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_第1頁
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_第2頁
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_第3頁
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_第4頁
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王力-古漢--通論考研筆記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zhǔn):發(fā)布日期:通論(一)

1、漢語字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三種:

A、按音序排列。現(xiàn)在通行按照漢語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漢語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韻106韻排列(上、下平聲各15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

B、按部首和筆劃排列。同一部首的字歸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筆劃多少為序;同一部首內(nèi),字的先后以筆劃多少為序。筆劃相同時,在按起筆的筆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筆分成點(diǎn)(、)、橫(一)、直(ㄧ)、撇(ノ)四種或點(diǎn)、橫、直、撇、折(┐)五種依次排列。

C、按編碼排列。通行的是四角號碼檢字法。漢字方形有四個角,角的形式共十種,用0至9代表。角的順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碼。

2、《康熙字典》張玉書、陳廷敬等編,在明代梅膺祚《字匯》和張自烈《正字通》基礎(chǔ)上編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再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釋字體例先音后義。先列主要韻書的反切,再釋義,每義引古書為證。

3、王引之《字典考證》、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進(jìn)行糾正。

4、《中華大字典》陸費(fèi)逵、歐陽溥存主編,1915年中華書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韻》的反切,還加注直音。

5、《辭源》1915商務(wù)印書館,陸爾奎、方毅等人編寫,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語詞為主,兼顧百科常識的大辭書。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韻闡微》的改良的反切?;镜於藵h語現(xiàn)代詞典的編纂體例格局。1958年修訂為“以語文為主,百科為副”的幫助閱讀古籍的較大較好的語文工具書,吳澤炎、黃秋耘、劉葉秋負(fù)責(zé)。采用漢語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今音。采用《廣韻》和《集韻》的反切,保留反切意在溯源,用來標(biāo)志這個字的中古音。

6、《辭?!?936中華書局編印,舒新城、沈頤,張相主編。1958年修訂為綜合性辭書。舒新城、陳望道主持。還收錄了百科性的古代詞語。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漢語大字典》偏重古今的漢字,反映漢字形音義的發(fā)展。《漢語大詞典》偏重古今復(fù)音詞語。

7、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國文字學(xué)奠基之作,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完備的字典,分析小篆形體。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或探討詞的本義時,一般都應(yīng)參考《說文》。宋代徐鉉采用孫愐《唐韻》的反切校定過。清代黎永春的《說文通檢》根據(jù)214部編,可供檢索。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指出古今詞義的不同。

8、清代研究《說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最佳注本、桂馥《說文解字義疏》、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對字義的來源和發(fā)展有較細(xì)致的分析。

9、清代阮元《經(jīng)籍籑詁》,一部專門收集唐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韻母排列法,以平水韻一韻一卷。

10、清代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古聲母排列,著重虛詞的特殊用法)和近人楊樹達(dá)《詞詮》(注音字母,即有常用又有特殊,適用于初學(xué)古漢語的人),專門討論古漢語虛詞用法。

11、近人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1953中華書局,研究詩詞曲中特殊詞語的一部專著。

通論(二)

1、語言既有繼承性,更有發(fā)展性。必須特別注意古今詞義的異同。

2、基本詞匯:從古至今意義幾乎沒有變化,是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的繼承性、穩(wěn)固性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在漢語詞匯中只占極少數(shù)。使用同一形體而古今意義無關(guān)的詞,在漢語詞匯中更是少數(shù)。

3、一般來說,古義和今義是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難點(diǎn)不在同,而在異;不在“迥別”,而在“微殊”。例如,“勸”、“給”、“再”。時代不同,詞義就可能有差別,要對各個不同時代的詞義差別給予高度注意。因此我們除了要依靠較好的字典和辭書,以及文字學(xué)專著之外,有時還需自己進(jìn)行比較歸納。

通論(三)

1、古代漢語以單音詞為主,現(xiàn)代以復(fù)音詞(主要是雙音詞)為主。

2、古代單音詞與現(xiàn)代復(fù)音詞的對比,主要有三種情況:

A、換了完全不同的詞。

B、加上詞頭詞尾。

C、利用兩個同義詞作為詞素構(gòu)成一個復(fù)音詞。這種情況最值得注意。

3、復(fù)音詞的四大類:

A、大部分雙音詞都是經(jīng)過同義詞臨時組合的階段的。最初并沒有凝結(jié)成一個詞:

a、沒有固定形式,可以自由組合,可以顛倒。

b、古人對于這一類同義詞常常加以區(qū)別。

我們讀古書時,應(yīng)當(dāng)把它們當(dāng)作復(fù)音詞來理解。但詞素的本義不能不管。這一類復(fù)音詞的每一個詞素保存著一定的獨(dú)立性,可分可合,不同于單純的復(fù)音詞。

B、偏義復(fù)詞:古代漢語中的一種復(fù)音詞,用兩個單音的近義詞或反義詞作為詞素組成,其中一個詞素的本來意義成為這個復(fù)音詞的意義,而另一個詞素只是作為陪襯。如“有緩急,非有益也?!薄熬徏薄敝傅氖恰坝屑薄?,“緩”字無意義。

C、有些從詞組變來的固定組合,如果拆開來講與整體的意義完全不同,也認(rèn)為是復(fù)合詞。如: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將軍。

D、真正單純的復(fù)音詞,在古漢語中少見。絕大部分是連綿字。連綿字:由兩個音節(jié)連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或有雙聲疊韻的關(guān)系,如玲瓏、徘徊、參差,或沒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復(fù),如匆匆、津津。連綿字中的兩個字僅僅代表兩個音節(jié),絕不可拆開來講。

4、辨析同義詞:

A、《說文》、《爾雅》,主要是以同義詞來解釋字義。

B、絕大多數(shù)同義詞之間都不完全相等,要注意細(xì)微的差異:含義、使用范圍、使用條件。

C、泛指,“渾言”;特指,“析言”。連用時是泛指,對舉時是特指。

通論(四)

1、本義:詞的本來意義。文字學(xué)家主要憑字形來辨別本義,如許慎《說文》。有的詞的本義已經(jīng)消失。

2、引申義:從本義“引申”出來的,即從本義發(fā)展出來的意義。轉(zhuǎn)注即引申義。如,“向”,本義是“向北的窗戶”。引申為“朝著”、“對著”。直接引申是從本義直接派生出來的意義。間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引申出來的意義,與本義為間接關(guān)系。

3、詞義的引申和詞義的更替,兩者的區(qū)別:

A、詞義的更替是指某詞在產(chǎn)生新義的時候同時排斥了舊的意義。

B、詞義的引申是指某詞在產(chǎn)生了新義之后,并不排除原始意義。這種情況很多,也最重要。既增強(qiáng)了語言的穩(wěn)固性,又使語言豐富化了。

4、以簡馭繁,重視本義與引申義之間的關(guān)系。兩種情況:

A、多個意義環(huán)繞著一個中心。

B、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幾個引申義同本義之間的距離有遠(yuǎn)近之分。

5、字形與詞義的關(guān)系:字形->字的本義->詞的本義->引申義

6、值得注意的情況:引申義距離較遠(yuǎn),為了要求區(qū)別,另造一個字來代表。如,“樹”另造“豎”。

7、假借義:朱駿聲所謂“本無其意,依聲托字”,與本義不相干。只是借用,不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如,解通邂(解后即邂逅)。

通論(五)

1、文字學(xué)家主要憑字形來辨別本義,這是因?yàn)闈h字是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意義有密切的關(guān)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對本義的了解。

2、六書:關(guān)于漢字形體構(gòu)造的傳統(tǒng)說法。六書是六藝之一。一般于六書的名稱采用許慎《說文解字·敘》的,于次序則采用班固《漢書·藝文志》的。六書依次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造字之法,轉(zhuǎn)注、假借為用字之法(并不能產(chǎn)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輪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畫出來,構(gòu)成一個字,如日、月。

B、指事:用記號指出事物特點(diǎn)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會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形體組成,把它們的意義組合成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常常是兩個象形字的結(jié)合,如及、從、武、信、休、。

D、形聲: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的,意符表示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聲符表示讀音,如江、河、沐。

E、轉(zhuǎn)注:說法不一。許慎(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的爭論:江聲(部首,凡某之屬皆從某);戴震(互訓(xùn):轉(zhuǎn)相為注,互相為訓(xùn));朱駿聲改變了定義和例字(引申:體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長是也)。

F、假借:許慎“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以令長為例。如“令”本為“發(fā)號”的令,后來借用為“縣令”的令。

3、造字之法又歸為兩類:

A、沒有表音成分的純粹表意字,包括象形、指事、會意。

B、有表音成分的形聲字。

4、在文字的創(chuàng)造時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則。象形文字以圖畫為基礎(chǔ),但圖畫決不是文字。會意和形聲在多數(shù)情況下也都是以象形為基礎(chǔ)的。我們可以認(rèn)為上古漢字基本上是一種象形文字(注意:象形文字和象形字不同)。

5、六書當(dāng)中最重要的最能產(chǎn)的一種造字方式是形聲。意符相同的形聲字,在意義上大都和意符所標(biāo)示的事物或行為有關(guān)。如貝與財物有關(guān),言與言語有關(guān),心與心理有關(guān)。意符表示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意義范疇并不等于詞義本身,不能從意符知道本義。但可以根據(jù)意符來辨認(rèn)某一個形聲字的幾個意思中,哪一個是本義或比較原始的意義,哪些是引申義或假借義。對意符有三點(diǎn)注意:

A、意符表示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和假借義、引申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有的形聲字本義可能早已消失,如“試”;有的形聲字的本義并不處于主要地位(不常用)。

B、后起的形聲字的所謂“意符”,不一定表示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不必拘泥于所謂“意符”去深求本義。如懸、影。

C、意符對異體字的影響:

a.有些意符表示的意義范疇關(guān)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如:彳辵足走、言口欠、言心。

b.異體字也可以是聲符的替換。如:暱昵。

c.意符通用且聲符替換。如:愬訴。

6、540部首的建立,是《說文》的重大創(chuàng)造。它是文字學(xué)原則的部首(依照六書體系),而不是檢字法原則的部首(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六書體系)。明代梅膺祚《字匯》把部首減為214部。研究文字學(xué)的人在討論字的本義時,所根據(jù)的是《說文》部首,不是后代的部首。

7、意符和部首的區(qū)別:

A、意符對聲符而言,部首對所統(tǒng)屬的各個字而言。

B、原則上意符都可以作為部首,但部首不一定都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形聲字的意符。

8、隸書的產(chǎn)生是漢字演變史上的重大改革,直接影響到漢字的構(gòu)造。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通論(六)

1、不同形體的字可分為三大類: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2、各個時代一般使用的漢字一直在五六千個左右。漢字增多的原因有三:

A、因社會發(fā)展需要而不斷產(chǎn)生新字。

B、逐漸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漢字“兼職”現(xiàn)象多,后代不斷分化(古今字)。

3、古今字:由于歷史的發(fā)展,漢字的演變,產(chǎn)生了一個新的字代表一個字的一個或者幾個意義,分擔(dān)前一個字部分的意義,那么前一個字為古字,新產(chǎn)生的字為今字。如“責(zé)”,其“債務(wù)”等意義已經(jīng)為“債”所替代,但“責(zé)任”等意義擔(dān)任著,故而兩者為古今字。

4、異體字:由于時間或地域的關(guān)系,人們?yōu)橥粋€詞造出兩個或更多的字來代表它,形成了形體結(jié)構(gòu)相差較大,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換的字,如睹覩。

5、異體字與古今字的分別:

A、異體字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的意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注意:有些異體字最初是完全同義的,但后來有了分工,即原來是異體字,后來不是異體字了。如:諭喻。)

B、古今字是幾個字意義分化。

6、異體字的幾種情況:

A、會意字與形聲字之差。如:淚淚。

B、改換意義相近的意符。如:彳辵足走、言口欠、言心;敕(攴)勅(力)、歎嘆、絝袴。

C、改換聲音相近的聲符。如:綫線、暱昵。

D、變換各成分的位置或?qū)懛āH纾簯M慙、和咊;花芲。

E、原來是異體字,后來不是異體字的情況。如:諭喻。

7、不能認(rèn)為是異體字的三種情況:

A、意義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后代讀音相同但古音不同。如:寘置、寔實(shí)。

B、關(guān)系交錯復(fù)雜,有相通之處也有不通之處。如:雕彫凋、遊游、修脩。

C、通用有條件限制,意義廣狹不同。如:亡無、沽酤。

8、繁簡字:由于人們改革漢字,進(jìn)行簡化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簡化字要比繁體字的書寫簡單,筆畫較少,往往是一對一的關(guān)系,也有一對多的情況。今天所用的許多簡化字是歷代相傳下來的。如禮禮、氣氣等。有些簡化字和繁體字之間詞義毫不相干,因?yàn)橥舳徊捎?。如:后後、適適、征徵、余餘。

9、簡體字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代。今天我國通行的簡化字,絕大部分是歷代相傳下來的。如禮禮、氣氣等。

10、繁體字和簡化字之間的三種關(guān)系:

A、絕大多數(shù)的簡化字跟繁體字是一對一的關(guān)系。只有少數(shù)是一對二、一對三或一對四的關(guān)系。

B、有些簡化字可從古書中找出根據(jù),古代已經(jīng)有了這些字。其中有些是本字,如舍捨、網(wǎng)網(wǎng)、氣氣、啟啟;有些是異體字或通用字,如糧糧、禮禮、薦薦、夸誇、踴踴。

C、最值得注意:有些簡化字和繁體字本來詞義毫不相干或明顯有別,僅僅因?yàn)橥舳徊捎?。這就是說,古書中本來是有分別的兩個字(或三個字),經(jīng)過簡化后混為一個了。如:后後、適適、征徵、余餘、幾幾。

通論(七)

1、判斷句: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詞組為謂語,表示判斷?,F(xiàn)代漢語中主謂之間一般用系詞(判斷詞)“是”。

在秦漢以前一般不用系詞,而是在謂語后用語氣詞“也”來幫助判斷。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時在主語后用語氣詞“者”表示提頓,再在謂語后用語氣詞“也”。如“臣之所好者,道也”。

2、古代漢語判斷句的類型:

A、兩種典型結(jié)構(gòu):用“也”煞句和用“者”“也”照應(yīng)的句子。

B、指示代詞“是”,作判斷句的主語。如:是社稷之臣也。

C、指示代詞“是”,作判斷句的謂語。如:湯之問棘也是已。(“是已”略等于“是也”。)

D、指示代詞“是”或“此”復(fù)指前面提到的那件事情。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E、C類所講的用來復(fù)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如: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

F、主語所指的已在上文出現(xiàn),故省略主語。一般在對話里。如:子曰:隱者也。

G、謂語前常用副詞“乃”加強(qiáng)肯定,而且往往帶有辯白或聲明的語氣。這個“乃”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便(是)”“就(是)”。如:吾乃梁人也。是乃仁術(shù)也。

H、謂語前常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詞??勺g成“不是”,但不是“不”和“是”的結(jié)合體。如:是非君子之言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I、最常見的活用法:采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解釋原因。如: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3、注意“為”字:“為”是一個動詞,不必認(rèn)為是上古真正的系詞。用“為”字的判斷句非常罕見。用“也”煞句的判斷句一般不能用“為”字。

4、對于內(nèi)容壓縮了的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分析的判斷句,不應(yīng)該以詞害義。如:百乘,顯使也。夫戰(zhàn),勇氣也。

5、“也”字:

A、煞句的“也”:

a、基本用法:用于判斷句的句尾來幫助判斷。由此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如下:

b、“也”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如: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由果溯因,說明真相)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由因及果,進(jìn)行推理。加“故”字)

c、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shí)性表示深信不疑,用“也”煞句。如:蔓難圖也。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d、表示命令的句子。如: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e、注意:如果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似乎也帶了疑問語氣。這種“也”和“邪”(耶)的區(qū)別在于:

1)“也”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本身表示疑問。如“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換用“也”就不是疑問句了。

2)“也”仍然帶有一點(diǎn)確定語氣,后面容許再用疑問語氣詞。如“也與”“也邪”。

B、句中的“也”:用在單句或復(fù)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有以下三種情況:

a、用在單句中的主語(有的是主謂結(jié)構(gòu)作主語)之后。如: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b、用在時間副詞(或詞組)之后。如:今也則亡。當(dāng)是時也,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c、用在復(fù)句中的第一個分句之后,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時間修飾)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時間修飾)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非時間修飾)

通論(八)

1、敘述句:以動詞為謂語、敘述人或事物的行動變化的句子。其結(jié)構(gòu)一般和現(xiàn)代漢語沒有什么不同。

2、雙賓語句:一般說來,動詞如果是“賜”“予”“遺”“語”“告”等字,大致總有兩個賓語:指物的直接賓語和指人的間接賓語。間接賓語放在動詞和直接賓語之間。這種句法古今是相同的。但是,上古漢語能帶有雙賓語的并不限于上述這一類動詞,一般的及物動詞也可以帶有雙賓語。如:閉之門、奪之食、立之君。

3、值得注意的是“為”(wéi)字:及物動詞。古代的涵義非常廣泛,但在具體上下文中涵義比較具體。可理解為“作”“做”“造”“治”“處理”“安排”等等。常帶雙賓語。如: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4、賓語的位置:

A、一般放在動詞后。

B、有時為了強(qiáng)調(diào)賓語,可以把賓語提前,用代詞“是”或“之”復(fù)指提前的賓語,這是古代漢語變更動賓詞序的一種語法手段。有三種情況:

a、在賓語后用“是”“實(shí)”“之”復(fù)指。如: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鬼神非人實(shí)親,惟德是依。

b、在A的基礎(chǔ)上,還在賓語前用“惟”(唯),構(gòu)成“惟(唯)……是……”“惟(唯)……之……”的說法。

c、如果被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一般只用“之”來復(fù)指。如:此之謂也。子是之學(xué)。

5、上古漢語表示行為數(shù)量的句法:

A、一般是把數(shù)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這個表示動量的數(shù)詞是作為狀語來修飾動詞的。如:九合諸侯(“九”只表示多次)、駑馬十駕。

B、如果要強(qiáng)調(diào)某一行為的數(shù)量,可以改變句法:把數(shù)詞移到句尾,在數(shù)詞前加“者”?!罢摺鼻懊娴脑~語就充當(dāng)全句的主語,數(shù)詞就上升為全句的謂語。如:魯仲連辭讓者三。

6、被動:

A、意念上的被動,還不是真正表示被動的句法。如:蔓草猶不可除。諫行言聽。袞不廢矣。

B、真正的被動句:

a、一般在動詞后用“于”以引進(jìn)行為的主動者,“于”字介賓詞組放在動詞后面。注意:不是介詞“于”本身能表示被動,而是動詞用于被動的意義;但是,由于用“于”引進(jìn)了行為的主動者,被動的意義更加明顯了。如“東敗于齊”。

b、有時用“為”(wéi)表示被動。如:皆為戮沒。不為酒困。

c、“為……所”式,在秦漢以后最為常見,并沿用至今書面語中。如:先即制人,后則為人所制。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敗。

d、“見”“被”也可表示被動,但不是主要形式。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

7、“矣”字:表示動態(tài)的語氣詞?!耙印弊挚偸菆蟮酪环N新情況?!耙印弊值恼Z法意義跟現(xiàn)代漢語語氣詞“了”(啦)字的語法意義相當(dāng)。有如下用法:

A、一般情況下,“矣”字總是把事物發(fā)展的現(xiàn)階段作為新的情況告訴別人。如:余病矣。(病是受重傷)

B、表示某一情況已經(jīng)如此或曾經(jīng)有某一情況,句中用表示時間的副詞如“已”“既”“嘗”等字,句尾用“矣”。

C、某一情況還未出現(xiàn),但預(yù)料它將會出現(xiàn),句尾用“矣”。如:虞不臘矣。吾將仕矣。

多數(shù)情況下是一個表示假設(shè)的偏正復(fù)句。如:君能補(bǔ)過,袞不廢矣。(假設(shè))

D、表示可能性的句子。如:朝聞道,夕死可矣。(注意“可也”和“可矣”的分別:“可也”是簡單的判斷,“可矣”包含“以前未可而現(xiàn)在可以”的意思。)

E、以形容詞為謂語的描寫句。如:國危矣。今老矣。夫如是,則能補(bǔ)過者鮮矣。

增加夸張語氣:描寫句的謂語部分被提到前面,后面用“也”字煞句(也有不用“也”的)。但“矣”本身并不表示夸張語氣。如: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

F、祈使句用“矣”字,是希望對方實(shí)現(xiàn)某種行為或完成某種事情。如:先生休矣!

G、用于疑問句,“矣”仍保持原來的語法意義。不過由于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矣”字似乎也幫助表示疑問語氣罷了。如:事將奈何矣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8、“焉”字:指示代詞兼語氣詞。用法如下:

A、a、指代某一范圍或方面,常與處所或人物有關(guān)。如:余收爾骨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見賢思齊焉。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b、如果前面是形容詞,就指代比較的對象。如:晉國,天下莫強(qiáng)焉。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B、和“于”字介賓詞組同時出現(xiàn),“焉”的代詞性沖淡,而語氣詞性質(zhì)就更為突出了。如:于我心有戚戚焉。

C、活用法:純粹的語氣詞,帶有指點(diǎn)引人注意的語氣。如:擊之,必大捷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平行的句法最能看出,如: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p>

D、用于疑問句,“焉”仍保持原來的語法意義。不過由于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焉”字似乎也幫助表示疑問語氣罷了。如: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F、不常見用法:用于句中,似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種“焉”又可以寫作“安”或“案”,《荀子》書中較常見。如: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zhàn)之器。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故先王圣人安為之立中制節(jié)。

9、注意“之”和“焉”的區(qū)別:“之”用于及物動詞后,“焉”用于不及物動詞后。同一動詞,加“之”或“焉”,詞義不同。如:“死焉”是死在那里,“死之”是為之殉難。通論(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須有否定詞,古代漢語中否定詞可以是副詞“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動詞如“無”,可以是代詞如“莫”。

2、上古漢語里,“不”“毋”“未”“莫”四個否定詞的否定句,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總是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最正常的結(jié)構(gòu),不是“倒裝”。如: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3、不能將代詞賓語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無”四個否定詞的否定句。

B、賓語不是代詞的?!熬薄白印币活惖淖植皇钦嬲拇~,也大多不用此結(jié)構(gòu)。如“若不許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詞匯意義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語法意義上的區(qū)別:

a、“不”后的動詞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帶賓語也可以不帶賓語。如:勇者不懼。老婦不聞也。

b、“弗”后的動詞一般是及物,而且動詞后面往往不帶賓語(帶賓語的非常少見)。如: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c、都不能否定名詞。因此:

1)“不”后的名詞用如形容詞或動詞。

2)“弗”后的名詞用如及物動詞。

5、“毋”“勿”:詞匯意義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不要”或“別”。古書上“毋”常寫作“無”。語法意義上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a、“毋”和“不”相當(dāng),“毋”后面的動詞一般帶賓語。

b、“勿”和“弗”相當(dāng),“勿”后面的動詞一般不帶賓語(帶賓語的少見)。

c、“毋”“勿”后面的名詞都用如動詞。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時候,“勿”字用于陳述句,意義和“不”差不多。如:齊侯欲勿許。

6、“未”:

“未”和“未嘗”的區(qū)別:

a、“未”表示事情還沒有實(shí)現(xiàn),等于現(xiàn)代漢語動詞前的“沒有”。

b、“未嘗”是一個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沒有……過”的意思。

c、“未”著重在和將來實(shí)現(xiàn)的可能性對比,或和已經(jīng)實(shí)現(xiàn)的事情對比。

d、“未嘗”則是簡單地否定過去。

e、“未”有時并非用來表示事情還沒有實(shí)現(xiàn),只表示一種委婉的否定,意義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為應(yīng)答之詞的“然”是對立的。常用于單詞句,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斷句里,否定謂語和主語的關(guān)系。注意:這種“非”雖可譯為“不是”,但語法意義完全不同?!安皇恰笔窍翟~“是”前面加否定詞“不”;“非”在上古漢語里不是系詞,而是一個簡單的否定副詞,否定的是整個謂語。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b、“非”又用來否定行為或性質(zhì),表示對某一事實(shí)的否認(rèn)。具有撇開的作用。如: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

c、有時用于假設(shè),等于說“若非”或“若無”。如: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民非水火不生活。

d、古書上又寫作“匪”。如: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

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9、“無”:

A、用法:

a、“無”是“有”的反面,否定的是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無”的賓語)。如: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b、“無”在某些古書上又寫作“無”。如《周易》《莊子》。

c、有的古書上又寫作“毋”。如:然使十人樹之,一人拔之,則毋生楊矣。

眾口所移,毋翼而飛。

d、又可以說成“無有”,意義差不多。如:雖無有質(zhì),誰能間之(質(zhì),人質(zhì)。間,離間)

e、偶然又說“不有”,或用在否定詞的后面表示雙重否定;或用在無主語的分句里。

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靡:沒有誰)

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

f、又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不同意,意義和“毋”完全相同。

B、“不”和“無”在語法上的分工:

a、“不”是副詞,否定的是形容詞和動詞;“無”是動詞,否定的是名詞。

b、“不”后的名詞用如動詞或形容詞;“無”后的動詞或形容詞用如名詞。如: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形作名)

10、“莫”:

a、“莫”是一個否定性的無定代詞,譯為“沒有誰”“沒有哪一種東西(事情)”等等?!澳弊智懊婵梢猿霈F(xiàn)它所代替的名詞,也可以不出現(xiàn)。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b、上古時“莫”有時也用作否定副詞,相當(dāng)于“不”。如: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

c、漢代以后,“莫”常用于祈使句,當(dāng)“勿”字講,表示禁止。如:秦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p>

通論(十)

1、古代漢語里,句子一般須有疑問詞(分為疑問代詞和疑問語氣詞)的幫助,才能發(fā)出疑問。有時候用疑問代詞如“誰”“孰”“何”“安”“惡”“焉”“胡”“奚”“曷”,有時候用疑問語氣詞如“乎”“諸”“與”(歟)“邪”(耶)“哉”,有時候是二者都用。

2、上古漢語里,疑問代詞賓語前置,這條規(guī)則基本上沒有例外。分為如下情況:

A、疑問代詞作賓語就在動詞前面,不是疑問代詞就在后面。如:于予與何誅(與是疑問語氣詞)吾誰欺欺天乎

B、動詞前如果有助動詞,疑問代詞賓語就放在助動詞前面。如:又誰敢怨又誰敢德

C、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時,也必須放在介詞的前面。如:子歸,何以報我何由知吾可也

D、凝固形式:

a、“何如”“如何”,意思是“怎么樣”、“怎樣”、“怎么辦”。

b、“若何”“何若”“奈何”,意思同上。

c、“如……何”“若……何”“奈……何”,意思是“把(對)……怎么樣(怎么辦)”。如:奈若何(即奈汝何)

d、“如之何”“若之何”,用在動詞前表示反問,“怎么”;用在詢問句的末尾,“怎么樣”。如: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反問)藝麻如之何(詢問)

3、疑問代詞

A、“誰”“孰”“何”:

a、“誰”跟現(xiàn)代漢語的“誰”一樣,是指人的疑問代詞。

b、“孰”經(jīng)常表示選擇。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如:獨(dú)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孰與”二字連用,比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如: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高下)救趙孰與勿救(得失)

c、“何”和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相當(dāng),是指物的疑問代詞。

“何”又可以用作狀語,表示“為什么”“怎么”。這時被修飾的可以是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或形容詞。如:夫子何哂由也吾何快于是責(zé)畢收乎來何疾也

d、聯(lián)系:

1)“孰”指人時,也有不表示選擇的,這就和“誰”沒有分別了。如:孰為夫子

2)“何”偶然也可以表示選擇。如:于斯三者何先(“孰”一般不用作直接賓語,故用“何”)

3)“誰”“何”都可以作定語(“孰”字不能),但是“誰”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后面不能用“之”字。如:是誰之過與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B、“安”“惡”“焉”“胡”“奚”“曷”:這六個疑問代詞只能作狀語和賓語(動詞賓語和介詞賓語),作狀語更為常見。

a、作狀語:

1)“安”“惡”“焉”一般表示反問,可以譯成“哪里”“怎么”;

2)“胡”“奚”“曷”一般詢問原因,可以譯成“為什么”。如:天曷不降威

3)“曷”字可以詢問未來的時間,這是《詩經(jīng)》語法的特點(diǎn)之一。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4)“曷”用作狀語時,與“盍”相通,表示“何不”。注意與2)的例子比較。

b、作賓語:

1)“安”“惡”是指處所的疑問代詞,可以譯成“哪里”;

2)“胡”“奚”“曷”和“何”字相當(dāng),可以譯成“什么”;

3)“惡”作為賓語,只用于“惡在”“惡乎”,其他少用。如: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天下惡乎定定于一。(“惡乎”等于說“于何”)

4、疑問語氣詞

A、“乎”“諸”:

a、“乎”:

1)“乎”表示純粹的疑問。在是非問句里,譯成“嗎”;在選擇問句和特指問句里,譯成“呢”。(注意:先秦的特指問句極少用“乎”字,而秦漢以后,特指問句也用“乎”字。)

2)“乎”跟疑問代詞、否定詞以及常見的“豈”“寧”相呼應(yīng)時,往往表示反問。跟疑問代詞相呼應(yīng)時譯成“呢”,其余的譯成“嗎”。如: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愛之能勿勞乎先生獨(dú)未見夫仆乎

3)“乎”跟“其”(表示委婉語氣)、“無乃”(表示恐怕是)、“得無”(表示該不會)等詞相呼應(yīng)時,表示一種委婉語氣,略等于現(xiàn)代的“吧”字。如:子其怨我乎其恕乎!無乃不可乎

4)有時并不表示疑問,而是表示感嘆。如:必也正名乎!善哉!技蓋至此乎!

b、“諸”:“諸”是“之乎”的合音。“諸”用于句尾的時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釋,但是只表示疑問和反問。如: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注意比較“行諸”和“行之”。)

B、“與”(歟)“邪”(耶):

a、“與”:略等于現(xiàn)代漢語的“嗎”或“呢”。

“與”和“乎”的分別:除了有疑問代詞或在選擇問句而外,“與”一般不表示純粹的疑問。兩種情況:

1)多數(shù)情況下,用于是非問句里,要求對話人對某個猜想加以證實(shí)?!芭c”的疑問語氣不強(qiáng)。不能與“乎”互換。如:是魯孔丘與然則師愈與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2)在有疑問代詞的句子里,或者在選擇問句里,“與”的疑問語氣加強(qiáng)。如:是誰之過與求之與抑與之與

b、“邪”(耶):和“與”(歟)的語法作用相同。如: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歲亦無恙耶

c、“與”和“邪”都能用于反問。如:此非以賤為本邪夫天機(jī)之所動,何可易邪寧力不勝智不若耶

C、“哉”:

a、表示反問:

1)永遠(yuǎn)不表示純粹的疑問;而且,一般要有疑問代詞或“豈”跟它呼應(yīng),才能表示反問。如:彼且惡乎待哉

2)“乎哉”連用可以表示純粹的疑問,那是“乎”字所帶有的語法意義,而“哉”只是加強(qiáng)“乎”的語氣。如: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3)“乎哉”連用也可以表示反問。如:吾何慊乎哉(慊,恨。)

b、表示感嘆:

1)略等于現(xiàn)代的“啊”。如:管仲之器小哉!

2)“哉”和它前面的形容詞可以提到句首,構(gòu)成倒裝句,表示強(qiáng)烈的感嘆語氣。如:賢哉回也!

5、相關(guān)的幾種語法現(xiàn)象:

A、表示反問的習(xí)慣說法:

a、“不亦……乎”,古代的一種比較委婉的反問說法。如: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b、“何以……為”,其實(shí)是“以……為何”,意思是“用……做什么”。無疑而問的反問。這種“為”字(介詞),由于處在句尾,意義已經(jīng)虛化,也可以處理為語氣詞。如: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

變換形式有:

1)“何”可以用別的疑問詞如“奚”“惡”“安”等來替換,“以”可以用“用”來替換。如:惡用……為哉

2)古代漢語里介詞“以”是可以省去的。因此可以說成“何……為”。如: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c、“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裝,意思是“有什么……”。如:何厭之有(“之”字復(fù)指“厭”字)

B、語氣詞的連用:

a、疑問語氣詞和疑問語氣詞連用。如“乎哉”。

b、疑問語氣詞和直陳語氣詞連用。如“也與”“也哉”“已乎”“矣乎”。連用的語氣詞,分別擔(dān)負(fù)表達(dá)語氣的任務(wù)。“也”“矣”“已”表直陳,“與”“乎”“哉”表疑問或反問。不過語氣的重點(diǎn)一般落在最后一個語氣詞上,由此決定句子的語氣(疑問句或反問句)。通論(十一)

1、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中,某詞屬于某一詞類還是比較固定的,各類詞在句中的職務(wù)也有一定的分工。這種情況,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漢語里,有些詞臨時改變詞性,如名詞用如動詞、形容詞用如動詞,名詞作狀語,動詞作狀語等等情況。如“秦師遂東”。由于仿古的關(guān)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還常??梢砸姷皆~類活用的情況。

2、名詞用如動詞

鑒別某一名詞是不是用如動詞,由上下文決定。就一般情況說,代詞前的名詞用如動詞(“肘之”“面之”);副詞特別是否定副詞后面的名詞用如動詞(“遂東”“不君”);能愿動詞后面的名詞也用如動詞(“能水”“欲刃”);肯定了賓語以后,則賓語前面的名詞用如動詞(“脯鄂侯”“手劍”)。

3、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不是由兼語式改造過來的,但它是以動賓式的結(jié)構(gòu)表達(dá)了兼語式的內(nèi)容。比兼語式的句法精煉。

A、動詞的使動用法

a、不及物動詞常常有使動用法:

1)不及物動詞后面帶有賓語。如:“亡鄭”“歸楚公子”“行之”“鳴鼓”“進(jìn)之”“退之”“則修文德以來之”

2)有時雖不帶賓語,但從上下文意思來看,仍是使動用法!如: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來”是使遠(yuǎn)人來)

b、及物動詞用如使動比較少見:

要判斷是純粹的及物動詞還是使動用法,非從上下文觀察不可。因?yàn)閮烧叩膮^(qū)別不在形式上,只在意義上。

如: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食”為使動,后面省略了賓語“之”)勝之(純及物)=敗之(使動)

武丁朝諸侯(使動)-孟子將朝王(純及物)欲因此時降武(使動)-涉間不降楚(純及物)

B、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常常用如使動。如:“正其衣冠”“尊長安君之位”“遠(yuǎn)庖廚”“固國”“勞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詞使動還是動詞使動)

C、名詞的使動用法

名詞偶然也用如使動。這種情況非常罕見。如: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動詞用如使動,“使死者復(fù)生”;“肉骨”的“肉”是名詞用如使動,“使白骨生肉”)

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國”是名詞用如使動,“使異姓立國”)

4、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

A、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使動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而意動是主觀上認(rèn)為他具有這種性質(zhì)或狀態(tài)。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賓語。如:以賢勇知?!白笥乙跃v之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值得注意的兩點(diǎn):

a、一般說來,代詞前的形容詞一定用如使動或意動(“苦其心志”使動,“賤之”意動);肯定了賓語之后,就可知賓語前的形容詞用如動詞(“危士臣”使動,“賢勇知”意動)。

b、同一個形容詞是使動還是意動,要靠上下文來分辨。如:“左右以君賤之也”是意動,而“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是使動。

B、名詞的意動用法

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為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5、名詞用作狀語

A、普通名詞用作狀語:

a、表示比喻。修辭的意味非常濃厚。如:豕人立而啼。(像人似的站著啼哭)

b、表示對待人的態(tài)度。如:虜使其民(把人民當(dāng)作俘虜(奴隸)來使用)今而后知君之犬馬畜伋。我得兄事之。

c、表示處所或工具??梢约由辖樵~去理解,但不宜認(rèn)為是省略了介詞。如:“野死”“隅坐”“廷叱之”(處所),“車裂”“劍斬之”(工具)

B、一般來說,凡動詞(謂語)前面的名詞在意思上不能認(rèn)為是作主語的,就應(yīng)該認(rèn)為是用作狀語。

C、名詞性詞組也可用作狀語,和單個名詞大略相同。如:樂歲終身飽。我何面目見之!

D、時間名詞用作狀語:

a、表示時間修飾。常見。

b、“歲”“月”“日”常用作狀語,所表示的意義和平時的意義有所不同,不是單純的時間修飾。

1)“歲”“月”“日”放在具有行動性的動詞前面,有每年每月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動的頻數(shù)或經(jīng)常。如: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

2)“日”放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前面,當(dāng)“一天一天”講,表示情況的逐漸發(fā)展。如: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

3)“日”用在句首主語的前面,當(dāng)“往日”講,用來追溯過去。如:日起請夫環(huán),執(zhí)政弗義,弗敢復(fù)也。(“起”,韓起自稱?!案ジ覐?fù)”,不敢復(fù)求環(huán)。)

6、動詞用作狀語

A、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動詞。如:殺其二人,生得一人。爭割地而賂秦。

B、用作狀語之后,用“而”字(或“以”字)和動詞謂語連接。如:夜縋而出。子路拱而立。箕踞以罵。

C、動賓詞組作狀語。表示行為的方式或者時間。有時加“而”字(或“以”字),有時不加。如:恃輦而行。挾太山以超北海。(以上表示方式)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上表示時間)

D、注意:動詞(或動賓詞組)作狀語,在詞序上和連動式一樣,意思上和連動式不同。前者有主有次,后者不分主次。必須加以區(qū)別。通論(十二)

1、代詞大致可分為三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

2、人稱代詞

A、第一人稱:“吾”“我”“予”(余)

a、“我”“予”(余)用作主語、賓語、定語。

b、“吾”用作主語、定語,一般不用作賓語。但在否定句里,代詞賓語提前,可以用“吾”。如:吾日三省吾身。我勝若,若不吾勝。

B、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

“而”“乃”不能用作賓語。一般也不用作主語。常用作定語。如:必欲烹而翁/乃翁。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主語)

C、第三人稱:“其”“之”

a、“其”只作定語,“之”只作賓語。

b、要注意:“其”不能用作主語。當(dāng)“其”代替的是名詞加“之”字時,從語法結(jié)構(gòu)上看,“其”也必須認(rèn)為是定語,不能認(rèn)為是主語,因?yàn)檫@種“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個詞組作整個句子的主語或賓語,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語。如: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隱牛之無罪而就死地)

c、上古第三人稱代詞不用作主語。或者用名詞做主語,或者省略主語。如:孔子下,欲與之言。(接輿)趨而辟之,(孔子)不得與之言。

d、“之”“其”可以靈活運(yùn)用:有時是說話人本人自稱,有時是指稱對話人。如:諫而不入,而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前一個“之”是指對方,后一個“之”是自稱)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而,與。其上,你們的上司)

e、有時,“其”字是指示代詞,“那”、“那樣的”。如“其人”“其道”“其地”“其民”。

D、復(fù)數(shù)

a、上古漢語里,人稱代詞單復(fù)數(shù)同形。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b、“吾儕”“若屬”,等于說“我們這一班人”,“你們這一班人”。

E、謙稱與尊稱

a、謙稱代替了第一人稱,尊稱代替了第二人稱。都是名詞(或形容詞用如名詞),不是代詞。不受代詞規(guī)律的制約,卻又表示了“我”或“你”。

b、謙稱有:寡人、不榖、臣、小人、老婦、仆、愚

c、尊稱有: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

d、自稱其名也是一種謙稱,稱人之字也是一種尊稱。

F、古代漢語人稱代詞用得少些,有兩個原因:

a、古代漢語省略主語的地方較多,而且第三人稱代詞不用作主語;

b、謙稱和尊稱代替了人稱代詞。

3、指示代詞

A、古代漢語的指示代詞有:“是”“此”“斯”“茲”“彼”等。

B、就一般說,“是”“此”“斯”“茲”是近稱,表示“這”“這個”“這里”等;“彼”是遠(yuǎn)稱,表示“那”“那個”“那里”。

a、“是”和“此”是同義詞,常??梢曰Q。

b、“是”“此”“彼”可以指人,略等于說“這人”“那人”。如:爾何曾比予于是!此誰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c、“彼”發(fā)展成為帶有人稱代詞的性質(zhì),但沒有喪失它的指示性。由于“彼”表示遠(yuǎn)指,所以常常帶著輕視的意味。不是正式的人稱代詞。

d、“是”“此”等字可以用作主語、定語、賓語?!笆恰弊钟米髻e語有時可以放在動詞的前面。如“寡人是征”“寡人是問”(不是復(fù)指!?。?/p>

C、先秦時代,“之”字也用作指示代詞,等于說“此”或“彼”。如: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于歸:出嫁)之二蟲又何知

D、“夫”(fú)是一個指示性很輕的指示代詞,有時不必譯出。

a、如: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b、一個比較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作賓語時,“夫”放在動詞和賓語的中間,還是指示代詞。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E、“然”和“爾”是指示代詞,經(jīng)常用作謂語。

a、“然”略等于“這樣”“那樣”“這么”“那么”。如:河?xùn)|兇亦然。其誰曰不然

b、單說“然”字,是應(yīng)答之詞,表示“是的”、“正是這樣”。如:王曰:“然?!?/p>

c、“爾”的用途沒有“然”普遍。也表示“這樣”、“那樣”。如: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F、無定代詞“或”

a、通常指人,而且只用作主語。譯為“有人”。如: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或問乎曾西曰:“……”

b、“或”字前面出現(xiàn)先行詞,“或”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一個人。如:唐人或相與謀。(有些唐國人在一起商議。)宋人或得玉。(有一個宋國人)

c、常常用兩個以上的“或”字,前后相應(yīng),以表示列舉。既可以指人(“有人”),又可以指物(“有的”)。注意:這種用法的“或”字并不是表示選擇的連詞,不能譯為“或者”。如: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

4、兩個特別的指示代詞“者”“所”:

A、“者”

a、“者”通常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動詞詞組的后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的詞組,表示“……的人”“……的事物”。

b、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的后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的詞組。如: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c、用在數(shù)詞后面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情,或者幾樣?xùn)|西。如:于斯三者何先

d、“者”字詞組有時可以譯作“……的”,但“者”與現(xiàn)代漢語的“的”的性質(zhì)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1)“勇者”固然可以譯作“勇敢的”,但現(xiàn)代還可以說“勇敢的人”,而古代卻不能說“勇者人”。

2)現(xiàn)代能說“誰的”、“我的”、“木頭的”之類,古代的“者”字沒有這種用法。

3)“者”字可以用在數(shù)詞后面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情,或者幾樣?xùn)|西?!暗摹弊譀]有這種用法。

B、語氣詞“者”

a、用在判斷句的主語后面表示提頓。

b、常常用在“有”字的賓語后面,和“有”字及其賓語組成一個名詞性詞組,作下文的主語(“有”字的賓語只是下文概念上的主語)。如:有顏回者好學(xué)。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

c、在時間詞“今”“昔”等字的后面也常常用“者”。如:“古者蒼頡之作書也”“曩者辱賜書”(報任安書)

有時不用“者”字;有時換用“也”字。如:“今吾子又死焉”“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

d、常常用在假設(shè)分句或結(jié)果分句的后面表示停頓。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假設(shè))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因果)

C、“所”

a、通常用在及物動詞的前面和動詞組成一個名詞性的詞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字指代的一般是行為的對象。這種“所”字詞組有時可以譯作“(所)……的”,但“所”與現(xiàn)代漢語的“的”的性質(zhì)和用法不相同。如“所憎”“所不為”“所大欲”

b、“所”字和動詞結(jié)合以后組成的詞組帶有名詞性,所以能夠被定語所修飾(通常用介詞“之”字為介)。如:“君之所知”“須臾之所學(xué)”

c、同b,“其”字代替一個名詞加“之”,故也能做“所”字詞組的定語。如:“其所憎”“其所愛”

d、還可以在動詞后面再加名詞,舉出人或事物的名稱。如: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有“之”)所善荊卿可使也。(無“之”)

e、“所”常常用在介詞“從”“以”“為”“與”等字的前面,和介詞及其后面的動詞(或動賓詞組)組成的詞組也帶有名詞性?!八弊种复樵~所介紹的對象,它們所表示的是:

1)行為發(fā)生的處所。如:是吾劍之所從墜。

2)行為賴以實(shí)現(xiàn)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如: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禮,所以報也。

3)產(chǎn)生某種行為的原因。如: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矣(“者”稱代,“所”指示)

4)與行為有關(guān)的人物。如: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者”稱代,“所”指示)

f、“所”本來也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或動賓詞組的前面,指代上述與行為有關(guān)的各個方面,并不需要介詞。這也是“所”的基本用法。如: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處所)諾,恣君之所使之!(方式方法)邪穢在身,怨之所構(gòu)。(原因)

g、上述e和f兩種用法,e是在f之后才出現(xiàn)的,但并沒有完全代替f。在同一篇作品里可以同時見到兩種用法。

h、“所”字還可以用在某些帶有形容性的詞語的前面,指代描述的對象。這樣組成的詞組也帶有名詞性。如: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

i、“有所……”“無所……”“何所……”。

1)“有所……”“無所……”是動賓詞組,“所”字詞組作動詞“有”或“無”的賓語。如:“未有所決”“皆有所養(yǎng)”“有所取者”

2)“何所……”是主謂倒裝的疑問句式,“所”字詞組作主語,“何”字作謂語。這種說法在意思上帶有周遍性。如“何所不容”就是“無所不容”。

D、注意和及物動詞結(jié)合以后“所”和“者”的異同:

a、例如,“所見”指代“見”的對象,“見者”指代行為的主動者。

b、但是,“所……者”這樣的詞組,仍帶有名詞性,“者”指代行為的對象,“所”起著指示行為對象的作用。如:視吾家所寡有者。通論(十三)

1、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且”“而”“以”“則”“于是”“故”“是故”“然”“況”“而況”“雖”“若”“如”“茍”等等。

如:是故質(zhì)的張而弓矢焉。(“是故”,本義是“這個緣故”,可以看作雙音詞,等于單說“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然”,然而,但是。)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況”,何況。)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雖”,雖然,即使)

A、“而”

a、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zhì)或兩種行為的聯(lián)系。如:敏于事而慎于言。(性質(zhì))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行為)

b、連接兩個句子,表示兩件事情的聯(lián)系。如: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c、注意:“而”字一般不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的詞組(由“與”和“及”連接)。連接的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用作謂語帶有描述的性質(zhì),如“蟹六跪而二螯”。

d、順接與逆接:這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并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zhì)。

1)順接:相連接的兩項(xiàng)在意思上有某種類似,或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中間沒有轉(zhuǎn)折。順接的“而”有時可譯為“而且”,有時可譯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這要看具體的上下文。更多的情況是:現(xiàn)代口語不用與“而”字相當(dāng)?shù)倪B詞,現(xiàn)代書面語仍舊沿用“而”字。如:美而艷。任重而道遠(yuǎn)。質(zhì)的張而弓矢至焉。

2)逆接:相連接的兩項(xiàng)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諧調(diào);不是事理相因,語意連貫,而是有個轉(zhuǎn)折。逆接的“而”可以譯為“卻”“可是”“但是”。如: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3)“而”用在一句話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細(xì)玩文意,實(shí)際上也是一種逆接。如:十人而從一人者,……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4)有時候,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含有假設(shè)的意思,可譯為“如果”。這種用法仍然和逆接的用法相通。如: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e、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如:太后盛氣而揖之。吾嘗終日而思矣。子路率爾而對。

B、“以”

a、連接兩個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在時間上一先一后的兩種行為的聯(lián)系。(“而”字也有這種用法)如:余折以御。公入而賦。

b、后一行為往往是前一行為的目的,或者是前一行為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這是從具體的上下文意思來看的。“以”字本身并不表示目的或結(jié)果。這種連詞“以”是由介詞“以”進(jìn)一步虛化而成的。如:勞師以襲遠(yuǎn),非所聞也。(目的)焉用亡鄭以陪鄰(結(jié)果)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前一個是結(jié)果,后一個是目的)

c、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不如“而”字常見。如“潛師以來”、“明以教我”。

C、“則”

a、一般用來連接條件復(fù)句中的分句,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結(jié)果的分句在后??梢宰g為“就”“便”。如: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b、又常常用于緊縮句,但也正是條件復(fù)句的緊縮。如: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1)、有時候沒有用“則”字,從意思上也可以看出是條件和結(jié)果的關(guān)系。如: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民無信不立。

2)、注意:沒有用“則”字的緊縮句不一定都是條件復(fù)句的緊縮??赡苁且蚬P(guān)系,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可能是時間修飾,如“食不語,寢不言”。

c、有時候,并不是條件和結(jié)果的關(guān)系,只是第二件事情的出現(xiàn),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預(yù)期到的。不能譯作“就”“便”,而是含有“原來已經(jīng)”的口氣?,F(xiàn)代漢語沒有和這種用法相當(dāng)?shù)倪B詞!如: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d、用在意思相對待的并列的分句里,有兩種情況:

1)多數(shù)時候表示一種對比。如:入則無……,出則無……,國恒亡。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2)有時候是表示時間修飾。如:鄒魯之臣,生則……,死則……。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qiáng),此之謂王資。

D、“然而”“然則”“雖然”

其中“然”是指示代詞,“而”“則”“雖”才是真正的連詞。應(yīng)該把它們當(dāng)中的兩個成分分開來理解。

a、“然而”等于說“如此,可是……”。如: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然則”等于說“如此,就……”。如:對曰:“……臣實(shí)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

c、現(xiàn)代漢語用“雖然”的地方,上古只用一個“雖”字。古代的“雖然”應(yīng)作“雖然如此”講。如: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2、常用的介詞有“以”“於”“為”“與”“之”等等。如:冬,與越人水戰(zhàn),大敗越人。

A、“以”

a、“以”字本來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以為”(認(rèn)為)。但是更常見的是用作介詞,是由動詞“以”虛化而來的(連詞“以”是由介詞“以”進(jìn)一步虛化而來)。介詞“以”主要用法有兩種:

1)、表示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借,可譯為“用”或“拿”(但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質(zhì))。賓語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2)、引進(jìn)原因,意思上略等于“因?yàn)椤?,但“以”字后面的話是介詞賓語。如: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謂語是“食”?。┮阅竸t不食,以妻則食之。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b、“以”字組成的介賓詞組,在詞序上有兩種變化值得注意:

1)整個介賓詞組可以放在動詞前面,也可以放在動詞(及其賓語)的后面。如“樹之以桑”“易之以羊”“編之以發(fā)”“驗(yàn)之以理”。

2)為了強(qiáng)調(diào)“以”的賓語,可以把賓語提到“以”的前面。如“一以當(dāng)十”“一以貫之”“一言以蔽之”“江漢以濯之”。

有時候,提前的賓語是代詞“是”?!笆且浴钡扔谡f“因此”。如: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c、省略介詞賓語的情況:

1)“以”字后面的賓語如果在上文出現(xiàn)過,就可以省略??勺g作“拿來”“拿去”,但詞性和它們不完全相同。如“請以遺之”“敢以煩執(zhí)事”“將以釁鐘”“以盛水漿”。

2)表示憑借或引進(jìn)原因的“以”字。仍表示“借此”“因此”。比較少見。如: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d、“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有以”:有什么可以拿來……。如: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無質(zhì)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B、“於”(于,乎,諸)三種用法:

a、引進(jìn)處所。略等于“在”“到”“從”“對于”“在……方面”。如:虎兕出於柙。(“從”)當(dāng)仁不讓於師。(“向”或“對”)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對于”)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在……方面)

1)上述的各種小類,只是從古今對比上說的;至于古代漢語本身,并不需要這樣分別。其本身的詞義和詞性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2)古漢的“於”比現(xiàn)代的“在”“到”等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往往“在於”“至於”連用(“在”和“至”在古代是動詞,不是介詞)。如: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dú)何與

3)注意:“今……於此”的說法,實(shí)際上是表示一種假設(shè)。有時候只說“……於此(斯)”,也是表示假設(shè)。這種假設(shè)的情況,通常是作為比喻來說明某個問題的。如:今王田獵於此,百姓……有楚大夫於此,……有美玉於斯,……

4)用“於”組成的介賓詞組,表示“對于”的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其他的更多情況是放在動詞之后。如:宿於石門(在動詞后面)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在動詞前面)

5)有時可以不用“於”字,《史記》常用這種語法。如: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傳)寡人有罪國家。(戰(zhàn)國策)將軍戰(zhàn)河北。(史記)

6)也可以用來引進(jìn)時間。如: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b、引進(jìn)比較的對象。略等于“比”,一般用于描寫句。如“富於周公”“多於鄰國”“疏於此時”“甚於此時”

1)注意古今詞序的不同:表示比較的介賓詞組放在形容詞的前面還是后面。

2)同樣的結(jié)構(gòu),不是比較程度,只是指出異同。如: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3)“于”和“於”:大致相等,上古不同音。大致的分工是:地名一般用“于”;被動句或描寫句里,一般用“於”。

4)“乎”和“於”:三種情況上不能相互替代:

一,被動句通常不用“乎”;

二,“對于”的意義不用“乎”;

三,“惡乎”的意義是“於何”,不能說成“惡於”,上古一般也不用“於何”。如:敢問夫子惡乎長

5)“諸”是“之”“於”二字的合音,等于說“之於”。所謂的“諸於”是后代謬誤的仿古。如:子張書諸紳(書之于紳:把它寫在衣帶上)

c、引進(jìn)行為的主動者。見通論(八)。

C、“為”(wèi)

略等于“給”“替”“因?yàn)椤?。后面的賓語可以省略。如: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因?yàn)椋┚硬荒転橹\也。(賓語省略)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賓語省略)

D、“之”

a、放在定語和名詞之間,把定語介紹給名詞,有的略等于“的”。

b、值得注意的用法是:用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dú)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詞組化,意思上不完整,不依賴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獨(dú)立存在)。有兩種情況:

1)在一個分句的主謂之間用“之”,表示語意未完,讓聽者或讀者等待下文。如: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傅”同附)

注意:常用在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里,是上古漢語表示時間修飾常用的一種句法。如: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始臣之解牛之時,……(既有“之”,又有“之時”,少見)

2)用在充當(dāng)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如: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主語)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賓語)

注意:有時在主語和“於”字介賓詞組之間用“之”字,形成的結(jié)構(gòu)再做句子的主語。如:寡人之於國也,……

君子之於禽獸也,……

c、上述的句法,其主語都是名詞。假如這個名詞已經(jīng)在上文出現(xiàn),常常用“其”來代替它(代替名詞加介詞“之”字)。如: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矙:視,瞧?!捌渫鲆病钡扔谡f“陽貨之亡也”)彼,其於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通論(十四)

1、句首句中語氣詞

語氣詞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虛詞,在句首或句中,同樣能起表示語氣的作用。

A、“夫”(fú)

a、“夫”用于句首,表示要發(fā)議論。從指示代詞“夫”發(fā)展而來,已變成純粹的語氣詞,不能再解作“這個”“那個”。

b、“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說“且”“故”“今”,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發(fā)議論。

c、“若夫”等于“至于”。如:此雖免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彼且惡乎待哉

B、“其”

a、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語氣。

1)在陳述句或疑問句里,表示“大概”“恐怕”。如:吾其還也。其是之謂乎其我之謂矣!

2)在祈使句里,就簡單地表示委婉語氣,略等于現(xiàn)代的句末語氣詞“吧”“啊”所表示的委婉語氣。如:君其問諸水濱。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蓜e廢棄了先君的事業(yè)啊?。?/p>

b、可以加重反問的語氣。往往用在疑問代詞的前面。如:一之謂甚,其可再乎(無疑問代詞)其誰曰不然其何以行之哉!

C、“惟”(唯、維)

a、“惟”用在句子的開頭,是古人所謂的發(fā)語詞。在記敘文中,往往用在全文的開始,引出年月日。如: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祀,年)

b、“唯”用作句首語氣詞時,有時表示希望。如: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唯荊卿留意焉。

c、“唯”用在句首可以幫助判斷語氣。如: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

d、“惟”“維”用于句中,幫助判斷語氣。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厥土惟白壤。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髧彼兩髦,實(shí)維我儀。

D、除上述之外,還有許多句首句中語氣詞。如“繄”。

2、詞頭、詞尾不是一個詞,只是詞的構(gòu)成部分,本身沒有詞匯意義,只表示詞性。有些詞頭也不專門表示一種詞性,在這種情況下就真正是有音無義了。

3、詞頭。除“有”字外,這些詞頭一般只用于詩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A、“有”

a、用于專名的前面。常見的有上古時代的朝代名、國名、部族名等。如:“有夏”“有殷”“有虞”“有扈”,鯀納有莘氏女,生禹。

b、又用于某些名詞的前面。如“有政”“有帝”。

c、又用于某些形容詞的前面。如:不我以歸,憂心有忡。(忡忡)有洸有潰。(洸洸潰潰)

d、一種特別的用途(不是詞頭?。呵度霐?shù)目字的中間,表示整數(shù)和零數(shù)的關(guān)系。如: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朞,一周年)

B、“其”:一般用于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的前面。如:北風(fēng)其涼,雨雪其雱。(雨雪:降雪。雱,雪盛的樣子)八月其穫,十月隕萚。

C、“言”:放在動詞的前面。如: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D、“于”:放在動詞的前面。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E、“薄”:放在動詞的前面。

F、此外還有一些詞頭如“載”“誕”“式”等字。

4、詞尾。這些詞尾加在形容詞的后面,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甚至本來不是形容詞的,也變?yōu)樾稳菰~的性質(zhì)。如“欣然”的“欣”本是動詞。

A、“然”:“然”字是一個指示代詞,表示“這樣”、“那樣”。當(dāng)“然”放在形容詞后面的時候,指示性就減輕了,變了詞尾的性質(zhì)。

B、“乎”“焉”“如”“爾”等字,用作詞尾時,作用和“然”字相等。如“煥乎”“惄焉”“恂恂如”“率爾”。

通論(十五)

1、用韻是構(gòu)成詩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漢族人民的詩歌從一開始就是有韻的。要徹底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必須了解它的格律,了解它怎樣用韻。

2、韻母和韻的區(qū)別:

A、韻母:指一個音節(jié)中除聲母以外其他音素的總和,包括韻頭、主要元音和韻尾。

B、韻:只指主要元音和韻尾(如果有韻尾的話)。

C、韻例和韻部都是韻的問題,而不是韻母的問題。

3、詩韻:韻頭不同而韻相同的字如干、滿、南、嘆可以互相押韻,這些互相押韻的字放在同樣的位置上就構(gòu)成詩韻。

4、韻腳:韻頭不同而韻相同的字如干、滿、南、嘆可以互相押韻,這些互相押韻的字放在同樣的位置上就構(gòu)成詩韻。漢語詩韻一般放在句尾,習(xí)慣上叫做韻腳。

5、韻例:關(guān)于用韻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韻,什么地方不用韻,和怎樣用韻。

6、《詩經(jīng)》的韻例:

A、從韻在句中的位置來看,句尾韻是最普遍的形式。

《詩經(jīng)》里有不少的詩句以代詞或語氣詞(常用的有“之”“我”“矣”“也”“只”“思”“止”“兮”“猗”)收尾,韻往往在代詞或語氣詞的前面,可以看做句中韻,也有人看做變相的句尾韻。語氣詞一般是不能看做韻腳的,但也有少數(shù)例外。

B、從一章中所用的韻數(shù)來看,可以分為一韻到底的和換韻的兩類。(換韻:不一韻到底,中途變換成不同的韻押韻的押韻方式。)交韻不算換韻。

C、從韻腳相互的距離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a、句句押韻。

b、隔句押韻。一般是奇句不押韻,偶句押韻。這是《詩經(jīng)》里最常見的押韻方式。此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押韻方式:首句入韻,第三句以下才是奇句不押韻。

c、交韻。奇句和奇句押韻,偶句和偶句押韻。

D、a、《詩經(jīng)》用韻的格式是多樣的,因?yàn)樗敲窀杌蛘吣M民歌的詩體;民歌是隨口唱的,隨口用韻,隨時轉(zhuǎn)韻,也就是所謂“天籟”。格式多樣化,這是《詩經(jīng)》用韻特點(diǎn)的一個方面;

b、《詩經(jīng)》用韻最主要的格式卻是兩種,這兩種押韻的格式成了后代詩歌押韻的準(zhǔn)繩:

1)隔句押韻的句尾韻;

2)首句入韻而后隔句押韻的句尾韻。

7、韻部:指押韻字的歸類,互相押韻的字原則上就屬同一個韻部。一般地說,同一諧聲偏旁也就同屬一個韻部,但是后起的形聲字就不一定能夠由此類推。

8、古韻:

A、語音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上古的語音和現(xiàn)代的語音差別是很大的。明代陳第就懂得了這個道理。清代以來,研究音韻的學(xué)者們就按照《詩經(jīng)》用韻的實(shí)際情況概括出《詩經(jīng)》時代的韻部來,叫做“古韻”。他們所謂“古韻”指的是上古時代(主要指先秦)的韻部。

B、清人通過歸納《詩經(jīng)》的用韻,發(fā)覺同《廣韻》的出入很大,于是打破唐韻的拘束,該合的合,該分的分,逐步建立了《詩經(jīng)》的韻部系統(tǒng)。清代的古音學(xué)家在古韻的分部方面做的工作:段玉裁《六書音均表》、江有誥《詩經(jīng)韻讀》、王念孫《詩經(jīng)群經(jīng)楚辭韻譜》,都是查考和了解《詩經(jīng)》用韻較好的參考書。

C、現(xiàn)在綜合各家的意見,把先秦古韻分為三十部。每一部舉一個代表字作為韻目(參見附錄三)。《詩經(jīng)》的押韻基本上與這三十部相合。古韻三十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不但適用于《詩經(jīng)》,而且適用于同時代的其他詩歌韻文。先秦的文獻(xiàn),不但詩歌押韻,連散文也有押韻的。如《周易》《老子》。

9、合韻:鄰近的韻互相通押。大約是兩種情況:

A、非入聲韻和入聲韻通押;

B、韻母近似通押。

10、葉韻:語音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詩經(jīng)》的韻腳到了后代念起來就不和諧了。六朝時的人為了說明《詩經(jīng)》押韻和諧,認(rèn)為某字該改讀某音,這就是所謂“葉韻”,或稱“葉句”(葉xié,同“協(xié)”,和諧之意)。

11、葉音法:一種應(yīng)該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認(rèn)為詩人把某字臨時改讀為某音,以求押韻和諧。照這樣字音隨著上下文變化,所規(guī)定的“葉音”是隨意而不規(guī)則的。這種錯誤,在于他們沒有看到語言發(fā)展的事實(shí),不知道古今的語音并不相同。清代古音學(xué)興起后,葉音說早已受到徹底批判。我們朗誦古代詩歌韻文時,完全可以按照現(xiàn)代普通話的讀音來朗誦。通論(十六)

1、雙聲:兩個字的聲母相同,如現(xiàn)代漢語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雙聲;“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雙聲;“栗烈”古今都是雙聲。

2、疊韻:兩個字的韻相同(韻頭不同也算疊韻),如現(xiàn)代漢語中“光芒”;“芣苢”在上古是疊韻;“知識”在上古卻不是;“輾轉(zhuǎn)”古今都是。

3、三十六字母:按傳統(tǒng)說法,有所謂三十六字母,字母實(shí)際上就是聲母;古代沒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個漢字作為聲母的代表,如見溪群疑等。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時期漢語聲母系統(tǒng)的情況。而上古的聲母系統(tǒng),據(jù)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個,被分為牙音、舌音、唇音、齒音、喉音、半舌、半齒。(參見附錄四)

4、雙聲疊韻和上古漢語的構(gòu)詞法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上古漢語里的雙音詞很少,而其中,除了疊音詞(如“夭夭”)之外,不少雙音詞的兩個音節(jié)有雙聲疊韻的關(guān)系。這些雙聲疊韻詞大都用來描繪聲色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