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導入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1頁
激趣導入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2頁
激趣導入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3頁
激趣導入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4頁
激趣導入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激趣導入法在高中《生活與哲學》教學中的運用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生活與哲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漫畫、古詩、故事、游戲、設問等激趣方法,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打造優(yōu)質思政課堂。

[關鍵詞]激趣導入;高中;生活與哲學

2019年3月,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并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使思政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yōu)質課程。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生活與哲學》中的哲學術語、哲學原理較多,理論性、抽象性較強,對于哲學基礎較弱的高中學生來說,相對深奧枯燥,趣味性不足,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怎樣才能使高中思政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的優(yōu)質課程呢?

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重要力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程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闭n堂導入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法是指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通過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之積極投入學習。激趣導入法試圖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高中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嘗試使用智慧調動學生的需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后續(xù)教學產(chǎn)生期待,從而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增強課程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教師可巧用漫畫、古詩、故事、游戲、疑問等激發(fā)學生學習哲學的興趣。

一、巧用漫畫激趣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們認識事物首先從感性認識開始,先感知豐富的感性材料,然后再通過抽象思維上升到理性認識??涿兰~斯也特別強調在教學中堅持直觀性原則的重要性,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感知開始的”。因此,在課堂上,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哲學知識,教師應通過有效的導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直觀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

演講家海茵茲·雷曼麥曾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shù)靥岢龈鬃屓私邮??!甭嫞ò▌勇┲庇^性強,富于幽默感,同時又蘊藏著深刻的哲理。運用漫畫導入新課,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有助于學生理性認識的發(fā)展。在高中思政課堂上,將漫畫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并將其巧妙地運用于新課導入中,可有效彌補教材活潑不足、嚴肅有余的缺點,增強思政課的趣味性,為教學帶來新的活力。例如在教學“量變與質變”一課時,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了漫畫《吃餅》:一個人腹中饑餓,吃一塊餅沒飽,一連吃了七塊餅才飽。于是他心里想:早知道吃到第七塊餅才飽,我何必吃前面那些餅呢,只吃這一塊就夠了。學生們都能理解這個漫畫的可笑之處,但卻很難說出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漫畫的導入方式有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其中哲學原理的興趣。

因此,教師要恰當?shù)剡\用漫畫進行激趣導入,才能使學生好學樂學。但在運用該法時應注意:選擇的漫畫應具有典型性,要緊扣課堂教學內容;漫畫內容應積極健康,切忌使用內容低俗的漫畫;漫畫應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教師在呈現(xiàn)漫畫時,需要進行適當解釋,從而使學生心領神會。

二、巧借詩詞激趣

清代文學家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痹娫~是高度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具有凝練的語言、和諧的音韻、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從源頭上看,哲學與詩詞本是一體,都孕育于神話的懷抱。很多古詩詞言簡意賅,極富哲理。如杜甫《前出塞》中的詩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蘊含了“要善于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這一哲學原理;杜荀鶴《題弟侄書堂》中的詩句“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和鄭燮《竹石》中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都勸誡后人要在奮斗中實現(xiàn)理想。

總之,巧用詩詞能夠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形象,化平淡為神奇,為課堂增加詩意、激情和活力,既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啟迪思維、深化認識,又能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在運用此法時應注意:所選詩詞應生動形象,有畫龍點睛之妙;詩詞應精煉準確,與教材內容高度契合,符合教學目標;教師在讀誦和解說詩詞時應感情充沛,以感染和激勵學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巧講故事激趣

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新課改要求教學貼近學生,要從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出發(fā),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及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

新時代的高中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不能只靠簡單灌輸說教。因此,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通過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來導入新課,這樣既能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哲學的興趣,又能深入淺出,使深奧、抽象的哲學理論通俗化。如在教學“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一課時,教師通過講述以下故事進行導入。

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微服私訪,與一位正在田間用稻草捆秧的農(nóng)夫對對聯(lián)。農(nóng)夫先出了上聯(lián):“稻草捆秧父抱子。”張英百思而無以對答,回家后怏怏不樂。侍女得知后,對出了下聯(lián):“竹籃裝筍母懷兒?!?/p>

教師問學生:“這個上聯(lián),為什么學識淵博的大學士對不出來,而沒有什么文學修養(yǎng)的侍女卻能輕易對出來呢?”學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最終教師總結了學生的發(fā)言并引出課題:“雖然侍女沒有什么文學修養(yǎng),但有用竹籃裝筍的勞動經(jīng)驗,而知識淵博的大學士卻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由此說明人的認識是從實踐中來的。這也就是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因此,采用故事激趣的方法導入往往能吸引學生,給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在使用此法時需注意:導入故事不能長篇大論,要短小精悍,最好能在兩三分鐘內講完;選用的故事必須具有針對性,小故事中蘊含大道理,具有說服力;教師要善于講故事,要能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地講故事,以便使故事充滿趣味,引發(fā)學生思考其中的哲學道理。

四、巧做游戲激趣

哲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哲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哲學。哲學教學如果脫離實際生活,自然難以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因此,在《生活與哲學》課堂導入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巧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通過游戲來體驗生活,感悟哲學道理,以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

如在教學“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lián)系”一課時,教師先播放了一段音樂,并要求每個學生隨著音樂打拍子,于是教室里就響起了整齊而有規(guī)律的節(jié)拍聲,學生們情緒高漲,課堂氣氛頓時調動了起來。在音樂停止后,教師說了如下一段導語:“同學們,你們對剛才的情形有什么體會?班級是一個整體,每個學生對班級而言是一部分。剛才大家隨著音樂打節(jié)拍,只有當每個同學都參與并且有節(jié)奏地打,才能形成令人振奮的整體氣勢。如果這個也不拍那個也不拍,或者你拍你的我拍我的,不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進行,結果會是什么樣子?那還不如一個同學打拍子好??梢?,整體和部分是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的?!?/p>

在運用游戲激趣法導入時需要做到:游戲設計應圍繞教學目標,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在“玩”中體會哲理;游戲應富有情趣,以調動學生在“趣”中感悟哲理;游戲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形式多樣,讓學生有新鮮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并能愉快地投入學習。

五、巧設疑問激趣

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堂上,往往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昏昏欲睡地聽”,這種單向講授式的教學顯然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改強調啟發(fā)性教育,主張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堅持傳授和啟發(fā)相統(tǒng)一,以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墒菍W習的起點,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所得。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曾說:“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币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授課內容,巧妙設置問題,制造懸念,從而誘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建構知識。

如在教學“量變與質變”一課時,一教師設計了一個問題:一粒谷子能否變成一堆谷子?學生回答:不會。教師又問:如果再加一粒呢?學生回答:還是不會。教師又問:這個問題一直重復下去,不斷再加一粒谷子會怎樣?最后加上的一粒谷子變成了什么?學生回答:一堆谷子。教師又問:那么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谷子?學生回答:既能又不能。教師指出:這就涉及量、質、量變、質變、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于是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利用材料,設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展開了討論,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啟發(fā)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