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閥設計中電磁力的工程計算方法-圖文_第1頁
電磁閥設計中電磁力的工程計算方法-圖文_第2頁
電磁閥設計中電磁力的工程計算方法-圖文_第3頁
電磁閥設計中電磁力的工程計算方法-圖文_第4頁
電磁閥設計中電磁力的工程計算方法-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方數據萬方數據萬方數據萬方數據44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2007年應強度。參考文獻【2】,電磁鐵中用到的工業(yè)純鐵和軟磁合金的磁化曲線如圖5所示。2.21.8—_裔1.41.0O.6—55152535H/kA?lit一‘圖5導磁材料的磁化吐線對于圖2所示結構,采用軸對稱磁位矢量分析模型,計算時分別考慮工業(yè)純鐵和精密導磁合金磁化曲線的非線性特征。為了得到較為精確的計算結果,取四節(jié)點雙線性等三單元進行計算,考慮到氣隙處結構較小,并且此處需要精密分析,有限元離散時在此處加密網格,得到的有限元計算模型如圖6所示。對于圖6a所示結構,左部邊界為旋轉軸,施加軸對稱邊界條件,線圈部位施加電流密度‘,邊界條件(電流密度定義為線圈安匝數與線圈截面積之比,其余與外界接觸的邊界認為漏磁很少,假定最外面的磁力線與邊界重合。圖6b、圖6c分別是采用有限元方法得到的磁力線和磁感應強度分布。a有限元模型b磁力線分布c磁感應強度B分布圖6有限元計算模型及得到的計算結果以上計算過程考慮導磁材料非線性,如果按照恒定導磁率計算,分別取兩種材料的導磁率為3.1×10刁H/A和1.5×10一H/A,得到的磁力線及磁感應強度分布見圖7。圖6、圖7兩種情況對應的電磁力分別為118.6N和165.8N,但通過磁場分析結果來看,銜鐵和擋鐵處的磁感應強度已經超過該材料的飽和磁感應強度,因此,采用線性模型計算得到的結果偏高。2.4各種計算結果的比較在電磁鐵組件加工完畢后,通常采用測量砝碼懸重的方法考核電磁力指標。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設計可靠性,通常在極限電壓下測量電磁鐵吸力,表5為在24V條件下的試驗和計算結果的對比。萬方數據第1期婁路亮等電磁閥設計中電磁力的工程計算方法45a)磁力線分布b)磁感應強度B分布圖7不考慮導磁材料的非線性得到的計算結果表5計算電磁力與實測數值比較經驗公式工作狀態(tài)實測值Kr=2.5肛3.5154.9磁路分割法Kr=4.593.97有限元法線性模型165.8非線性模型118.624V、20Q、氣隙0.5mm117.6303.693.7分布,計算結果的準確性也最高,適合在工程設計與通過表5的對比結果可以看出:采用非線性有限元模型計算得到的電磁力與實測值之間的誤差最小,采用有限元方法同時可以得到整個空間的磁力線分布、磁路各處磁感應強度大小,有利于磁力計算與磁路優(yōu)化。參考文獻優(yōu)化中推廣使用。通過對型號產品的分析,發(fā)現套筒對磁路磁阻影響較大,如果能夠將導磁材料與非導磁材料連接到一起,降低磁路的非氣隙處磁阻,可以優(yōu)化電磁鐵結構。3結論本文介紹了3種工程上常用的計算電磁鐵吸力的計算方法,就方法的難易程度來講,經驗公式估算最為簡單,但是估算精度受參數選取影響非常大,對于有豐富電磁鐵設計經驗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而磁路分割法物理意義明確,關鍵需要準確估算磁路各處的磁導及磁通,該方法能夠確定磁勢降低的主要部位,可以在電磁鐵設計初期進行磁力估算,缺點是不能考慮磁性材料的非線性特征及精確計算磁阻及漏[1]林其壬,趙佑民.磁路設計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7.【2】李泉鳳.電磁場數值計算與電磁鐵設計[M].jE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3】錢家驪.電磁鐵吸力公式的討論fJ】.電工技術,2001(1):59-60。[4】安琳,劉志珍,趙琳.電磁閥的有限元法磁場分析及吸力計算[J]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34(6):27.31.[5】付文智,李明哲,鄧玉山.直流電磁鐵磁場和牽引力的數值模擬【J】.機械學報,2005,36(2):100—103.【6】TaoGChen,HYHeZB.Optimaldesignofthemagneticoffieldofalligh-speedresponsesolenoidvalve[J].JournalMaterialsProcessing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