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技巧鑒賞_第1頁
古詩詞技巧鑒賞_第2頁
古詩詞技巧鑒賞_第3頁
古詩詞技巧鑒賞_第4頁
古詩詞技巧鑒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表達技巧的鑒賞高一語文備課組2015年11月古詩詞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以動襯靜借景抒情動靜結合細節(jié)描寫虛實結合使用典故側面烘托比喻、擬人、夸張、借代

擬物、對比、排比等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敘事抒情抑揚賦、比、興(創(chuàng)作方法)托物言志直接抒情情景交融

技巧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例一:江雪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借景抒情。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擊和壓抑。這首詩就是他借助歌詠隱居山水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懷,抒發(fā)政治上失意的苦悶和壓抑。詩中客觀境界的幽僻更能體現(xiàn)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例二: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元曲運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曲詞的意象主要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渲染了一派凄涼蕭瑟的晚秋氣氛。在這些典型的“景”里面,有一個飄泊天涯,極度憂傷的旅人。這里的情和景很好地交融在一起,所以是用了景情交融的手法。

例三: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情景交融。前四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在這里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已分不開哪是“景”,那是“情”。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詩人豪邁、雖受摧殘而不屈服的樂觀精神。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技巧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小結

十二月帶堯民歌?別情

王實甫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秋,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別從“怕黃昏”、“不銷魂”、“新啼痕”、“斷腸人”等四個角度將少婦別后的相思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試對這首詞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技巧二:直接抒情

技巧三: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tài)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tài),也就是在動態(tài)描寫中顯示出靜態(tài),也叫以動寫靜。小結

閱讀下面的詩,分析有關表達技巧: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數(shù)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前三句著力刻畫都在一個“靜”字,末句寫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前三句的“靜”對比鮮明。這里是以動襯靜。

技巧三:以動襯靜

鳥鳴澗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傍B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里面包含著辯證法。技巧三:以動襯靜

品味下面的詩,分析有關表達技巧:

明代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第一段: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技巧三:以動襯靜

鹿柴

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全詩通過人語聲和光亮從正面表現(xiàn)了山的靜寂和樹林的茂密,突出一個“空”字。

技巧三:以動襯靜

品味下面的詩,分析有關表達技巧:技巧四: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于動態(tài)或相對靜態(tài)時的描寫。小結

舟夜書所見

查(Zh?。┥餍性潞谝姖O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tài),后兩句寫動態(tài)。動靜結合指對人、事、景處于動態(tài)或相對靜態(tài)時的描寫。技巧四:動靜結合技巧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小結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注]垂緌(ruǐ),指蟬。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

品味下面的詩,分析下面詩歌的表達技巧

這首詩,事、景、情、議融為一體,用的是托物言志的表達技巧。

技巧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瀑布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閱讀下面的詩,分析表達技巧: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抒情詩,“物”即“瀑布”,“志”即不甘寂寞,意欲建功立業(yè)的豪情。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孤高氣節(jié)),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jié)操。

閱讀下面的詩,分析有關表達技巧:技巧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陸游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檜被黜,后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免職。他在南宋茍且偷安的環(huán)境中,一直頗遭時忌,但愛國斗志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此詞或許是他晚年所作,借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jié)操。他在詞中對周圍惡濁的環(huán)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徑以及自身遭受的種種迫害,所表現(xiàn)出的高度蔑視,也是令人感佩的。詠物詞貴在“不離不即”、“不粘不脫”,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詞不雕鏤梅花形貌,而著重攝取其神韻,借以自我寫照,是詠梅的上乘之作。

烘托襯托中的正襯,原是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亦稱“烘云托月”。即指通過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xiàn)人物形象的技法。具體說來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事物,達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技巧六:側面烘托小結

昭君出塞圖

王思廉

黃沙堆雪暗龍庭,馬上琵琶掩淚聽。

漢室御戎無上策,錯叫紅粉怨丹青。第一第二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明確:烘托。用“黃沙”“堆雪”營造氣氛,烘托王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的“掩淚聽”、琵琶的悲傷的音調烘托彈琵琶的昭君的悲苦和哀怨。技巧六:側面烘托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陌上桑》技巧六:側面烘托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技巧七:用典小結

用典的作用: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lián)想翩翩等作用。

要求:了解典故的含義,讀懂詩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用了孫權、劉裕、劉義隆、廉頗等五個歷史故事的典故。借“懷古”贊揚和仰慕孫權、劉裕的抗敵業(yè)績;借劉義隆的失敗教訓批評南宋當政者的倉猝冒險行動;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國效勞的忠貞之情。這首詞主要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的?試簡要分析。用典:對《出塞》一詩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A、首句運用互文見義的寫法寫詩人由眼前的“明月”和“關”聯(lián)想到秦漢兩代曾經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寫外族入侵,戰(zhàn)士們因抵御外侮而長期不能歸還。

C、三、四句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對當時領兵遠征的主將進行了贊揚。

D、這首詩的情緒悲壯而不凄涼,明暢而不淺露,慷慨而又含蓄,體現(xiàn)了王昌齡七言絕句所特有的風格。

C[解題導引]《史記·李將軍傳》中說:“(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清人沈德潛認為這首詩“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因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飛將軍李廣的典故,對當時領兵遠征的主將進行了批評。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采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技巧八:虛實結合小結

詩人開始寫“地”、寫“鴉”,而不寫月,但卻讓我們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為“地白”、“棲鴉”是月亮朗照的結果,既然地白如霜,棲鴉可見,可知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明皎潔”,因此它是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代)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請對這首詩的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技巧八:虛實結合有三位畫家以“深山藏古寺”為題作畫,第一幅畫著崇山峻嶺之上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第二幅不見寺廟,只見山腳下有一和尚在溪邊擔水;第三幅是山林之中露出廟宇的一角。請根據(jù)上述簡單的提示構想畫面,然后作出評價:(1)給這三幅畫各寫一句評語。(2)評出“最好”、“較好”、“一般”三個等次。請看一道題最好一般較好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講究的虛實相生。關于虛與實

虛與實是相對的: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未來為虛.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3、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想的未來之境。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2023/1/14《雨霖鈴》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舍。

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鄙详I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2023/1/14一、就所用的方法而言:詩人描寫的現(xiàn)實景物是實,詩人通過聯(lián)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是虛。這樣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

分析:一二句寫實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jié)到了。傍晚,戰(zhàn)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寫虛景,將“梅花落”拆用,仿佛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zhàn)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xiāng)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xiāng)情。例一: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天山。

分析:本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前兩句寫詩人此時的孤寂,是實。后兩句寫家人圍坐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人,是虛。答案: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xiàn)"思家"的。

例二: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問: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2005年高考全國卷)

分析:這是南唐李后主亡國入宋后寫的詞。有人說這是一首極盡故國繁華之作;有人說這是一段凄涼無限之吟唱。

從表面看(特別是后三句),這首詞寫的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但實際是表達夢醒后其處境無限凄涼。作者通篇不對當前處境(實)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這場繁華生活的夢境(虛)進行有力的反襯。夢境越是繁華熱鬧,夢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濃重;對舊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今日處境越凄涼。

例三:以虛寫實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二、就所寫的對象而言:情為虛,景為實;理為虛,形為實。

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注:邱二十二員外,作者的朋友,當時正在臨平山學道。屬(zh?):恰好問題:試簡要評析這首詩虛實結合的手法。

參考答案:這是一首懷人詩。一、二句寫作者因懷人而在涼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是寫實。三、四句想象所懷念之人在此時、彼地的景況。這兩句出于想象,是寫虛。從整首詩看,作者運用寫實和虛構相結合的手法,使眼前景與意中景同時并列,使懷人之人與所懷之人兩地相連,進而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虛寫的標志性詞語

念: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想: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憶: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通過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來抒發(fā)內心情懷。技巧九:細節(jié)描寫小結約客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第四句“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燈芯很長,詩人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黑白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這種姿態(tài)貌似閑逸,其實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焦躁。試對第四句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分析?技巧九:細節(jié)描寫秋思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秋天思念親人的情景。秋天到了,洛陽城里刮起了秋風,想寫一封信給家里,要說的話很多很多??峙麓掖颐γΦ貨]有把心里的話說完,捎信的人要走時,我又打開信封看看還有什么沒寫。詩人通過寫信和“開封”這兩個細節(jié)的描寫,把客居他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復雜的感情,傳神地表達出來了。技巧九:細節(jié)描寫

此外,還有一些現(xiàn)代漢語中常用的修辭格如比喻、擬人、夸張、借代、對比等,在古詩詞中也常常使用。詩詞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以動襯靜借景抒情動靜結合直接抒情細節(jié)描寫虛實結合使用典故側面烘托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比喻、擬人、夸張、借代

擬物、對比、排比等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敘事抒情抑揚雨后池上

劉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比喻。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靜態(tài)。b三四句“忽起””垂楊舞”以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的“萬點聲”響等,寫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動態(tài)之美。B本詩既寫出了雨后池塘的靜態(tài)之美,又寫出了它的動態(tài)之美,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異常優(yōu)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圖。課堂練習端居①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明確:(步驟一)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步驟二)詩人借助對“青苔”、“虹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xiàn)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步驟三)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緩钠渌嵌龋ㄈ缁ノ氖址ǎ┗卮?,言之成理也可?!竣七@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課堂練習例題分析1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參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一)。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步驟二)。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步驟三)。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如: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片寫的是年輕時候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閑愁”,下片寫的是而今關懷國事報國無門的“哀愁”。上下兩片采用了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在反復詠唱中,即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又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結構技巧

詩歌常見的技巧:重章疊句意象組合首尾照應過渡開門見山鋪墊層層深入伏筆先總后分照應等先景后情卒章顯志托物言志,象征手法作者把要抒發(fā)的感情、闡發(fā)的思想借助于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即吟詠具體而單一的某一物象來抒發(fā)情感。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石灰吟[明]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卜算子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以小見大:指寫的是小題材反映的是大問題的一種寫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比娨孕∫姶?,通過“不系船”這樣一件小事,表現(xiàn)江村寧靜幽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主人公悠閑安逸的情調。閨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抑揚:在褒貶人、事、物的時候,為了使人信服,或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這首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黃鶴樓聞笛(李白)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送魏二(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夜雨寄北(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虛實結合:虛與實是一對相對概念: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以往、未來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如此等等。詩歌采用虛實結合寫法,可以增加時空的深度和廣度,引發(fā)讀者的想像,同時使形象更加鮮明,并大大加大作品的容量。動靜結合:指在詩中詩人、事、景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的一種手法。如: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痹姷奈簿渑c第三句動態(tài)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瘎訛殪o:就是在詩中將動景化為靜景來寫。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遙看瀑布掛前川”一句,將富有動態(tài)的瀑布化為靜態(tài)來寫,一個“掛”字,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zhèn)ゴ蟮馁濏灐?/p>

烘托:屬側面描寫,“眾星拱月”,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段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烘托琴聲美妙,引人入勝。)段2: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營造悲傷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內心的凄苦襯托:襯托是烘托的一種,指的是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手法又分兩種:一種是正襯(陪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一種是反襯,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鹿柴(zhài)(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以聲襯靜、以明襯幽暗絕句二首(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就是指正面著意描寫。通過對環(huán)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詩中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靜雨霖鈴(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上片描寫送別的環(huán)境,作者濃墨重彩,極力渲染一種凄涼的氣氛,加重了離愁別恨。1、賦,即鋪排。它指的是對事物的特點不厭其煩的多角度地進行鋪排陳述。此段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夸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蘭芝的美,更表現(xiàn)她的從容鎮(zhèn)定,走也要走得有尊嚴的性格。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2、比興比,就是比喻,比擬。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譬如,要寫兩個人的感情久遠,我們可以說,“咱倆的感情永遠在”,為了避免這種直白和突兀,我們就可以用“興”的手法來表達,在前面加上相關的引句:“山在水在石頭在,咱倆的感情永遠在?!奔由线@么一句,語言就順暢了,意思就突出了;加上這么一句,還使前后構成了比喻關系(比興),不僅使感情形象化了,而且還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因此,“興”又常常寓有隱喻手法,又常常起到渲染烘托作用。例如,《孔雀東南飛》開頭兩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弊髡呔褪且钥兹傅呐腔擦鬟B來點示、渲染焦仲卿、劉蘭芝彼此顧戀、難以割舍之情的。表現(xiàn)手法1、賦比興/用典/對比2、襯托:以動(聲)襯靜、以明襯暗、以樂景襯哀情3、渲染/烘托4、虛實結合/聯(lián)想和想象/側面虛寫/曲寫(對寫):如以對方寫自己(委婉含蓄)5、白描/細節(jié)描寫6、象征/托物言志7、情與景關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8、側面描寫9、疊詞/重章疊句10、欲揚先抑、欲抑先揚11、以小見大12、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寫實和夸張?zhí)飯@樂(4)細節(jié)描寫即對細小情節(jié)的描寫。它的作用在于具體、生動、鮮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內在本質,突現(xiàn)作品的主題,增強情節(jié)發(fā)展的真實性、藝術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個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表現(xiàn)出詩人此時因客不至煩躁不安的心情。寫景方法:襯托渲染運用修辭聯(lián)想想象色彩搭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結合高低遠近動靜明暗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工筆細描粗筆勾勒樂景寫哀哀景寫樂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陌上?!?/p>

詩中并沒有直接描寫羅敷如何美麗,而是通過觀者的驚艷反應,間接表現(xiàn)她的美艷絕倫。寫景中的間接描寫亦有很多賦得暮雨送李胄(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全詩第一句直接點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過船帆、飛鳥、天際、大樹的描繪來烘托濛濛細雨,船行變得遲重緩慢,鳥兒飛得不那么輕巧了,天灰蒙蒙一片,遠處都看不真切,江邊的樹顯得十分潤澤。讀著這些句子,我們就會感到:船帆上,鳥羽上,天際邊,大樹上,全都是濛濛細雨。這樣更增強了詩的形象性和表現(xiàn)力。白描

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指不著顏色,也不畫背景,純用線條勾畫,不加彩色渲染,只用墨線勾勒人或物的形象,重在以形傳神,不重形似而重神似。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指文字簡練單純、不加渲染烘托的寫作手法。白描手法的特征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濃烈的修飾性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用修辭手法,只是用簡潔的文字,抓住人物或景物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勾畫出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換句話說就是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地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它的最大特征是純客觀地描寫,不著一句議論抒情而盡得風流。陶淵明的田園詩幾乎都是運用白描手法繪景狀物,宋代詩詞中運用白描手法的作品也很常見。。如:聶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zhu砍)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比娨孕∫姶?,寥寥數(shù)語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作糧倉的畫面,表現(xiàn)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殘酷剝削、壓迫農民的深刻主題。又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鳖h聯(lián)與頸聯(lián)互相結合,素描淡抹,將綠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構成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藝術手法1表達方式2表現(xiàn)手法3修辭方法4結構技巧1.記敘: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2.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這是詩的后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又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保ㄌK軾《題西林壁》)不僅寫出了廬山變幻多姿的綺麗風光,還告訴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就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1.直接抒情:在詩句中直接表達出詩人的感情的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人把自己因懷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憤懣、抑郁之情通過詩句噴瀉而出,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感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到洛陽。安史之亂后,杜甫貧病交加,帶領全家漂泊在四川,當他聽到官軍收復了洛陽附近的部分州縣時,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記下了自己欣喜若狂的快樂心情。直抒胸臆,"涕淚""喜欲狂""白日放歌"傳達出了他的心情。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誼。在白居易因事被貶江州之后,元稹聽說了這個不幸的消息,寫下了這首詩表達自己的感情。詩歌的前三句敘事言情,表達了自己聽到了這個消息時陡然一驚,如何吃驚,作者卻緊接一句寫景――"暗風吹雨入寒窗",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蘊含于景語之中,顯得情深意厚。

2.間接抒情:借助于其他景、物、人、事來委婉、含蓄、曲折地表達感情的都可稱間接抒情,感情往往隱藏于詩句的背后。詩中最常見的,高考??疾榈氖墙杈笆闱?。柳永的《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冷寂、清涼的畫面?zhèn)鬟_著離別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