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玉泉山_第1頁
“神秘”的玉泉山_第2頁
“神秘”的玉泉山_第3頁
“神秘”的玉泉山_第4頁
“神秘”的玉泉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探訪“神秘”的玉泉山閱讀:834242012-01-0411:58標簽:旅游真實述說當你站在北京香山的半山腰往東了望,一定會看到一處六峰連綴、逶迤南北的神秘的小山丘,山丘的兩座寶塔(玉峰塔和妙高塔)更是香山地區(qū)標志性建筑,這里就是有“燕京八景”之稱的——北京玉泉山。這座玉泉山,是西山東麓的支脈,因這里泉水,“水清而碧,澄潔似玉”,故此稱為“玉泉”。玉泉山是封建帝王的御園,沒有皇帝的特別恩賜,即便是朝廷大臣也無法入內(nèi)。早就聽說西郊玉泉山是京城中央高層人物所休養(yǎng)居住的地方。從南宮門(玉泉山靜明園共有六個門,正門俗稱南宮門,大門以東有東宮門、小南門和小東門,以西有西宮門,西北有夾墻門)經(jīng)過,看見這里荷槍實彈、戒備森嚴的衛(wèi)兵,總是讓人有一種肅穆神秘、深不可測的感覺。

那年早秋,我在北京部黨校學習。期間,我去拜訪一位在京城做事的老鄉(xiāng)時,有幸認識了中央警衛(wèi)局某警衛(wèi)團的一位首長。是日,在身著戒裝的他親自陪伴下,爾等乘坐他有紅頭特殊號牌的專車,在享受著道道崗哨戰(zhàn)士持槍立正敬注目禮的待遇下,一彪人馬神采飛揚、狐假虎威、暢通無阻地殺進了玉泉山“靜明園”。

“額的個神??!”玉泉山里面真叫個大,真叫個美呀!青山綠水、古木參天、空氣清新、萬籟俱寂,與外面喧囂的北京城街市截然是兩重天地,真真的一個世外桃源……怪不得皇帝老兒就喜歡這個地方。據(jù)介紹,乾隆皇帝非常欣賞玉泉山的景致,并總結(jié)出了十六景:“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壚山房、圣因綜繪、繡壁綜繪、溪田課耕、清涼蟬窟、采香云徑、峽雪琴音、玉峰塔影、風篁清聽、鏡影涵虛、裂帛湖光、云處鐘聲、翠云嘉蔭”。我們?nèi)缤皠⒗牙堰M了大觀園”,已分不清東南西北,也不知道那是哪個景,只覺得雙眼已不夠用,跟著走馬觀花、胡亂觀望。哨兵看見我在拍照,但因與他們的大頭兒在一起,所以不好意思來阻止,因而我就毫無顧忌地在特殊地點拍了些珍貴照片。現(xiàn)將PP貼出來與大家分享。

北京玉泉山是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山經(jīng)過金、元、明、清四朝的建設(shè),才有今天的規(guī)模。可以說這里是四朝皇家園林。這里不僅山青水秀,布局精致,而且還有不少詩文雕刻、山洞石像。尤其是這里的泉水好,流量大,號稱“天下第一泉”。用玉泉山泉水灌溉的“京西稻”至今都是名貴大米。

“玉峰塔”位于玉泉山巔,又名定光塔,俗稱大塔。塔建于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為北京市地理位置最高的塔。磚石結(jié)構(gòu),平面八角形,七層,高33米,仿木結(jié)構(gòu)樓閣式。塔身每層八面均辟門窗,壁體很厚,內(nèi)有盤旋式石梯,層層上達,樓梯寬大平緩,在古塔中很少見到。每層均設(shè)佛龕,但已殘失。各洞龕均有乾隆年間所制的石刻對聯(lián),今大部分尚存?!坝穹逅啊保鵀殪o明園中一景。

玉泉山經(jīng)歷了從金到清的發(fā)展過程,起源是金章宗的玉泉山行宮和芙蓉殿,元、明時期,玉泉山就成為皇家避暑勝地,元世祖忽必烈在玉泉山修建了昭化寺,明英宗,又在玉泉山修建有上下華嚴寺。清康熙年間,對這里進行了大規(guī)模翻修擴建,清代康熙皇帝,最終將“澄心園”改名為“靜明園”。

“靜明園”里由慈禧太后題匾的“含暉堂”,是接待重要貴賓的場所。

“玉泉趵突”乾隆御碑矗立在山崖上的一座古建筑前面,下面的石砌崖墻上鑲嵌著兩幢石碑。為什么叫“玉泉趵突”呢?其實自金代以來,這一景一直叫“玉泉垂虹”,但乾隆皇帝有個愛好,就是希望把天下美景統(tǒng)統(tǒng)搬到北京來,就好像他下了江南,覺得江南風光無限好,就把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直接搬到北京,修了個蘇州街,這樣的例子很多,可是趵突泉他搬不過來啊,據(jù)說經(jīng)過他多次實地考察,認為玉泉山的水是從石縫中流出的,不能形成瀑布“垂虹”的景致,更像趵突泉,就把名字給改成“玉泉趵突”了,并作詩留史:“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筆誰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幾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飛花淡淡紅。笑我亦嘗傳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一幢是“天下第一泉”御碑,另一幢上面刻有“御題玉泉山天下第一泉”碑文。

這兩幢石碑下面的湖邊,有白玉欄桿圍出一汪清水,那就是泉眼所在,現(xiàn)在早就沒有泉水“趵突”了,甚至看不見一點漣漪,惟有北面有人工瀑布。

相傳如果水將湖中的小圓石淹沒,那么北京城將受滅頂之災。

這個石桌、石凳是前老A經(jīng)常散步小憩的地方。

毛老人家曾經(jīng)的住所,大殿全部由極其珍貴的金絲楠木建造而成,真正可堪比“黃金屋”。

在這地兒開個“常委會”,或喝個“小酒”啥的真是“嫽咋咧”!

金絲楠木殿旁年代久遠的銀杏大樹,也散發(fā)著帝王之氣。

玉泉湖旁的真武祠牌樓,“元極神霄”由乾隆題額。

玉泉山里的道觀“真武廟”,乾隆題殿額為《辰居資佑》。

地臧洞之一:觀音洞外景

觀音洞中精美的石刻佛像。偉人們有時也難以免俗,其家眷

們也時常來上上香、拜一拜,祈禱國富民安。

洞中的摩崖石刻——菩薩石像和乾隆御筆

洞中的摩崖石刻——乾隆御筆題詩

玉泉山保護的很好,文化遺存相對比較完整,包括那幢乾隆御碑、地臧洞摩崖石刻等處,幾乎沒有絲毫損壞。

洞中的摩崖石刻——乾隆御筆題詩

老A家的住所,屋后山上就是馳名中外的“玉峰塔”。

老A家房前院子里有一棵高大壯碩的白皮松,我就“背靠大樹好乘涼”!

老A家住所的旁邊就是東岳廟,殿名“玉宸寶殿”。這里也算是御花園了,奇花異草、四季常青、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真是個修身養(yǎng)性的好地方。我猜,說不上有些“重要思想”就是在這里形成的。

在玉泉山之西,有一座東朝西的建筑——東岳廟。這座結(jié)構(gòu)精巧、現(xiàn)存最大的無梁殿(無量殿)內(nèi)供昊天至尊、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像,殿名“玉宸寶殿”。

前老A家的住所,背后山上是著名的華藏海石塔。

石塔在半山上的華藏海禪寺內(nèi)。寺早毀,僅存此塔。塔建于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全部用漢白玉石雕砌,平面八角形,七層,仿木結(jié)構(gòu),密檐式實心塔,無門窗。高約15米,塔座為八角形須彌座。須彌座八面束腰部分雕有釋迦牟尼從降生到圓寂的故事,塔座的轉(zhuǎn)角處刻有力士圖。須彌座上部由石雕仰蓮承托塔身。塔身八面均雕有佛像及佛傳故事等。塔身上部為仿木結(jié)構(gòu)的石雕密檐,塔頂為石制覆缽式塔剎??坦故炀拢胺Q清代雕刻藝術(shù)的杰作。此塔結(jié)構(gòu)除塔身下部的雕刻在1900年被八國聯(lián)軍侵略者砸環(huán)外,其他部分保存尚完整。

房外走廊上遮陽的葡萄架。

房屋院子前的小樹林、綠草地、小石橋和清澈見底的潺潺流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