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貼敷療法_第1頁
透皮貼敷療法_第2頁
透皮貼敷療法_第3頁
透皮貼敷療法_第4頁
透皮貼敷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用輸液也能看好病

標準診療—透皮療法

認識透皮療法透皮療法也稱穴位貼敷療法,就是指藥物以一定的速率通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循環(huán)產生治療作用的一種給藥方式。利用皮膚或粘膜作為藥物輸入體循環(huán)的門戶,而起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療作用。是對傳統(tǒng)給藥觀念的突破。

透皮技術的歷史演變透皮技術是祖國醫(yī)學中最寶貴的療法之一。它萌芽于原始社會,奠基于先秦,發(fā)展于漢唐,豐富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中醫(yī)理論解釋透皮療法根據(jù)中醫(yī)辯證施治的原理,選擇適當?shù)闹兴幓蛭魉?,藥物通過膏體貼敷在穴位上,通過脈絡直接進入人體循環(huán),在藥物和脈絡的雙重作用下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給藥方式。藥物不用經過肝臟和胃腸吸收,避免了肝臟和胃腸壁“首過效應”的影響,是真正的純綠色療法,安全無副作用。而且是24小時不間斷給藥,可以快速、安全的達到治療目的。用現(xiàn)代醫(yī)學解釋透皮療法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皮膚是一個巨大的免疫系統(tǒng),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與外界開放的系統(tǒng),是藥物最大的儲存系統(tǒng),也是藥物的吸收系統(tǒng)。通過特指的經皮給藥系統(tǒng)(穴位貼敷)有利于藥物更快、更好的吸收,快速發(fā)揮療效,減少痛苦。中藥透皮技術不僅適用于中藥治療疾病,也可適用于西藥治療,但是在西藥應用的前提下,須遵循合理用藥原則透皮療法特點吃什么藥貼什么藥確診疾病雙倍給藥定穴要準貼敷正確透皮療法的優(yōu)勢1、藥物不受肝臟和胃腸道“首過效應”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口服藥物的吸收必須通過腸胃壁,然后進入門靜脈。一般藥物在腸胃壁或肝臟內就會被新陳代謝、消除,發(fā)生首過效應。它會使吸收減小,治療效果下降,達不到藥物應有的治療效果。透皮療法的優(yōu)勢2、可以長時間按需要的速率將藥物輸入體內,血藥濃度保持恒定。根據(jù)“快則治標,緩則治其本”的原理,藥物是貼敷在穴位上以后,通過脈絡進入體循環(huán),是慢慢滲透的,給藥時間一般24小時,藥物可以更好的被人體吸收。這樣既能保持血藥濃度恒定又不必擔心藥物吸收的快慢對人身體所產生的影響。透皮療法的優(yōu)勢3、減少給藥次數(shù),提高治療效能,延長作用時間,避免多劑量給藥,使大多數(shù)病人易于接受。穴位貼敷療法使藥物通過穴位進入體循壞,可以24小時不間斷給藥,使藥物按一定的速率均衡進入,作用于人體。透皮療法的優(yōu)勢4、使用方便,具有釋放藥物的可撤性。我們所說的這個方面主要是針對老年人、小孩以及不能口服藥物的患者,因為透皮技術是以藥物貼敷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所以說一旦患者出現(xiàn)過敏等不適癥狀,可以立即中斷用藥,隨之產生的不適癥狀也可隨之得到解決。5、可以病患部位直接給藥,療效更確切??芍苯淤N敷于阿是穴(痛點),這樣藥物可以更快的作用于病患部位,療效更快速、確切。各種婦科疑難病癥及頸肩腰腿痛系列疾病小兒感冒、發(fā)燒、腹瀉、腹痛及婦科類疾病

No.1No.2No.3透皮技術治療范圍

心腦血管及骨病系列疾病常用到的穴位

標準診療—透皮療法

肺腧: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俯臥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標志:頸部前屈時項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頸椎,再向下數(shù)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據(jù)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柱之間為3寸,兩線的中點即脊柱旁開1.5寸處為肺俞穴所在。列舉:常用腧穴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以后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天突: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定喘穴:穴位于后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開0.5寸處。大椎穴: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中脘穴:位于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涌泉穴:涌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小兒六大類常見病列舉小兒積食表現(xiàn):中脘腹脹滿、不思飲食選穴:神闕、中脘、脾俞小兒頸肩腰腿及關節(jié)疼通列舉其他疾病列舉組方:辛夷、蒼耳子川芎麻黃各5克地塞米松強的松撲爾敏各2片羅紅霉素4片貼敷穴位,對各種鼻炎適用。穴位:神闕穴鼻炎痔瘡組方:大黃、芒硝、乳香、沒藥、穿山甲各1g,消炎痛4片,調和貼敷:神闕穴痔出血型組方:云南白藥2粒+安樂血6片+頭孢氨芐6片貼敷:痔瘡穴痔瘡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伸側面,尺橈骨之間,前臂背側腕關節(jié)至肘關節(jié)連線的上1/3處。百日咳恢復期自痙咳緩解至消失,約2~3周或更長。此期癥狀,痙咳日漸好轉,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咳聲無力,痰稀而少,氣短聲低,唇色淡白。治宜補氣養(yǎng)陰。(一)處方:人參3克,百合15克,用法:貼膻中本方適用于百日咳恢復期,氣陰兩虛。(二)處方:核桃仁(保留紫衣)、蜂蜜用法:貼膻中扁桃體炎處方:羅漢果2只,魚腥草30克(干品減半)金銀花10克,明礬3克,生地5克,連翹10克,紅霉素4片.用法: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調和分兩份貼涌泉穴和天突穴。如伴有虛火可將加萸適量。積滯積滯是指小兒乳食不節(jié),停積中脘、食滯不化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為特征。多見于嬰幼兒。一般說來預后良好。個別小兒積滯日久。傷食厭食,噯氣或嘔吐食物殘渣,矢氣頻作,腹痛拒按,大便臭穢,瀉后痛減,夜寐不安,處方:生梔子9克。用法:將生梔子15克研成細末雞蛋清調和,分別敷貼在兩足心涌泉。將竹葉5克,多潘立酮片3片雞內金10克健胃消食片5片用藿香正氣水調和貼于臍上。積滯脾虛積面色萎黃,困倦無力,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jié)M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酸臭。治以健脾益氣,佐以消導。(一)處方:黨參、茯苓、白術各6克,陳皮3克,甘草3克,焦山楂4.5克,炒麥芽4.5克。雞內金5克用法:用正氣水調和貼肚臍口瘡

口瘡口瘡是嬰幼兒常見的口腔疾患。本病多為胎稟胃熱,或熱毒侵襲,或先天不足,體弱多病所致。它可發(fā)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特別好發(fā)于唇、頰內粘膜,其次是舌邊緣及舌尖,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0.6~1.5毫米,潰瘍面呈黃白色或灰白色,潰瘍點1~3個,有燒灼樣疼痛,遇食物刺激則痛甚。心脾積熱口舌潰爛,少則五六個,多則十余個,周圍紅赤,疼痛拒食,口臭流涎,煩躁多啼,大便干結,或發(fā)熱面赤。治宜清熱解毒??诏?/p>

處方:萊菔子、白芥子、地膚子各10克,維生素B2片6片維生素B6片5片食醋適量。用法:共研為細末。調成膏狀然后分別貼于患兒兩足涌泉穴或天突穴虛火上浮的可加入?yún)擒镙?,生地,黃連,麥冬各5克共用肺炎風寒犯肺發(fā)熱無汗,嗆咳氣急,痰白清稀。治以辛溫開肺,化痰止咳。處方:麻黃5克,杏仁5克,桑白皮5克,蘇子5克,赤茯苓5克,甘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