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6課逍遙游第1課時導(dǎo)學(xué)與探究【基礎(chǔ)梳理】1.字音(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①北冥(mínɡ)②鯤鵬(kūn)③摶(tuán)④坳堂(ào)⑤草芥(jiè)⑥夭閼(yāoè)⑦蜩(tiáo)⑧決起而飛(xuè)⑨舂糧(chōnɡ)⑩蟪蛄(huìɡū)?大椿(chūn)?斥?蓬蒿(hāo)?數(shù)數(shù)然(shuò)(2)給多音字注音①eq\b\lc\{\rc\(\a\vs4\al\co1(數(shù)學(xué)shù,數(shù)一下shǔ,數(shù)數(shù)然shuò))②eq\b\lc\{\rc\(\a\vs4\al\co1(厭惡wù,惡人è,惡乎待wū))2.辨形組詞(1)eq\b\lc\{\rc\(\a\vs4\al\co1(徒tú徒手,徙xǐ遷徙))(2)eq\b\lc\{\rc\(\a\vs4\al\co1(晦huì晦朔,悔huǐ悔恨))(3)eq\b\lc\{\rc\(\a\vs4\al\co1(翱áo翱翔,遨áo遨游))(4)eq\b\lc\{\rc\(\a\vs4\al\co1(泠línɡ泠然,冷lěnɡ冷靜))3.詞語解釋(1)怒而飛:奮發(fā),這里指鼓起翅膀。(2)腹猶果然:很飽的樣子。(3)窮發(fā)之北:傳說中極荒遠的不生草木之地。發(fā),毛,指草木。(4)朝菌不知晦朔:晦,陰歷每月最后一日。朔,陰歷每月的第一日。(5)知效一官:功效,這里是“勝任”的意思。(6)未數(shù)數(shù)然也:拼命追求的樣子。4.名句默寫(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________________,定乎內(nèi)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3)至人無己,________________,圣人無名。答案(1)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2)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辯乎榮辱之境(3)神人無功一、整體感知(一)實詞1.通假字(1)北冥有魚:通“溟”,海(2)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返回(3)適莽蒼者,三餐而反:通“返”,返回(4)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5)湯之問棘也是已:通“矣”,語氣助詞(6)此小大之辯:通“辨”,區(qū)別(7)而征一國:通“耐”,能(8)而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2.古今異義(1)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古義:海動。今義:海洋運輸。(2)腹猶果然古義:很飽的樣子。今義:副詞,表事實與所料相符。(3)雖然,猶有未樹也古義:雖然如此。今義: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連詞。(4)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古義:這樣之后。今義:表順承關(guān)系的連詞。(5)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古義:一般人。今義:大家,很多人。3.一詞多義(1)息eq\b\lc\{\rc\(\a\vs4\al\co1(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fēng),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請息交以絕游:停止,長太息以掩涕兮:嘆息,晚有兒息:子))(2)志eq\b\lc\{\rc\(\a\vs4\al\co1(《齊諧》者,志怪者也:記載,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做標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志向,意志,博聞強志:記,《項脊軒志》:名詞,就是“記”的意思))(3)名eq\b\lc\{\rc\(\a\vs4\al\co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字,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命名,得名,隳名城,殺豪杰:有名的,著名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名聲,名分,名列前茅:名次))(4)窮eq\b\lc\{\rc\(\a\vs4\al\co1(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盡,止,復(fù)前行,欲窮其林:窮盡,走完,振固窮,補不足:貧窮,窮根究底:追究))4.詞類活用(1)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奮發(fā)。(2)置杯焉則膠:名詞活用為動詞,粘。(3)而后乃今將圖南:名詞作動詞,向南飛。(4)絕云氣,負青天: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直上穿過。(5)此亦飛之至也: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極點。(6)不過數(shù)仞而下:名詞作動詞,落下來。(二)虛詞1.其eq\b\lc\{\rc\(\a\vs4\al\co1(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作代詞,充當定語,相當于“他她、,它的”,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代詞,它,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語氣詞,表,揣測,可用于選擇問句中))2.之eq\b\lc\{\rc\(\a\vs4\al\co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作動詞,到,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代詞,大鵬,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助詞,的,之二蟲又何知:指示代詞,此,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3.以eq\b\lc\{\rc\(\a\vs4\al\co1(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詞,用、憑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詞,用,以八千歲為春:介詞,把,奚以知其然也:介詞,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介詞,因為))(三)文言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判斷句2.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判斷句3.此小大之辯也:判斷句4.去以六月息者也:狀語后置句5.而莫之夭閼者:賓語前置句6.之二蟲又何知:賓語前置句7.奚以知其然也:賓語前置句8.而彼且奚適也:賓語前置句(四)翻譯下列句子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譯文:天色深藍,是它的真正顏色呢?還是因為天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2.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賓語前置)譯文:哪里用得著飛上幾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譯文:彭祖如今獨以長壽著名,一般人跟他相比,不也可悲嗎!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譯文:至于順應(yīng)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陰、陽、風(fēng)、雨、晦、明的變化,來漫游于無窮無盡的宇宙的人,他還依靠什么呀?5.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譯文:所以說:道德修養(yǎng)最高的人忘掉自我而順應(yīng)萬物,修養(yǎng)達到神化境界的人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名聲。二、深層探究1.“逍遙”二字舊作“消搖”,郭慶藩《莊子集釋》引文云:“消搖者,調(diào)暢逸豫之意。夫至理內(nèi)足,無時不適,止懷應(yīng)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搖。”是一種閑適自得的心理狀態(tài)。那么莊子眼中的“逍遙游”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作者又是怎樣逐層深入地論述的呢?答案“逍遙”指的是無所待的自由,即圣人的精神境界?!板羞b”和“游”是分不開的,在一定程度上,逍遙就是游,逍遙的本質(zhì)和意義由“游”來表述,游是逍遙的式樣。“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本文的結(jié)構(gòu)思路為:2.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鵬形象?答案作者從原則上否定了大鵬,認為它的展翅高飛還要憑借海運,并非真正的逍遙。但是,作者又義正辭嚴地駁斥蜩與學(xué)鳩的嘲笑,強調(diào)指出有“小大之辯”,并且三次濃墨重彩,不避重復(fù)地描繪大鵬的雄偉形象,熱愛之情躍然紙上。作者以夸張的手法描寫神奇莫測的大鵬,這只鳥,不僅大,它還要騰空而起,還要乘海風(fēng)作萬里之游,給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作者又以“野馬”“塵?!钡摹耙韵⑾啻怠迸c大鵬的“海運將徙”作對此,說明萬物都“有所待”。接著,作者用寓言,寫蜩與學(xué)鳩對大鵬的嘲笑,并以行路備糧的比喻手法予以反駁。那雄偉的大鵬形象所體現(xiàn)的正是作者欲飛的理想和無法飛走的悲哀。3.本文綜合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答案本文巧設(shè)寓言,綜合運用對比、比喻、舉例等論證方法,增強了論證的力量。對比論證貫穿全篇。如“大鵬”與“野馬”“塵?!薄膀琛薄皩W(xué)鳩”的對比,有力地說明了大小事物(萬物)皆有所待。“朝菌”“蟪蛄”與“冥靈”“大椿”的對比,“彭祖”之壽與“眾人”之壽的對比,“鵬”與“斥”的對比,都透徹地論證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說明了“小大之辯”。另外,“效”“比”“合”“征”四種人與“宋榮子”“列子”也作了對比。三、技法遷移想象的運用[文本回顧]莊子的文章意境開闊,想象奇特,使文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在《逍遙游》中,寫鵬的南徙,一“擊”,一“摶”,“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大量運用于哲理散文中,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藝術(shù)性,使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技法點撥]對于夸張的手法,一般都易把握,下面談?wù)勅绾芜\用想象。想象是人腦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改造并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過程。想象對寫作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想象,可以將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聯(lián)起來;可以開拓思路,推動構(gòu)思;可以突破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豐富表現(xiàn)內(nèi)容和手段;可以塑造生動新穎的藝術(shù)形象。在寫作中運用想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利用事物間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關(guān)聯(lián),豐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第二,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識,對未來進行想象;第三,大膽虛構(gòu),超越時空,突破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想象的天地?zé)o限寬廣,如果要具備豐富的想象能力,我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要滿腔熱情地對待周圍事物,事事留心,還要注意從書本和生活中不斷地汲取養(yǎng)料,這樣,我們的想象才會日益豐富起來。[技法運用]運用想象手法寫個片段,300字左右。答案示例:在朦朧的夢鄉(xiāng)中,李白看見一朵朵鮮花正在自己所用的一支支毛筆尖上燦爛地綻放,煞是奪目,一張張白紙也自動地飄到他眼前。李白高興極了,順手拿起了紙和筆,頓時才思如潮,走筆成詩,許多詩篇一蹴而就,不一會兒便寫下了佳作無數(shù)。當他一覺醒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做了一場夢而已,但自此他一發(fā)而不可收,顯示出了卓爾不群的曠世才華,揮舞著一支支生花之“夢筆”,以生動、明凈、華美、自然的語言,譜寫出瑰麗絢爛的詩篇。點評于丹,一個大學(xué)教授,在莊子無端無涯的言詞中取其精華,把莊子留給后人的幽悠深邃的思想用她獨到現(xiàn)代的見解緩緩敘說,用那些虛擬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詮釋著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寬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規(guī)則,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nèi)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和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給予我們的,猶如一陣清風(fēng)徐徐吹來,讓我們重新收拾起夢想。或許,這個夢想是虛無飄渺的,或許,這個夢想是無法實現(xiàn)的,或許……可是,這個夢想?yún)s可以指引著我們,讓我們的靈魂翱翔在天地之間。課堂測試第2課時測試與反饋(時間:45分鐘分值:60分)一、基礎(chǔ)知識(15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翱翔(áo)夭閼(yú)坳堂(ào)摶扶搖而上(tuán)B.鯤鵬(kūn)齊諧(xié)遷徙(xǐ)決起而飛(xuè)C.沮喪(jǔ)斥(à)nD.蓬蒿(ɡāo)榆枋(fānɡ)晦朔(shuò)窮發(fā)之北(fà)答案B解析A項閼è。C項yàn。D項蒿hāo。2.下列各句中,加點實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故夫知效一官效:功效B.而后乃今培風(fēng)培:培育、培植C.《齊諧》者,志怪者也志:記載D.此小大之辯也辯:通“辨”,區(qū)別答案B解析培:憑。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天之蒼蒼,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C.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答案B解析A項古義:真正的顏色。今義:純正的顏色。C項古義:不立名。今義:沒有名聲。D項古義:四季。今義:春天和秋天。4.與“《齊諧》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A.莫之夭閼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D.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答案D解析D項與題干中的句子均為判斷句。A項為賓語前置句。B項為狀語后置句。C項為定語后置句。5.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eq\b\lc\{\rc\(\a\vs4\al\co1(①雖然,猶有未樹也,②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eq\b\lc\{\rc\(\a\vs4\al\co1(③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④彼且惡乎待哉))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答案C解析“雖”都解釋為“雖然”。“且”,前者為“況且”,表遞進;后者為“還”,助詞。二、文本閱讀(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6.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摶:環(huán)旋著往上飛B.則芥為之舟芥:小草C.搶榆枋而止搶:觸、碰D.而控于地而已矣控:控制答案D解析控:投,落下。7.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①不知其幾千里也②其遠而無所至極邪B.①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②我決起而飛C.①則芥為之舟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D.①海運則將徙于南冥②時則不至答案B解析A項“其”,①代詞,它;②語氣詞,表疑問語氣。B項“而”,都是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C項“為”,①動詞,作;②語氣助詞,表反問。D項“則”,①副詞,就;②副詞,或。8.下列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項是()①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②去以六月息者也③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④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⑤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⑥適百里者,宿舂糧A.①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D(zhuǎn).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③是說天的顏色,⑤是蜩與學(xué)鳩的淺陋見識。排除這兩項即可。9.下列有關(guān)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鵬鳥要在海運時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風(fēng)才能南飛。B.文章寫鵬鳥南飛有所待,并以“野馬”“塵埃”與之作對比,表明萬物皆有所待。C.大舟飄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負載,這是作者用來說明“大小之辯”的。D.蜩與學(xué)鳩飛不高,行不遠,卻自以為得到了逍遙,它們嘲笑鵬鳥高飛遠行的壯舉。答案C解析C項理解錯誤,文章雖然談到了“大小之辯”,但舟與水的例子是用來說明事物都“有所待”的。10.把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①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天色深藍,是它的真正顏色呢?還是因為天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②我一下子飛起來,碰上榆樹、檀樹就停下來,有時或者還飛不到樹的高度,落在地上也就罷了,哪里用得著飛上幾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三、類文閱讀(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莊子曰:“諾。周善為劍?!碧釉唬骸敖穹蜃颖厝宸娡酰卤卮竽?。”莊子曰:“請治劍服?!敝蝿Ψ?,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蓖踉唬骸白又畡文芙??”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蓖醮髳傊唬骸疤煜聼o敵矣!”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愿得試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設(shè)戲請夫子?!蓖跄诵κ科呷眨纻吡嗳?,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莊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蓖踉唬骸霸嘎勅齽Α!痹唬骸坝刑熳又畡Γ兄T侯之劍,有庶人之劍?!蓖踉唬骸疤熳又畡稳纾俊痹唬骸疤熳又畡?,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包以四夷,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蔽耐趺H蛔允В唬骸爸T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四封之內(nèi),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lǐng),下決肝肺,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蓖跄藸慷系睢T兹松鲜?,王三環(huán)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庇谑俏耐醪怀鰧m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節(jié)選自《莊子·說劍》,有刪改)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謀:為……謀劃B.請治劍服治:備辦C.莊子入殿門不趨趨:小步快走D.王乃校劍士七日校:使……較量答案A解析謀:圖謀。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b\lc\{\rc\(\a\vs4\al\co1(日夜相擊于前,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b\lc\{\rc\(\a\vs4\al\co1(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甚矣,汝之不惠))\b\lc\{\rc\(\a\vs4\al\co1(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b\lc\{\rc\(\a\vs4\al\co1(太子乃與見王,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答案C解析C項均為連詞,表修飾。A項在/到。B項代詞,代指“讓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擊劍”/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和,介詞,后面省略“之”/動詞,結(jié)交、幫助。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莊子言行機智的一組是(3分)()①莊子當能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③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④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⑤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⑥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zhuǎn).③④⑤⑥答案D解析①“莊子當能”是“左右”的話,不是“直接表現(xiàn)莊子言行機智”的;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是間接表現(xiàn)莊子的機智。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莊子劍術(shù)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擊殺一人,奔走千里銳不可當,因此趙文王稱之為“天下無敵”。B.莊子采用比喻、夸張、對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勸諫趙文王。C.莊子說,劍有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三種,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天子之劍,而不是庶人之劍。D.《說劍》這篇文章,主旨是勸說趙文王不要爭斗,反映了莊子清靜無為的思想。答案B解析A項只是莊子的說法,不一定是事實。C項莊子并沒有“委婉地指出趙文王所好實際是天子之劍”。D項對本文的主旨理解有誤。1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8分)(1)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趙國何求而不得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子休就舍,待命。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使大王停止對斗劍的喜好。(2)(我)在趙國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3)先生暫回館舍休息,等待通知。參考譯文從前趙文王酷愛劍術(shù),劍士聚集在門下為客的有三千多人。趙文王讓這些人日夜不停地在自己面前擊劍,每年死傷者都在百余人以上,可趙文王依然樂此不疲,不能滿足。如此整整過了三年,趙國的國力日益衰落,各國諸侯紛紛圖謀攻取趙國。趙太子悝感到十分憂慮。于是,他招來近侍說:“誰要是能夠說服趙王停止比劍,我賞他一千金?!弊笥业娜送扑]說:“莊子可以勝任?!碧佑谑桥扇藬y千金去見莊子。莊子并不接受,而和使者一同去見太子,說:“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使大王停止對斗劍的喜好。假使我對上勸說而違逆了趙王的心意,對下自然也就不合乎太子的旨意,那么,我自身就會遭到刑戮而死。倘若這樣,我怎能還用得著金子呢?如果對上我能夠說服趙王,對下又能合太子的意愿,那么,我在趙國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說:“是的。父王所接見的,只有精于擊劍的人?!鼻f子說:“好的。我很會使劍。”太子說:“現(xiàn)在先生一定要穿著儒士的衣服去見大王,事情肯定會弄糟?!鼻f子說:“請為我備好劍士的服裝?!比鞎r間準備劍服,去見太子。太子就和他一起去見趙王。莊子不急不忙地進入殿內(nèi),見到趙王也不行跪拜之禮。趙王說:“你有什么可以指教我的?”莊子說:“我聽說大王喜好劍術(shù),所以特地憑劍術(shù)來參見大王?!壁w王說:“你的劍術(shù)怎樣能遏阻劍手、戰(zhàn)勝對方呢?”莊子說:“我的劍術(shù),十步之內(nèi)可殺一人,行走千里也不會受到阻留?!壁w王聽了大喜,說:“天下沒有誰是你的對手了!”莊子說:“擊劍的要領(lǐng)是,有意把弱點顯露給對方,再用有機可乘之處引誘對方,然后發(fā)起攻擊,同時要搶先擊中對手。希望有機會能試試我的劍法。”趙王說:“先生暫回館舍休息,等待通知,我將安排好擊劍比武的盛會再請先生出面比武。”趙王于是用七天時間讓劍士們比武較量,死傷六十多人,從中挑選出五六人,讓他們拿著劍在殿堂下等候,這才召見莊子。趙王說:“今天可讓劍士們跟先生比試劍術(shù)了。”莊子說:“我已經(jīng)盼望很久了。”趙王說:“先生所習(xí)慣使用的寶劍,長短怎么樣?”莊子說:“我的劍術(shù)長短都適應(yīng)。不過我有三種劍,任憑大王選用,請讓我先作些說明然后再行比試?!壁w王說:“愿意聽聽你介紹三種劍?!鼻f子說:“有天子之劍,有諸侯之劍,有百姓之劍?!壁w王說:“天子之劍怎么樣?”莊子說:“天子之劍,拿燕谿的石城山做劍尖,拿齊國的泰山做劍刃;用中原以外的四境來包扎,用四季來圍裹;靠五行來統(tǒng)馭,靠刑律和德教來論斷;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斬斷地紀。這種劍一旦使用,可以匡正諸侯,使天下人全都歸服?!壁w文王聽了茫然若有所失,說:“諸侯之劍怎么樣?”莊子說:“諸侯之劍,拿智勇之士做劍尖,拿清廉之士做劍刃;對上效法于天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兒童主題門店裝修施工與游樂設(shè)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產(chǎn)業(yè)農(nóng)民工服務(wù)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機器人制造合同標準范本3篇
- 2025年商業(yè)租金保險合同
- 2025年生死兩全保險合同的保單公告
- 房地產(chǎn)投資風(fēng)險管理案例分享
- 安全檢查、督查登記臺帳表
- 2025年室內(nèi)裝修簽約合同
- 2025年倉儲貨物出入庫合同
- 二零二五版門禁系統(tǒng)與電子巡更設(shè)備配套采購合同4篇
- 2025年中國文玩電商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競爭格局分析及未來前景預(yù)測報告
- 2024文旅古街元旦沉浸式體驗國風(fēng)游園會(古巷十二時辰主題)活動方案活動-46正式版
- 英語-2025廣西柳州高三二模試卷和答案
- 電工中級工練習(xí)題庫(含參考答案)
- 學(xué)校幫扶工作計劃
- 期末綜合試卷(試題)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數(shù)學(xué)五年級上冊(含答案)
- UL2034標準中文版-2017一氧化碳報警器UL中文版標準
- 感恩的心培訓(xùn)資料
- 《精密板料矯平機 第3部分:精度》
- (完整版)水利部考試歷年真題-水利基礎(chǔ)知識試題集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一模英語試題(含解析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