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懸飲)中醫(yī)辯證施護課件_第1頁
胸腔積液(懸飲)中醫(yī)辯證施護課件_第2頁
胸腔積液(懸飲)中醫(yī)辯證施護課件_第3頁
胸腔積液(懸飲)中醫(yī)辯證施護課件_第4頁
胸腔積液(懸飲)中醫(yī)辯證施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胸腔積液(懸飲)中醫(yī)辯證施護

目的要求:1.了解痰飲的概念。2.了解懸飲的歷史沿革、診斷、鑒別診斷。3.掌握懸飲的概念。4.熟悉懸飲的病因病機、辯證分型。5.掌握懸飲的辨證施護。概念懸飲:是指水飲之邪滲流于兩脅之下,停積不散,如物懸空,阻滯了陰陽氣血的升降輸布,而發(fā)生咳嗽、氣急、胸脅作痛的病癥。西醫(yī)學范疇:相當于胸膜炎,胸腔積液為主。3、《金貴要略》首創(chuàng)“痰飲”病名。

痰證:粘稠。

飲證:清稀。

痰、飲、水、濕同源異名,水液代謝失調(diào)的病理產(chǎn)物。

痰飲: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

懸飲:飲后水流于脅下,咳唾引痛。

溢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痛重。

支飲:咳逆倚息,短期不得臥,其形如腫。病因病機:1、外感寒濕:寒邪襲肺——肺失宣發(fā)肅降、環(huán)境濕冷、邪入肌肉、由表入里、脾失運化。2、飲食不當:暴飲、冷飲、酒后、中陽暴壓、脾失運化。3、勞欲所傷:勞倦縱欲久病、傷及脾腎、水液蒸騰失司。發(fā)病機理肺失宣發(fā)、肅降;脾不能運化;腎失蒸騰、氣化;三焦通調(diào)水道不利,津液懸結不散,聚集于胸脅而轉為懸飲。病位:初期:肺、三焦。

后期:涉及脾腎。病理性質(zh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證。本虛:陽氣不足;標實:水飲溜聚。辨別診斷:懸飲與痰飲、溢飲、支飲鑒別:同屬痰飲證(飲證)中之一類型。病癥類型 停聚部位 主癥懸飲 胸脅 胸脅刺痛,咳唾引痛、氣急痰飲 胃腸 胃腸鳴響、漉漉有聲,嘔吐清水痰涎溢飲 肢體 四肢水腫,身體痛重、惡寒無汗支飲 胸肺 胸悶、咳喘,不得平臥、痰多懸飲與風溫:相似點:發(fā)熱、胸痛、咳嗽。不同點:懸飲:潮熱、刺痛、干咳。風溫:高熱、咳嗽,咯鐵銹痰。辯證分型:2、飲停胸脅主要癥狀:咳嗽,胸脅脹悶,咳唾引痛,呼吸困難,甚則咳逆氣喘息促不能平臥,或僅能偏臥于停飲一側,病側肋間脹滿,甚則偏側胸廓隆起,舌苔薄白膩,脈沉弦或弦滑。治法:逐水祛飲。主方:十棗湯,控涎丹,或椒目瓜蔞湯。處方舉例:椒目9克,瓜蔞15克,桑白皮10克,蘇子5克,伏苓12克,生姜皮3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白蒺藜10克,冬瓜皮30克。加減:痰濁偏盛,胸部滿悶,苔濁膩加薤白、杏仁。水飲久停,胸脅支滿體弱食少,加桂枝、白術、茯苓、甘草等。絡氣不和者加香附、桃仁、陳皮、蘇子。辯證分型:3、絡氣不和主要癥狀:胸脅疼痛,胸悶不舒,胸痛如灼,或感刺痛,呼吸不暢,或有悶咳,甚或遷延日久不已,天陰時更為明顯,舌苔薄質(zhì)黯,脈弦。治法:理氣和絡。主方:香附旋覆花湯。處方舉例:香附10克,旋覆花6克(包),蘇子10克,降香3克,郁金10克,柴胡5克,枳殼5克,半夏6克,陳皮6克。加減:痰氣郁阻,胸悶苔膩加瓜蔞、枳殼。久痛不已,痛勢如刺,加桃仁、紅花、歸須、赤芍、乳香、沒藥;水飲不凈加通草、冬瓜皮、路路通等。辯證分型:4、陰虛內(nèi)熱主要癥狀:嗆咳時作,咯吐少量粘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熱,顴紅,心煩,手足心熱,盜汗或伴胸脅悶痛,病久不復,形體消瘦,舌質(zhì)偏紅,少苔,脈小數(shù)。治法:滋陰清熱。主方:沙參麥冬湯,瀉白散。處方舉例:沙參12克,玉竹15克,麥冬1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花粉15克,白芍10克,橘絡3克,川貝5克,銀柴胡6克,加減:潮熱加鱉甲、功勞葉。咳嗽加百部、川貝。胸脅悶痛加瓜蔞皮、枳殼、郁金。兼氣虛、神疲、氣短、易汗、面色黃白者加太子參、黃芪、五味子。附注:十棗湯、控涎丹均為攻逐水飲之劑。前方力峻,體實證實,積飲量多者用之。后方力較緩,反應較輕。劑量均宜小量遞增,連服3~5日,必要時停二、三日再服。如嘔吐、腹痛、腹瀉過劇,應減量或停服,同時服椒目瓜蔞湯以瀉肺祛飲、降氣化痰。護理評估:1、生活習慣、居住環(huán)境。2、發(fā)病史:感受寒邪或濕邪。3、既往史:有無患癆病、腫瘤、其他慢性病。4、評估胸脅痛的性質(zhì)、程度、部位。5、評估證候之標本虛實

本病陽虛陰盛,本虛標實的特點。

本虛:正氣不足(陽虛),

標實:水飲留聚(陰盛)。

標本虛實常相互聯(lián)系,但有主次之分,無論病之新久,要根據(jù)癥狀辨別二者主次。一般護理常規(guī):1、按中醫(yī)內(nèi)科一般護理常規(guī)進行。2、胸水量多、胸滿氣急者,取半臥位休息?;謴推谶m當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量。3、年老體弱、長期臥床者,預防發(fā)生壓瘡。4、肺結核活動期,執(zhí)行呼吸道隔離。辯證施護

1、呼吸困難(與飲停胸脅,氣機升降輸布受阻有關)。

⑴病情觀察:觀察胸痛、呼吸、體溫等的變化;對胸腔穿刺抽液后的病人,應密切觀察其呼吸、脈搏、血壓、神色的變化,注意穿刺處有無滲血或滲液、有無虛脫表現(xiàn)。如果低熱或午后潮熱轉高熱,提示病重。⑵生活起居護理:①環(huán)境:居室宜向陽、溫暖,溫度適宜,空氣清新、流通,避免對流風。陽虛:溫暖向陽、干燥。陰虛:室溫涼爽。氣滯:溫度適宜,濕度略大。②休息:取患側臥位、坐位,以促進肺氣通調(diào)。辯證施護

1、呼吸困難(與飲停胸脅,氣機升降輸布受阻有關)。

⑶飲食調(diào)護:①宜食軟飯或半流食,食物當易消化而富營養(yǎng),食性宜偏溫,助溫化飲邪。脾陽虛:健脾利濕。飲停胸脅:瀉水逐飲;絡氣不和:消飲活血祛瘀;陰虛:滋陰清熱。②可選用赤豆、薏米、冬瓜、芹菜、紫菜、紅棗、桂圓、雞蛋、鯉魚、甲魚等健脾、利氣、行水的食物。③適當限制飲水量,少進水果、果汁、湯汁飲料,忌食煎炸、油膩、粘滑之食品,以免助生水濕痰熱,加重病情。酸性食物有收斂作用,往往使邪戀難去,應少食或不食。辯證施護

2、胸悶胸痛(與飲邪停積胸脅,脈絡受阻,氣機不利有關)。

⑴病情觀察:觀察胸痛的部位、性質(zhì)、程度、時間以及咳嗽、咯痰、呼吸等情況。⑵癥狀護理:囑病人取患側臥位,必要時用寬膠布固定胸壁,以減少胸部活動幅度,減輕疼痛。飲停胸脅脹滿者,避免頻繁的轉側、翻身。⑶熱熨療法:如用熱水袋或雙柏散水蜜調(diào)后熱敷患側胸部;或用法半夏、陳皮、厚樸各6g,蒼術、白術各10g,干姜、甘遂、大戟、白芥子各3g,炒熱布包熨背部,可溫化寒飲,減輕疼痛。⑷遵醫(yī)囑針刺支溝、陽陵泉、外關、期門或背俞穴,以理氣活絡止痛。隔姜灸至于以上穴位,艾炷灸5-7壯。辯證施護

2、胸悶胸痛(與飲邪停積胸脅,脈絡受阻,氣機不利有關)。

⑸遵醫(yī)囑酌情給服玄胡止痛片、退熱止痛藥。⑹飲食調(diào)護:飲邪久郁者,可用紅花泡酒,桃紅煮粥,常飲、常食,以活血通絡祛瘀止痛。⑺情志護理:本證多暴起,病痛較重,特別是呼吸困難、劇烈胸痛,很易使病人心情緊張,顧慮重重。要關心病人的痛苦,耐心解釋病情,講明道理,使其能增強信心,保持心情舒暢,從而肝氣得舒,氣機調(diào)達,提高痛閾。辯證施護

3、潛在并發(fā)癥:虛脫(與使用峻下逐水劑有關)。

⑴心理護理:服藥前做好解釋工作,說明藥物的作用、服法、服后可能產(chǎn)生的及注意事項等,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治療。⑵服藥前準備:協(xié)助透視、叩診等檢查,明確水飲積蓄的部位、程度和液量,以便進行對比,判斷療效。⑶根據(jù)醫(yī)囑準時、準量,正確地給患者服用逐水藥。逐水藥若為散劑,可裝膠囊或用桂圓肉包裹,用大棗湯送服。⑷宜在清晨空腹時服,若服藥量大,可分次服下,但必須在1小時內(nèi)服完。服藥后囑病人靜臥休息,2-3小時后方可進食。辯證施護

4、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服用峻下逐水劑致大便次數(shù)增多有關)。

5、有跌倒的危險:(與服用峻下逐水劑致邪祛正傷)。

6、體溫過高:(與外邪襲肺、氣機不利有關)。健康教育:1、避免誘發(fā)本證的因素。如感受時邪寒濕、飲食不節(jié)、勞欲過度等。2、注意個人衛(wèi)生及居室環(huán)境的干燥、清潔,保持通風。3、謹防勞累,根據(jù)病情及體能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做體操、打太極拳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以增強體質(zhì)改善肺功能。4、學會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保持愉快、樂觀、開朗的心情。健康教育:5、加強營養(yǎng):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忌食生冷和辛辣、肥甘厚味。6、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病,以免傷及臟腑,以生本病。7、癆病性懸飲者應堅持治療,鞏固療效,定期復查。8、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如有不適及時就診,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