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一輪復習必修二第三單元游褒禪山記知識梳理教學目標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教學重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中的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三、高考考綱解讀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1.理解B〔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假設、所、為、焉、也、以、因、于、與、那么、者、之。〔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2.分析綜合C〔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3.鑒賞評價D〔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四、知識梳理一、文學常識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省臨川縣〕人。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文,又稱王文公。王安石自幼隨做地方官的父親王益轉徙于新淦、廬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祐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江寧〔今南京市〕。宋仁宗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進士。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副宰相〕,開場推行新法。次年十二月拜相,繼續(xù)推行新法。因為遭到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勢力的劇烈反對,于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辭去相位,晚年退居江寧,潛心于學術研究和詩歌創(chuàng)作。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zhí)政,盡廢新法,王安石憂憤病死。王安石事跡,見?宋史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詩紀事??宋人軼事匯編??宋稗類鈔?等?!捕惩僮?.長樂王回深父?!踩吃~類活用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3.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4.有泉側出。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场裁好~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场矘O:名詞活用為動詞,盡情享受〕〔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問其深,那么其好游者不能窮也。6.好游者亦不能窮也。7.而其見愈奇。8.蓋其又深,那么其至又加少矣。9.火尚足以明也。10.那么或咎其欲出者?!采睿盒稳菰~用作名詞,深度。〕〔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頭?!场惨姡簞釉~作名詞,見到的象?!场仓粒簞釉~用作名詞,到達的人?!场裁鳎盒稳菰~用作動詞,照明?!场簿蹋盒稳菰~用作動詞,指責?!?1.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12.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13.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14.往往有得〔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场灿陌祷杌螅盒稳菰~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誤。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场驳茫簞釉~用作名詞,收獲〕三、特殊句式1、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2〕其孰能譏之乎?〔3〕何可勝道也哉!〔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灿幸粋€……的人?!场搽y道……嗎?〕〔哪里……呢!〕〔這就是……的緣故。〕2、省略句:〔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3〕有志矣,不隨〔〕以止也〔4〕然力足以至焉〔〕〔5〕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病场?〕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7〕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于于之而不至賓語賓語之之3、判斷句:〔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余之所得也〔4〕所謂華(huā)山洞者,以其乃華(huā)山之陽名之也〔5〕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4、倒裝句〔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步橘e短語后置〕狀語后置四、一詞多義:1.乃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③良乃入,具告沛公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2.道①有碑仆道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何可勝道也哉⑤策之不以其道〔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竟,竟然,居然〕〔于是〕〔才〕〔路,道路〕〔道理〕〔主張〕〔說,講〕〔方法〕3.蓋①日初出大如車蓋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假設水之歸海④蓋其又深,那么其至又加少矣4.文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③屬予作文以記之④文過飾非〔車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超過,勝過〕〔有“大概〞的意思〕〔文字〕〔紋〕〔文章〕〔掩飾〕5.然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②吳廣以為然③有穴窈然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6.其⑴始舍于其址。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⑶距其院東五里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⑸其文漫滅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如此,這樣〕〔對,正確〕〔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但,但是〕〔代詞,它的,代華山〕〔代詞,那〕〔代詞,那個〕〔代詞,它〕〔代詞,它的,代仆碑〕〔代詞,它上面〕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⑻問其深⑼那么其好游者不能窮也。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⑿蓋其又深⒀那么其至又加少矣〔代詞,它的,代華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穴〞,譯作“那個洞〞〕〔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代詞,它的,代后洞〕〔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代詞,代那些〕⒁既其出⒂那么或咎其欲出者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⒅其孰能譏之乎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第一人稱代詞,自己〕〔代詞,他們〕〔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7.觀〔1〕古人之觀與天地、山川〔2〕而世之雄偉、瑰怪、非常之觀五、古今異義詞: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欣賞)〔景象〕【十一】古義:十分之一。今義:數詞。【非?!抗帕x:不平常。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緦W者】古義:泛指求學的人,指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于是余有嘆焉。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7.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所以】古義:是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于“……的原因〞。今義:常用來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居谑恰抗帕x:“于〞,介詞,對;“是〞,代詞,這件事。為單音詞連用。今義:合用為一個連詞?!颈抗帕x:“悲〞,感慨今義:悲傷。【至于】古義:“至〞是“到〞,“于〞為介詞,引出下文地點。今義:表提及。三、考綱解讀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理解B〔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2分析綜合C〔1〕篩選文中的信息〔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3.鑒賞評價D〔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假設、所、為、焉、也、以、因、于、與、那么、者、之.四、走近高考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9分,每題3分〕〔2021全國卷〕郭浩宇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兆跁r,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從種師道進筑茸平砦,敵據塞水源,以渴我?guī)?,浩率精騎數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流失中左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敵遁去,由是知名。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時其半度,可擊也。〞會和戰(zhàn)異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已而果攻涇原路,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長安,涇州守臣夏大節(jié)棄城遁,郡人亦降。浩適夜半至郡,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還,曰:“為語汝將曰,我郭浩也,欲戰(zhàn)即來決戰(zhàn)。〞金人遂引去。紹興元年,金人破饒風嶺,盜梁、洋,入鳳州,攻和尚原。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遷邠州觀察使,徙知興元府。饑民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騎十余萬破和尚原,進窺川口,抵殺金平,浩與吳玠大破之。遷彰武軍承宣使。玠按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陰與敵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與浩意不協,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興軍路經略使。金州殘弊特甚,戶口無幾,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他軍以匱急仰給朝廷,浩獨積贏錢十萬緡以助戶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請,得以直達。九年,改金、洋、房州節(jié)制。十四年,召見,拜檢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补?jié)選自?宋史郭浩傳?〕8.對以下句子中隊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
冒:貿然B.奮力大呼,得賊乃己
己:停頓C.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乞:請求D.時其半度,可擊也。
時:等候
8.【答案】A【解析】此題重點考察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或采取篩選的方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還要注意聯系課本舉一反三。冒:不顧、頂著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說明郭浩奮勇抗擊金人的一組是〔〕①浩手斬二騎,以首還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
⑤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
⑥浩與吳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9.【答案】A【解析】此題考察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此類試題時,一定要準確理解題干語句的含義,注意滿足題干的所有要求,再推敲各選項語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語句契合,要把語句分別放到原文中辨明真相,不能主觀臆斷。①②③為奮勇抗擊金人,④為戰(zhàn)果,⑤為平亂,⑥為戰(zhàn)果。10.下了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郭浩有膽有勇,屢立戰(zhàn)功?;兆跁r,他抗擊夏人曾以少敵多:跟隨種師道征戰(zhàn),他率領數百精騎奪回被敵軍占據的水源,幾次升官后擔任中州刺史。B.郭浩卓有見識,可惜建議未被采納。欽宗即位后曾照他詢問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戰(zhàn)事,他堅決主戰(zhàn),提出應對之策,而朝廷舉措失當,國土蒙受損失。C.
郭浩、吳介共同破敵,后感情產生隔膜。紹興年間,金兵屢屢犯宋,兩人聯手大敗金兵;吳舉劾宋萬年暗中通敵,郭不同意這一做法,被調往金州。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狀況好轉。他初到任時間,金州極度破敗,百姓流亡,經治理后積有余錢資助戶部,收到朝廷嘉勉,并給與奏請可以直達的優(yōu)遇。10.【答案】C【解析】此題考察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時間、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觀點態(tài)度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對選文細節(jié)的理解。一定要把選項與原文對應的句子進展分析比較,看其中存在哪些異義與分歧。據文意郭、吳產生隔膜在吳舉劾之后。8.以下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
A.陶澍調查了安徽的財務賬目,解決了財務上的難題;他還鼓勵老百姓修筑堤壩以防止水災。
B.陶澍在擔任安徽巡撫的時候,在各縣鄉(xiāng)村設置了豐備倉,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獻,豐備倉中的糧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貸。C.道光五年,在漕運受阻的時候,陶澍首先倡導了以海運代替漕運。D.陶澍除了有很強的辦事能力外,還善于發(fā)現人才.善于利用人才。8.C(此題考察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辦大學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外紛議撓之〞可知,首先倡導了以海運代漕運的是協辦大學士英和而非陶澍。)11.把第一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0分〕〔1〕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譯文
〔2〕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譯文【解析】此題重點考察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時考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第(1)題注意實詞“盜:侵占〞,古今異義“設備:設置守備〞的翻譯。我在任時就聽說警事,擔憂夏人一定會乘機侵犯邊境,希望挑選將領設防。此題重點考察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時考察理解文言實詞、虛詞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第(2)題注意實詞“輯:安撫〞,“規(guī)置:所作所為〞,虛詞“以:把〞的譯法。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開辟耕地,將自己的規(guī)劃安排發(fā)布各地。穩(wěn)固與提高1.選出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A.慧褒〔b?。铩硰]?!玻瑷瞑馈矪.音謬〔miù〕窈然〔yǎo〕C.好游者〔hào〕咎〔jiù〕D.何可勝道〔shēnɡ〕王回深父〔fǔ〕2.以下句子中“其〞的意義、用法一樣的一項為哪一項〔〕①其孰能譏之乎②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③那么或咎其欲出者④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⑤距其院東五里A.①②B.④⑤C.③⑤D.②④解析:D項“勝〞應讀“shènɡ〞。答案:C解析:③⑤那,那個;①語氣副詞;②他們;④自己。3.從以下各項加點詞中選出用法不同類的一項〔〕A.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C.乃使從者衣褐答案:D解析:A、B、C三項為意動用法,D項為使動用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那么游者眾;險以遠,那么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缺乏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已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4.以下四個句子,對加點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象州縣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花藝設計師的職業(yè)發(fā)展試題及答案解析
- 初中英語完形填空、閱讀理解訓練50題(含答案)5篇
- 農村人才吸引與職業(yè)發(fā)展路徑試題及答案
- 中秋佳節(jié) 感恩同行
- 葉公好龍美術課件
- 2024年高校輔導員考試復習計劃試題及答案
- 群眾文化知識培訓課件
- 檔案安全制度檢查的要點試題及答案
- 農村經濟轉型與產業(yè)發(fā)展的研究試題及答案
- 中學生人生規(guī)劃調查表
- 四川省宜賓市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含答案解析 )
- XX項目陽光分包試點工作方案參考方案
- 創(chuàng)業(yè)帶動就業(yè)補貼花名冊
- 上海市中心商務寫字樓清單
- 積極心理學-完整版教學課件
- 物資倉庫防洪防汛應急預案
- 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畢業(yè)論文(設計)
- .三坐標測量員技能考核考試題答案
- 檢驗科知識題庫+答案
- FMEA潛在失效模式及分析標準表格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