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飲子-圣惠卷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1.gif)
![石膏飲子-圣惠卷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2.gif)
![石膏飲子-圣惠卷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3.gif)
![石膏飲子-圣惠卷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4.gif)
![石膏飲子-圣惠卷九-方劑加減變化匯總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cbdcdf26f80135e24454e441fc4e5da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22石膏飲子_圣惠卷九_(tái)方劑加減變化匯總石膏飲子_圣惠卷九_(tái)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111.1. 組成: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11.2. 功效:傷寒1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111.3. 來源:《圣惠》卷九。 11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112. 相似度57%:葛根飲子 112.1. 組成:葛根半兩(銼),石膏2兩,梔子仁2-7枚,白米半合,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豉1合,蔥白1莖(并須)。 112.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12.3. 加:葛根、梔子仁、白米 112.4. 減:柴胡、薄荷 112.5. 功效:妊娠時(shí)氣煩熱,口干頭痛。 112.6. 來源:《圣惠》卷七十四。 113. 相似度57%:蔥豉茶 113.1. 組成:蔥白3莖(去須),豉半兩,荊芥1分,薄荷30葉,梔子仁5枚,石膏3兩(搗碎),茶末3錢(紫筍茶上)。 113.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13.3. 加:荊芥、梔子仁、茶末 123.4. 減:柴胡、麻黃 123.5. 功效:傷寒頭痛壯熱。 123.6. 來源:《圣惠》卷九十七。 124. 相似度57%:甘菊花飲子 124.1. 組成:甘菊花1分,石膏1兩(搗碎),葛根半兩(銼),薄荷1握(切),生姜1分(拍碎),蔥白1握(切),豉1合。 124.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24.3. 加:甘菊花、葛根、生姜 124.4. 減:柴胡、麻黃 124.5. 功效:婦人頭痛目眩,心神煩渴。 124.6. 來源:《圣惠》卷六十九。 125. 相似度50%:柴胡湯 125.1. 組成:麻黃2兩(陳者,去節(jié)),柴胡3兩,黃芩3兩,甘草2兩(炙),干葛2兩,石膏5兩(碎,綿裹),蔥白根(切)1升(勿令有青處,青即熱,白即冷。一作桑根皮),豉7合(綿裹,3沸出之)。 125.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25.3. 加:黃芩、甘草、干葛、蔥白根 125.4. 減:蔥白、薄荷 135.5. 功效:天行熱氣,頭痛,骨肉痠痛,壯熱,已進(jìn)豉尿湯,病不除者。 135.6. 來源:《外臺(tái)》卷三引《救急方》。 136. 相似度50%:柴胡散 136.1. 組成:柴胡1兩(去苗),石膏1兩(碎),麻黃1兩(去根節(jié),掠去沫,焙)。 136.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36.3. 減:豉、蔥白、薄荷 136.4. 功效:時(shí)氣1日至3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136.5. 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四八。 137. 相似度50%:柴胡散 137.1. 組成:柴胡半兩(去苗),石膏1兩,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麻黃1分(去根節(jié)),秦艽1分(去苗),常山1分。 137.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37.3. 加:川大黃、秦艽、常山 137.4. 減:豉、蔥白、薄荷 137.5. 功效:小兒寒熱往來,面色萎黃。 137.6. 來源:《圣惠》卷八十四。 138. 相似度50%:柴胡湯 148.1. 組成:柴胡(去苗)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石膏1兩,甘草半兩(炙)。 148.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48.3. 加:甘草 148.4. 減:豉、蔥白、薄荷 148.5. 功效:傷寒3日以前,表證不除;或時(shí)行1日至3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148.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 149. 相似度50%:柴胡飲子 149.1. 組成:柴胡1兩半(去苗),木通1兩半(銼),赤芍藥1兩半,豉1合,石膏2兩半(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149.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49.3. 加:木通、赤芍藥、甘草 149.4. 減:麻黃、蔥白、薄荷 149.5. 功效:熱病3日,頭痛口苦,寒熱往來。 149.6. 來源:《圣惠》卷十七。 1410. 相似度50%:蔥豉湯 1410.1. 組成:蔥白3莖(切),麻黃1兩(去根節(jié),銼),豉1合,生姜半兩(拍碎)。 1510.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510.3. 加:生姜 1510.4. 減:石膏、柴胡、薄荷 1510.5. 功效:傷寒初得一日,壯熱頭痛。 1510.6. 來源:《圣惠》卷九。 1511. 相似度50%:蔥豉湯 1511.1. 組成:蔥白14莖,豉半合(炒),干姜(炮)1分,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芍藥半兩。 1511.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511.3. 加:干姜、桂、芍藥 1511.4. 減:石膏、柴胡、薄荷 1511.5. 功效:傷寒初覺1-2日,頭項(xiàng)腰脊痛,惡寒。 151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 1512. 相似度50%:蔥頭薏苡仁粥 1512.1. 組成:蔥白1握,豉3合,牛蒡根(切,洗,去粗皮)半升,薄荷1握,薏苡仁2合。 1512.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612.3. 加:牛蒡根、薏苡仁 1612.4. 減:石膏、柴胡、麻黃 1612.5. 功效:中風(fēng),頭痛心煩,苦不下食,手足無力,筋骨疼痛,口面?斜,言語不正。 1612.6. 來源:《圣惠》卷九十六。 1613. 相似度50%:大黃散 1613.1. 組成: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柴胡1兩,秦艽1兩半(去苗),石膏2兩,麻黃1兩(去根節(ji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1613.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613.3. 加:川大黃、秦艽、甘草 1613.4. 減:豉、蔥白、薄荷 1613.5. 功效:熱病3日,發(fā)汗未解,頭痛口干,心胸?zé)灐?1613.6. 來源:《圣惠》卷十七。 1614. 相似度50%:薄荷茶 1614.1. 組成:薄荷30葉,生姜1分,人參半兩(去蘆頭),石膏1兩(搗碎),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 1614.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714.3. 加:生姜、人參 1714.4. 減:柴胡、豉、蔥白 1714.5. 功效:傷寒。鼻塞頭痛,煩躁。 1714.6. 來源:《圣惠》卷九十七。 1715. 相似度50%:黃芩梔子湯 1715.1. 組成:黃芩1兩半,梔子1兩半,石膏2兩,干葛2兩,豉半兩,蔥白(寸切)半斤。 1715.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715.3. 加:黃芩、梔子、干葛 1715.4. 減:柴胡、麻黃、薄荷 1715.5. 功效:頭痛壯熱,心中煩;夏月傷暑毒。 1715.6. 來源:《傷寒總病論》卷三。 1716. 相似度50%:枳實(shí)散 1716.1. 組成:枳實(shí)(麩炒微黃)1兩,梔子仁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柴胡(去苗)1兩,桂心1兩,豉2合。 1716.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716.3. 加:枳實(shí)、梔子仁、桂心 1816.4. 減:石膏、蔥白、薄荷 1816.5. 功效:傷寒大病已解,勞復(fù)如初。 1816.6. 來源:《圣惠》卷十四。 1817. 相似度50%:麻黃葛根湯 1817.1. 組成:麻黃(用沸湯泡12次,焙干稱)3兩,芍藥3兩,干葛4分,蔥白7莖,豉1合。 1817.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817.3. 加:芍藥、干葛 1817.4. 減:石膏、柴胡、薄荷 1817.5. 功效:傷寒1日至2日,頭項(xiàng)及腰背拘急疼痛,渾身煩熱惡寒。剛痙無汗。 1817.6. 來源:《活人書》卷十七。 1818. 相似度50%:麻黃散 1818.1. 組成:麻黃1兩(去根節(jié)),桂心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1兩,石膏2兩,柴胡1兩(去苗)。 1818.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818.3. 加:桂心、甘草、赤芍藥 1818.4. 減:豉、蔥白、薄荷 1818.5. 功效:妊娠5月6月,傷寒頭疼,壯熱,四肢煩疼。 1918.6. 來源:《圣惠》卷七十四。 1919. 相似度50%:麻黃散 1919.1. 組成: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干姜(炮裂,銼)、蔥白3莖,豉1合。 1919.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919.3. 加:干姜 1919.4. 減:石膏、柴胡、薄荷 1919.5. 功效:傷寒1-2日,頭項(xiàng)及腰脊拘急疼痛,渾身煩熱,惡寒無汗,脈緊。 1919.6. 來源:《圣惠》卷九。 1920. 相似度50%:麻黃散 1920.1. 組成:麻黃2兩(去根節(jié)),葛根2兩,桂心1兩,豉2合,赤芍藥1兩,石膏2兩(搗碎)。 1920.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1920.3. 加:葛根、桂心、赤芍藥 1920.4. 減:柴胡、蔥白、薄荷 1920.5. 功效:傷寒3日不得汗,煩熱悶亂。 1920.6. 來源:《圣惠》卷九。 1921. 相似度50%:麻黃湯 2021.1. 組成:麻黃2兩(去節(jié)),葛根3兩,蔥白14莖,豉1升(綿裹)。 2021.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021.3. 加:葛根 2021.4. 減:石膏、柴胡、薄荷 2021.5. 功效:傷寒1-2日,頭項(xiàng)、腰背痛,惡寒,脈緊無汗者。 2021.6. 來源:《外臺(tái)》卷一引《崔氏方》。 2022. 相似度50%:木香散 2022.1. 組成:木香1分,豉1合,蔥白3莖,麻黃1兩(去根節(jié)),干薄荷1分。 2022.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022.3. 加:木香、干薄荷 2022.4. 減:石膏、柴胡、薄荷 2022.5. 功效:熱病發(fā)皰瘡,形如豌豆。 2022.6. 來源:《圣惠》卷十八。 2023. 相似度50%:石膏散 2023.1. 組成:石膏2兩,麻黃2兩(去根節(jié)),黃芩1兩,桂心1兩,赤芍藥1兩,柴胡1兩(去苗)。 2023.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123.3. 加:黃芩、桂心、赤芍藥 2123.4. 減:豉、蔥白、薄荷 2123.5. 功效:熱病1日,頭痛壯熱。 2123.6. 來源:《圣惠》卷十七。 2124. 相似度50%:石膏粥 2124.1. 組成:石膏2兩(碎),蔥白(切)3莖,豉半合,生姜(拍碎)3錢半,米3合。 2124.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124.3. 加:生姜、米 2124.4. 減:柴胡、麻黃、薄荷 2124.5. 功效:發(fā)背癰疽,頭痛不可忍。 2124.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九○。 2125. 相似度50%:薏苡仁粥 2125.1. 組成:薏苡仁2合,薄荷1握,荊芥1握,蔥白1握,豉1合。 2125.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125.3. 加:薏苡仁、荊芥 2125.4. 減:石膏、柴胡、麻黃 2225.5. 功效:中風(fēng)。筋脈攣急,不可屈伸,及風(fēng)濕等。 2225.6. 來源:《圣惠》卷九十六。 2226. 相似度50%:知母散 2226.1. 組成:知母1分,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干姜半兩(炮裂),蔥白4莖,豉半合。 2226.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226.3. 加:知母、干姜 2226.4. 減:石膏、柴胡、薄荷 2226.5. 功效:傷寒1日,頭痛項(xiàng)強(qiáng),上連風(fēng)府,壯熱憎寒,體痛口苦。 2226.6. 來源:《圣惠》卷九。 2227. 相似度50%:梔子湯 2227.1. 組成:梔子3兩,黃芩3兩,豉1升(熬,綿裹),蔥白(切)1升,石膏4兩(碎,綿裹),干葛4兩(切)。 2227.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227.3. 加:梔子、黃芩、干葛 2227.4. 減:柴胡、麻黃、薄荷 2227.5. 功效:天行1-2日,頭痛壯熱,心中熱者。 2227.6. 來源:《外臺(tái)》卷三引《延年秘錄》。 2328. 相似度50%:葛根湯 2328.1. 組成:葛根1兩,蔥白5莖,豉1合,柴胡半兩(去苗),生姜1兩,黃芩半兩。 2328.2. 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 2328.3. 加:葛根、生姜、黃芩 2328.4. 減:石膏、麻黃、薄荷 2328.5. 功效:傷寒1日,初覺頭痛惡寒,壯熱,腹內(nèi)熱,脈洪大。 2328.6. 來源:《圣惠》卷九。 23原方組成: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功效:傷寒1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來源:《圣惠》卷九。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相似度57%:葛根飲子組成:葛根半兩(銼),石膏2兩,梔子仁2-7枚,白米半合,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豉1合,蔥白1莖(并須)。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葛根、梔子仁、白米減:柴胡、薄荷功效:妊娠時(shí)氣煩熱,口干頭痛。來源:《圣惠》卷七十四。相似度57%:蔥豉茶組成:蔥白3莖(去須),豉半兩,荊芥1分,薄荷30葉,梔子仁5枚,石膏3兩(搗碎),茶末3錢(紫筍茶上)。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荊芥、梔子仁、茶末減:柴胡、麻黃功效:傷寒頭痛壯熱。來源:《圣惠》卷九十七。相似度57%:甘菊花飲子組成:甘菊花1分,石膏1兩(搗碎),葛根半兩(銼),薄荷1握(切),生姜1分(拍碎),蔥白1握(切),豉1合。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甘菊花、葛根、生姜減:柴胡、麻黃功效:婦人頭痛目眩,心神煩渴。來源:《圣惠》卷六十九。相似度50%:柴胡湯組成:麻黃2兩(陳者,去節(jié)),柴胡3兩,黃芩3兩,甘草2兩(炙),干葛2兩,石膏5兩(碎,綿裹),蔥白根(切)1升(勿令有青處,青即熱,白即冷。一作桑根皮),豉7合(綿裹,3沸出之)。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黃芩、甘草、干葛、蔥白根減:蔥白、薄荷功效:天行熱氣,頭痛,骨肉痠痛,壯熱,已進(jìn)豉尿湯,病不除者。來源:《外臺(tái)》卷三引《救急方》。相似度50%:柴胡散組成:柴胡1兩(去苗),石膏1兩(碎),麻黃1兩(去根節(jié),掠去沫,焙)。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減:豉、蔥白、薄荷功效:時(shí)氣1日至3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來源:《普濟(jì)方》卷一四八。相似度50%:柴胡散組成:柴胡半兩(去苗),石膏1兩,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麻黃1分(去根節(jié)),秦艽1分(去苗),常山1分。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川大黃、秦艽、常山減:豉、蔥白、薄荷功效:小兒寒熱往來,面色萎黃。來源:《圣惠》卷八十四。相似度50%:柴胡湯組成:柴胡(去苗)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石膏1兩,甘草半兩(炙)。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甘草減:豉、蔥白、薄荷功效:傷寒3日以前,表證不除;或時(shí)行1日至3日,頭痛壯熱,心神煩悶。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相似度50%:柴胡飲子組成:柴胡1兩半(去苗),木通1兩半(銼),赤芍藥1兩半,豉1合,石膏2兩半(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木通、赤芍藥、甘草減:麻黃、蔥白、薄荷功效:熱病3日,頭痛口苦,寒熱往來。來源:《圣惠》卷十七。相似度50%:蔥豉湯組成:蔥白3莖(切),麻黃1兩(去根節(jié),銼),豉1合,生姜半兩(拍碎)。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生姜減:石膏、柴胡、薄荷功效:傷寒初得一日,壯熱頭痛。來源:《圣惠》卷九。相似度50%:蔥豉湯組成:蔥白14莖,豉半合(炒),干姜(炮)1分,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芍藥半兩。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干姜、桂、芍藥減:石膏、柴胡、薄荷功效:傷寒初覺1-2日,頭項(xiàng)腰脊痛,惡寒。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相似度50%:蔥頭薏苡仁粥組成:蔥白1握,豉3合,牛蒡根(切,洗,去粗皮)半升,薄荷1握,薏苡仁2合。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牛蒡根、薏苡仁減:石膏、柴胡、麻黃功效:中風(fēng),頭痛心煩,苦不下食,手足無力,筋骨疼痛,口面?斜,言語不正。來源:《圣惠》卷九十六。相似度50%:大黃散組成: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柴胡1兩,秦艽1兩半(去苗),石膏2兩,麻黃1兩(去根節(ji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川大黃、秦艽、甘草減:豉、蔥白、薄荷功效:熱病3日,發(fā)汗未解,頭痛口干,心胸?zé)?。來源:《圣惠》卷十七。相似?0%:薄荷茶組成:薄荷30葉,生姜1分,人參半兩(去蘆頭),石膏1兩(搗碎),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原方對(duì)照:石膏2兩(搗碎),柴胡半兩(去苗),豉1合(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jié)),蔥白2莖,薄荷1分。加:生姜、人參減:柴胡、豉、蔥白功效:傷寒。鼻塞頭痛,煩躁。來源:《圣惠》卷九十七。相似度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五年級(jí)班級(jí)管理工作總結(jié)(3篇)
- 2025年代理權(quán)轉(zhuǎn)讓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級(jí)下學(xué)期語文教師工作總結(jié)模版(三篇)
- 2025年鄉(xiāng)村中學(xué)教師七年級(jí)語文教學(xué)工作總結(jié)(3篇)
- 2025年個(gè)人擔(dān)保貸款合同參考樣本(2篇)
- 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調(diào)研居間合同
- 教育實(shí)驗(yàn)室裝修項(xiàng)目協(xié)議
- 疫情封閉小區(qū)大門施工方案
- 健身房裝修合同范本版
- 咖啡館裝飾設(shè)計(jì)合同
- 《數(shù)學(xué)課程標(biāo)準(zhǔn)》義務(wù)教育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各種標(biāo)本采集的技術(shù)-痰標(biāo)本的采集(護(hù)理技術(shù))
- 實(shí)驗(yàn)室的設(shè)計(jì)規(guī)劃
- 注冊(cè)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chǎn)管理知識(shí)》科目知識(shí)要點(diǎn)
- 《新時(shí)代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shí)施綱要》、《新時(shí)代愛國主義教育實(shí)施綱要》知識(shí)競賽試題庫55題(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假睫毛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shì)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bào)告
- 2019-2020學(xué)年七年級(jí)(上)期末數(shù)學(xué)試卷2附解析
- 電話接聽技巧與服務(wù)質(zhì)量提升方案三篇
- 德國職業(yè)學(xué)校教育質(zhì)量保障體系研究
- 2023-2024學(xué)年北師大版數(shù)學(xué)八年級(jí)上冊(cè) 期末測試卷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