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0月自學考試工程測量試題_第1頁
全國2010年10月自學考試工程測量試題_第2頁
全國2010年10月自學考試工程測量試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自考人()——700門自考課程永久免費、完整在線學習快快加入我們吧!全國2010年10月自學考試工程測量試題課程代碼:02387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水準面處處與鉛垂線()A.垂直 B.平行C.重合 D.斜交2.水準儀的腳螺旋的作用是用來()A.精確整平儀器 B.整平長水準管C.整平圓水準器 D.既可整平長水準管,又可整平圓水準器3.三等水準測量的觀測順序為()A.后—前—后—前 B.后—前—前—后C.前—后—前—后 D.前—前—后—后4.比例尺為1∶2000的地形圖的比例尺精度是()A.0.2cm B.2cmC.0.2m D.2m5.經緯儀的視準軸應()A.垂直于豎軸 B.保持鉛垂C.平行于照準部水準管軸 D.垂直于橫軸6.測量誤差來源于()A.儀器、觀測者、外界條件 B.儀器不完善C.系統(tǒng)誤差 D.偶然誤差7.某導線全長為620米,縱橫坐標增量閉合差分別為fx=0.12m,fy=-0.16m,則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為()A.1/2200 B.1/3100C.1/4500 D.1/155008.望遠鏡視線水平時,讀得視距間隔為0.675米,則儀器至目標的水平距離為()A.0.675米 B.6.75米C.67.5米 D.675米9.在地形圖上,量得A、B兩點的高差為6.12米,A、B兩點的實地距離為438米,則AB的坡度為()A.1.4% B.3.7%C.5.1% D.8.8%10.已知道路交點樁號為2+316.24米,圓曲線切線長為62.75米,則圓曲線起點的樁號為()A.2+190.74 B.2+253.49C.2+378.99 D.2+441.74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11.通常,高程基準面是__________。12.水準測量中,要消除地球曲率對觀測高差的影響,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13.直線AB的坐標方位角為22570″,則AB的反方位角為__________。14.絕對值相等的正、負誤差出現(xiàn)的可能性__________。15.導線角度閉合差調整的方法是反符號按__________分配。16.在1∶1000地形圖上,若等高距為1米,現(xiàn)要設計一條坡度為4%的等坡度路線,則在地形圖上該路線的等高線平距應為__________米。17.有兩條直線,AB的丈量相對誤差為1/3200,CD的丈量相對誤差為1/4800,則AB的丈量精度__________于CD的丈量精度。18.圓曲線的主點包括圓曲線的起點、__________、終點。19.測定建筑物上所設觀測點在垂直方向上隨時間的變化量稱為__________觀測。20.比例尺越__________,表示地表狀況越詳細。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21.視差22.直線定向23.誤差傳播定律四、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24.完成下表的豎直角觀測成果整理。已知盤左望遠鏡上傾時,讀數(shù)減小。測站目標豎盤位置豎盤讀數(shù)°′″半測回豎直角°′″指標差″一測回豎直角°′″OA左870524右2725454OB左940630右265534825.完成下表四等水準測量計算。測站編號后尺下絲前尺下絲方向及尺號中絲讀數(shù)K+黑-紅(mm)高差中數(shù)(m)備注上絲上絲后視距(m)視距差(m)黑面(m)紅面(m)前視距(m)累積值(m)11.6750.843后11.4836.269K1=4.787K2=4.6871.2890.459前20.6515.339后-前26.36°51′24″、36°51′25″、36°51′23″,試求算術平均值、觀測值的中誤差及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27.設水準點A的高程為HA=14.305米,欲測設B點高程為15.000米,將水準儀安置在A、B兩點中間,讀得A尺上讀數(shù)為2.314米,試計算B點前視應讀數(shù),并說明測設方法。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28.在多大范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