶、行為的輪次和感情等。認知結構:即組織符碼的方式。認知過程:即符碼的運作。一種為散布—激活取向:主張人們在完成某項任務時,把儲存在記憶中的相關“指令”按照一定的次序集合起來。(第六章“行為集合”理論就是典型例子)第一節(jié) 信息闡釋(理解和意義生產的過程)一、奧斯古德論意義(有些過時)、假設:個人對外部環(huán)境中的刺激產生回應,形成一種刺激—回應的關系,這種刺激回應的關系正是建立在意義的基礎。意義就是對刺激所產生的內在的、思維上的回應。2、 有形刺激物——內在回應——內在刺激——外在回應3、 當某個符號與意義配對的時候,該符號就會引發(fā)相同的或者相似的回應。4、相當多的意義并非通過對外界刺激的直接體驗而習得的,而是通過一個符號與另一個符號之間的聯系而習得-----的。這一符號聯系的過程就是人們把與刺激物的親身體驗進行抽象化的過程。5、對意義的測量,采用語義級差法(semanticdifferential)和因子分析法(factoranalysis)6、語義空間(semanticspace)理論:人們賦予符號的意義位于一個隱喻性的空間。它可被分為評估、活動和效力三個層面。任何一個符號都可以引發(fā)人們的反應,這一反應由評估(是好是壞)、活動(積極還是消極)、和效力(是強是弱)組成。意義的內涵便位于這個假設空間的某個位置上。二、 歸因理論1)探討的是人們如何來推斷行為的原因。聚焦于普通人日常生活行為的可以感知到的原因與試圖確證行為真實原因的“科學心理學”不同。2)弗里茨·海德爾概括了幾種人們經常采用的歸因方式:情境環(huán)境(受外部環(huán)境影響)、個人效應(從個人角度影響事物)、能力(能夠做某件事)、努力(試圖做)、愿望(要做)、情感(情愿做)、歸屬(繼續(xù)做)、義務(覺得應該做)和準許(被允許做)。3)人們很自然會用語境來幫助他們確定行為的原因。對原因的感知就是通過中介找出人們自身心理結構中的變量。其中一個重要變量是意義。你賦予所觀察的食物以一定的意義,這一意義決定了你究竟“看到”了什么。意義有助于人們對觀察和感知到的事物進行整合和組織,形成一定的模式,從而有助于理解外部世界。(5)感知風格(perceptualstyle):每個人處理那些模糊不清的問題的方式以及他們建立的具有一致性的模式都各不相同,這種個人化的感知模式即感知風格。(6)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歸因過程中往往不顧邏輯,并-----且?guī)в衅?。人們可以用符合邏輯的和不符合邏輯的方式來處理信息,是由當時的具體情況。eg動機(維護面子、控制局面)等來決定的。7)基本歸因錯誤:歸因研究中反復出現的結果之一。人們傾向于把某個事件歸因于個人的品質,即個人似乎應該對他們身上所發(fā)生的事情負責。從總體上看,人們對那些引發(fā)事件的情境因素不敏感,因此容易忽略那些并非個人的錯誤。但當人們評估自己的責任時,這種傾向會減少,往往會怪罪于外部環(huán)境。如果事情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我們往往會怪罪他們。第二節(jié) 信息組織(信息如何被整合到認知系統(tǒng)中)一、信息—整合理論(與傳理交叉2,見P204,安德森信息整合理論)1、信息整合理論1)概念:聚焦于人們是如何積累和組織有關某個人、某個事物、情境或思想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態(tài)度。態(tài)度是一種性格趨向,這種趨向表現為人們對某個事物是以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方式采取行動,信息整合理論是有關態(tài)度本質和態(tài)度變化的最常見的模式之一。(2)在這一理論中,兩個重要變量:信息價位(或指向valence):指信息是支持還是駁倒了你的信念。支持是正價的,反之,是負價的。信息的重要性(weight):信息所具有的可信度的功能。價位決定了信息如何影響人們的態(tài)度,而重要性決定的是信息在何種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態(tài)度。3)當信息的重要性較低時,不管它是正價還是負價,它都不會產生什么效應,但當重要性較高時,負價:會使態(tài)度受到影響甚至改變;正價:進一步強化原來的立場。-----、期望值—價值理論:對某個事物的態(tài)度等于對該事物各種信念的總和再乘以對它的評估。(1)人們通常有兩種信念,一是對事物的信念,當你相信某種事物時,你就會堅信它的存在;二是對可能性的信念,當你相信某種可能性時,你就會堅信事物之間存在著某種特定的關系。(2)與信念不同,態(tài)度是具有評估性的。態(tài)度與信念緊密相連。(3)態(tài)度是有組織的,人們對具體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經過累加,便產生了總體態(tài)度。對某事的態(tài)度=對該事物各種信念的總和 *對它的評估4)根據這一理論,態(tài)度改變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信息會改變特定信念的可信度或重要性,其次,信息可以改變信念的價位,最后,信息還可給原有態(tài)度結構加入新的信念。3、推理行動理論概念:行為部分地是由意圖引起的,而意圖是各種態(tài)度的復合產物。即你愿意采取的行動一方面取決于你自己對該行為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出也取決于你所推斷的別人的看法。意圖=行為的態(tài)度*態(tài)度重要性+別人的看法*別人看法的重要性上面的公式預測了你的行為意圖,但是它并不一定預測實際行為,因為所作所為并不不總是與意圖一致。二、一致性理論1、認知不和諧理論(與傳理交叉3)(06年考題,談談認識不和諧理論,15分簡答)1)任何兩種認知因素,包括態(tài)度、感知、知識和行為之間必定會產生以下三種關系中的一種:一是無效關系,即毫不相干;二是一致關系,或稱和諧;-----三是不一致關系,或不和諧。當一個因素沒有按照預期的那樣接在另一個因素之后出現,便產生了不的諧。2)不和諧理論的兩個前提:一是不和諧會產生壓力和張力,從而導致變化;二是當系統(tǒng)出現不和諧時,人們不僅會去努力減少它,而且會設法避免更多的不和諧現象出現。不和諧的程度越高,減小它的需求就越迫切。3)不和諧兩個相關變量:認知因素的重要性、不和諧關系中包含的因素的數量。如果你同時遇到幾個不一致的因素,而且它們對你來說又都很重要,那么你就會感到強烈的不和諧。(4)處理認知不和諧的五種辦法:一是改變其中一個或幾個行為或態(tài)度。二是在構成緊張關系的任何一方添加一些新的因素;三是調整自己對某些因素的原有看法;四是尋找一些增進和諧的信息;五是有意歪曲和誤讀相關信息。(5)不和諧可能導致以下情況:做決定:不和諧的產生往往源于人們所做的決定,人們所體驗的不和諧程度取決于以下四個變量:決定的重要性人們選擇替代物的吸引力/未選擇的替代物的吸引力/替代物之間的相似性被迫服從:即被人誘導做了有悖于自己信念和價值觀的事,這類情況通常是在有獎賞的情況下出現的。2、羅凱奇:信念、態(tài)度和價值觀。(1)在信念、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了一套有關人類行為的綜合性闡釋理論。2)他相信每個人都具有一套包括信念、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組織嚴密的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對人類行為起著指導作用。3)信念:是人們做出的有關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成千上成種闡述。在系統(tǒng)中,信念是按照它們相對于自我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性來排列的。居于信念系統(tǒng)中心的是那些已被確-----立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的信念,信念越是接近中心地們,就越是難以改變。而一旦改變,對整個系統(tǒng)的影響就會越大。4)態(tài)度:是有關某個特定事物的信念組合。每種態(tài)度都包含了對某個事物的好幾種信念。兩種重要態(tài)度:對事物的態(tài)度、對情況的態(tài)度。兩種態(tài)度要放在一起進行觀照,一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行為是這兩種態(tài)度綜合作用的結果。行為源于各種態(tài)度和包含各種中心信念的系統(tǒng)的復合作用。5)價值觀:居于系統(tǒng)中心地位的、起到人生指南作用的特定類型的信念。工具價值——例如努力工作、忠誠——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終極價值是指我們?yōu)橹畩^斗的最終目標——例如財富和快樂。6)在信念-態(tài)度-價值觀系統(tǒng)中,另一個具有全局性重要意義的組成因素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對自身的概念。即我是誰?自尊心是認知系統(tǒng)中的首要動力,它影響著系統(tǒng)中的其他因素,因此,自我概念對整個系統(tǒng)的目標起著指導的作用。7)羅的主張還是屬于一致性理論的范疇,態(tài)度結論是人們對一致性的追求對他們的行為起著指導作用,而不一致所產生的壓力則會引發(fā)變化。個人心理系統(tǒng)中最值得關注的不一致性表現在他對自己的認知上,只有在自我概念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具有重要意義的、持久的變化。這一矛盾增強了人們對自身的不滿意程度。既然人類心理系統(tǒng)的最終目標是維持自尊,那么變化就自然而然發(fā)生了。第三節(jié) 判斷的過程一、社會判斷理論(該理論由謝里夫等人提出,主要探討了人們是如何對信息做出判斷的)、人們是在支點或參照點的基礎上做出判斷。人們感知社會的支點是內在的,是建立在以往經驗的基礎上的,這-----些內在的支點影響著人們對信息作出回應的方式。某事物對于一個人的自我意識來說越重要,支點對他的認知所產生的影響就越大。、人的接受或者拒斥范圍受到一個關鍵性因素影響——自我的介入(egoinvolvement ):指個人與特定事物的相關程度,即一個人對某件事物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自我概念或者是他對該事物重要性的估價。 (臭氧層空洞化,自我介入程度低,如果你確診患上皮膚病,那么介入程度高。 )、人們以自身內在的支點和自我介入為基礎來判斷信息是否受歡迎。、人們通過對比和吸收的方法對相關信息進行歪曲。當信息與個人的立場較為接近時,它就會被吸收;而對于那些遠離個人立場的信息,人們會進行對比。這種吸收和對比,會因自我介入程度而得以加強。eg中立的陳述—>吸收—>支持;中立—>對比—>反對5、社會判斷理論對態(tài)度變化的預測:首先,如果信息在你的接受范圍內,那么它就會促進態(tài)度的變化;其次,如果信息在你拒斥范圍內,那么變化就會小得多;再次,如果信息在你接受或中立范圍內,那么,該信息與你的立場越是不一致,態(tài)度變化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對某事物的自我介入程度越深,拒斥范圍越大,中立范圍越小,態(tài)度變化可能性就越小。二、深思的概率理論(elaborationlikelihood,與傳理交叉4,精心的可能性模式)1)人們是以不同方式來評估信息的,有時人們會用一種繁復的方式和批判式的思考,有時卻比較簡單。深思概率大致可以歸為兩種:指對論點進行批判式評估的可能性。深思概率取決于人們處理信息的方式即:中心路線和邊緣路線。-----深思,批判式思考,往往出現在中心路線上,一般性思考,則出現在邊緣性路線上。如果說你是在中心線路上處理某個信息,那就意味著你對該信息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并結合已獲得的信息對其進行評估,如果是在邊緣性路線上,你的思考就不那么深入了。2)采用中心路線時,改變的態(tài)度較為持久,也會對你的實際行動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邊緣路線導致的則是暫時的改變。(3)批判式思考的兩個因素:動力和能力。動力較大時,會采用中心路線的方式;動力較小時,往往會采用邊緣路線。動力的三因素:包括介入因素(個人與信息主題的相關程度)、論點的多樣性(如果存在多種不同的信源和論點,信息接收者往往更傾向于采用中心路線來處理它)、個人對批判式思考的偏好程度(遇事喜歡深入思考的人往往更傾向于采用中心路線,而不喜歡多費腦筋的人?)。但是不論你動力多大,你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采取中心路線。(4)采用中心路線時起作用的因素:一是信息與你原有態(tài)度的契合程度,較為契合的信息往往得到正面的評價,不符合你觀點的信息往往得到負面的評價;二是論點本身的說服力,在運用中心路線時往往采用批判式思考,能識別出各種信息的好壞,好觀點對你的影響大;采用邊緣路線時起作用的因素:信源的可信度、喜歡程度、論點的數目。5)采用邊緣路線處理問題時,你不會仔細考慮論點是否有說服力,而是會根據一些簡單的線索匆忙地下結論。6)人們在處理信息時,常常把中心和邊緣路線結合起來,同時受到這兩條路線的影響。7)這種模式給予態(tài)度改變研究中的接收者更主動的-----角色。三、期望破壞理論理論前提:交流者愿意調整自己的行為,在交流的過程中努力做到相互適應。期望取決于三個因素:社會規(guī)范,我們以往對他人的了解和體驗,以及行為出現的具體情境。這一期望可通過各種非言語行為體現出來, 如目光的交接,身體的距離和角度等。、基本假設:如果期望得以滿足,那么他人的行為就可以得到正面的評價,反之,如果期望被破壞,那么其行為就會被判為負面的。但是期望破壞有時得到的亦是正面的評價。2、不論評價如何,期望破壞總會引起觀察者的興趣。、回報價值:它是人們對交流進行的評價,指的是交流的回報程度到底有多大。、期望來源于三個因素:人們對另一方特征的感知、雙方關系的現狀、行為出現的具體語境。、在期望破壞—評價過程中,破壞對判斷起到了強化的作用:破壞期望的行為喚起了你某種情緒,反過來又強化了你對他的評價,對交流過程、對信息意義的評價。四、人際欺騙理論、欺騙是指通過信息、行為和形象的精心操控,導致對方接受一個虛假的信息或結論。、欺騙焦慮(發(fā)出者)和懷疑(接收者)會通過有節(jié)制的策略性行為表現出來。但更易于通過非策略性行為(行為失控)表現出來。3、影響發(fā)現欺騙的相關因素:一是期望是否被破壞,交流者的期望是他做出判斷最為重要的支點或參照點;二是交流者的互動性;三是交流雙方關系的直接性,即關系的緊密程度; (真理偏見:交流者之-----間關系不錯,他們會相信彼此之間所說的都是真話,阻礙人們發(fā)現欺騙,謊言偏見則反之。)四是談話需求,即我們在交流中需要完成的內容。內容越復雜越不容易發(fā)現。五是彼此熟悉程度;六是欺騙動機的強弱;七是欺騙和發(fā)現欺騙的技巧。第八章 符號的互動、建構和聚合理論互動理論主張,意義是在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過程中得以創(chuàng)制和維持的。互動建立、維持和改變了某個社群或文化中的特定成規(guī)——包括角色、模式、規(guī)則和意義等。范恩認為,互動理論整合以下幾個問題的研究:群體成員如何協調他們的行為,如何理解和控制情感,現實是如何構建的,較大規(guī)模的社會結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以及如何影響公共政策。第一節(jié) 符號互動主義、理論基礎:所有社會結構和意義都是由社會互動所創(chuàng)制和維持的。2、早期互動主義分為芝加哥學派和衣阿華派。一、芝加哥學派1、布魯默—芝加哥學派的基本觀點:1)對人類的研究必須采取與對事物的研究完全不同的方式,研究者要努力融入對象的體驗中去。2)避免采用量化的科學取向,轉而強調生活經歷、自傳、個案研究、日記、信件和間接訪問。3)把人們看作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富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他們能隨心所欲地對不同情境做出難以預測的定義。4)社會和自我被視為過程,而非結構。2、芝加哥學派米德被認為是互動主義的始作俑者,他的論述是芝加哥學派的核心。-----1)社會、自我和思維是米德理論中三個最為核心的概念,是社會行為的不同側面。社會行為幾乎包括了一切心理和社會性過程。2)社會行為最基本形式由三元素構成:一是某個人做的最初表示;二是另一個人對此做出的回應;三是結果。結果通常是傳播者所賦予行為的意義,意義由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決定的。意義和行為都是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習得的。聯合行動:涉及到群體,是由較小規(guī)模的互動行為之間的聯結所組成。例如:婚姻、貿易、戰(zhàn)爭或宗教儀式。正是群體生活中的社會性創(chuàng)造和維護了規(guī)則,而不是由規(guī)則創(chuàng)造和維護了群體生活。3)社會:是由社會成員經過合作而完成的行為所組成的。合作:由讀解他人的行為和意圖;以適宜的方式做出回應組成。意義是傳播最重要的結果之一,所獲得的意義是與他人交流的結果。意義符號:米德把具有共享意義的表現稱為意義符號,意義符號使社會的形成成為可能。人類用聲音把這些符號表達出來,所以我們能夠聽到對方并彼此回應,我們既是信息的發(fā)出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都要經過接受信息和作出回應的過程。社會就是由人們之間的互動所構成的網絡,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運用符號給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賦予一定的意義。4)自我:人們把自己當作一個對象來做出回應。被類化的他者:指的是你用來觀照自己的復合視角,即你站在別人的角度對自己的感知。通過與別人長期的符號互動中,形成這一自我概念。意義重大的他者:指那些與你最為親近的人。他們意義-----重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做出的回就應會對你產生很大影響。青少年的形象:通過與意義重大的他者的互動形成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的兩個側面:主我、客我主我:是自我中沖動性的、無組織的、無方向的和不可預測的部分。是行為的驅動力,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無法預測的行為??臀遥杭幢活惢乃?,由與他人共享的具有組織性和一致性的模式所構成的。使自我的行為符合社會化規(guī)范,調適性的行為。很多人會有意改變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以此來改變自我形象。5)思維:思維是一個過程,一個與自己進行互動的過程。這種思維能力是與自我共同發(fā)展起來的,任何一個行為都離不開思維,思維就是人們對所處情境進行解讀的過程。人們會仔細地考慮現狀并對未來行動進行規(guī)劃,人們可以想像出各種不同的結果,對各種方案進行選擇和測試。二、衣阿華學派曼福德·庫恩和赫卡爾·考奇是衣阿華學派的代表人物,認為互動理論的各個概念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強調客觀的研究方法。、兩方面的創(chuàng)新:對自我概念進行具體化;采取量化取向。雖然庫恩和他的學生堅持了基本互動理論原則。、理論前提:符號互動是所有行為的基礎,人們通過社會性互動來處理外部環(huán)境中的事物,同時給后者賦予了意義。命名是傳遞事物意義的主要方式。個人不是被動的反應器,而是主動的策劃者。個人把與自我的“對話”作為其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強調了語言在思維和傳播中的重要地位。-----、事物:可以是個人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方面。成為事物的唯一條件是個人為它命名,即運用符號再現它。這些事物都是從社會性的角度加以定義的。4、行動規(guī)劃:個人對某一事物所采取的總體性行為模式。態(tài)度對個人的行動和規(guī)劃起指導作用。態(tài)度是用語言表述的,因此人們可以觀察并測量到他。、導向性他者:即以某個人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他人。既可以是身邊人也可以是歷史人物,總之,個人是通過他人,尤其是與那些對其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的互動來形成自己世界觀的。、自我:即個人針對自我進行的行為規(guī)劃,包含了個人的身份、好惡、目標、意識形態(tài)和自我評價。自我概念是個人對其他事物做出判斷時最常采用的參考框架。對態(tài)度起著引導作用。所有隨后進行的行動規(guī)劃都源自這一自我概念。7、二十項陳述的自測: 是一套測量自我概念的各個不同側面的方法。有幾種不同的方法來分析測試結果:排序變量;中心變量排序變量:指個人所具有的身份 /認同的相對顯著性。Eg把“浸禮會教徒”排在“父親”前,可推斷其對宗教信仰要比對家庭關系的認同強烈的多。中心變量:指個人對整體性身份的認知程度。Eg受試者更易認知“美國人”這樣引起共鳴的群體性分類而非一些特有的主觀性的特質如“強壯” 。三、互動主義的拓展(戈夫曼——在社會學理論中運用戲劇的隱喻而著名,把社會比作舞臺,人們都是臺上的演員,通過表演給觀眾留下印象)、最初假設:人們都要設法給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賦予一定的意義。2、人們對情況的定義可以分為片段和框架。片段:指一系列動作的組合。(打開冰箱、拿出牛奶、倒進杯子、喝下去。)框架:用來定義片段的最基本的組織模式(喝點東西)框架分析:對個人如何組織自身的體驗進行分析。人們借助于框架來識別和理解事件,給生活中出現的行為賦予一定的意義。自然性的框架:指不具有導向性的自然性事件。社會性的框架:指受到一定的思維過程的控制和引導的。(如籌劃一次請客)(框架就成為我們理解自身體驗的模式。)首要框架:指那些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如交談、飲食、穿衣等。首要框架可以變?yōu)榇我蚣?,在此,首要框架的基本組織原則被用來滿足不同的目的。比賽是一個次要框架,它模仿的“打斗”這一首要框架。我們所具有的框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首要框架,而是對首要框架的模仿。、用框架分析來觀照交流行為當面相遇:人們集中精力進行交流時,就出現了當面相遇,(在侯車時,與某位乘客進行交談,出現當面相遇)當面相遇可以表現為語言行為,也可以表現為非語言行為。演戲:處于當面狀態(tài)下的人們,輪流演戲給對方看。為了吸引聽者,說話人要把某種特征展示給他們看。說話人與舞臺上的演員一樣,用特定的角色來展示某種性格特征。、你只需關心你展現自我形象的種種情境。在不同場合中,你展現的形象是不同的。EG:在好朋友面前和父母面前定義某種情況的兩步驟:一是了解處于同一情況下其他-----人的信息,然后再提供有關自己的信息。在這一信息交換過程中,使人們了解到別人對自己的期望,這個過程通常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再構建自己的行為,以期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處于某種情況下的參與者共同展示形象,這樣就形成了對這種情況概括性的定義,這種總體性的定義通常是統(tǒng)一的。一旦定型,就會產生道德上的壓力來壓制懷疑和沖突,從而維持這一定義。人們可以在這一定型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但永遠不背離最初那個定型形象。第二節(jié) 符號建構理論一、建構理論是關于社會性行為的總體性理論,由社會學家吉登斯及其追隨者創(chuàng)制。它認為人類行為是一個生產和再生產不同的社會體系的過程。交流者按照規(guī)則有策略地采取行動來實現其目標,從而創(chuàng)制出新的結構,反過來會對未來的行動產生影響。這些結構既對社會性行為產生影響,又反過來受到社會性行為的影響。這些結構為個人提供了指導他們行為的規(guī)則,這些行為反過來又創(chuàng)制出新的規(guī)則,同時也在復制舊的規(guī)則。二、人類行為的起因,長期以來有兩派觀點的爭論:一是主張人類行為是由外部力量引起,一是強調主觀意圖。吉試圖超越這一理論,他認為,我們有意采取某種行動,旨在實現我們的意圖,同時,我們的行動也會產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后果,從而建立一些新的結構,對我們今后的行為產生影響。(收拾會議室的例子)。三、構建的三種模態(tài):闡釋或讀解、道德感或得體的行為舉止、行動中的能力感。這是我們用以指導行為的準則,即如何理解事物 /哪些是應該做的 /如何做。反過來我們自身-----的行為也強化了上述這些結構—闡釋、道德、能力。四、在實際生活中,你的行為不大會只受一種結構的傾向,相反,你的行為同時受到幾種不同的結構性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你的行為也在影響這些結構性因素。這樣便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結構可以間接產生另一種結構;一種結構的產生過程中需要建立另一種結構來對該結構起破壞作用。這是一個經典的自相矛盾的“吊詭”,通過矛盾性因素之間的辯證關系,系統(tǒng)會出現變化。eg任務和關系。第三節(jié) 符號聚合的過程一、肯尼斯·伯克的認同理論、行為:是指有目的性的、自發(fā)性的行為;動作:是指無目的、無意義的行為。物體和動物會有動作但只有人才有行為。、人類是創(chuàng)制、運用和誤用符號的動物。創(chuàng)制符號是為了給事物命名、運用符號是為了傳播和交流;濫用符號造成不良后果。這里,符號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一系列語言和非語言的元素。3、現實是以符號為中介來傳遞的。語言是行動的工具,由于人們在行動過程中需要社會性的合作,所以說語言塑造了行為。在伯克看來,語言承載著感情,人們的態(tài)度、判斷和感覺都無一例外地通過其使用的語言表達出來。、罪感:涵蓋了人們各種類型的緊張情緒,包括:焦慮、難堪、自我憎恨等。他認為符號的使用導致了罪感的產生。罪感的三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負面因素:人們通過語言來進行道德訓誡,他們構建了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和禁忌,這些規(guī)則是不完全-----一致的,你遵循一條就會打破某條禁忌時罪感便產生了;第二個來源是盡善盡美原則。用語言想象出一種盡善盡美的狀態(tài),在生活中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這種想像而努力奮斗,理想和現實的差異導致了罪感的產生;第三個來源是等級原則,為了維持秩序,人們以社會金字塔的形式來構建社會。這一構建也是通過符號來完成。競爭和分歧導致了社群等級和階級的出現,從而引發(fā)罪感罪感是一切行為和交流背后的首要動力,人們之所以要進行交流,就是為了排遣罪感。5、同體性每個事物都具有本質或實體,實體是指事物總體上的本質或者實質。人也具有實體,而每個人又具有不同的實體,所以任何兩個人的實體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交叉的,但這種交叉又不會是完全徹底的,因此不可能實現完美無缺的交流。無論人與人之間進行怎么樣的交流,其中發(fā)揮作用的是他們共享的實體,即同體性。 (在游泳池里輕松自由的交流,是因為共享了使用語言的意義) 。一個有意義的符號,是通過同體性而獲得共享意義的。、認同:總體上看,認同與同體性概念十分相似,認同的反義詞是分歧。分歧以及由此產生的罪感是促成交流的最主要動力,通過交流可以促進認同,隨著認同的增強,共享的意義也會增加,從而增進理解。這一過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因此認同就成為說服和有效交流的一種方式。人與人之間有三種認同的來源:物質性認同:通常來源于商品、占有物。理想化認同:來源于共享的主張、態(tài)度和價值觀。形式上的認同:來源于交流雙方對共同參與的事件的組織、安排和形式。認同并不是一個非此及彼的現象,而是一個程度大小的-----問題,只有在認同大于分歧的情況下,交流才會更成功。神秘作用下的認同:盡管存在著巨大的明顯的分歧,處于社會較低層的人通常還是會認同處于上層的人。一方面,人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為之奮斗的盡善盡美的狀態(tài),其次,領袖人物身上表現出的神秘色彩和魅力掩蓋了他們與普通民眾間的巨大分歧。7、戲劇性五元法:行為:是由演員(動作發(fā)出者)完成的場景:實施行為時所處的情況和背景中介人:即演員本人中介:中介人用來實施行為的方式或工具目的:行為的動因,語言交流的目標、期望達到的效果等。二、符號聚合理論(也稱想像—主題分析,這是一套有關在傳播過程中如何使用敘述的十分完備的理論。 )、理論假設:人們有關現實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故事的引導,這些故事是在小規(guī)模群體的符號互動中創(chuàng)制出來的,反映了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并且在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形成一個個故事鏈。、想像性主題:出現在那些較長較復雜的故事中,包括人物、情節(jié)、場景和公認的中介( eg權威,某種信仰)、修辭性視野:是對事物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看法。在我們無法體驗到的只能通過符號來了解的那些領域,修辭性視野構建了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認識。修辭性視野從來不是以完整的面目出現的,而是通過分離相關想像性主題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主題構成了談話的核心,人們通過這樣的談話創(chuàng)制和鏈接了修辭性視野。在某個特定的集體中,某些主題是時常被討論的,也是人盡皆知的。想像性主題發(fā)展到這種程度,就成為幻想性典-----型。這些反復講述的故事通常是關于個人集體或者社區(qū)取得的成就,采取的傳奇的方式。、聚合現象:人們通過想像性主題形成修辭性視野,人們通過共享想像性主題而聚合到一起,并逐漸形成相同的看法。修辭性視野創(chuàng)制和維持了群體共享的意識。、修辭性視野并非只是敘述性的故事,而且還包含了某種深層結構,這種結構體現并影響了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故事中蘊含的一些主要比擬相互競爭,看哪一個最能吸引人們的注意。Eg道義性比擬,社會性比擬,實用性比擬、想像性主題是說服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對公共傳播利用閱聽群最主要的想像性主題來進行傳播,通過改變、放大和增加想象性主題的方式來對想像性主題目進行擴展或修正。對想像性主題的利用遠遠超出了說服的范圍。作為社會關系的中介,人們利用它來創(chuàng)制一些敘事結構。這些結構使生命變得有意義,也使人們具有社群意識。對其進行評估的更好的方式是藝術性,即創(chuàng)造性、時新性和智慧。第九章 社會與文化現實理論第一節(jié) 現實的社會構建(非重點)彼得·伯格和托馬斯·拉克曼的《現實的社會構建》,舒茨的《社會領域的現象學》推動了這一派理論的建立,肯尼斯·格爾根將其命名為“社會構建流派” 。、理論前提:現實不是獨立于人類自身之外的一系列客觀的排列與組合,而是在各個集體、社群和文化之間的互動過程中構建起來的。2、理論假設:1)交流行為是自發(fā)的(但是是受到意義、道德秩序、角色和規(guī)則的限制的);-----2)知識是社會的產物(知識不是發(fā)現的客觀存在,而是通過與他人的交流獲得;語言及其運用方式決定了意義并對行為產生很大影響);3)知識是語境化的(人們給事件賦予的意義是從特定的時間地點社會背景下進行的交流中派生出來的,隨時間變化而變化);4)理論創(chuàng)造了世界(學術研究不是用來發(fā)現真理的客觀性工具,而是有助于人們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 ;(5)學術研究受到價值觀的影響。3、視角:觀察或者思考某種事物的方式。傳播視角:意味著你在觀察現實是如何在人們的互動中構建起來的。一、社會構建的一些例子(一)自我1)哈瑞及其同事創(chuàng)立的“行為起源學”,承認自我既是個人化的,也是社會化的,研究人們如何理解自己在某一片段中的行動?!捌巍保╡pisode)即指一個可以預測的行為序列。2)人們通過交流和互動創(chuàng)造出某一套理論,描述了某個片段的特征,預測了人們在該片段內的行為所產生的符合邏輯的結果。人們給某一片段內的事件賦予的意義引發(fā)了一系列規(guī)則的產生,這些規(guī)則對所有參與者在該片段內的行動起著指導作用。但是,由于個人對規(guī)則的理解不同,對片段賦予的定義不同,所以其行為會有不同。(eg戀人如何進入“做愛”這一片段)3)人:是在公開場合中展示的存在,它體現的是在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和社群內建立起來的屬性和特征。自我:和人相比,自我是你對自己做為人的整體性、個人化的概念。自我是一個“個人化”的概念。-----所以,人的存在具有兩面性,社會性的存在(即“人”)和個人化的存在(即“自我”)。人們關于自我的理論是通過長期與別人的交流和互動所習得的。我們所有的思想、意圖和情感都是以我們在社交過程中習得的術語來歸類和命名的。由于不同的社會文化所構建的社會現實各不相同,所以“自我”概念所涉及的范圍就是千差萬別。4)自我是由處于三個不同層面上的因素所構成的。第一個層面是展示:自我的某個側面是在公開場合展示出來,還是保持個人化的狀態(tài)。第二個層面是實現或者是資源:即自我的某些屬性在多大程度上是來源于個人,或在多大程度上是來源于群體。一個人的自我不同與另一個人,是由于自我的不同側面都具有不同的定義。第三個層面是中介:是自我具有多大程度的主動性。5)所有有關自我的理論包含的三個共同因素:首先都包含了自我意識,這就意味著人們都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客體,當你思考和談論自己的時候,你展現的是你的意識。自我概念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人們在定義和實踐I1(能夠了解的自我)和I2(被了解的自我)時必須保持一致,即雙重惟一性原則,即你總是得把你自己看作是你本人。其次是中介:人們把自己視為具有意圖和能夠實施行動的中介。(作規(guī)劃時,中介作用明顯)自傳:指對個人歷史和未來的感覺。(跟別人講述自己時自傳作用明顯。)(二)情感情感是一種信念體系,它指導人們給所處的情境下定義,從本質上說,情感就是控制人類感受的內在化的社會規(guī)范和準則。-----1)情感綜合癥:情感是由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所聚合而成的,單憑某一種反應感覺到不足以定義一種情感。情感是社會構建的產物,人們是通過交流和互動來逐漸習得采取某一系列行為構建特定的情感意義,以及如何來表現這種情感。2)給各種情感命名,或給他們貼上某種標簽,對于人們的情感體驗起到了推動作用。人們把某種情感體驗稱為嫉妒,而把另一種稱為“孤獨”,什么是“憤怒”、“恐懼”,“嫉妒”和“孤獨”。人們都會構建出一定的規(guī)則。同理,如何對這些情感作出回應,人們也會構建出一定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都是在人們長期的社會交流和互動中構建起來的。3)情感受制于四類規(guī)則:評估規(guī)則告訴我們感情是什么,它指向何方,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行為規(guī)則告訴我們如何對情感做出回應:是隱藏,表露還是發(fā)泄;預測規(guī)則界定了情感的發(fā)展過程,持續(xù)多久?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歸因規(guī)則規(guī)定了我們應當如何解釋某種情感并使之合理化,如何對別人講述它?如何在公開場合表達它?。人們是按照自身的社會建構來為情感定性的。(三)解釋1)人們構建社會性現實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做出描述和解釋,從而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2)人類體驗是無法與彼此的交流分開的,做出解釋是聯結交流和體驗的中心環(huán)節(jié)。2)從本質上說,解釋就是對那些時間進行重新構建——具體說來,就是為重新讀解那些事件創(chuàng)造出新的語境。3)個人與社會是不可分割的,我們的注意力不就集中于人的“外在”行為和“內在”機制的假定關系上,即我-----們根本不應聚焦于個人,而是應當聚焦于人們彼此的關系。二、意義的協調與管理( coordinated management ifmeaning ,CMM)1)意義的協調與管理理論:它是社會構建理論中最具綜合性和條理性的,整合了系統(tǒng)論、符號互動主義、社會構建理論、言語-行為理論和人際關系傳播等領域。CMM是一種規(guī)則理論,闡明了人們如何以規(guī)則為基礎來進行闡釋和行動。處于某種社會條件下的人,首先要運用規(guī)則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