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獻學之整理歷史文獻的基礎(chǔ)知識-注釋09歷史_第1頁
歷史文獻學之整理歷史文獻的基礎(chǔ)知識-注釋09歷史_第2頁
歷史文獻學之整理歷史文獻的基礎(chǔ)知識-注釋09歷史_第3頁
歷史文獻學之整理歷史文獻的基礎(chǔ)知識-注釋09歷史_第4頁
歷史文獻學之整理歷史文獻的基礎(chǔ)知識-注釋09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專題整理歷史文獻的基礎(chǔ)知識—第六編、歷史文獻的注釋、標點歷史文獻的注釋(P130)一、傳注與傳注學“注”即注解,“釋”即解說。注釋古人給它取了一個專門的名詞,叫“訓(xùn)詁”,“訓(xùn)”就是解說的意思,“詁”是指古言。解說古言使人通曉,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注釋。早期的訓(xùn)詁還主要是字詞形、音、義的解釋。后來其范圍逐漸擴大,包括對文獻內(nèi)容的解釋。注釋的種類很多,因傳、注兩種名稱用的最多,所以歷史文獻的注釋,也叫“傳注學”。二.傳注的源流演變起源:我國古代的注釋起源很早,在遠古文字產(chǎn)生之初就產(chǎn)生了。

傳注起源于何時?有人以為應(yīng)該是在漢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分離時。文字同語言分離了,就有了注釋。由于漢字的特點,一是方塊字,一是單音,應(yīng)用起來與實際語言不能完全一致,加上古代以竹簡和木版記錄語言不能不求省,這就不免常有使別人不了解的地方需要解釋,于是就產(chǎn)生了最初的傳注。今天看到的先秦文獻,行文有時夾著解釋的話,可見在還沒有產(chǎn)生專注的古代,說話者、著作者已經(jīng)感到有些話有解釋的必要,就隨時插入解釋,成為正文的一部分。這種現(xiàn)象就是古代注解的起源。但也還不是后世形式的注釋。注釋興起還有其他原因。古代的語言不統(tǒng)一,情況復(fù)雜。一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為政,言語各異,文字異形。除因時代不同而語言有所不同之處,也有因地域不同而語言不同的。二是少數(shù)民族雖經(jīng)同化,也不免語言文字的相異。三是秦統(tǒng)一文字,廢棄與秦文不合的六國文字,文章也成了定型,到了西漢,今文就與古文出現(xiàn)差異。兩漢:注釋學開始興起。西漢時,注釋開始興起。西漢去古已遠,周代文字(古文)此時絕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不懂,加上各地方言,更增加了理解的困難,所以許多著作都得翻譯為今文,換成漢朝人能夠理解的語言。西漢武帝獨尊儒術(shù),儒家文獻尊為經(jīng)書,能解經(jīng)者授為博士,研究經(jīng)學、為經(jīng)作注也就風行一時。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大量引用了《尚書》中的古文篇章??装矅越裎淖肿⒐盼摹渡袝罚ⅰ对娊?jīng)》,董仲舒注《春秋繁露》。東漢時注釋書更是大量涌現(xiàn),不但注家多,注書的范圍也廣。漢代出現(xiàn)了注釋的專門工具書。標志著漢代注釋發(fā)展水平的是《爾雅》、《方言》、《說文解字》三部專書的出現(xiàn)?!稜栄拧敷w例是綴輯周漢諸書舊文,把同義詞分別歸類,用通用詞作解釋,這表明由于注疏工作的發(fā)展,人們對詞義的理解要求有一共同的標準。如果此時沒有大量的注釋,就無法編撰出這樣的專著。如果不是注疏的發(fā)展興盛,也就沒有必要編撰出這樣的專著?!斗窖浴?,全稱《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西漢揚雄著,類集古今各地同義詞,表明揚雄已注意到因古今地域變化而造成的語言陜?!墩f文解字》,東漢許慎著,是第三者副產(chǎn)品分析字形,考究字源和文字本義的字書。收9353字,每字下面列解釋,保存了許多字的古義和古書例句,保存了古字形體,價值極高。漢代注疏的特點是質(zhì)樸、簡略、謹嚴。這些特點使?jié)h注在傳注學上占有很高的地位。隋唐時,特別是唐帝國建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對于經(jīng)書的解釋要求一致。于是,規(guī)定五經(jīng)的定本,由孔穎達編寫的五經(jīng)《正義》就成為天下士人學習的官本。然而孔穎達的《正義》仍是反映其個人的觀點,解釋并不由官定。唐時,注釋范圍擴大,對先秦諸子和史書也加以注釋。而且在注釋中引用許多前人和當時人的注解成果,這些被引述的書后來大都亡佚了,唐人注書有存古之功。當時還出現(xiàn)了《玉篇》、《廣韻》、《經(jīng)典釋義》這樣專為注釋工作提供方便的字典。其他重要著作有顏師古《漢書注》,字書《五經(jīng)文字》《匡謬正俗》,而陸德明的《經(jīng)典釋文》是漢魏六朝以來群經(jīng)音義的總匯。這個時期的傳注家尊重漢人舊注,因此唐人注疏的特點是演繹申說有余,而發(fā)明不足。宋朝立國,理學盛行,治學講求義理,形成一代學風主流。就注疏本身看,宋代人離秦漢更遠,古制更不了解,因而不免產(chǎn)生妄說。唐注雖詳于考證,但又過于繁瑣,這種繁瑣對初學者很不方便。宋人則注重用簡明的語言注釋前人的著作。這時期對古書注疏最有貢獻的是朱熹,朱熹本身是理學家的代表人物,積極吸收漢注中的精華,摒除唐注的煩瑣,盡力用簡明準確的語言注釋。朱熹不迷信前人注解,大膽疑古。他推崇漢注,只解釋經(jīng)文的字、詞,不偏執(zhí)自己的主觀看法,與主觀唯心論的“六經(jīng)皆我注腳”異路。一生注有《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周易本義》、《楚辭集注》。元明元代由于異族統(tǒng)治,學術(shù)遭到很大破壞。而且本身歷史比較短。而明代思想文化禁錮加劇,學習八股文成為文人仕宦的必由之路,傳統(tǒng)的注釋之學衰落下降到了極點。但明末顧炎武開始提倡經(jīng)世致用,在治經(jīng)時開始注重考據(jù),開有清一代樸學風氣之先。清代是注疏達到高峰的時代。此期對注疏研究已走到自由王國,出現(xiàn)了大批文字學家和大量高質(zhì)量的注疏經(jīng)史子集的著作。清人打破了對古人的迷信,以實事求是的精神,繼宋人考證出偽《古文尚書》和偽《孔傳》。又遠超漢唐,糾正過去注釋中的空疏、妄說,努力用新的方法考證、注釋詞義。清代由于西學傳入,研究文字的方法有改進。音韻、語法研究又促進了注釋的提高。比如清人懂得以音定義,明白假借、通假等語音現(xiàn)象,解決了一些前人無法解決的疑難。清朝學者精于考據(jù),由經(jīng)籍訓(xùn)詁到求證金文、石刻,方法也超越前人。但他們的缺點亦不可忽視,因為掌握語音研究成果,就往往將一些不好理解的詞用音近、音同的字去替換。實際上到了清代,古音已發(fā)生很大變化,清代看來是同音詞,在古代完全不同。濫用音訓(xùn),輕言假借,是清代注釋的一大缺點。清時期的學者,已不再象以前的傳注家那樣,只就一部書一部書地作注,而將所有經(jīng)史子集當中的疑難集中起來,用自己方法解決。研究范圍也僅是古詞古音,還包括典章史實。五四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曾將古籍注疏也歸入孔家店。這時期雖有章炳盲麟、王國維那樣的研究文字學的大師,但傳注學是趨向衰落了。三、注釋的種類(一)傳(二)注(三)章句(四)集解(五)疏、正義、直解(六)箋(一)傳傳(集傳):注釋的一種重要形式。解釋經(jīng)義的書稱之為“傳”,傳是轉(zhuǎn)述的意思,也就是解說經(jīng)義以傳示后人。先秦已開始使用。如孔子編定的《春秋》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世稱《春秋》三傳。三傳可以說解釋歷史文獻最早的書。對于傳,劉知幾有個說法:“孔子既著《春秋》,而丘明授經(jīng)作傳。蓋‘傳’者‘轉(zhuǎn)’也,轉(zhuǎn)受經(jīng)旨以授后人?;蛟弧畟鳌摺畟鳌玻ㄉ稀皞鳌比ヂ?,下“傳”平聲),所以傳示來世”(《史通》卷一)。無論讀音如何,都是將《春秋》的主旨傳給后人。”形象地闡明了傳對于經(jīng)的意義。如果是集諸家之說以注經(jīng),則叫“集傳”,比如朱熹的《詩集傳》、蔡沈的《書集傳》。

《春秋》三傳以后,傳作為一個注釋的形式常有人使用,只是具有特色的代表作少。南宋朱熹所注《詩經(jīng)》,冠以“集傳”之名,頗有新意。《詩經(jīng)》以賦、比、興為創(chuàng)作方法,文字簡捷,富于想象,含蓄深沉,只解釋詞語、名物典制,顯然達不到“傳示來世”的目的,而探討詩作的用意、時間、比喻之所指,則是解詩更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朱熹根據(jù)詩注的特點,采用以講解為主的傳為其作注,為了使解釋翔實豐富又兼采多人有關(guān)《詩經(jīng)》的講解,故稱之為《詩集傳》。此書以傳的形式,而且以自作傳為主,又兼采他人之說,故題書名為集傳,這是對傳這種注釋形式的發(fā)展。(二)注注古代注釋中最通行的一種叫法。最早在西漢就有了以注為名的書籍了。在多家注釋基礎(chǔ)上進行注釋,稱為集注,如《孟子集注》、《老子集注》等。劉知幾指出傳與注的共同點是以訓(xùn)詁為主,他說:“降及中古,始名傳曰注。蓋傳者轉(zhuǎn)也,轉(zhuǎn)授于無窮;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絕。進此二名,其歸一揆”。(《史通》卷五)不論是傳還是注,都是把對文獻的講解,象流水一樣源源不斷疏通長流。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載,最早采用注解釋典籍的是賈逵。其次是馬融(《周易注》、《尚書注》、《毛詩注》等)和鄭玄,而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注就是鄭玄的《三禮》注。鄭玄注經(jīng),因兼習頗多,能發(fā)現(xiàn)諸說異同,可以據(jù)此考彼,亦可據(jù)彼證此,使其注釋更趨于完臻,充分體現(xiàn)出融合今古文之長取得的良好效果。先秦典籍遭逢秦火,在流傳中又幾經(jīng)周折,脫漏舛誤較多,所以鄭玄在詮釋詞語、名物、典制時,也十分重視對原書訛誤文字的訂正。鄭玄作注注意采摭眾家之長,但不盲從某一家之說,善于獨立思考,敢下己意。用音訓(xùn)方法正音釋義是鄭玄作注的一大特點。鄭注廣泛運用音訓(xùn),使訓(xùn)詁學、文字學更好地服務(wù)于古籍注釋,使注釋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nèi)容上都達到新水平。鄭玄的注,基本奠定了古籍注釋的模式,對后世文獻注釋有很深遠的影響。南朝劉宋裴松之所作《三國志注》不同于以往的史注,獨具一格。裴松之認為陳壽《三國志》“失之于略,時有脫漏”,于是收集三國史料凡一百五十余種,充實陳壽之書,體現(xiàn)出《三國志注》的重點是補充史料和考訂史實。梁劉孝標作《世說新語》注,不拘于詞語的詮釋,廣搜材料,全注引經(jīng)史雜著四百余種,詩賦雜文七十余種,對原書所述內(nèi)容,或是加以充實,或是發(fā)其含蘊,或是考其當否,或是糾其謬誤。北魏酈道元所作《水經(jīng)注》是第一部突出地理特色的注釋典籍?!端?jīng)》原文極簡,只記述一百三十七條水流,而記每條水流亦寥寥數(shù)語而已。于是“輒述《水經(jīng)》,布廣前文”即成了酈注的主旨。酈道元不僅搜集大量典籍資料,而且對河流進行實地考察,不僅用實地考察驗證《水經(jīng)》等典籍記載的正確與否,而且還補充了大量內(nèi)容,所記河流已達一千二百五十二條,篇幅二十倍于《水經(jīng)》。這樣做適應(yīng)注釋對象的特點,使其注釋收到良好的效果。(三)章句傳注的一種。與傳注比較簡明不同,它往往比較繁瑣,是對古書進行逐句逐章地加以詳細注釋的一種體例。它的特點除了解釋詞義外,還注重以分章析句的方式串講經(jīng)文大意,并在每章的末尾總括此章的內(nèi)容要旨。清沈欽韓《漢書疏證》稱,“章句者,經(jīng)師指括其文,敷暢其義,以相教授”。王逸《楚辭章句》為“敷暢其義”。章句是漢代常見的一種注釋形式。如西漢《易經(jīng)》施、孟、梁丘氏各有章句,《尚書》有歐陽章句、大小夏侯章句,《詩經(jīng)》有韋君、許氏、伏氏章句等。東漢漸衰,自鄭玄注廣泛流行手,章句就幾乎銷聲匿跡了。直到南宋朱熹又以此形式做了兩部很有影響的章句,即《大學章句》《中庸章句》。(四)解(集解)解就是解釋的意思?!俄n非子》有《解老篇》,是解釋《老子》的名篇。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是三國時吳韋昭的《國語解》?!敖狻边@種名稱在東漢用得最多,比如服虔、杜寬、張昭都有《春秋左氏傳解》,還有高誘的《孝經(jīng)解》、《淮南解》,曹壽《急就篇解》等。東漢末年,鄭玄雜糅今古文之說,打破西漢經(jīng)學注釋的門戶之見。魏晉的經(jīng)學家繼承這一學風,擯棄墨守一家陳規(guī)的陋習,注意兼采諸家之長,于是新的注釋形式——集解便應(yīng)運而生了(集眾家之“解”,則稱“集解”);比較有名的有魏何晏的《論語集解》,劉宋裴骃的《史記集解》。而且很快就擴展到史書及其它典籍的注釋,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東晉范寧作《春秋谷梁傳集解》,杜預(yù)作《春秋左傳集解》,南朝裴駰作《史記集解》,唐代李善為《文選》作注,雖稱注,實際上是集解。以上所說諸種集解,都是以采摭他人注釋為主,這也是集解的主要特點。南宋朱熹作《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則對集解這一主要特點有所弱化。他的集注以其本人的注釋為主。一般朱熹先作注,然后引他人的注。有時朱熹的注以按語的形式出現(xiàn)在最后。他的新嘗試打破了不同注釋形式間的界限。明代的集解以大全的形式面世,撰成《五經(jīng)大全》154卷、《四書大全》36卷。大全的編撰者將大全的內(nèi)容限制在程朱理學的范疇內(nèi),五經(jīng)與四書分別以一部程朱理學派的傳注為基礎(chǔ),而這些傳注本又多是集注本。清以后的集解(集注),雖不稱大全,但也盡量求全,既為研究者提供了較完整的資料,也有保存文獻的功用。(五)疏、義疏、正義、直解——疏通文意的意思。最早以“疏”為書名的是三國時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到南北朝時期流行一種叫“義疏”的注釋體裁。它的特點在于它在注釋經(jīng)書的時候,選取一種古注,不但解釋經(jīng)文,而且對古注也一并解釋,注中再注。南朝梁皇侃以何晏《論語集解》為本,又參酌江熙所集十三家注,撰成《論語集解義疏》。此書的成就不僅在于所集注釋更為寬泛,而且它既解釋原文,又注釋前人的注解,標志著典籍注釋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一般地說,皇侃《義疏》先解篇名,次注正文,再疏注?!读x疏》解釋注,是對典籍注釋的一次突破,翻開了注釋史上新的一頁。它除了補前注不足及錯誤之外,還對注做理一步發(fā)揮?;寿读x疏》對原文及注,或注釋、或補充、或評論、或糾繆等,都充分發(fā)揮了義疏這種形式的優(yōu)越性,提高了注釋的學術(shù)水平。到唐太宗時,孔穎達奉敕以義疏之體例注釋“五經(jīng)”,用以統(tǒng)一經(jīng)義,稱為“正義”。凡一百八十卷,其間包括《周易正義》十四卷,《尚書正義》二十卷,《毛詩正義》四十卷,《禮記正義》七十卷,《春秋左傳正義》三十六卷。后奉詔改為《五經(jīng)正義》?!段褰?jīng)正義序》中稱參與修撰此書者為“修疏人”,所以正義亦稱疏。其一般做法是,選定一種注本,除原注不注的原文,或疏者不同意原注的解釋,疏通常不重新解釋原文,而以解釋原注為主,這成為以后作疏的普遍模式。為注作注、重新作注、補注是《五經(jīng)正義》的三種主要形式。因此后人也多有用正義為其名的。如比較有名的唐張守節(jié)的《史記正義》,焦循的《孟子正義》、孫詒讓的《周禮正義》等。直解是元代出現(xiàn)的一種注釋形式,是用當時的白話注解經(jīng)書的一種方式。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廣普及儒家經(jīng)典。直解有疏的性質(zhì),但它又不同于引經(jīng)據(jù)典,以考釋為務(wù)的疏。直解一般不旁征博引,以明白為度。如元代許衡的《大學直解》《中庸直解》以串講為主,遇到講不通的地方,即直言“不可解”,這充分體現(xiàn)了直解“直”的特點。明代張居正的《書經(jīng)直解》、《四書集注直解》。疏與直解都是為古籍的注作注,由于讀者不同,其作法也不同,如果說疏是陽春白雪,那么直解就是下里巴人,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直解對儒家思想的傳播更有益。(六)箋最早是從東漢的鄭玄開始用作書名的。他注《詩經(jīng)》,為了以示和毛亨、毛萇的不同,對于《毛傳》一些比較簡略和隱諱的內(nèi)容加以補充闡發(fā),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為了不使后人將自己的注釋和《毛傳》的內(nèi)容相混雜,他把自己的解說標明為“箋”。鄭玄當時是編注群經(jīng),其他的都是用的“注”的名稱,惟獨《詩經(jīng)》用的是“箋”,這主要還是出于要和前人的注釋區(qū)別開來的考慮。后世還有以箋名之己注的,如清汪師韓的《觀象居易傳箋》。后世亦有如清王先謙《水經(jīng)注合箋》、朱駿聲《詩傳箋》等,基本上都遵循鄭玄的做法。四、傳注的內(nèi)涵古書需要傳注是由于不同,正文里記的典章制度已成為過去或事實未明本源,也由于語言變遷,有的文字今義與古義不同。這樣,傳注的內(nèi)涵就包括:注明讀音(注音);釋義;述語法;述修辭;釋典故;釋內(nèi)容;注出處注明讀音(注音)“音某”: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代替。如《周易·坤卦》:“君子有攸關(guān)?!碧脐懙旅鳌吨芤滓袅x》注:“攸,音由,所也?!薄澳衬撤础被颉澳衬城小保阂步蟹辞蟹ǎ怯脙蓚€字合注另一個字的讀音。具體來講,就是取一個字的聲母和后一個字的韻母及聲調(diào),拼成被注字的音。比如《尚書·盤庚篇》里的“惕”字,《經(jīng)典釋文》注為:“惕,他歷反。”再比如《楚辭·離騷》“鳴玉鸞之啾啾”,清蔣驥注:“啾,即由切。”

“讀若、讀如”:這兩個術(shù)語一般是用來注音。比如《禮記·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鄭玄注:“信讀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薄白x為,讀曰”:這兩個術(shù)語是用本字來說明假借字。例如《詩經(jīng)》有:“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鄭玄箋曰:“泮讀為畔。”畔是本字,泮是假借字?!叭缱帧?。這個術(shù)語主要用來注多音字,讀本音。也就是說,一字有多音,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這個字要依照它本來的讀音去讀,叫“如字”。如《禮記·大學》

里有:“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薄督?jīng)典釋文》注:“惡惡,上烏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報反,下如字。”釋義類型釋詞。解釋字義、詞義。如《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漢馬融注:“子者,男子之通稱,謂孔子也。”

再比如《詩經(jīng)》:“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毛《傳》:“貫,事也?!贝v?;蚍Q串解、釋句,就是解釋一句或幾句話,疏通上下文意?!对娊?jīng)》:“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鄭《箋》注釋為:“我事汝三歲矣,曾無教令恩德來顧眷我?!边@里雖然沒有專門把單個的字詞提出來解釋,但在整個話的解釋里實際上對個別字詞已經(jīng)解釋了。如以“事”解釋“貫”,以“顧眷”解釋“顧”。這種注釋方式的特點是對全句話進行整體解釋。通釋。這個主要是用來解釋全章或全篇的大意。常見的就是集解這種注釋,往往在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用來解釋全章的大意。比如漢趙歧的《孟子章句》里《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國也》的后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養(yǎng)生喪死之用備足,然后導(dǎo)之以禮義;責己矜窮,則斯民集矣?!贬屃x術(shù)語“某,某;”或“某,某也”:這是最常見的注釋格式。它采用判斷句式,直釋其義。這種格式的注釋內(nèi)容很廣,單詞、詞組、實詞、虛詞、句子,包括名物制度都可以采取這種形式。如《周禮·天官冢宰》:“惟王建國?!编嵭⒃唬骸敖ǎ⒁?。”李白《古風·大雅久不作》:“哀怨起騷人,揚馬激頹波?!鼻逋蹒ⅲ骸皳P、馬,揚雄、司馬相如也。”

“曰”、“為”、“謂之”:常用來解釋名物制度,并且常用來分別同義詞或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相當于“叫做”,被解釋的詞總是放在它們的后面。如《戰(zhàn)國策·秦二·秦宣太后愛魏丑夫》:“太后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南宋鮑彪本注云:“以人從葬曰殉?!痹偃纾骸冻o·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母。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睗h王逸注:“十二畝曰畹?!薄岸偎氖綖楫€?!薄拔迨€為畦也?!薄爸^”:謂,被解釋的詞放在它的前面,相當于“指的是”。比如《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有:“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碧仆醣ⅲ骸吧瞎胖^玄古也。知道謂知修養(yǎng)之道也。”“謂”有時還用來串講句意。如《詩經(jīng)·鄭風》:“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鄭箋:“零,落也。蔓草而有露,謂仲春之時,草始生,霜為露也?!薄把浴薄_@個術(shù)語通常是用來串講詞語、句意或通釋全章全篇的大意,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說的是”。比如: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有:“望云慚高鳥,事昧竟誰辨?!碧评钌谱ⅲ骸把允聼o高玩,而情之所賞,即以為美。此理幽昧,誰能分別乎?”“猶”。通常用這個字來注釋同義或近義的詞語,相當于“等于說”。比如《楚辭·離騷》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宋洪興祖補注:“掩涕,猶抆淚也?!薄爸浴薄ⅰ爸疄檠浴保哼@兩個術(shù)語是用來釋義的,但釋者和被釋者之間還有語音的關(guān)系,有的是音同,有的是音近,或是雙聲疊韻。所以這種釋義的方法也叫“聲訓(xùn)”或“音訓(xùn)”。如:《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睗h鄭玄注:“蕭之言肅也。墻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墻?!笔稣Z法

有的闡述詞法,有的闡述句法。如《詩經(jīng)》里有“與嗟麟兮”的話,《毛傳》注為:“與嗟,嘆辭也。”這是注虛詞的用法。再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里有“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晉杜預(yù)注曰:“已死復(fù)生,白骨更肉?!边@里杜預(yù)的注釋,實際上是說明生和肉這兩個字是用作使動的用法,是對實詞的注釋。述修辭

這類注釋在《詩經(jīng)》的注釋中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如《詩經(jīng)》中的首句“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薄睹珎鳌纷ⅲ骸芭d也?!币簿褪窍蜃x者說明說,這種描寫人物的思想感情之前,先用自然界的事物來烘托的寫作手法,是采用了“興”的方式。釋典故

魏晉以后用典成為詩歌、駢體文之類的文學作品中普遍使用的一種特殊的寫作手法,有的作品甚至刻意用典,有的作品幾乎句句用典,因此注釋典故便成了注釋的一大任務(wù)。如晉左思的《詠史》有:“哀歌和漸離,謂若傍無人?!碧评钌埔妒酚洝纷⒃唬骸扒G軻之燕,與屠狗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p>

釋內(nèi)容

釋名物

釋典制

釋地名

釋史實

《史記·周本紀》里有:“犬戎氏以其職來王?!碧迫藦埵毓?jié)《史記正義》注曰:“白狼、白鹿,犬戎之職貢也?!薄顿Y治通鑒》有:“留軍大峴,使魯喻屯小峴。”胡三省注曰:“小峴在合肥之東,大峴又在小峴之東?!睔v史上注釋地名的最重要的著作當屬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了,它是以水道為綱的地理書。另外胡三省的《資治通鑒注》之所以有很高的水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對歷史地理的注釋非常精審。

注釋用來解釋史實,主要是補充或訂正原文。這也是注釋的一個功能。如《史記·秦始皇本紀》里有這樣的記載:“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于外,以謀其上。”司馬貞《索隱》注曰:“此評失也。章邯之降,由趙高用事,不信任軍將,一則恐誅,二則楚兵既盛,王離見虜,遂以兵降耳。非三軍要市于外,以求封明也?!蔽濉⒐偶褡⒎椒?.注釋古書,有的解釋就應(yīng)當囿于陳說,而要利用近代學術(shù)知識,并善于辨別不同的史料傳說。這是文獻學的一個重要認識。2.詞往往要在句里才能確定它的意義。根據(jù)語法判斷詞義的疑難,這是注釋古書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3.運用訓(xùn)詁方法解決古籍的難點是注釋古籍常用的方法。4.注釋古籍要注意古籍原無標點,注家往往因斷句誤而造成注釋誤。5.注釋古籍,要注意???。6.在古籍注釋中,利用音訓(xùn)是清代學者的一大貢獻,但也要注意區(qū)別誤用音訓(xùn)的情況。哪些古籍需要今譯

(1)古籍要有價值,屬於文化遺産中的精華。(2)要有代表性。否則精華太多,譯不勝譯。(3)不能太專門。專門的、供研究工作者用的根本不需要今譯。(4)要使一般的讀者包括青年讀者讀了獲益。(5)已有好譯本的,就不必重復(fù)譯,已有譯本不好才需要重譯。如何做好古籍今譯

(1)要明確古籍今譯也是一項學術(shù)工作。和注釋古籍一樣,從事今譯者也必須對要譯的古籍下過硬功夫。

(2)要吸取前人或同時人的成果,包括對古籍校注研究的成果和今譯的成果。

(3)譯文要講究“信”、“達”、

“雅”。(4)態(tài)度要認真嚴肅,光靠查辭典而沒有真才實學的人不能做古籍今譯工作。古文今譯的方法1.直譯法。直譯,就是按照原文的詞序,逐字逐句地對譯。一般說,古文比較簡煉,而且常省略一些句子成分,遇到這種情況,可仍舊采取直譯法,但要補上原文省略的詞語或句子,把原文的意思準確地表達出來。

2.意譯法。意譯,就是只按照原文的意思而不按原文的語法結(jié)構(gòu)翻譯,可以增加原文的詞語,也可以調(diào)整原文的詞序。意譯法是在運用直譯法不能準確表達原意、譯文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的情況下才使用的。這兩種方法不是截然分開的,往往需要穿插進行。須注意:第一,原文中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官名、書名、器物名、國號、帝號、年號、日期、度量衡單位等,以及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詞,只須照抄,不必翻譯。第二,不能把古代的事物或古人的思想現(xiàn)代化,也不能把古代有關(guān)思想意識方面的概念名稱譯成現(xiàn)代名詞。第三,原文中的反動觀點,宜照原文譯,不必更改。七、古傳注的利用其作用不外兩個方面:一是可以幫助我們讀懂古書,二是可以研究語言的變化。標點(一)章句漢以前的章句甲骨文:一版有數(shù)條記載,往往用線條隔開。用以分開各段的卜辭。青銅器:西周共王時的永盂上有L符號,有斷句作用。簡冊:西漢《儀禮》簡冊,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使用各種符號最多的簡冊。篇號作__,或·。章號作·、、、。、▲、L。句讀號作·或。、

▲、L。題目號作。括號作[]。在傳世文獻中,句讀概念也形成很早。句讀連讀,始于東漢何休的《公羊傳解詁》:援引他經(jīng),失其句讀。當時怎樣斷句,有兩種主張:語意已完才謂之句;口中誦之當停頓處就算一句,不必語意已完,這當是最通行的方法。宋以后的句讀漢以來的章句后來或愍滅或變化,有人認為與雕版印刷的茍簡有關(guān)。《相臺書塾刊正九經(jīng)三傳沿革例》“句讀”條說: 監(jiān)蜀諸本,皆無句讀。惟建監(jiān)本始仿館閣校書式,從旁加圈點。開卷了然,于學者為便,但亦句讀經(jīng)文而已。惟蜀中字本、興國本并點注文,益為周盡。。宋人的句讀較之兩漢的概念已有變化,兩漢以來一直句、讀不分,而宋人則在口誦之當停頓處加句號,又爲了使文義清楚而再加讀號。這時的句號是用小圓圈(。)標在句末的右側(cè)。逗號則用小點(、),有時也用小圓圈(。),而標在中間。因爲用小圓圈、用小點,所以這時的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