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2014_第1頁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2014_第2頁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2014_第3頁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2014_第4頁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201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目錄第一節(jié)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第二節(jié)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第三節(jié)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第一節(jié)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發(fā)展

一、科學技術與社會變遷二、科學技術與經濟轉型三、科學技術與人類發(fā)展一、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科學技術是歷史發(fā)展的火車頭,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茖W技術推動了生產力內部各要素的變革,引發(fā)了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經濟形式的變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了經濟轉型;變革了生產關系,增進了人類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推進人類社會進入發(fā)展的新階段;產生了異化現象,造成了一系列的環(huán)境問題,影響到人類的健康發(fā)展。這就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1、引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模式的改變技術創(chuàng)新的模式概括起來有兩種,一種來自經驗探索或已有技術的延伸,另外一種來自科學理論的引導。在前一種模式中,科學對技術的作用不大;在后一種模式中,科學成為技術創(chuàng)新的知識基礎。(一)科學技術與經濟轉型2、推動生產力要素的變革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是通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勞動手段的強化和勞動對象范圍的擴大實現的??茖W技術促進整個生產力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和發(fā)展,導致社會生產體系的結構性調整和演化,成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3、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1)產業(yè)結構呈現升級。原有產業(yè)部門得到改造,新的產業(yè)部門和朝陽產業(yè)開始出現,第三產業(yè)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一產業(yè)和第二產業(yè)的比重減小。(2)經濟形式發(fā)生變化。新的經濟形式,如信息經濟、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生物經濟等開始出現,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3)經濟增長方式出現轉變。高消耗、低產出、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逐漸被低消耗、高產出、低污染的集約型經濟代替。生態(tài)經濟、循環(huán)經濟、低碳經濟等被提出并得到貫徹實施??茖W技術對經濟轉型的推動作用意義重大。黨的十八大報告圍繞“大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出了四大重點任務:第一,優(yōu)化國土空間開發(fā)格局;第二,全面促進資源節(jié)約;第三,加大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保護力度;第四,加強生態(tài)文明制度建設。在這四項任務中,前三項任務的完成都與“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實現經濟轉型”緊密相關。(二)科學技術與社會變遷1、變革和調整生產關系馬克思意識到,作為強大精神力量的科學技術,能夠促進人類思想的解放,在產業(yè)革命的基礎上,推動社會變革,對社會生產關系產生巨大影響?!盎鹚幇羊T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在馬克思的視野中,正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引起人類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推動舊的生產關系發(fā)生不可逆轉的變化,直接參與到不可阻擋的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當中,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創(chuàng)造條件。(二)為實現人類自曲而全面的發(fā)展提供保證作為人類最終走向自由的科學技術,能夠作為解放的杠桿,增進人類精神生活的豐富性和自我發(fā)展能力,有助于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fā)展。1.將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茖W技術的應用,使得勞動生產方式從手工化走向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所有這些不僅大大延伸了人的感覺器官、效應器官,而且還大大延伸了人的思維器官,使人類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2.深刻影響人類的生活方式。馬克思認為:“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展,科學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識地和廣泛地加以發(fā)展、應用并體現在生活中,其規(guī)模是以往的時代根本想象不到的?!比祟悜{借近代科學技術革命,以工業(yè)時代商品經濟生活方式替代農業(yè)時代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生活方式,充分地表明了馬克思上述論斷的正確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進行,人類正在走向具有嶄新特征的高科技生活方式,在滿足人類生存需要的前提下,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提供保證。3、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新的發(fā)展階段一些未來學家如托夫勒、貝爾、奈斯比特等,從科學技術革命(很大程度上是生產力革命)所引起的社會變革出發(fā),提出了“第三次浪潮”、“后工業(yè)社會”、“知識社會”等新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學說。這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足。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社會變革不僅包括生產力,而且還包括生產關系以及上層建筑;那種片面夸大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認為社會發(fā)展是由科學技術決定的觀'點,是錯誤的(三)科學技術與人類發(fā)展(一)馬克思勞動和技術異化理論

1、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術在社會中,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技術的運用所產生的異化現象。他提到: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科學對于勞動來說,表現為異己的、敵對的和統(tǒng)治的權力”。

2、但馬克思并沒有把技術本身當作罪惡之源,他認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是技術異化現象得以產生的社會歷史根源:“因為機器就其本身來說縮短勞動時間,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延長工作日;因為機器本身減輕勞動,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提高勞動強度;因為機器本身是人對自然力的勝利,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為機器本身增加生產者的財富,而它的資本主義應用使生產者變成需要救濟的貧民?!?/p>

3、馬克思對技術異化現象的批判,把對技術的人本主義批判和生態(tài)批判,同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批判有機地結合起來。(二)法蘭克福學派科學技術社會批判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對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和現代社會的反思,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

1、法蘭克福學派認為,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在發(fā)揮正面社會作用的同時,使人變成商品的奴隸、消費的奴隸,發(fā)達資本主義社會既是“富裕社會”,又是“病態(tài)社會”,造成了畸型的、“單向度”的人;

2、現代科學技術不是價值中立的,具有明確的政治意向性,作為新的控制形式,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功能;

3、工具理性成為惟一的社會標準,現代科學技術成為獨裁的手段。

法蘭克福學派指出了科學技術的意識形態(tài)性,對科學技術的全面認識做出了重要貢獻。(三)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的技術、環(huán)境與社會批判理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對技術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作了深刻探討。

1、他們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背景下,資本的逐利本性驅使技術淪為資本家牟利的工具,這是技術應用造成環(huán)境問題的根本原因;

2、技術是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從根本上解決環(huán)境問題,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就必須把技術從資本主義生產的非理性動力中解放出來。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高茲、萊斯、奧康納、福斯特、阿格爾、克沃爾等。第二節(jié)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

一、科學技術的社會體制二、科學技術的組織機構三、科學技術的倫理規(guī)范一、科學技術的社會體制(一)科學活動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馬克思認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礎”,“由此可見,一定的生產方式或一定的工業(yè)階段始終是與一定的共同活動方式或一定的社會階段聯(lián)系著的,而這種共同活動方式本身就是‘生產力’;由此可見,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科學認識總要采取一定的社會形式,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展開的;科學活動是一種社會勞動,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項基本內容。上述論述表明,早在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就已經涉及到科學的社會建制問題。(二)科學技術社會建制內涵及形成

1、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的內涵——是指科學技術事業(yè)成為社會構成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部門和職業(yè)部類,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包括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組織系統(tǒng)和物質支撐四大要素,是科學技術活動的建構環(huán)境、存在形式和發(fā)展條件。

2、科學的社會建制的形成——是從科學家創(chuàng)建科學學會而組成特殊的小社會開始逐漸形成壯大的。技術的社會建制與工程教育、工程師社會角色的確立有關。這是科學技術活動的制度化過程。(三)科學技術社會體制內涵

1、作為社會建制的科學技術體制——是在一定社會價值觀念支配下,依據相應的物質設備條件形成的一種社會組織制度,旨在支持推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利用。

2、科學技術的體制化——包括:組織領導體制、經濟支持制度、法律保障體制、交流與傳播體制、人才教育培養(yǎng)制度等等。二、科學技術的組織機構(一)科學技術組織機構的歷史演化

1、科學技術與其他各種事業(yè)密切相關——需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以保證科學技術活動的順利進行。

3、科學技術組織機構隨著歷史的演化而變化——具有各自的特點,實行著相應的功能,是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組織保證。

2、科學技術的組織機構有——科學技術決策、管理與咨詢機構;科學技術活動組織機構;科學技術傳播機構;科學技術人才培養(yǎng)機構,等等。(二)科研組織的特征各種科學技術活動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的推進,科研組織呈現出新的特征。1.大科學——作為一種新的科學活動方式,大科學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視。2.后學院科學——科學活動出現制度性分化,科學進入到后學院科學時代。在學院科學存在的同時,產業(yè)科學和政府科學出現了。它們分別在大學、產業(yè)組織和政府實驗室中進行,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點。3.官產學三螺旋結構——科學技術產業(yè)化進程加快,形成“政府、產業(yè)界、學術界”三螺旋發(fā)展,政府、企業(yè)與大學之間呈現出新關系。4.虛擬科研組織——人類進入21世紀初,計算的數量和信息的范圍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擴張,由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發(fā)展進程所推動,科研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人提出虛擬科研組織或e-科學的概念。避免科學技術組織活動的行政化對科研的不利影響,是當代需要注意的重要問題。(三)科學技術共同體與科學分層1、科學共同體和技術共同體——是以共同的科學范式和技術范式為基礎形成的科學工作者或技術工作專者群體,是科學技術社會組織的基礎和核心。

2、在科學共同體和技術共同體內部,科學工作者和技術工作者按照職稱、學術職務、學術聲望等維度進行社會分層。這種分層呈金字塔形態(tài),呈現“馬太效應”和優(yōu)勢積累,在促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同時,也加劇科學體制內部不平等現象和學術不端行為。(四)科學技術共同體內部成員的互動1、科學技術共同體通過學習、交流、合作、競爭與沖突等形式進行互動。良性互動推動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良互動阻礙科學技術的進步。

2、科學共同體的交流方式有兩類:一類是正式的學術交流系統(tǒng),包括正規(guī)的學術會議、學術期刊、學術專著、文獻摘要和目錄索引等;另外一類是非正式的學術交流系統(tǒng),就是“無形學院”。

3、技術共同體有一種重要的交流形式叫“創(chuàng)新者網絡”,它提供創(chuàng)新者非正式直接互動的機會,從而提高創(chuàng)新活動的效率。三、科學技術的倫理規(guī)范(一)馬克思科學技術倫理觀

1、馬克思認為技術活動有其道德合理性,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道德的進步?!胺彩潜憩F為良心的進步的東西,同時也是一種知識的進步”。

2、他指出自由應該建立在非異化的技術基礎之上,未來技術的社會發(fā)展目標應該是“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睂崿F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tǒng)一。

3、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傅立葉、歐文和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科學技術倫理思想,論證了科學技術與道德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辯證統(tǒng)一關系,提出了科學技術為人類服務的科學技術道德根本原則,論述了科學技術道德的主要規(guī)范——獻身科學、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團結協(xié)作、謙遜勤奮。

這些論述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財富。倫理學的三條原則功利主義(后果論)道義論美德論注:倫理學解釋的是道德戒律,法律或規(guī)則倫理學的三條原則以偷竊為例問題:為何“偷竊”不對?可能的回答:Lookatthekindofpeople:ThisisnotagoodwaytobehumanbeingLookattheactionofstealing:StealinginvolvesanintentiontotakesomethingthatyouwantfromanotherpersonLookatwhathappenswhenstealingoccurs:ifeveryonestole,thestorecouldnotstayinbusiness.Stealingdoesnothavegoodconsequencesforsociety人(agent)——行為(action)——結果(results)三種回答蘊含了三種倫理觀科研倫理(researchethics)19世紀以前,科學活動的方式主要是非職業(yè)的、興趣驅動的個人獨立研究今天,科學研究完成了從行業(yè)向職業(yè)的轉變常見的違背科研倫理規(guī)范的現象:抄襲剽竊偽造包裝浮夸虛報亂拉關系是否需要在科學研究中引入倫理規(guī)范?思考:基因改造人體試驗死亡和瀕死人口控制科學研究其他問題:自殺,醫(yī)患關系Transhumanism,humanenhancement是否可能?是否應該?技術是否需要倫理古代倫理思考排除技術:我國古代老莊學派把技術發(fā)明看做是社會禍患的根源“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技術是否需要倫理規(guī)約?技術與倫理無涉工程師任憑“知識把他們引向哪里,他們就要在哪里探索,而把實際應用的問題留給政治家與商人解決”(挑戰(zhàn)者號視頻)技術始終與倫理糾纏在一起!現實情況:在近代西方技術傳入中國的適合,曾經引起過巨大的的倫理恐懼,一些人反對修鐵路,擔心修路會觸怒山神,破壞風水;反對用西法開礦,擔心開礦會破壞山脈地氣。。。。。。從倫理學發(fā)展史看,倫理是在歷史中形成的開放系統(tǒng),具體的倫理規(guī)范不是先驗給定,而是歷史性的普世倫理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可行?Holdparamountthesafety,healthandwelfareofthepublicintheperformanceoftheirprofessionaldutiesPerformservicesonlyinareasoftheircompetenceIssuepublicstatementsonlyinanobjectiveandtruthfulmannerActinprofessionalmattersforeachemployerorclientasfaithfulagentsortrusteesAvoiddeceptiveactsinthesolicitationofprofessionalemployment——nationalsocietyofprofessionalengineers,codeofethicsforengineers如何協(xié)調倫理原則之間的沖突?如何解決倫理悖論?思考:如何看待“忠誠”?以奧本海默為例如何理解“吹哨子”(whistleblow)行為?(二)科學技術共同體的社會責任和倫理準則1、科學技術工作者是從事智力勞動的職業(yè)群體,具有特殊的社會責任,是在一定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下開展工作的。

2、科學和技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價值取向。如默頓提出了科學精神氣質的四原則——普遍主義、公有主義、無私利性、有條理的懷疑主義。

3、1999年7月1日布達佩斯世界科學大會通過并頒布的“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宣言”聲明:科學促知識,知識促進步;科學促和平;科學促發(fā)展;科學扎根于社會和科學服務于社會。

4、國外一些國家公布的工程師倫理準則明確指出,工程技術活動要遵守四個基本的倫理原則:一切為了公眾安全、健康和福祉;尊重環(huán)境,友善地對待環(huán)境和其他生命;誠實公平;維護和增強職業(yè)的榮譽、正直和尊嚴等等。(三)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倫理規(guī)范

科技活動與人類其他活動一樣,建立在誠信和道德的基礎上。

1、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和醫(yī)學實踐,尤其是進行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應該遵循社會倫理、生命倫理、動物倫理等。

2、工程師在技術活動中,應該遵循一定的職業(yè)倫理和社會倫理準則,承擔對社會、專業(yè)、雇主和同事的責任,應該對工程的環(huán)境影響負有特別的責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為人類福祉和環(huán)境保護服務。(四)新興科學技術的倫理沖擊及其應對1、隨著一些新興科學技術,如生命科學技術、材料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能源科學技術等的發(fā)展和應用,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倫理難題。

2、如克隆人的倫理問題、基因治療和增強的倫理問題、網絡倫理問題、核倫理問題等,需要我們結合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現狀以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制定并實施切實可行的倫理規(guī)范,以更好地實現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第三節(jié)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一、科學技術運行的社會支撐二、科學技術運行的國家治理三、科學技術運行的人文引導一、科學技術運行的社會支撐(一)馬克思科學技術社會運行觀

1、馬克思基于唯物史觀,深刻地分析了科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性前提和構成性原則,認為近代科學的產生、發(fā)展及其大規(guī)模應用,是與機器大工業(yè)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聯(lián)系在一起的,后者是前者的不可逾越的社會基礎。

2、馬克思認為“只有在大工業(yè)已經達到較高的階段,一切科學都被用來為資本服務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發(fā)明就將成為一種職業(yè),而科學在直接生產上的應用本身就成為對科學具有決定性的和推動作用的著眼點。”

3、馬克思恩格斯對科學技術相關論述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從社會的經濟結構出發(fā),揭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需要社會的支撐,社會需要是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恩格斯提到:“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瘪R克思也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展,科學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識地和廣泛地加以發(fā)展、應用并體現在生活中,其規(guī)模是以往的時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從馬克思恩格斯的相關論述中不難看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既是科學技術產生的基礎,也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外部條件。(二)社會經濟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作用

社會的經濟需求——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量;社會的經濟支持——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基礎;社會的經濟競爭——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三)社會政治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1.社會制度層面——的社會制度背景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方向、規(guī)模和速度呈現出很大差異。2.政策和體制層面——科學技術政策和體制實際上決定了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方向、規(guī)模和速度,并完成著對科學系統(tǒng)與整個社會大系統(tǒng)關系的調整。3.社會政治行為層面——政治思想和軍事對抗影響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評價。(四)哲學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影響

任何科學研究活動都必須運用理論思維??茖W愈是向前發(fā)展,理論思維也愈益重要。一切理論思維過程——不管從事理論思維的科學家們愿意與否、承認與否、自覺與否——都要受到他們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認識論和方法論,對科學技術活動有重要指導作用。(五)教育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影響

1、教育發(fā)展的狀況決定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狀況;

2、教育的普及程度決定著科學技術成果在社會中傳播、消化、吸收和應用的速度和程度。(六)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制定

1、為了保證科學技術的順利開展,必須制定相關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如充滿活力的科學技術運行機制,良好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恰當的科學技術法律體系與獎勵模式,充足且結構合理的科研經費投入,高素質的科學技術人才培養(yǎng)教育體系等;

2、必須處理好政府規(guī)劃與自由探索,自主創(chuàng)新與消化引進,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fā),戰(zhàn)略性研究與非戰(zhàn)略性研究之間的關系。二、科學技術運行的國家治理(一)大力發(fā)展有關國計民生的科學技術1.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要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fā)展、長治久安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2.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要以人為本,促進民生,推動社會的公平和公正,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二)從專家治國到公眾參與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科學技術的運行在給人類帶來巨大正面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有可能產生各種各樣風險,如克隆人的倫理風險、水壩和核電站環(huán)境風險、轉基因食品的健康風險等,引發(fā)了一系列爭論,造成評價和決策上的困難。(三)制定恰當的科學技術公共政策在有關科學技術風險公共政策的制定上,應該全面評價科學技術風險一收益的多個方面,批判性地考查“內部”存有爭議的科學知識或技術知識,三、科學技術運行的人文引導社會文化(一)以人文文化引導科學技術文化1.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沖突與協(xié)調。英國學者C.P.斯諾指出“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這兩種文化之間存在分歧與沖突,從事科學文化的人(科學家)和從事人文文化的人(如文學家)之間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