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shù)苓湯-幼科直言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
術(shù)苓湯-幼科直言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
術(shù)苓湯-幼科直言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
術(shù)苓湯-幼科直言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
術(shù)苓湯-幼科直言卷五-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57術(shù)苓湯_幼科直言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術(shù)苓湯_幼科直言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231.1. 組成: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31.2. 功效:霍亂上吐下瀉。 231.3. 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23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232. 相似度62%:不換金散 232.1. 組成:半夏、厚樸、蒼術(shù)、陳皮、人參、藿香、茯苓、木香。 232.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32.3. 加:半夏、人參、藿香 232.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 232.5. 功效:發(fā)頤毒。 232.6. 來源:《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一。 233. 相似度62%:蒼術(shù)防風(fēng)湯 233.1. 組成:蒼術(shù)3錢(泔制),防風(fēng)1錢5分,黃連5分,木香5分,厚樸1錢,陳皮1錢,枳殼1錢,甘草4分。 233.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33.3. 加:黃連、枳殼、甘草 233.4. 減:山楂、柴胡、茯苓 243.5. 功效:痢疾。 243.6. 來源:《明醫(yī)指掌》卷四。 244. 相似度62%:升陽除濕湯 244.1. 組成:升麻1錢,柴胡1錢,防風(fēng)1錢,茯苓8分,豬苓1錢,澤瀉1錢,蒼術(shù)1錢,陳皮8分。 244.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44.3. 加:升麻、豬苓、澤瀉 244.4. 減:厚樸、山楂、木香 244.5. 功效:濕郁在下。 244.6.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四。 245. 相似度62%:升陽散 245.1. 組成:蒼術(shù)3錢,防風(fēng)1錢5分,黃連5分,木香5分,厚樸1錢,陳皮1錢,枳殼1錢,甘草4分。 245.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45.3. 加:黃連、枳殼、甘草 245.4. 減:山楂、柴胡、茯苓 245.5. 功效:痢疾外挾風(fēng)邪,惡寒發(fā)熱,身頭痛。 245.6. 來源:《嵩崖尊生》(錦章本)卷九。 256. 相似度60%:甘露茶 256.1. 組成:柴胡1兩,厚樸1兩,防風(fēng)1兩,山楂1兩,枳殼1兩,蒼術(shù)1兩,神曲1兩,谷芽1兩,陳皮1兩,川烏1兩。 256.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56.3. 加:枳殼、神曲、谷芽、川烏 256.4. 減:木香、茯苓 256.5. 功效:頭痛發(fā)燒,胸痞悶,氣結(jié)不舒,脾胃不和,飲食停滯,霍亂吐瀉,以及四時(shí)不正之氣:并瘧疾,紅白痢疾,暑熱傷食等。 256.6. 來源:《易簡方便醫(yī)書》卷一。 257. 相似度56%:藿香散 257.1.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陳皮、藿香、木香、厚樸、甘草、蒼術(shù)各等分。 257.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57.3. 加:人參、白術(shù)、藿香、甘草 257.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 257.5. 功效:小兒脫肛。 257.6. 來源:《幼科指掌》卷三。 258. 相似度56%:加味七氣湯 258.1. 組成:木香、厚樸、半夏、青皮、蒼術(shù)、枳殼、陳皮、茯苓、甘草。 268.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68.3. 加:半夏、青皮、枳殼、甘草 268.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 268.5. 功效:氣郁,胃口結(jié)聚痰涎,嘔吐,胸膈痞悶,不思飲食。 268.6. 來源:《風(fēng)勞臌膈四大證治》 269. 相似度56%:消痰煎 269.1. 組成:陳皮8分,半夏8分,山楂8分,柴胡8分,甘草3分,青皮7分,枳實(shí)7分,蒼術(shù)6分,厚樸6分。 269.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69.3. 加:半夏、甘草、青皮、枳實(shí) 269.4. 減:防風(fēng)、木香、茯苓 269.5. 功效:瘧疾痰多者。 269.6. 來源:《嵩崖尊生》卷十五。 2610. 相似度56%:消食平胃湯 2610.1. 組成:藿香、厚樸、蒼術(shù)、半夏、香附、陳皮、山楂、神曲、茯苓。 2610.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610.3. 加:藿香、半夏、香附、神曲 2710.4. 減:防風(fēng)、柴胡、木香 2710.5. 功效:傷食吐瀉,乳食不化,或吐與瀉皆酸臭。 2710.6. 來源:《陳氏幼科秘訣》。 2711. 相似度56%:加味除濕湯 2711.1. 組成:半夏曲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制)1兩,蒼術(shù)(炒)1兩,藿香葉5錢,陳皮(炒)5錢,茯苓5錢,粉草1錢,官桂3錢,木香3錢。 2711.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711.3. 加:半夏曲、藿香葉、粉草、官桂 2711.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 2711.5. 功效:下痢濕證。一身盡痛,重著浮黃,下痢如豆羹汁。 2711.6. 來源:《得效》卷六。 2712. 相似度56%:防風(fēng)湯 2712.1. 組成:防風(fēng)、木香、厚樸(炒)、白芍(酒炒)、甘草、蒼術(shù)(炒)、砂仁、陳皮、麥芽。 2712.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712.3. 加:白芍、甘草、砂仁、麥芽 2712.4. 減:山楂、柴胡、茯苓 2712.5. 功效:因受冷,腹痛忽然而作,或兼泄瀉者。 2812.6. 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2813. 相似度55%:疏風(fēng)分理散 2813.1. 組成:荊芥、防風(fēng)、蘇葉、柴胡、陳皮、甘草、蒼術(shù)、厚樸、木通、木香、車前。 2813.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813.3. 加:荊芥、蘇葉、甘草、木通、車前 2813.4. 減:山楂、茯苓 2813.5. 功效:小兒吐瀉,身發(fā)寒熱,嘔吐痰沫,或?yàn)a青而起沫者。 2813.6. 來源:《幼科金針》卷上。 2814. 相似度50%:龜胸丸 2814.1. 組成:蒼術(shù)、酒柏、酒芍藥、陳皮、防風(fēng)、威靈仙、山楂、當(dāng)歸。 2814.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814.3. 加:酒柏、酒芍藥、威靈仙、當(dāng)歸 2814.4. 減:厚樸、柴胡、木香、茯苓 2814.5. 功效:小兒龜胸。 2814.6. 來源: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見《醫(yī)部全錄》卷四一六。 2815. 相似度50%:桂枝湯 2915.1. 組成:桂枝、防風(fēng)、神曲、使君子肉、厚樸、木香、白芍、陳皮。 2915.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915.3. 加:桂枝、神曲、使君子肉、白芍 2915.4. 減:蒼術(shù)、山楂、柴胡、茯苓 2915.5. 功效:寒氣入胃,吐蟲,面青,手足作冷者。 2915.6. 來源:《幼科直言》卷五。 2916. 相似度50%:和血益氣湯 2916.1. 組成:黃耆2錢,人參1錢5分,甘草1錢,蒼術(shù)1錢,柴胡5分,升麻5分,木香4分,陳皮8分。 2916.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2916.3. 加:黃耆、人參、甘草、升麻 2916.4. 減:厚樸、山楂、防風(fēng)、茯苓 2916.5. 功效:口唇干燥,小便數(shù),舌上赤脈。 2916.6. 來源:《杏苑》卷五。 2917. 相似度50%:厚樸湯 2917.1. 組成:蒼術(shù)、大腹皮、厚樸(姜制)、陳皮、豬苓、木香、茯苓皮。 2917.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017.3. 加:大腹皮、豬苓、茯苓皮 3017.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3017.5. 功效:痘疹脾虛,濕熱內(nèi)蓄,腹膨如鼓,目胞微腫者。 3017.6. 來源:《痘疹全書》卷下。 3018. 相似度50%:厚樸溫中湯 3018.1. 組成:厚樸(姜炒)8分,干姜7分,甘草(炒)6分,木香5分,陳皮8分,茯苓8分。 3018.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018.3. 加:干姜、甘草 3018.4. 減:蒼術(shù)、山楂、防風(fēng)、柴胡 3018.5. 功效:脾胃虛冷,心腹脹滿疼痛。 3018.6. 來源:《明醫(yī)指掌》卷五。 3019. 相似度50%:二術(shù)二陳湯 3019.1. 組成:白術(shù)、蒼術(shù)、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 3019.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019.3. 加:白術(shù)、半夏、甘草、升麻 3019.4. 減:厚樸、山楂、防風(fēng)、木香 3119.5. 功效:便濁。 3119.6. 來源:《女科切要》卷二。 3120. 相似度50%:加減平胃散 3120.1. 組成:蒼術(shù)8兩,厚樸5兩,陳皮5兩,甘草3兩,人參5兩,茯苓5兩。 3120.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120.3. 加:甘草、人參 3120.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120.5. 功效:脾胃不和。 3120.6. 來源:《衛(wèi)生寶鑒》卷五。 3121. 相似度50%:加減統(tǒng)旨木香順氣散 3121.1. 組成:木香、香附、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砂仁、枳殼。 3121.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121.3. 加:香附、甘草、砂仁、枳殼 3121.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3121.5. 功效:氣滯腹痛。 3121.6. 來源:《雜病證治新義》 3122. 相似度50%:加味平胃散 3222.1. 組成:蒼術(shù)(制)、厚樸(炒)、陳皮、木香、白芍、山楂肉、檳榔、澤瀉。 3222.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222.3. 加:白芍、山楂肉、檳榔、澤瀉 3222.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3222.5. 功效:小兒傷食瀉,肚痛作渴,或?yàn)a糟粕惡臭。 3222.6. 來源:《幼科直言》卷四。 3223. 相似度50%:加味平胃散 3223.1. 組成:蒼術(shù)1錢,厚樸1錢,陳皮6分,甘草6分,茯苓2錢,姜夏1錢,香附1錢,荷葉1錢2分。 3223.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223.3. 加:甘草、姜夏、香附、荷葉 3223.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223.5. 功效:眼胞痰核。由濕痰氣郁而成,結(jié)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棗,小者如豆,推之移動(dòng),皮色如常,硬腫不疼。 3223.6. 來源:《外科真詮》卷上。 3224. 相似度50%:加味平胃散 3224.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白術(shù)、茯苓、半夏、神曲、山楂、澤瀉。 3324.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324.3. 加:甘草、白術(shù)、半夏、神曲、澤瀉 3324.4. 減: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324.5. 功效:食積泄瀉。 3324.6. 來源:《濟(jì)陽綱目》卷二十二。 3325. 相似度50%:虎肚散 3325.1. 組成:厚樸(姜炒3遍)2兩,陳皮2兩,茯苓1兩,甘草(炙)1兩,人參1兩,蒼術(shù)(米泔水浸炒,換姜汁炒)4兩(凈),虎肚(用新瓦兩片合肚,固定兩頭,火不可猛,逼如銀色,不可焦了)。 3325.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325.3. 加:甘草、人參、虎肚 3325.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325.5. 功效:噎膈癥。 3325.6. 來源:《遵生八箋》卷十八。 3326. 相似度50%:調(diào)胃散 3326.1. 組成:蒼術(shù)(米泔浸去粗皮)8錢,厚樸(姜汁炒)5錢,陳皮5錢,茯苓2錢,丁香2錢,甘草2錢,白術(shù)2錢。 3426.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426.3. 加:丁香、甘草、白術(shù) 3426.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426.5. 功效:胃熱助手少陽火入于手太陰肺,故紅點(diǎn)如斑,出于皮毛間者。 3426.6. 來源:《痘科類編釋意》卷四。 3427. 相似度50%:不換金正氣散 3427.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木香、鮮藿香。 3427.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427.3. 加:甘草、鮮藿香 3427.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3427.5. 功效:表邪發(fā)熱。 3427.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3428. 相似度50%:參苓平胃丸 3428.1. 組成:人參1兩,茯苓(去皮)2兩,厚樸(姜汁炒)5兩,粉草(炙)1兩,陳皮(不去白)5兩,蒼術(shù)(米泔水浸1日,切,焙)8兩。 3428.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528.3. 加:人參、粉草 3528.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528.5. 功效:脾胃虛弱,泄瀉不止。 3528.6. 來源:《保命歌括》卷十九。 3529. 相似度50%:參苓養(yǎng)胃湯 3529.1. 組成:人參1錢,茯苓1錢,蒼術(shù)4錢,厚樸2錢,陳皮2錢,炙草1錢。 3529.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529.3. 加:人參、炙草 3529.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529.5. 功效:腹肋脹滿,嘔噯酸痛,肌瘦面黃。 3529.6. 來源:《嵩崖尊生》卷九。 3530. 相似度50%:柴防二陳湯 3530.1. 組成:柴胡、防風(fēng)、桔梗、枳殼、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3530.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530.3. 加:桔梗、枳殼、半夏、甘草 3530.4. 減:蒼術(shù)、厚樸、山楂、木香 3530.5. 功效:外感寒熱,胸悶脅疼,痰咳。 3630.6. 來源:《醫(yī)級(jí)》卷七。 3631. 相似度50%:柴葛平胃散 3631.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柴胡、干葛。 3631.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631.3. 加:甘草、干葛 3631.4. 減:山楂、防風(fēng)、木香、茯苓 3631.5. 功效:濕熱瘧,右脈弦長,嘔逆胸滿。 3631.6. 來源:《癥因脈治》卷四。 3632. 相似度50%:二術(shù)湯 3632.1. 組成:厚樸1錢,蒼術(shù)1錢,半夏1錢,藿香葉2分,陳皮3分,茯苓3分,白術(shù)3分。 3632.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632.3. 加:半夏、藿香葉、白術(shù) 3632.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632.5. 功效:痢久如鼻涕凍膠,脈遲弱者。 3632.6. 來源:《嵩崖尊生》卷九。 3633. 相似度50%:除濕湯 3733.1. 組成:厚樸(姜汁拌,炒)1錢,蒼術(shù)(米泔浸,炒)1錢,半夏1錢,藿香葉3分,陳皮5分,茯苓5分,白術(shù)5分。 3733.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733.3. 加:半夏、藿香葉、白術(shù) 3733.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733.5. 功效:痢疾病久,所下若鼻涕、凍膠,脈遲弱,形體虛怯,四肢倦怠。 3733.6. 來源:《明醫(yī)指掌》卷四。 3734. 相似度50%:防風(fēng)湯 3734.1. 組成:防風(fēng)、柴胡、炒白術(shù)、木香、木通、炒厚樸、陳皮、甘草。 3734.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734.3. 加:炒白術(shù)、木通、炒厚樸、甘草 3734.4. 減:蒼術(shù)、厚樸、山楂、茯苓 3734.5. 功效:小兒風(fēng)瀉。及大腸受風(fēng),或?yàn)a沫,或黃白凍,兼腹痛者。 3734.6. 來源:《幼科直言》卷四。 3735. 相似度50%:調(diào)中理氣湯 3735.1. 組成:蒼術(shù)(米泔浸,炒)1錢,白術(shù)(炒)1錢,陳皮8分,厚樸(姜炒)7分,枳殼1錢,白芍(炒)1錢,木香5分,檳榔1錢。 3735.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835.3. 加:白術(shù)、枳殼、白芍、檳榔 3835.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3835.5. 功效:痢疾。痢稍久,胃虛者。 3835.6. 來源:《古今醫(yī)鑒》卷五。 3836. 相似度50%:調(diào)中平胃丸 3836.1. 組成:人參5錢,黃耆(蜜炙)2兩,陳皮2兩,甘草(蜜炙)1兩,蒼術(shù)(酒浸炒)1兩,厚樸(姜汁炒)1兩,木香1兩。 3836.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836.3. 加:人參、黃耆、甘草 3836.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3836.5. 功效:脾胃虛弱,中氣不調(diào)。 3836.6. 來源:《攝生秘剖》卷二。 3837. 相似度50%:豆蔻平胃散 3837.1. 組成:蒼術(shù)、陳皮、厚樸、甘草、白豆蔻、人參、茯苓各等分。 3837.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837.3. 加:甘草、白豆蔻、人參 3837.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937.5. 功效:胃寒而飲不消者。 3937.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3938. 相似度50%:進(jìn)食平胃丸 3938.1.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2兩半,甘草(炙)1兩半,蒼術(shù)(米泔水浸2日,刮去皮)4兩,陳皮(去白)2兩半,人參1兩,茯苓1兩。 3938.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938.3. 加:甘草、人參 3938.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 3938.5. 功效:脾胃氣不和,不思飲食。 3938.6. 來源:《博濟(jì)》卷二。 3939. 相似度50%:二術(shù)煎 3939.1. 組成:白術(shù)(炒)2錢或3錢,蒼術(shù)(米泔浸,炒)1-2錢,芍藥(炒黃)2錢,陳皮(炒)1錢5分,炙甘草1錢,茯苓1-2錢,厚樸(姜湯炒)1錢,木香6-7分,干姜(炒黃)1-2錢,澤瀉(炒)1錢半。 3939.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3939.3. 加:白術(shù)、芍藥、炙甘草、干姜、澤瀉 3939.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 3939.5. 功效:肝強(qiáng)脾弱,氣泄、濕泄。 4039.6.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4040. 相似度50%:防風(fēng)散 4040.1. 組成:厚樸2兩(去皮,姜汁制),陳皮2兩(去白),甘草2兩(炙),藁本2兩,獨(dú)活3兩,防風(fēng)3兩(去蘆),桔梗(微炒)3兩,蒼術(shù)(于木臼內(nèi)略杵去皮,卻入布袋內(nèi)打,凈稱)2兩。 4040.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040.3. 加:甘草、藁本、獨(dú)活、桔梗 4040.4. 減:山楂、柴胡、木香、茯苓 4040.5. 功效:傷寒時(shí)氣,頭痛壯熱,惡風(fēng),百節(jié)痠疼,肩背拘急,面赤虛煩,聲重咳嗽,寒熱不除。 4040.6.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4041. 相似度50%:柴葛平胃散 4041.1. 組成:蒼術(shù)、厚樸、陳皮、甘草、柴胡、干葛、黃連、山梔各等分。 4041.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041.3. 加:甘草、干葛、黃連、山梔 4041.4. 減:山楂、防風(fēng)、木香、茯苓 4041.5. 功效:肝火乘胃,嘔吐酸水。 4041.6. 來源:《癥因脈治》卷二。 4142. 相似度50%:香砂平胃散 4142.1. 組成:蒼術(shù)1錢半(炒),厚樸1錢(炒),陳皮1錢,木香5分,砂仁8分,甘草5分,生姜1片。 4142.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142.3. 加:砂仁、甘草、生姜 4142.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4142.5. 功效:食復(fù)。 4142.6. 來源:《疫疹一得》卷下。 4143. 相似度50%:升發(fā)二陳湯 4143.1. 組成:陳皮(去白)1錢,半夏1錢半,茯苓1錢,甘草5分,撫芎1錢,升麻5分,防風(fēng)5分,柴胡5分。 4143.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143.3. 加:半夏、甘草、撫芎、升麻 4143.4. 減:蒼術(shù)、厚樸、山楂、木香 4143.5. 功效:痰郁,火邪在下焦,大小便不利,動(dòng)則喘滿或嗽,寸脈沉而滑。 4143.6. 來源:《醫(yī)學(xué)正傳》卷二引丹溪方。 4144. 相似度50%:升麻二陳湯 4144.1. 組成:陳皮(去白)1錢,撫芎1錢,茯苓1錢,半夏1錢半,升麻5分,防風(fēng)5分,甘草5分,柴胡5分。 4244.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244.3. 加:撫芎、半夏、升麻、甘草 4244.4. 減:蒼術(shù)、厚樸、山楂、木香 4244.5. 功效:痰郁火邪在下焦,大小二便不利。 4244.6. 來源:《醫(yī)統(tǒng)》卷二十六。 4245. 相似度50%:術(shù)苓散 4245.1. 組成:木香、厚樸、甘草、川連、蒼術(shù)、陳皮。 4245.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245.3. 加:甘草、川連 4245.4. 減:山楂、防風(fēng)、柴胡、茯苓 4245.5. 功效:胎前產(chǎn)后泄瀉。 4245.6. 來源:《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 4246. 相似度50%:順解散 4246.1. 組成:蒼術(shù)半斤,藁本(水浸)4兩,桔梗4兩,甘草4兩,防風(fēng)4兩,獨(dú)活4兩,厚樸(姜制)2兩,陳皮2兩。 4246.2. 原方對(duì)照:蒼術(shù)(制)、厚樸(炒)、山楂、防風(fēng)、柴胡、木香、陳皮、茯苓。 43HYP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