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成份輸血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1.gif)
![新生兒成份輸血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2.gif)
![新生兒成份輸血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3.gif)
![新生兒成份輸血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4.gif)
![新生兒成份輸血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39f30ea6526e84a9d9213fce7ab683f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成分輸血1新生兒成分輸血1成分輸血的概念輸血治療的基本目的是恢復血容量、補充血液成分,以恢復患兒正常的生理機能?,F今輸血治療已從人源性制品進展到生物工程技術制品,從全血輸注發(fā)展到成分輸血。成分輸血是指根據病情需要輸給患兒相應血液成分的一種治療方法。2成分輸血的概念輸血治療的基本目的是恢復血容量、補充血液成分,成分輸血的概念成分血一般指采血6h內的全血經物理和化學方法提純的高濃度、高純度的血液制品,保存在各自適宜的條件下,有著較高的生物活性。相對全血輸注,成分輸血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輸血現代化的標志。新生兒由于其生理特點,包括體重輕、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等,成分輸血更有重要價值。3成分輸血的概念成分血一般指采血6h內的全血經物理和化學方法提成分輸血制品紅細胞制品血小板制品粒細胞制品濃縮凝血因子4成分輸血制品紅細胞制品4紅細胞制品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少白細胞紅細胞輻照紅細胞5紅細胞制品濃縮紅細胞5濃縮紅細胞制備:全血在封閉條件下離心,吸出上層血漿,剩余部分制成的紅細胞稱為濃縮紅細胞。一般200ml全血分離出來的濃縮紅細胞為1個單位,容積約為120ml,予枸櫞酸鹽,葡萄糖、腺嘌呤保存4℃35天。與全血相比其特點為:
1補充紅細胞作用與全血相同;
2降低循環(huán)負荷;
3減少枸櫞酸中毒的危險;
4殘留白細胞和血小板幾乎相同6濃縮紅細胞制備:全血在封閉條件下離心,吸出上層血漿,剩余部分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全血濃縮紅細胞全量(ml)230130紅細胞量(ml)9090血紅蛋白量(g)2828血漿量(ml)11030ACD量(ml)3010紅細胞比積(%)39697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全血濃縮紅細胞血漿總蛋白(g)8.32.3K+(mmol)0.40.1Na3+(mmol)16.54.5NH3+(mmol)
3.20.9血漿中的抗原抗體多少白細胞多少血小板多少8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懸浮紅細胞制備:將全血中大部分血漿在封閉條件下分離后,向剩余部分加入紅細胞添加液制成。特點:1基本特點同濃縮紅細胞;
2紅細胞體外保存效果更好;
3比濃縮紅細胞比積低,輸液更通暢。目前,臨床常用的紅細胞制品多為懸浮紅細胞。9懸浮紅細胞制備:將全血中大部分血漿在封閉條件下分離后,向剩余洗滌紅細胞
將保存期內的全血、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3次,去除絕大部分非紅細胞成分,加適量0.9%NS,使紅細胞懸浮在生理鹽水中,24h內用.特點:1較徹底地去除了絕大部分血漿、白細胞、血小板、微 聚物、HBsAg等。
2適用于血漿蛋白過敏、溶血病、預防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 自身免疫性溶貧、妊娠貧血尿毒癥、血透、新生兒等?!飶娬{:臨床上沒有洗滌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的用法
10洗滌紅細胞
將保存期內的全血、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用生理鹽少白細胞紅細胞將全血中的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在全封閉條件下去除(離心法、過濾法),可制成去白細胞紅細胞和去白膜紅細胞。(可清除99%以上的白細胞,殘留白細胞<
5×106/L)特點:1去除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2去白細胞紅細胞是最理想的少白細胞紅細胞制品,殘留白細胞<
5×106/L;①由于反復輸血已產生白細胞或血小板抗體引起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的患者;②準備作器官移植的患者;③需要反復輸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貧血等患者,可從第一次輸血起就選用本制品。3去白膜紅細胞僅適用于預防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不主張臨床推廣,殘留白細胞<
2.5×108/L
11少白細胞紅細胞將全血中的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在全封閉條血液成分 白細胞含量(個/U*)新鮮全血 109濃縮紅細胞 108~109去白膜紅細胞 108洗滌紅細胞 107冰凍去甘油紅細胞 106~107手工采血小板 107~108機采血小板 106~108新鮮冰凍血漿 <104表血液及血液成分中白細胞含量*400ml為1U12表血液及血液成分中白細胞含量*400ml為1U12輻照紅細胞利用射線輻照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制成,滅活具有免疫活性的殘存淋巴細胞,降低免疫低下患兒發(fā)生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危險。13輻照紅細胞利用射線輻照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制成,滅活具有免紅細胞輸注糾正貧血、改善缺氧缺血癥狀輸注紅細胞即可。若選擇濃縮紅細胞,則需用生理鹽水稀釋,而懸浮紅細胞可直接輸注。含白細胞的紅細胞輸注,有傳播巨細胞病毒的風險,對新生兒應高度重視。去白紅細胞是預防輸血傳播CMV的有效手段只要每單位白細胞降到5×106/L以下就足以預防CMV的傳播。另外,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是TA-GVHD的高危人群,?射線照射可有效滅活淋巴細胞,防止TA-GVHD的發(fā)生。14紅細胞輸注糾正貧血、改善缺氧缺血癥狀輸注紅細胞即可。若選擇濃紅細胞輸注的指征
⒈與急性出血相關的休克;⒉抽血使患病嬰兒失血總量占血容量10%以上;⒊有嚴重心肺疾患者Hb<130g/L;
4有中度心肺疾患者,大手術者,Hb<100g/L5有貧血的臨床征象,Hb<80g/L*(10~20ml/kg),早產兒5~10ml/kg,輸液泵控制速度,一般輸注時間大于2h為宜。一般輸注懸浮紅細胞每次6ml/Kg,可提高Hb10g/L。15紅細胞輸注的指征
⒈與急性出血相關的休克;15血小板制品主要為濃縮血小板懸液,分手工制備或血細胞分離機單采全血中的血小板,懸于一定量血漿中。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由200ml全血分離的血小板為1單位濃縮血小板,目前多用機采血小板,一般一人份濃縮血小板懸液為150-250ml,每袋血小板含量2.5×1011個。24h內用。16血小板制品主要為濃縮血小板懸液,分手工制備或血細胞分離機單采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足月兒血小板大于50×109/L
,多無明顯出血;而小于或等于50×109/L
者易顱內出血。早產兒血小板減少時更易發(fā)生顱內出血,PLT<
100×109/L
時,顱內出血風險高達78%,對照組僅為48%,另與血小板功能有關。故早產兒輸注血小板的指征與計量有別于足月兒。公認的血小板輸注指征:血小板(20-50)×109/L
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或需要做侵襲性檢查;血小板(50-100)×109/L,有明顯出血。早產兒和極低體重兒血小板<
100×109/L,是顱內出血的高危因素,輸注指征適當放寬,尤其是病情危重的高危兒,目的在于維持與病情相宜的血小板水平,預防發(fā)生嚴重出血。
17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足月兒血小板大于50×109/L,多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一般足月兒以將血小板提高至50×109/L,早產兒提高到100×109/L為宜。輸注0.2單位/Kg,可提高外周血小板10×109
例如,3Kg新生兒需提高血小板50×109/L,則需輸注血小板約3單位。輸注時應以患兒能夠耐受的盡可能快的速度輸入,以保證其有效性。臨床上以出血癥狀是否控制作為判斷標志。20-22℃維持生存性,但乳酸↑、PH↓,當PH達6.0,喪失生存性輸注后存活性與血小板形狀改變(從園盤—球形)有關18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一般足月兒以將血小板提高至50×109血小板輸注無效對策1)輸不用庫存的新鮮制劑2)積極治療感染,DIC等3)供者選擇:HLA相合供受者間HLA-1類抗原匹配4)同用激素、IVIG5)停用可能的藥物6)使用去白細胞的血小板制劑7)血漿置換、去除抗體、CIC19血小板輸注無效對策1)輸不用庫存的新鮮制劑19濃縮凝血因子新鮮冰凍血漿全血采集6h或8h內,在全封閉條件下將血漿分離并凍結制成的成分,含各種含豐富凝血因子VⅢ、FIg、VWF、XⅢ。冷沉淀保存期內的新鮮冰凍血漿在1-6度封閉狀態(tài)下融化離心,留下白色沉淀,此條件下分理處不溶解物質在1h內-30℃凍結而制成的成分。主要含VⅢ因子,纖維蛋白原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等,可用于血友病A、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融化后6h內輸注。濃縮VⅢ因子凍干人纖維蛋白原20濃縮凝血因子新鮮冰凍血漿全血采集6h或8h內,在全封閉條血漿輸注概念變化:血漿不是主要作為抗休克的擴容劑,而是主要作為分離血漿蛋白制品的原料臨床用新鮮冰凍血漿(FFP)freshfrozenplasma,貯存液體血漿和凍干血漿漸淘汰新鮮液體血漿分離后立即-30℃,有效期1年。但臨床上濫用新鮮冰凍血漿現象比較普遍21血漿輸注概念變化:血漿不是主要作為抗休克的擴容劑,而是21FFP適應癥:
保持正常含量的凝血因子,含IgG,補體大出血多種凝血因子減少時,出血性疾病,尚未判明缺乏何因子,或缺更好的血制品。肝病并出血DIC大面積燒傷
★不能用于補充血漿蛋白,不用于擴容,不是營養(yǎng)劑22FFP適應癥:
保持正常含量的凝血因子,含IgG,補體大出新鮮冰凍血漿(FFP)輸注并發(fā)癥:液體負荷過重,肺水腫
[Na+]170~190mmol/L2)變應性和過敏性樣反應:由組織胺、血管舒緩素—激肽引起3)傳播肝炎、HIV等23新鮮冰凍血漿(FFP)輸注并發(fā)癥:23普通冰凍血漿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分離出冷沉淀后,-30℃冰凍而成。不含凝血因子。每一百毫升含8克蛋白質。補充低蛋白血癥不適合。擴容?24普通冰凍血漿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分離出冷沉淀后,-30℃冰凍而粒細胞輸注主要為濃縮粒細胞,分手工制備和血細胞分離機單采,一般機采粒細胞一次可獲得粒細胞數大于1×1010/L,可滿足以為成年患者一次輸注量。中性粒細胞具有吞噬殺菌功能,是機體抗感染的重要防線。中性粒細胞缺乏者常合并嚴重感染且不易控制,有時需要輸注粒細胞。25粒細胞輸注主要為濃縮粒細胞,分手工制備和血細胞分離機單采,一粒細胞輸注對于中性粒細胞持續(xù)低于0.5×109/L,且合并嚴重感染,抗生素治療24-48h感染不能控制者,可考慮粒細胞輸注。輸入1.4×108/Kg(即0.14單位/Kg)可提高外周血粒細胞1×109/L,每次需(1-3)1010個
粒細胞,一般連輸3-5天,至感染基本控制。療效判定應以臨床癥狀好轉為主,不以中性粒細胞計數是否升高作為有效指標,因為輸入的粒細胞很快離開血循環(huán),游走至感染部位參與了抗感染過程。26粒細胞輸注對于中性粒細胞持續(xù)低于0.5×109/L,且粒細胞輸注新生兒粒細胞輸注,應重視CMV的傳播及TA-GVHD的產生。血清CMV抗體陰性的新生兒應選擇CMV抗體陰性的供者,為避免TA-GVHD,有條件者輸注前行射線的照射。單采粒細胞含淋巴細胞較低,但全血分離的濃縮粒細胞含較多的淋巴細胞,故新生兒輸注時,應首選單采粒細胞以減輕TA-GVHD的產生。關于新生兒及早產兒的粒細胞輸注爭議較大,比較一致的觀點為新生兒敗血癥應以抗生素及支持治療為主,盡量不輸粒細胞。27粒細胞輸注新生兒粒細胞輸注,應重視CMV的傳播及TA-GVH細胞因子輸注細胞因子輸注:粒細胞刺激集落因子(G2CSF),粒單細胞刺激集落因子(GM2CSF),可調節(jié)骨髓粒細胞系及單核細胞系造血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促進其數量的增加和功能的成熟。臨床上對粒細胞極低的嚴重新生兒敗血癥,可試用G2CSF,24h內每次10μg/kg,每12h1次;48~72h之后,每次5μg/kg,24h1次。但目前臨床上并未作為常規(guī)使用,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28細胞因子輸注細胞因子輸注:粒細胞刺激集落因子(G2CSF)新生兒輸血特點㈠容易引起循環(huán)超負荷新生兒心臟功能尚不健全,輸血量計算不當或速度過快容易引起心衰。㈡對失血特別敏感當新生兒失血量占其血容量的10%(失血30~50ml)即可出現明顯癥狀而需要輸血。㈢不能耐受低溫血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心肺發(fā)育尚不成熟,輸血時最好將血液加溫至32℃。29新生兒輸血特點㈠容易引起循環(huán)超負荷29新生兒輸血特點㈣不能耐受高血鉀及低血鈣新生兒腎臟排鉀和保鈉及維持酸堿平衡功能差,輸入保存時間過久的庫血容易出現高血鉀、低血鈣和酸中毒。輸血量大時,應注意選擇保存期≤7天的相對新鮮紅細胞。㈤Hb需要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新生兒HbF含量高,2,3-DPG含量低,紅細胞與氧的親和力大,Hb需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才能滿足生理需要。30新生兒輸血特點㈣不能耐受高血鉀及低血鈣30新生兒輸血特點㈥為避免經輸血傳播CMV,最好輸注去除白細胞的血液成分。早產兒免疫功能不成熟,所用血液制品最好經過照射,以防止TA-GVHD的發(fā)生。㈦紅細胞上的血型抗原較弱,血清中抗體效價低,判定血型要用高效價標準血清。3個月內嬰兒不需做反定型。新生兒體重低,一次所需血量少,若有條件,可將1單位濃縮紅細胞在無菌條件下分成數份,專功一新生兒使用,避免血源的浪費,又可減少輸血相關并發(fā)癥的產生31新生兒輸血特點㈥為避免經輸血傳播CMV,最好輸注去除白細胞的輸血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輸血風險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的發(fā)熱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的過敏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輸血后紫癜輸血致循環(huán)負荷過重及其處理32輸血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輸血風險32輸血風險目前對血液的檢測,減少了輸血傳播疾病、多種寄生蟲等播疾病的發(fā)生,但血液檢測方法較局限,無法識別和排除某些病毒;檢測條件和試劑靈敏度的差異影響了檢測結果。病毒感染初期,存在窗口期感染。輸血可能發(fā)生遺傳性疾病基因轉傳。受者不僅會患病,而且將遺傳給下一代。33輸血風險目前對血液的檢測,減少了輸血傳播疾病、多種寄生蟲等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輸血抑制巨噬細胞的趨化及對細菌、異物的清除能力和抗原呈遞功能。輸血使淋巴細胞數和功能顯著降低、降低TH/TS比例、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輸血后抗HLA的抗體形成增加,抑制淋巴細胞轉化,降低皮膚遲發(fā)型超敏反應。輸血刺激受者的免疫系統(tǒng),TH1反應性下降,TH2反應性升高,TH1與細胞免疫有關及抗感染免疫有關,提示輸血后細胞免疫抑制與這些現象有關。輸血后免疫抑制與輸血后鐵蛋白過多有關,鐵蛋白有免疫抑制作用。34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輸血抑制巨噬細胞的趨化及對細菌、異物的清除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患者接受不相容的紅細胞或對其自身紅細胞有同種抗體的供者血漿,使供者紅細胞或自身紅細胞在體內發(fā)生破壞,而引起的反應叫溶血反應。因自身抗體、細菌污染血、血中誤加蒸餾水及葡萄糖液等非等滲液、不適當的加溫、冷凍等均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溶血輸入大量G6PD缺陷紅細胞亦可發(fā)生急性溶血。35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患者接受不相容的紅細胞或對其自身紅細胞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急性溶血反應多于輸血后數分鐘至數小時出現煩躁、發(fā)熱,有時伴畏寒,胸或背部疼痛,面色發(fā)紅,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及血壓下降,血紅蛋白尿,黃疸,嚴重者還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休克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病死率高達40%。新生兒和未成熟兒或用大劑量鎮(zhèn)靜劑者或全麻手術者,雖已發(fā)生嚴重急性溶血,但臨床表現極不典型,如可能僅有手術止血困難,或僅在輸血后發(fā)現貧血更重,甚至因貧血性心力衰竭而死亡36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急性溶血反應多于輸血后數分鐘至數小時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如懷疑溶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抽患者的血標本連同血袋中剩余的血送血庫做進一步檢查。溶血反應的嚴重程度和輸入的不相合血量有關。維持血壓,改善腎血流,保護腎功能,防止腎衰。血管活性物如多巴胺如已發(fā)生腎衰,則應限制入量,維持電解質平衡,必要時進行透析。改善凝血機制異常,肝素的使用還有爭論。必要時輸血小板、冷沉淀或新鮮冰凍血漿。嚴重病例,可進行交換輸血。37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如懷疑溶血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37輸血的發(fā)熱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發(fā)熱反應的發(fā)生率為0.5%~3.0%,多見于反復輸血的患者,常發(fā)生于輸注開始后15min至1h內,可伴寒戰(zhàn)、頭痛、全身不適、惡心嘔吐。發(fā)熱反應多見于粒細胞或血小板輸注,患者對輸入的白細胞或血小板產生同種免疫是發(fā)熱反應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的是HLA抗體。發(fā)熱反應的另一個原因是輸入的貯存血中有細胞因子,特別是常溫下保存的血小板。遇到發(fā)熱反應時,還應排除細菌污染38輸血的發(fā)熱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發(fā)熱反應的發(fā)生率為0.5%~3.0輸血的發(fā)熱反應及其處理發(fā)熱反應的預防:輸少白細胞、紅細胞可防止發(fā)熱反應,也可在輸前用解熱藥或皮質激素,但用藥效果并不確定。發(fā)生發(fā)熱反應時應排除溶血反應及細菌污染,如不能排除,則應停止輸血。由供者血漿中的過敏原和受者肥大細胞及嗜堿細胞上的IgE抗體反應所致。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重者出現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紫紺、過敏性休克等39輸血的發(fā)熱反應及其處理發(fā)熱反應的預防:輸少白細胞、紅細胞可防輸血的過敏反應及其處理
輸血的輕微過敏反應發(fā)生率為1%~3%,嚴重反應發(fā)生率為1例/(20000~47000)單位血制品,嚴重過敏反應致死者占輸血相關性死亡3.1%。輕微過敏反應如風團或瘙癢,可用抗組胺藥治療。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通道并輸入鹽水或林格液,吸氧,給予腎上腺素及抗組胺藥物,反應嚴重者給予皮質激素,喉頭水腫嚴重者應及時氣管切開。預防:輸血前應詢問過敏史,輸血前給抗組胺藥或潑尼松,必要時輸洗滌紅細胞,對缺乏IgA且血中有抗IgA抗體者,應輸注不含IgA的血液成分。40輸血的過敏反應及其處理
輸血的輕微過敏反應發(fā)生率為1%~3%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TRALI的發(fā)生率約為1/5000,表現為突然呼吸困難,嚴重肺水腫,低氧血癥,可伴發(fā)熱、輕到中度低血壓、發(fā)紺、X線片發(fā)現肺水腫征象,多發(fā)生于輸入含血漿的血液成分后1~2h,如處理及時,癥狀于48~96h緩解且不留后遺癥。發(fā)生機制是供者血中HLA抗體中性粒細胞特異抗體引起受者肺血管中粒細胞聚集,激活補體,導致肺毛細血管損傷、肺水腫。治療以支持為主,給氧,必要時機械通氣,不必利尿。發(fā)生TRALI后,應對供者血液進行檢查,這些供者往往是多產婦,如發(fā)現與受者白細胞反應的粒細胞特異性抗體或HLA抗體,以后應拒絕該供者供血。41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TRALI的發(fā)生率約為1/5000,輸血后紫癜
為輸血后5~10天出現嚴重血小板減少,多見于女性。PTP機制是受血者產生針對血小板特異性抗原的同種抗體。用靜脈丙種球蛋白(IVIG)治療,患者多于3~4天后恢復,如無效,可行血漿置換。42輸血后紫癜
為輸血后5~10天出現嚴重血小板減少,多見于女性輸血致循環(huán)負荷過重及其處理循環(huán)負荷過重多發(fā)生于嬰兒和嚴重貧血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發(fā)紺,心動過速,血壓增高,肺水腫。臨床以預防為主,貧血患者應輸濃縮紅細胞,輸血速度維持在每小時1~2mL/kg。患者發(fā)生循環(huán)負荷過重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讓病人采取坐位,給予對癥治療,吸氧,利尿,必要時行放血治療。43輸血致循環(huán)負荷過重及其處理循環(huán)負荷過重多發(fā)生于嬰兒和嚴重貧血Thanks44Thanks44新生兒成分輸血45新生兒成分輸血1成分輸血的概念輸血治療的基本目的是恢復血容量、補充血液成分,以恢復患兒正常的生理機能。現今輸血治療已從人源性制品進展到生物工程技術制品,從全血輸注發(fā)展到成分輸血。成分輸血是指根據病情需要輸給患兒相應血液成分的一種治療方法。46成分輸血的概念輸血治療的基本目的是恢復血容量、補充血液成分,成分輸血的概念成分血一般指采血6h內的全血經物理和化學方法提純的高濃度、高純度的血液制品,保存在各自適宜的條件下,有著較高的生物活性。相對全血輸注,成分輸血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輸血現代化的標志。新生兒由于其生理特點,包括體重輕、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等,成分輸血更有重要價值。47成分輸血的概念成分血一般指采血6h內的全血經物理和化學方法提成分輸血制品紅細胞制品血小板制品粒細胞制品濃縮凝血因子48成分輸血制品紅細胞制品4紅細胞制品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少白細胞紅細胞輻照紅細胞49紅細胞制品濃縮紅細胞5濃縮紅細胞制備:全血在封閉條件下離心,吸出上層血漿,剩余部分制成的紅細胞稱為濃縮紅細胞。一般200ml全血分離出來的濃縮紅細胞為1個單位,容積約為120ml,予枸櫞酸鹽,葡萄糖、腺嘌呤保存4℃35天。與全血相比其特點為:
1補充紅細胞作用與全血相同;
2降低循環(huán)負荷;
3減少枸櫞酸中毒的危險;
4殘留白細胞和血小板幾乎相同50濃縮紅細胞制備:全血在封閉條件下離心,吸出上層血漿,剩余部分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全血濃縮紅細胞全量(ml)230130紅細胞量(ml)9090血紅蛋白量(g)2828血漿量(ml)11030ACD量(ml)3010紅細胞比積(%)396951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全血濃縮紅細胞血漿總蛋白(g)8.32.3K+(mmol)0.40.1Na3+(mmol)16.54.5NH3+(mmol)
3.20.9血漿中的抗原抗體多少白細胞多少血小板多少52濃縮紅細胞與全血比較內容懸浮紅細胞制備:將全血中大部分血漿在封閉條件下分離后,向剩余部分加入紅細胞添加液制成。特點:1基本特點同濃縮紅細胞;
2紅細胞體外保存效果更好;
3比濃縮紅細胞比積低,輸液更通暢。目前,臨床常用的紅細胞制品多為懸浮紅細胞。53懸浮紅細胞制備:將全血中大部分血漿在封閉條件下分離后,向剩余洗滌紅細胞
將保存期內的全血、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3次,去除絕大部分非紅細胞成分,加適量0.9%NS,使紅細胞懸浮在生理鹽水中,24h內用.特點:1較徹底地去除了絕大部分血漿、白細胞、血小板、微 聚物、HBsAg等。
2適用于血漿蛋白過敏、溶血病、預防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 自身免疫性溶貧、妊娠貧血尿毒癥、血透、新生兒等。★強調:臨床上沒有洗滌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的用法
54洗滌紅細胞
將保存期內的全血、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用生理鹽少白細胞紅細胞將全血中的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在全封閉條件下去除(離心法、過濾法),可制成去白細胞紅細胞和去白膜紅細胞。(可清除99%以上的白細胞,殘留白細胞<
5×106/L)特點:1去除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2去白細胞紅細胞是最理想的少白細胞紅細胞制品,殘留白細胞<
5×106/L;①由于反復輸血已產生白細胞或血小板抗體引起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的患者;②準備作器官移植的患者;③需要反復輸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貧血等患者,可從第一次輸血起就選用本制品。3去白膜紅細胞僅適用于預防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不主張臨床推廣,殘留白細胞<
2.5×108/L
55少白細胞紅細胞將全血中的大部分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在全封閉條血液成分 白細胞含量(個/U*)新鮮全血 109濃縮紅細胞 108~109去白膜紅細胞 108洗滌紅細胞 107冰凍去甘油紅細胞 106~107手工采血小板 107~108機采血小板 106~108新鮮冰凍血漿 <104表血液及血液成分中白細胞含量*400ml為1U56表血液及血液成分中白細胞含量*400ml為1U12輻照紅細胞利用射線輻照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制成,滅活具有免疫活性的殘存淋巴細胞,降低免疫低下患兒發(fā)生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A-GVHD)的危險。57輻照紅細胞利用射線輻照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制成,滅活具有免紅細胞輸注糾正貧血、改善缺氧缺血癥狀輸注紅細胞即可。若選擇濃縮紅細胞,則需用生理鹽水稀釋,而懸浮紅細胞可直接輸注。含白細胞的紅細胞輸注,有傳播巨細胞病毒的風險,對新生兒應高度重視。去白紅細胞是預防輸血傳播CMV的有效手段只要每單位白細胞降到5×106/L以下就足以預防CMV的傳播。另外,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是TA-GVHD的高危人群,?射線照射可有效滅活淋巴細胞,防止TA-GVHD的發(fā)生。58紅細胞輸注糾正貧血、改善缺氧缺血癥狀輸注紅細胞即可。若選擇濃紅細胞輸注的指征
⒈與急性出血相關的休克;⒉抽血使患病嬰兒失血總量占血容量10%以上;⒊有嚴重心肺疾患者Hb<130g/L;
4有中度心肺疾患者,大手術者,Hb<100g/L5有貧血的臨床征象,Hb<80g/L*(10~20ml/kg),早產兒5~10ml/kg,輸液泵控制速度,一般輸注時間大于2h為宜。一般輸注懸浮紅細胞每次6ml/Kg,可提高Hb10g/L。59紅細胞輸注的指征
⒈與急性出血相關的休克;15血小板制品主要為濃縮血小板懸液,分手工制備或血細胞分離機單采全血中的血小板,懸于一定量血漿中。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由200ml全血分離的血小板為1單位濃縮血小板,目前多用機采血小板,一般一人份濃縮血小板懸液為150-250ml,每袋血小板含量2.5×1011個。24h內用。60血小板制品主要為濃縮血小板懸液,分手工制備或血細胞分離機單采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足月兒血小板大于50×109/L
,多無明顯出血;而小于或等于50×109/L
者易顱內出血。早產兒血小板減少時更易發(fā)生顱內出血,PLT<
100×109/L
時,顱內出血風險高達78%,對照組僅為48%,另與血小板功能有關。故早產兒輸注血小板的指征與計量有別于足月兒。公認的血小板輸注指征:血小板(20-50)×109/L
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或需要做侵襲性檢查;血小板(50-100)×109/L,有明顯出血。早產兒和極低體重兒血小板<
100×109/L,是顱內出血的高危因素,輸注指征適當放寬,尤其是病情危重的高危兒,目的在于維持與病情相宜的血小板水平,預防發(fā)生嚴重出血。
61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足月兒血小板大于50×109/L,多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一般足月兒以將血小板提高至50×109/L,早產兒提高到100×109/L為宜。輸注0.2單位/Kg,可提高外周血小板10×109
例如,3Kg新生兒需提高血小板50×109/L,則需輸注血小板約3單位。輸注時應以患兒能夠耐受的盡可能快的速度輸入,以保證其有效性。臨床上以出血癥狀是否控制作為判斷標志。20-22℃維持生存性,但乳酸↑、PH↓,當PH達6.0,喪失生存性輸注后存活性與血小板形狀改變(從園盤—球形)有關62關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一般足月兒以將血小板提高至50×109血小板輸注無效對策1)輸不用庫存的新鮮制劑2)積極治療感染,DIC等3)供者選擇:HLA相合供受者間HLA-1類抗原匹配4)同用激素、IVIG5)停用可能的藥物6)使用去白細胞的血小板制劑7)血漿置換、去除抗體、CIC63血小板輸注無效對策1)輸不用庫存的新鮮制劑19濃縮凝血因子新鮮冰凍血漿全血采集6h或8h內,在全封閉條件下將血漿分離并凍結制成的成分,含各種含豐富凝血因子VⅢ、FIg、VWF、XⅢ。冷沉淀保存期內的新鮮冰凍血漿在1-6度封閉狀態(tài)下融化離心,留下白色沉淀,此條件下分理處不溶解物質在1h內-30℃凍結而制成的成分。主要含VⅢ因子,纖維蛋白原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等,可用于血友病A、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及血管性假性血友病。融化后6h內輸注。濃縮VⅢ因子凍干人纖維蛋白原64濃縮凝血因子新鮮冰凍血漿全血采集6h或8h內,在全封閉條血漿輸注概念變化:血漿不是主要作為抗休克的擴容劑,而是主要作為分離血漿蛋白制品的原料臨床用新鮮冰凍血漿(FFP)freshfrozenplasma,貯存液體血漿和凍干血漿漸淘汰新鮮液體血漿分離后立即-30℃,有效期1年。但臨床上濫用新鮮冰凍血漿現象比較普遍65血漿輸注概念變化:血漿不是主要作為抗休克的擴容劑,而是21FFP適應癥:
保持正常含量的凝血因子,含IgG,補體大出血多種凝血因子減少時,出血性疾病,尚未判明缺乏何因子,或缺更好的血制品。肝病并出血DIC大面積燒傷
★不能用于補充血漿蛋白,不用于擴容,不是營養(yǎng)劑66FFP適應癥:
保持正常含量的凝血因子,含IgG,補體大出新鮮冰凍血漿(FFP)輸注并發(fā)癥:液體負荷過重,肺水腫
[Na+]170~190mmol/L2)變應性和過敏性樣反應:由組織胺、血管舒緩素—激肽引起3)傳播肝炎、HIV等67新鮮冰凍血漿(FFP)輸注并發(fā)癥:23普通冰凍血漿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分離出冷沉淀后,-30℃冰凍而成。不含凝血因子。每一百毫升含8克蛋白質。補充低蛋白血癥不適合。擴容?68普通冰凍血漿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分離出冷沉淀后,-30℃冰凍而粒細胞輸注主要為濃縮粒細胞,分手工制備和血細胞分離機單采,一般機采粒細胞一次可獲得粒細胞數大于1×1010/L,可滿足以為成年患者一次輸注量。中性粒細胞具有吞噬殺菌功能,是機體抗感染的重要防線。中性粒細胞缺乏者常合并嚴重感染且不易控制,有時需要輸注粒細胞。69粒細胞輸注主要為濃縮粒細胞,分手工制備和血細胞分離機單采,一粒細胞輸注對于中性粒細胞持續(xù)低于0.5×109/L,且合并嚴重感染,抗生素治療24-48h感染不能控制者,可考慮粒細胞輸注。輸入1.4×108/Kg(即0.14單位/Kg)可提高外周血粒細胞1×109/L,每次需(1-3)1010個
粒細胞,一般連輸3-5天,至感染基本控制。療效判定應以臨床癥狀好轉為主,不以中性粒細胞計數是否升高作為有效指標,因為輸入的粒細胞很快離開血循環(huán),游走至感染部位參與了抗感染過程。70粒細胞輸注對于中性粒細胞持續(xù)低于0.5×109/L,且粒細胞輸注新生兒粒細胞輸注,應重視CMV的傳播及TA-GVHD的產生。血清CMV抗體陰性的新生兒應選擇CMV抗體陰性的供者,為避免TA-GVHD,有條件者輸注前行射線的照射。單采粒細胞含淋巴細胞較低,但全血分離的濃縮粒細胞含較多的淋巴細胞,故新生兒輸注時,應首選單采粒細胞以減輕TA-GVHD的產生。關于新生兒及早產兒的粒細胞輸注爭議較大,比較一致的觀點為新生兒敗血癥應以抗生素及支持治療為主,盡量不輸粒細胞。71粒細胞輸注新生兒粒細胞輸注,應重視CMV的傳播及TA-GVH細胞因子輸注細胞因子輸注:粒細胞刺激集落因子(G2CSF),粒單細胞刺激集落因子(GM2CSF),可調節(jié)骨髓粒細胞系及單核細胞系造血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促進其數量的增加和功能的成熟。臨床上對粒細胞極低的嚴重新生兒敗血癥,可試用G2CSF,24h內每次10μg/kg,每12h1次;48~72h之后,每次5μg/kg,24h1次。但目前臨床上并未作為常規(guī)使用,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72細胞因子輸注細胞因子輸注:粒細胞刺激集落因子(G2CSF)新生兒輸血特點㈠容易引起循環(huán)超負荷新生兒心臟功能尚不健全,輸血量計算不當或速度過快容易引起心衰。㈡對失血特別敏感當新生兒失血量占其血容量的10%(失血30~50ml)即可出現明顯癥狀而需要輸血。㈢不能耐受低溫血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心肺發(fā)育尚不成熟,輸血時最好將血液加溫至32℃。73新生兒輸血特點㈠容易引起循環(huán)超負荷29新生兒輸血特點㈣不能耐受高血鉀及低血鈣新生兒腎臟排鉀和保鈉及維持酸堿平衡功能差,輸入保存時間過久的庫血容易出現高血鉀、低血鈣和酸中毒。輸血量大時,應注意選擇保存期≤7天的相對新鮮紅細胞。㈤Hb需要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新生兒HbF含量高,2,3-DPG含量低,紅細胞與氧的親和力大,Hb需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才能滿足生理需要。74新生兒輸血特點㈣不能耐受高血鉀及低血鈣30新生兒輸血特點㈥為避免經輸血傳播CMV,最好輸注去除白細胞的血液成分。早產兒免疫功能不成熟,所用血液制品最好經過照射,以防止TA-GVHD的發(fā)生。㈦紅細胞上的血型抗原較弱,血清中抗體效價低,判定血型要用高效價標準血清。3個月內嬰兒不需做反定型。新生兒體重低,一次所需血量少,若有條件,可將1單位濃縮紅細胞在無菌條件下分成數份,專功一新生兒使用,避免血源的浪費,又可減少輸血相關并發(fā)癥的產生75新生兒輸血特點㈥為避免經輸血傳播CMV,最好輸注去除白細胞的輸血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輸血風險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的發(fā)熱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的過敏反應及其處理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輸血后紫癜輸血致循環(huán)負荷過重及其處理76輸血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輸血風險32輸血風險目前對血液的檢測,減少了輸血傳播疾病、多種寄生蟲等播疾病的發(fā)生,但血液檢測方法較局限,無法識別和排除某些病毒;檢測條件和試劑靈敏度的差異影響了檢測結果。病毒感染初期,存在窗口期感染。輸血可能發(fā)生遺傳性疾病基因轉傳。受者不僅會患病,而且將遺傳給下一代。77輸血風險目前對血液的檢測,減少了輸血傳播疾病、多種寄生蟲等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輸血抑制巨噬細胞的趨化及對細菌、異物的清除能力和抗原呈遞功能。輸血使淋巴細胞數和功能顯著降低、降低TH/TS比例、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輸血后抗HLA的抗體形成增加,抑制淋巴細胞轉化,降低皮膚遲發(fā)型超敏反應。輸血刺激受者的免疫系統(tǒng),TH1反應性下降,TH2反應性升高,TH1與細胞免疫有關及抗感染免疫有關,提示輸血后細胞免疫抑制與這些現象有關。輸血后免疫抑制與輸血后鐵蛋白過多有關,鐵蛋白有免疫抑制作用。78輸血的免疫抑制作用輸血抑制巨噬細胞的趨化及對細菌、異物的清除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患者接受不相容的紅細胞或對其自身紅細胞有同種抗體的供者血漿,使供者紅細胞或自身紅細胞在體內發(fā)生破壞,而引起的反應叫溶血反應。因自身抗體、細菌污染血、血中誤加蒸餾水及葡萄糖液等非等滲液、不適當的加溫、冷凍等均可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溶血輸入大量G6PD缺陷紅細胞亦可發(fā)生急性溶血。79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患者接受不相容的紅細胞或對其自身紅細胞輸血的溶血反應及其處理急性溶血反應多于輸血后數分鐘至數小時出現煩躁、發(fā)熱,有時伴畏寒,胸或背部疼痛,面色發(fā)紅,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及血壓下降,血紅蛋白尿,黃疸,嚴重者還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休克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病死率高達40%。新生兒和未成熟兒或用大劑量鎮(zhèn)靜劑者或全麻手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食品蒸發(fā)濃縮機械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塑料助劑:潤滑劑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呼吸制氧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年4K超高清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脂環(huán)烴合作協(xié)議書
- 八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0 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2024-2025學年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第十小學四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
- 2025道德與法治九年級第二學期中考教學工作計劃
- 鄂州市梁子湖區(qū)八年級上冊語文名著導讀《紅星照耀中國》
- 七年級上學期歷史試卷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 NB-T 47013.15-2021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15部分:相控陣超聲檢測
- 學習弘揚雷鋒精神主題班會PPT雷鋒精神我傳承爭當時代好少年PPT課件(帶內容)
-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護理查房
- 體育賽事策劃與管理第八章體育賽事的利益相關者管理課件
- 專題7閱讀理解之文化藝術類-備戰(zhàn)205高考英語6年真題分項版精解精析原卷
- 《生物資源評估》剩余產量模型
- 2022年廣東省10月自考藝術概論00504試題及答案
- 隧道二襯承包合同參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