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屆全國新高考語文備考復習鑒賞詩歌的語言
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
2022屆全國新高考語文備考復習詩歌語言與其他1高考考查題型:
1、第一種:煉字題2、第二種:煉句題3、第三種:詩眼題4、第四種:語言風格題高考考查題型:
1、第一種:煉字題2二、高考考查熱點:1、動詞:可以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
,如:“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的“聚”化靜為動很好地表現(xiàn)了山峰眾多,聚合在一起的動態(tài)。2、修飾語:多為形容詞,往往帶有情感的色調(diào)。如“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可見人心。
“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煉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二、高考考查熱點:1、動詞:可以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3
3、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①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如:“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凄凄”形容內(nèi)心的凄涼和感傷,“裊裊”形容秋日的蒼涼和慘淡。這兩個疊詞不僅使得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把那一份惜別之情表現(xiàn)得格外凝重。②擬聲詞: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3、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①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4③表顏色的詞:顏色(冷色和暖色)一般表現(xiàn)思想感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可抓住以下幾點:1.抓住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畫面營造的意境,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抓住色彩對比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如:“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紅與綠:從櫻桃紅了,芭蕉綠了,能感覺到時間的推移,時序的變化,而在這紅了的櫻桃和綠了的芭蕉上,作者不僅要表達的是時序的變化,更有一種青春易逝的傷感,而這份傷感因了紅、綠而分外生動、鮮明,猶如著色的思緒一般。③表顏色的詞:顏色(冷色和暖色)一般表現(xiàn)思想感情,增強描寫的5題型一:賞析煉字提問方式:1、詩中某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2、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3、對某字進行賞析或簡析某字的表達效果。4、詩中的某字,換成另外一字好不好?為什么?答題三步法1、釋含義+明手法
2、描景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作用。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題型一:賞析煉字提問方式:答題三步法6
官舍竹①王禹偁
誰種蕭蕭數(shù)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明年縱便量移②去,猶得今冬雪里看!【注】①此詩為作者受小人毀謗,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時所作。②量移:原指從貶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處是反語,意為被貶到更偏僻的地方。問題:頸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的生動傳神?請作簡要賞析。
原題再現(xiàn)原題再現(xiàn)
7①釋義: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②手法/翻譯:都用了擬人化的寫法。竹聲蕭蕭“拂琴”,寫出竹聲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寫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與詩人同樂。③效果、特點:營造出一個物我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④情感:表達了作者閑適、曠達樂觀的心態(tài)問題:頸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的生動傳神?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①“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②都用了擬人化的寫法。竹聲蕭蕭“拂琴”,寫出竹聲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寫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與詩人同樂。③營造出一個物我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閑適、曠達樂觀的心態(tài)。①釋義:“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問題:頸聯(lián)中哪8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效果。(6分)作業(yè)【參考答案】
①
“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數(shù)”即“數(shù)數(shù)”。②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shù)起了流螢。③“穿”字形象的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數(shù)”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溪亭林景熙作業(yè)【參考答案】9
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答題思路:①釋句義②明手法,說出作用、效果、意境等③析主旨、情感注:如果沒有手法,就抓關鍵字,按煉字的步驟去規(guī)范作答。題型二:煉句題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答題思路:題型二:煉句題10
禮部貢院閱進士試紫殿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識鑒精。問題: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注釋⑴禮部: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及學校貢舉的政令。貢院:科舉時代考試貢士之所。⑵紫殿:指京都貢院。暖吹:暖風,指春風。⑶席:猶言列坐。⑷銜枚:古代軍旅口中橫銜狀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嘩。此處比喻人人肅靜。⑸鄉(xiāng)里:猶言郡縣。獻賢:獻舉人才。先德行:以德行為先。⑹列爵:分頒爵位。此處代指官職。公卿:指執(zhí)政大臣。⑺衰病:衰弱抱病。耗:無,盡。⑻賴:幸虧。群公:指同時主持考試者。識鑒:能賞識人才、辨別是非。禮部貢院閱進士試11
翻譯:★貢院里香煙繚繞,春天的和風又暖又輕,寬闊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滿了各地來應試的精英?!锱e子們緊張肅穆地戰(zhàn)斗,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锟たh里向京都獻上賢才,首先重視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職,依賴著執(zhí)政大臣。★我感到慚愧的是身體衰病心神已盡,選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諸位來識別辨明。
12句義、手法:比喻,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作用、效果:動中見靜,描寫了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寂靜場景,也顯示出來考生的才華橫溢,答題速度快。情感:看到才華橫溢的考生們內(nèi)心流露出的喜悅之情。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答案:①該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試題下發(fā)后,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的應試場景,②靜中見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士子們奮筆疾書的場景,③表達了作者的惜才愛才之情。句義、手法:比喻,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13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候館①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咀ⅰ竣俸蝠^:指旅舍。②征轡:行人坐騎的韁繩。問題:請賞析詞中畫線的句子。作業(yè)
答案:
①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伴著自己的迢迢春水,綿延不斷(句義)②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以不斷的春水喻無窮的離愁(手法)③化抽象之情為具象之物,(效果)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愁緒之多。(情感)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作業(yè)答14
答案:
①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伴著自己的迢迢春水,綿延不斷(句義)②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以不斷的春水喻無窮的離愁(手法)③化抽象之情為具象之物,(效果)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愁緒之多。(情感)答案:①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15題型三:詩眼題
詩眼:一首詩或某聯(lián)、某句中最精練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詩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能籠罩全詩、全聯(lián)或全句的字詞句。
詩眼分為:句中詩眼和全篇詩眼題型三:詩眼題詩眼:一首詩或某聯(lián)、某句中最精練傳神的、16(一)句中詩眼(相當于煉字題)指詩歌某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它具有增強詩歌的形象性、豐富讀者的想象性、翻出詩句的新意性、關乎詩意的準確性等作用。提問方式:①本詩某某句的“詩眼”是某某字,試作簡要賞析。②這首詩某某句的“詩眼”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說明:句中詩眼,實際上就是煉字題。煉字型的詩眼往往是為寫景狀物敘事服務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點、烘托意境氛圍、抒發(fā)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達效果時要從這些方面著手,品味其妙處。注意答題時不能把該詩眼孤立起來談,要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一)句中詩眼(相當于煉字題)提問方式17答題三步法:1、找詩眼、釋含義。(如題中已給出詩眼,則不必找)2、描景象。將該字詞放入原句中描繪景象,簡要分析。(如該字、詞有活用、表達技巧要點明)3、析效果(表達情感、營造意境和詩歌結構上的作用)答題三步法:18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蜂。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
“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岸君垺?,指世俗欲念。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原題再現(xiàn)原題再現(xiàn)過香積寺王維原題再現(xiàn)原題再現(xiàn)19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答案:①詩眼是“咽”和“冷”。咽”字在句中是“嗚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陰冷”之意(指出、解釋)②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陰暗,似乎顯得陰冷。(描景象)③“咽”和“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了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效果:意境)
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20(二)全篇詩眼全篇詩眼,是就詩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統(tǒng)攝或貫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詞。提問方式:(1)找出全詩的詩眼,請簡要分析其妙處。(2)有人說,本詩詩眼是某某字,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3)本詩是怎樣以某某字詞統(tǒng)攝全篇或貫穿全篇的?請結合全詩進行簡要賞析。(4)結合詩句,說說這首詩是如何圍繞某某字詞來表情達意的?(5)詩題為某某字詞,通篇雖無某某字詞,但句句緊扣某某字詞。請作簡要分析。(二)全篇詩眼提問方式:21重點說明:全篇詩眼是為突出主旨服務的。因此,在答題時要結合主旨,點面結合,答題時采用逐句、逐聯(lián)、逐層的方式,分析這個“詩眼”是如何統(tǒng)攝或貫穿全篇的,或者說全詩是如何緊扣或圍繞這個“詩眼”來寫的。絕句,逐句分析;律詩,逐聯(lián)分析;詞曲,逐層分析。重點說明:全篇詩眼是為突出主旨服務的。因此,在答題時要結合主22答題步驟:(1)找出詩眼。如果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了詩眼,則此步驟可以省略。(2)分析敘說??圩≡娧?,逐句、逐聯(lián)、逐層敘說。如涉及表達技巧、情感等要指出來。答題步驟:23
送人還荊州唐·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注:青門,長安東南門,古屬秦地。
結合詩句,說說本詩是如何圍繞“送”字表達感情的?
答案:①首聯(lián)先寫送別友人同出秦川,表達留戀之情;②中間兩聯(lián)詩人由眼前之景想象荊州、沒庭湖一帶的山水美景,流露出對友人一路山高水長、孤獨寂寞的關切,表達牽掛之情;③尾聯(lián)寫一別再難相見,直接表達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送人還荊州唐·皇甫曾
24
葛溪驛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問題: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xiàn)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②首聯(lián)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③頷聯(lián)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xiāng)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④尾聯(lián)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作業(yè)葛溪驛王安石
25如果題目沒有給出詩眼,則需要先尋找辨析出詩眼是什么。方法是:一、抓能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二、抓描寫事物準確、生動、形象的字詞;三、抓構成全文線索的字詞四、抓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的字詞;五、抓具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字詞;六、抓富有表現(xiàn)力的數(shù)詞虛詞。重點提示:句中詩眼,重點關注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從表達效果上來看,動詞(賦予畫面動態(tài)感、使意境更加鮮明);形容詞(生動形象展現(xiàn)意象特點、色彩鮮明、渲染氛圍、營造意境);副詞(突出意境、強化情感)如果題目沒有給出詩眼,則需要先尋找辨析出詩眼是什么。方法是:26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從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寫此詩送別。刺史柳宗元已經(jīng)被貶為柳州刺史。問題:首聯(lián)“黯然”一詞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一)抓能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別舍弟宗一柳宗元(一)抓能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27問題:首聯(lián)“黯然”一詞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1、骨肉分離。此刻兄弟泣別,雙雙垂淚。兄弟二人,一在桂林,一在洞庭,只能在夢中相見。2、仕途失意。此時詩人被貶柳州,因長期被貶謫,心靈遭受生活的折磨,已經(jīng)成了“零落殘魂”。3、獨居蠻荒。孤身離京數(shù)千里,長期被流放,身居蠻荒多年,孤獨難耐,黯然失魂。問題:首聯(lián)“黯然”一詞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黯然”的28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結合全詩作具體分析。
(三)抓構成全文線索的字詞明確:①這首詩的詩眼是“微風”。②“微風”是全詩的線索,貫穿全詩。首聯(lián)從微風寫起,因風而遐想。頷聯(lián)寫臨風而思友、聞風而疑來。頸聯(lián)寫風吹葉動,露滴沾苔,還是寫風。尾聯(lián)寫因風太小了,未能掀簾進屋來,一語雙關。全詩因風而驚,因驚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一系列的感情活動,隨風而起,隨風遞進,交相襯托。③借以表達詩人因孤獨寂寞而對友情的渴念。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三)抓構成全文線索的字詞明確29(四)抓詩中巧妙的修辭“弄”字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風弄花影,詞人把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弄"字化靜為動,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充滿生機與情趣。
“云破月來花弄影”(張先)“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
“鬧”用了擬人的手法,“鬧”字不僅形容出紅杏的眾多和紛繁,而且,它把生機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點染出來了。“鬧”字不僅有色,而且似乎有聲(四)抓詩中巧妙的修辭“弄”字采用了擬人30(五)抓詞類活用例:春風又綠江南岸
“綠”,形容詞用作動詞,使…變綠。“綠”,有春天的色彩感覺,讓人滿目綠色,春天氣息撲面而來。也有動感,好像春風將綠色帶到江南,春風一過,江南便開始變綠。(五)抓詞類活用“綠”,形容詞用作動詞,使…變綠。31(六)抓典型詞“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保懹危扒按迳钛├铮蛞挂恢﹂_。”齊己《早梅》“一”枝,說明開得早,照應標題“早梅”,如果開了數(shù)枝,說明花已開久,不能算是“早梅”了“空”意為徒然的,白白的,當年曾徒然地自許為萬里長城,從而表達了作者的壯志難酬的憤慨。(六)抓典型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一”32題型四:語言特色型詩歌語言特色知識:1.詩歌語言風格(特色)的類別:平淡、質(zhì)樸、工麗、典雅、直率、委婉、自然、清新、雄奇、豪放、悲慨、冼煉、沉郁、通俗(口語化)、雋永、絢麗、明快、簡潔等。常用語言風格術語:
沉郁頓挫、悲慨沉郁、綺麗典雅、華美絢麗、簡潔洗練、清新質(zhì)樸/自然、清新雅致、平淡自然、簡潔明快、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樸實無華、明白曉暢、幽默諷刺、豪邁雄奇、婉約凄切、蒼涼悲壯。2.古典詩歌包括詩、詞、曲,其總的特征是“詩莊”、“詞媚”、“曲俗”。題型四:語言特色型詩歌語言特色知識:333.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風格。如:宮廷詩——纏綿婉轉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yōu)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郁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4.不同的詩人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如蘇軾、辛棄疾的豪放;柳永、李清照的婉約;劉禹錫、李煜的自然雋永;謝眺、謝靈運的清新自然;李白的雄奇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淵明的清新自然;曹操的豪放磅礴;王昌齡的自然雄渾;李賀的雄渾奇特,王維的恬淡優(yōu)美、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等等。3.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風格。如:34提問方式:1、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2、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答題步驟:1、明特色。(用一兩個詞點明)2、詳分析。(結合具體詩句)3、析作用。(效果或情感)
提問方式:35春怨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①此詩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明特色)②“黃鶯兒”是口語化,顯出女子的純真嬌憨。三、四句用質(zhì)樸的語言表明了打黃鶯是因為它驚擾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夢。(詳分析)③這樣非常自然地表現(xiàn)了女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效果、情感)春怨金昌緒①此詩語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語化。(明特色)36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顧炎武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注釋]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斗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后,多次拒絕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問題: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征,并作簡要分析。①風格特征:沉郁悲愴或深沉凝重。(明特色)②這首詩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景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風格。(詳分析)③表現(xiàn)了作者雖已衰老,且明知復國無望,仍然矢志不渝、堅持到底的決心。(析效果、情感)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顧炎武①風格特征:沉郁悲愴372022屆全國新高考語文備考復習鑒賞詩歌的語言
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
2022屆全國新高考語文備考復習詩歌語言與其他38高考考查題型:
1、第一種:煉字題2、第二種:煉句題3、第三種:詩眼題4、第四種:語言風格題高考考查題型:
1、第一種:煉字題39二、高考考查熱點:1、動詞:可以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
,如:“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的“聚”化靜為動很好地表現(xiàn)了山峰眾多,聚合在一起的動態(tài)。2、修飾語:多為形容詞,往往帶有情感的色調(diào)。如“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可見人心。
“煉字”,就是為了表達的需要,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細的錘煉推敲和創(chuàng)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詞獲得簡練精美、形象生動、含蓄深刻的表達效果。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煉字”。二、高考考查熱點:1、動詞:可以使詩歌意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40
3、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①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如:“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p>
“凄凄”形容內(nèi)心的凄涼和感傷,“裊裊”形容秋日的蒼涼和慘淡。這兩個疊詞不僅使得詩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把那一份惜別之情表現(xiàn)得格外凝重。②擬聲詞: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薄笆捠挕钡穆淙~聲對“滾滾”的水勢,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3、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①疊詞: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41③表顏色的詞:顏色(冷色和暖色)一般表現(xiàn)思想感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可抓住以下幾點:1.抓住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畫面營造的意境,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2.抓住色彩對比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如:“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紅與綠:從櫻桃紅了,芭蕉綠了,能感覺到時間的推移,時序的變化,而在這紅了的櫻桃和綠了的芭蕉上,作者不僅要表達的是時序的變化,更有一種青春易逝的傷感,而這份傷感因了紅、綠而分外生動、鮮明,猶如著色的思緒一般。③表顏色的詞:顏色(冷色和暖色)一般表現(xiàn)思想感情,增強描寫的42題型一:賞析煉字提問方式:1、詩中某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2、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3、對某字進行賞析或簡析某字的表達效果。4、詩中的某字,換成另外一字好不好?為什么?答題三步法1、釋含義+明手法
2、描景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作用。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題型一:賞析煉字提問方式:答題三步法43
官舍竹①王禹偁
誰種蕭蕭數(shù)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明年縱便量移②去,猶得今冬雪里看!【注】①此詩為作者受小人毀謗,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時所作。②量移:原指從貶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處是反語,意為被貶到更偏僻的地方。問題:頸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的生動傳神?請作簡要賞析。
原題再現(xiàn)原題再現(xiàn)
44①釋義:
“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②手法/翻譯:都用了擬人化的寫法。竹聲蕭蕭“拂琴”,寫出竹聲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寫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與詩人同樂。③效果、特點:營造出一個物我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④情感:表達了作者閑適、曠達樂觀的心態(tài)問題:頸聯(lián)中哪兩個字用的生動傳神?請作簡要賞析。
答案:①“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②都用了擬人化的寫法。竹聲蕭蕭“拂琴”,寫出竹聲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寫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與詩人同樂。③營造出一個物我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表達了作者閑適、曠達樂觀的心態(tài)。①釋義:“拂”和“侵”。拂,吹拂。侵,侵占。問題:頸聯(lián)中哪45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效果。(6分)作業(yè)【參考答案】
①
“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數(shù)”即“數(shù)數(shù)”。②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shù)起了流螢。③“穿”字形象的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數(shù)”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溪亭林景熙作業(yè)【參考答案】46
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答題思路:①釋句義②明手法,說出作用、效果、意境等③析主旨、情感注:如果沒有手法,就抓關鍵字,按煉字的步驟去規(guī)范作答。題型二:煉句題對詩句的理解與賞析答題思路:題型二:煉句題47
禮部貢院閱進士試紫殿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無嘩戰(zhàn)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鄉(xiāng)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識鑒精。問題: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注釋⑴禮部:六部之一,掌禮樂、祭祀及學校貢舉的政令。貢院:科舉時代考試貢士之所。⑵紫殿:指京都貢院。暖吹:暖風,指春風。⑶席:猶言列坐。⑷銜枚:古代軍旅口中橫銜狀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嘩。此處比喻人人肅靜。⑸鄉(xiāng)里:猶言郡縣。獻賢:獻舉人才。先德行:以德行為先。⑹列爵:分頒爵位。此處代指官職。公卿:指執(zhí)政大臣。⑺衰病:衰弱抱病。耗:無,盡。⑻賴:幸虧。群公:指同時主持考試者。識鑒:能賞識人才、辨別是非。禮部貢院閱進士試48
翻譯:★貢院里香煙繚繞,春天的和風又暖又輕,寬闊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滿了各地來應試的精英?!锱e子們緊張肅穆地戰(zhàn)斗,如同銜枚疾走的士兵,只聽見筆在紙上沙沙作響,仿佛是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锟たh里向京都獻上賢才,首先重視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職,依賴著執(zhí)政大臣?!镂腋械綉M愧的是身體衰病心神已盡,選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諸位來識別辨明。
49句義、手法:比喻,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
作用、效果:動中見靜,描寫了考場上考生們緊張嚴肅答題的寂靜場景,也顯示出來考生的才華橫溢,答題速度快。情感:看到才華橫溢的考生們內(nèi)心流露出的喜悅之情。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答案:①該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試題下發(fā)后,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的應試場景,②靜中見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士子們奮筆疾書的場景,③表達了作者的惜才愛才之情。句義、手法:比喻,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50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候館①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咀ⅰ竣俸蝠^:指旅舍。②征轡:行人坐騎的韁繩。問題:請賞析詞中畫線的句子。作業(yè)
答案:
①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伴著自己的迢迢春水,綿延不斷(句義)②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以不斷的春水喻無窮的離愁(手法)③化抽象之情為具象之物,(效果)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愁緒之多。(情感)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作業(yè)答51
答案:
①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伴著自己的迢迢春水,綿延不斷(句義)②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以不斷的春水喻無窮的離愁(手法)③化抽象之情為具象之物,(效果)表現(xiàn)了主人公愁緒之多。(情感)答案:①離愁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52題型三:詩眼題
詩眼:一首詩或某聯(lián)、某句中最精練傳神的、最能體現(xiàn)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tài)度、詩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動性或情趣性的能籠罩全詩、全聯(lián)或全句的字詞句。
詩眼分為:句中詩眼和全篇詩眼題型三:詩眼題詩眼:一首詩或某聯(lián)、某句中最精練傳神的、53(一)句中詩眼(相當于煉字題)指詩歌某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字詞。它具有增強詩歌的形象性、豐富讀者的想象性、翻出詩句的新意性、關乎詩意的準確性等作用。提問方式:①本詩某某句的“詩眼”是某某字,試作簡要賞析。②這首詩某某句的“詩眼”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作簡要賞析。說明:句中詩眼,實際上就是煉字題。煉字型的詩眼往往是為寫景狀物敘事服務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意象特點、烘托意境氛圍、抒發(fā)思想情感的。因此,分析其表達效果時要從這些方面著手,品味其妙處。注意答題時不能把該詩眼孤立起來談,要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一)句中詩眼(相當于煉字題)提問方式54答題三步法:1、找詩眼、釋含義。(如題中已給出詩眼,則不必找)2、描景象。將該字詞放入原句中描繪景象,簡要分析。(如該字、詞有活用、表達技巧要點明)3、析效果(表達情感、營造意境和詩歌結構上的作用)答題三步法:55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蜂。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
“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岸君垺?,指世俗欲念。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原題再現(xiàn)原題再現(xiàn)過香積寺王維原題再現(xiàn)原題再現(xiàn)56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答案:①詩眼是“咽”和“冷”。咽”字在句中是“嗚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陰冷”之意(指出、解釋)②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陰暗,似乎顯得陰冷。(描景象)③“咽”和“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了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效果:意境)
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57(二)全篇詩眼全篇詩眼,是就詩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統(tǒng)攝或貫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詞。提問方式:(1)找出全詩的詩眼,請簡要分析其妙處。(2)有人說,本詩詩眼是某某字,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3)本詩是怎樣以某某字詞統(tǒng)攝全篇或貫穿全篇的?請結合全詩進行簡要賞析。(4)結合詩句,說說這首詩是如何圍繞某某字詞來表情達意的?(5)詩題為某某字詞,通篇雖無某某字詞,但句句緊扣某某字詞。請作簡要分析。(二)全篇詩眼提問方式:58重點說明:全篇詩眼是為突出主旨服務的。因此,在答題時要結合主旨,點面結合,答題時采用逐句、逐聯(lián)、逐層的方式,分析這個“詩眼”是如何統(tǒng)攝或貫穿全篇的,或者說全詩是如何緊扣或圍繞這個“詩眼”來寫的。絕句,逐句分析;律詩,逐聯(lián)分析;詞曲,逐層分析。重點說明:全篇詩眼是為突出主旨服務的。因此,在答題時要結合主59答題步驟:(1)找出詩眼。如果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了詩眼,則此步驟可以省略。(2)分析敘說??圩≡娧?,逐句、逐聯(lián)、逐層敘說。如涉及表達技巧、情感等要指出來。答題步驟:60
送人還荊州唐·皇甫曾
草色隨驄馬,悠悠同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近四鄰。
青門一分手,難見杜陵人。
注:青門,長安東南門,古屬秦地。
結合詩句,說說本詩是如何圍繞“送”字表達感情的?
答案:①首聯(lián)先寫送別友人同出秦川,表達留戀之情;②中間兩聯(lián)詩人由眼前之景想象荊州、沒庭湖一帶的山水美景,流露出對友人一路山高水長、孤獨寂寞的關切,表達牽掛之情;③尾聯(lián)寫一別再難相見,直接表達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送人還荊州唐·皇甫曾
61
葛溪驛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問題: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xiàn)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②首聯(lián)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③頷聯(lián)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xiāng)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④尾聯(lián)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作業(yè)葛溪驛王安石
62如果題目沒有給出詩眼,則需要先尋找辨析出詩眼是什么。方法是:一、抓能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二、抓描寫事物準確、生動、形象的字詞;三、抓構成全文線索的字詞四、抓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的字詞;五、抓具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字詞;六、抓富有表現(xiàn)力的數(shù)詞虛詞。重點提示:句中詩眼,重點關注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從表達效果上來看,動詞(賦予畫面動態(tài)感、使意境更加鮮明);形容詞(生動形象展現(xiàn)意象特點、色彩鮮明、渲染氛圍、營造意境);副詞(突出意境、強化情感)如果題目沒有給出詩眼,則需要先尋找辨析出詩眼是什么。方法是:63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從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寫此詩送別。刺史柳宗元已經(jīng)被貶為柳州刺史。問題:首聯(lián)“黯然”一詞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一)抓能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別舍弟宗一柳宗元(一)抓能體現(xiàn)作者強烈感情的字詞64問題:首聯(lián)“黯然”一詞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1、骨肉分離。此刻兄弟泣別,雙雙垂淚。兄弟二人,一在桂林,一在洞庭,只能在夢中相見。2、仕途失意。此時詩人被貶柳州,因長期被貶謫,心靈遭受生活的折磨,已經(jīng)成了“零落殘魂”。3、獨居蠻荒。孤身離京數(shù)千里,長期被流放,身居蠻荒多年,孤獨難耐,黯然失魂。問題:首聯(lián)“黯然”一詞統(tǒng)領全詩,請結合詩句分析作者“黯然”的65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結合全詩作具體分析。
(三)抓構成全文線索的字詞明確:①這首詩的詩眼是“微風”。②“微風”是全詩的線索,貫穿全詩。首聯(lián)從微風寫起,因風而遐想。頷聯(lián)寫臨風而思友、聞風而疑來。頸聯(lián)寫風吹葉動,露滴沾苔,還是寫風。尾聯(lián)寫因風太小了,未能掀簾進屋來,一語雙關。全詩因風而驚,因驚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一系列的感情活動,隨風而起,隨風遞進,交相襯托。③借以表達詩人因孤獨寂寞而對友情的渴念。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三)抓構成全文線索的字詞明確66(四)抓詩中巧妙的修辭“弄”字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風弄花影,詞人把云、月、花都擬人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信托產(chǎn)品合同標準文本
- 京東供貨合同樣本
- 農(nóng)村鄉(xiāng)下別墅出租合同樣本
- 再保理合同標準文本
- 共建欄目運營合作合同樣本
- 代理樓盤合同樣本
- 供暖設備供貨合同樣本
- 買月餅合同樣本
- 人工維護合同樣本
- 農(nóng)藥店合作合同樣本
- 消防更換設備方案范本
- 2024年環(huán)境影響評估試題及答案
- 【初中歷史】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中考復習提綱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nbt10096-2018)
- 全過程工程咨詢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九校聯(lián)盟第二次聯(lián)考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實操
- 在線預訂平臺在旅行社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深度研究
- 暈針暈血的處理及預防
- 旅拍店合伙人協(xié)議書范本
- Seminar_帶SPL的安全集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