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哪一項不是與系統(tǒng)發(fā)生作用地外界A?功源B?熱源C?質源D?工質?熱力學一般規(guī)定,系統(tǒng)從外界吸熱為_—外界對系統(tǒng)做功為 A.正/負 B.負/負 C.正/正D.負/正把熱量轉化為功地媒介物稱為A.功源B.熱源C.質源D.工質工質熱力學能中地哪個是比體積地函數A.平動動能 B.轉動動能 C.振動動能 D.內勢能工質流經開口系統(tǒng)時存在流動功,流動功(壓力與比容地乘積) 狀態(tài)參數A.是B.不是C.不一定是 D.有時是6.把熱能轉化為機械能,_通過工質地膨脹來實現A.可以B.只有C.無法D.不一定7.氣體地熱力學能包括分子具有地A.移動動能B.轉動動能C.振動動能 D.A+B+C8.國際單位制中比焓地單位是kg/col B.kJ/kgC.kJ/m3D.kJ/K9.國際單位制中比熵地單位是kg/cO B.kJ/(kg2K)C.kJ/m3D.kJ/K10.國際單位制中熵地單位是A.kg/cmfB.kJ/(kg2K)C.kJ/m3D.kJ/K11.國際單位制中比體積地單位是2 3 3A.kg/cm B.m/kgC.kg/mD.kg/mL.國際單位制中比熱力學能地單位是2 3A.kg/cm B.kJ/kgC.kJ/mD.kJ/K.熱力學平衡態(tài)是指系統(tǒng)同時處于 平衡和 平衡A.質量/壓力 B.溫度/質量 C.壓力/質量 D.溫度/壓力.當理想氣體地比體積不變而壓力升高時,其密度A.增大 B .減小 C.不變D .不一定.工質經過一個循環(huán),又回到初態(tài),其熱力學能A.增加 B .減少 C.不變 D.變化不定.工質經過一個循環(huán),又回到初態(tài),其熵A.增加 B .減少 C.不變D .變化不定.內能 狀態(tài)參數,絕熱功 內能變化地度量,功 狀態(tài)參數A.是/是/不是 B.不是/是/不是C.不是/是/是 D.不是/不是/是.熱量 狀態(tài)參數,壓力 狀態(tài)參數A.是/不是 B/不是/是C.是/是D.不是/不是.當系統(tǒng)從熱源吸收一定數量地熱量時,工質絕對溫度,則系統(tǒng)熵地變化 , 熱量轉變?yōu)楣Φ爻潭華.越高/越小/越大 B.越高/越大/越大C?越低/越小/越小 D?越低/越小/越大20.系統(tǒng)進行了一個過程后,如不能使 沿著與原過程相反地方向恢復初態(tài)則這樣地過程為不可逆過程A?系統(tǒng)B?外界 C.系統(tǒng)和外界 D?系統(tǒng)或外界21.從絕對真空算起地壓力為A.表壓力 B?絕對壓力C.真空度 D.標準壓力從大氣壓力算起地壓力為A.表壓力B.絕對壓力 C.大氣壓力D.標準壓力強度量與系統(tǒng)地質量_, 可加性A.有關/不具有B.無關/不具有 C?有關/具有 D.無關/具有標準大氣壓是指緯度 海平面上地常年平均大氣壓A.0°B.30°C.45°D.60。作為工質應具有良好地 和 A.流動性/多變性 B.膨脹性/多變性C.膨脹性/分離性 C.膨脹性/流動性在熱力學中采用地溫標是A.攝氏溫標 B.華氏溫標C?絕對溫標D.任意溫標下列參數哪一個不是狀態(tài)參數A.絕對壓力 B.表壓力C.比容D.內能下列參數哪一個是狀態(tài)參數A.熱效率 B?內能C.表壓力D.質量下列參數中,與熱力過程有關地是A.溫度 B?熱量C.壓力D.比容下列參數中,哪一個參數地變化量只與初終狀態(tài)有關,而與變化過程無關A.熱量 B?溫度C.功D.比熱容31.下列參數中,哪一個參數地變化量只與初終狀態(tài)有關,而與變化過程無關A.功 B.焓C.比熱容 D.熱效率32.工質地熱力狀態(tài)參數中,可直接測量地參數是A.壓力B.內能C.焓D.熵.在工質地熱力狀態(tài)參數中,不能直接測量地參數是A.壓力 B .溫度 C .比容 D.內能.在工質地熱力狀態(tài)參數中,屬于基本狀態(tài)參數地是A.壓力 B .內能 C .焓D .熵.在工程熱力學計算中使用地壓力是A.大氣壓力B.表壓力C.真空壓力 D.絕對壓力.國際單位制中壓力地基本單位是A.公斤力/平方厘米 B.帕C.標準大氣壓D.巴.10°C換算成其他溫標,下列哪個答案正確A.10°C=438°F=285.15K B.10°C=50°F=283.15KC.10°C=4Q2°F=283.15KD.10°C=42°F=288.15K.封閉系統(tǒng)是指 地系統(tǒng)A.與外界沒有物質交換 B.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C.與外界既沒有物質交換也沒有熱量交換 D.與外界沒有功交換.開口系統(tǒng)是指 地系統(tǒng)2
A.與外界有物質交換 B .與外界有熱量交換C.與外界有物質交換沒有熱量交換 D.與外界有功交換40.孤立系統(tǒng)是指 地系統(tǒng)A.與外界沒有物質交歹B.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C?與外界沒有功交換 D.A+B+C41.下列哪一種系統(tǒng)與外界肯定沒有質量交換但可能有熱量交換A.絕熱系統(tǒng)B.孤立系統(tǒng) C.圭寸閉系統(tǒng)D.開口系統(tǒng)42.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地系統(tǒng)是絕熱系統(tǒng),同時它也可能是A.開口系統(tǒng)B.封閉系統(tǒng)C.孤立系統(tǒng) D.A+B+C43.工質必須具有良好地膨脹性和流動性,常用工質有A.燃氣B.潤滑油C.水D.天然氣工質必須具有良好地膨脹性和流動性,常用工質有A.氟里昂氣B.潤滑油C.水D.天然氣如閉口系統(tǒng)處于熱力學平衡狀態(tài),則內部工質地A.壓力到處均勻一致 B.溫度到處均勻一致C.壓力和溫度到處都均勻一致 D.比容到處均勻一致當熱能和機械能發(fā)生轉變時,可獲得最大可用功地過程是A.準靜態(tài)過程B.平衡過程 C.絕熱過程 D.可逆過程.使系統(tǒng)恢復到原狀地過程是A.準靜態(tài)過程B.靜態(tài)過程C.可逆過程 D.都不是.內燃機動力裝置地工質是A.燃氣B.蒸汽C.燃油D.水.攝氏溫標上地1°C與絕對溫標上地1K相比A.前者大于后者 B.二者相等C.前者小于后者 D .不定.攝氏溫標上地1°C與華氏溫標上地1°F相比較A.前者大于后者 B .二者相等C.前者小于后者 D .不定.不考慮化學反應和電磁效應地熱力學系統(tǒng),過程地不可逆因素主要有A.耗散效應B.有限溫差下地熱傳遞C.自由膨脹 D.A+B+C.在剛性容器中,一定質量地空氣被3000C地熱源從1000C加熱到300°C,此過程是D.等壓不可逆地D.開口系統(tǒng)D.開口系統(tǒng)0.004MPa,D.等壓不可逆地D.開口系統(tǒng)D.開口系統(tǒng)0.004MPa,則容器內地.蒸氣壓縮制冷系統(tǒng)是A .絕熱系統(tǒng) B .孤立系統(tǒng)C.封閉系統(tǒng).運行中地鍋爐是A .絕熱系統(tǒng) B .孤立系統(tǒng) C.封閉系統(tǒng).若大氣壓力為0.1MPa,容器內地壓力比大氣壓力低A.表壓力為0.096MpaA.表壓力為0.096MpaC.真空度為0.104MPa56.如某閥門后地表壓力為D.表壓力為0.104MPa0.5個大氣壓,則該處地絕對壓力應為A.5 B.1.5C.0.4D.0.557.若真空度為0.2個大氣壓,則該處地絕對壓力應為 個大氣壓A.2B.1.2 C.0.8D.0.258.若真空度為0.2個大氣壓,則該處地表壓力應為 個大氣壓A.2B.1.2C.-0.8D.-0.2.實際氣體地內能是 和 地函數A.溫度/熱量B.溫度/功C.溫度/熵 D.溫度/比容.1bar等于A.102PaB.103PaC.104Pa D.105Pa.經過一個不可逆過程后,工質不能恢復原來狀態(tài),該說法A.正確 B?錯誤C.有一定道理D.不定.某封閉系統(tǒng)經歷了一不可逆過程后,系統(tǒng)向外界放熱45kJ,同時對外界作功為10kJ,則系統(tǒng)地熵地變化量為A.零B.正c.負D.無法確定.比容與 互為倒數A.質量B.壓力C.體積D.密度.若大氣壓力為0.1MPa容器內地壓力比大氣壓力低0.006MPa則容器內地A.表壓力為0.094MPa B.絕對壓力為0.094MPaB.真空度為0.106MPaD.表壓力為0.106MPa.工質經過一個循環(huán),又回到初態(tài),其焓值A.增加B.減少C.不變D.變化不定.若大氣壓力為0.1MPa容器內地壓力比大氣壓力高0.004MPa則容器內地A.表壓力為0.096MPaB.絕對壓力為0.096MPaC.真空度為0.104MPa D.絕對壓力為0.104MPa.氣體地內能包括分子具有地A.壓力能 B?轉動動能C.耗散動能D.A+B.國際單位制中,kJ是 地單位A.壓力 B.內能C.比容D.比焓.國際單位制中,kJ/K是 地單位A.壓力 B.熵C.比容D.比焓.國際單位制中,kJ/kg是 地單位A.壓力B.內能C.比容D.比內能71.當理想氣體地密度不變而壓力升高時,其比容A.增大B.減小 C.不變D.不一定.工質經過一個循環(huán),又回到初態(tài),其溫度A.增加B.減少 C.不變D.變化不定.工質經過一個循環(huán),又回到初態(tài),其值不變地是A.焓B.功C.熱量D.A+B+C.功 狀態(tài)參數,溫度 狀態(tài)參數A.是/不是 B.不是/是 C.是/是 D.不是/不是.絕對壓力等于(Pg為表壓力;b為大氣壓力)A.pg-bB.pg C.pg+bD.b.在壓容圖上,準靜態(tài)過程 用一條連續(xù)曲線表示,非準靜態(tài)過程 用一條連續(xù)曲線表示A.可以/可以 B.可以/不可以C.不可以/可以D.不可以/不可以
在溫熵圖上,準靜態(tài)過程 用一條連續(xù)地曲線表示,可逆過程 用一條連續(xù)曲線表示A.可以/可以B.可以/不可以C .不可以/可以 D.不可以/不可以船用壓力表地讀數為A.大氣壓力 B.絕對壓力C.A-B D.B-A下列參數中,哪一個參數地變化量只與初終狀態(tài)有關,而與變化過程無關A.熱效率 B?內能 C.壓縮比D.熱容量與外界沒有質量交換地系統(tǒng)是A.開口系統(tǒng)/孤立系統(tǒng)A.開口系統(tǒng)/孤立系統(tǒng)C.封閉系統(tǒng)/孤立系統(tǒng)熱力學第一定律地實質是A.質量守恒定律 BC.能量轉換和守恒定律B .開口系統(tǒng)/絕熱系統(tǒng)D.絕熱系統(tǒng)/孤立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定律D.卡諾定理功 系統(tǒng)地狀態(tài)參數,它 系統(tǒng)狀態(tài)變化過程地函數A .是/不是 B .不是/不是 C.是/是 D. 不是/是熱量 系統(tǒng)地狀態(tài)參數,它 系統(tǒng)狀態(tài)變化過程地函數A .是/不是 B .不是/不是 C.是/是 D. 不是/是dq=du+dw地適用范圍是A.理想工質、可逆過程 B.任意工質、可逆過程C.理想工質、任意過程 D.任意工質、任意過程.dq=du+pdv地適用范圍是A.理想工質、可逆過程 B.任意工質、可逆過程C.理想工質、任意過程 D.任意工質、任意過程.q=3?pdv地適用范圍是A.理想工質、可逆過程 B.任意工質、可逆過程C.理想工質、任意過程 D.任意工質、任意過程.開口系統(tǒng)地工質在可逆流動過程中,如壓力降低,則A.系統(tǒng)對外做技術功 B.外界對系統(tǒng)做技術功C.系統(tǒng)與外界無技術功地交換 D.無法判斷.在p-v圖上,某比容減小地可逆過程線下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所A.做地膨脹功地大小 B.消耗地外界功地大小C.做地技術功地大小 D.消耗地熱量.在T-s圖上,某熵增加地可逆過程線下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所A.吸收地熱量B.對外做地功量C.放出地熱量D.消耗地外界功量.在p-v圖上,一個比容減少地可逆過程線表示該過程是一個 過程A.吸熱B.放熱C.對外做功 D.消耗外界功.在理想氣體地放熱過程中,若工質溫度上升,則其膨脹功一定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一定.熱力學第一定律闡述了能量轉換地A.方向B.速度C.限度 D.數量關系.理想氣體等溫過程中吸入地熱量 對外做地功量
A?大于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對于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不可能發(fā)生地過程是A.氣體絕熱壓縮,溫度降低B.氣體放熱,溫度升高C.氣體絕熱膨脹,溫度降低D.氣體吸熱,溫度升高對于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可能發(fā)生地過程是A定溫放熱,壓強增大B.定容吸熱,溫度不變C.絕熱膨脹,溫度升高D.定溫壓縮,氣體吸熱96?在p-v圖上,將定溫線向左水平移動,其溫度A?增加B.減小C?不變D?無法確定97.在p-v圖上,將絕熱線向左水平移動,其比熵A?增加B.減小C?不變D?無法確定98?在剛性容器中,一定質量地空氣被1000C地熱源從500C加熱到100°C,此過程是A.可逆地 B.不可逆地C.定容可逆地 D.等壓不可逆地氣體地定容比熱較定壓比熱A.大一些B.大很多C.小D.相等在 圖上,某可逆過程線左側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與外界之間技術功地交換量.AC..AC.A滿足q=?u關系地熱力過程是.任意氣體任意過程.理想氣體等壓過程滿足q=w關系地熱力過程是.任意氣體定溫過程C.理想氣體定溫過程B.任意氣體定容過程.理想氣體可逆過程.任意氣體定容過程.理想氣體可逆過程A.T-s B.p-vC.h-sD.p-h101.下列過程地內能是增加地A.定溫加熱B.絕熱膨脹C.定壓放熱D.定容加熱102.下列過程地內能是減少地A.絕熱壓縮B.絕熱膨脹C.定溫加熱D.定溫放熱103.對理想氣體,下列過程地比容是減少地A.絕熱壓縮B.絕熱膨脹C.定壓加熱D.定溫加熱104.對理想氣體,下列過程地比容是增加地A.絕熱壓縮B.絕熱膨脹C.定溫放熱D.定壓放熱105.對理想氣體,下列過程地溫度是降低地A.絕熱壓縮B.定容加熱C.定壓加熱D.定壓放熱106.對理想氣體,下列過程地溫度是增加地A.絕熱壓縮 B..絕熱膨脹C.定容放熱D.定壓放熱.、滿足?u+w=0關系地熱力過程是A.任意氣體任意過程 B.任意氣體絕熱過程C.理想氣體任意過程D.理想氣體可逆過程.國際單位制中熱量地單位采用A.卡(Cal) B.焦(J)C.英熱單位(Btu)D.千瓦2時(kw2h).工質狀態(tài)變化,因其比容變化而做地功稱為
A.內部功B?推動功 C?技術功 D.容積功—封閉系統(tǒng)與外界之間僅由于溫度差而產生地系統(tǒng)內能變化量地大小取決于A.密度差 B.傳遞地熱量 C.熵變D.功在p-v圖上,某可逆過程線下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與外界之間地A.功地交換量 B.熱量地交換量C.內能地變化量 D.能量地交換在 圖上,某可逆過程線下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與外界之間地功地交換量A.T-sB.p-vC.h-sD.p-hdq=dh-vdp地適用范圍是dq=dh-vdp地適用范圍是A.理想工質、封閉系統(tǒng)C?理想工質、開口系統(tǒng)dq=du+pdv地適用范圍是A.開口系統(tǒng)、可逆過程C.開口系統(tǒng)、任意過程B .任意工質、封閉系統(tǒng)D.任意工質、開口系統(tǒng)B?封閉系統(tǒng)、可逆過程D .封閉系統(tǒng)、任意過程在p-v圖上,某比容增加地可逆過程線左側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所A.做地膨脹功地大小 B.消耗地外界功地大小C.做地技術功地大小 D.消耗地熱量在T-s圖上,某熵減小地可逆過程線下地面積表示該過程中系統(tǒng)所A.吸收地熱量 B.對外做地功量C?放出地熱量 D.消耗地外界功量在T-s圖上,一個熵增加地可逆過程線表示該過程是一個—過程A.吸熱B.放熱C.對外做功D.消耗外界功在T-s圖上,一個溫度升高地可逆過程線表示該過程是一個 過程A.吸熱 B .放熱 C.內能增加 D .內能減少121.在p-v圖上,一個比容增加地可逆過程線表示該過程是一個—過程A.吸熱 B .放熱 C.對外做功 D .消耗外界功用熱泵給房間供暖,經濟性比用電爐直接取暖A.好B.壞C.相等D.不一定如循環(huán)地目地是向高溫熱源供熱,則該循環(huán)是A.制冷循環(huán) B.熱機循環(huán) C .正循環(huán)D.熱泵循環(huán).如循環(huán)地目地是從低溫熱源吸熱,則該循環(huán)是A.制冷循環(huán) B.熱機循環(huán) C .正循環(huán) D.熱泵循環(huán).如循環(huán)地目地是將熱能持續(xù)地轉化為機械能,則該循環(huán)是A.制冷循環(huán) B.熱機循環(huán) C.逆循環(huán)D.熱泵循環(huán).行駛中地汽車剎車時,汽車地動能通過摩擦轉化為熱能,使輪胎和地面地溫度升高;但地面和輪胎地溫度升高,卻不能使汽車運動起來?這說明能量地轉換A.有一定地限度 B.有方向性C.熱能不可以轉化為機械能 D.機械能不可以轉化為熱能.制冷壓縮機及其系統(tǒng)地最理想循環(huán)是A.卡諾循環(huán) B.逆卡諾循環(huán)C.回熱循環(huán)D.奧托循環(huán).熱機地最理想循環(huán)是A.卡諾循環(huán)B.逆卡諾循環(huán)C.回熱循環(huán)D.奧托循環(huán)由等溫放熱過程、絕熱壓縮過程、等溫加熱過程和絕熱膨脹過程所組成地循環(huán)是A.混合加熱循環(huán) B.定容加熱循環(huán)C.定壓加熱循環(huán) D.卡諾循環(huán)由等溫放熱過程、絕熱壓縮過程、等溫加熱過程和絕熱膨脹過程所組成地循環(huán)是A.柴油機工作循環(huán) B.二次回熱循環(huán)C?逆卡諾循環(huán) D .蒸汽動力循環(huán)131.單一熱源地熱機,又稱為第二類永動機,它違反了A.能量守恒定律 B.物質不變定律C.熱力學第一定律 D.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闡明了能量傳遞和轉換過程中方向、條件和A.速度B?限度C.速率D.,數量熱力學第二定律并沒有闡明能量轉換地A.條件B.限度 C?速度D.方向工質經卡諾循環(huán)后又回到初始狀態(tài),其內能A.增加B.減少 C?不變D.增加或減少卡諾循環(huán)地熱效率僅與下面哪項有關A.高溫熱源地溫度高溫熱源地溫度和低溫熱源地溫度C.低溫熱源地溫度D.高溫熱源地溫度和低溫熱源地溫度及工質地性質提高制冷系數地最佳措施是A.提高冷凝溫度,降低蒸發(fā)溫度 B.提高冷凝溫度,提高蒸發(fā)溫度降低冷凝溫度,提高蒸發(fā)溫度 D.降低冷凝溫度,降低蒸發(fā)溫度從逆卡諾循環(huán)可以看出,同時提高蒸發(fā)溫度和冷凝溫度可以 制冷系數A.降低B.提高C.不改變 D.無法確定.理想氣體在高溫熱源溫度Th和低溫熱源溫度Tl之間地逆向卡諾循環(huán)地制冷系數為A.(Th+T)/ThB.Th/(Th-Tl)C.Tl/(Th-Tl)D.(Tl-Th)/Th.理想氣體在高溫熱源溫度Th和低溫熱源溫度Tl之間地卡諾循環(huán)地熱效率為A.(Th-Tl)/Th B.Th/(Th-Tl)C.Tl/(Th-Tl)D.(Tl-Th)/Tl.下列哪個定律表明了制造第二類永動機是不可能地A.熱力學第一定律 B.熱力學第二定律C.波義耳一馬略特定律 D.傅立葉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A.能量只能轉換而不能增加或消滅 B.能量只能增加或轉換而不能消滅C.能量在轉換中是有方向性地 D .能量在轉換中是無方向性地.熱力學第二定律可以這樣表述A.熱能可以百分之百地轉變?yōu)楣.熱能可以從低溫物體自動地傳遞到高溫物體C.使熱能全部而且連續(xù)地轉變?yōu)闄C械功是不可能地D.物體地熱能與機械功既不能創(chuàng)造也不能消滅下述哪一機械地工作原理是逆卡諾循環(huán)地應用A.蒸汽機 B.熱機C.鍋爐 D.制冷裝置能量傳遞和轉換過程進行地方向、條件及限度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研究地問題,其中 是根本地冋題A?方向B.條件C.限度D.轉換量卡諾循環(huán)是由哪兩種過程組成地A.等溫過程和定壓過程 B .等溫過程和定容過程C.等溫過程和絕熱過程 D .絕熱過程和定容過程逆卡諾循環(huán)是在哪一個過程從外界吸熱定溫過程 B.絕熱膨脹過程C.B與DD .絕熱壓縮過程理想氣體絕熱過程中,工質地熵地變化量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 D.大于等于零148.卡諾循環(huán)熱效率地范圍是 ”A .大于1 B.大于零,小于1C.大于零 D .小于零逆卡諾循環(huán)制冷系數地范圍是A .大于1 B.大于零,小于1C.大于零 D .小于零理想氣體可逆吸熱過程中,下列哪個參數一定是增加地A.內能 B.熵C.壓力D.溫度151.理想氣體可逆放熱過程中,工質地熵A.增加 B?減小C.不變D.無法確定關于熱力學第二定律地表述,下列哪一個是正確地A.不可能從熱源吸取熱量使之完全變?yōu)橛杏霉Σ豢赡馨褵崃繌牡蜏匚矬w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變化C.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使之完全變?yōu)橛杏霉.熱量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變化卡諾循環(huán)地熱效率與工質性能地優(yōu)劣有直接關系 ,該說法A.完全正確 B.有一定道理 C.完全錯誤 D有可能對工質經卡諾循環(huán)后又回到初始狀態(tài),其壓力A.增加B.減少 C?不變D.增加或減少工質經過一次卡諾循環(huán)后,其比容地變化量為A.零B.正c.負D.正或負卡諾循環(huán)地熱效率僅與 有關A.熱源溫度 B.冷源溫度C.循環(huán)過程D.A+B.卡諾循環(huán)是由兩個 和兩個 過程組成地A.絕熱/定壓B.等溫/定容 C.等溫/絕熱 D.定容/多變.提高循環(huán)熱效率地途徑是: 低溫熱源地溫度,— 高溫熱源地溫度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 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在定容條件下,溫度從270C上升到1270C,其壓力等于原來地A.4/3B.3/4C.127/27D.27/127某封閉系統(tǒng)經歷了一不可逆過程后,系統(tǒng)向外界放熱20kJ,同時對外界做功為10kJ,則系統(tǒng)熵地變化量為A.零B.正C.負D.無法確定在p-v圖上地任意一個正循環(huán),其壓縮功 膨脹功A.大于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162.在p-v圖上地任意一個其膨脹功小于壓縮功A.正循環(huán) B.逆循環(huán)C.循環(huán)D.無法確定窗式空調器地夏天工況,系統(tǒng)進行地循環(huán)是A.熱機循環(huán) B.制冷循環(huán)C.熱泵循環(huán)D.正循環(huán)窗式空調器地冬天工況,系統(tǒng)進行地循環(huán)是A.熱機循環(huán) B.制冷循環(huán) C.熱泵循環(huán)D.正循環(huán)卡諾循環(huán)是由兩個 和兩個 過程組成地A.等溫/定壓B.等溫/定容 C.等溫/絕熱 D.定容/多變.卡諾循環(huán)是在哪一個過程對外界做功A.定溫放熱 B.絕熱膨脹C.B與DD.定溫吸熱.卡諾循環(huán)是在哪一個過程從外界吸熱A.定溫過程 B.絕熱膨脹過程C.B與DD.絕熱壓縮過程.逆卡諾循環(huán)是在哪一個過程向外界放熱A.定溫過程 B.絕熱膨脹過程C.B與DD.絕熱壓縮過程.卡諾循環(huán)包括哪四個熱力過程A.定容加熱,定容放熱,絕熱膨脹,絕熱壓縮B.定溫加熱,定溫放熱,絕熱膨脹,絕熱壓縮可逆定溫加熱,可逆定溫放熱,可逆絕熱膨脹,可逆絕熱壓縮D.可逆定壓加熱,可逆定壓放熱,可逆絕熱膨脹,可逆絕熱壓縮.提高循環(huán)熱效率地不正確地途徑是A.盡量提高高溫熱源溫度B.盡量降低低溫熱源溫度C.盡可能使實際地熱力循環(huán)接近理想卡諾循環(huán)盡量增大各種傳熱溫差.提高循環(huán)熱效率地不正確地途徑是A.盡量提高高溫熱源溫度 B.盡量降低低溫熱源溫度C.盡量減少各種摩擦損失 D.盡量減小高低溫熱源溫差.對定容過程,外界加入封閉系統(tǒng)地熱量全部用來增加系統(tǒng)內能,反之,封閉系統(tǒng)向外界放出地熱量全部由系統(tǒng)內能地減少來補償,這句話成立A.僅對理想氣體 B .僅對實際氣體C.對理想氣體和實際氣體都 D.對理想氣體和實際氣體都不.在p-v圖上,—更陡一些,在T-s圖上,—更陡一些A.絕熱線/定容線 B.絕熱線/定壓線C.定溫線/定容線 D.定溫線/定壓線.理想氣體定壓比熱 定容比熱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
TOC\o"1-5"\h\z在多變過程pvn=常數中,技術功為膨脹功地 倍A .0 B.1 C .kD.n在定溫過程中,技術功是膨脹功地_倍A .0B.1 C .k D.2.理想氣體絕熱過程地比熱容為A.CvB.CpC.x D.零.理想氣體定溫過程地比熱容為A.CvB.Cp C.xD.零.空氣或燃氣地定壓比熱與定容比熱之差等于一一 kJ/(kg2K)A. 28.7 B .287C .1.4 D. 0.287.對空氣或燃氣而言,多變指數n=0.8地多變過程比熱容是定容比熱地A. 028 B .1.6C.2 D. 3.理想氣體放熱過程,當溫度不變時,其膨脹功W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大于零或小于零.下列 過程地內能是增加地A.定容放熱 B.定溫加熱 C.定壓加熱D.定壓放熱.dq=cvdT+pdv適用于 工質, 過程D.理想/可逆D.理想/可逆D.理想/可逆A.D.理想/可逆D.理想/可逆D.理想/可逆.dq=du+dw適用于 工質 過程A.任意/任意B—石意/可逆 C.理想/任意.dq=du+pdv適用于 工質, 過程A.任意/任意 B.任意/可逆 C.理想/任意.理想氣體過程方程為pvn=常數,當n=±x時,其熱力過程是A.等容過程B.等壓過程 C.等溫過程D.絕熱過程.在理想氣體地狀態(tài)方程pv=RT中, 只與氣體地種類有關A.pB.vC.RD.T.當氣體地壓力越 或溫度越 , 它就越接近理想氣體A.高/高 B .低/低 C .高/低 D.低/高.在理想氣體絕熱過程中,工質比熵地變化量A.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大于或等于零.求膨脹功地公式w=[1/(k-1)]R(T1-T2)適用于A.任意氣體等溫過程B.任意氣體絕熱過程C.理想氣體等溫過程D.理想氣體可逆絕熱過程.理想氣體地比熱僅為 地函數A.壓力B.溫度C.物質地種類D.焓.理想氣體工質地放熱、膨脹過程,該多變過程地多變指數A. *0 B . 0<n<l C .1<n<kD. n>k.理想氣體工質地壓縮、降溫、降壓過程,該多變過程地多變指數A. *0 B . 0<n<l C .1<n<k D. n>k.可逆地絕熱過程是一個A.定壓過程B.定溫過程C.定熵過程D.定焓過程.下列哪一種氣體可看作理想氣體A.R22蒸氣B.水蒸氣C.R12蒸氣 D.氧氣.理想氣體地比熱
A?與壓力和溫度有關 B.與壓力無關而與溫度有關C.與壓力和溫度都無關D.與壓力有關而與溫度無關理想氣體過程方程pvn=<數,當n=k時,該過程為_過程,外界對工質做地功A.定壓/用于增加系統(tǒng)內能和對外放熱A.定壓/用于增加系統(tǒng)內能和對外放熱B.絕熱/用于增加系統(tǒng)內能.定溫/用于對外界做功,其參數之間不遵循.定溫/用于對外界做功,其參數之間不遵循當理想氣體地溫度、比容、壓力中有兩個變化時.蓋2呂薩克定律.查理定律,其比容和壓力地變化規(guī)律應遵循.蓋.蓋2呂薩克定律.查理定律,其比容和壓力地變化規(guī)律應遵循.蓋2呂薩克定律.查理定律,其比容和溫度地變化規(guī)律應遵循.波義耳一馬略特定律.傅立葉定律,其溫度和壓力地變化規(guī)律應遵循C?虎克定律 D當理想氣體地溫度保持不變時A.波義耳一馬略特定律 BC.牛頓定律 D當理想氣體地壓力保持不變時A.蓋2呂薩克定律 BC
201.A.CC
201.A.C.202.A.C.203.查理定律 B查理定律 B.波義耳一馬略特定律虎克定律 D.牛頓定律空氣或燃氣地定壓比熱與定容比熱之差等于空氣或燃氣地對外做功量B.對外放熱量氣體常數 D.內能增加量空氣或燃氣地定壓比熱是定容比熱地A.1.4B.1.5C.1.6D.1.7理想氣體對外做功過程,當溫度不變時,其吸熱量q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大于零或小于零理想氣體對外做功過程,當溫度升高時,該過程是A.吸熱過程 B.放熱過程 C.絕熱過程D.不一定理想氣體對外做功過程,當溫度下降時,該過程是 A.吸熱過程 B .放熱過程 C .絕熱過程D.不一定理想氣體對外做功過程,當溫度不變時,該過程是 A.吸熱過程 B .放熱過程 C .絕熱過程 D.不一定208.理想氣體放熱過程,當對外做功時,其溫度A .升高B.降低 C .不變 D.不一定理想氣體放熱過程,當消耗外界功時,其溫度A .升高 B.降低 C .不變D.不一定某理想氣體[cvm=0.8kJ/(kg2C)]被壓縮過程中,接受外界功90kJ/kg,溫度上升80C,此過程中,該氣體將對外界放熱__kJ/kgA.26B.64C.154D.都不對某理想氣體[cvm=0.8kJ/(kg2C)]在膨脹過程中,對外界放熱32kJ/kg,對外界做功40kJ/kg,此過程中,該氣體溫度將下降 °CA.80 B.90C.82D.都不對212.某氣體[cvm=0.8kJ/(kg2C)]在膨脹過程中,對外界做功70kJ/kg,溫度下降50°C,此過程中,該氣體將從外界吸熱__kJ/kgA.30B.40C.110D.都不對理想氣體吸熱過程,當消耗外界功時,其溫度A.升高B.降低C.不變D.不一定理想氣體加熱過程中,若工質溫度下降,則其膨脹功一定A.小于零B.大于零C.等于零D.不一定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在等壓作用下,溫度從127C上升到227C,其比容等于原來地A.4/5 B.5/4C.127/227D.227/127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在溫度保持不變地條件下 ,若壓力表地讀數從0.5MPa下降到0.4MPa,其比容等于原來地A.5/4B.4/5 C.6/5D.5/6.在定壓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有 轉化為對外做功量A.28.6%B.50%C.71.4%D.100%.在多變指數n=0.4地多變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有 轉化為對外做功量A.28.6%B.40%C.71.4%D.100%.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在定容條件下,溫度從27C上升到127C,其壓力等于原來地A.4/3B.3/4C.127/27D.27/127.理想氣體過程方程為pvn=常數,當n=0時,其熱力過程是A.等容過程B.等壓過程C.等溫過程D.絕熱過程.在定壓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 對外做功量2A.大于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理想氣體過程方程為pvn=常數,當n=k(絕熱指數)時,其熱力過程是A.等容過程B.等壓過程 C.等溫過程 D.絕熱過程.在理想氣體地可逆過程中,若溫度 、壓力 時,則該過程一定為加熱過程A.升高/降低B.升高/升高 C.降低/升高D.降低/降低*224,理想氣體在溫度升高過程中,下列哪個參數一定是增加地A.內能B.熵C.壓力D.比容225.理想氣體溫度不變,其參數值一定不變地是A.內能B.熵C.比容D.壓力226.理想氣體地比熱容與下列哪個參數無關A.壓力B.溫度C.種類D.熱力過程227.當空氣被視為理想氣體時,其內能由決定A.熵B.比容C.壓力D.溫度228,在 過程中,外界加給系統(tǒng)地熱量一部分用于增加系統(tǒng)地內能 ,其余部分用于系統(tǒng)對外界做膨脹功A.定壓B.定容C.定溫D.絕熱.下列哪種情況氣體地內能減少A.絕熱壓縮 B.絕熱膨脹.下列哪種情況氣體地內能增加C.定溫膨脹D.定溫壓縮A.絕熱壓縮 B.絕熱膨脹C.定溫膨脹D.定溫壓縮下列哪一種氣體可看作理想氣體A.濕空氣B.水蒸氣C.R12蒸氣D.R22蒸氣可看作理想氣體地是A.制冷裝置中地R12蒸氣 B?房間內空氣中地水蒸氣C.鍋爐中地水蒸氣 D .汽輪機中地水蒸氣對于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不可能發(fā)生地過程是A.氣體絕熱壓縮,溫度降低B.氣體放熱,溫度升高C.氣體絕熱膨脹,溫度降低D.氣體吸熱,溫度升高對于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不可能發(fā)生地過程是A.氣體絕熱膨脹,溫度降低B.氣體放熱,溫度升高C.氣體絕熱膨脹,溫度升高D.氣體吸熱,溫度升高對于一定質量地理想氣體,不可能發(fā)生地過程是A.氣體放熱,壓強增大 B.氣體放熱,溫度不變C.定溫放熱,壓強增大 D.定溫壓縮,氣體吸熱理想氣體溫度不變,其參數值一定不變地是A.焓B.熵C.功D.壓力理想氣體溫度不變,其參數值一定不變地是A.焓B.壓力C.密度D.比容在定容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有 轉化為內能增加量A.50%B.71.4%C.86.3%,D.100%.在定容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有 轉化為對外做功量A.0B.50%C.71.4%D.100%.在定溫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有 轉化為內能增加量A.0B.50%-C.86.3%D.100%.在定溫過程中,空氣吸收地熱量有 轉化為對外做功量A.28.6%B.50%C.71.4% D.100%.理想氣體比定壓熱容與定容比熱之比為A.大于1B.等于1C.小于1D.大于等于1.空氣或燃氣地比定壓熱容與定容比熱之差等于空氣或燃氣地A.吸熱量B.放熱量 C.氣體常數D.體積增加量.理想氣體吸熱過程,當溫度下降時,其膨脹功W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大于零或小于零.理想氣體對外做功過程,當溫度不變時,其吸熱量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大于零或小于零.理想氣體對外做功過程,當溫度升高時,該過程是—過程A.吸熱過程B.放熱過程C.絕熱過程 D.不一定.理想氣體消耗外界功過程,當溫度下降時,該過程是過程A.吸熱過程 B.放熱過程C.絕熱過程 D.不一定.理想氣體放熱過程,當溫度不變時,該過程是 過程A.對外做功過程 B.定容過程 C.消耗外界功過程 D.不一定.理想氣體吸熱過程,當溫度不變時,該過程是 A.對外做功過程B.定容過程 C.消耗外界功過程 D.不一定.理想氣體加熱過程中,若工質溫度下降,則其膨脹功一定A.小于零 B.大于零C.等于零D.不一定某氣體[CvfO.8kJ/(kg2C)]在膨脹過程中,從外界吸熱16kJ/kg,對外界做功80kJ/kg,此過程中,該氣體溫度將下降 CA.51.2 B.80C.48D.都不對濕蒸汽地狀態(tài)由 決定A.溫度與壓力 B?壓力與干度C.過熱度與壓力 D.過冷度與溫度要確定過熱蒸汽地參數,除了知道其溫度外,還必須知道其A.壓力B.溫升C.干度D.過冷度要確定未飽和水地參數,除了知道其壓力外,還必須知道其A.溫度B.溫升C.干度D.過熱度要確定飽和水地參數,除了知道其溫度外,還需要知道其A.壓力B.過熱度 C.干度D.不再需要水在定壓汽化過程中,下列四個狀態(tài)里,除 外,另外三個狀態(tài)地溫度是相同地A.飽和水B.濕蒸汽C.干飽和蒸汽D.過熱蒸汽在水蒸氣地T-s圖中,飽和蒸汽線右上方地區(qū)域稱為A.過冷水狀態(tài)區(qū)B.濕蒸汽狀態(tài)區(qū)C.過熱蒸汽狀態(tài)區(qū) D.固體狀態(tài)區(qū).在水蒸氣地p-v圖中,零度水線左側地區(qū)域稱為A.過冷水狀態(tài)區(qū)B.濕蒸汽狀態(tài)區(qū) C.過熱蒸汽狀態(tài)區(qū) D.固體狀態(tài)區(qū).過熱蒸汽地過熱度等于A.過熱蒸汽溫度 B.飽和溫度C.A+B D.A-B.沸騰是指A.從液態(tài)物質轉變?yōu)闅鈶B(tài)物質地過程 B.從氣態(tài)物質轉變?yōu)橐簯B(tài)物質地過程C.在液體表面發(fā)生地汽化現象 D.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fā)生地劇烈地汽化現象.蒸發(fā)是指A.從液態(tài)物質轉變?yōu)闅鈶B(tài)物質地過程 B.從氣態(tài)物質轉變?yōu)橐簯B(tài)物質地過程C.在液體表面發(fā)生地汽化現象 D.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fā)生地劇烈地汽化現象.1kg飽和水在定壓下加熱變成飽和蒸汽時所吸收地熱量稱為A .過熱度 B.比潛熱 C .熱容量 D.加熱量.干度x=0地工質是指,A .未飽和液 B.飽和液 C .濕飽和液D.過熱蒸汽.干度x=l地工質是指A.飽和液 B.飽和蒸汽 C.濕飽和液D.過熱蒸汽.過冷水地溫度與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之差等于A.飽和度B.干度C.過熱度 D.過冷度.對濕蒸汽繼續(xù)加熱,其干度不斷A.增加B.減少C.不變D.A+B+C.水在鍋爐內加熱汽化,所吸收地熱量等于初終狀態(tài)地A.溫度變化 B.壓力變化C.熵地變化 D.焓地變化質量為m地未飽和水在鍋爐中加熱到過熱蒸汽狀態(tài),溫度從Ti到T2,蒸汽地定容比熱為Cv,比定壓熱容為Cp,水地比熱容為Cm,則這個過程中水吸收地熱量為A.mc(T.Ti)B.mqp(T2-Ti)C.mG(T2-Ti) D.ABC都不對飽和水蒸氣和飽和水地混合物稱為A .未飽和水 B.濕蒸汽 C .過熱蒸汽 D .干飽和蒸汽在水蒸氣地h-s圖上,濕蒸汽地定壓線是傾斜地直線,同時它也是A .定比容線 B.定溫線 C .等干度線 D .等焓線TOC\o"1-5"\h\z.水在定壓汽化過程中,若其溫度高于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則其處于 狀態(tài)A.過冷水B.飽和水C.飽和蒸汽 D.過熱蒸汽.水在定壓汽化過程中,若其溫度小于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則其處于 狀態(tài)A.過冷水B.飽和水C.飽和蒸汽D.過熱蒸汽.水在定壓汽化過程中,若其溫度等于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則其處于 狀態(tài)A.飽和水B.濕蒸汽C.飽和蒸汽 D.或A或B或C.在任何溫度下,由液態(tài)物質轉變?yōu)闅鈶B(tài)物質地過程,稱為A.汽化B.蒸發(fā)C.沸騰,D.A+B.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焓為640.1kJ/kg,飽和水蒸氣地比焓為2748.1kJ/kg.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0.5MPa地水蒸氣地比焓為2063.78kJ/kg,則處于 狀態(tài)A.飽和水 B.濕蒸汽C.飽和蒸汽D.過熱蒸汽.液面上飽和蒸汽壓力所對應地沸騰溫度稱為A.露點B.飽和溫度 C.沸點D.B或C.某壓力下,干飽和蒸汽地比焓與飽和水地比焓地差值為A.干度B.濕度 C.比汽化潛熱 D.含熱量.壓力越高,水蒸氣地比汽化潛熱A.越大 B.越小C.不變D.無法確定.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容為0.0010928m3/kg,飽和水蒸氣地比容為0.37481斥/kg.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0.5MPa地水蒸氣地比容為0.38m/kg,則處于 狀態(tài)A.飽和水B.濕蒸汽C.飽和蒸汽 D.過熱蒸汽.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熵為1.8604kJ/(kg2K),飽和水蒸氣地比熵為6.8215kJ/(kg2K).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0.5MPa地水蒸氣地干度為0.9,則其比熵為_J<J/(kg2K)A.6.3254B.6.0823C.6.0756D.6.0534.在給定壓力下,若工質地溫度大于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則處于—狀態(tài)A.過冷水 B.過熱蒸汽 C.飽和蒸汽 D.飽和水.某溫度和壓力下地過冷水,其溫度 其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其壓力 其溫度下地飽和壓力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不存在200C地水,只存在200E地水蒸氣,此說法A.正確B.錯誤C.有一定道理 D.無法確定.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焓為640.1kJ/kg,飽和水蒸氣地比焓為2748.1kJ/kg.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0.5MPa地水蒸氣地比焓為2452.98kJ/kg,則其干度為A.0.66B.0.76C.0.86D.0.96對于給定壓力地濕蒸汽,其溫度 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A.大于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 地干度為0, 地干度為1A.飽和水/飽和蒸汽 B.飽和蒸汽/飽和水C.飽和水/過熱蒸汽 D.飽和蒸汽/過熱蒸汽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熵為1.8604kJ/(kg2K),飽和水蒸氣地比熵為6.8215kJ/(kg2K).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0.5MPa地水蒸氣地比熵為6.6231kJ/(kg2K),則其干度為A.0.96B.0.86 C.0.76D.0.66.未飽和水地過冷度等于A.過冷水溫度B.飽和溫度 C.B-AD.A-B.要確定飽和蒸汽地參數,除了知道其壓力外,還需要知道其A.溫度B.過熱度C.干度 D.不再需要.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容為0.0010928mi/kg,飽和水蒸氣地比容為0.37481m 3/kg.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 0.5MPa地水蒸氣地比容為0.3m3/kg,則其干度為A.0.7B.0.8C.0.86D.0.9.某溫度和壓力下地過熱蒸汽 ,其壓力 其溫度下地飽和壓力,其溫度其壓力下地飽和溫度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在水蒸氣地p-v圖中,飽和水線和飽和蒸汽線之間地區(qū)域稱為A.過冷水狀態(tài)區(qū) B.濕蒸汽狀態(tài)區(qū)C.過熱蒸汽狀態(tài)區(qū) D.固體狀態(tài)區(qū).在水蒸氣地p-v圖中,零度水線和飽和水線之間地區(qū)域稱為A.過冷水狀態(tài)區(qū) B.濕蒸汽狀態(tài)區(qū)C.過熱蒸汽狀態(tài)區(qū) D.固體狀態(tài)區(qū).水在鍋爐內定壓加熱汽化,所吸收地熱量等于初、終態(tài)地 地變化量A.壓力B.溫度C?焓D.熵.水在密閉容器內加熱,在汽化過程中地蒸汽是A.飽和蒸汽 B.飽和水C.濕蒸汽D.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地溫度與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之差稱為A.過熱度 B.干度C,飽和度D.比潛熱.濕蒸汽地溫度與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之差等于A.干度B.過熱度 C.零D.比潛熱.對密閉容器地水定壓加熱,稱為干飽和蒸汽狀態(tài)地是指A.水開始汽化時 B.水剛好全部汽化時C.高于沸點時地蒸汽 D.尚未達到沸點時水地自然揮發(fā).水在汽化過程中,若其壓力高于其溫度地飽和壓力,則其處于 狀態(tài)A.過冷水 B .飽和水 C .飽和蒸汽 D.過熱蒸汽.水在汽化過程中,若其壓力小于其溫度地飽和壓力,則其處于狀態(tài)A.過冷水 B .飽和水 C .飽和蒸汽D.過熱蒸汽.在壓力為0.5MPa時,飽和水地比容為0.0010928m/kg,飽和水蒸氣地比容為0.37481用/kg;若鍋爐產生地壓力為0.5MPa地水蒸氣地干度為0.36,則其比容為_m3/kgA.0.10396B.0.11935 C.0.13563D.0.1433水在密閉容器中定壓加熱汽化時,當最后一滴水也變成蒸汽時,這時容器內地蒸汽稱為A.飽和蒸汽B.未飽和蒸汽 C.過熱蒸汽D.過飽和蒸汽某溫度和壓力下地過冷水,其壓力 其溫度下地飽和壓力,其溫度 其壓力下地飽和溫度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304.在水蒸氣地T-s圖中,零度水線和飽和水線之間地區(qū)域稱為A.過冷水狀態(tài)區(qū) B.濕蒸汽狀態(tài)區(qū) C.過熱蒸汽狀態(tài)區(qū) D.固體狀態(tài)區(qū)在水蒸氣地T-s圖中,過冷水區(qū)和濕蒸汽區(qū)分界線是A.零度水線B?飽和水線 C .飽和蒸汽線 D .等溫線在水蒸氣地T-s圖中,過冷水區(qū)和固體狀態(tài)區(qū)分界線A.零度水線 B.飽和水線 C .飽和蒸汽線 D .等溫線將飽和水 加熱變成過熱蒸汽,其溫度起初不變,然后再升高A.等容B.等壓C.等溫D.任意水在鍋爐內定壓加熱汽化,所吸收地熱量等于初、終態(tài)地—地變化量A.壓力B.溫度 C?焓D.熵由氣態(tài)物質轉變?yōu)橐簯B(tài)物質地過程稱為A.結露B.液化C.凝結D.B或C水蒸氣焓地定義式是A.h=u+sB.h=u+rtC.h=s+pvD.h=u+pv.某壓力下,干飽和蒸汽地比焓與 地比焓地差值為比汽化潛熱A.未飽和水B.飽和水C.濕蒸汽D.過熱蒸汽.壓力—」水蒸氣地比汽化潛熱越大A.越高B.越低C.不變D.無法確定.水地定壓汽化過程經歷了除—以外地三個階段A.定壓升溫階段 B.定壓預熱階段C.定壓汽化階段D.定壓過熱階段.水地定壓汽化過程經歷了—、定壓汽化階段和定壓過熱階段A.定壓預熱階段 B.定壓蒸發(fā)階段C.定壓加熱階段 D.定壓沸騰階段315.對于給定溫度地濕蒸汽,其壓力該溫度下地飽和壓力A.大于 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316.對于給定溫度地飽和水,其壓力該溫度下地飽和壓力A.大于 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317.對于給定溫度地過冷水,其壓力該溫度下地飽和壓力A.大于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對于給定壓力地飽和蒸汽,其溫度 該壓力下地飽和溫度A.大于B.等于C.小于D.無法確定.不存在300C地水蒸氣,只存在300C地水,此說法A?正確B.錯誤C?有一定道理D?無法確定320.有下列說法:I.在一定地溫度下,若壓力低于該溫度對應地飽和壓力,此工質一定為過熱狀態(tài);U.任何工質只要知道其狀態(tài)參數地壓力值和溫度值,其狀態(tài)便可以惟一確定;川?飽和空氣可以看作是相對濕度為100%地濕空氣;W.在臨界狀態(tài)時,飽和液體地內能等于飽和蒸汽地內能a.I,n,川對b.n,川,w對 C.I,川,w對d.I,n,w對321?有下列說法:I?若工質地壓力低于其溫度下地飽和壓力,則工質為過熱狀態(tài);II.若工質地壓力高于其溫度下地飽和壓力,則工質為過熱狀態(tài);川?若工質地溫度低于其壓力下 地飽和溫度,則工質為過熱狀態(tài);w.若工質地溫度高于其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則工質為a高于其壓力下地飽和溫度,則工質為a.I,n對b.n,川對C公式Cf2=...2(0=0)適用于A.任意工質、任意絕熱過程 BC?理想工質、任意絕熱過程 D公式Cf2二,2Cp(T1-T2)適用于A.任意工質、任意絕熱過程 BC.理想工質、任意絕熱過程 D.擴壓管是用來將流體地動能轉化為A.功B.熱量C.內能.噴管是用來將流體地壓力能轉化為A.功.B.熱量 C.動能過熱狀態(tài)川,W對 D. I,W對.理想工質、可逆絕熱過程.任意工質、可逆絕熱過程.理想工質、可逆絕熱過程.任意工質、可逆絕熱過程D.壓力能D.內能326.當噴管流道截面積從大變小又從小變大時,氣體地流速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一定327.當擴壓管流道截面積從大變小又從小變大時,氣體地流速A.增大 B.減小C.不變D.不疋328.任何壓力下地理想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溫度將A.降低B.升高 C.不變D.不疋329.實際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比焓將A.降低B.升高 C.不變D.不疋330.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比熵將A.降低 B.升高C.不變D.不疋331.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壓力將A.降低B.升高C.不變D.不疋332.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比容將A.減小 B.增大C.不變D.不疋333.實際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內能將A.減小B.增大C.不變D.不疋334.氣體地流速為亞音速,為使氣體地流速繼續(xù)降低可使用A.擴張形擴壓管 B?收縮形噴管C.擴張形噴管D.縮放形擴壓管335.氣體地流速為亞音速,為使氣體地流速繼續(xù)提高可使用A.擴張形擴壓管 B.收縮形噴管C?擴張形噴管D?縮放形擴壓管氣體地流速為超音速,為使氣體地流速繼續(xù)降低可使用A.擴張形擴壓管 B.收縮形噴管C.擴張形噴管 D.縮放形擴壓管氣體地流速為超音速,為使氣體地流速繼續(xù)降低可使用A.擴張形擴壓管 B.收縮形噴管C.擴張形噴管 D.收縮形擴壓管氣體地流速為超音速,為使氣體地流速繼續(xù)提高可使用A.擴張形擴壓管B.收縮形噴管C?擴張形噴管D.縮放形噴管在擴張形噴管內流過地超音速氣體,其A.壓力升高,速度降低 B?壓力降低,速度升高C.壓力升高,速度升高 D.壓力降低,速度降低在擴張形擴壓管內流過地超音速氣體,其A.壓力升高,速度降低 B.壓力降低,速度升高C.壓力升高,速度升高 D.壓力降低,速度降低341.在收縮形噴管內流過地亞音速氣體,其A.壓力升高,速度降低 B?壓力降低,速度升高C.壓力升高,速度升高 D.壓力降低,速度降低氣體在噴管中流動,當其流速大于當地音速時,應采用—噴管A.縮放形B.放縮形 C.收縮形 D.擴張形由于氣流以高速流過噴管或擴壓管,因此可以近似地認為是A.絕熱過程 B.等壓過程C.多變過程D.定容過程在收縮形噴管地最小斷面處,馬赫數A.大于1B.小于1C?大于等于1D.小于等于1345.擴張形噴管最大斷面處A.M<IB.MK1 C.M>1D.M=1在收縮形擴壓管地最小斷面處,馬赫數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大于等于1氣體流動中,當漸縮噴管出口截面壓力與進口壓力之比達到臨界壓力比此時壓力繼續(xù)下降,它們地流量將A.增加B.減小 C?不變D.不一定氣體流動中,當漸縮噴管出口截面壓力與進口壓力之比大于臨界壓力比此時壓力繼續(xù)下降,它們地流量將A.增加 B.減小C.不變D.不一定當來流速度為超音速時,噴管或擴壓管地斷面形狀為 和 A.擴張形噴管/收縮形擴壓管 B.擴張形擴壓管/收縮形噴管C.收縮形擴壓管/擴張形擴壓管 D.收縮形擴壓管/縮放形噴管濕蒸汽經絕熱節(jié)流后, 下降A.壓力 B.比焓 C .比熵 D .都不對濕蒸汽經絕熱節(jié)流后, 不變A.壓力B.比焓 C .比熵 D .都不對352.濕蒸汽經絕熱節(jié)流后,壓力—一比焓_,比熵 A.減小/不變/增加 B.不變/增加/減小
C?增加/減小/不變 D?不變/減小/增加353.噴管是用來將流體地 轉化為動能地A.功 B.壓力能C.內能D.熱量354.任何壓力下地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溫度將A.降低B.升高C.不變D.不一定355.理想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壓力將A.降低B.升高C.不變D.不一定356.理想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比容將A.減小 B.增大C.不變D.不一定357.理想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內能將A.減小B.增大C.不變D.不一定358.節(jié)流過程是一個典型地A.可逆過程 B.不可逆過程C.靜態(tài)過程D.定壓過程359.節(jié)流過程可以看做是?一個A.定容過程 B.定溫過程C.絕熱過程D.定壓過程360.擴壓管地作用是獲得氣流,同時壓力A.高速/下降B.高速/上升C.低速/下降 D.低速/上升361.噴管地作用是獲得氣流,同時壓力A.高速/下降B.高速/上升C.低速/下降D.低速/上升362.當流道截面積變小時,氣體地流速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一定363.當噴管流道截面積變小時,氣體地流速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一定364.當擴壓管流道截面積變小時,氣體地流速A.增大 B.減小C.不變D.不一定365.當流道截面積變大時,氣體地流速A.增大B.減小C.不變D.不一定366.縮放形噴管出口處A.M<1 B.M>1C.M=1D.M=0367.收縮形噴管進口處A.M<1B.M>1C.M=1D.M=0368.在縮放形擴壓管地最小截面處A.M<1B.M>1C.M=1D.M=0在擴張形擴壓管最小斷面處地馬赫數A.大于1B.小于等于1C.小于1D.等于1當超音速氣流流入收縮形通道時,則出口氣流地速度和壓力將依次為A.增大,減小B.減小,減小 C.減小,增大D.增大,增大371.當M<1向M>1變化時,噴管截面地變化規(guī)律是A .漸擴 B .漸縮 C?縮放 D .達到最小值當M>1向M<1變化時,擴壓管截面地變化規(guī)律是A .漸擴 B .漸縮 C?縮放 D .達到最小值拉伐爾噴管是指A.漸擴噴管B.漸縮噴管 C?縮放噴管D.理想噴管擴壓管是用來將流體地 轉化為壓力能地A?功B?熱量C?內能 D.動能擴張形噴管進口處A.M<1B.M>1C.MK1 D.M>1擴張形噴管出口處A.M<1 B.M>1C.M>1D.MK1.收縮形擴壓管最大斷面處A.M>1B.M<1C.M=1D.MK1.擴張形擴壓管最大斷面處A.M<1B.MK1C.M>1D.M=1.任何壓力下地實際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溫度將A.降低B.升高C.不變 D.無法確定.理想氣體經節(jié)流后,其比焓將A.降低B.升高 C.不變D.不一定381.葉輪式壓縮機地能量轉換方式是A.外界地機械能直接轉化為氣體地壓力能B.外界地機械能直接轉化為氣體地動能C.外界地機械能先轉化為氣體地動能,然后動能在擴壓管中轉化為壓力能D.以上說法都不對.活塞式壓縮機地能量轉換方式是A.外界地機械能直接轉化為氣體地壓力能B.外界地機械能直接轉化為氣體地動能C.外界地機械能先轉化為氣體地動能,然后動能在擴壓管中轉化為壓力能以上說法都不對.某雙級壓縮中間冷卻地理想壓縮機,將0.15MPa地空氣壓縮至3MPa其最佳中間壓力應為MPaA.1.732 B.0.681,C.1.575D.1.5.采用多級壓縮和中間冷卻地壓縮機,可以A.提高壓縮機排出壓力 B.降低容積效率C.提高排出溫度 D.降低成本.采用多級壓縮和中間冷卻地壓縮機,可以A.降低壓縮機排出壓力 B.提高排出溫度C.省功 D .降低容積效率.活塞式壓縮機—壓縮時消耗功最小, 壓縮時消耗功最大A.定溫/絕熱B.絕熱/定溫 C.多變/定溫 D.多變/絕熱.活塞式壓縮機地余隙容積使壓縮機供氣量 ,壓縮1kg氣體所消耗地功.A.減少/不變B.減少/增加 C.減少/減少 D.不變/減少.葉輪式壓氣機地特點是體積 ,供氣量 A.小/小 B.小/大C.大/小 D.大/大.葉輪式壓氣機按其出口壓力地高低分為通風機、鼓風機和A.壓縮機B.徑流機C.軸流機D.風扇.某雙級壓縮中間冷卻地理想壓縮機,將0.1MPa地空氣壓縮至3MPa其最佳中間壓力應為MPaA.1.732 B.0.5477C.1.55D.1.50——27——
?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地增壓比 時,其容積效率將降低A.增大 B ?降低 C ?不變 D ?不定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地余隙比降低時,其容積效率將A.提高 B .降低 C .不變 D .不定壓縮機地余隙容積,可防止活塞撞擊氣缸蓋,但使A.耗功增大 B?供氣量減小C.壓縮終點溫度升高 D.壓縮終點溫度降低采用多級壓縮和中間冷卻地壓縮機,可以A.降低壓縮機排出壓力 B.改善壓氣機潤滑條件C.降低容積效率 D .提高排出溫度為降低活塞式壓氣機地耗功,應盡量采用_壓縮過程A.等容B.絕熱 C.等溫D.多變活塞式壓縮機 壓縮時地耗功大于 壓縮時地耗功A.定溫/多變 B.定溫/絕熱 C?絕熱/多變D.多變/絕熱活塞式壓縮機 壓縮時地耗功小于 壓縮時地耗功A.定溫/多變B.絕熱/多變 C.絕熱/定溫 D.多變/定溫活塞式壓縮機多變壓縮時地耗功 定溫壓縮時地耗功A.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無法確定活塞式壓縮機絕熱壓縮時地耗功 多變壓縮時地耗功A.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無法確定對于單級活塞式壓縮機當 提高時,其容積效率也高A.余隙比 B .增壓比 C?初壓D.終壓401.對于單級活塞式壓縮機,其容積效率與一一有關A.余隙比 B .氣體種類 C .初終壓力差D .氣體常數壓縮機壓縮過程實際上是 過程A.定溫B.絕熱 C?多變D.定壓對于單級活塞式壓縮機,其容積效率與 有關A.氣體種類 B.增壓比C.初終壓力差D.氣體常數葉輪式壓氣機按氣流地流向分為 和 A.壓縮式/通風式 B.徑流式/軸流式C.通風式/徑流式 D.鼓風式/軸流式活塞式空氣壓縮機地余隙容積雖不影響壓縮 1kg氣體所消耗地功,但影響壓縮氣體地A.壓力B.供氣量 C.容積效率 D.B+C某內燃機混合加熱理想循環(huán),向外界放熱400kJ/kg,對外做功600kJ/kg,其熱效率為A.0.3B.0.4 C.0.6D.4409.某熱機在一個循環(huán)中,吸熱Q,放熱Q,則熱效率為A.QiQ<i-QA.QiQ<i-Q2Q2Q<i-Q2Qi-Q2Q2D Qi-Q2Qi.內燃機是一種 地裝置A.傳遞運動 B.將能量部分地轉換為機械功C.能量交換 D.傳遞熱量?下列被稱為熱機地是A.柴油機B?鍋爐C?冷凝器D?制冷機?內燃機動力裝置地做功工質是A.燃氣B?蒸汽C?燃油D?水柴油機循環(huán)凈功越大,則循環(huán)地熱效率A.越大B.越小C.不變D.不一定影響蒸氣壓縮制冷理想循環(huán)制冷系數地主要因素有A.膨脹閥B?蒸發(fā)溫度C.背壓閥D.節(jié)流提高_和可以提高蒸氣壓縮制冷理想循環(huán)地制冷系數A.蒸發(fā)溫度/冷凝溫度 B.冷凝溫度/過冷度C?蒸發(fā)溫度/過冷度 D.冷凝溫度/冷劑量提高_和可以提高蒸氣壓縮制冷理想循環(huán)地制冷系數A.蒸發(fā)溫度/冷凝溫度 B.冷凝溫度/過冷度C?蒸發(fā)溫度/過冷度 D.冷凝溫度/冷劑量蒸氣壓縮制冷裝置主要是由壓縮機、冷凝器、 _和蒸發(fā)器組成地A.噴油器 B.膨脹閥C.鍋爐D.排氣閥某蒸氣壓縮制冷循環(huán),從蒸發(fā)器吸熱200kJ/kg,向冷凝器放熱250kJ/kg,其制冷系數為A.0.8B.1.25C.4D.5某空調機,在蒸發(fā)器中吸熱Q2,在冷凝器中放熱Q,則制冷系數為A.—91 B.Q2C.Q1_Q2 D.Q1七2TOC\o"1-5"\h\zQ1-Q2 Q1-Q2 Q2 Q1.某空調機,在蒸發(fā)器中吸熱Q,在冷凝器中放熱Q,則供熱系數為A匚B. C. D.Q^—Q2 Q^—Q2 Q2 Q1.在密閉絕熱地房間內,起動一臺所有設備都置于室內地空調機藉以降溫 ,最終室內地溫度將A.降低 B.升高C.不變D.無法確定.其他條件不變,蒸氣壓縮制冷循環(huán)地制冷系數隨蒸發(fā)溫度地提高、 冷凝溫度地提高、過冷度地加大而 、 ’A.升高B.降低C.不變D.無法確定.其他條件不變,蒸氣壓縮制冷循環(huán)地制冷系數隨低溫熱源溫度地提高、 高溫熱源溫度地降低、過冷度地加大而A.升高B.降低C.不變D.無法確定.其他條件不變,熱泵地供熱系數隨蒸發(fā)溫度地 、冷凝溫度地提高、過冷度地減小而降低A.升高 B.降低C.不變D.無法確定.其他條件不變,熱泵地供熱系數隨低溫熱源溫度地提高、 高溫熱源溫度地降低、過冷度地而提高A.加大B.減小C.不變D.無法確定.某熱泵,從蒸發(fā)器吸熱200kJ/kg,向冷凝器放熱250kJ/kg,其供熱系數為A.0.8B.1.25C.4D.5
429.430.431.432.433.434.435.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某熱泵,向冷凝器放熱200kJ/kg,消耗外界功50kJ/kg,其供熱系數為A.0.75B.1.33C.3 D.4一臺熱機帶動一臺熱泵,熱機和熱泵排出地熱量均用于加熱暖氣散熱器地熱水.若熱機地熱效率為30%,熱泵地供熱系數為3,則輸給散熱器熱水地熱量是輸給熱機熱量A.1.6B.2.4C.3D.3.3提高制冷系數地正確途徑是A.盡量使實際循環(huán)接近逆卡諾循環(huán)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媒體行業(yè)內容創(chuàng)作授權合同
-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tǒng)建設合同
- 建材購銷合同簡單范本
- 協(xié)議酒店年度合同
- 標準體育場地租賃合同范文
- 技術開發(fā)委托合同范本
- 進出口合同的履行
- 員工借調服務合同
- 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法律知識一本全-記錄
- 基于膜解剖的腹腔鏡與機器人結直腸腫瘤手術學-隨筆
- 醫(yī)院物業(yè)服務組織機構及人員的配備、培訓管理方案
- 外觀判定標準
- 江西上饒市2025屆數學高二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進食護理團體標準
- 工行人工智能風控
- 2023風電機組預應力混凝土塔筒與基礎結構設計標準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結題報告
- 一年級的成長歷程
- 2024年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介紹課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