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對人自身的思考-連珩_第1頁
孔子和孟子對人自身的思考-連珩_第2頁
孔子和孟子對人自身的思考-連珩_第3頁
孔子和孟子對人自身的思考-連珩_第4頁
孔子和孟子對人自身的思考-連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孔子和孟子對人自身的思考連珩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人生在世,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在思考著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向何處而去。古今中外的圣賢或者平民百姓都在思考,都在尋找答案,其結(jié)論各有不同。各個時代的思想家都有自己理解與見解??茖W家也有他們的言說??鬃雍兔献訉θ俗陨淼乃伎季褪且环N回答。伊斯蘭文化同樣有自己的體悟與解答。

人的一切活動的目的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自己。人的各種實踐活動都是為了解決人自身生存與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使自己達到一個理想的生存與生活狀態(tài)。人所從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科技、宗教等社會活動也都是如此。

孔孟針對當時社會中人的生存和生活狀況,提出了他們對人自身反思的基本觀點。一,關(guān)于人的本質(zhì)問題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正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開始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轉(zhuǎn)變時期??鬃诱J為,這種社會大轉(zhuǎn)變是“天下無道”。他認為,在政治,社會秩序都好的時候,天下有道,像制禮、作樂、出兵征伐這一類的大事,都是由最高統(tǒng)治者決定。天下無道,上述這一類的大事就由諸侯決定了。

孔子認為,“天下無道”有三種情況:一是“禮樂征伐”的大權(quán)層層下移;二是政在大夫,甚至于在陪臣手里;三是庶人也議論政事。他認為,當時的社會變革已經(jīng)到了“天下無道”、“禮壞樂崩”的地步。所以,孔子對于周禮及古代文化進行了廣泛的反思,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于人自身的反思。

孔子從道德類型上把人分為六種:善人、大人、小人、圣人、成人、仁人。這種分別也可以說是對于人的道德生活的反思。

孔子還從人的道德品質(zhì)上,將人分為“君子”和“小人”?!熬印笔蔷哂懈呱械赖缕焚|(zhì)的人;“小人”是沒有道德或不道德的人。政治地位低而道德品質(zhì)高的人也可稱為“君子”。政治地位高而道德品質(zhì)低的人也可稱為“小人”。

孔子認為,對于人的評價標準,應該是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高低,而不是政治地位的貴賤??鬃诱J為“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質(zhì),具有這樣的道德品質(zhì)的人稱為“仁人”。因此,他對于“仁”作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深入思考。

其一,是“仁”的基礎(chǔ)。孔子認為,人必須有的真性情、真情實感,這是“仁”的主要基礎(chǔ)??鬃邮牵骸皠傄隳驹G近仁”。(《子路》)就是說,以自己為主,憑著自己的真性情、真情實感做事的老老實實的人,雖然還不是“仁”,可是接近于“仁”。他又說:“巧言令色,鮮矣仁?!保ā秾W而》)就是說,這樣的人很少能成為“仁”的。

所以,“仁”的基礎(chǔ)就是人的真心情、真情實感??鬃诱J為,以自己為主,憑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就說什么,這是人的本性,人生來就是這個樣子?!叭酥仓薄?。所以,直也是“仁”的基礎(chǔ)。

其二,是“仁”的主要內(nèi)容??鬃诱J為,人的最真實的情感就是對于父母的情感。父母死了,這種愛慕之情表現(xiàn)為“三年之喪”,這是人的性情的真實流露??鬃诱J為,這是“仁”的根本的根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同上)從這個根本推出來的,就是“泛愛眾而親仁”。(同上)

孔子認為,“愛”是“仁”的主要內(nèi)容,這種愛必須是一種真情實感。愛是“仁”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的基本準則。有了真情實感,再把這種真情實感推向別人,這也就是“愛人”,愛人必須要真。

其三,是為“仁”的方法。孔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胺蛉收呒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為仁之方也已?!保ā队阂病罚┑@也還是忠恕之道,不是“仁”,這是為仁的方法。就是達到人的品質(zhì)的方法。照這樣的方法所達到的品質(zhì),才是“仁”。

其四,是為“仁”的成就??鬃诱J為,人必須有真性情、真情實感,然后才可以有“仁”的品質(zhì)。但是,真性情、真情實感還不就是仁,它是為仁的必要條件,并不是充足條件。因為真性情、真情實感可能失于偏激,必須對此有所加工。

對于人來說真性情、真情實感是自然禮物,加工是社會對于它的琢磨,加工的目的是使個人與社會相適應,不相矛盾,而是協(xié)和。琢磨的方法就是學禮。“好直不好學禮,其蔽也絞”。(《陽貨》)

孔子所講的真心情、真情實感,都是就個人說的。但是單獨的個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因此,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叭硕蝗嗜缍Y何?”所以,“禮”與“仁”是相互規(guī)定??鬃又v禮有兩個重要意思:一是“正名”。二是“執(zhí)中”。

關(guān)于正名,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謂措手足。”(《子路》)

關(guān)于執(zhí)中,孔子說:“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中庸》)要切實抓著兩端的中,不可過,也不可不及?!爸姓撸黄灰小???鬃佑种v“時中”。后來的儒家把中與和聯(lián)起來,意為整個宇宙是一個和。中就是一方能維持對方存在的界限。

孟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一生的志愿就是學習孔子。他說:“乃所愿,則學孔子也?!保ā豆珜O丑上》)孟子的時代,主要的諸侯國都已實行了封建制。因此,孟子把孔子的“仁”和統(tǒng)治者聯(lián)系起來。他認為,無論那一國的王,只要能行“仁政”,他就可以成為全中國的“共主”。這也就是他所說的“王天下”。

孟子認為,“王政”的根源是統(tǒng)治者的“仁”,所以“王政”也稱為“仁政”。他認為,“仁”的重要內(nèi)容是“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見別人痛苦的心。他說:“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蓖跽咭踩绱?,“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保ㄍ希?/p>

孟子認為,“仁政”就是統(tǒng)治者根據(jù)自己的“不忍人之心”,“推己及人”的結(jié)果。以自己的心加于別人,這是“為仁”的主要方法。以此心從政,則其政為仁政。孟子的“善推其所為”就是孔子所說的“忠恕”。不過,孔子講“仁”及“忠恕”,主要是在個人修養(yǎng)方面,孟子則應用于政治及社會。

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盡心下》)又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保ā陡孀由稀罚┯纱丝梢?,在孟子看來,“仁”和“人”這兩個概念的內(nèi)容可以說是一致的?!叭收呷艘病?,就是說,“仁”這種道德品質(zhì)是人之所以異于其他動物者?!叭室舱呷艘病保褪钦f,“仁”這種道德品質(zhì)只可在人中體現(xiàn)。孟子把仁作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如同西方理論中的人是理性動物。

孟子認為,要講人之性,那就應該注意人和其他動物的不同之點。生物性的本能人有,但“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就是說,人有自身成為人的本質(zhì)。孟子進而提出并闡述了他的人性善的思想。

孟子所謂人性善,并不是說每個人生來都是道德完全的人。他是說,每個人生下來,在其本性里都自然有善的因素,或者說是原則。這些因素或原則,他稱為“端”,就是苗頭的意思。他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些他稱為“四端”。

孟子認為,“四端”如果能發(fā)揮起來,就成為“仁”、“義”、“禮”、“智”的“四德”。“四德”是“四端”的發(fā)展,所以“四德”都是“我固有之”。人人都有四端,要是能把四端“擴而充之”,都可以成為“圣人”。所以他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告子下》)孟子認為,在這一點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孟子所謂“惻隱之心”,也就是他所說的“不忍人之心”。他認為這是“仁”的苗頭。孟子認為,“四端”和“四德”的內(nèi)在都不是平衡的?!皭烹[之心”是四端之首,也是四端的根本?!叭省笔撬牡轮?,也是四德的根本。四德以仁、義為主。有“仁”的人必然能孝敬他的父母,有“義”的人,必然能忠于他的君,也必定能服從他的兄?!岸Y”是實施“仁”、“義”的節(jié)文,即孝于親、忠于君的具體細節(jié)?!爸恰笔菍τ凇叭省?、“義”的了解與自覺。二,關(guān)于完全的人格和人的精神生活

孔子認為,一個人完全的道德品質(zhì),是“仁”和“義”的統(tǒng)一?!叭省笔菍儆趥€人的自由,屬于自然的禮物這一方面的東西?!岸Y”是屬于社會的制裁,屬于人為的藝術(shù)這一方面的東西。沒有真情實感為內(nèi)容的禮,就是一個空架子,嚴格地說就不成其為“禮”。沒有禮的節(jié)制的真情實感,嚴格地說也不成其為“仁’’。所以,真正“禮”包含有“仁”,完全的“仁”也必包含有“禮”,兩者互相滲透。一個完全的道德品質(zhì),就是“仁”和“禮”的統(tǒng)一。一個完全的人格,就是這個統(tǒng)一的體現(xiàn)。

孔子說:“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質(zhì)是素材,文是加工。真性情、真情實感是屬于“質(zhì)”,禮則屬于“文”,二者都不能偏勝。如果有所偏勝那就破壞了統(tǒng)一。只有真性情、真情實感,而又能合禮地流露出來,這就是文、質(zhì)的統(tǒng)一。這樣的人才是“君子”。

孔子雖然把仁與禮并稱,但是就一個完全的人格來說,“仁”還是比較根本?!墩撜Z》中說:“繪事后素”,“禮后乎”。禮后于仁比如繪畫,必須先有一個潔白的底子,然后才可以在上面施加色彩。就是說,潔白的底子在先,繪畫的色彩在后,這就是“素以為絢”,潔白的底子是色彩的條件。就是說,人必須有真性情、真情實感才可以行禮。仁先禮后。《中庸》中對孔子思想的表述是:“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边@幾句話就是對“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的注解。“仁”是修身所要達到的最高標準。“仁”的主要內(nèi)容是“愛”。這個愛是從親子之愛擴充出來的。所以,“為仁”必須從事親開始。也就是說,“修身”必須從事親開始。

孔子認為,要想把“事親”做到完全的地步,那就必須先了解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就叫“知人”。這個知人不是一般說的“知人善任”的那個“知人”,而是對人之所以為人這個道理的理解與體會。人之所以為人是和天聯(lián)在一起的,所以要想對人有所了解與體會,不可以對天沒有了解與體會?!爸臁笔恰爸恕钡那疤帷!叭收撸艘病?,就是說“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總特征。

孔子把“仁”作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詞。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稱為“仁人”。他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論語.述而》)又說:“若圣與仁,則吾豈敢?”(同上)還說:“無求生以害仁,殺身以成仁?!保ā冻箪`公》)這些話中所說的“仁”,就是完全人格的意思。

孔子認為,在他的理想的完全的人格中,個人、自然、社會三者的關(guān)系,都有適當?shù)陌才?。他們之間的矛盾解決了,而代之以“和”。這就是為人布置了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在其中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具有完全的人格的生活是一種幸福的生活,這種幸福生活他稱為“樂”,就是一種精神的平靜和滿足。

孔子認為,人的生活應該是:“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妒龆罚┮缘罏樯畹姆较颍辛诉@個方向,生活中就可以有所得,這就叫“德”。有了德就可以以之為根據(jù)再向前進,以達到完全人格為目標,這就是“依于仁”。再加上文藝的生活,以為輔助,這就叫“游于藝”。

孔子認為,他自己是:“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保ㄍ希安恢现畬⒅镣鼞n”。其所有如此,是因為他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那就是他說的“道”

。他說:“朝聞道,夕死可矣?!?/p>

(《里仁》)

孔子認為,“仁”既是完全的人格,也是一種精神境界,達到完全人格的人,在這種精神境界之中的人稱為“仁人”。在此基礎(chǔ)上,孔子對自己的人生自述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保ā墩撜Z.為政》)這就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的精神生活的回顧,也是他七十以后的精神境界。

孔子說,他十五就“志于學”,這個學不是關(guān)于知識的學習,而是學“道

”。就是志于道以求得到理想的道德品質(zhì)“仁”。三十歲就可以立,“不學禮,無以立”。所謂立就是學禮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達到這種程度,可以站得住,這就是立。四十歲不迷惑了,思修身,思事親到知人。就是對人之所以為人有所理解,有所體悟。這就是人對于自己的自覺。有了這種自覺就可以不惑。

五十歲就知道天命。“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天命”就是“知天”。知人是前提,天命是結(jié)論;“耳”是“而已”的意思,順是順天命,六十歲以后就確定對天命的順的態(tài)度;七十歲就隨心所欲而自然不超過規(guī)矩。矩就是禮的矩,就是天命的矩。因為經(jīng)過了不惑、知天命、順天命這三個階段,他的循規(guī)蹈矩完全是出于自然,沒有一點勉強造作。這就是儒家后來所說的“從容中道,圣人也”。(《中庸》)這就是說孔子的精神完全達到自覺的程度。

孔子對于古代的精神生活的反思,對于傳統(tǒng)社會制度、道德準則,以及文藝、學術(shù)作了“批判”,對于傳統(tǒng)文化作了“批判”。對于周禮、周文王所創(chuàng)立的文化有所理解,有所體會,有所引申,有所發(fā)揮。從而構(gòu)成了他的“道”。他的“道

”就是他對于人類精神生活反思的內(nèi)容。這種反思是理論思維,又提供了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孔子認為,人類的生活有三種對立或矛盾。即: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對于人與自然的矛盾用“順天命”的辦法解決;對于個人與社會的矛盾用“仁”和“禮”的統(tǒng)一的辦法解決;對于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矛盾用“忠恕”之道來解決。

孟子在繼承孔子思想的基礎(chǔ)上,從人類道德生活中得出了對于人類精神生活的理解和體會。

其一,孟子在他所說的“四端”的基礎(chǔ),又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其心就是把“四端”盡量擴充,擴充之后,人的本性就可以顯現(xiàn)出來,發(fā)揮作用。孟子認為,性是“天之所與我者”。在他看來,天的本質(zhì)有仁、義、禮、智等道德屬性,所以說:“知其性則知天矣”。天是道德之天。

其二,關(guān)于命。孟子說:“盡其道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本褪钦f,雖然“死生有命”,但人還是應該盡其可能地照著道德、人倫而生而死,這就是“正命”。認為“死生有命”,而隨便妄為以至于犯法而死,即“桎梏而死”,這就不是“正命”。

其三,人生中的事情分為兩類:一類是“求在我者”。如果努力追求,一定可以得到,如果不追求,一定得不到。這是關(guān)于道德品質(zhì)和道德行為的事情;另一類是“求在外者”,是有一定的辦法去求,可是能不能得到是由自己所不能控制的條件決定的??梢哉f是天命決定的。這是關(guān)于富貴、貧賤等的事情。孟子認為,人應該努力于“求在我者”,至于“求在外者”的事情,可以順其自然,不必多計較。

其四,孟子認為,人的“心”和“性”與“天命”是一體的。所以“萬物皆備于我”。人如果能夠“反求諸己”,確實達到了這種精神境界即“誠”,這就是莫大的快樂。要達到這種精神境界,就要求“仁”,“求仁”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忠恕”之道,即“強恕”。

其五,孟子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本褪钦f,大多數(shù)人的行不是自覺的行,他們的行是自發(fā)的。

孟子從以上五個方面來反思了人類的精神生活,這也就是他對于人類精神生活的理解和體會。在此基礎(chǔ)上進一步具體地描繪出來有這樣的精神生活的人的精神境界。這就是孟子所講的“浩然之氣”。

孟子所說的氣是一種精神或心理狀態(tài)。他認為,“浩然之氣”要養(yǎng)。養(yǎng)的方法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了解一種義禮,對之有確信,此可稱“明道”;一方面是常做他所認為是應該做的事,此可稱為“集義”。就是“配義與道”。這兩方面的功夫缺一不可。若集義而不明道則“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若明道而不集義,則是“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明道之后,集義既久,浩然之氣,不待勉強,自然而然生出,所謂“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孟子認為,若從外面拿一個義來強制其心,使之不動,這就是“義襲而取之”。實際上行義應該是“心”的自然發(fā)展,行義既久,浩然之氣即自然由中而出。

孟子認為,有浩然之氣,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盡心上》)這就是“行無不慊于心”。這就可以立于天地之間無所愧怍,因而無所畏懼。因此,孟子認為,“浩然之氣”不是道德教條,也不是一種物質(zhì),像空氣、霧氣的那種氣,而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