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1.gif)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2.gif)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3.gif)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4.gif)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710ae3b4ab3caf3f7c0994b677213e8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1(優(yōu)選)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優(yōu)選)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22、“狐蜮”:“狐蜮”的狐與狐惑的狐意同,蜮,《說文》蜮:①古代相傳為一種能含沙射人的動物;②一種食禾苗的害蟲?!昂狻倍?一指狐及短狐;二指害蟲?!吨腥A大辭典》《漢語大辭典》。1、射工,短狐。相傳一種能含沙射人的動物?!捌錉钊琪M,三足,長三五寸,多生南方。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食禾苗的害蟲。以“狐蜮”命名,一示狐蜮同性,行蹤幽隱不定,表明本病發(fā)病部位幽隱,患處蝕爛不定。二示使人暗中受傷,起病隱匿,且病損部位糜爛,有如蟲蝕。
2、“狐蜮”:3筆者傾向于“狐蜮”定名。因原文指出“蝕于喉為蜮,蝕于陰為狐”,即明確指出“狐蜮”分為“狐”和“蜮”兩種動物,分別傷及上下而定“狐”病和“蜮”病。統(tǒng)稱“狐蜮”病宋歐陽修《自歧江山行至平陸驛》詩:“水涉愁蜮射,林行憂猛虎”,說明當時有獨立的“蜮”病,而且并非罕見。筆者傾向于“狐蜮”定名。因原文指出“蝕于喉為蜮,蝕于4(二)古今對本病的認識、古代醫(yī)家:1、《千金方》曰“狐惑由溫毒使然也?!?、《醫(yī)宗金鑒》:“狐惑,牙疳、下疳等瘡之古名也。近時惟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蝕爛肛陰。牙疳,即惑也,蝕咽腐齦,脫牙穿腮破唇,每因傷寒后余毒與濕熱之為害也。”
3、
尤怡《金匱要略心典》認為是蟲病。蓋雖蟲病,而能使人惑亂而狐疑,故名曰狐惑。4、唐容川《金匱要略淺注補正》亦認為是蟲癥,并認為應作“狐蜮”。狐惑二字對舉,狐字著實,惑字托空,文法先不合矣。蟲蝕咽喉,何惑之有?蓋是蜮字之誤耳。蜮字篆文似惑,傳寫滋誤。
(二)古今對本病的認識、5
唐容川是根據(jù)孫思邈改“狐惑”為“狐蜮”的,是據(jù)《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改。謂“江南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一名蜮”
5、曹穎甫;“狐蜮”即“今之梅毒”?,F(xiàn)代醫(yī)家1、岳美中認為其與小兒麻疹、溫疫失治或誤治引發(fā)之瘡毒很相似。2、李仁仲斷言狐惑即今羌蟲(沙虱)病。3、所謂狐惑。取其狐疑惑亂之意四川張家禮黑龍江王鐵策、北京王慶國唐容川是根據(jù)孫思邈改“狐惑”為“狐蜮”的,是64、杜諾凡病(又稱腹股溝肉芽腫)陜西焦曉君5、狐惑當改為“狐蜮”楊百茀弗教授在其主編《金匱集釋》《金匱要略講義》(第五版)6、性病核工業(yè)部醫(yī)院楊德明畢夏氏綜合征是一種眼—粘膜—皮膚的綜合病征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
日本學者認為是梅毒十六世紀以前,我國并無梅毒,十六世紀初始才由歐洲傳入我國7、狐惑病是現(xiàn)代醫(yī)學不同疾病在不同人群或同一個體不同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一組證侯群天津馬曉峰。4、杜諾凡病(又稱腹股溝肉芽腫)陜西焦曉君7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③《本義》則認為由“蟲之浮游不常,起伏無一”所致,尤怡所謂“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吳謙、念祖等皆從其說。【討論】本條所論之“膿”究竟在何處?有認為在喉與陰肛者,有認為在腸者,有認為在肛門者??杉拥啬w子、蛇床子、黃柏、龍膽草。宋歐陽修《自歧江山行至平陸驛》詩:“水涉愁蜮射,林行憂猛虎”,說明當時有獨立的“蜮”病,而且并非罕見。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4、V-B2(核黃素)缺乏癥:陰囊炎(紅斑、丘疹、銀屑疹)皮、舌、唇、口腔炎。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濕熱內蘊,胃氣不和【分析】3、V-B1缺乏癥(腳氣?。┥窠浵到y(tǒng)受損(雙下肢肌肉乏力、麻、痛))為干性腳氣;病機:濕熱毒邪,循經下注。陰囊濕疹:倪某某,男性,38歲。治法:清肝熱,健脾濕,解毒療瘡。后用苦參湯熏,每晚熏1小時,兼服清熱利濕之中藥,2周后,帶凈癢止。此圖顯示白塞病的雙膝關節(jié)炎(趙錫武用30克)24篇“噉蛇牛肉之愈死方甘草煮汁飲之,即解。本案雖患狐惑而見上、中、下三部癥狀,但患者有心下痞滿,飲食乏味,大便頻行,此脾胃虛而不運之象。患病而有上、中、下三部的特點。歷代醫(yī)家意見不一,有因傷寒而變成;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
8、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相當于西醫(yī)之白塞氏綜合征(口、眼、生殖器綜合征)。白塞氏綜合征在疾病發(fā)展變化過程中,都可表現(xiàn)出與狐惑病相同和相類似的癥狀體證,按狐惑病辨證施治療效滿意。因此,有人認為就是白塞氏綜合征,把“狐蜮”病稱謂張仲景綜合癥。任應秋老師評價說:張仲景先師在1700年前創(chuàng)立的充滿科學精神的辨證論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8、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相當于西醫(yī)之白塞8(三)病因病機歷代醫(yī)家意見不一,有因傷寒而變成;有濕熱毒氣所為;有謂蟲蝕上下也。但一致認為該病與濕熱相關,現(xiàn)多認為濕熱化生蟲毒,腐蝕機體。
(三)病因病機9【原文】狐蜮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蜮,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10)
甘草瀉心湯方:甘草四兩黃芩人參干姜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提要】本條論述狐蜮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內服方。
【分析】
【原文】10病因病機:濕熱化生蟲毒,腐蝕機體。癥狀:分為特殊癥狀和一般癥狀。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蜮蝕于咽喉,粘膜潰爛,聲音嘶啞2.一般癥狀狀如傷寒濕熱郁蒸,邪正相搏默默欲眠目不得閉濕熱內蘊心神被擾臥起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濕熱內蘊,胃氣不和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濕熱薰蒸,正邪交爭
1.特殊癥狀
病因病機:濕熱化生蟲毒,腐蝕機體。1.特殊癥狀11治法:清熱燥濕,和中解毒。方劑:甘草瀉心湯。方義:生甘草:為主藥,重用解蟲毒,清熱。(趙錫武用30克)24篇“噉蛇牛肉之愈死方甘草煮汁飲之,即解?!保S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干姜、半夏:辛燥化濕(“濕非辛不開非溫不化,非苦不降,非淡滲不利”)人參、大棗:和胃扶正補虛。共奏清熱燥濕,和中解毒之功。
辛開苦降治法:清熱燥濕,和中解毒。辛開苦降12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此句令人費解,以往的注家曾經有如下的解釋:①巢元方、徐彬認為這種變化“由濕熱毒氣所為也”。②《二注》中趙以德解釋為“由五臟不足,更為專旺,迭見其色也”。③《本義》則認為由“蟲之浮游不常,起伏無一”所致,尤怡所謂“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吳謙、念祖等皆從其說。以上諸說,可能都不一定能夠使人滿意。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13如果我們循狐惑病的病因病機也可以作如下解釋,即感受濕熱蟲毒,濕熱內蘊,正邪相爭,熱偏勝而上蒸,可見面目赤;若濕偏勝而上遏,則面目黯黑;如濕熱阻滯營衛(wèi),氣血不能上榮,則面目白。此處不可理解為面目之色在短時問內連續(xù)多變,也不符合臨床。如果我們循狐惑病的病因病機也可以作如下解釋,即14(二)外治法【原文】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11)苦參湯方:苦參一升蝕于肛者,雄黃熏之。(12)雄黃【提要】以上兩條論述狐蜮病前后二陰蝕爛的外治法。(二)外治法【原文】15病機:濕熱毒邪,循經下注。癥狀:前后二陰蝕爛。治法:燥濕殺蟲解毒。方劑:前陰蝕爛用苦參湯外洗。后陰蝕爛用雄黃外熏。方義:苦參洗之:清熱解毒,燥濕殺蟲。可加地膚子、蛇床子、黃柏、龍膽草。雄黃:攻毒殺蟲止癢藥。解毒殺蟲祛痰,截瘧。熏之祛腐生肌,燥濕解毒。
病機:濕熱毒邪,循經下注。16《本草正義》:“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草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濕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尤烈??今人但以為洗瘡之用??”臨床大量實踐表明苦參在狐惑病的治療中有良效,為狐惑病外治之要藥。這也反過來證明了狐惑病局部確屬濕熱蘊蒸,釀腐成膿無疑?!侗静菡x》:“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17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燒后生成毒性更強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對腫瘤細胞有特定毒性,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增強機體免疫而抗腫瘤。特別殺傷白血病細胞,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佳,亦治肝癌、骨髓癌?!肚Ы鸱健方舛警煰?,為末外涂。《醫(yī)宗金鑒》配白帆等份名二味拔毒散。治蛇咬傷,用香油調涂患處。《任齋直指方》與朱砂同用治癲癇。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18病例:1.外陰瘙癢:梁某,女,35歲。患白帶下注3年之久,近1年來加重,并發(fā)外陰瘙癢難忍。經婦科檢查,診斷為“滴蟲性陰道炎“。經用滅滴靈等治療2個療程,效果不明顯。后用苦參湯熏,每晚熏1小時,兼服清熱利濕之中藥,2周后,帶凈癢止。又經婦科數(shù)次檢查,陰道未見滴蟲,而且炎癥也愈。2.陰囊濕疹:倪某某,男性,38歲。患陰囊濕疹月余,于1971年11月23日前來就診。用者一月前,自覺陰囊發(fā)癢,抓破則流黃水,繼則龜頭及肛門周圍均見濕疹,尤以陰囊為甚,曾外用膚輕松和中藥洗劑,雖見好轉,但時好時犯、后龜頭發(fā)生潰爛,病人搔癢難忍,舌淡苔白,脈沉緩稍滑,乃濕熱下注,遂投苦參30克,水煎外洗,并以龍膽瀉肝湯加減化裁內服.外洗六次而愈。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19鑒別:1、性病
2、煙酸缺乏癥:舌、口腔潰瘍、前陰炎、尿道痛。但以皮炎、腹瀉、癡呆為特征。3、V-B1缺乏癥(腳氣?。┥窠浵到y(tǒng)受損(雙下肢肌肉乏力、麻、痛))為干性腳氣;以水腫和心臟受損為主稱濕性腳氣。可見舌、口腔炎、前后陰潰瘍。4、V-B2(核黃素)缺乏癥:陰囊炎(紅斑、丘疹、銀屑疹)皮、舌、唇、口腔炎。5、V-B6缺乏癥:皮、舌、唇、口腔炎、虛弱、抑郁。鑒別:20(三)狐蜮釀膿證治
【原文】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13)
赤豆當歸散方: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當歸三兩【提要】本條論述狐蜮釀膿的證治。
(三)狐蜮釀膿證治【原文】21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7、狐惑病是現(xiàn)代醫(yī)學不同疾病在不同人群或同一個體不同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一組證侯群天津馬曉峰狐蜮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蜮,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特別殺傷白血病細胞,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佳,亦治肝癌、骨髓癌。1、《千金方》曰“狐惑由溫毒使然也。以“狐蜮”命名,一示狐蜮同性,行蹤幽隱不定,表明本病發(fā)病部位幽隱,患處蝕爛不定。外陰瘙癢:梁某,女,35歲。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部位在肛門,理由如下:①本條緊接第11條“蝕于肛者,雄黃熏之”作進一步敘述,前是外治,此是內服,體現(xiàn)仲景內外合治。6、性病核工業(yè)部醫(yī)院楊德明畢夏氏綜合征是一種眼—粘膜—皮膚的綜合病征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謂“江南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一名蜮”漿水清涼,用其煎藥增強清熱解毒作用。一(初期)肝熱脾濕,瘡毒熱瘀:清熱燥濕,解毒療瘡。《醫(yī)宗金鑒》配白帆等份名二味拔毒散。病因病機:感受濕熱蟲毒,侵及肝經,腐蝕機體(侵及口、眼、前后二陰)形成瘡毒。1、岳美中認為其與小兒麻疹、溫疫失治或誤治引發(fā)之瘡毒很相似。取其狐疑惑亂之意四川張家禮黑龍江王鐵策、北京王慶國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原文】在下有前陰粘膜潰破,既痛且癢;因此,有人認為就是白塞氏綜合征,把“狐蜮”病稱謂張仲景綜合癥。病機:狐蜮日久,濕熱釀膿。脈數(shù),微煩熱擾于里一般癥狀默默但欲臥濕困陽郁無熱汗出病不在表主要癥狀:分以下兩個階段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四目眥黑熱瘀血腐若能食者膿已成脾胃未傷1.膿將成
2.膿已成
分析
濕熱循經上犯于目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病機:狐蜮日久,濕熱釀22治法:清熱利濕,行血解毒。方劑:赤豆當歸散。方義:方中赤小豆?jié)B濕清熱,解毒排膿;當歸祛瘀生新;漿水清涼,用其煎藥增強清熱解毒作用。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赤小豆據(jù)《中藥大辭典》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治法:清熱利濕,行血解毒。23目赤如鳩眼(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目赤如鳩眼(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24【討論】本條所論之“膿”究竟在何處?有認為在喉與陰肛者,有認為在腸者,有認為在肛門者。
1、陳國權、李云海:根據(jù)條文精神,多在眼部。根據(jù)近代臨床觀察,本病初起即見眼部癥狀的比較少,往往經過兩三年反復發(fā)作后才出現(xiàn)。故對初得之三、四日”、“七、八日”之語,應活看。其眼部癥狀,最初表現(xiàn)紅赤,并可兼見畏光腫痛,進一步可形成前房積膿,此時兩目由紅赤色轉為暗黑,若不進行治療,最后可以致盲,再結合《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篇“下血,先血后便……赤小豆當歸散主之”的論述,膿亦可在大腸下端的肛門處。其成膿部位雖有上、下之異,而機理則同。【討論】本條所論之“膿”究竟在何處?有認為在喉與陰肛者,25
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部位在肛門,理由如下:①本條緊接第11條“蝕于肛者,雄黃熏之”作進一步敘述,前是外治,此是內服,體現(xiàn)仲景內外合治。②赤小豆當歸散又見于第16篇之第16條“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說明膿成部位在肛門。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26病例1.焦某,女,41歲,干部,1962年6月初診。患者于20年前因在獄中居處潮濕得病,發(fā)冷發(fā)燒,關節(jié)疼痛,目赤,視物不清,皮膚起有大小不等之硬斑,口腔、前陰、肛門均見潰瘍。20年來,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近來月經先期,色紫有塊,有黃白帶,五心煩熱,失眠,咽干,聲嗄,手足指趾硬斑,日久已成角化,肛門周圍及直腸潰瘍嚴重,不能正坐,口腔粘膜及舌面也有潰瘍,滿舌白如粉霜,便干結,小溲短黃,脈滑數(shù),診為狐惑病,即予治惑丸、甘草瀉心湯加減內服,苦參煎水熏洗前陰,并以雄黃粉熏肛。肛門熏后,見有蕈狀物突出肛外,奇癢難忍,用苦參湯洗滌后,漸即收回,服藥期間,大便排出惡臭粘液多量,陰道也有多量帶狀濁液排出,病情日有起色,四肢角化硬斑亦漸消失。治療4個月諸癥消失,停藥觀察1年余,未見復發(fā)。病例1.焦某,女,41歲,干部,1962年6月初診。患者于227白塞氏綜合征1937年土耳其醫(yī)學家白賽氏首先報道白塞氏病,我國1957年開始報道,亦稱口、眼、前后二陰三聯(lián)綜合征。現(xiàn)代醫(yī)學對白塞氏綜合癥的發(fā)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因病毒細菌感染、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等造成細小血管特別是細靜脈血管發(fā)生炎癥,從而出現(xiàn)滲出、增生、水腫及腫脹,使多部皮膚與血管損傷所致,白塞氏病在西方國家較少,在日本、韓國、中國及中東地區(qū)較常見。白塞氏綜合征28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按語:本方治狐惑病,法見《金匱要略》。赤小豆據(jù)《中藥大辭典》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目不得閉濕熱內蘊心神被擾目赤如鳩眼。白塞病的針刺反應對腫瘤細胞有特定毒性,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增強機體免疫而抗腫瘤?!度锡S直指方》與朱砂同用治癲癇。③《本義》則認為由“蟲之浮游不常,起伏無一”所致,尤怡所謂“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吳謙、念祖等皆從其說。病初為肝熱脾濕相合,濕毒循肝經上下為患;劉渡舟醫(yī)案:鄭某某,女,32歲。任應秋老師評價說:張仲景先師在1700年前創(chuàng)立的充滿科學精神的辨證論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②赤小豆當歸散又見于第16篇之第16條“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說明膿成部位在肛門。蜮蝕于咽喉,粘膜潰爛,聲音嘶啞若能食者膿已成脾胃未傷患病而有上、中、下三部的特點。《本草正義》:“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草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濕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尤烈??今人但以為洗瘡之用??”臨床大量實踐表明苦參在狐惑病的治療中有良效,為狐惑病外治之要藥。蟲蝕咽喉,何惑之有?蓋是蜮字之誤耳。白塞病(Behcet’sdisease)是一種可引起復發(fā)性口腔及生殖器潰瘍、復發(fā)性眼色素膜炎、皮膚病變、關節(jié)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消化道等多系統(tǒng)損害的疾病。主要病理改變?yōu)榇?、中、小動靜脈的血管炎此圖顯示口腔的下唇潰瘍(箭頭所示)。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白塞病(Behcet29白塞病口腔的舌潰瘍白塞病口腔的舌潰瘍30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31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32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33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34其成膿部位雖有上、下之異,而機理則同。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目赤如鳩眼。1、《千金方》曰“狐惑由溫毒使然也?!侗静菡x》:“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草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濕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尤烈??今人但以為洗瘡之用??”臨床大量實踐表明苦參在狐惑病的治療中有良效,為狐惑病外治之要藥。白塞氏綜合征宋歐陽修《自歧江山行至平陸驛》詩:“水涉愁蜮射,林行憂猛虎”,說明當時有獨立的“蜮”病,而且并非罕見。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部位在肛門,理由如下:①本條緊接第11條“蝕于肛者,雄黃熏之”作進一步敘述,前是外治,此是內服,體現(xiàn)仲景內外合治。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治法:清肝熱,健脾濕,解毒療瘡?!驹摹棵}數(shù),微煩熱擾于里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此圖顯示白塞病的雙膝關節(jié)炎蓋雖蟲病,而能使人惑亂而狐疑,故名曰狐惑。干姜、半夏:辛燥化濕劉渡舟醫(yī)案:鄭某某,女,32歲。燒后生成毒性更強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成膿部位雖有上、下之異,而機理則同。35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36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37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胸腹壁靜脈怒張此圖顯示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的胸腹壁靜脈曲張(箭頭所示)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38
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頸靜脈怒張白塞病累及大、中靜脈和大、中動脈稱血管白塞病,發(fā)生率約10%
。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頸靜脈怒張39白塞病雙膝關炎。大小關節(jié)均可受累,以踝關節(jié)常見,可復發(fā)作,。此圖顯示白塞病的雙膝關節(jié)炎癥。白塞病雙膝關炎。40白塞病小腿結節(jié)紅斑白塞病小腿結節(jié)紅斑41白塞病的針刺反應皮內針刺或注射生理鹽水,24~48小時后針剌部位出現(xiàn)米粒大小(直徑2~5ram)的紅色丘疹或膿皰者為針剌反應陽性(箭頭所示),有較高的特異性并在活動期陽性率高,是診斷白塞病及判斷其活動性的一個指標。白塞病的針刺反應42白塞病的假性毛囊炎白塞病的假性毛囊炎43足厥陰肝經我對狐蜮病的新認識病初屬肝熱脾濕,加服龍膽瀉丸,以增清利肝經濁毒之功。后期累及心腎,補益心腎,養(yǎng)陰清熱。
足厥陰肝經我對狐蜮病的新認識44服10余劑以上諸癥逐漸獲愈。又本方辛苦相摻而重用甘草,有殺蟲解毒之功。前后陰潰瘍外洗方:苦參、蛇床子、白鮮皮、黃柏、地膚子、冰片。皮內針刺或注射生理鹽水,24~48小時后針剌部位出現(xiàn)米粒大小(直徑2~5ram)的紅色丘疹或膿皰者為針剌反應陽性(箭頭所示),狐惑二字對舉,狐字著實,惑字托空,文法先不合矣。二(后期)氣虛血瘀,陰瘡久留:補氣活血,扶正托瘡。一(初期)肝熱脾濕,瘡毒熱瘀:清熱燥濕,解毒療瘡?!咎嵋勘緱l論述狐蜮釀膿的證治?;疾《猩?、中、下三部的特點。3、V-B1缺乏癥(腳氣病)神經系統(tǒng)受損(雙下肢肌肉乏力、麻、痛))為干性腳氣;二(后期)氣虛血瘀,陰瘡久留:補氣活血,扶正托瘡。外陰瘙癢:梁某,女,35歲。特別殺傷白血病細胞,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佳,亦治肝癌、骨髓癌。肛門熏后,見有蕈狀物突出肛外,奇癢難忍,用苦參湯洗滌后,漸即收回,服藥期間,大便排出惡臭粘液多量,陰道也有多量帶狀濁液排出,病情日有起色,四肢角化硬斑亦漸消失。生甘草:為主藥,重用解蟲毒,清熱。無熱汗出病不在表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白塞病的針刺反應近來月經先期,色紫有塊,有黃白帶,五心煩熱,失眠,咽干,聲嗄,手足指趾硬斑,日久已成角化,肛門周圍及直腸潰瘍嚴重,不能正坐,口腔粘膜及舌面也有潰瘍,滿舌白如粉霜,便干結,小溲短黃,脈滑數(shù),診為狐惑病,即予治惑丸、甘草瀉心湯加減內服,苦參煎水熏洗前陰,并以雄黃粉熏肛。狀如傷寒濕熱郁蒸,邪正相搏口、眼、前后二陰為陰暗濕潤之地,易感染腐化濕熱蟲毒。內生濕熱多源于肝脾,肝郁化熱,脾虛生濕,濕熱毒邪上蒸,口眼蝕爛;濕重則濕熱毒邪下注,前后二陰蝕爛。另外肝脈絡陰器,開竅于目,心開竊于舌,腎開竅于二陰因此由于心腎有關。病初為肝熱脾濕相合,濕毒循肝經上下為患;后期為濕熱蟲毒久郁不解,病及心腎,氣陰兩虛,正虛邪戀,穢濁之邪粘膩難解,疾病反復發(fā)作,經久不愈。服10余劑以上諸癥逐漸獲愈??凇⒀?、前后二陰為45病因病機:感受濕熱蟲毒,侵及肝經,腐蝕機體(侵及口、眼、前后二陰)形成瘡毒。病理:“瘡”為病變中心,西醫(yī)基本病理為血管炎,符合中醫(yī)的“瘀”。濕熱瘀久成瘡。簡稱濕熱瘀瘡。治法:清肝熱,健脾濕,解毒療瘡。病因病機:感受濕熱蟲毒,侵及肝經,腐蝕機體(侵及口、眼、前后46分型論治:一(初期)肝熱脾濕,瘡毒熱瘀:清熱燥濕,解毒療瘡。甘草瀉心湯和龍膽瀉肝湯二(后期)氣虛血瘀,陰瘡久留:補氣活血,扶正托瘡。甘草瀉心湯和赤小豆當歸散。再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活血扶正。前后陰潰瘍外洗方:苦參、蛇床子、白鮮皮、黃柏、地膚子、冰片??谇粷儯罕鹕⒎中驼撝危?7眼部病變:菊花、草決明、青箱子、密蒙花結節(jié)紅斑:丹皮、赤芍、王不留、夏枯草。關節(jié)腫痛:威靈仙、青風藤、僵蠶。單味板藍根有效前期注重燥濕活血、解毒療瘡。后期注重補益氣血、扶正療瘡。狐蜮病屬于免疫功能失調的疾病,另加土茯苓、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雷公藤調節(jié)免疫功能。眼部病變:菊花、草決明、青箱子、密蒙花48病案劉渡舟醫(yī)案:鄭某某,女,32歲?;疾《猩稀⒅?、下三部的特點。在上有口腔經常糜爛作痛,而不易愈合;在下有前陰粘膜潰破,既痛且癢;中部則見心下痞滿,飲食乏味。問其小便尚可,大便則每日二次猶能成形。切其脈弦而無力,舌苔薄白而潤。三部之證由中州發(fā)起。辨為脾虛不運,失降失常,氣痞于中,而挾有濕蟲之毒。治宜健脾調中,升清降濁.兼解蟲毒之侵蝕。處方:炙甘草12克,黃芩9克,人參9克,干姜9克,黃連6克,半夏10克,大棗7枚。服10余劑以上諸癥逐漸獲愈。病案劉渡舟醫(yī)案:鄭某某,女,32歲?;疾《猩?、中、49【分析】治法:清熱利濕,行血解毒。本案雖患狐惑而見上、中、下三部癥狀,但患者有心下痞滿,飲食乏味,大便頻行,此脾胃虛而不運之象?!昂狻奔础敖裰范尽?。赤豆當歸散方:在下有前陰粘膜潰破,既痛且癢;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后期累及心腎,補益心腎,養(yǎng)陰清熱。近來月經先期,色紫有塊,有黃白帶,五心煩熱,失眠,咽干,聲嗄,手足指趾硬斑,日久已成角化,肛門周圍及直腸潰瘍嚴重,不能正坐,口腔粘膜及舌面也有潰瘍,滿舌白如粉霜,便干結,小溲短黃,脈滑數(shù),診為狐惑病,即予治惑丸、甘草瀉心湯加減內服,苦參煎水熏洗前陰,并以雄黃粉熏肛。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辨為脾虛不運,失降失常,氣痞于中,而挾有濕蟲之毒。前后陰潰瘍外洗方:苦參、蛇床子、白鮮皮、黃柏、地膚子、冰片。歷代醫(yī)家意見不一,有因傷寒而變成;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經用滅滴靈等治療2個療程,效果不明顯。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得之三四日對腫瘤細胞有特定毒性,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增強機體免疫而抗腫瘤。白塞病(Behcet’sdisease)是一種可引起復發(fā)性口腔及生殖器潰瘍、復發(fā)性眼色素膜炎、皮膚病變、關節(jié)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消化道等多系統(tǒng)損害的疾病。按語:本方治狐惑病,法見《金匱要略》。狀如傷寒濕熱郁蒸,邪正相搏按語:本方治狐惑病,法見《金匱要略》。本案雖患狐惑而見上、中、下三部癥狀,但患者有心下痞滿,飲食乏味,大便頻行,此脾胃虛而不運之象。當治從脾胃,復其升降之職,則一身之水火既濟,陰陽調和。又本方辛苦相摻而重用甘草,有殺蟲解毒之功。有的醫(yī)家于本方加生石膏,以清陽明胃熱,亦有灼見卓識。【分析】按語:本方治狐惑病,法見《金匱要略》。本案雖患狐惑50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51(優(yōu)選)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優(yōu)選)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522、“狐蜮”:“狐蜮”的狐與狐惑的狐意同,蜮,《說文》蜮:①古代相傳為一種能含沙射人的動物;②一種食禾苗的害蟲。“狐蜮”二字,一指狐及短狐;二指害蟲?!吨腥A大辭典》《漢語大辭典》。1、射工,短狐。相傳一種能含沙射人的動物?!捌錉钊琪M,三足,長三五寸,多生南方。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食禾苗的害蟲。以“狐蜮”命名,一示狐蜮同性,行蹤幽隱不定,表明本病發(fā)病部位幽隱,患處蝕爛不定。二示使人暗中受傷,起病隱匿,且病損部位糜爛,有如蟲蝕。
2、“狐蜮”:53筆者傾向于“狐蜮”定名。因原文指出“蝕于喉為蜮,蝕于陰為狐”,即明確指出“狐蜮”分為“狐”和“蜮”兩種動物,分別傷及上下而定“狐”病和“蜮”病。統(tǒng)稱“狐蜮”病宋歐陽修《自歧江山行至平陸驛》詩:“水涉愁蜮射,林行憂猛虎”,說明當時有獨立的“蜮”病,而且并非罕見。筆者傾向于“狐蜮”定名。因原文指出“蝕于喉為蜮,蝕于54(二)古今對本病的認識、古代醫(yī)家:1、《千金方》曰“狐惑由溫毒使然也。”2、《醫(yī)宗金鑒》:“狐惑,牙疳、下疳等瘡之古名也。近時惟以疳呼之,下疳即狐也,蝕爛肛陰。牙疳,即惑也,蝕咽腐齦,脫牙穿腮破唇,每因傷寒后余毒與濕熱之為害也?!?/p>
3、
尤怡《金匱要略心典》認為是蟲病。蓋雖蟲病,而能使人惑亂而狐疑,故名曰狐惑。4、唐容川《金匱要略淺注補正》亦認為是蟲癥,并認為應作“狐蜮”。狐惑二字對舉,狐字著實,惑字托空,文法先不合矣。蟲蝕咽喉,何惑之有?蓋是蜮字之誤耳。蜮字篆文似惑,傳寫滋誤。
(二)古今對本病的認識、55
唐容川是根據(jù)孫思邈改“狐惑”為“狐蜮”的,是據(jù)《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改。謂“江南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一名蜮”
5、曹穎甫;“狐蜮”即“今之梅毒”?,F(xiàn)代醫(yī)家1、岳美中認為其與小兒麻疹、溫疫失治或誤治引發(fā)之瘡毒很相似。2、李仁仲斷言狐惑即今羌蟲(沙虱)病。3、所謂狐惑。取其狐疑惑亂之意四川張家禮黑龍江王鐵策、北京王慶國唐容川是根據(jù)孫思邈改“狐惑”為“狐蜮”的,是564、杜諾凡病(又稱腹股溝肉芽腫)陜西焦曉君5、狐惑當改為“狐蜮”楊百茀弗教授在其主編《金匱集釋》《金匱要略講義》(第五版)6、性病核工業(yè)部醫(yī)院楊德明畢夏氏綜合征是一種眼—粘膜—皮膚的綜合病征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
日本學者認為是梅毒十六世紀以前,我國并無梅毒,十六世紀初始才由歐洲傳入我國7、狐惑病是現(xiàn)代醫(yī)學不同疾病在不同人群或同一個體不同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一組證侯群天津馬曉峰。4、杜諾凡病(又稱腹股溝肉芽腫)陜西焦曉君57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③《本義》則認為由“蟲之浮游不常,起伏無一”所致,尤怡所謂“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吳謙、念祖等皆從其說?!居懻摗勘緱l所論之“膿”究竟在何處?有認為在喉與陰肛者,有認為在腸者,有認為在肛門者??杉拥啬w子、蛇床子、黃柏、龍膽草。宋歐陽修《自歧江山行至平陸驛》詩:“水涉愁蜮射,林行憂猛虎”,說明當時有獨立的“蜮”病,而且并非罕見。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4、V-B2(核黃素)缺乏癥:陰囊炎(紅斑、丘疹、銀屑疹)皮、舌、唇、口腔炎。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濕熱內蘊,胃氣不和【分析】3、V-B1缺乏癥(腳氣?。┥窠浵到y(tǒng)受損(雙下肢肌肉乏力、麻、痛))為干性腳氣;病機:濕熱毒邪,循經下注。陰囊濕疹:倪某某,男性,38歲。治法:清肝熱,健脾濕,解毒療瘡。后用苦參湯熏,每晚熏1小時,兼服清熱利濕之中藥,2周后,帶凈癢止。此圖顯示白塞病的雙膝關節(jié)炎(趙錫武用30克)24篇“噉蛇牛肉之愈死方甘草煮汁飲之,即解。本案雖患狐惑而見上、中、下三部癥狀,但患者有心下痞滿,飲食乏味,大便頻行,此脾胃虛而不運之象?;疾《猩稀⒅?、下三部的特點。歷代醫(yī)家意見不一,有因傷寒而變成;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
8、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相當于西醫(yī)之白塞氏綜合征(口、眼、生殖器綜合征)。白塞氏綜合征在疾病發(fā)展變化過程中,都可表現(xiàn)出與狐惑病相同和相類似的癥狀體證,按狐惑病辨證施治療效滿意。因此,有人認為就是白塞氏綜合征,把“狐蜮”病稱謂張仲景綜合癥。任應秋老師評價說:張仲景先師在1700年前創(chuàng)立的充滿科學精神的辨證論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8、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相當于西醫(yī)之白塞58(三)病因病機歷代醫(yī)家意見不一,有因傷寒而變成;有濕熱毒氣所為;有謂蟲蝕上下也。但一致認為該病與濕熱相關,現(xiàn)多認為濕熱化生蟲毒,腐蝕機體。
(三)病因病機59【原文】狐蜮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蜮,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10)
甘草瀉心湯方:甘草四兩黃芩人參干姜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提要】本條論述狐蜮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及內服方。
【分析】
【原文】60病因病機:濕熱化生蟲毒,腐蝕機體。癥狀:分為特殊癥狀和一般癥狀。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蜮蝕于咽喉,粘膜潰爛,聲音嘶啞2.一般癥狀狀如傷寒濕熱郁蒸,邪正相搏默默欲眠目不得閉濕熱內蘊心神被擾臥起不安不欲飲食,惡聞食臭濕熱內蘊,胃氣不和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濕熱薰蒸,正邪交爭
1.特殊癥狀
病因病機:濕熱化生蟲毒,腐蝕機體。1.特殊癥狀61治法:清熱燥濕,和中解毒。方劑:甘草瀉心湯。方義:生甘草:為主藥,重用解蟲毒,清熱。(趙錫武用30克)24篇“噉蛇牛肉之愈死方甘草煮汁飲之,即解。”)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干姜、半夏:辛燥化濕(“濕非辛不開非溫不化,非苦不降,非淡滲不利”)人參、大棗:和胃扶正補虛。共奏清熱燥濕,和中解毒之功。
辛開苦降治法:清熱燥濕,和中解毒。辛開苦降62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此句令人費解,以往的注家曾經有如下的解釋:①巢元方、徐彬認為這種變化“由濕熱毒氣所為也”。②《二注》中趙以德解釋為“由五臟不足,更為專旺,迭見其色也”。③《本義》則認為由“蟲之浮游不常,起伏無一”所致,尤怡所謂“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吳謙、念祖等皆從其說。以上諸說,可能都不一定能夠使人滿意。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63如果我們循狐惑病的病因病機也可以作如下解釋,即感受濕熱蟲毒,濕熱內蘊,正邪相爭,熱偏勝而上蒸,可見面目赤;若濕偏勝而上遏,則面目黯黑;如濕熱阻滯營衛(wèi),氣血不能上榮,則面目白。此處不可理解為面目之色在短時問內連續(xù)多變,也不符合臨床。如果我們循狐惑病的病因病機也可以作如下解釋,即64(二)外治法【原文】蝕于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11)苦參湯方:苦參一升蝕于肛者,雄黃熏之。(12)雄黃【提要】以上兩條論述狐蜮病前后二陰蝕爛的外治法。(二)外治法【原文】65病機:濕熱毒邪,循經下注。癥狀:前后二陰蝕爛。治法:燥濕殺蟲解毒。方劑:前陰蝕爛用苦參湯外洗。后陰蝕爛用雄黃外熏。方義:苦參洗之: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杉拥啬w子、蛇床子、黃柏、龍膽草。雄黃:攻毒殺蟲止癢藥。解毒殺蟲祛痰,截瘧。熏之祛腐生肌,燥濕解毒。
病機:濕熱毒邪,循經下注。66《本草正義》:“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草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濕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尤烈??今人但以為洗瘡之用??”臨床大量實踐表明苦參在狐惑病的治療中有良效,為狐惑病外治之要藥。這也反過來證明了狐惑病局部確屬濕熱蘊蒸,釀腐成膿無疑?!侗静菡x》:“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67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燒后生成毒性更強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對腫瘤細胞有特定毒性,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增強機體免疫而抗腫瘤。特別殺傷白血病細胞,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佳,亦治肝癌、骨髓癌?!肚Ы鸱健方舛警煰彛瑸槟┩馔??!夺t(yī)宗金鑒》配白帆等份名二味拔毒散。治蛇咬傷,用香油調涂患處。《任齋直指方》與朱砂同用治癲癇。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68病例:1.外陰瘙癢:梁某,女,35歲?;及讕伦?年之久,近1年來加重,并發(fā)外陰瘙癢難忍。經婦科檢查,診斷為“滴蟲性陰道炎“。經用滅滴靈等治療2個療程,效果不明顯。后用苦參湯熏,每晚熏1小時,兼服清熱利濕之中藥,2周后,帶凈癢止。又經婦科數(shù)次檢查,陰道未見滴蟲,而且炎癥也愈。2.陰囊濕疹:倪某某,男性,38歲?;缄幠覞裾钤掠啵?971年11月23日前來就診。用者一月前,自覺陰囊發(fā)癢,抓破則流黃水,繼則龜頭及肛門周圍均見濕疹,尤以陰囊為甚,曾外用膚輕松和中藥洗劑,雖見好轉,但時好時犯、后龜頭發(fā)生潰爛,病人搔癢難忍,舌淡苔白,脈沉緩稍滑,乃濕熱下注,遂投苦參30克,水煎外洗,并以龍膽瀉肝湯加減化裁內服.外洗六次而愈。
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69鑒別:1、性病
2、煙酸缺乏癥:舌、口腔潰瘍、前陰炎、尿道痛。但以皮炎、腹瀉、癡呆為特征。3、V-B1缺乏癥(腳氣?。┥窠浵到y(tǒng)受損(雙下肢肌肉乏力、麻、痛))為干性腳氣;以水腫和心臟受損為主稱濕性腳氣??梢娚唷⒖谇谎?、前后陰潰瘍。4、V-B2(核黃素)缺乏癥:陰囊炎(紅斑、丘疹、銀屑疹)皮、舌、唇、口腔炎。5、V-B6缺乏癥:皮、舌、唇、口腔炎、虛弱、抑郁。鑒別:70(三)狐蜮釀膿證治
【原文】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13)
赤豆當歸散方: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當歸三兩【提要】本條論述狐蜮釀膿的證治。
(三)狐蜮釀膿證治【原文】71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7、狐惑病是現(xiàn)代醫(yī)學不同疾病在不同人群或同一個體不同階段所表現(xiàn)出的一組證侯群天津馬曉峰狐蜮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蜮,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特別殺傷白血病細胞,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佳,亦治肝癌、骨髓癌。1、《千金方》曰“狐惑由溫毒使然也。以“狐蜮”命名,一示狐蜮同性,行蹤幽隱不定,表明本病發(fā)病部位幽隱,患處蝕爛不定。外陰瘙癢:梁某,女,35歲。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部位在肛門,理由如下:①本條緊接第11條“蝕于肛者,雄黃熏之”作進一步敘述,前是外治,此是內服,體現(xiàn)仲景內外合治。6、性病核工業(yè)部醫(yī)院楊德明畢夏氏綜合征是一種眼—粘膜—皮膚的綜合病征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謂“江南有射工毒蟲,一名短狐,一名蜮”漿水清涼,用其煎藥增強清熱解毒作用。一(初期)肝熱脾濕,瘡毒熱瘀:清熱燥濕,解毒療瘡?!夺t(yī)宗金鑒》配白帆等份名二味拔毒散。病因病機:感受濕熱蟲毒,侵及肝經,腐蝕機體(侵及口、眼、前后二陰)形成瘡毒。1、岳美中認為其與小兒麻疹、溫疫失治或誤治引發(fā)之瘡毒很相似。取其狐疑惑亂之意四川張家禮黑龍江王鐵策、北京王慶國黃芩、黃連:苦寒清熱解毒【原文】在下有前陰粘膜潰破,既痛且癢;因此,有人認為就是白塞氏綜合征,把“狐蜮”病稱謂張仲景綜合癥。病機:狐蜮日久,濕熱釀膿。脈數(shù),微煩熱擾于里一般癥狀默默但欲臥濕困陽郁無熱汗出病不在表主要癥狀:分以下兩個階段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四目眥黑熱瘀血腐若能食者膿已成脾胃未傷1.膿將成
2.膿已成
分析
濕熱循經上犯于目含沙射人影,能令人死”2、通“螣“。病機:狐蜮日久,濕熱釀72治法:清熱利濕,行血解毒。方劑:赤豆當歸散。方義:方中赤小豆?jié)B濕清熱,解毒排膿;當歸祛瘀生新;漿水清涼,用其煎藥增強清熱解毒作用。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赤小豆據(jù)《中藥大辭典》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治水腫,腳氣,黃疸,瀉痢,便血,癰腫”。治法:清熱利濕,行血解毒。73目赤如鳩眼(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目赤如鳩眼(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74【討論】本條所論之“膿”究竟在何處?有認為在喉與陰肛者,有認為在腸者,有認為在肛門者。
1、陳國權、李云海:根據(jù)條文精神,多在眼部。根據(jù)近代臨床觀察,本病初起即見眼部癥狀的比較少,往往經過兩三年反復發(fā)作后才出現(xiàn)。故對初得之三、四日”、“七、八日”之語,應活看。其眼部癥狀,最初表現(xiàn)紅赤,并可兼見畏光腫痛,進一步可形成前房積膿,此時兩目由紅赤色轉為暗黑,若不進行治療,最后可以致盲,再結合《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篇“下血,先血后便……赤小豆當歸散主之”的論述,膿亦可在大腸下端的肛門處。其成膿部位雖有上、下之異,而機理則同。【討論】本條所論之“膿”究竟在何處?有認為在喉與陰肛者,75
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部位在肛門,理由如下:①本條緊接第11條“蝕于肛者,雄黃熏之”作進一步敘述,前是外治,此是內服,體現(xiàn)仲景內外合治。②赤小豆當歸散又見于第16篇之第16條“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說明膿成部位在肛門。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76病例1.焦某,女,41歲,干部,1962年6月初診?;颊哂?0年前因在獄中居處潮濕得病,發(fā)冷發(fā)燒,關節(jié)疼痛,目赤,視物不清,皮膚起有大小不等之硬斑,口腔、前陰、肛門均見潰瘍。20年來,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近來月經先期,色紫有塊,有黃白帶,五心煩熱,失眠,咽干,聲嗄,手足指趾硬斑,日久已成角化,肛門周圍及直腸潰瘍嚴重,不能正坐,口腔粘膜及舌面也有潰瘍,滿舌白如粉霜,便干結,小溲短黃,脈滑數(shù),診為狐惑病,即予治惑丸、甘草瀉心湯加減內服,苦參煎水熏洗前陰,并以雄黃粉熏肛。肛門熏后,見有蕈狀物突出肛外,奇癢難忍,用苦參湯洗滌后,漸即收回,服藥期間,大便排出惡臭粘液多量,陰道也有多量帶狀濁液排出,病情日有起色,四肢角化硬斑亦漸消失。治療4個月諸癥消失,停藥觀察1年余,未見復發(fā)。病例1.焦某,女,41歲,干部,1962年6月初診?;颊哂?77白塞氏綜合征1937年土耳其醫(yī)學家白賽氏首先報道白塞氏病,我國1957年開始報道,亦稱口、眼、前后二陰三聯(lián)綜合征。現(xiàn)代醫(yī)學對白塞氏綜合癥的發(fā)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因病毒細菌感染、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等造成細小血管特別是細靜脈血管發(fā)生炎癥,從而出現(xiàn)滲出、增生、水腫及腫脹,使多部皮膚與血管損傷所致,白塞氏病在西方國家較少,在日本、韓國、中國及中東地區(qū)較常見。白塞氏綜合征78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按語:本方治狐惑病,法見《金匱要略》。赤小豆據(jù)《中藥大辭典》載“利水除濕,和血排膿,消腫解毒。尤怡云:“赤豆當歸,乃排膿血除濕熱之良劑也”目不得閉濕熱內蘊心神被擾目赤如鳩眼。白塞病的針刺反應對腫瘤細胞有特定毒性,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增強機體免疫而抗腫瘤?!度锡S直指方》與朱砂同用治癲癇。③《本義》則認為由“蟲之浮游不常,起伏無一”所致,尤怡所謂“蟲之上下聚散無時,故其色變更不一”,吳謙、念祖等皆從其說。病初為肝熱脾濕相合,濕毒循肝經上下為患;劉渡舟醫(yī)案:鄭某某,女,32歲。任應秋老師評價說:張仲景先師在1700年前創(chuàng)立的充滿科學精神的辨證論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②赤小豆當歸散又見于第16篇之第16條“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說明膿成部位在肛門。蜮蝕于咽喉,粘膜潰爛,聲音嘶啞若能食者膿已成脾胃未傷患病而有上、中、下三部的特點?!侗静菡x》:“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草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濕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尤烈??今人但以為洗瘡之用??”臨床大量實踐表明苦參在狐惑病的治療中有良效,為狐惑病外治之要藥。蟲蝕咽喉,何惑之有?蓋是蜮字之誤耳。白塞病(Behcet’sdisease)是一種可引起復發(fā)性口腔及生殖器潰瘍、復發(fā)性眼色素膜炎、皮膚病變、關節(jié)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消化道等多系統(tǒng)損害的疾病。主要病理改變?yōu)榇?、中、小動靜脈的血管炎此圖顯示口腔的下唇潰瘍(箭頭所示)。狐蝕于前后二陰,粘膜潰爛白塞病(Behcet79白塞病口腔的舌潰瘍白塞病口腔的舌潰瘍80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81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82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83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84其成膿部位雖有上、下之異,而機理則同。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目赤如鳩眼。1、《千金方》曰“狐惑由溫毒使然也。《本草正義》:“苦參,大苦大寒,退熱瀉降,蕩滌濕火,其功效與芩連、龍膽草皆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殺濕熱所生之蟲,較之芩連力量尤烈??今人但以為洗瘡之用??”臨床大量實踐表明苦參在狐惑病的治療中有良效,為狐惑病外治之要藥。白塞氏綜合征宋歐陽修《自歧江山行至平陸驛》詩:“水涉愁蜮射,林行憂猛虎”,說明當時有獨立的“蜮”病,而且并非罕見。2、張家禮:明確指出“本條論述狐病蝕肛已成膿的證治”膿成部位在肛門,理由如下:①本條緊接第11條“蝕于肛者,雄黃熏之”作進一步敘述,前是外治,此是內服,體現(xiàn)仲景內外合治。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治法:清肝熱,健脾濕,解毒療瘡?!驹摹棵}數(shù),微煩熱擾于里討論:對于原文“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如何理解。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用于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此圖顯示白塞病的雙膝關節(jié)炎蓋雖蟲病,而能使人惑亂而狐疑,故名曰狐惑。干姜、半夏:辛燥化濕劉渡舟醫(yī)案:鄭某某,女,32歲。燒后生成毒性更強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其成膿部位雖有上、下之異,而機理則同。85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86狐惑病與白塞氏綜合癥課件87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胸腹壁靜脈怒張此圖顯示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的胸腹壁靜脈曲張(箭頭所示)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88
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頸靜脈怒張白塞病累及大、中靜脈和大、中動脈稱血管白塞病,發(fā)生率約10%
。血管白塞病上腔靜脈血栓梗阻引起頸靜脈怒張89白塞病雙膝關炎。大小關節(jié)均可受累,以踝關節(jié)常見,可復發(fā)作,。此圖顯示白塞病的雙膝關節(jié)炎癥。白塞病雙膝關炎。90白塞病小腿結節(jié)紅斑白塞病小腿結節(jié)紅斑91白塞病的針刺反應皮內針刺或注射生理鹽水,24~48小時后針剌部位出現(xiàn)米粒大小(直徑2~5ram)的紅色丘疹或膿皰者為針剌反應陽性(箭頭所示),有較高的特異性并在活動期陽性率高,是診斷白塞病及判斷其活動性的一個指標。白塞病的針刺反應92白塞病的假性毛囊炎白塞病的假性毛囊炎93足厥陰肝經我對狐蜮病的新認識病初屬肝熱脾濕,加服龍膽瀉丸,以增清利肝經濁毒之功。后期累及心腎,補益心腎,養(yǎng)陰清熱。
足厥陰肝經我對狐蜮病的新認識94服10余劑以上諸癥逐漸獲愈。又本方辛苦相摻而重用甘草,有殺蟲解毒之功。前后陰潰瘍外洗方:苦參、蛇床子、白鮮皮、黃柏、地膚子、冰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街旺鋪出租合同模板
- 與孩子成長合同之一:教育規(guī)劃
- 個人住宅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臨街店面租房合同模板
- 中外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合同
- 中學食堂用品采購合同
- 個人與物業(yè)承包合同細則
- 個人貸款合同升級:抵押房屋保險新變化解析
- 個人就業(yè)合同樣本
- 個人向企業(yè)借款正式合同
- 2024年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食堂餐廳服務方案投標方案(技術標)
- Creo-7.0基礎教程-配套課件
- 六年級人教版上冊數(shù)學計算題練習題(及答案)100解析
- 化療藥物分類及不良反應的處理課件
- 超聲科質量控制制度及超聲科圖像質量評價細則
- 初中物理滬粵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 力和機械》章節(jié)練習(含答案)
- 金礦管理制度
- 橋梁樁基礎施工概述及施工控制要點
- SB/T 10415-2007雞粉調味料
- JB/T 20036-2016提取濃縮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