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心結構施工技術[摘要]****中心總建筑面積為25萬m2,建筑高度為60m,施工技術復雜,施工中應用了土釘墻和預應力錨桿深基坑支護、高強預拌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一次澆筑、超長結構裂滲控制、6.35m高大梁支撐技術、粗鋼筋的機械連接、鋼結構施工技術、預應力施工技術、張拉膜結構、新型防水材料、點駁式幕墻等新技術,保證了工程質量,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關鍵詞]深基坑支護高強混凝土鋼結構預應力高支模張拉膜裂縫控制1工程概況****中心位于****市****號塊地,總用地面積220,565m2,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筑面積255,615m2,建筑總高度60m,總投資28億元。會展中心以展覽會議為主,兼顧與展覽會議有關的展示、演示、表演、集會等功能,為一座具有國際標準的超大型展覽建筑,展覽廳總容量為具備6000個國際標準展位,建筑面積為112,744m2。會議部分總容納人數(shù)為6400座,建筑面積為21,803m2,****中心地上建筑物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在東西縱向展開、在南北橫向跨越基地全長、作為展覽中心的拱形建筑體;另一個是“懸浮”于展覽中心之上、縱向展開、作為會議中心的建筑體。會議中心長度約為展覽中心的2/3,由展覽中心東西兩側山墻起等距向內縮短。在地下-5.2米層設有地下停車庫,供參觀者及會展中心員工使用,在-7.5/-9.7米層,沿縱軸總長,在建筑物中部的E軸及F軸間,和在A軸及K軸上箱型輔助用房的地下安排了各種設備用房。垂直交通:整棟建筑中共設有電梯49部(包括消防電梯16部),其中室內43部,室外6部。共設有自動扶梯82部,其中室內62部,室外20部。結構概況:本工程總長540m,總寬282m。沿橫向,柱距30m,其兩側為各跨度126m的展覽區(qū)。沿縱向,柱距為30m;中心部分的柱、樓(電)梯間和各樓層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30m跨的主、次梁以及標高45.0m的懸挑梁均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A、K軸結構單元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所有地下室和隧道分別采用鋼筋混凝土筏型基礎和樁筏基礎,柱及墻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局部采用深層攪拌樁。防火墻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塊,其他隔墻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塊或輕鋼龍骨石膏板隔墻。會議展覽中心結構形式為框架一剪力墻結構。該工程為乙類建筑,地震作用按設防烈度七度計算,抗震結構措施按八度。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等級為二級。混凝土最大強度等級C50,混凝土用量為30萬m3;鋼筋最大直徑為Φ40,鋼筋用量7.5萬噸;鋼板最大厚度60。展廳及會議中心屋面均采用鋼結構,展區(qū)部分:大廳的曲線型屋頂結構位于建筑物中央部分(軸線E和F間)的兩側,鋼梁從展區(qū)邊緣跨126m到中心框架,雙鋼梁間隔30m。整個建筑物被設置在軸線4、8、12和16軸線上的伸縮縫上分成單獨結構;會議中心屋頂:屋面結構延續(xù)了展廳的結構概念,雙鉸剛架由雙箱形鋼梁(1.0m×2.0m)組成,跨度為60m,置于巨大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懸臂梁端,檁條(箱形鋼梁,間距3m或6m)支設于剛架之上,支撐屋面結構。2施工特點2.1工程規(guī)模大該工程是****市又一個標志性建筑,是****市特大重點工程項目之一。2.2結構復雜地下室底板最大厚度為5950,最大長度為210m,最大剪力墻厚度為1m,剪力墻最大高度為10.1m;在E-F軸之間,由于底板高差達3.1m,在長545m的范圍內要單面支模;在B2區(qū)F軸以北3.55米與C2區(qū)相接處,設有一條400寬的變形縫,兩側均為500厚剪力墻,其中,B2區(qū)一側的基礎底板頂標高為-10米,C2區(qū)一側的基礎底板頂標高為-15.5米,這給基礎底板的土方工程、防水施工、混凝土施工、剪力墻模板的支拆帶來較大的困難;層高大,E-F軸間主體,除首層為7.5m外,其余均為15m;梁截面較大,30m跨大梁首層、二層、三層均為2*1*2.75m的雙梁,+45m標高結構由橫向雙梁(b×h=2×1.0×6.35m)及縱向的雙梁(b×h=2×1.0×4.35m)構成,這些橫向雙梁從中心開始到兩側外挑的15.545m部分,高度依次遞減(6.35~5.368m~2.826m),形成魚腹式梁;除首層的雙梁局部為預應力結構外,其余雙梁均為預應力結構;A、K軸及E、F軸的大柱部位均有較大的預埋件,粗大鋼筋、預埋件、預應力波紋管在此交叉,施工困難。2.3鋼結構設計復雜鋼結構鉸支座預埋件的精度要求高,用鋼量大,用鋼量達到3.12萬噸。2.4工期緊土建主體從2002年11月1日開工,B1、B3區(qū)要求在2003年5月16日提供結構吊裝,整個土建要求在8月8日完成封頂,比原定工期提前2個月。2.5新技術應用多建設部公布的十項新技術在該工程上均有應用,是建設部列入新技術推廣應用的示范工程。2.6測量控制難度大,精確度要求高鋼結構支座的安裝要求精度控制在3mm以內,以確保126m跨鋼結構大梁的吊裝。2.7高空懸挑結構的施工難度大+45m結構的魚腹式大梁的外挑結構,自重大,高度高,給模板支設及支撐帶來困難。2.8交叉作業(yè)多在柱節(jié)點部位,存在預應力、鋼結構支座及鋼筋工程、模板工程的施工,難度較大。2.9地下室外墻回填土要求高該工程地下室回填土的密實度要求大于93%,在B2區(qū)兩側,由于+45m外挑結構的支撐全部落在回填土層上,其最大壓縮量不得大于20。2.10質量要求高在合同中就規(guī)定該工程必保工程質量魯班獎。3綜合施工技術3.1施工組織和工期控制根據(jù)總體進度安排及結構的特點,將土建主體分為三個工區(qū),每個工區(qū)再按后澆帶及變形縫劃分為若干個小項目部,每個小項目部按各自的情況組織各自的勞動力和周轉材料,小項部內部組織流水施工,小項目部與小項目部之間以及工區(qū)與工區(qū)之間組織平行流水施工。地下室施工期間平均每天澆筑混凝土3100m3(混凝土一天最大的澆筑量達到1.1萬m3),綁扎鋼筋265T;該工程地下室工期為45天,主體結構A、C區(qū)工期為30天,B1、B3區(qū)為45天,B2區(qū)為80天;鋼結構吊裝工期為150天。整個會展中心共澆筑混凝土18萬m3,綁扎鋼筋7.5萬噸,鋼管周材3.8萬噸,模板14萬張,木方9000m3,土建施工人員達7000人。3.2機械設備的選用根據(jù)主體施工的實際需要,施工現(xiàn)場共布置了16臺塔吊,14臺混凝土輸送泵;鋼結構吊裝施工,共布置M250-250T履帶吊二臺,7150-150T履帶吊二臺,兩臺M900行走式塔吊。3.3施工測量控制本工程施工測量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高精度控制后分測的工作程序,即首先建立控制網(wǎng),測設建筑物的主軸線,后依主軸線進行建筑物的細部放線。(1)為保證工程的整體性和局部施工精度要求,滿足鋼結構吊裝的精度要求,主軸線的控制誤差不大于1/10000,且不大于5mm,鋼結構支座的安裝誤差不大于3mm。主控軸線測設用全站儀,一般軸線測設用經(jīng)緯儀和鉛垂儀。①、為保證軸線精確,設立地下室、A、B、C區(qū)四個閉合軸線控制網(wǎng),其中地下室和A、B、C區(qū)的軸線控制網(wǎng)必須互聯(lián)互通,以便形成整體控制網(wǎng)。②、檢查并調整,各定位軸線點的閉合誤差必須滿足規(guī)范要求,對于鋼結構支座的預埋件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跟蹤監(jiān)測。③、按照施工場地的高程控制要求,根據(jù)監(jiān)理指定的已知標高水準點,引測到場地內,并按規(guī)范要求埋設三個基本水準點,布設成閉合水準路線。(2)為了給各層放線和垂直度控制提供依據(jù),采用內控法,將主軸線向上傳遞,測設各層平面控制網(wǎng),為保證傳遞精度,采用如下措施:①、澆筑首層梁板混凝土前,必須在各豎向投測控制點處預埋150×150×10帶錨腳的鐵板,待固定后,在鐵板上刻出醒目的“十”字,在該點附近設欄,以便架設經(jīng)緯儀。每層應準確留置激光垂直通道。②、測量時,經(jīng)緯儀豎向投測每90度,回轉投測一次,四點取中值;豎向投測直接由底層控制軸線引測到施工層,以避免累計誤差;投測的控制網(wǎng)閉合檢驗合格后,才能放線。③、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對一層樓面軸線進行復核,并固定軸線控制點。3.4土釘墻及預應力錨桿深基坑支護地下室埋深A區(qū)-11.05m,B區(qū)-14.0m,C區(qū)-15.5m,邊坡上部為人工回填土(約4m),其下全部為礫質粘土,局部在A、B、C區(qū)東側的中下層為砂層。因場地原因不具備放坡條件,對有砂層的強透水層采用?550水泥攪拌樁相互交接形成止水帷幕,單根有效樁長8.5~11.5m,為保證帷幕樁的穩(wěn)定,所有樁底穿過強透水層(砂層)進入隔水層1m?;又ёo采用掛鋼絲網(wǎng)噴射混凝土土釘墻支護,土釘為?22~32鋼筋,長15~20m,在基坑開挖深度達7m左右,沿基坑標高-3.5m、-5.4m、-7.8m、-9.1m設四道預應力錨桿補強,錨桿長18~20m,預應力筋采用2?15.24mm鋼絞線,兩次壓力灌漿,保證了基坑邊坡的穩(wěn)定、安全。共支護深基坑邊坡面積25萬平方米。本工程的基礎底板為樁筏基礎,地基要考慮其承載力(18T/m2)。在C3區(qū),由于土質與地勘報告嚴重不符,為保證工期及施工質量,決定對其采用水泥砂漿旋噴樁加固,旋噴樁的直徑為150,間距為300,深度以達到持力層為準,加固結束后經(jīng)質檢站進行堆截試壓及小應變檢測達到設計標準;在A3區(qū),由于施工止水帷幕樁時沒有考慮到該處地下室底板下有地鐵穿過而將底板加厚了1.5m,造成樁入地基的深度不夠,在開挖該處地基土方時出現(xiàn)了邊坡裂縫,為確保安全,對于寬度僅11m、深12.5m的基坑采用水平方向加設二道水平型鋼梁對撐的辦法進行加固,型鋼梁采用二根I28的工字鋼焊接而成,鋼梁的水平間距為3500,第一道鋼梁位于坡頂以下650處,第二道鋼梁位于第一道鋼梁下6m;對于施工現(xiàn)場少量部位由于各種原因的局部超挖,采用C10混凝土內摻25%毛石來進行加強。3.5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該工程地下室底板以及二層~四層的混凝土大梁均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尤其是地下室底板結構復雜,混凝土體量巨大,有其特殊性。該工程地下室底板為符式梁板結構,厚度為1000、2000、3000、局部為5300、5950剪力墻厚度為500、850、1000。每一分部的長度均為120米。底板及承臺混凝土一次現(xiàn)澆最大混凝土量約7200m3,混凝土為C30P8?;炷僚浜媳仍O計采用三摻技術,粉煤灰摻量14%,五山“N型”泵送劑摻量1%,另外在混凝土中摻7%的美國杜拉纖維,坍落度為16~18cm,混凝土初凝時間為7h。每一分部對厚度在1~3米的底板進行斜面分層一次到頂?shù)臐仓椒?,對?.95米厚底板采用整體分層的澆筑方法。澆筑時配置8~10臺混凝土輸送泵,沿長邊分層澆筑,前后保持約為3m距離,滾動式推進,避免施工冷縫的出現(xiàn)。底板混凝土的水化熱計算和裂滲控制尤為重要。澆筑混凝土時采用“銀羊”牌低熱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所有水泥存放時間不少于1個月,采用每立米摻加40Kg冰替代同重量的水攪拌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大于22.50C,在混凝土的輸送管道上覆蓋麻袋并灑水濕潤,構造上對于5.95厚底板的中部增加2層Ф16@200的鋼筋網(wǎng)以及二層1#鍍鋅鋼管@1000的冷卻循環(huán)水管,3米的增加一道鋼筋網(wǎng)以及一層1#鍍鋅鋼管@1000的冷卻循環(huán)水管,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為準確測定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控制內表溫差,采用JDC-2建筑電子測溫儀,沿混凝土上表面、混凝土中心、混凝土下底三處設3個測溫點為一組,共設180組,每1h記錄一次溫度數(shù)據(jù),共記錄數(shù)據(jù)3萬個,并繪制成溫度變化和內表溫差曲線。根據(jù)測溫記錄,在混凝土澆筑后3~5d,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達76.80c,最高溫升達36.50c,平均溫差為24.50C,最大溫差為270C,這種測溫準確、自動、連續(xù)。測溫持續(xù)兩周。在混凝土終凝后及時覆蓋好一層塑料薄膜和二層麻袋,進行保溫養(yǎng)護,并澆水濕潤。3.6地下室長墻的裂滲控制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外墻長度為540m,外墻的約束較大,容易出現(xiàn)墻體裂縫,為保證工程質量,經(jīng)專家討論,采用了以下施工措施,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1)、增加外墻后澆帶的數(shù)量,減少變形縫的數(shù)量。根據(jù)王鐵夢的?變形變化引起結構裂縫?一文中知道,裂縫的出現(xiàn)一般在墻的中部,增加后澆帶的數(shù)量可很有效地減少裂縫的開展;減少變形縫的數(shù)量是因為變形縫一旦日后滲水,其修補相當困難。(2)、改變外墻的配筋。地下室外墻原配筋水平、豎向均為Φ20@200,且水平鋼筋在豎向筋的內側,經(jīng)設計同意,改為水平鋼筋放在外側,配筋改為Φ12@120。(3)、改變混凝土的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水泥用量由原設計的340Kg/m3(重要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定中的最小水泥用量)調整為310Kg/m3,使用的水泥采用低熱硅酸鹽水泥,且水泥的存放時間不少于1個月;調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由原來的16~18,調整為12~14;并對厚度大于800的墻體,在混凝土中摻加40Kg冰替代同重量的水;在混凝土中摻加杜拉纖維0.7Kg/m3,減少混凝土的干縮裂縫。(4)、限制混凝土的澆筑高度?;炷恋臐仓叨炔淮笥?m,以減少沉縮裂縫的出現(xiàn)。(5)、加強混凝土的振搗。避開雨天澆筑混凝土,增加混凝土振動棒的數(shù)量,杜絕施工冷縫的出現(xiàn)。(6)、延長拆模時間。外墻拆模時間延長至7天,以減少混凝土的內外溫差。(7)、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外墻混凝土的養(yǎng)護采用循環(huán)自噴淋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14天。(8)、減少混凝土暴露的時間。在混凝土養(yǎng)護結束且模板拆除后,立即著手外墻防水施工,并及時回填。3.7高支模的施工本工程B2區(qū)+45m結構由橫向雙梁(b/d=2×1./6.35~5.368m)及縱向雙梁(b/d=2×1./4.35)構成,橫向雙梁向外懸挑15.545m,高度遞減(5.368~2.826m);+15m及+30m標高結構是由立柱之間及立柱與核心筒之間縱橫預應力雙梁(b/d=2×1./2.75m)構成。樓層通常在中間有一個12m寬的洞口,洞口邊有800×2500的邊梁。整個平面尺寸為420×33m,由8軸、12軸的二條橫向變形縫將結構分為三個部分。本工程高支模有以下特點:跨度大:柱網(wǎng)間距縱橫向均為30m,主次梁的凈跨均為26m;梁的截面大:最大截面尺寸為2×6.35;懸挑長度大:+45m樓層橫向框架梁,向南北方向各挑出15.545m;層高大:1-2層的層高為7.5m,3-4層的層高為15m,懸挑的部位高度達45m;梁的截面形狀復雜:+45m層的魚腹式大梁,截面成弧線變化;自重荷載大:1-3層主框架梁自重的線荷載為13.75T/m,全梁自重357.5T,4層(+45m)魚腹梁自重的線荷載平均31.75T/m,其中懸挑部位的自重線荷載平均為10T/m,魚腹式大梁自重共計為855.5T;洞口多:樓層平面變化較多,而且樓層中設有較大的洞口;預應力:在大梁預應力沒有張拉時,大梁難以承受相應部位的自重荷載;后澆帶數(shù)量多:將許多原來的簡支梁、連續(xù)梁變?yōu)閼冶哿夯驍嗔?。?)、所有排架支撐體系采用滿堂鋼管腳手排架,對于1000×2750大梁,鋼管支撐縱向間距為500,橫向間距為250,排架支撐的步高為1800。對于高度超過2.75m的+45m標高的大梁,分二次澆筑混凝土,第一次混凝土的澆筑高度為2.75m。(2)B區(qū)E-F軸的跨內在縱橫框架梁的中部1/E、2/E軸處各設置2~3根鋼性支柱,其目的:保證整個架體的側向穩(wěn)定;減少原設計大梁的跨度,提高承載能力;有利于利用疊合梁的原理,將頂層大梁分兩次澆筑;可在施工頂層+45m大梁時將首層及二層排架拆除,增加鋼管的周轉。鋼性支柱由54根鋼管搭建而成,鋼管頂部用支撐托,以減少鋼管的偏心距;鋼性支柱的縱橫拉接(步高)均為1m,支撐雙梁的雙鋼性支柱之間也要縱橫拉接。鋼性支柱在順著大梁方向為9排,逆著大梁方向為6排,鋼管之間的距離為250。(3)、對于所有高度超過2.75m大梁的后澆帶兩側,各增加一個300×600的混凝土構造柱,內配6Φ20的鋼筋,以確保后期排架支撐拆除時防止誤拆后澆帶兩側大梁的支撐。(4)、從7.5m標高起,在跨內逐層設置了自動扶梯,預留洞口為11.8m×23.8m,到45M標高時被井格式梁板所覆蓋,采用在30M標高的洞口上架設橫向鋼結構桁架梁,在桁架梁上鋪設縱向工字鋼梁,在工字鋼梁上支立45M標高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①、30米樓面洞口上桁架梁體系的布置:在洞口內橫向布置四條鋼結構桁架梁,并對準45M層的4根橫向混凝土梁,在洞口的東西兩端,靠近橫向框架梁邊,各布置一根落地式鋼管組合桁架,以共同支承縱向工字鋼梁。工字鋼梁最大間距不超過450,在縱向混凝土大梁下布置4根工字鋼梁,間距不大于250。②、45M標高的800×2500的大梁下,橫向各布置一根鋼結構桁架梁,其跨度16.4m,共四根。洞口邊靠近框架梁處各布置一根落地式鋼管組合桁架,沿縱向在桁架梁上鋪設工字鋼,普通板下間距450,遇500×2000梁時間距250。長度26m,共27根,跨度最大為6M。③、30米、15米標高下900×2500大梁加固:因桁架梁的支座反力較大,達到近147T,洞口的桁架梁必須擱置在洞口南北兩側的900大梁上,故需要對900大梁進行加固,900高大梁上有四個比較大的集中荷載,因此在桁架梁擱置位置的下方另加四個9×9根立桿間距為250的鋼管組合柱,橫桿步距1000,原鋼管排架不拆除。對應傳遞至15m、7.5m層。30m標高洞口處支撐示意圖詳見附圖一(4)、+45m標高外挑梁支撐系統(tǒng):在挑梁下采用兩根格構式型鋼鋼柱(鋼柱采用塔吊標準節(jié)制作,附墻采型鋼桿件),在4m×4m的空腹柱上設置牛腿,上面用鋼桁架作為托架,共同組成挑梁下的支撐系統(tǒng),在井式梁板下采用鋼管排架作為支撐系統(tǒng),頂部由活動支托調節(jié)標高,鋼管接長采用對接扣件,盡力減少鋼管的偏心距。為確保整個支撐體系的穩(wěn)定,鋼管排架與格構式鋼管柱必須進行可靠牢固的拉接。在15米、30米標高處用鋼絲繩進行反拉卸荷,并保證鋼管排架的水平橫桿與梁、柱頂緊、頂牢,確保反拉卸荷有效,在排架設計滿足承載力的前提下,在L4梁(500×2500)的中部每跨各增加一個鋼管排架組合柱。+45m外挑結構高支模支撐示意詳見附圖二。(5)、地基及部分地下室頂板加固:部分格構式型鋼柱直接落在地下室外墻的回填土層上,為了減少沉降量,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對于該部位的回填土改為石粉渣代替,且必須分層夯實,分層厚度不大于300,每層均進行密實度試驗,密實度大于93%;對于型鋼柱直接落在地下室頂板上的,要對地下室頂板采用鋼管組合柱進行加固,鋼管柱由9×9根立桿間距為250、橫桿步距1000的鋼管構成。3.8節(jié)點處理(1)大柱節(jié)點施工該工程在結構上充分運用超大跨度的鋼結構桁架來實現(xiàn)建筑大空間的要求。分別在A、C區(qū)的柱頭上預埋鋼結構支座。鋼結構支座由60厚的鋼板和?32的帶矩形錨板的預應力錨栓組成,單個埋件的最大重量約為1.5T,埋件表面與水平面成10度。①、預埋件的安裝A、K軸大柱在施工至-1.9m時開始埋設預埋件固定支架,然后將大柱混凝土澆筑至-0.65m標高(鋼結構支座預應力錨栓的底端下100),以保證固定支架的穩(wěn)固性,再開始安裝支座。由于大柱的主筋以及箍筋均要穿過支座,同時由于大柱頂端為異形,所以對穿支座的主筋必須進行精確定位以及精確下料,并保證二次接頭的標高準確。所有鋼筋初步就位后,預埋件再進行一次精確的軸線復核,然后鋼筋再進行機械連接,完成后再澆筑大柱混凝土。②、混凝土的澆筑由于支座預埋件為箱形,預埋件下的混凝土難以保證其密實,施工中采用在預埋件下預埋二個二次灌漿管道,對該部位進行二次灌漿。二次灌漿采用高強度、免振自密的防縮砂漿CPV,其3天的強度可達到C30,28天強度可達到C60。在澆筑防縮砂漿前,用膠帶紙將預應力錨桿端部螺紋包扎好,以防止螺紋在澆筑過程中受到損壞。在澆筑過程中,應加強預埋件軸線位置的過程監(jiān)控,派專人負責測量澆灌過程中預埋件的軸線。(2)B2區(qū)E—F軸200寬變形縫施工會展中心B2區(qū)地下室底板橫向由8軸、12軸的200寬變形縫和縱向的二條后澆帶將整個底板分為三個施工段、九個分部。由于變形縫寬度只有200,同時,底板混凝土的厚度較大,一般為3000,最大厚度達到5950,給該處模板的支拆帶來較大的困難。施工變形縫時,先施工一側底板混凝土,模板按常規(guī)支設,在模板上開槽,預埋好橡膠止水帶,將止水帶的翼邊用扎絲綁扎在拉結筋上,拉結筋可點焊于主筋上,使止水帶充分展開并保證位置正確。施工變形縫另一側時要考慮變形縫中模板的可拆性,采用鋼板分段支模,支模前先插一排φ16@1000圓鋼:先支設橡膠止水帶下方的模板,將橡膠止水帶安裝到位后,再支設上部分的模板,然后插入φ16圓鋼,最后在地下室底板內側用鋼管支架進行支撐,并按軸線進行加固、校正到位?;炷脸尚魏?,先拔出φ16圓鋼,再吊出模板。模板采用鋼模,由5mm鋼板制成,背枋采用直徑50mm方通,每400mm一根,橫向設置,方通與鋼模焊死。φ16圓鋼每1m一根,圓鋼頂部彎成圓圈狀,便于用手動葫蘆拔出。變形縫處模板施工示意圖如下:地下室底板200寬變形逢模板安裝示意圖地下室200寬變形縫先澆筑的一側,其混凝土成型質量直接影響到變形縫另一側混凝土的成型質量,在支設先澆筑一側底板模板時,一定要控制其軸線,加強支撐,防止模板出現(xiàn)脹模。其余如地下室長540m高度為3.1m的單面支模、+30m標高的大牛腿預埋件部位的施工、E、F軸跨內洞口邊反梁模板的支設、+45m標高魚腹式大梁的模板支設、隧道與地鐵接口處的施工、長22.5m塔吊附墻桿件的設計與施工等詳見專題論文。3.9新型防水材料的施工本工程外圍護結構的混凝土全部采用自防水C30P8,迎水面附加防水層,采用PVC卷材防水層,其中底板用1.2mm厚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外側墻采用1.5厚聚氨脂防水涂膜及1.5厚“貼必定”自粘式卷材,挖孔樁頭采用建筑嵌縫膏并涂刷二道“向上牌”聚合物水泥砂漿;變形縫防水:采用中置式和外貼式PVC止水帶;后澆帶防水:采用中埋3厚止水鋼板及外貼式PVC止水帶;箱形輔助用房屋面:采用高分子防水涂料和剛性方水層。本工程共采用PVC卷材3萬m2,貼必定自粘式卷材7.1萬m2,聚氨脂涂膜7.5萬m2,3.10粗直鋼筋的連接技術本工程粗鋼筋截面為Φ22~Φ40,所有的粗直徑鋼筋在平面和豎向均采用等強直螺紋套管進行連接,部分接頭采用冷擠壓套筒連接,本工程共使用等強直螺紋接頭64萬個,這些接頭的應用加快了工程施工進度,保證了接頭的可靠性,所有鋼筋接頭經(jīng)見證抽檢,全部符合規(guī)范要求。3.11鋼結構施工本工程展廳鋼箱梁的尺寸較大,長126m,單箱梁重120T,鋼結構的吊裝采用分段單箱梁吊裝,這樣可以減小一次吊裝重量,減少現(xiàn)場拼裝場地,減少地下室的加固費用。單箱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及吊車的吊裝能力,除展廳入口外的排架箱梁分為二段外,其余均分為7段,在每一段箱梁兩端增設胎架。250T*m履帶吊主要用于展廳箱梁的吊裝,80T*m汽車吊主要負責展廳箱檁條、拉桿、鋼柱等的吊裝。整體吊裝順序: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B1、B3屋面標高只有30m,而B2區(qū)屋面標高為60m),決定從南向北、從1軸及19軸線向中間推進。分段單箱梁的吊裝順序:根據(jù)箱梁結構,從支腿一端依次向滑動支座一端進行吊裝,立柱或拉桿吊裝交叉進行,整條雙箱梁吊裝、調整就位后統(tǒng)一施焊,對于張拉弦梁,焊接完成后再進行張拉。入口處的雙箱梁為安裝定位方便采取從E和F軸往兩側方向的順序安裝。胎架的設置:南北區(qū)展廳各設置6套胎架,根據(jù)展廳箱梁的分段情況,每套胎架有5個不同高度的架體,胎架利用塔吊標準節(jié)制作,對高度不符模數(shù)的現(xiàn)場制作。吊點的設置:由于箱梁是分段吊裝,存在分段分片箱梁之間的組對焊接,相鄰段之間存在箱梁翼緣對接企口,箱梁安裝完成后的中心線是一弧線,如采用傳統(tǒng)的兩點吊裝法,鋼箱梁難以順利就位,現(xiàn)場采用一點半吊裝法,即一點主吊,另處一點副吊,通過副吊點上的倒鏈在箱梁吊離地面500mm時進行調整,使鋼梁的傾斜度基本上和安裝位置時的傾斜度吻合。展廳箱梁的釋放:為了確保鋼箱梁的安全性及均勻性,按鋼結構獨立單元整體釋放,減少釋放時不同軸線的鋼箱梁間的相對位移,為保證鋼箱梁的鉛垂線方向及沿軸線方向的位移能滿足設計要求,把展廳鋼箱梁按分區(qū)釋放,北側為6個區(qū),南側為8個區(qū),同區(qū)內的箱梁同步釋放。鋼梁分區(qū)釋放前,水平支撐不能完全固定,并允許檁條在軸線的鉛垂線面內作微小的相對轉動和水平移動。垂直支撐在釋放前不安裝,等釋放完成后再安裝。釋放順序:為保證鋼箱梁釋放時能夠按設計意圖滑動,釋放時按從E、F軸向A、K軸的順序進行,每個支撐點分四次均勻釋放。鋼結構的焊接:由于鋼結構用鋼量大,鋼板較?。ǜ拱遄詈駷?4,最小為12),易造成箱梁幾何尺寸得不到保證,焊接前先進行縫內清理,焊前加熱時,要對分段焊的長度、焊肉厚度、順序、先入后入方向、流程等進行詳細的標識,所有焊縫均進行無損檢測。3.12預應力施工本工程B2區(qū)+45m結構由橫向預應力雙梁(b/d=2×1./6.35~5.368)及縱向預應力雙梁(b/d=2×1./4.35),橫向雙梁向外懸挑15.5m;+15m及+30m結構是由立柱之間及立柱與核心筒之間縱橫預應力雙梁(b/d=2×1./2.75)構成。結構沿縱向4、8、12、16共設置4條伸縮縫,將結構分為5個獨立的單元,本工程預應力有以下特點:柱網(wǎng)尺寸大,構件跨度達30m;構件截面尺寸大;預應力采用有粘結體系,配筋量大,梁柱節(jié)點預應力為雙向布置,節(jié)點構造復雜;在每個獨立單元,最大長度達到120m,對避免結構早期開裂和預應力有效建立不利;縱向預應力梁在每一單元內被核心筒分成2~3段,預應力在核心筒后澆帶處張拉錨固。(1)模板及支撐的安裝與拆除梁側模在預應力筋安裝且波紋管綁扎到位后再安裝,以保證預應力定位支架筋準確。結構周邊邊梁及柱外側模板,在預應力張拉端墊板和墊板后局部承壓鋼筋全部施工完成后方能封堵,該處模板必須封堵嚴實,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張拉端墊板后局部漏漿,造成張拉過程中承壓墊板的局部凹陷。預應力梁底模及支撐,在預應力筋張拉結束后拆除,并應與預應力孔道灌漿時間錯開。(2)梁面預留張拉槽本工程伸縮縫設置間距大,每塊獨立結構縱向長度最長達120m。對縱向次梁,為保證結構預應力的有效建立,采用了預應力筋結構平面內搭接張拉的施工工藝以及在梁表面群錨變角張拉工藝,減小預應力筋張拉長度。當梁頂面鋼筋間距小于張拉槽寬度,則在混凝土澆筑前需切斷張拉槽位置處鋼筋,保證張拉槽預留,并在張拉槽梁側搭接切斷的非預應力鋼筋。對于同一梁段需前后設置兩處張拉槽的地方,前后槽間距不能小于1m,以保證承壓墊板后混凝土的承壓強度。另外,張拉槽設置時避開加密箍筋位置,同時在留槽時切斷的箍筋處預插加強筋,并在張拉灌漿后彎折合攏焊接。(3)伸縮縫處懸挑梁端的處理結構在4、8、12、16軸設有4條伸縮縫,為保證該處預應力墊板安裝及張拉操作的順利進行,采用伸縮縫兩邊懸臂梁端部1m范圍內混凝土后澆,懸臂梁的縱筋除每邊的兩根正常彎折外,其余縱筋在該處截斷,待預應力張拉并灌漿完成后,采用機械接頭連接,并綁扎箍筋,最后澆筑混凝土。(4)混凝土澆筑及養(yǎng)護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注意振動器不得沖擊波紋管,以免造成破裂漏漿或移位。張拉端及梁柱結點等關鍵部位,因鋼筋密集,澆搗困難,用小直徑振動棒振搗密實,柱無粘結筋節(jié)點處的混凝土澆筑是施工的重點,該處由于鋼筋密集,既要求混凝土必須澆筑密實,又要保護波紋管不致因振動棒的沖擊而破壞。預應力框架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在張拉前混凝土應有切實有效的養(yǎng)護措施,并在所有梁混凝土中摻加杜拉纖維,以減少框架梁混凝土在張拉前出現(xiàn)收縮裂縫。(5)框架梁預應力筋張拉框架梁混凝土強度達75%設計強度后,進行預應力筋張拉,預應力的張拉采用YCW250型千斤頂及高壓油泵進行成束張拉。張拉控制應力為0.75fPtK,本工程預應力筋有兩端張拉,也有一端張拉,預應力筋采用兩端張拉時,兩套設備在兩端同時張拉。在張拉前進行張拉摩擦損失測試以確定預應力超張拉百分比。(6)框架梁柱節(jié)點處理由于搭接張拉,搭接節(jié)點處預應力波紋管多達四排(最多達五排),加上非預應力梁柱鋼筋和預埋管線,節(jié)點構造極為復雜。施工時協(xié)調預應力和非預應力施工工序上的關系,非預應力腰筋、吊筋、二排鋼筋及預埋管線等在可能情況下,應盡量滿足預應力波紋管的安裝要求??蚣苤?jié)點處應先穿預應力波紋管及鋼絞線,并放置預應力固定端錨具,然后在綁扎柱箍筋。3.13輕質墻體材料本工程所有隔墻均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塊或輕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舉辦婚禮活動的策劃方案
- 2025年1月幼兒園工作方案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項目三 進排氣系統(tǒng)的維護
- 高三上學期《戰(zhàn)勝拖延拒絕躺平》主題班會課件
- PHP程序設計項目化教程課件 項目5 文本內容過濾器-數(shù)據(jù)處理
- 2025年電動繞接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甲基苯駢三氮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瓷盆去水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玻璃纖維墻體網(wǎng)格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環(huán)保節(jié)能型汽油添加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提高患者口服藥服用的準確率品管圈成果匯報ppt模板
- 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6000字范文
- 能源中國學習通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刮痧技術操作流程圖
- ISO9001 2015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 山西省博物院講解詞(全)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及反思
- 自考07887平面設計(12-19)真題試卷
- 高大模板工程驗收表
- (中職)Photoshop基礎實用教程全冊教案2022-2023學年
- 酒店旅館防偷拍攝像頭排查指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