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_第1頁
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_第2頁
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_第3頁
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_第4頁
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生物藥劑學藥物動力學第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

學習目標能力要求通過本章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生物藥劑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并能初步應用有關知識正確評價藥物制劑質(zhì)量,設計合理的劑型,處方及生產(chǎn)工藝,并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jù)。

學習目標掌握生物藥劑學的概念,藥物吸收與給藥途徑,影響吸收的因素。熟悉生物藥劑學的研究內(nèi)容,細胞膜的構(gòu)造與吸收機理。了解藥物在體內(nèi)的分布、代謝、排泄過程。第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生物藥劑學第一節(jié)概述第二節(jié)藥物的吸收第三節(jié)藥物的分布、代謝、排泄第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第一節(jié)概述第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生物藥劑學的定義生物藥劑學是20世紀6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一門藥劑學的分支學科,它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nèi)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生物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第五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劑型因素與藥效關系生物因素與藥效關系體內(nèi)過程機理與藥效關系主要研究內(nèi)容種族差異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生理和病理條件的差異遺傳因素劑型理化性質(zhì)制劑處方制備工藝儲存條件第六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生物藥劑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1)與藥劑學在內(nèi)容上相互滲透、相互補充。(2)與藥理學、生物化學在研究重點上是有原則區(qū)別的。

(3)生物藥劑學研究需要有生理學和人體解剖學知識。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密切相關。藥物動力學為生物藥劑學提供了基礎與研究手段。

第七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三、生物藥劑學的實驗方法和對象已報道的方法主要有:普通分光光度法、熒光分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光度法、薄層層析法、柱層析法、氣相色譜法、質(zhì)譜法、核磁共振、同位素法等。方法除人體外,有鼠、兔、狗、猴、豬、牛等哺乳類動物。對象第八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節(jié)藥物的吸收第九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藥物吸收的定義吸收是指藥物從給藥部位進入體液循環(huán)的過程。由于口服給藥是最常用的給藥方式,本節(jié)重點探討藥物在口服給藥后胃腸道的吸收機理與影響因素。除了血管內(nèi)給藥不存在吸收過程外,非血管內(nèi)給藥的不同途徑都存在吸收過程第十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一、藥物的膜轉(zhuǎn)運與胃腸道吸收

(一)生物膜的結(jié)構(gòu)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式第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藥物的跨膜轉(zhuǎn)運方式

被動轉(zhuǎn)運

主動轉(zhuǎn)運

促進擴散

膜動轉(zhuǎn)運轉(zhuǎn)運方式第十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被動轉(zhuǎn)運載體媒介轉(zhuǎn)運膜動轉(zhuǎn)運促進擴散單純擴散膜孔轉(zhuǎn)運主動轉(zhuǎn)運胞飲作用吞噬作用無(被動)無(被動)有(主動)有(主動)無(主動)無(主動)不需要

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需要需要機體能量載體藥物膜轉(zhuǎn)運機制及特點轉(zhuǎn)運機制轉(zhuǎn)運形式第十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

胃腸道由胃、小腸和大腸三部分組成。

1、藥物在胃中的吸收機制主要是被動擴散

2、小腸(特別是十二指腸)是藥物、食物等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腸中藥物的吸收以被動擴散為主

3、大腸中藥物的吸收也以被動擴散為主(三)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第十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影響藥物吸收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對藥物吸收的影響Title胃腸道pH的影響血流速率的影響其他胃排空速率的影響胃腸道代謝作用的影響第十五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劑型因素對藥物吸收的影響解離度與脂溶性1溶出速率2劑型的影響4藥物在胃腸道中的穩(wěn)定性3PH分配學說Noyes-Whitney方程1、胃腸道pH值的影響,可促進某些藥物的分解2、藥物不能耐受在胃腸道中的各種酶,出現(xiàn)酶解作用而失活,使吸收大大降低口服劑型生物利用度高低的順序為:溶液劑>混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包衣片第十六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常見劑型的藥物體內(nèi)過程示意圖第十七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三)非胃腸道血管外給藥的吸收與影響因素1、注射給藥2、吸入給藥3、口腔粘膜給藥4、皮膚給藥5、直腸給藥6、鼻黏膜給藥7、眼部給藥第十八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第三節(jié)藥物的分布、代謝、排泄

排泄代謝分布第十九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一、藥物的分布(一)表觀分布容積(二)影響分布的因素

1、血液循環(huán)

2、血管通透性

3、藥物的結(jié)合作用

4、藥物的相互作用

5、血腦屏障與胎盤屏障

6、其他因素V=D/C反映藥物在體內(nèi)分布的廣泛程度或藥物與組織的結(jié)合程度,并非機體正常容積,沒有生理學和解剖學意義。

分子型藥物和脂溶性大的藥物更易通過血管壁

(1)藥物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的影響(2)藥物與組織結(jié)合(3)藥物與紅細胞結(jié)合第二十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藥物的代謝(一)代謝過程(主要在肝臟內(nèi)進行)(二)影響代謝的因素

1、給藥途徑

2、給藥劑量與劑型

3、藥物的光學異構(gòu)特性

4、酶誘導或酶抑制作用

5、生理因素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三、藥物的排泄1腎臟排泄(主要)2膽汁排泄3其他排泄方式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藥物動力學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基本概念藥物生物半衰期(t1/2):體內(nèi)藥量或血藥濃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時間。半衰期(t1/2)臨床意義:1.同類藥物分為長效、中效、短效的依據(jù);2.連續(xù)用藥間隔時間的依據(jù);3.肝、腎功能不良,半衰期會延長;4.估計藥物的體存量:⑴一次用藥大約經(jīng)5個t1/2基本消除(96.9%)⑵連續(xù)用藥大約經(jīng)5個t1/2達到穩(wěn)態(tài)血濃度(C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一)零級反應零級反應速度與反應物濃度無關,而受其它因素如反應物的溶解度,或某些光化反應中光的照度等影響。零級反應的微分速率方程為:

-dC/dt=k0積分嘚:C=C0-k0t

式中,Co—t=0時反應物濃度;C—t時反應物的濃度;ko—零級速率常數(shù),單位為mol.L-1s。復方磺胺液體制劑的顏色消退符合零級反應動力學。速率過程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二)一級反應一級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其速率方程為: -dC/dt=kC

積分式為:lgC=kt/2.303+lgCo

式中,k—一級速率常數(shù),其量綱為[時間]-1,單位為S-1(或min-1,h-1,d-1等)。以lgC與t作圖呈直線,直線的斜率為-k/2.303,截距為lgCo。

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通常將反應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時間為半衰期(halflife),記作t1/2,恒溫時,t1/2與反應物濃度無關。

t1/2=0.693/k對于藥物降解,常用降解10%所需的時間,稱十分之一衰期,記作t0.9,恒溫時,t0.9也與反應物濃度無關。

t0.9=0.1054/k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表觀分布容積(Vd)當血漿和組織內(nèi)藥物分布達到平衡后,體內(nèi)藥物按此時的血漿藥物濃度在體內(nèi)分布時所需體液容積。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表觀分布容積意義1)可計算產(chǎn)生期望藥物濃度(C)所需要的給藥劑量2)可估計藥物的分布范圍

Vd大--周邊室

Vd小--中央室第三十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

血漿清除率(CL)

即單位時間內(nèi)多少容積血漿中的藥物被清除干凈,單位用L·h-1(也可用ml.min-1,)或按體重計算L.kg.h-1。CL=AAUC0→∞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

藥物在連續(xù)恒速給藥(如靜脈輸注)或分次恒量給藥的過程中,血藥濃度會逐漸增高,經(jīng)4~5個半衰期可達穩(wěn)定而有效的血藥濃度,此時藥物吸收速度與消除速度達到平衡,血藥濃度相對穩(wěn)定在一定水平,這時的血藥濃度稱為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也稱坪值。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臨床意義1.分次給藥,4-5個半衰期達Css。2.靜脈滴注,曲線無波動,4-5個半衰期達Css3.負荷劑量(首劑加倍),第一個半衰期達Css。4.將第一個半衰期內(nèi)靜脈滴注量的1.44倍在滴注開始時推注入靜脈可立即達到并維持Css。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5.給藥τ不變,每次D愈大,血藥濃度波動愈大,CSS愈高,否則反之,但達CSS時間不變。6.D不變,給藥τ愈短,血藥濃度的波動愈小,CSS愈高,但達CSS時間不變,否則反之。7.單位時間內(nèi)用藥總量不變,給藥間隔時間愈短,血藥濃度的波動愈小,否則反之,但CSS不變,達CSS時間不變。第三十四頁,共三十七頁,2022年,8月28日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簡稱曲線下面積,是血藥濃度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