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1解剖學復習提綱緒論1、人體標準的解剖姿勢為身體直立,雙眼平視,手臂下垂于身體兩側,掌心向前,兩足并攏,足趾向前。2、矢狀面:沿前后方向將身體縱切為左右兩部分的切面。3、額狀面:沿左右方向將身體縱切為前后兩部分的切面?;窘M織1、軟骨的分類透明軟骨,纖維軟骨,彈性軟骨。2、被覆上皮按其組成細胞的層次分為單層上皮和復層上皮,后者由多層細胞構成;又可依構成細胞的形態(tài)分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狀上皮。3、骨骼肌肌纖維呈相對獨立的細長圓柱狀,適于軸向收縮。有多個直至數(shù)百個細胞核,位于纖維的周緣部。心肌細胞為短柱狀有分叉,細胞端頭以潤盤連結,構成網罩狀的心壁,使得心臟能夠擴大、收小并且產生血壓。一個細胞一個核,位于中央。4、骨骼肌肌纖維的肌漿內含許多與細胞長軸平行排列的肌原纖維,每條肌原纖維均由粗、細兩種肌絲交錯呈明帶和暗帶相間的結構構成,肌纖維收縮時,肌原纖維暗帶的長度不變,與暗帶兩端相鄰的明帶變短。肌質網——分布于肌原纖維周圍的相鄰兩條橫小管之間的特化網管狀結構,其上布滿鈣泵,在肌肉收縮結束之后把鈣離子從肌質中泵入肌質網內以備下一次釋放。5、血漿血細胞1)紅細胞2)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6、依神經元的功能包括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7、名詞:突觸、神經纖維、神經第一章運動系統(tǒng)(骨)一、骨的構造作為器官的骨由骨膜、骨質、骨髓及血管、神經等構成。1.骨膜:由骨外膜和骨內膜構成。骨外膜一般分布于骨表面,其外層致密,內層疏松(可生成成骨細胞,參與骨質的形成。)骨內膜位于骨髓腔內。2.骨質: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結構可分為骨密質、骨松質兩種類型。骨密質厚、致密,堅硬、抗壓、抗扭曲力強。有外環(huán)骨板、內環(huán)骨板、哈佛氏骨板(連同哈佛氏管稱為哈佛氏系統(tǒng)或骨單位)和間骨板。骨松質往往形成桿狀或片狀的骨小梁。骨小梁的排列方式與其所受外力有關(骨端呈現(xiàn)壓力曲線和張力曲線)。3.骨髓:由網狀組織和各種血細胞構成的,具有造血的功能。分為紅骨髓、黃骨髓兩種。在胚胎時期和嬰幼兒,所有骨髓均有造血功能,由于含有豐富的血液,肉眼觀呈紅色,故名紅骨髓。約從六歲起,長骨骨髓腔內的骨髓逐漸為脂肪組織所代替,變?yōu)辄S紅色且失去了造血功能,叫做黃骨髓。所以成人的紅骨髓僅存于骨松質的網眼內。二、骨的功能:支持、保護、杠桿、造血和儲備鈣等作用。三、中軸骨包括顱骨29塊,顱的整體觀、翼點。軀干骨包括24塊椎骨、1塊骶骨、1尾骨、12對肋骨、1塊胸骨。椎骨的連結、四大生理彎曲、胸廓與呼吸四、上肢骨可分為上肢帶骨和自由上肢骨兩部分。上肢帶骨:鎖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橈骨、尺骨、手骨六、下肢骨可分為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兩部分。下肢帶骨即髖骨,由髂、坐、恥骨愈合而成。全身的自由下肢骨包括:2塊大腿骨、2塊髕骨、2塊小腿骨、14塊跗骨、10塊跖骨、28塊趾骨。問答題:1、試述人上下肢骨骼分工后各自的結構特點。2、男女骨盆有何差異?運動系統(tǒng)1——關節(jié)一、關節(jié)的結構(一)關節(jié)的基本構造1.關節(jié)面:多為一凹一凸,凹的為關節(jié)窩,凸的關節(jié)頭。兩者的表面附有一層關節(jié)面軟骨(透明軟骨),軟骨內無血管、神經,所以損傷后,較難修復。2.關節(jié)囊:為結締組織囊,可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纖維層,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內層為滑膜層,由疏松結締組織構成,滑膜層向關節(jié)腔內突出形成滑膜襞,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煞置诨浩饾櫥饔?。3.關節(jié)腔:為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面的密閉腔隙,為負壓。(二)關節(jié)的輔助結構1.韌帶: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連結相鄰骨,對關節(jié)起加固作用。2.滑膜囊:滑膜層向外突出形成滑膜囊。3.滑膜皺襞:滑膜層向關節(jié)腔內突出形成滑膜襞。4.關節(jié)唇:是附著于關節(jié)窩周緣的環(huán)狀纖維軟骨板,可加深關節(jié)窩的深度。5.關節(jié)內軟骨:由纖維軟骨構成,分為半月板、關節(jié)盤兩種。二、肩關節(jié)1.主要結構:肩關節(jié)由肱骨的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組成。是典型的球窩關節(jié)。2.輔助結構:(1)關節(jié)盂唇:附著在關節(jié)盂周緣和肱骨解剖頸之間,可加深關節(jié)窩的深度。(2)肱二頭肌長頭腱:肩關節(jié)囊壁內有此腱通過,它有加固肩關節(jié)的作用。(3)喙肱韌帶:從喙突至肱骨大結節(jié),防止肱骨頭向上脫位。(4)盂肱韌帶:從關節(jié)盂周緣前部經關節(jié)囊前壁,至肱骨小結節(jié)。防止肱骨頭向前脫位。(5)喙肩韌帶:起于喙突止于肩峰,防止肱骨頭向上內方脫位。3.關節(jié)的運動:能繞三種基本軸運動。三、肘關節(jié)1.主要結構及類型:由肱骨的遠側端和橈、尺骨的近端關節(jié)面組成。為典型的復關節(jié)。所有肘關節(jié)的韌帶都不止于橈骨,從而保證了橈骨能繞垂直軸做回旋運動。2.關節(jié)的運動:肘關節(jié)不能往外拐主要是由于尺骨上端伸長的鷹嘴限制造成的。四、髖關節(jié):1.主要結構:髖關節(jié)是由股骨頭和髖臼組成。是典型的球窩關節(jié)。2.輔助結構:(1)髖臼唇使髖關節(jié)的深度增加。(2)髂股韌帶(3)恥股韌帶:(4)坐股韌帶(5)股骨頭韌帶。五、膝關節(jié)膝關節(jié)是人體內最大、結構最復雜的一個關節(jié),屬于橢圓——滑車關節(jié)。1.主要結構:股骨遠端的內、外側踝為關節(jié)頭,脛骨近端內、外側踝上面為關節(jié)窩構成股脛關節(jié)面(橢圓關節(jié))。髕骨后面的關節(jié)面與股骨的髕面構成髕股關節(jié)(滑車關節(jié))。2.輔助結構:(1)半月板(2)膝交叉韌帶(3)髕骨(4)髕韌帶六、踝關節(jié)(距上關節(jié)、距小腿關節(jié))1.主要結構:踝關節(jié)的關節(jié)頭為距骨滑車,關節(jié)窩是脛骨下關節(jié)面、內踝關節(jié)面和腓骨的外踝關節(jié)面。屬滑車關節(jié)。2.輔助結構:(1)內側為三角韌帶(2)外側有三條韌帶(距腓前韌帶、距腓后韌帶和跟腓韌帶)3.容易引起向內崴腳的原因是:一、外踝長內踝短,二、內側為三角韌帶強大,外側三條韌帶較弱。七、足弓:1.足弓的定義:由足的跗骨、跖骨以及足部的關節(jié)、韌帶、肌腱共同構成的凸向上方的弓形結構。2.足弓的組成:(1)內側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3塊楔骨和1、2、3跖骨組成,又稱彈性弓。(2)外側縱弓:由跟骨、骰骨和4、5跖骨構成,又稱支撐弓。(3)橫弓:由骰骨和3塊楔骨組成。3.足弓的機能:(1)“三角架”:它能使人體穩(wěn)固地站立于任何高低不平的地面。(2)彈簧功能:各骨之間關節(jié)、韌帶連結使足弓有一定的彈性,利于完成行走、跑跳等動作。(3)足弓對通過的血管、神經和肌腱有保護作用。運動系統(tǒng)2——骨骼肌一、骨骼肌的結構(一)骨骼肌的大體及微細結構:1.肌腹與肌腱:肌肉中部稱為肌腹,兩端稱為肌腱(扁肌的肌腱稱為腱膜)。肌腹中內許多肌纖維構成。包裹于每條肌纖維表面的結締組織膜稱為肌內膜,包裹于肌束外的膜稱為肌束膜,包裹于整塊肌肉外面的膜稱為肌外膜。肌腱是由膠原纖維構成的,肌腱缺乏彈性,但很堅韌,可抵抗較大張力,肌肉通過肌腱附著于骨面上,肌腱的這種結構可使肌肉力量均勻地作用于肌腱在骨面的附著處。2.骨骼肌的微細結構:肌原纖維及微絲滑動學說3.肌肉中的血管:4.肌肉中的神經:肌腹內分布有運動神經末梢,由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來的沖動經此傳至肌肉,支配其活動。肌腹和肌腱內均有感覺神經末梢,它們能感受肌纖維張力變化的刺激,將沖動傳到中樞神經系統(tǒng),實現(xiàn)各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運動。(二)骨骼肌的輔助結構:1.筋膜:是包裹于肌肉外面的結締組織膜,分為淺筋膜(又稱為皮下筋膜,位于皮下,由含脂肪成分的疏松結締組織構成。)和深筋膜兩種(又稱固有筋膜,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刹迦爰∪褐g,形成肌間隔即肌鞘(筋膜鞘),保證肌肉或肌群單獨活動,互不干擾。)。2.腱鞘:套在腕、踝、手指和足趾部位肌腱周圍的密封的雙層筒狀結構。3.滑膜囊:關節(jié)囊的滑膜層向外突出形成。4.滑車:一種是覆蓋有軟骨的槽,如結節(jié)間溝。另一種是通過肌腱的結締組織環(huán),如眼肌中的總腱環(huán)?;囃ǔ?筛淖兗‰斓姆较?,同時保證肌腱不會向旁邊移位。二、重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態(tài)、功能1.胸大肌位置:位于胸前皮下,為多羽狀扇形扁肌。起點:起于鎖骨內側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點:止于肱骨大結節(jié)嵴。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屈、內收和內旋。遠固定時,拉軀干向上臂靠攏,并可提肋助呼氣。2.三角肌:位置:位于肩關節(jié)前、外、后方,為一塊倒三角形的肌肉,中部為多羽肌,前后部為單羽肌。起點:鎖骨外側半、肩峰和肩胛岡。止點:肱骨體三角肌粗隆。功能:近固定時,前部肌纖維收縮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內旋;后部纖維收縮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塊肌肉收縮使上臂外展。3.肱二頭肌:位置:位于上臂前面淺層,為梭形肌,有長短二頭。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jié),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止點:止于橈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在肩關節(jié)處屈,使前臂在肘關節(jié)處屈,并使前臂在內旋的情況下,在橈尺關節(jié)處外旋。遠固定時,使肘關節(jié)屈。4.肱肌位置:位于肱二頭肌深層,肱骨前面下半部,為梭形肌。起點:起于肱骨前面下半部。止點:止于尺骨粗隆和冠突。功能:近固定時,屈前臂。遠固定時,使上臂靠攏前臂。5.肱三頭肌位置:位于上臂后面。有長頭、外側頭和內側頭三個頭。起點:長頭起于肩胛骨盂下結節(jié),外側頭起于肱骨體后面橈神經溝外上方,內側頭起于肱骨體后面橈神經溝內下方。止點:三個頭合成一個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鷹嘴。功能:近固定時,使上臂和前臂伸。遠固定時,使肘關節(jié)伸。6.臀大肌位置:位于骨盆后外側,臀部皮下。呈寬厚的四方形,肌纖維很粗。起點: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止點: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脛束。功能:近固定時,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纖維收縮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內收。遠固定時,一側肌肉收縮使骨盆轉向對側;兩側同時收縮使骨盆后傾。7.股四頭肌位置:位于大腿前面,是人體中最大的肌肉,為羽狀肌。起點:此肌有股直肌、股中肌、股外側肌和股內側肌四個頭。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體前面,股外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股內側肌起自股骨粗線內側唇。止點:四個頭相合,成一條強有力的腱,由前面及兩側包繞髕骨,并在髕骨下方形成髕韌帶,借此止于脛骨粗隆。功能:近固定時,使小腿伸,股直肌還能使大腿屈。遠固定時,可使大腿在膝關節(jié)處伸。深呼吸過程涉及哪些肌肉的動作?第三章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心血管系的組成及功能:心血管系統(tǒng)由:心臟、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心臟:動力器官。動脈:將心臟輸出的血液運送到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的血管。靜脈:將血液從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運回到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的場所。二、心臟的位置和外形:心臟各腔的形態(tài)結構:由房間隔和室間隔分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1.右心房:三個入口(上腔靜脈口、下腔靜脈口、冠狀竇口)和一個出口(右房室口)。2.右心室:一個入口(右房室口)、三尖瓣和一個出口(肺動脈口)、肺動脈瓣。3.左心房:兩對肺靜脈入口,出口為左房室口。4.左心室:有一個入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和一個出口(主動脈口)、主動脈瓣。心壁的構造:分為心外膜、心肌層、心內膜。其中心肌層最發(fā)達,心房肌和心室肌附著于纖維環(huán)。竇房結是心的正常起搏點。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同時收縮。心臟各部按一定順序收縮和瓣膜是心臟能夠把血液按一定方向搏出的基礎。心包:1.纖維心包:緊貼漿膜心包壁層,在大血管根部移行為血管外膜。2.漿膜心包(壁層、臟層)之間的間隙為心包腔。三、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體循環(huán):又稱大循環(huán)。左心室射血入主動脈,經各級動脈達全身各部毛細血管,在此與周圍的組織進行氣體和物質交換,變?yōu)楹趸己痛x產物多的靜脈血,最后匯集成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肺循環(huán):又稱小循環(huán)。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及各級分支進入肺泡壁周圍毛細血管網,在此進行氣體交換,使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名詞:靜脈角、危險三角四、幾種代表性循環(huán)路徑五、表淺動脈壓迫止血點:在出血區(qū)域的上游動脈貼住骨骼的部位壓住,可作為外傷止血急救的有效方法。六、門靜脈起源于腹腔消化器官(消化管和胰)、脾等的毛細血管,經逐級匯集最后形成門靜脈,是肝臟血液的主要來源(約占70%)。門靜脈入肝后再反復分支最后匯入肝血竇,因此是介于兩端毛細血管間的靜脈系。門靜脈內沒有瓣膜,因此當門靜脈高壓時,血液則可經屬支逆流。七、淋巴管系是從組織液回收血液成分的輔助系統(tǒng)毛細淋巴管淋巴導管及入口:胸導管--是最大的淋巴導管注入左靜脈角右淋巴導管--注入右靜脈角。第四章免疫系統(tǒng)(本章節(jié)一下各點詳見課本)MHC分子——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分子,為自身細胞的標志,具種屬、個體特異性。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與免疫調節(jié),并決定組織的相容性,是器官移植后引發(fā)免疫排斥反應的主要抗原。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成分一、淋巴細胞1淋巴細胞的起源2淋巴細胞的主要類群和功能3T-細胞、B-細胞與免疫應答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三、其他抗原呈遞細胞淋巴組織一、彌散淋巴組織二、淋巴小結淋巴器官一、胸腺的功能二、淋巴結的功能(試分析下肢感染與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之間的關系)三、脾的功能四、扁桃體消化系統(tǒng)一、舌、牙二、胃:1.位置和形態(tài):其入口為賁門,出口為幽門。整體分為:賁門部、胃底、胃體、幽門部。2.胃的功能: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可臨時貯存食物,并磨碎、攪拌食物。胃能分泌呈酸性胃液,可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胃還能分泌激素。三、小腸(5—7米):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回腸。1.十二指腸:形態(tài)固定,上部又稱球部、降部有十二指腸乳頭、水平部和升部。2.空腸和回腸:上2/5為空腸,下3/5為回腸。3.小腸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重要場所。小腸增大內表面的結構有皺襞、腸絨毛,微絨毛。四、大腸的分部、痔瘡的成因五、三對大唾液腺分別是--?肝:1.肝的組織結構——肝小葉2.肝的功能:分泌膽汁、參與物質代謝、解毒作用、防御作用、造血。3.膽囊:膽囊儲存和濃縮膽汁。(膽汁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膽管胰管開口于十二指腸大乳突第六章呼吸系統(tǒng)一、喉的結構咽喉交叉食物如何導向?氣管和左右支氣管的位置和形態(tài)右直左平二、肺肺的組織結構肺小葉、導氣部與呼吸部肺的構造:肺由肺內支氣管及其分支形成的支氣管樹和無數(shù)肺泡及圍繞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網組成。其中直徑在1mm以下的稱為細支氣管,支氣管在肺內反復分支,達細支氣管后,再分為終末細支氣管(以上氣道稱為肺的導氣部)。從呼吸性細支氣管到肺泡管再分支為肺泡囊最后到肺泡,稱為肺的呼吸部)。肺泡的表面于電鏡下可見到兩種上皮細胞:一種為扁平細胞,即Ⅰ型細胞。另一種為分泌細胞,即Ⅱ型細胞,它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質,降低肺表面張力,維持肺泡壁的穩(wěn)定性,使呼氣后肺泡不致塌陷。肺小葉:每一細支氣管及其分支與所連的肺泡合稱為肺小葉。肺小葉之間互相隔離,是肺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每個肺含有50-80個肺小葉。肺泡與毛細血管間的氣體交換必須透過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血管內皮基膜和內皮細胞四層結構所構成的薄膜層,稱為氣血屏障。第七章泌尿系統(tǒng)腎的組織結構-腎單位:1.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可分為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2.腎小體是腎單位的起始部分,位于皮質內,由腎小球和腎小囊組成。腎小球位于腎小囊內,它是入球小動脈進入腎小囊反復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球,而后再會合成一條出球小動脈,離開腎小囊。入球小動脈口徑大于出球小動脈的口徑,造成腎小球內的血壓較高。3.當血液流經毛細血管球時,因其壓力較高,血液的血漿透過濾過屏障進入腎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中不含高分子蛋白質、質類和有形成分,其余成分與血漿相同。正常成人每天生成原尿150-200升。4.腎小管是與腎小囊壁層相連的細長管道,可分為近端小管、細段和遠端小管三部分。腎小管周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網。近曲小管是吸收原尿的主要場所,原尿中的水、鉀、鈉等離子大部分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原尿經腎小管重吸收和再分泌之后成為終尿。5.集合管由遠曲小管會合而成。幾條集合管會合成乳頭管,其開口通向腎小盞。第八章生殖系統(tǒng)第一節(jié)男性生殖器一、睪丸2睪丸的組織結構二、輸精管道包括附睪、輸精管和射精管。三、附屬腺包括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第二節(jié)女性生殖器一、卵巢的組織結構、各級卵泡黃體: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轉變成的富有血管的腺體樣結構能分泌孕酮和雌激素。二、輸卵管三、子宮1子宮的位置和形態(tài)2子宮的固定裝置3子宮壁的組織結構、月經的形成過程第九章內分泌系統(tǒng)一、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能增進機體的物質代謝,促進機體的生長和發(fā)育。二、甲狀旁腺——功能是調節(jié)鈣磷代謝,維持血鈣平衡。如甲狀腺手術不慎誤將甲狀旁腺切除,則引起血鈣降低、手足搐搦,肢體呈對稱性疼痛與痙攣;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則引起骨質疏松,易發(fā)生骨折。三、腎上腺腎上腺皮質可分泌調節(jié)體內水鹽代謝的鹽皮質激素、調節(jié)碳水化合物的糖皮質激素、影響性行為和副性特征的性激素。腎上腺髓質可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它們能使心跳加快、心收縮力加強、小動脈收縮維持血壓和調節(jié)內臟平滑肌的活動四、胰島——是胰的內分泌部分,為散在于胰腺實質內的細胞團,以胰尾為最多。胰島分泌的主要激素稱胰島素,主要調節(jié)血糖濃度,降低血糖水平。還分泌胰高血糖素。五、垂體神經垂體和腺垂體遠側部和結節(jié)部稱垂體前葉或腺垂體,約占垂體體積的75%,垂體前葉能分泌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神經垂體實為貯存和釋放加壓素、抗利尿和催產素。下丘腦和垂體的聯(lián)系是神經系統(tǒng)與內分泌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的部位第十章感覺器一、眼球由眼球壁和折光裝置兩部分組成。虹膜是血管膜最前部的圓盤形的薄膜。虹膜中央有圓形的瞳孔。角膜與晶狀體之間的間隙稱為眼房,虹膜將眼房分為較大的前房和較小的后房,前、后眼房借瞳孔相互交通。在眼前房周邊,虹膜與角膜交界處的環(huán)形區(qū)域,稱虹膜角膜角。在虹膜的基質內有兩種平滑肌纖維,環(huán)繞瞳孔周緣呈環(huán)行排列的,稱瞳孔括約肌可縮小瞳孔,由副交感神經支配;瞳孔周圍呈放射狀排列的平滑肌,稱瞳孔開大肌,可開大瞳孔,由交感神經支配。在弱光下或視遠物時,瞳孔開大;在強光下或看近物時,瞳孔縮小。在活體上,透過角膜可見虹膜及瞳孔。虹膜的顏色取決于色素的多少,有種族差異,白色人種,因缺乏色素,虹膜呈淺黃色或淺藍色;有色人種因色素多,虹膜色深,呈棕褐色;黃種人的虹膜多呈棕色。視網膜由外向內分四層:色素細胞層、視細胞層、雙極細胞層、節(jié)細胞層。其中視細胞層是感光細胞,又分為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青光眼--眼球內是一個封閉的結構,如果房水排出通道阻塞,房水排出受阻,眼內壓升高超過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導致視神經萎縮、視野縮小、視力減退,失明。白內障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yǎng)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fā)生變性,形成混濁。近視眼、遠視眼(老花眼)的成因與預防,分別配戴何種眼鏡?(P244)角膜外膜(纖維膜)鞏膜虹膜眼球壁中膜(血管膜)睫狀體脈絡膜虹膜部盲部眼球內膜(視網膜)睫狀體部視部角膜折光裝置房水晶狀體玻璃體二、位聽器(耳)位聽器(前庭蝸器)俗稱耳。按位置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內耳有感受聲波刺激的蝸器和感受體位變化的前庭器。內耳:由埋藏于顳骨巖部內的一系列管道組成,因此又稱迷路。分為骨迷路和膜迷路兩部分。骨迷路是顳骨巖部內的骨性小腔和管,膜迷路是位于骨迷路內,形態(tài)與骨迷路相似的膜性小囊和小管。膜迷路內含有的水樣液體稱為內淋巴,在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間的水樣液體稱外淋巴。內、外淋巴互不相通。淋巴有營養(yǎng)內耳和傳導聲波的作用。1.骨迷路:由三部分構成,從前內向后外依次為耳蝸、前庭和骨半規(guī)管。2.膜迷路:位于骨迷路內,由上皮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管性結構。包括蝸迷路(蝸管)和前庭迷路兩部分。前庭迷路包括橢圓囊、球囊和膜半規(guī)管。膜迷路各部之間互相交通,腔內充滿內淋巴。在蝸管的基底膜上有上皮突起為毛細胞,振動導致毛細胞頂端的纖毛頂住上方的蓋膜而彎曲,從而產生興奮稱為螺旋器或柯蒂氏器,它是聽覺感受器,。橢圓囊和球囊的壁上,各有一處向腔內的突起,分別稱為橢圓囊斑和球囊斑,是位置覺感受器,能感受頭部的位置變化或直線變速運動的刺激。膜半規(guī)管是位于相應的骨半規(guī)管內的膜性細管,形態(tài)與骨半規(guī)管相似。在骨壺腹內是相應的膜部膨大的膜壺腹。在三個膜壺腹的壁上各有部分粘膜成嵴狀突起,稱為壺腹嵴。壺腹嵴是位覺感受器,能感受頭部旋轉變速運動的刺激。第十一章神經系統(tǒng)一、神經系統(tǒng)的常用術語1.灰質:在中樞部,可泛指神經元胞體及其樹突的集聚部位,因富含血管在新鮮標本中色澤灰暗。灰質在大腦、小腦表面成層配布,又稱為皮質。2.白質:神經纖維在中樞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類脂質、色澤白亮而得名。位于大腦和小腦的白質因被皮質包繞而位于深部,稱為髓質。3.神經核團:在中樞部灰質外的地方,形態(tài)和功能相似的神經元胞體聚集成團或柱稱為神經核團。4.纖維束:在中樞部的白質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經纖維集合在一起稱為神經纖維束。5.神經節(jié):在周圍部,神經元胞體集聚處稱神經節(jié)。分為感覺和植物神經節(jié)。6.神經:神經纖維在周圍部集聚在一起稱為神經。二、脊髓的內部結構1.中央管位于脊髓中央,縱貫脊髓全長,管內含腦脊液,向上與第四腦室相通,向下在脊髓圓錐內擴大成終室。2.灰質每側的灰質,前部擴大為前角,后部狹細為后角。在前、后角之間的區(qū)域為中間帶。在胸髓和上2-3節(jié)腰髓,前、后角之間還發(fā)出側角。脊髓灰質內含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多極神經元,根據其軸突的分布大體上有兩類:前角運動細胞和側角細胞的軸突組成前根,其余神經元的軸突不出中樞神經系統(tǒng)以外。中央管前、后的灰質稱為灰質前連合與灰質后連合。(1)前角:前角運動細胞主要為大型的α運動神經元(發(fā)出纖維經前根和脊神經支配梭外肌纖維,引起骨骼肌的收縮。)和小型的γ運動神經元(發(fā)出纖維也經過前根和脊神經支配梭內肌纖維,調節(jié)肌纖維的張力,在保持肌張力上起重要作用。)(2)中間帶:中間外側核,見于胸髓和上2-3腰節(jié),是交感神經的節(jié)前神經元胞體(低級中樞)。(3)后角:細胞分群較多,在后角尖部為貫穿脊髓全長的膠狀質,由小型細胞組成,在膠狀質的腹側,大、中型細胞較多,總稱后角固有核,此核界限不清,但主要接受后根傳入纖維,它們發(fā)出的纖維有的是聯(lián)絡脊髓的不同節(jié)段,有的進入白質形成纖維束。2.白質白質分為對稱的前索、后索和外側索。在灰質前連合的前方稱為白質前連合,在灰質后角基部外側與白質之間,灰白質混合交織,稱為網狀結構。脊髓白質主要由許多纖維束組成,纖維束一般是按它的起止命名。纖維束可分為長的上行纖維束、下行纖維束和短的固有束。上行纖維束將不同的感覺信息上傳到腦。下行纖維束從腦的不同部位將神經沖動下傳到脊髓。固有束起、止均在脊髓,緊貼脊髓灰質分布,完成脊髓節(jié)段內和節(jié)段間的反射。1上行傳導束:(1)薄束和楔束:(2)脊髓小腦后束(單個肌的張力變化):(3)脊髓小腦前束(整個肢體運動的信息):(4)脊髓丘腦束:2下行傳導束(1)皮質脊髓束(控制骨骼肌的隨意運動):①皮質脊髓側束②皮質脊髓前束:(2)紅核脊髓束:(3)前庭脊髓束:(4)頂蓋脊髓束:(5)內側縱束:(6)網狀脊髓束: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傳導功能三、腦干1腦干的外形2腦干的內部結構:腦神經核、非腦神經核四、小腦1小腦的外形及分葉2小腦的內部結構3小腦的機能及其與種系發(fā)生的關系五、間腦:1背側丘腦2后丘腦3上丘腦4底丘腦5下丘腦六、大腦(一)大腦外形1.三條溝:中央溝、外側溝、頂枕溝2.五葉: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島葉(二)半球內部結構(包括大腦皮質、基底核、白質、側腦室)1.大腦皮質:位于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分為古皮質(海馬和齒狀回)、舊皮質(組成嗅腦)和新皮質。大腦皮質的分區(qū)和機能研究(見課本P291-P295)四種語言中樞2.基底核:埋藏在白質之中的核團稱為基底核,包括豆狀核、尾狀核、屏狀核及杏仁體。其中,尾狀核與豆狀核合稱為紋狀體。豆狀核在切面上借白質分為三部分即殼、蒼白球。3.白質:連合纖維——連接兩側半球皮質的纖維;聯(lián)絡纖維——聯(lián)系同側半球各葉皮質間的纖維;投射纖維——是聯(lián)系大腦皮質和皮質下結構之間的上、下行纖維。這些纖維在經過豆狀核內側,背側丘腦和尾狀核的外側區(qū)段時形成一塊寬厚的白質稱為內囊。4.腦脊液—由腦室脈絡叢產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安全生產月計劃例文
- 幼兒園工作計劃匯編
- 2025年度高中美術班教學計劃范文
- 關于幼兒園下半年工作計劃模板錦集
- 2025年1月外貿業(yè)務員工作計劃
- 中小學學籍管理工作計劃
- 2025年行政人事主管工作計劃
- 2025年中學體育教研組工作計劃例文
- 《食品添加劑概述》課件
- 《多目標決策分析》課件
- 《萬疆》歌詞全篇
- 電大勞動與社會保障法期末考試(已排版)
- JJF(紡織)074-2018羽絨蓬松度儀校準規(guī)范
- GB/T 709-2019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GB/T 23935-2009圓柱螺旋彈簧設計計算
- 癲癇發(fā)作急救及應急預案考核試題及答案
- 【課件】讀后續(xù)寫 suspended coffee
- GB/T 14048.15-2006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5-6部分:控制電路電器和開關元件接近傳感器和開關放大器的DC接口(NAMUR)
- 2023年上海各區(qū)中考物理一模卷及答案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 鏈表的基本概念
- 熱鍍鋅技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