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上海市虹口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學年上海市虹口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學年上海市虹口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此表為不同史籍關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A.皇帝李世民與薛舉戰(zhàn)于涇州 B.劉文靜是戰(zhàn)役中唐軍的主帥C.唐軍與薛舉在涇州作戰(zhàn)失敗 D.李世民患病導致了戰(zhàn)役失敗2.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的轉型走向了一個更加艱難更加慘烈的道路,因為共和政體在中國文化傳統里缺乏支撐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旨在強調A.歷史傳統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B.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C.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D.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3.閱讀下表,對其解讀正確的是()(1912——1921年)中國進出口貿易指標圖(單位:百萬美元)A.在此期間中國對外貿易處于出超地位 B.實業(yè)救國和社會主義成為兩大社會思潮C.經濟發(fā)展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質基礎 D.該歷程折射出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4.1955年8月,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后在華沙)舉行,至1970年會談共進行了136次。中方代表是駐波蘭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約翰遜,雙方就彼此關注的問題進行接觸和交換意見。中美大使級談判A.反映國際形勢逐步緩和B.標志中國外交政策改變C.體現中國外交的靈活性D.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礎5.有學者指出:“資本主義的邏輯最終必然到達全球范圍,它從16世紀在歐洲誕生到今天已經真正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這個單一的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架構之內運作的”。下列觀點與上述材料的主旨最為一致的是A.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世界經濟全球化B.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產物C.資本主義在全球化中起主導作用D.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fā)展的趨勢6.下邊是1894年和1913年中國民族企業(yè)變化表。對此解讀正確的是,當時()A.民族資本成為在華資本主體 B.清廷極力推動近代企業(yè)發(fā)展C.政府的經濟政策發(fā)生了異變 D.資產階級改良必然走向革命7.下圖為英國畫報在辛亥革命爆發(fā)后的報道,標題為“革命軍的敵人,五歲的清朝皇帝?!痹搱蟮辣砻?)

A.英媒正確判斷了革命的形勢B.清政府和革命軍實力懸殊C.辛亥革命得到英國政府支持D.英媒同情清帝的坎坷命運8.據統計,1911年全國興辦的各級各類學校數目為52500所,學生總數達163萬人,其中占相當數量的是蒙養(yǎng)院的學生和初等小學堂的學生,而在專門學堂、師范學堂普通中學和實業(yè)學堂就讀的人數不超過10%。這反映了當時A.仍然固守傳統的教育模式 B.科舉制阻礙教育事業(yè)發(fā)展C.啟蒙教育的規(guī)模亟待擴大 D.新式教育的社會影響有限9.三國時,孫權開始興建城隍廟;南北朝時,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護神;隋唐時期,城隍又執(zhí)掌了雨旱豐歉、功名利祿、吉兇禍福、名籍諸事等;宋代,傳統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國家祀典。這說明()A.官方正統思想壓制民間文化發(fā)展 B.儒家開始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C.城市發(fā)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間 D.城隍廟是宣傳迷信的封建堡壘10.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大的工作報告中提出,蘇聯正在順利地解決在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產量方面趕上美國的任務。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蘇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蘇聯正在循序漸進的解決這一任務,并同樣堅信蘇聯將會趕超美國。這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蘇聯()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堅持以農業(yè)改革為重點C.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D.基本沿襲了斯大林模式11.宋代詩云:“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明代天啟《吳興備志》說:“湖絲遍布天下,而湖民身無一縷”。清代學者楊屾在《豳風廣義·序》里提到“不耕者祭無盛,不蠶者衣無帛”,蠶桑品“為衣被之源”。下列說法中最為合理的是A.地方縣志不具普遍性缺乏研究價值B.楊岫忽視了絲不是百姓主要的衣著材料C.宋詞以浪漫著稱,其內容不足為信D.棉紡織業(yè)發(fā)展導致湖州資本主義萌芽產生12.唐初,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后來發(fā)生了變化:執(zhí)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這表明A.中書省、門下省決策權擴大 B.三省六部制基本已被廢除C.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有所調整 D.政府的行政效率極大提高13.17~19世紀,歐美主要國家先后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由于各國民主政治發(fā)展的歷程不同,其政治設計也不盡相同。下列國家中行政機構直接對議會負責的有①英國②美國③法國④德國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4.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筆下出現了一大批勇于抗爭的女性形象,她們或滿望愛情大膽追求,或山河且變誓死死守節(jié)。同時,女姓作家亦顯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識、自我關懷乃至優(yōu)于男性的家國情懷。這一現象A.折射出社會轉型的趨勢 B.體現了男女平權的發(fā)展C.得益于女性經濟的獨立 D.反映出自我意識的覺醒15.“番薯是在‘從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建立的大帆船貿易’后才走向世界”。下列組合與之相關的是A.絲綢之路與《史記食貨志》B.開通京杭大運河與《本草綱目》C.發(fā)現新大陸與《農政全書》D.歐美實現工業(yè)化與《物種起源》16.明代成化時,“瀕海大姓私造海艦,歲出諸番市易”。嘉靖年間,這些人“聯結為寇,潰裂以出”,獲利豐厚。明王朝幾乎傾注了全國的兵力和物力鎮(zhèn)壓??埽瑖鴰烊找婵仗?。據此可知A.海禁政策導致朝貢貿易體系瓦解B.私人海外貿易呈現不可阻擋之勢C.走私貿易迅速擴大社會貧富差距D.海禁政策有阻止外國侵略的作用17.如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部分)》,對該作品藝術風格的描述最為恰當的是A.閬風游云千萬朵,驚龍蹴踏飛欲墮B.勁健而不失飄逸,舒展而不失沉穩(wěn)C.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D.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18.1894年,鄭觀應的《盛世危言》正式出版。在該書中,鄭觀應認為,中國傳統的思想視工商為牟利之賤業(yè),“但有困商之虐政,并無護商之良法,雖欲商務之興,安可得哉?”鄭觀應意在A.批判重農抑商政策 B.為反清革命提供理論依據C.發(fā)展本國資本主義 D.顛覆中國傳統的夷夏之辨19.國民黨軍統帥部在某次戰(zhàn)役結束后的檢討中承認,國軍遭受之失敗,影響全局,最為重大,尤其是華東地區(qū)。由于國軍在戰(zhàn)役中主力兵團全部被殲,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zhàn)。此次戰(zhàn)役是A.遼沈戰(zhàn)役 B.渡江戰(zhàn)役 C.平津戰(zhàn)役 D.淮海戰(zhàn)役20.20世紀下半葉,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和平與發(fā)展”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以下對于時代主題確立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有()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形成、發(fā)展和瓦解②全球化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程度加深③廣大亞、非、拉國家的獨立與努力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zhàn),維護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強烈愿望,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1.唐朝中央政府實行三省六部制,其中有政策“設計廳”之功能的是A.中書省B.尚書省C.門下省D.行中書省22.魏晉時期,吏部委州郡中正“銓第等級,憑之授受”。州郡中正則結合鄉(xiāng)黨輿論品評人才,“其有言行修著,則升進之,……倘或道義虧闕,則降下之”。這表明當時的人才選拔A.注重德行考察 B.缺乏嚴密的程序C.沿襲漢代制度 D.削弱了中央權威23.在周代,大宗是宗族成員共同宗廟的宗廟主。小宗也是各自范圍內近親的共同宗廟的宗廟主。普通族人祭祀祖先,一般須在大宗或小宗所主持的各級宗廟中進行,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儀式。這一體制A.保障了貴族在政治上的特權身份B.維護了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特殊地位C.確保了嫡長子對權力的合法繼承D.保證了大宗獨享對祖先的祭祀權力24.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妒~表法)的頒布A.摒棄了習慣法的內容B.打破了貴族壟斷司法C.維護了羅馬帝國統治D.推動了萬民法的形成25.在雅典,每個公民同時是家庭、胞族、部落和城邦的一員,這此組織無不屬于宗教團體,加入其中也就意味著加入了公共的宗教,具有了公民的身份和資格,從而“在公民和外邦人之間建立了道深的而且不可變更的區(qū)別”。據此可知,在當時雅典A.公民權具有排他性 B.宗教阻礙民主發(fā)展C.參政議政十分活躍 D.民主政治出現危機26.下圖是一幅1954年出版的宣傳畫《未來的工業(yè)建設小能手》。該宣傳畫反映了當時A.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B.青少年具有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C.重視農田基本水利建設 D.大力推進國家工業(yè)化建設27.1919年,列寧認為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俄國可以不經過一定的過渡時期而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其實踐A.加速了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 B.調動了人民大眾的生產熱情C.進一步鞏固了工農革命聯盟 D.最終激化了俄國的社會矛盾28.在人類歷史的進程中,不同時期閃耀著不同的思想火花,有的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有的主張建立一個理性與永恒正義的王國。與上述主張分別對應的歷史人物是A.霍布斯/洛克 B.達·芬奇/蘇格拉底C.米開朗琪羅/盧梭 D.孟德斯鳩/狄德羅29.“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材料中“鐵和血”“煤和鐵”分別喻意A.武力手段、工業(yè)基礎 B.暴力戰(zhàn)爭、國家壟斷C.強權政治、商品經濟 D.專制統治、自由競爭30.王家范在《中國歷史通論》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已非過去承認的原有邦國,而是以武力為背景,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很像“摻沙子”。這種“插隊”的做法帶來的客觀效果是A.削弱了周天子的權威 B.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C.促進了不同族群的融合 D.激化了不同邦國的矛盾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從秦漢開始,中國逐漸形成天下共同體的觀念。在古代,天下乃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反映了儒家天下歸仁的道德理想,華夏與蠻夷的界限是模糊的、相對的,所需辨認的乃是是否有文明,是否接受了中原的禮教秩序。因此,這一觀念成為普遍適用于華夏、蠻夷在內的全人類的價值。但是晚清以來,在西方的沖擊下中國被迫進入以西方為中心的現代國家主權體系之中,中國社會政治危機與道德、信仰危機先后發(fā)生,一種新的共同體意識誕生了,這就是以全球競爭為背景的現代民族國家共同體?!幾栽S紀霖《家國天下——現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材料二現如今,雖然人類發(fā)展已經進入一個全球化的新時代,但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之前,人類仍然沒有完全打破資本邏輯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陳舊桎梏?!c過去兩百年世界范圍內的現代化、資本化有所不同,新時代全球化意味著彼此之間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開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在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量子通信技術的爆炸式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人類的普遍交往呈現出“零距離”“零時空”的態(tài)勢?!幾脏u廣文《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哲學思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天下共同體觀念的特點,并簡述晚清以來“新的共同體意識”的內涵。(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原因及意義。32.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唐寅,字伯虎,明中葉杰出的畫家、文學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牽連,痛感社會黑暗。為了排遣胸中煩悶,他遠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領略湖山之勝。唐寅的繪畫,初學“院派”畫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工,筆墨精細,形象真實。后師法宋元以來諸名家,以詩畫來表現自己的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氣。唐寅的詩歌,初學唐人,“多凄怨之詞”,“不計工拙,興寄爛漫”,風采斐然,消極自放,卻飽含著辛酸的人生感受。他還出入秦樓楚館,放浪形骸,以盡量享受短暫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羈,“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晚年,唐寅還歸心佛教,從色空觀與人生夢幻說中尋求寄托。唐寅的一生,懷才不遇,但卻以詩畫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貢獻,后人把他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共推為畫家“吳門派”的四杰,視為重振和發(fā)展文人畫的大家?!幾园讐垡汀吨袊ㄊ贰罚?)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寅詩畫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唐寅詩畫風格形成的背景。33.思想文化是社會的反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種自覺的精神,已終于在宋代士大夫社會中漸漸萌出,所謂自覺精神者,正是那輩讀書人漸漸自己從內心深處涌現出一種感覺,覺得他們應該起來就擔負天下的重任?!麄冊谒缴罘矫嬉啾憩F出一種嚴肅的制度度謹度,而又帶有一種宗教狂熱的意味?!X穆《國史大綱》材料二“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薄耙蕴煜抡撜撸匮煜轮煜路且恍罩揭?。”“君子之為學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破撥亂反正之事,知天下之事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有以救之?!薄櫻孜洹锻ち治募凡牧先乃噺团d的人文學者認為,對于基督徒而言,結婚建立商務關系和從事公共事物都是十分榮耀的,他們?yōu)槟切┚芙^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會中積極生活的人進行了勇敢的辯護,于是,人文學者的道德思想代表了一種試圖使基督教的價值和道德觀念與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日益發(fā)展的城市和商業(yè)社會相適應的努力?!芾铩け咎乩缎氯蛲ㄊ罚何拿鞯膫鞒信c交流》(1)根據材料一,概括宋代士大夫“自覺精神”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此種“自覺精神”出現的社會原因。(2)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比較顧炎武的思想主張與前代儒家知識分子有何異同。(3)根據材料三概括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學者思想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特點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根據題干“唐武德元年”可知李世民不是皇帝,故A項說法錯誤,排除?!缎绿茣じ咦姹炯o》記載秦王世民為西討元帥,故可知劉文靜是戰(zhàn)役中唐軍的主帥的說法錯誤,排除B。上述四則史料都提到唐軍與薛舉在涇州作戰(zhàn)失敗,故C項正確。只有《新唐書·太宗本紀》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沒有提到,孤證不立,故D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選C。2、A【答案解析】

材料說明的是戊戌變法不像西方文化中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意在說明歷史傳統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故A正確;材料并不是說明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故B項錯誤;材料也不是說明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故C項錯誤;材料說明的是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政治轉型的艱難,并不是說明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故D項錯誤。3、D【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了大約一戰(zhàn)期間及一戰(zhàn)后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狀況,一戰(zhàn)時期出口量大增,而一戰(zhàn)后卻有所下降,該歷程折射出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故D正確;從材料數據不能反映中國處于出超地位,排除A項;社會主義成為思潮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辛亥革命已經成功,排除C項。4、C【答案解析】

中美大使級會談由駐波蘭大使王炳南和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約翰遜負責,在兩大陣營對峙的背景下,這說明了中國外交的靈活性,故C項正確;此時的國際形勢既緊張又緩和,故A項錯誤;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沒有改變,故B項錯誤;1972年中美關系正?;癁橹忻澜ń坏於嘶A,故D項錯誤。5、C【答案解析】

材料中“資本主義的邏輯已經真正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架構之內運作的”,可見作者強調資本主義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即“資本主義在全球化過程中的核心作用”,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資本主義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作用,沒有體現出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故AB項排除;材料沒有體現出世界經濟發(fā)展趨勢,故D項排除。6、C【答案解析】

依據表格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甲午戰(zhàn)后清政府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有利于民族企業(yè)的發(fā)展,因此C選項正確;近代中國民族企業(yè)深受外國資本的壓迫,并未成為主體,A選項錯誤;此時期清政府只是放寬了民間設廠的限制,并非極力推動近代企業(yè)發(fā)展,B選項錯誤;

D選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故選C。7、A【答案解析】

材料“革命軍的敵人,五歲的清朝皇帝”說明,英國媒體已經認識到革命軍的敵人就是年僅五歲的清朝皇帝,即要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對局勢的變化做出了清醒的判斷,故A正確;圖片和材料沒有涉及力量對比的問題,故B不正確;英國政府支持辛亥革命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故C不正確;材料不能得出清朝命運坎坷,英國的態(tài)度等信息,故D不正確。.8、D【答案解析】

1911年興辦學校數量和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但是多為基礎性學堂,專門學堂、師范學堂普通中學和實業(yè)學堂就讀的人數不超過10%,說明當時新式教育的社會影響有限,D正確;出現了新式學堂,故A排除;1905年廢除了科舉制,排除B;興辦的學校大部分是蒙養(yǎng)院,即幼稚園,可見其學校教育重在啟蒙教育,C排除。9、C【答案解析】

材料說明從三國時期開始,城隍的職能隨著經濟、城市、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擴充,信仰空間不斷擴大,故C正確;城隍信仰作為民間文化的代表而蓬勃發(fā)展,正體現了民間文化的活躍,排除A;城隍信仰并不體現儒家思想,排除B;D選項在題目中沒有體現,排除。10、D【答案解析】從材料“蘇聯正在順利地解決在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產量方面趕上美國的任務”“蘇聯正在循序漸進的解決這一任務,并同樣堅信蘇聯將會趕超美國”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赫魯曉夫改革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都基本沿襲了斯大林模式的計劃經濟體制,故D正確;A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是赫魯曉夫改革的重點,排除。11、B【答案解析】

材料中的“湖絲遍布天下,而湖民身無一縷”“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等信息,都說明絲織品價格高,不是普通百姓消費的物品,所以楊山山“蠶桑品為衣被之源”的提法忽視了絲織物在封建社會并不是尋常百姓主要的衣著材料,故答案為B項;地方縣志也有研究價值,排除A項;詩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治經濟情況,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湖州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排除D項。12、C【答案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三省長官的職責地位有所調整,說明君權和相權之間關系的變動,C正確;門下省負責的是審核政令,A排除;B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與政府效率提高無關,D排除。故選C。13、D【答案解析】本題考查17—19世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英國確立了代議制的君主立憲體制,議會是國家權力的重心,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并對內閣負責。美國確立了總統制共和制的三權分立體制,行政機構由總統提名并對總統負責。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和內閣由議會產生并對議會負責。德國確立了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行政機構對德國皇帝負責。綜上所述,①③正確,②④錯誤,故答案為D。14、A【答案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末清初,隨著商品經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三綱五常的觀念不斷受到沖擊。文學作品中出現的一大批勇于抗爭的女性形象,以及女姓作家的平等意識、自我關懷等,正是這一社會轉型趨勢的表現,故A正確;材料體現不出男女平權,故B錯誤;此時女性經濟還未獨立,故C錯誤;材料信息還不足以說明自我意識的覺醒,故D說法錯誤。15、C【答案解析】

據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各大陸間物種的交流,如美州的高產農作物玉米、番薯等傳入中國,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就有記載,C與材料相符;《史記食貨志》是司馬遷記述從傳說中的皇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與材料不符,A錯誤;《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的醫(yī)學著作,與材料不符,B錯誤;《物種起源》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著作,與材料不符,D錯誤。16、B【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瀕海大姓私造海艦”“聯結為寇,潰裂以出”“明王朝國庫日益空虛”可知,當時政府實行海禁政策,但私人出海現象仍屢禁不止。B正確。材料并沒有涉及當時朝貢貿易的情況,A排除;材料未體現貧富差距的擴大,C排除;材料沒有涉及外國侵略,D排除。故選B。17、C【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關鍵信息“顏真卿”、“《多寶塔碑(部分)》”及圖片文字可以判斷出該書法風格屬于楷書,因此C正確;A是對草書書法風格的描述,排除;B是對隸書書法風格的描述,排除;D出自曹植的洛神賦,是對洛水的一源位叫做宓百妃的神靈的外貌的一段描寫,排除。故選C。18、C【答案解析】

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將鄭觀應的思想主張置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思考。作為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張通過“護商”“興商”來發(fā)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亡,C項正確;題目所問為目的,而A項是途徑不是目的,排除;鄭觀應屬于早期維新派,與革命派的思想有著原則上的區(qū)別,B項錯誤,排除;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19、D【答案解析】

根據題干中“華東地區(qū)”“致使國軍再無力與共軍主力決戰(zhàn)”可知,這次戰(zhàn)役是戰(zhàn)略決戰(zhàn),根據地點可以判斷這是淮海戰(zhàn)役,選項D正確;選項A、C均不是華東地區(qū);渡江戰(zhàn)役不屬于戰(zhàn)略決戰(zhàn),排除B。20、C【答案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兩極格局的形成、發(fā)展帶來了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影響了經濟全球化進程,①不符合題意;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廣大亞、非、拉國家的獨立與努力、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力愿望都是促成“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形成的原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排除ABD。21、A【答案解析】

唐朝中央政府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負責草擬政令,具有“設計廳”之功能,故A正確;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執(zhí)行,不符合題意,排除BC;行中書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單位,不符合題意,排除D?!敬鸢更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唐朝中央政府實行三省六部制”“設計廳”,聯系所學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分析解答。22、A【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的九品中正制建立伊始,州郡中正品評人才之“言行修著”,即按照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模范踐行并獲得宗族鄉(xiāng)黨輿論褒獎者。而“道義虧闕”,則是違犯儒家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在日常生活行為上有重大缺失而被宗族鄉(xiāng)黨輿論貶損者。因此,主要是按照“善褒惡貶”的原則予以升品或降品,故選A;材料沒有涉及程序問題,排除B;CD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23、B【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大宗是宗族成員共同宗廟的宗廟主”“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儀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時期這種宗廟祭祀制度有利于維護大宗的地位,最終是維護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大宗和小宗作為宗廟主的地位,沒有強調貴族在政治上特權身份,A項錯誤;材料通過大宗小宗作為各自范圍內的共同宗廟的宗廟主,體現了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特殊地位,與嫡長子的合法繼承無關,C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宗對祖先的祭祀具有優(yōu)先權力,但不能表述為“獨享”,D項錯誤。24、B【答案解析】

“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表明《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打破了貴族對司法的壟斷,故B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習慣法的匯編,故A錯誤;C材料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編寫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D選項萬民法形成于羅馬帝國時期,并且與材料的《十二銅表法》的描述,并無直接聯系,故錯誤。25、A【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雅典利用宗教在公民和外邦人之間建立了一道深的而且不可變更的區(qū)別,外邦移民不屬于宗教團體,不具有公民身份,以此來限制或排斥外邦移民,故A項正確。材料介紹的是雅典公民的宗教身份與外邦人的區(qū)別,其區(qū)別主要在于公民權的區(qū)別,與雅典的民主政治和參政議政沒有關系,故BCD錯誤。26、D【答案解析】

1954年正值國家工業(yè)化建設,因此宣傳畫《未來的工業(yè)建設小能手》反映了當時國家大力推進工業(yè)化建設,D正確;宣傳畫的主題是工業(yè)建設,與教育、生態(tài)環(huán)保以及農田水利建設無關,排除A、B、C。27、D【答案解析】

1919年到1921年蘇俄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最大的特征就是試圖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最終引發(fā)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D正確;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A排除;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余糧收集制措施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B排除;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發(fā)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C排除。故選D。28、C【答案解析】

米開朗琪羅屬于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藝術家,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盧梭是啟蒙思想家,主張建立一個理性與永恒正義的王國,故答案為C項?;舨妓购吐蹇藢儆谟缙趩⒚伤枷爰遥懦鼳項;蘇格拉底是古希臘人文主義起源時期的思想家,主張“美德即知識”,排除B項;孟德斯鳩和狄德羅都是法國啟蒙思想家,排除D項。29、A【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德意志帝國與其說是建立在鐵和血上,不如說是建立在煤和鐵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鐵和血”就是依靠戰(zhàn)爭,用武力手段建立帝國;“煤和鐵”強調了工業(yè)是德國統一的物質基礎,煤為工化提供主要能源,而鐵則是工業(yè)的主要原料,所以“煤和鐵”就是德國的工業(yè)基礎,故答案為A;BCD不符合材料的喻意,排除。30、C【答案解析】

據材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已非過去承認的原有邦國,而是以武力為背最,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很像“摻沙子”等信息可知,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其結果是鞏固了周王室的統治,拓展了周王城的疆域,客觀上促進了不同族群的融合,C正確;據材料可知,是在“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不能體現“削弱了周天子的權威”,A錯誤;據所學可知,分封制下的諸侯國內的諸侯都有相對大的獨立性,故“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表述不準確,B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在原有眾多邦國的地域內人為‘插隊’進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親信所封的諸侯國,材料沒有涉及“激化了不同邦國的矛盾”,D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特點:以中國(自我)為中心;以儒家最高理想為準則;儒家禮教秩序成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具有一定的普遍價值;缺乏近代主權意識。內涵:以民族獨立為核心;以民族平等觀念為準則;追求民主自由;發(fā)展資本主義,順應世界潮流。(2)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逐漸擴大;實行對外開放,中國與世界各國聯系不斷加強;全球化進入新時代,出現環(huán)境、疾病、恐怖主義等問題;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的發(fā)展。意義: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潮流;尊重國家主權,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敬鸢附馕觥?/p>

(1)特點:根據材料一“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