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課程教案V2.0_第1頁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課程教案V2.0_第2頁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課程教案V2.0_第3頁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課程教案V2.0_第4頁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課程教案V2.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工程《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教案成都理工大學《西方經濟學》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2020年3月

導論一、教學目的本講的學習,使學生明確西方經濟學的界定;理解西方經濟學的產生和發(fā)展;掌握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qū)別。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一、二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西方經濟學的產生和發(fā)展。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一節(jié)什么是西方經濟學。①西方經濟學的界定。西方經濟學作為理論體系一般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微觀經濟學,二是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重點研究家庭、企業(yè)等個體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旨在闡明各個微觀經濟主體如何在市場機制調節(jié)下做出各種理性選擇,以謀求效用或利潤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研究整個社會的總體經濟活動,著眼于國民經濟的總量分析。宏觀經濟學分析的國民經濟總量包括總產量(或總收入)、總就業(yè)量、物價水平等。②西方經濟學的科學因素和階級屬性。西方經濟學既具有一定的科學因素或者與市場經濟相聯(lián)系的實用價值,又具有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價值取向或者意識形態(tài)屬性。第二節(jié)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發(fā)展。學習西方經濟學,當然有必要了解西方經濟學的來龍去脈。從總體上說,西方經濟學是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而產生的,主要是西方經濟學家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特別是資產階級的基本要求和觀念在理論上的總結或概括。西方經濟理論的發(fā)展演變,大體經歷了重商主義(15世紀至17世紀中葉)、古典經濟學(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后期)、新古典經濟學(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期)、當代西方經濟學(20世紀30年代至今)四個大的發(fā)展階段。①重商主義。重商主義認為,金銀是財富唯一的形態(tài),它只能來自對外貿易活動,因此主張國家鼓勵國內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對海外貿易活動進行積極干預,獎勵出口,限制進口,以便積累國民財富。②古典經濟學。從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中葉大約100年的時期,是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產生和形成的早期階段??偟膩砜矗诺浣洕鷮W或者古典政治經濟學是指在資本主義處于上升時期的西方經濟學,具有二重性。③新古典經濟學。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期,被稱為西方經濟學“邊際革命”時代。馬歇爾《經濟學原理》(1890年)的出版,是新古典經濟學完成的標志。在經濟學史上,首次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大經濟學體系并存和交鋒的態(tài)勢。④當代西方經濟學。進入20世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趨于激化。一方面,隨著生產和資本集中的迅速發(fā)展,大型壟斷企業(yè)形成,壟斷推動生產社會化水平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加劇,生產嚴重過剩,這一矛盾最終導致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出現(xiàn)大蕭條。這次大蕭條給整個資本主義經濟以沉重打擊,也促使西方經濟學家深刻反思自己的經濟理論,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他于1936年出版的代表作《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摒棄了資本主義經濟具有自動恢復均衡機制的傳統(tǒng)觀念,指出只有國家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實行以刺激需求為核心的需求管理,才能實現(xiàn)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并據(jù)此推出了一系列國家調節(jié)資本主義經濟的政策主張。《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是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產生的標志。自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凱恩斯的追隨者不斷補充、完善和發(fā)展凱恩斯的經濟學說,使之發(fā)展成為以薩繆爾森、托賓、索洛等人為代表的后凱恩斯主義主流經濟學,并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宏觀經濟調節(jié)政策。2.基本概念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3.課堂討論案例分析:關于占座現(xiàn)象的經濟學分析。導論一、教學目的本講的學習,使學生明確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和研究西方經濟學?怎樣學習和對待西方經濟學?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三、四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2.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三節(jié)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①資源的稀缺性與西方經濟學的研究起點。任何經濟學都有自己的研究起點。研究起點表明了經濟學作為一門學科賴以存在和關注的最重要的研究課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起點是資源的稀缺性。②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確定。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在稀缺條件下有效配置資源和分配財富,資源的稀缺性與人的欲望的無限性是西方經濟學研究的起點或既定前提,該研究對象的確定經過了長期發(fā)展過程。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可具體分為研究生產什么、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③對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的評析。第四節(jié)明確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的方法論和具體的研究方法兩個方面。一方面,西方經濟學方法論從個人主義的自利和理性假設出發(fā)描述人類經濟活動,闡述資源配置的機制和規(guī)律;另一方面,西方經濟學發(fā)展了一些研究經濟問題的具體方法,特別是把數(shù)學和自然科學的新方法借用來研究經濟問題,形成了研究經濟問題的一些有用工具。這些方法包括演繹法、經濟模型與數(shù)學分析、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與動態(tài)分析、實證分析與規(guī)范分析、邊際分析等。第五節(jié)怎樣學習西方經濟學。一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二要深入了解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三要精密聯(lián)系中國特色社會主要的實踐;四要正確看待西方經濟學的方法論。2.基本概念理性假設,經濟人假設,演繹法,歸納法。3.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第9頁案例消費者是理性的嗎?

第一章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需求與供給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供求規(guī)律。了解需求變化與需求量變動二者之間有何區(qū)別和供給變化與供給量變動二者之間有何區(qū)別;理解價格以外的因素是怎樣影響需求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的;掌握供求函數(shù)、供求的影響因素、供求法則。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五、六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供求的含義、供求定理;2.需求變動與需求量變動的區(qū)別、供給變動與供給量變動的區(qū)別。3.需求函數(shù)和供給函數(shù),一個原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用數(shù)學的方式會比較精簡。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承上啟下,從上一章的市場經濟基本特征引出本章要講授的主要內容,利用著名經濟學家薩謬爾森的經典語錄說明供求原理的重要性,通過經常遇到的討價還價實例和生活中的經濟學導出本章討論的主題:市場經濟中均衡價格是如何決定的。第一節(jié)需求。①需求的概念。一種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源于家庭或者消費者的欲望,表現(xiàn)為對該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②需求規(guī)律。一般而言,某種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數(shù)量就會越少;反之,價格越低,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數(shù)量就越多。需求的這一特征被稱為需求規(guī)律。它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與價格之間呈反方向變動關系。③影響需求的因素。在市場需求方面,影響它的因素有:該商品自身的價格,其它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消費者對未來收入或價格的預期,以及一些偶然性因素如氣候變化等。在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影響需求時,一般將其分為兩類因素:該商品自身價格和自身價格以外的因素。④需求量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變動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表現(xiàn)為一條需求曲線上點的變動,而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變動引起的需求變動表現(xiàn)為需求曲線的移動。⑤從單個消費者的需求到市場需求。某種商品的市場需求是指某一特定時期內所有消費者對該商品需求的總和,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應于各種可能的價格,所有消費者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數(shù)量的總和。第二節(jié)供給。①供給的概念。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對應于一個給定的價格,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的商品數(shù)量被稱為該價格下的供給量。供給也可以由供給表、供給曲線和供給函數(shù)三種形式表示。②供給規(guī)律。一般而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的價格越高,生產者對該商品的供給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價格越低,供給量就越小。這一特征在經濟學中被稱為供給規(guī)律。③影響供給的因素。在市場供給方面,其影響因素有:該商品自身的價格,其他商品的價格,各種生產要素的價格,技術水平,政府稅收,廠商對未來的預期,一些偶然因素,等等。同對需求的分析一樣,微觀經濟學也將上述因素分為商品自身價格和價格以外的因素兩類。④供給量的變化和供給的變化。由于商品價格發(fā)生變化而導致的商品供給量的變化被稱為供給量的變動。商品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變動而引起的每一價格下商品供給量的變動被稱為供給的變動。⑤從單個生產者的供給到市場供給。為了得到市場供給,可以對同一種產品的所有生產者的供給進行“加總”,即在每一個可能的價格下,生產同一種商品的所有生產者的供給量之和構成市場供給量,市場供給量與商品價格之間的對應關系即為市場供給。2.基本概念需求,個人需求,市場需求,需求的變動與需求量的變動,需求規(guī)律;供給,供給的變動與供給量的變動,供給規(guī)律;互補商品,替代商品,正常商品,低劣商品,吉芬商品,奢侈品。3.基本原理(1)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商品需求隨著價格的變化而反方向變化,這是需求規(guī)律。(2)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商品供給隨著價格的變化而同方向變化,這是供給規(guī)律。4.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相關商品影響:父母在乘坐飛機旅行時,是應該允許他們把嬰兒放在他們的膝蓋上,還是要求他們?yōu)閶雰嘿I單獨機票,并用皮帶把嬰兒束住在安全座位上?

第一章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一、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均衡產量和均衡價格的有關基本理論,把握價格理論的應用。了解說明均衡價格的形成;理解蛛網理論;掌握均衡價格、均衡數(shù)量的定義,均衡價格的形成。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七、八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的決定。2.經濟模型的結構。3.一個動態(tài)經濟模型:蛛網理論。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應用案例:情人節(jié)的玫瑰,從供給和需求曲線入手,講授供求達到均衡的基本模型,強調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的含義和實現(xiàn)過程。第三節(jié)均衡價格的決定。供給與需求對價格的影響過程正是市場機制起作用的過程:當供給大于需求時,價格會下降,反之則上升。由此微觀經濟學總結出供求規(guī)律:供給增加會促使價格下降,反之則相反;需求增加會促使價格上升,反之亦相反。①均衡的含義。均衡是指經濟系統(tǒng)中的某一特定經濟單位、經濟變量或市場等,在一系列經濟力量的相互制約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并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②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經濟模型的結構。一般而言,以均衡分析為基礎的經濟理論模型化過程主要包括模型構建、模型求解及對解的性質判斷以及對均衡解的比較分析三個主要階段。一個動態(tài)經濟模型。本小節(jié)以“蛛網模型”為例簡要說明經濟模型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擴展,進而分析模型動態(tài)穩(wěn)定性質。2.基本概念供求規(guī)律;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分析(比較靜態(tài)學)。3.基本原理(1)商品價格是由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當供給與需求相等時就處于均衡狀態(tài)。(2)供給增加引起價格下降,需求增加引起價格上升,反之亦相反。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27頁案例1.7供求均衡價格論:經濟學家“大腦”的價格

第一章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一、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需求與供給的有關彈性理論,進一步理解供求規(guī)律。了解需求價格彈性、交叉彈性、收入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的分類;理解影響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掌握需求的價格彈性、收入彈性、交叉彈性和供給彈性的定義、彈性的計算方法;會用圖表解釋總收入與需求的價格彈性之間的關系。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九、十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需求彈性的含義與彈性系數(shù)的計算。2.供給彈性的含義和計算。3.需求彈性與總收益的關系。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四節(jié)彈性理論。①彈性的含義?;仡櫳弦还?jié)課程的重點內容,然后,提問:什么是彈性?從物理學中彈性的定義入手,引出經濟學中彈性的一般含義,然后介紹經濟學中彈性的分類;經濟學中采用彈性來衡量一個經濟量相應于另外一個經濟量變動的敏感程度。②需求價格彈性。講授需求價格彈性的重難點知識,結合需求價格彈性的點彈性和弧彈性的計算,課堂思考:需求曲線上哪一點的彈性大?根據(jù)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進行彈性分類,課堂思考:請舉例說明無彈性和完全彈性?接著分析影響需求彈性的因素,重點講授需求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的關系,這一問題是一個難點,也是需求價格彈性理論的重要應用,通過三種方法來分析需求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之間的關系,分析: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薄利多銷嗎?應用現(xiàn)實案例驗證需求價格彈性的作用,中間穿插課堂思考和案例,強調用實例介紹理論;需求的價格彈性,表示在一個特定時期內,一種商品需求量相對變動相應于該商品價格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在特定環(huán)境中也簡稱為價格彈性或者需求彈性。③其他需求彈性。介紹需求交叉彈性和需求收入彈性,關鍵把需求價格彈性理解透了,這兩種彈性就迎刃而解,案例應用:美國司法部和杜邦公司的官司、恩格爾系數(shù)。影響需求量的因素不僅包括商品的價格,也包括收入和其他商品的價格等,相應地也可以定義需求的收入彈性和交叉價格彈性等。④供給彈性。供給的價格彈性簡稱供給彈性,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相應于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動,一種商品供給量相對變動的敏感程度。第五節(jié)供求分析的應用事例及評析。利用第一、二、三節(jié)的供求均衡價格論和第四節(jié)的彈性理論分析很多實際問題,包括微觀經濟政策對經濟的影響。重點講授供求理論的應用,結合現(xiàn)實講授地區(qū)價格差異、季節(jié)價格差異、支持價、限制價、農產品價格保護、最低工資法、房租管制;講解彈性理論的應用,大眾公司的價格策略、禁毒策略、稅收的分擔等問題,視頻演示稅收是打入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楔子,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的供求理論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中間穿插課堂思考和案例,強調用實例介紹理論,以案例“七寶古鎮(zhèn)的收費教訓”和“航空客運與鐵路客運的需求彈性”應用需求價格彈性原理。小結本次課程的內容和布置復習思考題。2.基本概念需求價格彈性,需求交叉價格彈性,需求收入彈性,供給(價格)彈性。3.基本原理(1)當供給發(fā)生變化時,供給彈性越大,則價格和數(shù)量變化都越小,這是因為由供給增加(減少)引起的輕微價格下降(上升),都會導致供給量的大幅減少(增加)。需求彈性越大,則價格變化越小,數(shù)量變化越大,這是因為,由供給增加(減少)導致的價格下降(上升)哪怕是輕微的,也會引起需求量大幅變化。這樣,一個少量的價格下降(上升)都會導致大幅的需求增加(減少)。(2)當需求發(fā)生變化時,供給彈性越大,則價格變化小而數(shù)量變化大,這是因為,只需要輕微的價格變化就足以誘致供給變化以適應新的需求。需求彈性越大,同供給彈性大是一樣的結果。(3)對商品征稅或補貼,稅收負擔或補貼受益是由供求雙方共同承擔或享受的,各自承擔或享受的程度取決于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以稅收為例,消費者承擔的份額與供給彈性成正比,與需求彈性成反比;生產者承擔的份額與供給彈性成反比,與需求彈性成正比。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16頁案例1.2農產品缺乏彈性的后果:谷賤傷農

第二章消費者選擇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邊際效用分析的有關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了解效用函數(shù)、基數(shù)效用論和序數(shù)效用論;掌握效用、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定義及關系、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及其在經濟分析中的重要性;熟練掌握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原則和消費者剩余的計算。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十一、十二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序數(shù)效用論既可以用序數(shù)來表達,也可以用基數(shù)來表達,用基數(shù)表達時要拋棄其中的“程度比較”和“加總求和”功能。2.邊際效用的含義、總效用與邊際效用的關系、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3、教科書中給出的消費者均衡條件是一個必要條件,數(shù)學上經常稱為“一階條件”,它只能保證極值,不能保證其是極大還是極小。要實現(xiàn)消費者均衡,還必須滿足“二階條件”,即無差異曲線平滑地凸向原點。如果“二階條件”不能滿足,則教科書中給出的消費者均衡條件只能帶來效用最小化。4.消費者剩余的含義和計算。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效用理論概述。①欲望和效用。消費者擁有或消費商品或服務對欲望的滿足程度被稱為商品或服務的效用。一種商品或服務效用的大小,取決于消費者的主觀心理評價,由消費者欲望的強度所決定。②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遞減。在經濟學說史上,以效用基數(shù)衡量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效用理論被稱為基數(shù)效用論。序數(shù)效用論假設中,消費者對消費商品獲得的效用滿足程度并不以基數(shù)衡量,而是對不同商品組合按效用滿足高低進行排序。總效用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從消費商品或服務中獲得的效用滿足總量,記成TU;邊際效用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從增加一單位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記成MU。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隨著消費者不斷增加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消費量,在其他商品或服務消費量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從每增加一單位該商品或服務的消費中所獲得的效用增加量是逐漸遞減的。③效用最大化。如果其他條件不變,消費者在既定收入約束條件下實現(xiàn)了最大化效用滿足,并保持這種狀況不變,那么此時就稱消費者處于均衡狀態(tài),簡稱為消費者均衡。消費者消費一種商品:在每單位支出購買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恰好等于貨幣的邊際效用時,消費者獲得最大的效用滿足,從而處于均衡狀態(tài)。消費者消費兩種商品:消費者均衡條件可以表示為:在既定的收入約束條件下,消費者購買每一種商品獲得的邊際效用與其價格之比均相等,并且都等于貨幣的邊際效用。消費者消費n種商品:消費者的需求曲線來源于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由于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曲線才向右下方傾斜,所以,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是保證需求規(guī)律成立的一個重要前提。⑤消費者剩余。消費者為得到一定數(shù)量的某種商品愿意支付的數(shù)額與實際必須支付的數(shù)額之間的差被稱為消費者剩余。2.基本概念效用,總效用,邊際效用,貨幣的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消費者剩余,基數(shù)效用論,序數(shù)效用論。3.基本原理(1)基數(shù)效用論認為,消費獲得的滿足可以用基數(shù)表達,可以進行程度比較,可以加總求和。但是現(xiàn)代經濟學已經放棄了這個理論。(2)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效用是主觀心理感受,是難以用基數(shù)準確測度的,更不可能進行程度比較和加總求和。效用的大小只能進行排序,通過排序來說明偏好情況。同時,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基數(shù)和序數(shù)都可以用來表達序數(shù)效用論,只是在使用基數(shù)時,應該放棄其中的程度比較和加總求和的功能,只使用其大小排序的功能。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38頁案例2.1價值與價格:鉆石和水的價值悖論

第二章消費者選擇一、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邊際效用分析的有關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了解消費者偏好與無差異曲線的關系,理解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設和特殊的無差異曲線(完全替代、完全互補等),當收入變動或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動時,預算約束如何移動。掌握消費者偏好的定義、邊際替代率的定義和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效用與邊際替代率的關系,熟練掌握無差異曲線定義、無差異曲線的特點和預算約束線。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十三、十四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無差異曲線的含義和特征。2.邊際替代率及遞減規(guī)律。3.特殊的無差異曲線。4.預算約束線的定義及變動。5.理解邊際替代率的直觀經濟學含義是什么,相對價格(商品價格比)的直觀經濟學含義是什么。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無差異曲線。①偏好和選擇。消費者的偏好是指消費者對商品或商品組合的喜好程度。偏好具有四個基本假設:完備性、傳遞性、非飽和性、多樣性。②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無差異曲線為在既定偏好條件下,由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滿足程度的商品的不同數(shù)量組合描繪出來的曲線。在一條無差異曲線上,兩種商品的數(shù)量組合各不相同,但消費者對它們的偏好相同,或者說它們給消費者帶來的效用滿足程度相同。無差異曲線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無差異曲線有無數(shù)多條,每一條都代表著消費者消費商品組合可以獲得的一個效用水平,并且離原點越遠,無差異曲線代表的效用水平就越高。第二,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相交。第三,無差異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第四,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③邊際替代率。在效用滿足程度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增加1單位一種商品的消費可以代替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shù)量,簡稱為邊際替代率。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是指在保持效用水平不變的條件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shù)量的增加,消費者增加一單位該商品的消費而愿意放棄的另外一種商品的消費數(shù)量逐漸減少,即隨著一種商品數(shù)量的增加,它對另外一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遞減。無差異曲線的特例。第三節(jié)預算約束線。①預算約束線的定義。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又簡稱為約束線,它表示在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用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各種商品的不同數(shù)量的組合。②預算約束線的變動。消費者預算約束線的確定是以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為條件的。當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動時,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也會隨之變動。2.基本概念偏好;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預算線。3.基本原理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效用是主觀心理感受,是難以用基數(shù)準確測度的,更不可能進行程度比較和加總求和。效用的大小只能進行排序,通過排序來說明偏好情況。同時,序數(shù)效用論認為基數(shù)和序數(shù)都可以用來表達序數(shù)效用論,只是在使用基數(shù)時,應該放棄其中的程度比較和加總求和的功能,只使用其大小排序的功能。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42頁案例2.3中國的生育率在下降嗎?為什么?第二章消費者選擇一、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無差異曲線分析的有關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更好地加深理解需求定理。了解劣質商品恩格爾曲線,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理解恩格爾曲線的定義,消費者剩余的含義和計算,收入消費曲線的形成,價格消費曲線的形成。掌握消費者均衡的圖形分析,邊際效用分析的數(shù)學方法表示效用最大化法則。收入一定時,對于購買的所有商品,當花費在每種商品上的最后1美元所提供的邊際效用都相等時,個人的效用最大化。恩格爾曲線和需求曲線的推導,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和價格效應的含義及圖形變化。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十五、十六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從直觀上理解為什么要滿足消費者均衡條件。2.理解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邏輯,以及在曲線上的表述。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四節(jié)消費者均衡。第四節(jié)將消費者的偏好(第二節(jié))和面臨的約束(第三節(jié))結合起來,討論他如何將既定的收入分配到不同的商品購買和消費中,以獲得最大效用或滿足,也就是實現(xiàn)最偏好的商品消費,經濟學稱之為消費者均衡。重點講授消費者均衡點的圖形分析、消費者均衡的邊際分析、消費者均衡的條件,講清楚選擇的方法,把邊際分析法和無差異曲線分析法講到位,視頻資料“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最佳購買?”而且,結合課堂思考和例題講授。①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在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的條件下,消費者試圖選擇使得自身效用最大的商品數(shù)量組合。在既定的收入約束條件下,為了獲得最大的效用滿足,消費者所選擇的最優(yōu)商品數(shù)量組合應該使得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這兩種商品的價格之比。②收入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講授恩格爾曲線的推導,我們從正常商品的收入消費線和恩格爾曲線開始,分析劣質商品恩格爾曲線的形成,根據(jù)商品恩格爾曲線的不同把商品分為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1)收入消費擴展線:在商品的價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變動,消費者均衡點變動的軌跡,被稱為消費者的收入-消費擴展線,簡稱為收入擴展線。(2)恩格爾曲線:恩格爾曲線可以由商品的消費數(shù)量與家庭收入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③價格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講授需求曲線的推導,我們從正常商品的價格消費線開始,分析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的形成。推導需求曲線和分析吉芬商品的價格消費曲線,提出課堂思考,視頻資料“為什么水便宜而鉆石昂貴?”和“空調降價引起購買需求大增”。(1)價格消費擴展線:價格-消費擴展線又簡稱為價格擴展線。它表示,在消費者收入和其他商品價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一種商品價格的變動,消費者均衡點變動的軌跡。對消費者均衡進行比較靜態(tài)分析的一個重要成果是通過消費者的價格-消費擴展曲線可以推導出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第五節(jié)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①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定義。講授收入效應、替代效應和價格效應的含義及圖形變化,演示動畫,分別介紹正常商品、吉芬商品和劣質商品的幾種效應分析,互聯(lián)網鏈接,視頻資料“收入和價格對消費選擇的影響”。利用無差異曲線分析,將價格變化的影響分解為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當一個商品價格變化時,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即收入購買力會發(fā)生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也會發(fā)生變化,這都會引起消費者做出消費調整。如果僅僅考慮價格變化引起的相對價格變化,假設收入的購買力沒有改變,那么消費者會傾向于購買相對變便宜的商品,這就是替代效應。反之,如果單純考慮因為價格變化引致的實際收入變化,假設相對價格沒有改變,則消費者也會改變商品消費量,這就是收入效應。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②正常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假設第一種商品為正常品。作為正常品的第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所產生的收入效應使得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如果第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那么由此產生的收入效應使得該商品需求量減少。③低檔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普通低檔品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④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吉芬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⑤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形狀。對于正常品而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該商品的價格下降,所產生的替代效應使得該商品需求量增加,同時,收入效應也導致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對于一般的低檔品而言,價格下降的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該類商品的需求曲線仍向右下方傾斜。對于吉芬商品這種特殊的低檔品而言,雖然價格下降的替代效應仍然使得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但價格下降的收入效應卻導致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而且替代效應弱于收入效應,因而價格下降的總效應使得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傾斜。2.基本概念收入消費擴展線,恩格爾曲線,價格消費曲線,需求曲線;正常商品,低劣商品,吉芬商品,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價格效應。3.基本原理(1)現(xiàn)代經濟學認為,序數(shù)效用論可以用效用函數(shù)表達,也可以用無差異曲線表達。無論是用哪種方式分析消費者的選擇行為,都可以得出相同的消費者均衡條件。這個條件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從曲線上看,消費者的購買應該確保預算線和無差異曲線相切。從代數(shù)公式來理解,消費者的購買應該實現(xiàn)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和相對價格相等。從直觀上理解,消費者的購買應該保證兩個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和價格之比相等,即在邊際上,所購買的商品要保證效用和價格相當。還可以換一種角度從直觀上理解,消費者的購買要保證兩個商品的邊際效用和價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說要保證花在每一個商品上的最后1元錢所帶來的效用相等。(2)收入的增加將引起消費者均衡的變化,如果是正常商品,收入增加(減少)會導致該商品消費和需求增加(減少);如果是低劣商品,則正好相反。(3)價格的增加也會引起消費者均衡的變化,從而導致商品需求量的變化。價格變化通過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影響商品的需求;如果是正常商品,價格的下降(上升)通過替代效應引起該商品需求量增加(減少),因為該商品相對變便宜(昂貴)了;同時通過收入效應引起該商品需求量增加(減少),因為消費者收入的購買力增加(減少)了。因此,綜合看,正常商品的價格下降(上升)引起該商品需求量增加(減少)。如果是低劣商品,價格下降(上升)的替代效應與上面相同,即引起該商品需求量增加(減少),但是收入效應則與上面相反,會促使該商品需求量減少(增加)。低劣商品價格的下降(上升)最終引起該商品需求量增加還是減少,取決于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比較。當替代效應超過收入效應時,價格下降(上升)仍然和上面正常商品的情形一樣,會促使該商品需求量增加(減少);當收入效應超過替代效應時,情況正好相反,價格下降(上升)會引起該商品需求量減少(增加),此即吉芬商品。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48頁案例2.5吉芬商品第二章消費者選擇一、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在資本總量既定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上個人投資者的資產選擇行為的有關基本理論。了解均值-方差效用函數(shù);理解對風險的需求、證券市場的作用、保險市場的作用;掌握個人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預期效用函數(shù)。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十七、十八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期望效用理論,為什么對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消費帶來的效用要用(或可以用)期望效用來說明。2.理解第二章的內容是微觀經濟學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是對理性行為進行的演繹分析。也就是說,它是假定個人行為是理性的,其選擇會導致均衡出現(xiàn),在這個基礎上分析理性元則如何實現(xiàn)均衡。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六節(jié)不確定性和風險。首先,回顧上一講講授的重點內容,加深學生的理解,介紹本章的基本要求和教學目的。其次,講授風險偏好:個人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預期效用函數(shù),重點要分析清楚各種情況的效用函數(shù)。第三,講授風險分散:講授對保險的需求、證券市場的作用、期貨合同的作用。最后,結合案例分析風險偏好和風險的分散;小結本講的內容。①不確定性和風險事件的描述。假定一個不確定的事件對應著s種相互獨立的結果,這些結果是這些結果的一個概率分布。對于的情形,可以直接將這張彩票表示為。其中,和是可能的兩種結果,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出現(xiàn)的可能性是。②消費者對風險方案的偏好。首先介紹了用來討論不確定性條件下消費的工具——彩票;接著討論了消費者從不確定性消費中獲得效用的理論,即期望效用理論;進一步對不同消費者針對風險的態(tài)度進行了描述;最后以保險市場為例分析了一個回避風險的消費者如何選擇消費方案。③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tài)度。先考察一個例子。假定你正在尋找一份工作,但這份工作在付出相同努力程度的條件下卻有兩種獲取報酬的方式。一種付酬方式是每月得到4000元的固定工資。而另外一種方式則要看明年公司的狀況:如果明年公司面臨的市場需求狀況好,每月可以得到6000元的收入;如果市場需求狀況不好,只能得到2000元。同時假定明年公司的狀況只取決于外部需求狀況,與你自身的付出關系不大,而需求旺盛或蕭條的可能性分別為50。那么,你會選擇以何種形式簽訂工資協(xié)議呢?不同的人可能對風險有不同的態(tài)度,即使同一個人對待不同的風險也可能有不同的態(tài)度,這取決于消費者在確定性條件下對結果的偏好或者效用函數(shù)u。④風險條件下的決策:保險市場的例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會面臨一些不測事件,比如火災。為了減少損失,人們有時會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保險。在購買保險后,一種可能的情況是,火災發(fā)生,投保人獲得一定的補償;另一種可能是,火災沒有發(fā)生,投保人白白浪費了保險費。對準備投保的人而言,這是一種典型的風險條件下的決策。第七節(jié)本章評析。2.基本概念不確定性,彩票,期望效用;風險偏好,風險回避,風險中性。3.基本原理(1)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消費可以用彩票來表達:消費會出現(xiàn)不同的可能結果,每一種結果都有相應的發(fā)生概率。(2)消費者對不確定性消費的偏好可以用期望效用來代表,每一個消費者都尋求期望效用最大(而不是期望值最大)。(3)不同的消費者對風險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可以分為風險偏好、風險中性和風險回避三種。如果兩個消費方案的消費結果期望值相同,則:風險偏好者選擇結果不確定從而有風險的消費方案,此時出現(xiàn)“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的效用”;風險回避者選擇結果確定從而沒有風險的消費方案,此時出現(xiàn)“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的效用”;風險中性者對兩個消費方案的偏好不偏不倚,沒有差異。4.課堂討論預期效用函數(shù)之謎。第三章企業(yè)的生產和成本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一種可變要素的投入與產量關系的有關基本理論,更好地加深理解供給定理。了解企業(yè)、企業(yè)組織、企業(yè)決策的含義以及企業(yè)籌資的方式;理解生產要素、生產函數(shù)和技術系數(shù)的含義,并將它與總產量、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聯(lián)系起來。解釋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掌握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含義及關系。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十九、二十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生產函數(shù),總產量、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的關系。2.企業(yè)短期的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3.邊際報酬變化規(guī)律體現(xiàn)在邊際產量或短期邊際成本的變化上。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一節(jié)企業(yè)。①企業(yè)的類型。依照基本的法定形式,企業(yè)主要包括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制企業(yè)和公司三種類型。②企業(yè)的利潤最大化目標。企業(yè)的利潤,等于銷售產品的總收益與生產商品的總成本兩者之間的差額。收益超過成本的最大差額,亦即利潤最大化,是企業(yè)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其行為的基本動機。因此,西方經濟學通常假定企業(yè)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利潤=總收益-總成本③企業(yè)的其他目標。利潤對企業(y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西方經濟學界對于利潤最大化目標假設也有不同的看法。批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由于種種原因企業(yè)難以實現(xiàn)利潤最大化,所以,企業(yè)的目標不是最大化的利潤,而是令人滿意的利潤;第二,企業(yè)的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其他的最大化目標。第二節(jié)生產函數(shù)。生產和生產函數(shù)。生產被定義為把各種投入轉換為產出的一個過程,而把投入與產出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就是企業(yè)所使用的生產技術。利用生產函數(shù)對產出如何隨著投入的變化而變化做了一般性的分析。生產函數(shù)表示,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數(shù)量與它們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生產函數(shù):,簡化的生產函數(shù)為:短期和長期。短期是指生產者來不及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固定不變的一段時期;長期則是指生產者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數(shù)量的時期。短期的生產函數(shù):③生產函數(shù)的例子。(1)固定比例的生產函數(shù):,(2)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shù):第三節(jié)短期生產函數(shù)。①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通過一種可變要素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對應關系,可以定義三個重要的產出概念:總產量(TP)、平均產量(AP)和邊際產量(MP)。勞動的總產量是指一定的勞動投入量可以生產出來的最大產量,用TPL表示。勞動的平均產量是每單位勞動所生產的產量,記成APL。勞動的邊際產量,它是指增加1單位的勞動投入量所帶來的產出增加量,記成MPL。②邊際報酬遞減。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是指,在技術水平保持不變的條件下,當把一種可變的生產要素連同其他一種或幾種不變的生產要素投入到生產過程之中,隨著這種可變的生產要素投入量的逐漸增加,最初每增加1單位該要素所帶來的產量增加量是遞增的;但當這種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1單位該要素所帶來的產量增加量是逐漸遞減的。③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1)在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下,勞動的邊際產量曲線呈現(xiàn)先增加后遞減的趨勢。(4)邊際產量曲線與平均產量曲線相交,并且交于平均產量曲線的最大值生產的三個階段。2.基本概念生產函數(shù),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shù);長期與短期;各種產量概念: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邊際報酬遞減。3.基本原理(1)產量變化規(guī)律和成本變化規(guī)律是由同一個規(guī)律主導,是同一個事實的不同角度表述。(2)短期內,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主導著企業(yè)生產中投入和產出之間的物質技術關系。(3)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是指,在技術不變的條件下,如果有一些生產要素是固定的,那么,不斷增加可變生產要素投入時,總產量一開始以遞增的比例增加,然后以不變比例增加(短暫時間),最后必然會以遞減比例增加。(4)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體現(xiàn)在邊際產量或短期邊際成本的變化特點上。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59頁案例3.1生產可能性邊界與邊際報酬遞減:在學習中的運用第三章企業(yè)的生產和成本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兩種具有替代性的要素投入與產量關系的有關基本理論,更好地加深理解供給定理。理解規(guī)模收益不變、遞增和遞減的定義,并將每種情況都與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比較總的生產率與特定投入的生產率的計算方法,將這兩者都與技術變革和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聯(lián)系起來;掌握等產量線、等成本線的含義及特點、邊際技術替代率的含義和遞減規(guī)律、生產者均衡的圖形分析和均衡條件。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二十一、二十二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等產量曲線的形成及特點、邊際技術替代率及遞減規(guī)律。2.等成本線、生產要素最優(yōu)組合。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四節(jié)長期生產函數(shù)。討論了長期內的生產自身的特點。在長期,所有的要素都可以發(fā)生改變,于是需要討論什么樣的要素比例是合適的。在長期生產中的產出方面,運用等產量線來分析企業(yè)產量與兩種要素投入之間的物質技術關系,說明每一個既定產量可以通過哪些種類的要素組合來實現(xiàn)。在長期生產中的投入方面,也需要了解企業(yè)成本情況,這是通過等成本線來描述的。等成本線表示將既定的成本預算用于兩種生產要素時,它能夠支持的要素組合是什么。①等產量曲線及其性質。等產量曲線的特點:第一,等產量曲線有無數(shù)條,其中每一條都代表著一個產量,并且離原點越遠,它所代表的產量就越大。第二,任意兩條等產量曲線不相交。第三,等產量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第四,等產量曲線凸向原點。②邊際技術替代率。(1)邊際技術替代率表示,在產出水平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增加1單位一種要素的投入量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用表示。(2)邊際技術替代率與邊際產量的關系。一種要素投入對另外一種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的大小與兩種要素的邊際產量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3)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是指,在保持產量不變的條件下,隨著一種生產要素數(shù)量的增加,每增加1單位該要素所能夠替代的另外一種生產要素的數(shù)量遞減,即一種要素對另外一種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隨著該要素的增加而遞減。(4)特殊形式的等產量曲線。③等成本線。假定企業(yè)只使用勞動和資本兩種生產要素,它們的價格分別為W和r,則企業(yè)在一定時期內投入勞動L和租用資本K所花費的成本C可以表示為:④生產要素最優(yōu)組合。企業(yè)對生產要素的選擇行為可以表述為,成本既定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或者產量既定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當企業(yè)在既定約束條件下實現(xiàn)了上述目標,它就會保持這種狀態(tài)不變,此時稱企業(yè)處于生產者均衡狀態(tài)。在生產者均衡狀態(tài)下,企業(yè)所使用的生產要素實現(xiàn)了最優(yōu)組合。(1)成本既定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 (2)產量既定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企業(yè)選擇的生產要素最優(yōu)組合等價地滿足下面的條件:⑤生產擴張線。企業(yè)的生產擴展曲線簡稱為生產擴展線,它表示在生產要素價格和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成本或者產量增加,按照企業(yè)的所有生產要素最優(yōu)組合點描繪出來的一條曲線。2.基本概念等產量線,等成本線,邊際技術替代率,生產者均衡,生產擴展線;規(guī)模報酬遞增,規(guī)模報酬遞減,規(guī)模報酬不變。3.基本原理(1)如果生產要素比例可以變化,當企業(yè)做到每一個生產要素的邊際產量與價格之比都相等時,就實現(xiàn)了生產者均衡——在產量既定時成本會最小,在成本開支既定時產量會最大。(2)在長期,規(guī)模報酬變化規(guī)律主導著企業(yè)生產中投入和產出之間的物質技術關系。(3)規(guī)模報酬變化規(guī)律是指,當一個企業(yè)不斷以相同比例增加所有生產要素投入時,產量一開始會以更大的比例增加,然后以相同的比例增加(短暫時間),最后必然以越來越小的比例增加。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67頁案例3.5機會成本與成本收益分析:只有一位乘客的航班與中國古典智慧第三章企業(yè)的生產和成本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企業(yè)短期和長期成本的變化規(guī)律,更好地把握企業(yè)成本理論。理解長期成本及其曲線的形成;給出總成本、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邊際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定義,同時要理解這些成本計算方法反映的是什么,以及它們相互間的聯(lián)系;掌握短期成本的分類及圖形,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的含義及關系;熟練掌握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二十三、二十四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短期內各種成本之間的關系,各種產量之間的關系。2.長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之間的關系,包絡曲線的含義。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二、三、四節(jié)從產出的角度討論企業(yè)的生產問題后,第五、六節(jié)從投入的角度繼續(xù)討論這個問題,這就是成本變化問題。其中第五節(jié)著眼于短期,第六節(jié)著眼于長期。第五節(jié)首先介紹了經濟學中的成本概念,指出成本一定是按照機會成本理解的,既包括會計學上的顯性成本,也包括隱形成本。其次分析短期成本變化規(guī)律,由于短期意味著同時存在可變生產要素和固定生產要素,因此短期的成本就比較復雜,可以區(qū)分為7大類:總成本,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平均成本,平均不變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短期內企業(yè)的成本變化規(guī)律——成本如何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就是通過這7類成本的變化反映出來的。這7類成本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都源于邊際成本變化規(guī)律。因此,短期內的成本規(guī)律是由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決定的。第五節(jié)短期成本函數(shù)。①經濟學中的成本。企業(yè)的成本又稱生產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企業(yè)生產一定數(shù)量的產品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費用。然而,經濟學家眼中的成本與會計賬戶上規(guī)定的成本,即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二者在含義上存在較大差異。每個企業(yè)都有自己的會計賬戶,它記錄著企業(yè)在過去一段時期內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支出,這些支出被稱為會計成本。經濟學家分析成本的目的在于考察企業(yè)的決策,并進而分析資源配置的結果及效率,所以經濟學中對成本的使用重在衡量稀缺資源配置于不同用途上的代價。機會成本是指某項資源用于一種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棄掉的其他機會所帶來的成本,通常由這項資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加以衡量。企業(yè)生產成本又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兩部分。顯性成本是指企業(yè)為生產一定數(shù)量的產品購買生產要素所花費的實際支出。隱性成本是指企業(yè)使用自己擁有但并非從市場上購買的生產要素的機會成本。經濟成本=顯性成本+隱性成本經濟利潤=收益-經濟成本會計利潤=收益-會計成本②短期成本的概念。(2)依照某一產量下的總成本、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可以定義相應的平均成本、平均不變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的概念。(3)上述三個成本也可以相應于產出的改變量來定義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是指增加1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③短期成本曲線。首先考察短期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和總成本:④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首先,邊際成本是總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改變率,所以它反映了它們的變動速度。最后,提及邊際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分別與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之間的關系將有助于理解上述短期成本之間的關系。第六節(jié)長期成本函數(shù)。分析長期的成本變化規(guī)律。由于在長期所有的生產要素都是可變的,因此就不存在固定要素和不變成本。這樣,長期成本就只有三類: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①長期總成本概念。長期總成本是指企業(yè)在長期中生產一定產量水平時通過改變生產規(guī)模所能達到的最低成本。②長期總成本曲線。隨著產量變動,這些最低成本點連成的一條曲線就是該企業(yè)的長期總成本曲線LTC。③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對應于每一個產量,長期平均成本是生產這一產量的所有短期平均成本中最低的成本。隨著產量的變動,這些最低的成本點連成的曲線就是企業(yè)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④規(guī)模經濟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在企業(yè)擴大生產的過程中,如果產量擴大一倍,而生產成本的增加小于一倍,則稱企業(yè)的生產存在規(guī)模經濟。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規(guī)模的擴大,收益的增加會超過成本的增加,因而擴大生產規(guī)模是增加利潤的一個途徑。與規(guī)模經濟相對立的是規(guī)模不經濟,即如果企業(yè)的產量擴大一倍,而生產成本的增加大于一倍,則稱企業(yè)的生產存在規(guī)模不經濟。長期邊際成本曲線。第七節(jié)本章評析。2.基本概念總成本,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平均成本,平均不變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以及機會成本,顯性成本,隱形成本,規(guī)模報酬遞增,規(guī)模報酬不變,規(guī)模報酬遞減。3.基本原理(1)規(guī)模報酬變化規(guī)律體現(xiàn)在長期平均成本(而非邊際成本)的變化特點上。(2)長期成本曲線是短期成本曲線的包絡曲線。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68頁案例3.6規(guī)模經濟:證券公司規(guī)模擴張

第四章完全競爭市場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企業(yè)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了解市場結構、集中率的含義;理解完全競爭的行業(yè)特征、競爭與效率的關系;掌握完全競爭的含義、完全競爭的個體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目標、并說明廠商通過何種決策原則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解釋廠商收支相抵和停業(yè)的條件,以及它們與競爭市場的相關性;解釋廠商的短期均衡的條件。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二十五、二十六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企業(yè)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2.完全競爭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3.理解正常利潤,理解競爭市場中企業(yè)在長期中只能做到收支相抵。4.理解供給曲線與邊際成本之間的關系。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一節(jié)企業(yè)收益、市場結構和利潤最大化。第一節(jié)對企業(yè)的行為做出一般性的分析。微觀經濟學假設企業(yè)的目的是尋求利潤最大化,因此要分析如何確定產量或生產要素使用量來獲取最大利潤。①企業(yè)收益。企業(yè)的總收益(簡稱收益)是企業(yè)銷售產品之后所得到的收入,即等于產品的銷售價格與銷售數(shù)量的乘積。平均收益等于收益與產量的比率。用AR表示平均收益。市場結構及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講,如果在一個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人數(shù)很多,買賣的商品完全相同,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非常緊密,以至于每個參加者都具有充分的信息,進出該市場又不存在任何的障礙,那么,這就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反之,如果在這個市場上,由于存在對進出的限制,只有一個賣主或買主,那就是“壟斷市場”。如果賣主和買主都很多,且對進出的限制很少,但買賣的產品卻略有差異,則這個市場就是“壟斷競爭市場”,因為它既具有“競爭”的特點(很多的買主和賣主),又具有一定的“壟斷”的特點(產品具有一定的差異)。最后,如果賣主或者買主不止一個,但也不是很多,而是只有少數(shù)幾個,就構成一個“寡頭市場”。寡頭市場通常也存在嚴重的進出限制。企業(yè)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利潤=收益-成本利潤最大化條件:=0第二節(jié)完全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第二節(jié)對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和完全競爭條件下的企業(yè)收益特點進行了分析。完全競爭市場最重要的特點是“存在眾多的企業(yè)”和“生產完全相同(同質)的產品”。完全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完全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由市場價格決定的水平線。完全競爭企業(yè)的收益曲線。完全競爭企業(yè)的收益是其產量的線性函數(shù),且與其產量成正比,斜率則等于市場價格。完全競爭企業(yè)的平均收益等于市場價格,邊際收益也等于市場價格。這意味著,完全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平均收益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正好重合。第三節(jié)完全競爭企業(yè)的短期均衡。第三節(jié)分析了短期企業(yè)行為,指出企業(yè)會按照市場價格,把產量確定在短期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相等的水平上。完全競爭的短期均衡(從分析完全競爭廠商和市場的需求曲線開始,講授總收益、總成本、利潤曲線及關系,論證利潤最大化的模型,動畫演示短期均衡的形成,課堂思考,案例分析“輔導班該不該辦?”,視頻資料“競爭企業(yè)利潤為零為什么還停留在市場?”,短期均衡的分析和短期供給曲線,提問和課堂思考,安排案例一,小結。①利潤最大化產量的決定。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由于企業(yè)的產品的邊際收益等于產品的市場價格,故利潤最大化產量的條件—產品的邊際收益等于產品的邊際成本—變得相當簡單,即產品的市場價格等于產品的邊際成本。②利潤最大化和盈虧。③虧損時的決策。在利潤最大化產量上生產時,如果出現(xiàn)虧損,則企業(yè)就面臨一個新的決策:是繼續(xù)生產,還是決定停產?④企業(yè)和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1)完全競爭企業(yè)的短期供給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產品價格變化之后,所有企業(yè)改變產量的行為并不影響要素價格,從而不影響它們的成本,故每個企業(yè)仍然是根據(jù)原來的邊際成本曲線(以及價格線)來確定自己的利潤最大化產量。也就是說,這條既定的邊際成本曲線仍然是企業(yè)的短期供給曲線。產品價格變化之后,所有企業(yè)改變產量的行為會改變要素的價格,從而改變它們的成本,故每個企業(yè)現(xiàn)在是根據(jù)新的邊際成本曲線(以及價格線)來確定自己的利潤最大化產量。由于對每一個新的產品價格,都有一條新的邊際成本曲線,故企業(yè)的短期供給曲線不再等于某一條既定的邊際成本曲線,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當然也就不再等于所有企業(yè)的邊際成本曲線的簡單相加。⑤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2.基本概念邊際收益,平均收益,利潤(經濟利潤,超額利潤),正常利潤,市場結構,完全競爭,收支相抵點,停止營業(yè)點。3.基本原理(1)企業(yè)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2)在競爭市場中,企業(yè)的邊際收益就是平均收益,與價格相等。因此,企業(yè)利潤最大化條件是價格等于邊際成本。(3)在競爭市場的短期,企業(yè)根據(jù)利潤最大化條件確認產量,可能出現(xiàn)四種盈虧情形:獲得超額利潤,獲得正常利潤,虧損但是繼續(xù)生產,虧損并且停止營業(yè)。(4)企業(yè)短期供給曲線就是邊際成本曲線在最低平均可變成本以上的部分,或者說二者的重合。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80頁案例4.1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春節(jié)的洗車服務漲價

第四章完全競爭市場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完全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企業(yè)長期利潤最大化的原則。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二十七、二十八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完全競爭長期均衡的圖形分析。2.理解為什么長期市場供給曲線有可能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四節(jié)完全競爭企業(yè)和市場的長期均衡。與短期不一樣的是,競爭市場在長期中意味著企業(yè)能夠自由地進入和退出市場。于是,長期生產的理論最大化條件為,價格不僅與長期邊際成本相等,還要與長期平均成本相等,即企業(yè)只能實現(xiàn)收支相抵條件下的正常利潤,不能賺取任何超額利潤,也不會出現(xiàn)任何虧損。第四節(jié)還將所有企業(yè)結合起來,進一步分析了長期中競爭市場的市場均衡,并分析了長期競爭市場中的市場供給曲線。完全競爭的長期均衡(完全競爭廠商長期利潤最大化,完全競爭行業(yè)的長期均衡,長期均衡的特點,課堂思考),完全競爭行業(yè)的長期供給曲線(結合實例帳篷生產來介紹:成本不變的行業(yè)、成本不變的動畫演示、成本遞增的行業(yè)和成本遞減)、對完全競爭市場理論進行評論、經濟學家妙論介紹、例題講授,本節(jié)主要要結合案例進行分析,重點講清楚模型的基本假設、模型的基本內容、圖形分析,要舉例進行講授,這是本章的基礎。①企業(yè)規(guī)模的調整。②行業(yè)規(guī)模的調整。企業(yè)的盈利或虧損會引起行業(yè)的規(guī)模調整。例如,當企業(yè)獲得經濟利潤時,會引起新的企業(yè)進入。如果企業(yè)在經過所有可能的規(guī)模調整之后仍然無法避免虧損,則它就會選擇退出。③長期均衡。由于在完全競爭條件下,長期邊際收益和長期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場價格,故上述兩條性質可以綜合為:④長期供給曲線。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如果產品價格的上升導致相應的要素價格上升,從而企業(y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上升,則長期供給曲線就向右上方傾斜;反之,如果產品價格的上升導致要素價格下降,從而企業(y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下降,則長期供給曲線就向右下方傾斜;最后,如果產品價格上升之后并未引起要素價格的變化,從而企業(yè)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沒有變化,則長期供給曲線就是水平的。第五節(jié)本章評析。①完全競爭假定及其非現(xiàn)實性。②完全競爭和利潤的最大化。2.基本概念完全競爭的長期均衡,成本不變的行業(yè),成本遞增的行業(yè),成本遞減的行業(yè),完全競爭行業(yè)的長期供給曲線。3.基本原理(1)在競爭市場的長期,如果所有企業(yè)都是同質的,它們都只能獲取正常利潤。(2)競爭市場中的長期市場供給曲線有可能出現(xiàn)三種形狀:遞增的,不變的,遞減的。(3)在競爭市場的長期,如果企業(yè)在成本結構或技術條件上并不同質,則只有成本最高的企業(yè)實現(xiàn)收支相抵,其他企業(yè)都可以獲得超額利潤。此時的長期市場供給曲線一定是向右上方傾斜的。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84頁案例4.3手機與向右下方傾斜的供給曲線第五章不完全競爭市場教學目的本講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完全壟斷廠商均衡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政府管制政策的效應以及壟斷和完全競爭市場結構效率的比較。理解完全壟斷的含義和行業(yè)特征;比較壟斷和競爭的效率問題。掌握完全壟斷形成的原因,完全壟斷市場的均衡,完全壟斷市場的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和三級價格歧視的相關理論與應用,壟斷與政府管制的分析;把握完全壟斷與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差異。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二十九、三十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自然壟斷產生的原因。2.完全壟斷的短期和長期均衡。3.完全壟斷的價格歧視。4.完全壟斷與完全競爭的比較。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一節(jié)完全壟斷。第一節(jié)討論壟斷企業(yè)的行為特征。壟斷是與競爭相對立的另外一個極端,在這個市場中只有一個企業(yè)在經營,因而沒有任何的競爭因素。①壟斷及其原因。壟斷意味著在整個市場上“只此一家”。由于壟斷企業(yè)是市場上獨一無二的生產者,故它生產的產量在市場上的占有率為100。按形成壟斷的原因分,可以把壟斷分為四類,即資源壟斷、特許壟斷、專利壟斷和自然壟斷。②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企業(yè)的短期均衡。(1)利潤最大化產量和價格:(2)盈虧狀況。(3)壟斷企業(yè)的供給曲線:不存在。④壟斷企業(yè)的長期均衡。首先來看企業(yè)規(guī)模調整,其次來看行業(yè)規(guī)模調整。⑤壟斷和價格歧視。(1)價格歧視的含義及條件:所謂價格歧視,就是將相同成本的一種產品以不同的價格來出售。成功地實行價格歧視至少需要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是生產者之間不存在產品的競爭,二是消費者之間不存在產品的轉售。(2)一級價格歧視:壟斷企業(yè)對每一單位的產品都按照消費者愿意接受的最高價格來出售,即將價格總是定在消費者的意愿支付水平上。(3)二級價格歧視:是把全部的產品分成若干“堆”,對每一“堆”產品按消費者的邊際意愿支付來定價。(4)三級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針對的是具有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的消費群體,并根據(jù)這些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對這些消費群體收取不同的價格,特別是,對需求價格彈性較大的消費群體收取較低的價格,對需求價格彈性較小的消費群體收取較高的價格。2.基本概念不完全競爭,(完全)壟斷,自然壟斷;價格歧視,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3.基本原理(1)不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yè)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2)不完全競爭市場中,邊際收益低于平均收益和價格。(3)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存在供給曲線。(4)在短期,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企業(yè)與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企業(yè)一樣,利潤最大化決策有可能帶來四種不同的利潤情形:獲得超額利潤、獲得正常利潤、虧損但繼續(xù)營業(yè)、虧損并停止營業(yè)。(5)在長期,壟斷競爭企業(yè)與完全競爭企業(yè)一樣,只能獲取正常利潤,壟斷和寡頭企業(yè)有能力獲得超額利潤。(6)壟斷企業(yè)有能力進行價格歧視,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價格歧視。(7)在一級價格歧視(完全價格歧視)下,利潤最大化的條件也是價格等于邊際成本,這是因為此時邊際收益與價格相等。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95頁案例5.1自然壟斷:中國電信行業(yè)的變化第五章不完全競爭市場教學目的不完全競爭市場更為接近于現(xiàn)實經濟生活,對不完全競爭各種狀態(tài)下廠商所面臨的需求曲線、收益曲線及其均衡過程和均衡狀態(tài)的分析,更有利于理解現(xiàn)實經濟活動,并且可以和完全競爭市場做出比較。本章使學生明確壟斷競爭的含義,壟斷競爭廠商均衡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壟斷競爭市場結構的效率問題。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三十一、三十二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壟斷競爭企業(yè)的主觀需求曲線和客觀需求曲線。2.壟斷競爭企業(yè)長期均衡的條件。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二節(jié)壟斷競爭?;仡櫷耆偁幨袌隼碚摵屯耆珘艛嗍袌隼碚摰闹饕獌热?,要求學生比較兩種市場的差異,提問:完全壟斷市場的均衡條件,然后提出不完全競爭市場的概念,引出壟斷競爭市場理論要講授的主要內容。講授壟斷競爭市場的特點,主要與前面所講內容對比講授,重點突出差異性;重點分析壟斷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兩條需求曲線,動畫演示兩條需求曲線的形成,壟斷競爭市場的需求曲線有自身的特點,和前面的兩種情況都不一樣;講授壟斷競爭的長短均衡,壟斷競爭的均衡比較接近完全競爭,要比較講授,動畫演示:“壟斷競爭市場短期均衡的形成”;講授壟斷競爭市場的評價,案例分析,例題講解;互聯(lián)網連接,小結本節(jié)內容。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存在著非常多的企業(yè),它們生產的商品雖然是同類的,但是有區(qū)別。因此,這些企業(yè)既在同類產品上展開相互競爭,同時又因自己產品的獨特性享有一定程度的壟斷。①壟斷競爭的特點。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存在許多企業(yè),其中每一個企業(yè)在整個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都微不足道,而且它們所生產的產品略有差異。這里所說的差異,不僅包括商品的質量、規(guī)格、品牌,還包括購物環(huán)境、售后服務等。②壟斷競爭企業(yè)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1)需求曲線:壟斷競爭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有兩條,一條是“想象“的需求曲線,另一條是市場份額的需求曲線。(2)收益曲線。壟斷競爭企業(yè)的收益曲線應當由哪一條需求曲線來決定?答案是應當由曲線來決定。這是因為,壟斷競爭企業(yè)在整個市場上占的份額非常小,因而它的行為不會引起其他企業(yè)的反應。據(jù)此,壟斷競爭企業(yè)在改變自己的價格(或產量)時,就可以合理地認為其他企業(yè)并不會因此而跟著改變價格(或產量)。換句話說,壟斷競爭企業(yè)可以把其他企業(yè)的價格(或產量)視為固定不變的。于是,它所面臨的需求曲線就是而非或其他曲線。③壟斷競爭企業(yè)的短期均衡。壟斷競爭企業(yè)的長期均衡。2.基本概念壟斷競爭,主觀需求曲線,客觀需求曲線。3.基本原理(1)在長期,壟斷競爭企業(yè)與完全競爭企業(yè)一樣,只能獲取正常利潤,壟斷和寡頭企業(yè)有能力獲得超額利潤。(2)壟斷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存在主觀和客觀兩種。(3)壟斷競爭企業(yè)總是會出現(xiàn)生產能力過剩。4.課堂討論視頻資料“從可口可樂和星巴克咖啡看壟斷競爭”第五章不完全競爭市場教學目的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寡頭壟斷廠商均衡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4種市場結構效率的問題。了解寡頭壟斷市場的特點;理解寡頭壟斷市場的需求曲線——拐折的需求曲線;掌握古諾雙寡頭模型和寡頭壟斷競爭的含義,寡頭壟斷市場的價格領導模型,卡特爾模型以及寡頭壟斷市場的效率,博弈論與納什均衡。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三十三、三十四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古諾均衡的概念和求解。2.拐折的需求曲線。3.價格領導模型。4.卡特爾模型。5.博弈論與納什均衡。6.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存在供給曲線,只有完全競爭市場才存在供給曲線。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三節(jié)寡頭。回顧壟斷競爭市場理論的主要內容,引出寡頭壟斷市場理論要講授的主要內容,簡單介紹本節(jié)的基本要求。寡頭壟斷市場的特點,對比前面的內容進行講授,加深理解,把握差異;結合福特公司案例進行分析;講授斯威齊模型,要讓學生充分理解拐折的需求曲線和有缺口的邊際收益曲線;接下來介紹古諾模型,這是本節(jié)的難點,必須結合實例講授這部分內容,要讓學生搞清楚模型的推導,動畫演示雙寡頭均衡的形成;分析價格領導模型,理解其含義,動畫演示大廠商價格領導均衡的形成;講授卡特爾模型,分析其利潤最大化問題和不穩(wěn)定性,案例應用“彩電價格同盟”;互聯(lián)網連接。寡頭或寡頭壟斷的含義及特點。寡頭是少數(shù)幾家廠商左右了整個市場。這里的少數(shù)是指企業(yè)數(shù)量少到每一個企業(yè)都是足夠的市場份額,從而對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顯然,寡頭企業(yè)比壟斷競爭企業(yè)更有能力影響價格。由于企業(yè)數(shù)量少,所以這些企業(yè)相互之間有可能相互勾結。相應地,寡頭企業(yè)的均衡特點也會因為是相互勾結還是相互競爭而有所不同。第四節(jié)博弈論和策略行為。回顧上一節(jié)課程的重點內容,通過課堂思考“為什么《羋月傳》中要交換人質?為什么做廣告的通??偸切袠I(yè)內的大企業(yè)?”導出本章要講授主題;應用“一家小旅館的故事”初步讓學生認識博弈論是什么,然后從囚犯的困境開始講授博弈的基本構成要素、上策均衡,相同市場份額的價格戰(zhàn)、兩廠商的廣告戰(zhàn);思考題:設計蘇寧對國美的囚徒困境;以好萊塢2002年奧斯卡獎電影《美麗的心靈》導出納什均衡,講授納什均衡、協(xié)調博弈和混合策略,以浪漫的“關于蟋蟀的故事”拓展博弈論在生物學中的應用;案例分析“萬元陷阱”和史玉柱的“征途”;分析重復博弈和序列博弈,主要強調市場進入的博弈;講授威脅和承諾,阻止市場進入的威脅,承諾和可信度以及最低限價策略;博弈實驗,小結本章內容。說明了寡頭壟斷市場只有少數(shù)幾家企業(yè),因此它們的決策會相互影響,決策時就應該考慮對方的反應。這個特點使得寡頭企業(yè)行為的分析主要以博弈論的方法為主。博弈論是用以分析各個決策者在決策相互影響時如何做出選擇以實現(xiàn)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一個強大工具,其基本要素包括參與人、決策(或行動)與收益。第五節(jié)不同市場的比較。對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的長期市場均衡從“效率”的角度進行了比較。對四種市場結構進行總結和比較,小結本節(jié)內容。第六節(jié)本章評析。2.基本概念古諾模型,反應函數(shù),反應曲線,價格領袖制,卡特爾,扭折的需求曲線,博弈論,納什均衡。3.基本原理(1)寡頭壟斷企業(yè)可能會相互競爭,也可能會相互勾結。當他們相互勾結時,受到反壟斷法的限制,它們可能進行暗中勾結。公開勾結往往采取卡特爾的形式;暗中勾結往往采取價格領袖制的形式。(2)寡頭壟斷市場中價格具有穩(wěn)定性。(3)博弈論是分析寡頭壟斷的強大工具,其解是納什均衡。(4)在具備一定條件下,完全競爭市場能夠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率配置,不完全競爭市場不能實現(xiàn)資源有效配置(完全價格歧視除外)。(5)從動態(tài)的角度考慮,壟斷和寡頭壟斷企業(yè)更有能力促進技術進步和發(fā)明創(chuàng)新。4.課堂討論《西方經濟學》精要與案例解析16頁案例5.5電信業(yè)的寡頭市場:移動與聯(lián)通的競爭

第六章生產要素市場和收入分配一、教學目的本講的學習,使學生明確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一般原則,勞動要素價格決定的有關基本理論,理解勞動要素價格決定的特點以及如何應用產品均衡價格理論分析勞動要素價格的決定。了解要素需求的特點、要素的供給者、行業(yè)的需求曲線;理解生產要素的需求和供給、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掌握廠商對要素的需求及應用、廠商要素的邊際收益及曲線、完全競爭要素市場的均衡。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第三十五、三十六課時四、教學重難點1.注意區(qū)分各種“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的概念,通過它們之間的對稱性來理解和區(qū)分。其中(1)起因于產量的“邊際收益”概念有:價格(平均收益)P,邊際收益MR。(2)起因于產量的“邊際成本”為:邊際成本MC。(3)起因于生產要素投入的“邊際收益”有:邊際產品MP,邊際產品價值VMP,邊際收益產品MRP。(4)起因于生產要素投入的“邊際成本”有:邊際要素成本MFC,生產要素價格W。2.理解邊際收益產品和邊際產品價值之間的關系。3.理解邊際收益產品和邊際產品價值與企業(yè)對要素需求曲線的關系。4.關于生產要素供給的一般原理:如何通過無差異曲線工具分析居民戶圍繞生產要素所做的選擇。5.居民戶如何供給勞動以獲取最大效用。五、教學方法重難點講解、學生課堂討論、案例分析、PPT課件、動畫演示和視頻資料相結合。六、教學內容1.內容摘要第一節(jié)完全競爭和要素需求。①完全競爭企業(yè)的要素使用原則。(1)完全競爭企業(yè)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邊際產品價值。如果廠商面對的是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要素的邊際收益我們又稱之為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按照投入要素的不同,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同樣可分為勞動的邊際產品價值(VMPL)和資本的邊際產品價值(VMPK)。。(2)完全競爭企業(yè)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要素價格。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由于要素的買賣雙方數(shù)量很多且要素毫無區(qū)別,故任何一家企業(yè)單獨增加或減少要素的購買量都不會影響要素的價格,從而要素價格是一個固定不變(即不隨完全競爭企業(yè)的要素購買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參數(shù)。。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企業(yè)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函數(shù)非常簡單,即恰好等于固定不變的要素價格。(3)完全競爭企業(yè)的要素使用原則:邊際產品價值=要素價格。。介紹了在生產和消費決策中適用的“等邊際原理”——一種選擇的新增收益與新增成本相等——在市場要素需求決策中也使用。企業(yè)必須做到投入最后一單位生產要素所產生的收益——即邊際收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