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號:201321068德育模式目錄德育模式的概述當代西方德育模式當代德育模式發(fā)展趨勢探析總結一、德育模式概述(一)德育模式的含義
研究德育模式,應該先弄清“模式”一詞的含義。
“模式”一詞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與手有關的定型化的操作樣式,它最初只是指對操作過程的經(jīng)驗性的概括,以后這一詞上升到更抽象的意義,一般通用為“方式”。如生產(chǎn)方式、生活方式等。20世紀后隨著社會活動的多樣化,又從“方式”中分離出來,意指某種方式中的具體的定型化的活動形式或活動結構。
國外對德育模式的研究起步較早,美國道德教育專家理查德·哈什等人在《道德教育模式》一書中最先講到:“德育模式是一種考慮教育機構中關心、判斷和行動過程的方式。它包括關于人們如何發(fā)展道德的理論觀點以及促進道德發(fā)展的一些原則和方法?!?/p>
在國內,由于德育的改革實驗及國外德育模式理論的引進,德育模式問題也受到關注,其定義也得到一些探討。有的把德育模式歸入方法范疇;有的強調它與方法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表現(xiàn)出特定的結構與活動序列;還有的認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論以簡化的形式表達出來。
定義: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道德哲學和德育理論的指導下,以德育實踐為基礎,為實現(xiàn)特定的德育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在德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比較穩(wěn)定且簡明的德育活動程序及策略方法體系。(二)德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1、研究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論推廣、應用,指導德育實踐的需要。2、研究德育模式是德育實踐經(jīng)驗升華為德育理論的需要。3、研究德育模式是深化對德育過程的認識,實現(xiàn)主導德育模式轉換的需要。(一)價值澄清模式1、起源:
價值澄清模式產(chǎn)生于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的路易斯·拉斯思等人所創(chuàng)立。與西蒙、鮑姆合著《價值與教學》(ValuesandTeaching,1966,1978)。
價值澄清過程包含三個階段七個步驟:第一,選擇階段,它包含自由選擇、從多種可能中選擇和考慮結果后的選擇三個步驟。第二,珍視階段,它包含珍視和珍惜、公開認可兩個步驟。第三,行動階段,包含根據(jù)選擇去行動、反復行動兩個步驟。
(1)認為價值相對(2)德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分析、辨別和認清自己的價值,從而做出選擇(3)價值觀辨析過程由三階段七步驟組成:選擇—珍視—行動3、特征:①操作簡單,易學習掌握;②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引發(fā)學生參與德育過程的積極性;④反對灌輸理論,有利于學生品德能力發(fā)展。4、評價:(1)優(yōu)點:①提倡相對主義價值觀,否認共同價值觀的存在,導致學生各行其是;②將德育的形式與內容割裂開,強調能力培養(yǎng),忽視價值觀內容,不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③學生“行動”僅限于口頭或書面,忽視學生實際行為的訓練。(2)缺點:5、價值澄清模式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在于:(1)德育目標上著力發(fā)展學生的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2)德育內容上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貼近社會現(xiàn)實(3)德育過程中堅持和引導學生在主導價值觀標準下的選擇(二)道德認知模式1、起源:
道德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
據(jù)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是由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而后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學者柯爾伯格進一步深化的?!栋l(fā)生認識論》(1970)
皮亞杰
《早期教育:認知發(fā)展的探討》
柯爾伯格(1)人的本質是理性的;(2)必須注重個體認知發(fā)展與社會客體的相互作用;(3)注重研究客體道德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過程。3、特征:①給學生更多的民主參與機會;②反對道德說教和灌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道德認知能力;③主張利用學校環(huán)境氣氛和伙伴之間相互影響等教育資源促進兒童道德向前發(fā)展。4、評價:(1)優(yōu)點:5、認知模式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在于:(1)柯爾伯格對于道德判斷發(fā)展六個階段的界定未必符合我國的國情;(2)發(fā)展性原則在我國學校的知識教學中已經(jīng)得到廣泛認可和應用;(3)我國學校在系統(tǒng)地傳授道德知識方面頗有心得。(三)體諒關心模式
1、起源:
體諒關心模式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道德教育理論是由英國學校道德教育家麥克菲爾和美國女教育家諾丁斯等提出的注重強調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一個理論派別。3、特征:(1)體諒關心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起點和歸宿;(2)建立《生命線》和《學會關心》系列教材。①從學生需要出發(fā),以情感為主線,有利于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②德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德育課程、教材的改革相結合;③形式活潑,靈活運用角色扮演、討論、模擬等方法,富有吸引力,深受學生歡迎。4、評價:(1)優(yōu)點:①未給教師提供統(tǒng)一的、明確的實施步驟;②忽視道德知識在學生品德發(fā)展中的作用,該模式缺少說理環(huán)節(jié);③只讓學生知道“怎么做”,并未訓練學生實際去做,影響了其作用發(fā)揮。(2)缺點:(四)社會學習模式
1、起源:
社會學習模式主要是美國的班杜拉20世紀70年代創(chuàng)立的,該模式吸取了認知發(fā)展論的某些觀點,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huán)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阿爾伯特·班杜拉《認知過程的社會學習理論》(1972)2、內容:
社會學習模式認為品德發(fā)展是社會實際影響作用的結果,因而十分注重學習榜樣、觀察學習等在激發(fā)動機促進學生品德發(fā)展中的作用。(1)強調觀察學習、榜樣學習和強化作用;(2)以行動研究為主線,著眼于兒童道德發(fā)展與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3)道德判斷取決于社會學習而沒有固定發(fā)展階段;(4)人類學習必須有個體品德參與才能完成。3、特征:①在吸收其他學派的基礎上,發(fā)展了行為主義,使之對人的道德行為做出更合理的闡釋,對德育工作有很大意義;②自我評價和自我效能的理論給學校德育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能力;4、評價:(1)優(yōu)點:"刺激-反應學說"
代表人物:華生①理論拼湊的痕跡還很明顯,缺乏深入細致持之一貫的貫穿力;②許多觀點尚缺乏進一步的論證,一些實驗的信度也尚存疑問;③在德育實驗中缺乏具體的教育策略,很難在學校德育中實施。(2)缺點:5、體諒模式對我國學校德育發(fā)展改革的啟示:(1)在探討道德教育與行為形成方面,社會學習理論的許多成果也值得借鑒,對我們加強道德知識教育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有較大的啟迪作用;(2)強調自我效能,注重個體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強化。(五)社會行動模式1、起源:社會行動模式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美國教育家弗雷德·紐曼等人創(chuàng)建的。著作:《公民行動教育技巧》2、內容:該模式是一種旨在教學生如何影響公共政策,培養(yǎng)學生道德行為能力的模式。
該模式的基本目標是幫助學生獲得環(huán)境能力,即通過行動影響環(huán)境中的具體結果的能力。它包括三個方面:①實踐性能力(即影響具體事物的能力);②人際關系能力(即影響他人的能力);③公民行動能力(即影響公共事物的能力)。在這三種環(huán)境能力中,紐曼關注的重點是第三個方面的能力,即公民行動能力。公民的社會行動由三部分組成:①制定政策目標;②支持目標的行動;③解決心理哲學上的問題。教師的教育必須與這三方面相關。(1)強調公民社會行動能力的培養(yǎng);(2)讓學生參與到民主的過程中去,形成一定的環(huán)境能力,影響公共政策。3、特征:①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利于行為能力培養(yǎng);②德育模式的實施與有關課程相結合,以課程改革保證德育模式目標的實現(xiàn)。(1)優(yōu)點:4、評價:(2)缺點:
模式所要求的條件是較高的,涉及不同學科,涉及學校也涉及社區(qū)。除了大量的經(jīng)費投入之外,所需的時間也非常多。5、社會行動模式對我國學校德育發(fā)展改革的啟示:(1)整合了道德認知、情感和行動等多個方面,并且將它們同公民投身社會變革聯(lián)系起來。(2)能幫助我們認識小組討論技能的重要性,信任和承諾等情感性問題,以及道德推理技能的必要性。三、當代德育模式發(fā)展趨勢探析(一)反對道德灌輸(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三)突出品德能力的培養(yǎng)(四)強調道德行為的訓練(五)注重道德情感體驗
四、總結(1)各種德育模式雖有差別,然而它們都是當代道德實踐的產(chǎn)物,都是對當代學校道德實踐的某一方面進行了探討,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時代背景和研究的價值;(2)每一種模式僅僅都是對道德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某一形式或方法的研究,我們了解的道德流派越多,就會越清楚全面的把握當代道德的發(fā)展;(3)無論任何一個國家的道德模式都不是相互對立的。是從不同社會需要出發(fā),對道德中的某一問題進行相應研究,都對當代道德的某一方面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參考文獻:[1]趙玉英,張典兵.德育原理[M].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P212-231).[2]黃向陽.德育原理[M].上海市: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P210-278).[3]鐘啟泉,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五單元 信息獲取與交流 第16課 網(wǎng)上獲取信息 三、網(wǎng)上讀書》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 2025至2030年中國板框式濾油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學會記事》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 第五章問題研究 如何看待我國西北地區(qū)城市引進歐洲冷季型草坪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
- 2025至2030年中國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折臂式升降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廊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度泳池安全管理規(guī)范制定與責任協(xié)議
- 2025年度特色飲品店及餐廳經(jīng)營權合作合同
- 2025年度清潔能源優(yōu)先股入股合作協(xié)議書
- 大樹移栽合同范本
- 最終版附件1:“跨學科主題學習”教學設計(2025年版)
- 4.2依法履行義務 教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NB/T 11526-2024煤礦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
- 2025年福建長汀金龍稀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文化差異下的教育國外的小學音樂教育方式探討
- 2025年無錫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黑龍江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貴州省貴陽市普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監(jiān)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 Python金融數(shù)據(jù)挖掘與分析實戰(zhàn)課程教案教學教案
- 2024年地鐵車站照明系統(tǒng)安裝與維護勞務分包協(xié)議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