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上浪淘沙_第1頁
北師大版八上浪淘沙_第2頁
北師大版八上浪淘沙_第3頁
北師大版八上浪淘沙_第4頁
北師大版八上浪淘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一九五四年夏【名稱】浪淘沙·北戴河

【作者】毛澤東(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創(chuàng)作時間】1954年夏【創(chuàng)作年代】當代【類型】詞

作者簡介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jīng)_一個農(nóng)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lǐng)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lǐng)導(dǎo)人,詩人,書法家。著有《毛澤東選集》5卷,遺墨輯有《毛澤東書信手跡選》、《毛澤東題詞墨跡選》.

《浪淘沙?北戴河》

毛澤東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独颂陨潮贝骱印吩娫~譯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連天,秦皇島之外的打漁船,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經(jīng)看不見,也不知漂去了哪邊?往事已有千年,那時魏武帝曹操躍馬揮鞭,東巡至碣石山吟詠過詩篇。秋風瑟瑟到了今日,人間卻換了新顏。寫作背景1954年,毛澤東在北戴河,一日時逢海濱風雨大作,浪濤翻涌,他頓起擊水之興,不顧身邊警衛(wèi)人員的勸阻,下海游泳,于風浪搏斗。上岸后意猶未盡,有縱筆揮毫,寫下了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犯r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容量。一、復(fù)習提問:1、什么是詞?詞牌?詞題?2、你所知道的詞牌有哪些?3、詞有哪兩大代表流派?代表人分別是?豪放派,代表人辛棄疾,蘇東坡婉約派,代表人李清照,秦觀,柳永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個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詞的題目就是題目,和詩歌的題目之類一樣。比如沁園春雪,沁園春是詞牌,雪是題目。二、1、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感情。2、字詞質(zhì)疑:(1)標拼音:幽燕碣石蕭瑟(2)釋詞義:幽燕碣石魏武都不見蕭瑟秋風人間(3)感知詞的大意(三)賞析詩句領(lǐng)悟意境探究思考:1、通過誦讀,你感知這首詞寫了什么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情感?上、下闋有什么不同?2、上闋寫景,都描寫了哪些景物(意象),整幅畫面有什么特點?3、在寫景上詩人運用了哪些寫景的方法?4、你認為哪些詞用得好?說明理由。5、下闋先寫了什么?詞人這樣寫的目的是?6、你是怎樣理解“換了人間”?

中心:《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這是毛澤東同志的詞《浪淘沙.北戴河》,作于1954年。這首詞的關(guān)鍵句是“秦皇島外打漁船”,而這一句的核心詞就是“漁船”。前兩句分別寫“雨”和“浪”,是漁船活動的大背景(驚濤駭浪,大雨滂沱,襯托“漁船”英雄無畏)。四句中的“都不見”指什么都不見?漁船。四五句寫漁船的“勞作”,是漁船的行動(明知環(huán)境艱險,卻一往直前)。這是上片。下片的前三句寫“魏武”(魏武帝曹操)北征烏桓時路經(jīng)此處的史實。這三句和上片的關(guān)系是對比:史實和今事比,“漁船”和“魏武”比?!皾O船”是修辭中的借代,代指漁民;漁民是人民中的一部分,故“漁民”又代指人民。而曹操又是歷代帝王將相中的一員,故曹操也是代指歷代帝王將相。所以,最終還是用今天的人民和古代的帝王相比較。比的結(jié)果怎么樣呢?后二句是結(jié)論:秋風如昨,但人間換歲!從寫法上看,先是背景烘托,接著是對比映襯,最后是議論揭示主題。上闋寫北戴河觀海之風景,但景中蘊積著詩人深幽綿綿的情思。詩人在這曠邈的美景中既寫出了目前的景致,也透發(fā)出英雄獨立的慨然及陣陣懷古之幽思。

一起句就點明寫作之地點,“幽燕”,這兩個字不僅讀起來好聽,寫起來好看,而且有厚重的中華歷史感,以及漢語詩歌特有的美感。這地名本身就獲得了充分的詩意,讓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大雨”與“幽燕”之間的一個“落”字,用得極好,給人有穩(wěn)當大氣之感,猶如親自見到子詩人當時寫詩的形貌神情,一個自然景觀中落雨的“落”字,卻在此得了詩人的精神,這精神也一下子就貫注到讀者心中,讓讀者也產(chǎn)生了與詩人同樣大氣磅礴的感受。緊接著“白浪滔天”更添磅礴之氣,其中這“白”字用得極妙,極活,生出畫面的豐富層次。而白浪滔天的大海,雨中的漁船,都隱沒在一片汪洋之中。它們?nèi)チ四睦锪搜剑?詩人在此發(fā)出茫茫博大的詢問。意不在詢問,意在借浩大無涯的風景引出下闋的懷古情懷。我們詠哦到此,內(nèi)心也不由蕩起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曠世之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以及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之嘆。毛主席也隱隱流出一種流逝的慨嘆,與古人之嘆交相渾融,為自然過片釀好了充分的情緒。

下闋一開始,一筆帶到千年往事之中,那時或許是另一個涼風送爽的夏秋之季,曹操慷慨當歌躍馬揮鞭率軍北征烏桓,途經(jīng)碣石山,以觀滄海;面對秋風蕭瑟,洪波涌動,他深感幸甚,以歌言志,寫下曠代名篇《觀滄?!?。

毛主席這時面對大海,想到了這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往事,想到了曹操——又一個“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主席的眼前除大海之外,有大雨、有涼風、有濤聲,還有幻覺中曹操的雄姿,古戰(zhàn)場、古將士及古代的詩篇……而這一切全凝結(jié)在:“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這二行之中。

然后,詩人并不費力,僅借眼前涼風輕輕往面前一帶,鏡頭又切入目前了。是的,今天又逢蕭瑟秋風,那吹送了上千年的代代秋風,但一切都變了呀,一種新的美已經(jīng)出現(xiàn)。新中國已誕生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筆者以為這是毛詩中上上名篇,它融描寫、感慨、抒情于一體,古往今來渾然天成,令讀者體會起來回味無窮,意境深遠不易測。

《觀滄?!?/p>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