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_第1頁
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_第2頁
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_第3頁
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_第4頁
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第2節(ji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第2節(jié)生長素的生1基礎梳理

基礎梳理2基礎梳理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1)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2)特點:濃度較低時__________,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敏感程度不一樣。疏花疏果

抑制生長促進發(fā)芽促進生長基礎梳理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疏花疏果抑制生長促進發(fā)芽促進生32.生長素類似物(1)概念:具有與__________相似的生理效應的化學物質。(2)應用①促使扦插枝條的生根;②促進果實發(fā)育;③防止_________;④獲得無子果實。落花落果生長素2.生長素類似物落花落果生長素4歸納整合一、生長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引起的反應

1.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原因歸納整合一、生長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引起的反應1.植物向光性5極性運輸(上→下)橫向運輸(尖端向光側→背光側)

(1)四周光照均勻或無光:可見,向光性產生的內部因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單側光的照射。尖端產生生長素→均勻極性運輸→尖端以下各部位生長素濃度分布均勻→各部分生長均勻→直立生長。(2)單側光→尖端→影響生長素運輸→

生長素分

布不均勻背光側多向光側少→生長不均勻(背光側快)→向光彎曲生長(1)四周光照均勻或無光:可見,向光性產生的內部因素是生長素62.莖的背地性(負向地性)與根的向地性原理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植物被水平放置的時候,近地側生長素分布多,背地側生長素分布少。由于根和莖生長所需的最適生長素濃度不同,故根和莖產生了不同的效應(根、芽、莖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分別為10-10mol?L-1、10-8mol?L-1、10-4mol?L-1左右)。若根的近地側生長素分布多,則抑制其生長(根對生長素的濃度比莖敏感得多);若根的背地側生長素分布少(約占1/3),則促進其生長,結果表現(xiàn)為根的向地性。而莖正好相反,近地側生長素分布多,生長快;背地側生長素分布少,則生長慢,結果表現(xiàn)出莖的背地性(負向地性)。2.莖的背地性(負向地性)與根的向地性原理受地心引力的影響,73.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因素及引起的反應歸納如下:背光-多-快向光-少-慢單側光-莖植物的向光性非生物原因背地-少靠地-多莖-快根-慢地心引力莖-慢根-快生物因素:產生頂芽-少-快側芽-多-慢頂端優(yōu)勢頂芽→生長素→側芽人為因素切去尖端,胚芽鞘一側放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向對側彎曲插入云母片或玻璃片,阻斷向下運輸,向插入側彎曲應激性運輸3.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因素及引起的反應歸納如下:背光-多8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應設置④⑤進行對照B.若探究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外因,應設置②③進行對照C.若探究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內因,應設置①③進行對照D.圖中向光彎曲生長的是①③⑤解析: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的實驗應將胚芽鞘的不同部位進行遮光,然后同時進行單側光照,所以就圖示來講可設置④⑤兩組。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是單側光照,所以此實驗應設置①均勻光照(或無光照)與③單側光照進行對照。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是尖端感光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所以可設置②③探究植物向光性生長的內因。①~⑥中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的有③⑤。答案:A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9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⑦⑧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彎曲現(xiàn)象的是(箭頭表示單側光)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⑦⑧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10答案:D規(guī)律方法:(1)植物感光和感受重力的部位在尖端(芽尖、根尖等),只有尖端處才可發(fā)生橫向運輸,從而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2)判斷植物能否生長,要看有無生長素且能否運至作用部位。(3)判斷植物能否彎曲,要看生長素分布是否均勻。單側光、云母片、瓊脂塊、重力、旋轉等都可能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答案:D111.兩重性:即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植物器官生長,濃度過高則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長。二、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分析(1)曲線中H點表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

,在OH段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

,而HC段隨著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

;曲線中A點和B點、O點和C點的生長素濃度對植物的促進作用

。g增強減弱相同1.兩重性:即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植物器官生長,濃度過高則抑12(2)若植物幼苗出現(xiàn)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一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向光一側生長慢于背光一側)。(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現(xiàn)出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

。(4)根的向重力性和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生長素的

,即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而向光性和莖的背重力性卻只能表現(xiàn)生長素

的功能。大于m小于2m小于m兩重性促進生長(2)若植物幼苗出現(xiàn)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一側生長素濃度為m,13(1)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焊狙浚厩o)。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如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高。2.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1)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焊狙浚厩o14(2)下圖曲線中A、B、C各點代表最佳促進效果;A′、B′、C′點以上的部分體現(xiàn)了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促進效果;A′、B′、C′點分別表示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時的生長素濃度;A′、B′、C′點以下的部分分別表示對根、芽、莖的生長起抑制作用。(2)下圖曲線中A、B、C各點代表最佳促進效果;A′、B′、15DCBA右圖為白楊樹的主干上端。A、B、C、D分別為其上生長的側芽。請分析:(1)這些側芽發(fā)育成枝的順序是()(2)生長素主要由()處產生,以()的方式積累在側芽處。(3)如剪去頂芽,A將發(fā)育成枝條,原因是()。此時()芽處生長素濃度最高,()芽處生長素濃度最低。(4)上述現(xiàn)象稱為()它證明了生長素生理作用特征是()

DCBA

頂芽主動運輸破壞了頂端優(yōu)勢BA

頂端優(yōu)勢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3)頂端優(yōu)勢: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側芽運輸積累,使側芽生長受抑制。DCBA右圖為白楊樹的主干上端。A、B、C、D分別為其上生長16(4)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如右下圖重力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背地一側生長素濃度低,即C>A,D>B),從而使根和莖的生長都產生了不同的效果,根的向地一側生長慢,背地一側生長快,結果表現(xiàn)為根的向地性;莖的向地一側生長快,背地一側生長慢,結果表現(xiàn)為莖的背地性。(4)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如右下圖17(5)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敏感度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更敏感,同一濃度可能對雙子葉是抑制的,但對單子葉卻是促進的。(5)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敏感度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18三、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及實踐應用體現(xiàn)雙重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實例: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種植物的同種器官的影響不同。例如:頂端優(yōu)勢。2.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影響不同。例如: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植物體不同的組織器官,其正常生長發(fā)育要求有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相同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反應不同(促進或抑制),說明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越強,其正常生長發(fā)育要求的生長素濃度越低,根最敏感,莖敏感性最差,芽的敏感性介于根與莖之間。三者的最適濃度順序為:莖>芽>根。三、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及實踐應用193.實踐應用濃度生理作用實踐應用低濃度(適宜)促進果實發(fā)育;促進植物生長;促進植物發(fā)芽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②促進果實發(fā)育,培育無子果實③防止落花落果高濃度頂端優(yōu)勢;抑制植物生長;抑制植物發(fā)芽①果樹整枝修剪,棉花摘心②田間除草③根的向地性生長3.實踐應用濃度生理作用實踐應用低濃度促進果實發(fā)育;①促進扦20跟蹤訓練1.(2009年福建卷)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彎曲度(α)。圖1為實驗示意圖。圖2曲線中能正確表示實驗結果的是()A.aB.bC.cD.d跟蹤訓練1.(2009年福建卷)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21解析:因為生長素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所以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記錄的彎曲度變化情況應如圖2中曲線b所示。在低濃度時都彎曲,但在高濃度時彎曲的角度不可能超過90°(如曲線a),也不可能超過一定濃度后,彎曲度就不變(如曲線c),曲線d與高濃度時抑制生長不相吻合。所以曲線b正確。答案:B解析:因為生長素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所以胚222.(2008年江蘇卷)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頂芽生長占優(yōu)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C.草莓果實的自然生長過程與生長素無關而與乙烯有關D.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解析:A選項中頂芽合成生長素和側芽合成生長素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B選項中所謂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只能從形態(tài)學的上端運向形態(tài)學的下端,而不能向相反方向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單側光的方向只能影響生長素的橫向運輸;C選項中生長素能夠促進子房發(fā)育成果實,乙烯能夠促進果實成熟;D選項中主動運輸是指物質的跨膜運輸?shù)姆绞街?,生長素進入瓊脂塊是擴散過程。

答案:B2.(2008年江蘇卷)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23熱點聚焦

熱點聚焦24生長素生理作用

(2009年廣東卷)在5個相同的瓊脂塊上分別放置1~5個水稻胚芽鞘尖端,幾小時后將這些瓊脂塊分別緊貼于5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經暗培養(yǎng)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如下圖所示)。正確的結果是()

生長素生理作用(2025解析:芽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隨尖端數(shù)量的增多,生長素含量增多,生長增快,彎曲角度增大。答案:A

總結:向光性和莖的背地性的作用原理一致,都是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根的背地性、根的背光性和頂端優(yōu)勢的作用原理一致,都是高濃度抑制生長。解析:芽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隨尖端數(shù)量的增多,生長素含26熱點訓練下列關于胚芽鞘生長與向光性的各種實驗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A.將胚芽鞘置分別于黑暗與單側光下,觀察單側光對其生長的影響B(tài).用錫箔帽和錫箔環(huán)分別套在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C.將切除尖端的胚芽鞘與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養(yǎng),觀察尖端對其生長的影響D.將含IAA瓊脂塊與空白瓊脂塊分別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熱點訓練下列關于胚芽鞘生長與向光性的各種實驗研究中,采用的方27解析:觀察單側光對其生長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為有無單側光;研究感光部位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部位;觀察尖端對其生長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是有無尖端;研究向光性的自變量是單側光。答案:D解析:觀察單側光對其生長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為有無單側光;研究28走進實驗室

走進實驗室29(1)植物插條經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后,對植物插條的生根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處理其影響程度亦不同。其影響存在一個最適濃度,在此濃度下植物插條的生根數(shù)量最多,生長最快。要探究最適濃度,應進行預實驗,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以避免盲目性。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30(2)實驗中各組的溫度及培養(yǎng)條件要一致,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要設置重復組,即每組不能少于3個枝條;設置對照組,清水空白對照;設置濃度不同的幾個實驗組之間進行對比,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2)實驗中各組的溫度及培養(yǎng)條件要一致,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311.(2009年淮安高三調研)某同學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獲得了下圖所示結果,下面對本實驗分析或評價正確的是(

)A.若要達到該實驗的目的,應進行預實驗B.NAA促進生根效果與其處理枝條的時間長短成正比C.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cD.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插條的時間應該不同A.若要達到該實驗的目的,應進行預實驗32【解析】

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插條的時間應該相同;促進生根效果與其處理枝條的時間長短不成正比;圖中還不能反映出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避免盲目性,進行正式實驗之前,應進行預實驗。【答案】

A【解析】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33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旨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請將下列實驗設計中空缺的內容補充完整,并回答相關問題。實驗材料:新鮮的月季枝條若干、2,4—D溶液實驗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燒杯、滴管、試劑瓶、玻璃棒、木箱(下方帶流水孔)、盛水托、礦泉水瓶(1)扦插枝條的處理:所有的枝條均保留3~4個芽。并將枝條的形態(tài)學下端削成斜面。(2)先進行預實驗,以確定適宜的系列濃度梯度。具體方法:可先設計一組濃度梯度比較大的實驗進行探究。(3)根據(jù)預實驗設置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梯度:0.2,0.4,0.6,0.8,1.0,1.2,1.4,1.6,1.8mg/mL的2,4—D溶液,實驗時,除溶液濃度不同的實驗組對比外,還應設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實驗的測量指標為________,觀察記錄,平均溫度15.8℃。結果如下: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旨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34處理方式插條總數(shù)(條)成活數(shù)(條)平均根數(shù)(條)平均根長(cm)對照161031.950.2mg/mL2,4—D浸泡24h161352.750.4mg/mL2,4—D浸泡24h161462.850.6mg/mL2,4—D浸泡24h1615103.070.8mg/mL2,4—D浸泡24h1616144.451.0mg/mL2,4—D浸泡24h1616154.821.2mg/mL2,4—D浸泡24h1616175.061.4mg/mL2,4—D浸泡24h1616152.551.6mg/mL2,4—D浸泡24h1614112.801.8mg/mL2,4—D浸泡24h161491.75處理方式插條總數(shù)(條)成活數(shù)(條)平均根數(shù)(條)平均根長(c35實驗結論:①本實驗中促進月季枝條生根最好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4—D對月季插條生根的作用與其濃度密切相關,說明2,4—D的作用具有________。③通過實驗能說促進月季扦插生根的最適濃度是1.2mg/mL嗎?若不能,請寫出探究最適濃度的設計思路。實驗結論:36【答案】

(3)清水對照組(4)枝條的生根數(shù)和根長(5)①1.2mg/mL②雙重性③不能。a在1.0~1.4mg/mL之間設置濃度梯度,b按照上述方式對月季枝條進行處理,c測定月季的平均根數(shù)及根長。【答案】(3)清水對照組(4)枝條的生根數(shù)和根長371.(2009年高考廣東理基卷)與植物頂端優(yōu)勢有關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長素B.赤霉素C.脫落酸 D.乙烯【解析】

植物頂端優(yōu)勢是指植物的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的生長受抑制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部位,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升高,生長受抑制?!敬鸢浮?/p>

A1.(2009年高考廣東理基卷)與植物頂端優(yōu)勢有關的植物激素382.(2009年高考廣東卷)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熟綠葉中葉綠素的降解,表明細胞分裂素能(

)A.延緩葉片變黃B.促進葉片衰老C.在成熟的葉肉細胞中合成D.獨立調節(jié)葉綠素降解的生理過程【解析】

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兩者的比例決定了葉片的顏色,葉綠素若被降解含量減少,類胡蘿卜素比例增大,葉片就會變黃,反之,葉片變黃將可延緩?!敬鸢浮?/p>

A2.(2009年高考廣東卷)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393.(2009年高考北京卷)在植物細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經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種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蛋白質D.過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3.(2009年高考北京卷)在植物細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40【解析】

本題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長素)的相關知識。吲哚乙酸主要在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著的種子中合成,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吲哚乙酸是一種化學物質,不是蛋白質;色氨酸是一種氨基酸,氨基酸都有一個相同的結構式:一個C上通過化學鍵連著一個羧基、一個氨基、一個氫和一個R基團,R基團中也有可能有羧基或氨基,所以色氨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B選項正確?!敬鸢浮?/p>

B【解析】本題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長素)的相關知識。吲哚乙411.(2009年廣東卷)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說明書沒有注明該植物適宜的使用濃度,正確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濃度,以保證生根B.用低濃度,以降低成本C.任選一種濃度進行扦插D.用不同濃度進行預實驗解析:生根粉在低濃度時會促進生根,高濃度則抑制生根,但濃度過低,所生的根又過少,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濃度生根粉進行預實驗,然后再在預實驗的基礎上設計細致的實驗,找到該植物適宜的生根粉使用濃度。

答案:D1.(2009年廣東卷)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42課時作業(yè)

課時作業(yè)432.(2008年廣東卷)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A.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根向下彎曲生長B.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低,根向下彎曲生長C.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上彎曲生長D.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下彎曲生長2.(2008年廣東卷)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時間后,會44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分布及影響分布的因素。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長素在近地側的濃度要高于遠地側,又因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且植物體的不同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根比莖敏感,即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根是抑制生長,對莖卻是促進生長),故水平放置的植株會表現(xiàn)出根向地彎曲生長,莖背地彎曲生長的現(xiàn)象。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分布及影響分布的因素。在重力453.(2010年廣鐵一中模擬)植物扦插繁殖時,需要對插枝進行去除成熟葉片、保留芽和幼葉等處理,這樣可以促進插枝成活。其原因是()①芽和幼葉生長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葉儲存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③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④去除成熟葉片可降低蒸騰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0年廣鐵一中模擬)植物扦插繁殖時,需要對插枝進行46解析:植物扦插繁殖時,由于根還未全部形成,吸水能力很弱,對插枝進行去除成熟葉片可降低蒸騰作用,同時保留芽和幼葉等處理,能產生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答案:D解析:植物扦插繁殖時,由于根還未全部形成,吸水能力很弱,對插474.(2009年汕頭二模)某學生開展了“NAA溶液對草莓發(fā)育的影響”的研究,下圖是實驗結果示意圖,圖中箭頭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內包含著種子。根據(jù)有關信息可知,NAA溶液()

A.導致了多倍體草莓的產生B.在本實驗中幫助草莓完成了授粉C.主要起到了驅蟲的作用D.作用類似于草莓種子發(fā)育時產生的生長素4.(2009年汕頭二模)某學生開展了“NAA溶液對草莓發(fā)育48解析:未經授粉的草莓,其沒有種子,即不能產生生長素。但噴灑一定濃度NAA溶液后,草莓能正常生長,說明了NAA的作用類似于草莓種子發(fā)育時產生的生長素。答案:D解析:未經授粉的草莓,其沒有種子,即不能產生生長素。但噴灑一495.生產上常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除去單子葉農作物中的雙子葉雜草,如下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曲線①表示單子葉植物B.圖中曲線②表示單子葉植物C.圖中曲線①②都表示單子葉植物D.圖中曲線①②都表示雙子葉植物5.生產上常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除去單子葉農作物中的雙子50解析:生長素對植物生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而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所適合的生長素濃度不同,莖的最適濃度較高,根的最適濃度較低。而不同的植物所適合的生長素濃度也不相同,單子葉植物所適合的生長素濃度較雙子葉植物所適合的生長素濃度要高。所以用生長素類似物可除去單子葉作物中的雙子葉雜草。答案:B解析:生長素對植物生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而高濃516、下圖表示黃瓜的雌蕊柱頭授粉與否對子房生長影響的曲線,請分析回答:(1)曲線a表示。(2)曲線b表示。(3)曲線a、b發(fā)生差異的生理原因是。(4)從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雌蕊柱頭未受粉,子房不發(fā)育而萎縮(2)雌蕊柱頭已受粉,子房發(fā)育正常(3)傳粉受精后,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生長素促進子房發(fā)育成果實(4)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必須要有生長素;自然情況下,生長素來自發(fā)育中的種子

【解析】依圖可知,b曲線代表植物子房開花后不斷膨大,正常發(fā)育。而a曲線代表植物子房開花后不斷萎縮,直至脫落。由此說明子房的膨大與其中發(fā)育的種子有關。發(fā)育的種子可產生生長素,促進子房發(fā)育為果實。因此曲線b表示雌蕊已授粉,曲線a則表示沒有授粉。

6、下圖表示黃瓜的雌蕊柱頭授粉與否對子房生長影響的曲線,請分527、要得到番茄的無籽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在該花的子房上,處理該花的條件和時期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B花蕾期,去雄蕊C開花后,不去雄蕊D開花后,去掉雄蕊

【答案】

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種子的結構及其形成,生長素的作用及其應用方法和技術。涉及到花的構造、受精作用。命題意圖是通過對無籽番茄果實的培育過程及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屬運用知識能力的層次。先要理解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子房,子房在生長素作用下會正常發(fā)育膨大,進而發(fā)育成果實,然后思考果實中是否含有種子,取決于是否授粉、受精??梢娨玫綗o籽番茄,阻止番茄授粉、受精是關鍵。在用生長素處理時從題意看,開花后,則明顯暗示已完成受精用,當然就不可能無花粉,所以(C)、(D)可排除。花蕾期,若不去雄蕊,則可能在開花期由于自花傳粉、受精而產生種子,仍然得不到無籽果實。故要獲取無籽番茄果實,運用一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應選擇在花蕾期,且去掉雄蕊。

7、要得到番茄的無籽果實,需將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涂在該花的53知識小結

知識小結54既能促進植物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促進植株生長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促進果實的發(fā)育生長素作用的二重性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既能促進植物生長,也能抑制生長;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促進植株生長55生長素知識運用生長素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運用地心引力影響生長素分布差異;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一樣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向光側少,背光側多,背光側比向光側生長快。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積累,使側芽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側芽生長。不傳粉,未受精;人工涂以生長素,生長素促進子房發(fā)育果實。向地性向光性頂端優(yōu)勢無籽果實2生長素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第一: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第二:促進果實發(fā)育;第三:防止落花落果。生長素知識運用生長素在農業(yè)生產中的運用地心引力影響生長素分布56祝您學業(yè)有成祝您學業(yè)有成57

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第2節(ji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第3章植物的激素調節(jié)第2節(jié)生長素的生58基礎梳理

基礎梳理59基礎梳理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1)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__________。(2)特點:濃度較低時__________,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甚至殺死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敏感程度不一樣。疏花疏果

抑制生長促進發(fā)芽促進生長基礎梳理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疏花疏果抑制生長促進發(fā)芽促進生602.生長素類似物(1)概念:具有與__________相似的生理效應的化學物質。(2)應用①促使扦插枝條的生根;②促進果實發(fā)育;③防止_________;④獲得無子果實。落花落果生長素2.生長素類似物落花落果生長素61歸納整合一、生長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引起的反應

1.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原因歸納整合一、生長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引起的反應1.植物向光性62極性運輸(上→下)橫向運輸(尖端向光側→背光側)

(1)四周光照均勻或無光:可見,向光性產生的內部因素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單側光的照射。尖端產生生長素→均勻極性運輸→尖端以下各部位生長素濃度分布均勻→各部分生長均勻→直立生長。(2)單側光→尖端→影響生長素運輸→

生長素分

布不均勻背光側多向光側少→生長不均勻(背光側快)→向光彎曲生長(1)四周光照均勻或無光:可見,向光性產生的內部因素是生長素632.莖的背地性(負向地性)與根的向地性原理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植物被水平放置的時候,近地側生長素分布多,背地側生長素分布少。由于根和莖生長所需的最適生長素濃度不同,故根和莖產生了不同的效應(根、芽、莖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分別為10-10mol?L-1、10-8mol?L-1、10-4mol?L-1左右)。若根的近地側生長素分布多,則抑制其生長(根對生長素的濃度比莖敏感得多);若根的背地側生長素分布少(約占1/3),則促進其生長,結果表現(xiàn)為根的向地性。而莖正好相反,近地側生長素分布多,生長快;背地側生長素分布少,則生長慢,結果表現(xiàn)出莖的背地性(負向地性)。2.莖的背地性(負向地性)與根的向地性原理受地心引力的影響,643.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因素及引起的反應歸納如下:背光-多-快向光-少-慢單側光-莖植物的向光性非生物原因背地-少靠地-多莖-快根-慢地心引力莖-慢根-快生物因素:產生頂芽-少-快側芽-多-慢頂端優(yōu)勢頂芽→生長素→側芽人為因素切去尖端,胚芽鞘一側放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向對側彎曲插入云母片或玻璃片,阻斷向下運輸,向插入側彎曲應激性運輸3.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的因素及引起的反應歸納如下:背光-多65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應設置④⑤進行對照B.若探究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外因,應設置②③進行對照C.若探究植物產生向光性的內因,應設置①③進行對照D.圖中向光彎曲生長的是①③⑤解析: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的實驗應將胚芽鞘的不同部位進行遮光,然后同時進行單側光照,所以就圖示來講可設置④⑤兩組。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外因是單側光照,所以此實驗應設置①均勻光照(或無光照)與③單側光照進行對照。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內因是尖端感光后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所以可設置②③探究植物向光性生長的內因。①~⑥中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的有③⑤。答案:A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66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⑦⑧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彎曲現(xiàn)象的是(箭頭表示單側光)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⑦⑧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67答案:D規(guī)律方法:(1)植物感光和感受重力的部位在尖端(芽尖、根尖等),只有尖端處才可發(fā)生橫向運輸,從而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2)判斷植物能否生長,要看有無生長素且能否運至作用部位。(3)判斷植物能否彎曲,要看生長素分布是否均勻。單側光、云母片、瓊脂塊、重力、旋轉等都可能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答案:D681.兩重性:即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植物器官生長,濃度過高則抑制植物器官的生長。二、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分析(1)曲線中H點表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為

,在OH段隨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

,而HC段隨著生長素濃度增高,促進作用

;曲線中A點和B點、O點和C點的生長素濃度對植物的促進作用

。g增強減弱相同1.兩重性:即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植物器官生長,濃度過高則抑69(2)若植物幼苗出現(xiàn)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一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一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向光一側生長慢于背光一側)。(3)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現(xiàn)出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且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2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應為

。(4)根的向重力性和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生長素的

,即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而向光性和莖的背重力性卻只能表現(xiàn)生長素

的功能。大于m小于2m小于m兩重性促進生長(2)若植物幼苗出現(xiàn)向光性,且測得其向光一側生長素濃度為m,70(1)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焊狙浚厩o)。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也不同,如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高。2.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1)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大?。焊狙浚厩o71(2)下圖曲線中A、B、C各點代表最佳促進效果;A′、B′、C′點以上的部分體現(xiàn)了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促進效果;A′、B′、C′點分別表示生長素對根、芽、莖的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時的生長素濃度;A′、B′、C′點以下的部分分別表示對根、芽、莖的生長起抑制作用。(2)下圖曲線中A、B、C各點代表最佳促進效果;A′、B′、72DCBA右圖為白楊樹的主干上端。A、B、C、D分別為其上生長的側芽。請分析:(1)這些側芽發(fā)育成枝的順序是()(2)生長素主要由()處產生,以()的方式積累在側芽處。(3)如剪去頂芽,A將發(fā)育成枝條,原因是()。此時()芽處生長素濃度最高,()芽處生長素濃度最低。(4)上述現(xiàn)象稱為()它證明了生長素生理作用特征是()

DCBA

頂芽主動運輸破壞了頂端優(yōu)勢BA

頂端優(yōu)勢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3)頂端優(yōu)勢: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側芽運輸積累,使側芽生長受抑制。DCBA右圖為白楊樹的主干上端。A、B、C、D分別為其上生長73(4)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如右下圖重力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背地一側生長素濃度低,即C>A,D>B),從而使根和莖的生長都產生了不同的效果,根的向地一側生長慢,背地一側生長快,結果表現(xiàn)為根的向地性;莖的向地一側生長快,背地一側生長慢,結果表現(xiàn)為莖的背地性。(4)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如右下圖74(5)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敏感度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生長素更敏感,同一濃度可能對雙子葉是抑制的,但對單子葉卻是促進的。(5)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敏感度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對75三、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及實踐應用體現(xiàn)雙重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實例: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種植物的同種器官的影響不同。例如:頂端優(yōu)勢。2.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影響不同。例如: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植物體不同的組織器官,其正常生長發(fā)育要求有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相同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反應不同(促進或抑制),說明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敏感性越強,其正常生長發(fā)育要求的生長素濃度越低,根最敏感,莖敏感性最差,芽的敏感性介于根與莖之間。三者的最適濃度順序為:莖>芽>根。三、生長素生理作用的雙重性及實踐應用763.實踐應用濃度生理作用實踐應用低濃度(適宜)促進果實發(fā)育;促進植物生長;促進植物發(fā)芽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②促進果實發(fā)育,培育無子果實③防止落花落果高濃度頂端優(yōu)勢;抑制植物生長;抑制植物發(fā)芽①果樹整枝修剪,棉花摘心②田間除草③根的向地性生長3.實踐應用濃度生理作用實踐應用低濃度促進果實發(fā)育;①促進扦77跟蹤訓練1.(2009年福建卷)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彎曲度(α)。圖1為實驗示意圖。圖2曲線中能正確表示實驗結果的是()A.aB.bC.cD.d跟蹤訓練1.(2009年福建卷)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78解析:因為生長素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所以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記錄的彎曲度變化情況應如圖2中曲線b所示。在低濃度時都彎曲,但在高濃度時彎曲的角度不可能超過90°(如曲線a),也不可能超過一定濃度后,彎曲度就不變(如曲線c),曲線d與高濃度時抑制生長不相吻合。所以曲線b正確。答案:B解析:因為生長素在低濃度時促進生長,高濃度時抑制生長,所以胚792.(2008年江蘇卷)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頂芽生長占優(yōu)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C.草莓果實的自然生長過程與生長素無關而與乙烯有關D.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解析:A選項中頂芽合成生長素和側芽合成生長素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B選項中所謂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指生長素只能從形態(tài)學的上端運向形態(tài)學的下端,而不能向相反方向運輸,與光照方向無關,單側光的方向只能影響生長素的橫向運輸;C選項中生長素能夠促進子房發(fā)育成果實,乙烯能夠促進果實成熟;D選項中主動運輸是指物質的跨膜運輸?shù)姆绞街?,生長素進入瓊脂塊是擴散過程。

答案:B2.(2008年江蘇卷)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生理作用的敘述中80熱點聚焦

熱點聚焦81生長素生理作用

(2009年廣東卷)在5個相同的瓊脂塊上分別放置1~5個水稻胚芽鞘尖端,幾小時后將這些瓊脂塊分別緊貼于5個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經暗培養(yǎng)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如下圖所示)。正確的結果是()

生長素生理作用(2082解析:芽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隨尖端數(shù)量的增多,生長素含量增多,生長增快,彎曲角度增大。答案:A

總結:向光性和莖的背地性的作用原理一致,都是生長素促進生長的作用;根的背地性、根的背光性和頂端優(yōu)勢的作用原理一致,都是高濃度抑制生長。解析:芽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隨尖端數(shù)量的增多,生長素含83熱點訓練下列關于胚芽鞘生長與向光性的各種實驗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A.將胚芽鞘置分別于黑暗與單側光下,觀察單側光對其生長的影響B(tài).用錫箔帽和錫箔環(huán)分別套在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C.將切除尖端的胚芽鞘與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養(yǎng),觀察尖端對其生長的影響D.將含IAA瓊脂塊與空白瓊脂塊分別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熱點訓練下列關于胚芽鞘生長與向光性的各種實驗研究中,采用的方84解析:觀察單側光對其生長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為有無單側光;研究感光部位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部位;觀察尖端對其生長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是有無尖端;研究向光性的自變量是單側光。答案:D解析:觀察單側光對其生長的影響實驗的自變量為有無單側光;研究85走進實驗室

走進實驗室86(1)植物插條經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后,對植物插條的生根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處理其影響程度亦不同。其影響存在一個最適濃度,在此濃度下植物插條的生根數(shù)量最多,生長最快。要探究最適濃度,應進行預實驗,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以避免盲目性。高濃度抑制生長頂端優(yōu)勢課件87(2)實驗中各組的溫度及培養(yǎng)條件要一致,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要設置重復組,即每組不能少于3個枝條;設置對照組,清水空白對照;設置濃度不同的幾個實驗組之間進行對比,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2)實驗中各組的溫度及培養(yǎng)條件要一致,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881.(2009年淮安高三調研)某同學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獲得了下圖所示結果,下面對本實驗分析或評價正確的是(

)A.若要達到該實驗的目的,應進行預實驗B.NAA促進生根效果與其處理枝條的時間長短成正比C.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cD.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插條的時間應該不同A.若要達到該實驗的目的,應進行預實驗89【解析】

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插條的時間應該相同;促進生根效果與其處理枝條的時間長短不成正比;圖中還不能反映出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避免盲目性,進行正式實驗之前,應進行預實驗?!敬鸢浮?/p>

A【解析】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90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旨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請將下列實驗設計中空缺的內容補充完整,并回答相關問題。實驗材料:新鮮的月季枝條若干、2,4—D溶液實驗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燒杯、滴管、試劑瓶、玻璃棒、木箱(下方帶流水孔)、盛水托、礦泉水瓶(1)扦插枝條的處理:所有的枝條均保留3~4個芽。并將枝條的形態(tài)學下端削成斜面。(2)先進行預實驗,以確定適宜的系列濃度梯度。具體方法:可先設計一組濃度梯度比較大的實驗進行探究。(3)根據(jù)預實驗設置生長素類似物的濃度梯度:0.2,0.4,0.6,0.8,1.0,1.2,1.4,1.6,1.8mg/mL的2,4—D溶液,實驗時,除溶液濃度不同的實驗組對比外,還應設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實驗的測量指標為________,觀察記錄,平均溫度15.8℃。結果如下:2.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旨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91處理方式插條總數(shù)(條)成活數(shù)(條)平均根數(shù)(條)平均根長(cm)對照161031.950.2mg/mL2,4—D浸泡24h161352.750.4mg/mL2,4—D浸泡24h161462.850.6mg/mL2,4—D浸泡24h1615103.070.8mg/mL2,4—D浸泡24h1616144.451.0mg/mL2,4—D浸泡24h1616154.821.2mg/mL2,4—D浸泡24h1616175.061.4mg/mL2,4—D浸泡24h1616152.551.6mg/mL2,4—D浸泡24h1614112.801.8mg/mL2,4—D浸泡24h161491.75處理方式插條總數(shù)(條)成活數(shù)(條)平均根數(shù)(條)平均根長(c92實驗結論:①本實驗中促進月季枝條生根最好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4—D對月季插條生根的作用與其濃度密切相關,說明2,4—D的作用具有________。③通過實驗能說促進月季扦插生根的最適濃度是1.2mg/mL嗎?若不能,請寫出探究最適濃度的設計思路。實驗結論:93【答案】

(3)清水對照組(4)枝條的生根數(shù)和根長(5)①1.2mg/mL②雙重性③不能。a在1.0~1.4mg/mL之間設置濃度梯度,b按照上述方式對月季枝條進行處理,c測定月季的平均根數(shù)及根長?!敬鸢浮?3)清水對照組(4)枝條的生根數(shù)和根長941.(2009年高考廣東理基卷)與植物頂端優(yōu)勢有關的植物激素是 (

)A.生長素B.赤霉素C.脫落酸 D.乙烯【解析】

植物頂端優(yōu)勢是指植物的頂芽優(yōu)先生長,而側芽的生長受抑制的現(xiàn)象,其原因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積累在側芽部位,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升高,生長受抑制?!敬鸢浮?/p>

A1.(2009年高考廣東理基卷)與植物頂端優(yōu)勢有關的植物激素952.(2009年高考廣東卷)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熟綠葉中葉綠素的降解,表明細胞分裂素能(

)A.延緩葉片變黃B.促進葉片衰老C.在成熟的葉肉細胞中合成D.獨立調節(jié)葉綠素降解的生理過程【解析】

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兩者的比例決定了葉片的顏色,葉綠素若被降解含量減少,類胡蘿卜素比例增大,葉片就會變黃,反之,葉片變黃將可延緩。【答案】

A2.(2009年高考廣東卷)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963.(2009年高考北京卷)在植物細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經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吲哚乙酸可在胚芽鞘中大量合成B.色氨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C.吲哚乙酸是一種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蛋白質D.過量的色氨酸可抑制吲哚乙酸的合成3.(2009年高考北京卷)在植物細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97【解析】

本題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長素)的相關知識。吲哚乙酸主要在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著的種子中合成,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吲哚乙酸是一種化學物質,不是蛋白質;色氨酸是一種氨基酸,氨基酸都有一個相同的結構式:一個C上通過化學鍵連著一個羧基、一個氨基、一個氫和一個R基團,R基團中也有可能有羧基或氨基,所以色氨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B選項正確。【答案】

B【解析】本題考查了吲哚乙酸(植物生長素)的相關知識。吲哚乙981.(2009年廣東卷)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說明書沒有注明該植物適宜的使用濃度,正確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濃度,以保證生根B.用低濃度,以降低成本C.任選一種濃度進行扦插D.用不同濃度進行預實驗解析:生根粉在低濃度時會促進生根,高濃度則抑制生根,但濃度過低,所生的根又過少,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濃度生根粉進行預實驗,然后再在預實驗的基礎上設計細致的實驗,找到該植物適宜的生根粉使用濃度。

答案:D1.(2009年廣東卷)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99課時作業(yè)

課時作業(yè)1002.(2008年廣東卷)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A.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根向下彎曲生長B.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低,根向下彎曲生長C.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上彎曲生長D.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下彎曲生長2.(2008年廣東卷)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時間后,會101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分布及影響分布的因素。在重力的作用下生長素在近地側的濃度要高于遠地側,又因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且植物體的不同部位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不同(根比莖敏感,即同一濃度的生長素對根是抑制生長,對莖卻是促進生長),故水平放置的植株會表現(xiàn)出根向地彎曲生長,莖背地彎曲生長的現(xiàn)象。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分布及影響分布的因素。在重力1023.(2010年廣鐵一中模擬)植物扦插繁殖時,需要對插枝進行去除成熟葉片、保留芽和幼葉等處理,這樣可以促進插枝成活。其原因是()①芽和幼葉生長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葉儲存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③芽和幼葉能產生生長素,促進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