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卷和答案解析本卷須知:1.使用2B鉛筆在機讀卡上做答;2.認弄審題,按題意和要求作答;3.答題時間120分鐘,全卷共146分.一、單項選擇〔每題1分,共94分〕1.根冠的外層細胞不斷死亡、脫落和解體,但棍冠始終保持一定的形狀和厚度,這是因為〔〕A.分生區(qū)細胞不斷進行無絲分裂B.根冠細胞不斷進行無絲分裂C.分生區(qū)細胞不斷進行有絲分裂D.根冠細胞不斷進行有絲分裂解析:1.根細胞有絲分裂發(fā)生在分生區(qū),隨后進行分化,且植物的根細胞幾乎不存在無絲分裂2.以下有關凱氏帶的表達哪些是不正確的〔〕A.凱氏帶是僅在根的內皮層細胞中存在的結構。B.凱氏帶控制著皮層和維管柱之間的物質運輸.C.凱氏帶是內皮層細胞徑向壁和橫向壁上具栓質化和木質化增厚的結構。D.如果將內皮層細胞放入高滲溶液中,使其發(fā)生質壁別離,凱氏帶處的質膜不會與細胞壁別離。解析:內皮層不僅存在于根中,如松針3.水稻上、下表皮的主要區(qū)別〔〕A.氣孔數目B.表皮細胞形狀C.泡狀細胞的有無D.角質層的厚度解析:3.了解各種植物葉形態(tài)的區(qū)別,水稻葉卷曲主要因為上表皮泡狀細胞的作用4.被子植物有性生殖過程中由大孢子發(fā)育為胚囊需要經過〔〕A.1次減數分裂和2次有絲分裂形成8.個核B.減數分裂形成4核。C.3次有絲分裂形成8個核D.2次有絲分裂形成4個核。解析:4.被子植物生殖細胞產生的根本過程中,只有大小孢子母細胞—大小孢子過程為減數分裂,其余過程均為有絲分裂5.有一個充分水飽和的細胞,將其放入比其細胞液濃度低10倍的溶液,那么細胞體積〔〕A.變大B.變小C.不變D.可能變大,也可能不變解析:5.充分水飽和的細胞水勢為0,放入任意濃度的溶液中,溶液的水勢均小于0,所以水由水勢高處向水勢低處流動6.早春,當落葉樹開始新一年的生長時,木質部中水分上升的主要動力是〔〕A.大氣與木質部的水勢差B.蒸騰拉力C.根壓D.土壤與根木質部的水勢差解析:6.植物體吸水的兩種主要方式為蒸騰拉力和根壓,落葉樹的葉片在早春尚未展開,其蒸騰作用很弱,所以主要的溪水方式為根壓。7.洪澇災害發(fā)生時,農作物根系往往因以下哪種原因而受損、發(fā)黑甚至壞死,進而導致整株植物的死亡()A.病原菌感染B.饑餓C.過度吸水D.無氧呼吸及發(fā)酵解析:7.澇災使根長期處于無氧環(huán)境中,發(fā)酵作用產生的大量酒精對植物產生生理脅迫8.光合產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A.葉綠體基粒B.葉綠體間質C.細胞質D.類囊體解析:8.光合作用中PGAld的終產物淀粉在葉綠體中合成,而蔗糖那么在細胞質中合成9.植物呼吸速率最高的器官是〔〕A.葉片B.根C.莖D.花解析:9.花為植物的生殖器官,在花旗中花為代謝庫,所以其呼吸作用在花期中側重于生殖器官10.除了光周期、溫度和營養(yǎng)3個因素外,控制植物開花反響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A.光合磷酸化的反響速率B.有機物在體內的運輸速率C.植物的年齡D.土壤溶液的酸堿度解析:10.植物的年齡影響植物的發(fā)育過程,許多多年生的植物在未到達成熟年齡時不會由側重營養(yǎng)生長轉向側重生殖生長11.對于植物間斷暗期最有效的光是〔〕A.紅光B.遠紅光C.藍紫光D.綠光解析:11.影響植物光周期的色素是光敏色素,其中紅光能光敏色素pr型向Pfr型轉變,其作用對中斷暗期最為有效,而遠紅光使Pfr轉為Pr,作用相反,其余兩種色光對光周期作用不大。12.用環(huán)割處理證明,光周期誘導產生的開花刺激物質向莖生長點運輸的主要途徑是〔〕A.木質部B.細胞間隙C.韌皮部D.薄壁細胞解析:12.完全為記憶性內容,可理解為有機物只能通過韌皮部運輸13.與植物器官脫落關系最為密切的酶是〔〕A.蛋白酶和肽酶B.纖維素酶和果膠酶C.淀粉酶和轉化酶D.IAA氧化酶和ATP酶解析:13.離層的產生原因為植物細胞間的別離,細胞壁胞間層的主要成分為果膠和纖維素。14.低溫來臨時,越冬作物體內的可溶性糖含量〔〕A.增加B.減少C.保持不變D.隨條件變化解析:14.冷、凍害來臨時,植物體內的谷aa,可溶性糖,脫落酸等物質增加,提高滲透壓,以抵抗低溫脫水對細胞造成的傷害15.薔薇科里有四個亞科:繡線菊亞科,薔薇亞科,李亞科,梨亞科。其共同的特征是()A.心皮合生、杯狀花托B.雄蕊多個、心皮多個C.杯狀花托、雄蕊多個D.心皮多個、心皮離生解析:15.薔薇科的四亞科間區(qū)別及其特征應為植物分類學重點記憶內容,此局部內容可參考有關教材16.一般側根的發(fā)生的部位有一定規(guī)律,以下哪種類型的根在側根發(fā)生時對著初生木質部A.二原型、三原型B..三原型、四原型C.二原型、四原型D.四原型、多原型解析:16.二原型,側根發(fā)生于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三、四原型,側根發(fā)生對著初生木質部,多元型側根發(fā)生對著初生韌皮部17.豆目〔豆科〕分為含羞草科〔亞科〕,蘇木科〔亞科〕,蝶形花科〔亞科〕,其花瓣排列方式為〔〕A.鑷合狀,下降式復瓦狀,上升式復瓦狀B.鑷合狀,上升式復瓦狀,下降式復瓦狀C.上升式復瓦狀,鑷合狀,下降式復瓦狀D.輻射對稱,假蝶形花冠,蝶形花冠解析:17.豆科三亞科也為重點記憶內容,上升覆瓦狀排列對應假蝶形花冠,下降覆瓦狀排列對應碟形花冠,按照花圖式記憶18.以下蕨類植物中,植物體的地上莖具明顯的節(jié)與節(jié)間之分的是:〔〕A.石松B.水韭C.芒其D.問荊解析:18.四個選項中的蕨類植物,分別屬于石松亞門,水韭亞門,真蕨亞門,木賊亞門,其中只有木賊亞門具有節(jié)和節(jié)間的分化,應熟悉蕨類各亞門間特征19.對于脊椎動物形態(tài)結構的表述正確的是:〔〕A.側線器官是水生魚類所特有的B.內鼻孔出現于魚類C.跗間關節(jié)始見于爬行動物D.槽生齒是哺乳類特有的解析:19.此題有爭議,內鼻孔在肺魚中已經出現,答案應不唯一,側線在兩棲類中依然存在,而高等爬行類出現槽生齒20.通過消化道小腸吸收的營養(yǎng),輸送到肝臟的血管是:〔〕A.肝靜脈B.肝動脈C.肝門靜脈D.腎門靜脈解析:20.門靜脈將血液輸送到肝臟中進行解毒,正確。肝靜脈和肝動脈不輸送經過小腸的血液,而是給肝供應養(yǎng)料和氧氣,D顯然錯誤,其在哺乳類中已退化。21.哪組動物不可以都在淡水湖泊中生存()A.水螅綱動物、鞭毛綱動物、頭索動物、雙殼綱動物B.甲殼動物、纖毛綱動物、蛭綱動物、兩棲動物C.腹足綱動物、寡毛綱動物、蛛形綱動物、海綿動物D.線蟲動物、輪蟲動物、肉足蟲綱動物、渦蟲綱動物解析:21.頭索動物為全部生活在海洋中的類型,其余選項中的動物均有在淡水中生活的種類22.羊膜動物的腦神經有〔〕A.10對B.11對C.12對D.13對解析:22.羊膜動物中除少數爬行動物〔如蛇、蜥蜴〕為11對腦神經外,其余均為12對腦神經23.高等動物的周圍神經系統(tǒng)包括〔〕A.脊髓、腦神經、自主神經系統(tǒng)B.自主神經系統(tǒng)、腦神經、脊神經C.腦、脊神經、交感神經D.腦、脊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解析:23.記憶性內容,中樞神經系統(tǒng)為腦和脊髓,周圍〔自主〕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神經、脊神經及其傳出神經纖維所演化的交感、副交感神經24.鳥類的特化特征為〔〕A.多具有龍骨突、具氣囊與肺相通B.體溫高而恒定、無皮膚腺C.具氣囊與肺相通、無皮膚腺D.多具有龍骨突、體溫高而恒定解析:24.特化特征指鳥類特有而其他種類沒有的特征,哺乳類的體溫高而恒定,爬行類大多無皮脂腺。25.哺乳動物中腸的根本結構從外到內依次為〔〕A.粘膜層、粘膜下層、肌肉層、漿膜B.漿膜、粘膜下層、肌肉層、粘膜層C.肌肉層、粘膜層、粘膜下層、漿膜D.漿膜、肌肉層、粘膜下層、粘膜層解析:25.此題屬于記憶性內容,應了解各局部構成情況26.昆蟲綱與其它節(jié)肢動物類群共同的特征是〔〕A.發(fā)育過程有變態(tài)B.氣管呼吸C.有三對步足D.適宜陸生解析:26.此題作廢,原要求選出不同特征一組,應選C27.鳥類呼吸時新鮮空氣通過肺部的方向是〔〕A.吸氣時新鮮空氣從頭方到尾方穿過肺,呼氣時是從尾方到頭方穿過肺B.吸氣和呼氣時新鮮空氣均從頭方到尾方穿過肺C.吸氣和呼氣時新鮮空氣均從尾方到頭方穿過肺D.吸氣時新鮮空氣從頭方到尾方穿過肺,呼氣時是從尾方到頭方不通過肺解析:27.前年競賽原題,鳥類具有獨特的雙重呼吸,在呼氣和稀奇時均有前后氣囊的參與,氣流通過的方向為口——前氣囊〔位于身體后部〕——肺及各級支氣管——后氣囊〔位于身體前部〕——口,所以答案為D,假設還不明白可參照?普通動物學?〔劉凌云〕上的圖解28.肌絲滑行學說的直接根據是肌肉收縮時的什么變化?〔〕A.肌小節(jié)的長度不變B.暗帶長度不變,明帶和H帶不變C.暗帶長度不變,明帶和H帶縮短D.明帶和暗帶縮短解析:28.根據肌絲滑動模型,粗細肌絲在肌肉收縮過程中相對滑動,從而使重疊局部增加,獨立局部減少,但肌絲本身長度不變,因此H與明帶縮短,暗帶長度不變29.排卵后,卵泡可能發(fā)生的變化是下面哪一項?〔〕A.血體→黃體→白體B.黃體→血體→白體C.黃體→白體→血體D.血體→白體→黃體解析:29.排卵后,卵泡在浸浴在血液中生成血體,隨后轉化為黃體,分泌激素,假設在一定時間后未能受孕,那么黃體退化,轉變?yōu)檠w30.新生兒溶血性貧血可能發(fā)生在以下哪一類嬰兒?〔〕A.Rh陰性母親所生的Rh陰性嬰兒B.Rh陰性母親所生的Rh陽性嬰兒C.Rh陽性母親所生的Rh陽性嬰兒D.Rh陽性母親所生的Rh陰性嬰兒解析:30.正常條件下Rh-母親的血液中沒有Rh凝集素,但在其生育第一個Rh+胎兒時會由于分娩時母子血液接觸而產生凝集素,在生育第二個Rh+胎兒時,凝集素易進入胎兒血液而導致新生兒溶血31.關于糖皮質激素的作用,下面哪一項為哪一項錯誤的?〔〕A.增加機體抗傷害刺激的能力B.可引起體內脂肪的重新分布。C.增加體內肝糖原儲藏D.不參與水鹽代謝的調節(jié)。解析:31.糖皮質激素具有應急反響功能,在臨床上可用于抗炎、抗過敏藥物,在糖代謝方面,會引起脂肪的重新排布,發(fā)生向心性肥胖,增加糖原生成,并有微弱的類似醛固酮的水鹽調節(jié)作用32.長期營養(yǎng)不良會造成水腫,主要由于〔〕A.血漿晶體滲透壓過高B.血漿晶體滲透壓過低C.血漿膠體滲透壓過高D.血漿膠體滲透壓過低解析:32.長期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Pr.分解速率>Pr.合成速率〔即負氮平衡〕,使血漿蛋白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從而使有效濾過壓增高,導致組織液生成增加,引起水中33.CO2分壓由高至低的順序通常是〔〕A.組織液、肺動脈、肺泡氣、呼出氣B.肺動脈、組織液、肺泡氣、呼出氣C.組織液、肺動脈、呼出氣、肺泡氣D.呼出氣、肺泡氣、肺動脈、組織液解析:33.CO2由分壓高的位置向分壓低的位置被動擴散,人體內的擴散路徑為細胞——組織液——血液——肺泡——呼出氣體34.影響組織分化和發(fā)育最重要的激素是哪一種?〔〕A.生長激素B.性激素C.腎上腺激素D.甲狀腺激素解析:34.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為誘導機體變態(tài)和促進其發(fā)育成熟,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的作用效果和影響程度均不及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為應激激素,與應激反響有關,與發(fā)育關系不大35.以下關于胃機能的描述哪一項為哪一項錯誤的?〔〕A.壁細胞向胃腔內分泌鹽酸B.可分泌有活性的胃蛋白酶C.約70%的淀粉在胃中被分解D.可吸收酒精解析:35.胃的分泌機制,壁細胞分泌出HCl,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竇細胞分泌HCO3鹽和粘液,其中胃蛋白酶原剛分泌時無活性,必須由鹽酸激活。淀粉在口腔中駐留時間很短,且胃上部的PH值缺乏以使唾液淀粉酶失活,酒精作為有機溶劑,很容易通過胃直接吸收36.下面關于腎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表達中,哪一項為哪一項錯誤的?〔〕A.Na+既有主動重吸收,又有被動重吸收B.近曲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強C.葡萄糖、氨基酸等幾乎被全部重吸收D.某些藥物分子可被分泌到管腔中37.以下不屬于鳥類的求偶行為的是〔〕A.行為炫耀B.釋放性信息素C.改造環(huán)境D.鳴叫或發(fā)出其他聲響解析:37.據現有研究尚未發(fā)現鳥類有釋放性外激素的機制,而剩余選項中的孔雀開屏、營巢、求偶鳴叫等均為典型的繁殖行為38.大熊貓是食肉目動物中罕見的素食者,其食物組成的99%以上是竹子。在秦嶺地區(qū)大量分布的可食竹種有兩種: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和較高海拔的松花竹。每年的夏末,局部大熊貓個體會從較高海拔的松花竹林下遷到巴山木竹林中開始它們的洞穴生活,它們洞穴生活的意義在于〔〕A.冬眠B.產仔和育幼C.躲避敵害D.便于取食解析:38.Panda的繁殖季節(jié)為夏末秋初,其遷至高海拔地區(qū)的洞穴生活,有利于為繁殖期的Panda提供隱蔽場所,從而增加繁殖成功率39.黑紋石斑魚是一種雌雄同體動物,即所有個體都具有雌雄兩性的生殖器官。它們總是在日落前2小時內結對產卵。產卵分屢次進行,在每次產卵時,每條魚交替充當雄魚和雌魚。即A魚先排局部卵由B魚來受精,然后B魚再排局部卵,由A魚來受精,如此反復屢次。在生殖期間這種交互排卵受精的現象屬于哪類利他行為〔〕A.互惠合作式的利他行為B.行為操縱式的利他行為C.相互回報式的利他行為D.親緣選擇式的利他行為解析:39.利他行為主要分三種,包括親緣利他,互惠利他,完全利他,根據題目表達,可以判斷為互惠利他中與題干描述最為接近的C40.以下哪些行為不屬于動物的防御對策〔〕A.蜥蜴的斷尾B.竹節(jié)蟲的擬態(tài)C.渦蟲釋放桿狀體D.黃鼠的報警鳴叫解:40.渦蟲釋放桿狀體目的是吸引食物,屬于捕食對策,剩余的三個選項,均為面對天地時的防御對策41.對某種雀類的研究發(fā)現,在越冬地其面臨的主要風險是饑餓和被捕食。因此,這種雀把活動時間分配給3種行為:監(jiān)視捕食者,取食和為爭奪食物而進行的種內戰(zhàn)斗。結群的大小會影響上述3類行為的時間分配比例。在以下哪種情況下,最優(yōu)種群的大小會變大?!病矨.日平均溫度增加B.生境中的隱蔽場所增加C.增加捕食風險D.食物供應量增加解析:41.C選項發(fā)生時,環(huán)境中的選擇壓力增大,自然選擇會加速淘汰對環(huán)境適應不利的對策種群,只有最優(yōu)種群的數量,會隨著競爭的減少而增加42.半乳糖血癥是人類的一種隱性遺傳病,可以通過限制食物中乳糖和葡萄糖的濃度加以治療。小蘇和她的丈夫都是半乳糖血癥基因的攜帶者,那么如果小蘇己經孕有異卵雙胞胎,她們都是女孩且都患有半乳糖血癥的概率是()A.1/8B.1/16C.1/32D.1/64解析:42.P(均為女孩)=0.5*0.5=0.25P(均患病)=(0.5*0.5)^2=1/16P=1/16*1/4=1/64命題意圖第42題至第45題考察遺傳病的概率計算的相關問題解析由于小蘇和她的丈夫都是半乳糖血癥基因的攜帶者,說明此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小蘇和她的丈夫的基因型都為Aa,如果小蘇己經孕有異卵雙胞胎,她們都是女孩且都患有半乳糖血癥的概率=(1/4×1/2)2=1/64。如果小蘇懷的是同卵雙胞胎,她們都是女孩且都患有半乳糖血癥的概率=1/4×1/2=1/8。在不考慮雙胞胎的情形下,小蘇夫婦兩個如果有4個孩子,他們都正常的概率=(3/4)4=32%。在不考慮雙胞胎的情形下,小蘇夫婦兩個如果有4個孩子,4個孩子中至少有一個患病的概率=1-全部正常的概率=1-32%=68%。43.〔接上題〕如果小蘇懷的是同卵雙胞胎,她們都是女孩且都患有半乳糖血癥的概率是:〔〕A.1/8B.1/16C.1/32D.1/64解析:43.P(女孩)=1/2P(患病)=1/2*1/2=1/4P=1/2*1/4=1/844.(接上題)在不考慮雙胞胎的情形下,夫婦兩個如果有4個孩子,他們都正常的概率是:〔〕A.19%B.25%C.32%D.75%解析:44.P=(3/4)^4=32%45.〔接上題〕4個孩子中至少有一個患病的概率是:〔〕A.25%B.68%C.75%D.81%解析:45.P=1-32%=68%46.一位喜歡釣魚的學生,一次從湖中釣到二條無鱗的草魚,她想確定一下這種特殊的表型是否有遺傳根底,于是做了一系列實驗。她首先應該做的是〔〕A.培養(yǎng)大量的野生型魚B.確定野生型魚有鱗表型能夠真實遺傳C.培養(yǎng)大量無鱗魚,研究表型特征D.用無鱗魚和有鱗魚雜交解析:46_50.遺傳實驗的根底便是要確定表型可以真實遺傳,而并非是其他因素造成才可進行遺傳學分析。由47、48進行遺傳學分析,可知四種表型分別為單列(AB)野生(Ab)無鱗(aB)散鱗(ab)其中BB純和時致死,由此可知47、48答案。49F1代野生型為AAbb*aaBb=Aabb,互交后產生3:1的別離比說明只與基因A有關系,因此選A。50題答案綜合上述判斷后顯然可知解析表現型=基因型+環(huán)境條件,表型模寫的性狀是不能真實遺傳的。所謂真實遺傳是指子代性狀永遠與親代性狀相同的遺傳方式。所以她首先應該做的是確定野生型魚有鱗表型是純合體,即其表型是能夠真實遺傳的。47.(接上題)當她將無鱗魚和純合體野生型魚雜交,F1代有兩種表型,有鱗魚占50%,另50%的魚在兩側各有一列麟片,由此可知:〔〕A.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肯定不只一個B.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可能只有一個C.有鱗片是顯性性狀D.有鱗片是隱性性狀解析假設決定鱗片這一性狀的基因只有一個,無鱗魚和純合體野生型魚雜交,假設野生型的有鱗性狀為顯性,F1代應該只有一種表型-有鱗魚;假設野生型的有鱗性狀為隱性,F1代應該出現2種表型,即無鱗魚:有鱗魚=1:1,而不應出現單列鱗的魚。48.〔接上題〕這位學生又將單列鱗片的魚進行互交,后代出現4種表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鱗片不規(guī)那么覆蓋于一局部表皮上〕,它們的比例是6:3:2:1。這樣,決定鱗片表型的基因有:〔〕A.1個B.2個C.3個D.無法確定解析單列鱗片的魚進行互交,相當于廣義的自交,后代出現了4種表型:單列鱗、野生型鱗、無鱗和散鱗,那么決定鱗片表型的基因應有2個。49.(接上題)她也將F1代具有野生型表型的魚進行互交,后代中野生型與散鱗魚的比例為3:1,那么決定這種相對性狀的基因有:〔〕A.1個B.2個C.3個D.無法確定解析將F1代具有野生型表型的魚進行互交,后代中野生型與散鱗魚的比例為3:1,符合基因的別離定律,那么決定這種相對性狀的基因應該有1個。50.上題中每個基因擁有的等位基因數目為:〔〕A.1個B.2個C.3個D.無祛確定解析將F1代具有野生型表型的魚進行互交,后代中野生型與散鱗魚的比例為3:1,符合典型的基因的別離定律,所以每個基因擁有的等位基因的數目應當為2個。51.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DMD〕是一種罕見的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病,患者的肌肉逐漸失去功能,一般20歲之前死亡。如果一位女士的哥哥患有此病,那么她第一個兒子患病的概率是:〔〕A.0B.12.5%C.25%D.50%解析:51.由題意可知,她的哥哥為先癥者,其余人均不為隱性純合體,P(她帶有a)=1/2P(患病)=1/2*1/2=1/452.〔接上題〕如果該女士的第一個兒子患聲DMD,那么她第二個兒子患病的概率為:〔〕A.0B.12.5%C.25%D.50%解析:52.因為第一個患有DMP,那么該女士的基因型為XAXaP(第二個患病)=1/253.〔接上題〕沒有DMD病史的家族中出現一位患病男士(先證者),如果該男士和他的表妹結婚,他們兩個的母親是親姐妹,那么,這對夫婦的第一個孩子是患病男孩的概率為:〔〕A.0B.1/4C.1/8D.1/16解析:53.男士母親為XAXa,女士母親為(1/2)XAXaP=1/2*1/2*1/2*1/2=1/16命題意圖第51題至第53題考察伴性遺傳的相關規(guī)律及概率計算。解析因為DMD是一種罕見的X染色體連鎖的隱性遺傳病,一位女士的哥哥患有此病,那么這位女士的父母的基因型應為XBXb×XBY〔用B、b表示相關基因〕,這位女士基因型為XBXb的概率為1/2,其丈夫應為XBY,所以這位女士第一個兒子患病的概率=1/2×1/2=1/4。如果該女士的第一個兒子患有DMD,那么可確定她的基因型為XBXb,那么她第二個兒子患病的概率應為1/2,即50%。沒有DMD病史的家族中出現一位患病男士,那么該男士的父母基因型因為XBXb×XBY,該男士的外祖父母的基因型也應為XBXb×XBY,其母親的親姐妹的基因型為XBXb的概率應為1/2,其表妹的基因型為XBXb的概率為1/4。如果該男士和他的表妹結婚,他們所生孩子患DMD的概率為1/4×1/2=1/8,所以這對夫婦的第一個孩子是患病男孩的概率為1/8×1/2=1/16。其遺傳系譜圖如下:正常男、女正常男、女患病男、女54.真實遺傳的弗吉尼亞煙草中,三個顯性等位基因分別決定煙草葉子的形態(tài)(M0、顏色(C)和大小(S)??_來那煙草三這三個基因座上都是隱性純合的。三個基因座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C在中央,MC的圖距為6mu,CS圖距為17mu.兩種煙草雜交的F1代再與卡羅來那煙草回交,回交產生的子代中,三種性狀都和卡羅來那煙草相同的占()A.50%B.39%C.27%D.25%解析:54.F1代基因型為MCS/mcs,根據重組互換定律,回交后的基因型為mcs/mcs的比例應為1/2(1-6%-17%-2*6%*17%)=39%55.〔接上題〕回交產生的子代中,三種性狀都和弗吉尼亞煙草相同的占:〔〕A.50%B.39%C.27%D.25%解析:55.計算方法與上題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后代親組合的兩種數目一致56.〔接上題〕回交產生的子代中,葉子形態(tài)與大小與弗吉尼亞煙草相同,而葉子顏色與卡羅來那煙草相同的所占比例為:〔〕A.8%B.3%C.1%D0.5%解析:56.要求的類型為McS/mcs,因此1/2(6%*17%)=0.5%,即一半的雙交換類型命題意圖第54題至第56題考察基因的連鎖與互換定律及雙交換值的相關內容。MCS617MCS617兩種煙草雜交的F1代的基因型為MCS/mcs,F1代再與卡羅來那煙草(mcs/mcs)回交,求回交產生的子代中,三種性狀都和卡羅來那煙草相同的占多少,即求F1產生親本型配子mcs的比例是多少。由題干可知MC的圖距為6mu,所以M與C之間的交換產生的新類型的配子為6%;CS圖距為17mu,那么C與S之間的交換產生的新類型的配子為17%。共有新類型的配子=6%+17%=23%。但是這個數值重復計算了一次雙交換值,即6%×17%=1%,應該減去,所以實際產生的新類型配子=23%-1%=22%,那么親本型配子mcs、MCS所占的比例都為(1-22%)×1/2=39%。故回交產生的子代中,三種性狀都和卡羅來那煙草相同的占39%,三種性狀都和弗吉尼亞煙草相同的也占39%。求回交產生的子代中,葉子形態(tài)與大小與弗吉尼亞煙草相同,而葉子顏色與卡羅來那煙草相同的所占比例為多少,就是求發(fā)生雙交換后產生McS的配子的比例為多少,即雙交換值的一半=1%×1/2=0.5%。57.廣義的進化是指基因頻率的改變。有這樣一個群體,基因型為AA的個體為2000,Aa為2000,aa為60000.他們遷移到一個孤島上生存繁衍。開始時,等位基因A的基因頻率為:〔〕A.0.2B.0.3C.0.4D.0.5解析:57.應用Hardy-Weinmberg定律,可知其頻率(2000*2+2000)/(2000*2+2000*2+6000*2)=0.3解析基因頻率指的是某種基因在某個種群中出現的比例。其計算方法有多種,其中之一的計算方法為。58.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不同,表現在:〔〕A..原核細胞基因組的大小僅有真核生物基因組大小的一半B.原核細胞具有單鏈的DNA分子C.原核細胞中與DNA結合的蛋白質較少,而且沒有核膜包裹D.原核細胞具有RNA而不是DNA解:原核細胞基因組比真核生物小,但并不存在確定的數量關系,原核生物的DNA為雙連環(huán)狀,并非單鏈的DNA分子,C選項為原核細胞的特征,屬于記憶性內容,在細胞生物中,既存在DNA,也存在RNA59.光學顯微鏡能觀察到的最小生物是〔〕A.酵母B.植物細胞C.細菌D.噬菌體解析:59.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最高為200nm,最小的細菌〔通常認為是衣原體〕,直徑為250nm左右,遠小于動植物細胞,而Virus只能在電鏡下觀察到60.核仁組織區(qū)是核仁的中心結構,它的組成成分是〔〕A.rRNAB.rRNA和蛋白質C.轉錄rRNA的DNAD.核糖體蛋白解:60.NOR(核仁組織區(qū))位于染色體的次縊痕處,rRNA的基因分布于其上,因此它的成分應該為C選項61.微管是一類重要的細胞骨架,以下微管相關的細胞結構中,哪一組微管的結構模式是相似的〔〕A.鞭毛和基粒B.鞭毛和中心粒C.纖毛和基粒D.基粒和中心粒解析:61.鞭毛和纖毛的微管為9(2)+2結構,而中心體和基體的微管蛋白結構為9(3)+062.以下對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描述正確的是〔〕A.脂膜由脂雙層構成,內外外表各有一層球狀蛋白質分子B.脂膜由脂雙層構成,中間有一層蛋白質分子C.脂膜由脂雙層構成,蛋白質以不連續(xù)的顆粒形式嵌入脂層,脂分子可以移動,蛋白質不能移動D.脂膜由脂雙層構成,蛋白質以不連續(xù)的顆粒形式嵌入脂層,脂分子和蛋白質均呈流動狀態(tài)解析:62.流動鑲嵌模型的主要內容為:膜骨架由磷脂雙分子層組成,膜蛋白以不同形式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蛋白質和磷脂均可運動63.胰腺細胞分泌很多與消化作用相關的酶,以下哪種胰腺細胞中酶分子的“移動〞路徑是正確的〔〕A.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核B.高爾基體→內質網→溶酶體C.細胞核→內質網→高爾基體D.內質網→高爾基體→膜泡與質膜融合解析:63.此題為高中內容,了解分泌蛋白的生成過程即可64.小腸上皮細胞間的哪種結構能夠防止營養(yǎng)物質從細胞間隙進入血液〔〕A.橋粒B.緊密連接C.間隙連接D.胞間連絲解析:64.緊密連接是封閉鏈接的主要代表,可防止溶液中的分子從細胞間隙進入體內,其余的幾種連接方式無此封閉作用65.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不同之處在于〔〕A.癌細胞不能合成DNAB.癌細胞被鎖定在細胞周期中的S期C.癌細胞能持續(xù)分裂盡管彼此緊密相接D.癌細胞始終處于細胞周期中的分裂期解析:65.癌細胞的幾點特征應牢記1能自身提供生長信號2能支撐癌中新血管的生長3有無限復制的潛力4能逃避細胞凋亡5發(fā)生組織侵染和轉移6對抑制生長信號不敏感66.在細胞周期中,蛋白激酶CDK的活性呈周期性的變化;CDK活性的增加是由于〔〕A.核糖體合成更多的CDKB.失活的CDK與周期蛋白cyclin結合后活化C.通過磷酸化將非活化的周期蛋白cyclin變成活化的CDKD.失活的CDK經過切割被活化解析:66.在真核細胞分裂的周期調控中,CDK與周期蛋白結合生成MPF啟動有絲分裂(通過MPF磷酸化其他Pr)隨后MPF分解,周期蛋白被降解,CDK失活67.我們的肌肉細胞不同于神經細胞主要因為〔〕A.它們表達了不同的基因B.它們具有不同的基因C.它們采用不同的遺傳密碼D.它們具有統(tǒng)一的核糖體解析:67.在同一個生物的體細胞中都具有相同基因,根據細胞分化的途徑和程度不同而表達不同基因,遺傳密碼在絕大多數的生物體內時完全一致的(線粒體除外),D選項與此題無關,直接排除68.糖蛋白和糖脂中的寡糖鏈,序列多變,結構信息豐富,甚至超過核酸和蛋白質。糖蛋白質中寡糖鏈的復原端殘基與多肽鏈氨基酸殘基之間的連接方式主要為:〔〕A.N-糖肽鍵B.O-糖肽鍵C.S-糖肽鍵D.C-糖肽鍵69.分子識別常表現在受體與配體的相互作用,受體是指位于細胞膜上、細胞質、或細胞核中能與來自細胞外的生物活性分子專一結合,并將其帶來的信息傳遞給效應器,,從而引起相應的生物學效應。這些大分子大多是:〔〕A.蛋白質B.核酸C.糖類D.脂質解:69.蛋白質的主要生物學效應之一是參與信號傳遞中作為受體識別信號,BCD中的分子均無類似功能70.DNA分子一般有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個堿基對組成,基因中核苷酸的專一序列就是一種信息,編碼專一蛋白質的一級序列。雙鏈DNA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熔解溫度是由于它含有較多的:〔〕A.A+GB.C+TC.A+TD.C+G解析:70.由經驗公式Tm(熔鏈溫度)可知,G-C%=(Tm-69.3)*2.44,因此當G-C含量越高時,DNA的Tm也隨之上升,其本質原因是C-G配對含較多氫鍵71.以下哪一生化代謝途徑是發(fā)生在厭氧環(huán)境中:〔〕A.三羧酸循環(huán)B.線粒體電子傳遞鏈C.糖酵解D.糖異生解析:71.在無氧環(huán)境下,電子傳遞臉被阻斷,導致三羧酸循環(huán)缺少必要原料如NAD+而中斷,同時Krebs循環(huán)也是糖異生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導致其受到影響,這樣唯一不受缺氧影響的即為發(fā)酵作用72.動物和植物細胞中的丙酮酸在厭氧環(huán)境中都會發(fā)生酵解反響,以下哪一化合物不是該反響的直接產物〔〕A.乙醇B.NAD+C.乳酸D.CO2解析:72.除乙醇是由乙醛復原生成的之外,其余三項均是在丙酮酸生成乳酸或乙醛時一步形成的73.以下哪一化合物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的分解代謝A.乙酰-CoAB.酮酸C.蘋果酸D.乙醇解析:73.A進入Krebs循環(huán)后最終分解為CO2,正確。BC進入Krebs循環(huán)后均是進行轉化而不是分解代謝,D項不能直接進入Krebs循環(huán)74.以下哪一個關于化學滲透學說的描述是正確的:〔〕A.OH一聚集在線粒體內膜外,而H+聚集在膜內B.H+聚集在線粒體內膜外,而OH-聚集在膜內C.OH-及H+都聚集在線粒體內膜內D.OH-及H+都聚集在線粒體內膜外解析:74.跟據Mitchell學說,真核細胞呼吸鏈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起質子泵的作用,質子被泵入膜間隙中,造成內外的化學電位差,進而生成ATP,應選擇B75.以下哪種情況會促進脂肪分解:〔〕A.血液中胰高血糖水平升高B.血液中胰島素水平升高C.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偏低D.膳食中蛋白攝取量偏低解析:75.胰高血糖素主要引起糖原分解,促進脂肪分解作用較小,胰島素主要作用為促進糖原和脂肪形成。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偏低可促進糖異生,加速脂肪分解,D選項與此題關系不大76.乙酰-CoA是代謝中的關鍵分子,以下哪種物質不是由乙酰-CoA轉化而來:〔〕A.半胱氨酸B.膽固醇C.酮體D.脂肪酸解:76.氨基酸的合成代謝主要由@-酮戊二酸,OAA,丙酮酸等完成,剩余的各選項均可由乙酰CoA合成77.對于進行C4光合作用的植物,在葉肉細胞內合成的C4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A.驅動ATP合成B.與CO2結合生成葡萄糖C.降低NADP+D.將CO2轉運至鞘細胞解析:77.C4植物中,葉肉細胞的主要作用是固定CO2,而維管束鞘細胞負責將固定的CO2同化,即進行Calvin循環(huán)78.細菌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某些特殊結構,、有助于自身向營養(yǎng)物質移動或逃避有害刺激的是:〔〕A.鞭毛B.菌毛C.莢膜D.芽孢解析:78.鞭毛的功能為負責運動,菌毛的功能是使菌體附在物體外表,莢膜起抗逆境,信息識別,堆積代謝廢物等作用,芽孢起保護作用,因此選A79.在含硫熱泉或深?;鹕娇谥猩畹臉O端嗜熱嗜酸菌,作為唯一的碳源進行硫的代謝的是〔〕A.甲烷B.二氧化碳C.氨基酸D.甲醛解析:79.此種細菌屬于化能無機營養(yǎng)型,其根本碳源為CO2或CO3-80.海洋中某些單細胞生物在條件適宜時呈對數生長,形成赤潮,對魚、蝦等危害極大,其中最主要原因是:〔〕A.消耗大量氧氣B.消耗大量有機物C.產生毒素D.產生過多糖類解析:80.由于海洋面積十分巨大,所以在海洋中缺乏O2的可能性較小,而BD選項均非能造成生物大量死亡的原因81.絕大多數細菌的直徑為:〔〕A.1~10毫米B.1~10微米C.1-10納米D.10毫米以上解析:81.記憶性內容,可結合各種顯微鏡的分辨率進行記憶82.關于全球氣候變暖,下面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于大氣中CO2等溫室氣體含量的增加B.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局部島嶼和沿海地區(qū)C.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動物的分布區(qū)普遍向北或向高海拔地區(qū)移動D.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局部物種因棲息地喪失而絕滅解析:82.根據本人的理解,C項錯誤在于只考慮了北半球的情況。。。83.以下關于碳循環(huán)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碳循環(huán)屬于氣體型循環(huán)B.地球上最大量的碳存在于大氣圈中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環(huán)的一局部D.全球氣候變暖和地球上碳的收支不平衡有關解析:83.地球上最大量的碳被固結在巖石圈中,其次便是存在于化石燃料中84.以下措施中對維持野生動物種群健康開展可能有積極作用的是〔〕A.狩獵B.圈養(yǎng)C.近親繁殖D.消滅其天敵解析:84.A選項通過狩獵增加了選擇壓力,使種群進化速度增加,對增加種群適合度有積極作用,剩余各項均會導致物種的退化,在環(huán)境發(fā)生劇烈改變時難以為繼85.不能測定初級生產力的方法是〔〕,A.氧氣測定法B.葉綠素測定法C.蛋白質測定法D.氮含量測定法86.仔細閱讀以下陸地生物群落類型的描述,選擇符合描述順序的選項〔〕(1)通常可分為4層,樹冠層、下木層、灌木層和地面層(由草本、蕨類和苔蘚組成)(2)分布在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亞北部和巴西西北部,垂直結構不興旺,水平結構明顯(3)分布在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北部,屬于嚴寒的大陸氣候,季節(jié)變化極為明顯。常見鳥類有榛雞、雷鳥、交嘴雀等(4)主要分布在南、北緯100之間,生活著90%的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A.熱帶季相林,草原,苔原,熱帶干旱林.B.溫帶針葉林,熱帶干旱林,寒帶針葉林,熱帶雨林C.溫帶闊葉林,熱帶稀樹草原,寒帶針葉林,熱帶雨林D.熱帶季相林,草原,苔原,熱帶干旱林解析:86.高中地理內容,應容易判斷,如有疑問可參考?精英教案?生態(tài)學局部87.應該以以下哪一項指標判斷一個物種為群落中的優(yōu)勢種?!病矨.群落中個體數量最多的物種B.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種C.占有最大生存空間的物種D.有最大生物量的物種解析:87.優(yōu)勢種是指具有高度的生態(tài)適應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群落內部的環(huán)境條件,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長都有很大的影響的物種,而與其數量、生物量、生存空間并無直接聯系88.以下列圖顯示兩種不同類型的人口年齡結構,以下哪類情況持續(xù)一段時間后,不可能使圖(1)轉變?yōu)閳D(2)()A.高的出生率B.低的嬰兒死亡率C.方案生育政策的推廣D.高的老年死亡率解析:88.人口由增長型變?yōu)榉€(wěn)定型的措施是減少出生率的同時穩(wěn)定或減少死亡率,ABD三項均會使出生率增加,死亡率降低,與題目要求不符89.某種群的增長過程如下表,以下闡述中錯誤的是:〔〕A.種群所在的環(huán)境無食物和空間的限制B.種群存在內稟增長率C.種群增長符合方程D.此物種屬于r對策的物種90.以下哪兩個物種之間的關系屬于擬寄生〔〕A.多鞭毛蟲和白蟻B.杜鵑和大葦鶯C.華肝蛭和淡水螺D.赤眼蜂和玉米螟解析:90.鞭毛蟲與白蟻之間關系為共生〔對雙方均有利〕,杜鵑讓大葦鶯孵化自己的卵的行為屬于巢寄生,沼螺是華肝蛭的中間宿主,他們之間的關系為寄生,赤眼蜂將卵產在玉米螟體內的行為屬于擬寄生,這種寄生方式在昆蟲中間極為普遍91.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在距今4億年前的泥盆紀末期急劇地減少。從大氣中別離出的碳去了哪里〔〕A.沉積成為煤和碳酸鹽的巖石B.儲存在極地冰蓋的二氧化碳氣泡中C.儲存在海洋溶解的二氧化碳中D.逐漸發(fā)散到太空中解析:91.在泥盆紀末期,由于巨大的地質變遷,使許多的蕨類植物被深埋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歲月轉化成化石燃料和沉積巖92.下面關于磷循環(huán)的闡述不正確的是〔〕A.幾乎沒有例外,磷不經過氧化一復原反響B(tài).除了灰塵,磷不以任何形式進入大氣C.在酸性土壤中,磷是最可被植物利用的D.在水生系統(tǒng)中磷的流入能夠刺激初級生產量93.沒有被食草動物消耗的初級生產進入了下面哪個食物鏈〔〕A.食肉動物食物鏈B.腐質食物鏈C.化石燃料食物鏈D.人類食物鏈解析:93.高中內容。沒有進入食草動物消耗的植物,當然是會被微生物分解94.為了研究植物的初級生產,你將某種植物放到恒溫(25℃)、透明、配備有能夠探測到在房間內二氧化碳濃度一瞬間的變化的紅外氣體分析器的實驗箱內。首先將葉子完全地暴露在陽光下,測得二氧化碳在每小時每100cm2的葉面積上減少12mg.當用鋁箔將實驗箱完全覆蓋時,箱中的二氧化碳以每小時每100cm2的葉面積4mg的速率增加。那么這種葉子的總生產量是多少?〔〕A.每小時每100cm2的葉面積16mg二氧化碳B.每小時每100cm2的葉面積12mg二氧化碳C.每小時每100cm2的葉面積8mg二氧化碳D.每小時每100cm2的葉面積4mg二氧化碳解析:94.總光合作用量=凈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12+4=16二、多重判斷〔每題2分,答案完全正確才能得分,共52分〕95.胞間連絲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物質合成B.物質運輸C.信息傳遞D.能量代謝96.以下哪些特征可以幫助你確定一個細胞是否是篩管分子〔〕A.篩板B.細胞壁木質素C.細胞壁胼胝質D.死細胞97.小麥和菠菜是長日照植物,煙草和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在長暗期中假設給予適宜的光間斷處理,可被促進開花的植物有〔〕A.小麥B.菠菜C.煙草D.大豆98.以下現象中,受光敏色素調節(jié)的反響是〔〕A.種子萌發(fā)B.花誘導C.樹木休眠D.節(jié)間縮短99.具有雄蕊多于10枚、心皮離生這一特征的植物是以下哪一科的植物?!病矨.木蘭科B.毛茛科C.十字花科D.錦葵科100.以下有關昆蟲口器與食性等的表達,不正確的是〔〕A.適于取食花蜜的口器類型是虹吸式和刺吸式口器B.咀嚼式口器是原始類型的口器C.嚼吸式口器昆蟲對植物造成的危害大于刺吸式口器D.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昆蟲均不適宜于傳粉101.以下結構中屬于淋巴器官的是:〔〕A.頭腎B.扁桃體C.甲狀旁腺D.脾臟E.紅腺102.鳥類與爬行動物共同的特征為〔〕A.皮膚枯燥、具表皮角質層產物、單枕髁、卵裂形式為盤裂B.皮膚枯燥、具表皮角質層產物、體溫恒定、卵裂形式為盤裂C.缺乏皮膚腺、具表皮角質層產物、雙枕髁、卵裂形式為螺旋卵裂D.缺乏皮膚腺、單枕髁、卵裂形式為盤裂、雙循環(huán)103.與視桿細胞相比,下面哪些選項是視錐細胞所具有的特征?〔〕A.有分辨顏色的能力B.在中央凹處沒有分布C.與雙極神經元的單線式聯系較多D.因其不能發(fā)生正常的光化學反響而導致夜盲癥104.交感神經末梢分泌的神經遞質〔〕A.通常會加強胃腸運動B.通常會加強心臟搏動C.有可能縮血管D.有可能舒血管105.小腸通過主動轉運或次級主動轉運吸收〔〕A.葡萄糖B.氨基酸C.脂肪酸D.水106.自然選擇總是使動物的覓食效率盡可能地加以改進,因而捕食者能夠借助更有效的捕食提高其生存和生殖的時機。這里所說的效率包括以下哪種含義〔〕A.使某些特定營養(yǎng)物的攝取率最高B.使能量的瞬時攝取率最大C.使單位時間內食物的攝取量最大D.使食物或特定營養(yǎng)物的總攝入率波動最小,以保證整個季節(jié)的凈攝入量最大107.單基因遺傳病一般是基因突變引起的,突變一般是隱性的,但有些突變是顯性的。以下遺傳病中,屬于顯性遺傳病的有:〔BC〕A.白化病B.亨廷頓(Huntington)舞蹈癥C.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D.血友病解析白化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谎巡儆诎閄隱性遺傳?。缓嗤㈩D舞蹈病(Huntington)是人類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初期為面部運動和手勢增加,逐漸開展為不隨意舞蹈動作,晚期出現吞咽困難和癡呆,五十歲左右死亡;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本癥的發(fā)病機理是細胞膜外表的LDL受體(亦稱為ApoB、E受體,是一種細胞外表糖蛋白,以肝細胞含量最多)缺如或異常,導致體內LDL代謝異常,造成血漿總膽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升高,臨床上常有多部位黃色瘤和早發(fā)冠心病。108.產生顯性基因突變的原因可能是:〔ACD〕A.表型對蛋白質的劑量敏感B.突變導致蛋白質失活C.突變導致蛋白質產生新功能D.突變蛋白質干擾正常蛋白質的功能顯性突變是指由隱性基因突變?yōu)轱@性基因,即a→A。在完全顯性的條件下,一對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它所合成的產物或酶就能使遺傳性狀得到完全表達。而生物的性狀主要由蛋白質來表達,一旦發(fā)生顯性突變,顯性性狀就能在當代個體中得到表達,因此產生顯性基因突變的原因可能是ACD三個選項。109.1960年,法國科學家發(fā)現達烏耳黃鼠的黃色皮毛無法真實遺傳。黃毛老鼠自交,總產生黃毛老鼠和黑毛老鼠。由此可以得出:〔ABD〕A.黃毛鼠永遠是雜合體B.決定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電消防居間協議書
- 貨車購車協議書模板
- 家庭協議書搞笑模板
- 簽訂免責協議書范本
- 禹城購房定金協議書
- 校園事故賠償協議書
- 情感和解協議書范文
- 培訓學校請假協議書
- 裝飾材料欠款協議書
- 設備股權協議書模板
- 項目實施組織設計和實施計劃方案
- 身體知道答案(珍藏版)
- 安徽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項目結題報告
- GB/T 22795-2008混凝土用膨脹型錨栓型式與尺寸
- GB/T 19851.15-2007中小學體育器材和場地第15部分:足球門
- GB/T 10095.1-2001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第1部分:輪齒同側齒面偏差的定義和允許值
- ICU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預防措施執(zhí)行核查表
- 汽車吊檢測保養(yǎng)記錄
- 市政工程安全臺賬表
- 航天模型的設計、制作與比賽課件
- 高考倒計時60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