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課件第1課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課件第1課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課件第1課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課件第1課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課件第1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

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1課時我與社會小提示:教學課件后的習題課件有答案顯示故事1:《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他真的是到了世外桃源嗎?真的是與世隔絕嗎?活動2:看教材第6頁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圖,問:這個關系網(wǎng)說明了什么?辨論3:①個人是否可以離開社會而單獨存在?②一個人的成功,完全是他個人奮斗的結果?材料(實例)導入:故事4: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州,護林員發(fā)現(xiàn)了一個吃狼奶長大的女孩勞拉。這個8歲女孩用四肢爬行,用狼的語言在狼群里盡情“交談”。小勞拉后來被送到美國心理改造中心。經(jīng)過18個年頭的艱苦訓練和學習,勞拉才逐步恢復人性,最終還上了大學。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以上材料都說明了什么?材料(實例)導入:以上材料都說明了什么?提示:材料說明我(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個人的生活離不開社會。2、每個人都在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3、每個人的存在和發(fā)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1.認識到自身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

2.懂得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從而順利適應社會生活。

3.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合作及融入社會的能力。認識與了解學習目標

感受社會生活一閱讀教材P2-3頁的材料分析回答感受社會生活:

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社會絢麗多彩。

作為當代中國的文化名人,現(xiàn)年84歲的流沙河甚少出席公開活動。但每月第一個周末的下午,他總會準時出現(xiàn)在成都市圖書館報告大廳,給自行前來的市民們講解詩歌,一講就是五年多?!斑@是我與社會接觸的唯一渠道?!绷魃澈诱f。教師總結:

1.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投身于社會的過程,也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過程。2.置身于廣闊的社會之中,我們會與越來越多的人打交道,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二閱讀教材P4—5頁的材料,探究下列問題教師總結: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我與社會感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絢麗多彩

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我們都是社會的一員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1、我們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應該是()A、越來越分離B、與任何人都無關C、越來越緊密D、彼此不能分開C

2、如果說社會是張網(wǎng),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A、網(wǎng)上的一個結點B、漏網(wǎng)之魚C、互不相干的個體D、一條線A

3、“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諺語告訴我們()

A、每個人都有三個好朋友

B、人總是不能脫離他的人際環(huán)境

C、只要你是好人就會有朋友幫你

D、人是無法獨立完成任務的B

4、“人生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是索取”。這句話告訴我們()

①要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生,就必須只講奉獻,而不能索?、谌说囊簧糁皇撬魅?,人生就沒有意義③真正懂得生命價值的人不但享受現(xiàn)實生活中的給予,而且會積極地為他人、為社會去奉獻④只要對他人、對社會有所貢獻,生命就有價值,人生就有意義。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D

5、實現(xiàn)社會化的途徑主要是()①學習社會知識②幫助老年人③經(jīng)常聽廣播讀報紙④社會成員的影響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5、實現(xiàn)社會化的途徑主要是()①學習社會知識②幫助老年人③經(jīng)常聽廣播讀報紙④社會成員的影響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6、某學校在開展熱心助人的活動中,許多同學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變熱情了,變堅強了??梢姡ǎ?/p>

A、人是無法獨立完成活動任務的

B、我們應該多了解自己

C、社會化的過程就是我們成長的過程

D、我們的情緒變化太大C

材料(實例)思考: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研究水稻的高產(chǎn),不斷探索反復實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性的進展,然而,在成就和榮譽面前,他從不滿足,永不止步。2001年2月,他榮獲了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而稻米目前是世界大約30億人的主要食物。世界糧食獎基金會稱袁隆平為“世界水稻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專家之一”,“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廣泛種植的雜交水稻在中國引發(fā)了一場水稻生產(chǎn)革命,使水稻產(chǎn)量在一個世紀中增加了2倍。雜交水稻這一育種途徑由此從亞洲、非洲到美洲廣泛傳播,養(yǎng)活了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口?!睆倪@個事例中你能談談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嗎?提示:袁隆平的事例說明我(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個人的生活離不開社會,2、每個人都在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3、每個人的存在和發(fā)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在社會里才能體現(xiàn)個人的價值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

第一課豐富的社會生活第2課時在社會中成長小組討論導入:第一大組各小組討論任務:友好交往大家說1、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向他人表示友好?2、你是怎樣與人交往的?你認為應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第二、三大組各小組討論任務:實踐園地1、看看你生活的地區(qū)(學校)存在哪些環(huán)境問題?2、在你的生活中,讓你感觸最深的環(huán)境問題是什么?3、請你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能源的好辦法?第四大組各小組討論任務:理性升華請大家說說哪些是公益活動?自己都參加過什么公益活動?你參加公益活動有何感受?除了參加這些公益活動以外,我們還可以怎樣服務社會(也可以以為學校公益服務為例說說)?以上這些活動說明了什么?以上這些活動說明了:說明了個人要積極融入社會,做一個社會化的人。1.認識到人要在社會中成長。2.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3.培養(yǎng)學生親社會的能力。4.培養(yǎng)學生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的精神品質。認識與了解學習目標

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一閱讀教材P7頁的材料分析回答(1)結合上圖,說明人的生存與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2)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的要求是什么?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教師總結:

(1)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yǎng)。

(2)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需要具備:知識技能豐富、語言表達能力高、價值觀念強。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二閱讀教材P8頁的材料,回答上述問題教師總結:(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yǎng)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2)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fā)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3)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做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人的生存與發(fā)展離不開社會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B

1.德國著名詩人歌德說過:“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我們無法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價值

②只有通過社會化,才會真正實現(xiàn)我們人生的價值

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離不開社會

④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我們能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貢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2.王培連12年獻血上百次,總共獻血90400毫升,家中的獻血證就有20多本,王培連被評為市獻血冠軍。王培連的行為()A.是一種回報社會的行為B.是為了家人用血方便

C.是出風頭,爭名譽D.不利于身心健康D

3.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fā)展等親社會行為,有利于()①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②塑造健康的人格③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④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努力學習知識,同時也要()①與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②避免和別人的交往以免影響自己的學習③多交社會上的朋友④關注社會并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和奉獻社會。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c

5.青少年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的途徑有()①研學旅行②熱心幫助老年人③經(jīng)常聽廣播讀報紙,關心社會發(fā)展④參加勞動體驗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材料(實例)思考:《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媒體這樣描述:“無論他們的身份、背景、經(jīng)歷多么不同,但是在過去的一年里,他們卻是在無私地奉獻著社會,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動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